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48)
原文書 (2)
簡體書 (1363)
港版書 (14)
政府出版品 (24)
影音商品 (2)
紅利兌換 (9)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437)
無法訂購商品 (29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28)
無庫存 (1601)
商品定價

$199以下 (267)
$200~$399 (661)
$400~$599 (447)
$600~$799 (95)
$800以上 (259)
出版日期

2024年 (24)
2022~2023 (221)
2020~2021 (183)
2018~2019 (216)
2016~2017 (232)
2016年以前 (787)
裝訂方式

平裝 (1286)
精裝 (260)
軟精 (8)
盒裝 (8)
袋裝 (1)
適讀年齡

學齡前 (2)
小學中年級 (1)
小學 (5)
國中 (3)
作者

方廣錩、(英)吳芳思 (40)
田中亞希夫 (23)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 編著 (10)
李永全 (10)
キムラダイスケ-漫畫;芝村裕吏-原作 (9)
余太山 (8)
劉學銚 (8)
孫壯志 (8)
楊恕 (8)
舒中民 (7)
余太山、李錦繡 (6)
吳承恩 (6)
孫力 (6)
林梅村 (6)
森薰 (6)
藍琪 (6)
Petos (5)
李金葉 (5)
王中亞 (5)
出版社/品牌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54)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3)
商務印書館(大陸) (62)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7)
科學出版社 (38)
東立 (34)
尖端出版 (32)
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時事出版社 (28)
中華書局 (22)
人民出版社 (22)
蘭州大學出版社 (21)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
文物出版社 (18)
石油工業出版社 (15)
中信出版社 (14)
三民書局 (13)
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 (13)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729筆商品,87/87頁
比遠方更遠:走入個人與國族,凝視政治下的創傷與差異,一場起於變革年代的人性之旅
滿額折
作者:安德魯.所羅門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3/05/04 裝訂:平裝
旅遊讓人理解,民主無法移植,自由及公民性都必須學習,方能獲致。繼《背離親緣》、《正午惡魔》,安德魯‧所羅門最新作品。走在變革邊緣,見證民主的崛起與消逝,重探不同社會對自由的定義。────「接受問題往往比執意解決更為明智。我曾想找出少數改變的事物有什麼共通模式――新的國界、民權和殘障人權的整體進步;許多不變的事物又有什麼樣的模式――無法帶來正義的選舉、權力腐化的傾向等等。而今我開始試著別那麼執著於規則,好好發問,慢點回答。」――安德魯・所羅門◇◇◇◇在《背離親緣》裡,臨床心理學家安德魯.所羅門讓我們看見接納異於我們的孩子有多難,以及接納可以如何發生。在《比遠方更遠》中 ,身兼報導者的他前往過去近三十年發生劇烈變革的地域,點出接納異己之難,以及此一艱難所透露的寶貴訊息。薩爾曼‧魯西迪讚譽本書「絕非僅是『旅遊書寫』,而是一個真正到過世界的人為世界所畫的肖像」。書中集結了所羅門的旅遊報導,從1988年始,至2015年止,行遍7大洲,走訪22片異域,其中不乏當時極少人遊歷的中亞及非洲諸國。