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大夏書系‧教育如此迷人:好學校是如何成長的(簡體書)
滿額折

大夏書系‧教育如此迷人:好學校是如何成長的(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得獎作品

商品簡介

圍繞“辦一所有美好童年記憶的小學”的教育理念,從實踐層面探討了“如何讓學校和教室變成孩子的美好記憶”等一系列主題,并從學校的文化與細節切入,鮮活指出何謂學校的精神和行動,給我們提供了好學校的管理范式.教育如此“迷”人,一曰做教育須入迷,須執著、不功利;二曰做教育并非易事,容易迷惑人,往往事與愿違。在書中,“全國十佳現代校長”楊勇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實踐和十多年的辦校經驗,全方位解析好學校從無到有、從創立到卓越的歷程,為我們揭示好學校是如何煉成的。透析這一歷程,準確把握楊勇校長的辦學理念,并將其活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你會發現:原來教育真的如此迷人!

作者簡介

楊勇是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清林小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教育學博士,美國加州協和大學訪問學者。深圳大學基礎教育與教師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深圳市人民政府兼職督學。從事基礎教育工作20余年,多次獲得過“優秀校長”稱號。
2011年被《中國教師報》評為“全國十佳現代校長”,2014年被聘為深圳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多次主持國家、省、市級研究課題,發表專業論文近60篇,2009年出版教育專著《道德與生境》。

名人/編輯推薦

教育如此“迷”人,一曰做教育須入迷,須執著、不功利;二曰做教育并非易事,容易迷惑人,往往事與愿違。
在書中,“全國十佳現代校長”楊勇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實踐和十多年的辦校經驗,全方位解析好學校從無到有、從創立到卓越的歷程,為我們揭示好學校是如何煉成的。透析這一歷程,準確把握 楊勇校長的辦學理念,并將其活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你會發現:原來教育真的如此迷人!
編輯推薦篇章:
P41 七項修煉的內容
P115 好學校有學生立場
P157 學校管理效能最佳范式的調適

目次

自序 辦一所有美好童年記憶的小學 001
第一章 好學校的思考與愿景
第一節 問個“愚蠢”的問題 003
學生越來越喜歡學校嗎? 003
教育—— 一個復雜到沒有標準答案的概念 004
教育的“三棱魔方” 007
教育不是為了生活,而是影響生活的方式 009
第二節 好學校的想象與愿景 011
學校的思想地圖 011
好學校小目標:校園美、教師優、學生樂、質量高 011
小學校大理念:“為每個學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礎” 012
走出迷失的現象 014
好學校預設的愿景 017
第三節 好學校看得見、摸得著 019
學校印象寫真 019
自序 辦一所有美好童年記憶的小學 001
第一章 好學校的思考與愿景
第一節 問個“愚蠢”的問題 003
學生越來越喜歡學校嗎? 003
教育—— 一個復雜到沒有標準答案的概念 004
教育的“三棱魔方” 007
教育不是為了生活,而是影響生活的方式 009
第二節 好學校的想象與愿景 011
學校的思想地圖 011
好學校小目標:校園美、教師優、學生樂、質量高 011
小學校大理念:“為每個學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礎” 012
走出迷失的現象 014
好學校預設的愿景 017
第三節 好學校看得見、摸得著 019
學校印象寫真 019
關注開學的開端之事 020
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 023
回應每一位家長的質疑 024
學校的可持續改變 027
第二章 好學校的校長修煉
第一節 追根究底好校長 031
好校長的美麗與迷失 031
可怕的制度剪草機 031
好校長的土壤與生境 032
第二節 好校長的成長路徑與歸因 033
好校長的成長路徑 033
好校長的具體標準 034
好校長的成長共性 037
第三節 好校長的七項修煉 040
何為修煉的圭臬 040
七項修煉的內容 041
自我修煉的變量 047
第三章 好學校的教師何為
第一節 教師如何認知職業 055
與鮮活生命交往的自信 056
信任的力量 058
小行動比大計劃更重要 059
第二節 教師如何融入團隊 062
認同團隊的文化 062
擺脫束縛的枷鎖 062
團隊原本是自我的集合 063
第三節 教師職業的發動機 065
直面后果的制度設計 065
教師專業發展的四級臺階 066
智慧地教:教師專業發展聚焦在這里 067
職業生命保鮮與滋養 071
第四章 好學校的文化與細節
第一節 文化的視覺符號 075
視覺符號的創意 075
設計主旨的明確 075
創意源于主體的視角 077
第二節 文化的價值引領 082
文化在教師的頭腦中蘊藏 082
文化在校本課程中體現 089
文化在家長的敘事中傳播 093
第三節 文化的反思與實踐 096
文化在細節中的生命 096
文化在反思中的成長 100
文化在實踐中的豐富 103
第五章 好學校的行動與精神
第一節 好學校不同在哪里 109
好學校有優秀團隊 109
好學校有教育智慧 111
好學校是生態池塘 114
好學校有學生立場 115
第二節 好學校的那些教育活動 119
學生發展立場的教育規則反思 119
學生發展立場的清林實踐活動 123
學生童年立場的教育手段變革 132
學生童年立場的教育課程變革 137
第三節 好學校的可持續改變 139
好學校持續改變之責任 139
好學校持續改變之熱愛 142
好學校持續改變之校園文化 143
好學校持續改變之興趣愛好 143
好學校持續改變之課堂教學 144
好學校持續改變之執著堅守 144
第六章 好學校的管理與范式
第一節 資源的分配與組合 149
人作為資源的調配與組合 149
物作為資源的調配與組合 151
機構組織的調配與組合 153
第二節 效能最佳的范式 155
學校管理效能最佳范式的視角 155
學校管理效能最佳范式的建立 156
學校管理效能最佳范式的調適 157
第三節 道德的最高領導 160
學校最高領導的使命 160
道德領導是自然的教育 161
道德領導是自我的修煉 162
第七章 好學校的學生觀
第一節 你認識孩子嗎? 165
孩子是需要愛的 165
孩子是喜歡交流的 166
孩子是充滿好奇與想象的 167
孩子是“性本善”的 169
孩子是喜歡自主的 171
孩子是喜歡動物的 174
第二節 家庭教育中的學生觀 177
家庭教育的土壤是不同的 177
家庭教育中的學生觀是單一的 178
家庭教育觀的引導 179
第三節 學校教育中的學生觀 181
學校教育的“勞”與“苦” 181
學校教育的“急”與“慢” 182
學校教育的