他之所以選擇報導這些遠方,有時出自純粹的熱情,有時則因為這些國家提供了深入報導的理由,從而使他更愛這些地方。藉由探訪異地,他也對自身內心與外在的異鄉做了最深沉的剖析。書中報導的目的不盡相同,內容與角度也相當多元,除了對他停留較久的蘇聯/俄羅斯有深入描寫,也詳細報導台灣故宮博物院在1996年擬將國寶借展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引起的社會抗議,以及借展事件對美國及台灣的政治意涵,還有中國飽受政治管制的藝術,與相形之下更蓬勃發展的飲食文化。書中也深刻探索了南非在轉型正義多年後仍壁壘分明的種族階級,緬甸人民被高壓統治制約的心智,利比亞人對於部落的認同如何影響選舉,甚至不同國家的同志處境與政策等,還有些則是純粹的遊記,但每篇都是他對異地的第一手觀察。在他決定將這些型態各異的旅遊紀行收錄於一書時,除了盡量忠於最初的視角,也為大多數篇章增添後續報導,使得本書不僅記錄了過往的時代精神,更是一部在不同國族的藝術、文化、性別認同、政治轉型、民主化過程等框架之內,針對個人與集體的心理研究。作者著迷於旅行,起初是出於好奇,後來則認為旅行有政治上的重要性,因為走出同溫層,就是改變的開始。旅行教人同理價值觀不一致的異族,學習成為矛盾的自己,並擺脫「世上只有一種最佳生存之道」的預設立場。由於他一生都對人類的復原力深感興趣,這驅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3
穆斯林帝國:從十四世紀到二十世紀初,鄂圖曼、薩法維、蒙兀兒帝國稱霸歐亞大陸的百年盛事
滿額折
作者:史蒂芬.戴歐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日:2023/12/14 裝訂:平裝
統治歐亞大部分領土三大穆斯林國家鄂圖曼帝國、薩法維帝國和蒙兀兒帝國 ◆劍橋大學出版社「亞洲歷史新方法」(New Approaches to Asian History)書系重量級作品◆填補被「西歐中心觀」的世界史書籍忽略的空白地帶◆首本穆斯林三大帝國的跨帝國歷史著作在西元一四五三年至一五二六年之間,穆斯林在地中海、伊朗和南亞建立了三個重要的國家,它們分別是鄂圖曼帝國、薩法維帝國和蒙兀兒帝國。到西元十七世紀初時,這些王朝的後代所控制的領土涵蓋了穆斯林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從巴爾幹和北非一直延伸到了孟加拉灣,囊括了一點三億至一點六億人口。本書是對這三個帝國在西元一三〇〇年至一九二三年間的政治、宗教和文化所做出的首次比較研究。分析的核心是這三個國家裡的伊斯蘭教,以及它是如何影響這些大帝國的政治軍事結構、經濟、語言、文學和宗教傳統的。這種具有開創性而細緻的研究的目的在於藉此來說明這些帝國的複雜、仁慈和活力,矯正一般大眾對穆斯林社會所持有的簡化觀點,瞭解這些帝國時,不能將它們簡單地歸結為宗教。 |國內一致推薦|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鄭慧慈(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退休教授)|國際好評|「總而言之,這是對三個非凡的穆斯林帝國在其權力和聲望的鼎盛時期的生動、博學而又平易近人的比較研究,並仔細地置於其歷史背景中。 伊斯蘭世界的學者過去認為,它在阿拉伯征服後的幾個世紀中達到了頂峰,即早期阿拔斯王朝哈里發時期。 戴爾的書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來懷疑事情可能並不那麼簡單。」―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戴爾教授運用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當代和現代資料,帶我們了解三個帝國相互交織的歷史」―亞州事務(Asian Affairs)「戴爾在本書中重新引入將三個「穆斯林」帝國並置的比較架構,為學生和學者提供堅實的入門知識……他非常有說服力地展示了在這數百年中,南亞、中亞和西亞之間存在著許多共同的文化哲學和宗教政治模式、趨勢和參考資料」―Christine Philliou (Columbia University),洞察土耳其(Insight Turkey)「將三個偉大穆斯林帝國置於世界歷史的背景下相互比較是份艱巨的任務,戴爾承擔這份責任,並執行這項開創性工作是重大的成就……這確實是我們非常需要的一本書,對這個研究領域做出重要貢獻,激發讀者對這些帝國新的興趣……本書將持續成為伊斯蘭、中東和
定價:800 元, 優惠價:9 720
庫存:2
遼夏金元史:多元族群的衝突與交融
滿額折
作者:張帆; 陳曉偉; 邱靖嘉; 林鵠; 周思成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2/09/07 裝訂:平裝
突破中國史框架,用更為廣大的視角審視過去被視為「外族」、「征服王朝政權」的遼夏金元 馳騁草原的馬上民族從部落聯盟走向專制王朝,這樣的轉變,如何撼動了東亞乃至全世界? 在中國歷史上,北亞草原散居著不同的游牧民族,他們以部落聯盟的姿態與南方中原王朝或交往、或征戰,長久以來被視為邊塞的不安定因子,是被稱作「胡」、「虜」的「化外之地」。直到十世紀,這樣的局勢出現了歷史上未曾有過的變化。 本書以遼、西夏、金、元四個政權為主體,試著突破以往中國史的框架,剖析這些游牧族群如何建立帝國體制、施行統治技術,以及經過長期的衝突與交融,呈現兼容多元族群的帝國特色,並對後來的明清政治發展造成深遠的影響。 ▎游牧民族的世界北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建立起部落聯盟的政治型態。為了生存所需,他們與南方農耕族群時有貿易互動,卻又時而發起侵奪行動,因此被中原王朝視為邊境擾動的不安要素,甚至貶抑其為無文化可言的「化外之民」。十世紀初,耶律阿保機躍馬持弓,建立東抵怒海、北絕大漠的「大契丹國」。騎兵鐵蹄不僅踏破中原邊防,策馬的長鞭聲更鼓動党項、女真、蒙古相繼崛起,呼嘯著游牧民族統略中土、席捲世界的時代已然來臨! ▎多元帝國的統治要統治一個廣納多族群的大帝國,「治天下」豈是容易之事!於是這些征服者創制自己的文字,既用以書寫自身的文化與歷史,也翻譯來自不同族群的文化結晶。無論是西夏文的佛經、女真文的論語、八思巴文的碑刻,都深刻地記錄著帝國璀璨的多元文化。除了文字語言外,大帝國更延攬來自不同民族的人才,還採取因地制宜的統治措施,在不同族群保留自身社會生活的同時,又可以為政府輸入新鮮的血液,構建出富有活力的多元帝國。 ▎跨界的亞洲史視野有別於漢人傳統的王朝更迭史,或者中國史、日本史的國別史,遼夏金元為亞洲史提供了真正的跨界視野。北亞民族所建立的多元帝國,跨越了原有的民族、國家、文化邊界,其統治的人民,無論其生活型態是游牧或農耕,信奉的是佛教、道教、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在廣袤的帝國之中得以接觸。中亞的商人能夠在漢人的城市中做生意,西藏的僧侶進到蒙古草原弘法,西亞的教士出現在太平洋畔的港口。游牧民族的帝國,不但是打開中國史到亞洲史的門扉,更是連結亞洲史與世界史的橋樑。 本書特色 1. 由張帆等五名專家學者合作編寫,為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520 元, 優惠價:85 442
庫存 > 10
從小汗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傳奇(下)一代天驕
滿額折
作者:江上鷗  出版社:風雲時代  出版日:2023/10/19 裝訂:平裝
美國《華盛頓郵報》及《時代週刊》視之為千古風雲人物的成吉思汗!征服,是成吉思汗的夢!征服蒙古諸部落、攻金征討西遼,征服是沒有止境的。只有當所有獵物在他腳下發抖時,征服才可能宣告結束!從小汗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史詩般的壯闊人生!成吉思汗確是一位奇人,一個身經百戰的大汗,從馳騁草原到攻堅大城高壘。他沒有讀過多少書,卻能從生活中悟出許多道理,制定自己切實可行的戰略戰術。後世對成吉思汗評價:*南宋使者趙珙著有《蒙韃備錄》,書中評價:「今成吉思皇帝者,……。其人英勇果決,有度量,能容眾,敬天地,重信義。」*蒙古帝國伊兒汗國史學家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評價:「倘若那善於運籌帷幄、料敵如神的亞歷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會在使計用策方面當成吉思汗的學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種種妙策中,他會發現,最好莫如盲目地跟成吉思汗走。」*明朝官修正史《元史》評價:「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勳偉跡甚眾,惜乎當時史官不備,或多失於紀載云。」*民國史學家張振佩《成吉思汗評傳》評價:「成吉思汗之功業擴大人類之世界觀──促進中西文化之交流──創造民族新文化。」鐵木真為中國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一生征戰無數。在他登基時,諸王和群臣為他上蒙語尊號「成吉思汗」,在位期間,攻滅金朝、西遼與西夏,統一了中國北方,並西征中亞和歐洲,帶領他的子民逐步由落後走向文明,為龐大強盛的蒙古帝國奠定了基石。1995年12月3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公布了該報「千年風雲人物」(Man of the Millennium)的最終人選──成吉思汗。入選理由是:成吉思汗以其「全球化」的眼光,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自由貿易圈。在網絡還未出現的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就打開了全球信息交流通道,他是拉近世界各國最偉大的人。1999年12月,美國《時代週刊》也把成吉思汗列為「千年人物」第一位。本書以小說體裁描述成吉思汗英雄史詩般的一生,如同一幅雄奇壯闊的歷史畫卷,作者以飽蘸激情的筆墨,塑造了一批血肉飽滿、情感熾烈的英雄男兒群像,氣勢恢宏,引人入勝。攻城持續了七天七夜,玉龍傑赤軍民抵抗十分頑強,但經受不住蒙古軍團一浪高過一浪的進攻勢頭。城破了,城民和守軍與成吉思汗軍開展巷戰,不分男女老幼,一齊拿起了武器與成吉思汗軍拚殺。成吉思汗軍不得不逐區逐區爭奪,逐屋逐屋爭奪,佔領下來,然後焚毀,整整七天七夜的焚燒和殺戮。無情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5 240
庫存:4
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不放棄法師玄奘西遊記
滿額折
作者:王文華-文; 久久童畫工作室-圖  出版社:小熊出版  出版日:2024/01/31 裝訂:平裝
讀幽默逗趣歷史故事,看玄奘如何毅力取經,用行動探索答案,並且善待身邊的所有人!法師在念經的時候遇到問題啦!佛經的這個字和那個詞,翻譯的意思怎麼怪怪的?可以問誰呢?旁邊的慧方大師也是一臉疑惑呀!那就去佛教的發源地天竺看看吧!天竺有座那爛陀寺,寺裡的高僧戒賢法師或許會知道答案!長安到天竺數萬里,要橫越荒漠、翻過雪山、渡過大河,途中有查緝的官兵、凶狠的強盜、壓境的大軍,還要抵抗酷暑和極凍的天氣。玄奘能度過重重關卡,順利將西天的佛經帶回大唐嗎?玄奘是唐朝的法師,十三歲就通過考試剃度出家,在當地小有名氣。他天天來寺裡研讀佛法,遇到疑惑的字句就和慧方大師以及其他高僧討論,直到一籌莫展,慧方大師提出:「何不去佛教的發源地天竺看看?」於是玄奘決定在一個清晨整裝出發!身邊唯有一盞油燈相伴照亮前路,他頭也不回的穿過熙來攘往的長安街道,混進饑民中出城。來到邊境前線,重兵把守不讓人出關,而往西天的道路越來越荒涼,沒嚮導、沒水沒食物,還得躲避官兵的查緝!終於買了一匹馬代步,卻是瘦巴巴、眼袋快掉下來的老馬?玄奘出發時發願「不到西天,誓不東歸」,但前方的重重關卡若不回頭恐怕性命不保!一僧一燈會順利抵達天竺嗎?他們最終可以實現夢想回到大唐嗎? ※人物介紹: 玄奘(陳禕):十三歲就通過考試成為和尚。他常常困惑佛教經典的意思,決定前往佛教的故鄉天竺找答案。路途遙遠又危險,很多人都勸他回頭,不過他仍義無反顧的前進。 小董:特級古物研究院的新進研究員。在某個停電的夜晚,順手點燃油燈長明,發現在閃爍的火舌中,藏著距今一千四百年多年前玄奘帶著它西行取經的故事。 油燈長明:唐朝長安城宣義坊普照燈鋪出品,本來是定靜寺菩薩的座前燈,後來陪著玄奘去西天取經。有好多話想說,可惜只能不停的閃爍火光表達心情。 戒賢法師:佛教的起源地及最高學府──天竺那爛陀寺的高僧。出身王族,且通曉佛法經論,德高望重。雖然年紀大,但身體相當硬朗、精神奕奕,每天都在寺院講授深奧的佛法。 高昌王(麴文泰):他用最隆重氣派的排場招待旅途中的玄奘法師,並希望他可以留在自己的國家講經,但是玄奘法師卻想要繼續往前走,想法不同該怎麼辦呢? *有注音本書特色 1.透過歷史故事,跟著不放棄的法師玄奘,探索一千四百年前的絲路和中亞風光 佛教發源於印度,古時稱為「天竺」。漢朝時佛教透過絲路傳至中國,到了唐朝,佛經有各式譯本,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
暑期閱讀書展-單79雙75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9 276
庫存:4
劉必榮的國際關係課:一本掌握看世界的方法,看懂全球大局
滿額折
作者:劉必榮  出版社:明白文化  出版日:2023/08/30 裝訂:平裝
關鍵年代,掌握全球新局,必翻寶典!醞釀十五年,權威教授劉必榮,又一國際關係力作!劇變世界,正從全球化走向地緣競合的碎塊化,一本經典打開視野又瞭然趨勢★印度大翻身,莫迪如何讓強權都爭相拉攏?相隔19年,德國戰艦為何突然來到亞洲?沙烏地暗黑王儲MBS如何讓各國又愛又恨?怎麼後梅克爾時代,歐盟就產生不了新共主?★▋全球大局╳地緣走勢╳關鍵事件簿 ▋脈絡最清晰,格局最寬廣,內容最精華,社交好談資,職場立即用 ── 重量級的解析 ╳ 親近人的閱讀 ──輕鬆理解國際新聞的千絲萬縷,俯瞰地緣現場全盤棋局舊的秩序崩解,新的秩序正在過渡期,莫迪、沙烏地暗黑王儲MBS、納坦雅胡、艾爾多安、澤倫斯基、蕭茲,這幾個十年前都還沒聽過的名字,為何左右了當今全球政局?他們所代表的國家,又如何在國際大棋盤中翻雲覆雨?國際局勢快速轉變,來到超乎預期的時代轉捩點,既有思維,已無法成就當代人才必備的靈活布局。進階全球走勢分析能力,加速建立國際觀素養,這本書不可或缺!一本必翻的寶典,視野與格局立即再升級,全盤了然於胸,暢行世界各地!最權威的國際關係名家,東吳大學教授劉必榮──以宏觀的視角和具體而微的思路,從蛛絲馬跡中透視世界局勢,為讀者精采解析形塑今日世界面貌的關鍵事件,一本書帶你掌握看世界的方法,擁有國際觀與思辨能力。★時代劇變,世界正從緊密的全球化,全盤落入地緣競合的碎塊化!新冷戰,哪些產業鏈權力板塊正在快速位移?印度崛起,憑藉的是什麼樣的國家實力?東南亞利多交會,炙手可熱新場域,如何吸引強權爭相競逐?中東能源籌碼,如何再次硬生生扭轉世界平衡關係?看似複雜的中西亞變局,怎麼解讀才能無門檻,又有條理?七個家庭的產權爭議,為何讓火藥庫以色列打開極右種族爭議的潘朵拉之盒?歐洲領袖頻繁更迭,爭搶後梅克爾領導者地位,但又為何都做不久、搶不到?難解的非洲,其實是圍繞著地中海同心圓,掌握未來不能由己?平靜的美洲,又正醞釀什麼樣的新動能,試圖重回世界的核心?美中對弈下的東亞,正為世界形塑出什麼樣的新秩序?全球目光焦點的台灣,又該怎樣才能站到最有利的制高位置?★從地緣政治到經濟活動,這個世界不是只繞著美國和中國打轉!在各國的跨域競合中,新興中等強權拉幫結派、搖擺不定。政治、文化、經濟、地緣、野心家,相互交織,印太、中東、中亞、美非、新歐洲,躍然紙上,世界成為一個不斷往前邁進的立體動態棋盤。★名家經典,重量級解析,對台灣
《完全模擬侵台戰爭》延伸書展-單79雙75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9 379
庫存:2
全彩圖解中央歐亞史:再現騎馬遊牧民的世界,二千年草原文明演變
滿額折
作者:金浩東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2/11/02 裝訂:平裝
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教科書都說他們野蠻殘暴、毀壞中華文明!但事實上,他們才是橫跨歐亞大陸的文明創造者──結合地圖+年表+史料,96篇遊牧民歷史主題的權威研究首部以中央歐亞為舞台,全面記錄兩千年草原文明變遷教學與研究必備──第一本全彩圖解中央歐亞史!=======================【市面唯一!結合中亞史、中國史、世界史,教學與研究必備!】◆台灣首部──中央歐亞史主題的全彩地圖集◆深入淺出──介紹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方的遊牧民族二千年史◆打破中國中心看歷史──教科書的「反派角色」成為世界舞台的主角◆引進韓國史學家視角──借鏡韓國對歷史教育推廣的重視=======================【以騎馬遊牧民為主角,翻轉你對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認識!】•匈奴帝國與漢帝國一北一南抗衡,不是個只懂騎馬打仗的國家!匈奴帝國並不完全依賴遊牧生活,也包括了為數不少的農耕民,是一個同時與中國文化、歐亞大陸西部文化有著密切接觸的草原政權。•「五胡十六國」與「南北朝」被中國史書歸類為國家分裂的時代,說法不準確!這種說法呈現了中國史書以中國史為本位的問題,立場偏頗。事實上,在四到六世紀中央歐亞整個區域、包含遊牧民族的民族大遷徙時代,漢人的勢力縮小到淮水以南,而中央歐亞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則從蒙古草原擴大到中國北方一帶。•東突厥歸降、設立羈縻體制,唐太宗「胡越一家」的心意只是一場騙局!「羈縻」原指控制牛和馬的繩子,羈縻體制可視為唐太宗主動統合、支配異族的的手段。而被稱為「突厥降戶」的人超過一百萬,就管束在「羈縻」體制下,實與「胡越一家」的說法有所出入。•與中國歷代王朝有所接觸的遊牧民族並不全以漢化為目標!女真的金世宗就反對女真社會過分漢化,曾積極推動女真本位主義的相關政策,例如為了恢復女真人固有的精神與風氣,每年舉行狩獵活動、透過熟悉軍事技術來加強尚武精神。•「世界」這個超脫居住區域或文明範圍的概念,就誕生於蒙古治世!西元十三到十四世紀,以蒙古治世和大旅行時代為背景,成就了空前絕後的文化大交流,世界地圖的出現、世界地理和世界史相關的書籍也相繼出版。而這現象與忽必烈統治時代推進國際貿易事業、蒙古帝國的地圖繪製相應擴展有關。=======================【透過全彩圖解地圖與年表,深入淺出重現草原文明演變!】多年來我們一直都是以所謂的中國中心看歷史,從匈奴、
定價:1000 元, 優惠價:9 900
庫存:8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滿額折
作者:薩謬爾‧杭亭頓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平裝
#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為紀念聯經出版成立 50 週年,精選過往出版品,推出經典書衣限定版。經典書衣以行書「文、史、思」為設計元素,聯經出版設計團隊,分別以熱情亮紅、內斂青藍、典雅深黑,賦予文學、歷史、思想經典全新意象。2024年5月隆重推出,限量發行。#同時推出Podcast 「經典聯聯看」節目,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告訴你在這個紛亂的時代,該如何、又為何要重讀這些經典。內容簡介文明,誰是正統?世界秩序,誰說了算?西方常說,應該提倡民主,但不能讓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掌權;伊朗和伊拉克應該接受禁止核子擴散條約,但以色列不必;自由貿易是經濟成長的萬靈丹,但農業不行……【本書特色】◆ 國際關係的經典論著,以簡明直白的文字,深入淺出地闡述自冷戰結束以來國際局勢的演進,並針對各文明區域的未來發展,做出分析與預測。即使沒有相關背景知識,也能迅速理解與反思。◆ 經歷四分之一世紀的反覆檢視與辯證,當今世界局勢的發展在在印證了杭亭頓的論點。唯有了解衝突的肇因,才能進一步探討如何修補與重建世界秩序。◆ 針對東亞的局勢,無論是中國崛起的影響或兩岸局勢的演變,杭亭頓都有深入淺出的洞見與論述。處於廣義文明斷層線上的台灣,一定要對此切身相關的議題有所認識。【文明是問題也是解方】 自1993年,美國哈佛大學杭亭頓教授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發表〈文明的衝突?〉一文後,引起全球性的爭論,成為後冷戰時代最熱門的話題。他根據原先的論點,更進一步深入探索各項爭議,而發展成系統性的完整論著。在原先的文章中,他問道,文明之間的衝突是否將主導未來世界的政治?在本書中,他回答,不僅文明的衝突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而且建基於不同文明的新國際秩序也是避免戰爭的最佳安全保障。【理論是預言也是事實】 在後冷戰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不再是意識形態或經濟,而是文化,各地區的文明越來越以祖先、語言、宗教和習俗界定自己的身分。全球政治正在沿著文化的界線進行重組,以新的組合與衝突模式取代冷戰時期的方式。目前最紛擾的地區都是位在文明的「斷層線」上,如波士尼亞、車臣、高加索地區、中亞、喀什米爾、中東、西藏、斯里蘭卡、蘇丹等,這二十多年來紛起的國際衝突在在應證了杭亭頓的觀點。【國際關係的經典著作】 文明衝突論為真?誰對,誰錯?學術上,這恐怕永遠會是無解之題;現實中,歷史依然在前進中探索。杭亭頓在書
新書特惠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9 379
庫存:6
蒙古與伊斯蘭中國:一段貼近民族心靈的旅程
滿額折
作者:楊海英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2/03/16 裝訂:平裝
「當民族自決權在中國確立的時候,天安門應該就不會再燃起黑色狼煙了吧!」――楊海英以蒙古人類學者的視角,回溯中國穆斯林的前世今生重新理解中國西北部的民族多樣性,尋找被隱藏的「伊斯蘭中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張中復――專文導讀★★=========================中國自一九五○年代起展開「民族識別工作」,至今已編列五十六個少數民族,然而,所謂的「民族基準」並沒有考慮少數民族的歷史認同。例如現今的中國西北,便分布為數眾多的種族,他們的主體性與文化多樣性始終被單一化、標籤化,他們難逃附屬於國家集權主義下的漢文化中心思想,他們的文化異質性更被視為落後的象徵。如今的中國西北是中國穆斯林聚居之地,社會結構充滿伊斯蘭元素,各民族遵循伊斯蘭教條作息,因此又被稱為「伊斯蘭中國」。這個「伊斯蘭中國」擁有廣大河谷與優良的草原,漢人視之為荒漠,在蒙古人眼中卻是理想的放牧地區,因此中國西北成為一塊巧妙把蒙古與伊斯蘭融合起來的地區。蒙古族出身的人類學家楊海英留意到這種獨特的文化構成,為了釐清這片土地上複雜的文化關係,他親自前往中國西北,走訪「伊斯蘭中國」的穆斯林族群,探索這片土地的文化內涵,呈現出蒙古與之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從歷史回溯蒙古與伊斯蘭的關係伊斯蘭能夠在東方世界擴張,一部分得力於蒙古人的征服計畫。信仰伊斯蘭的波斯、阿拉伯及中亞各族人,隨蒙古軍隊定居中國,構成回族的基礎。在元代,色目人(非蒙古人、漢人、南人的族群)的地位僅次於蒙古人,協助蒙古統治中國,足見穆斯林與蒙古人的深厚關連。兩者的友好關係,卻在十九世紀末,因為一場在中國西北部的「回亂」而出現變化。楊海英透過梳理蒙古族的口述史與記錄,道出原只是漢、回間的亂事,被捲入其中的蒙古人其實是「受害者」。蒙古人當時作為清政府的盟友,受召出兵,故此被回族視為「鎮壓者」,對其進行反抗。由此,造就蒙古族與穆斯林之間,至今長達二百年的嫌隙。這一段對蒙古人來說無法遺忘的歷史創傷,在中國官方通史裡找不到任何字句,而其作為一種替國家政策背書的依據,極容易忽略少數民族歷史。因此,事情必須回歸到民族本身所書寫的歷史記錄中,包括口述歷史,才能看見歷史事實的全貌。◎實地考察被遮蔽的民族多樣性楊海英走訪內蒙與西北的甘肅、寧夏與青海等地,從不同的穆斯林族群中尋找其中的蒙古文化元素,如作為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胡同人,他們屠宰綿羊不使用蒙古人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2
  • 1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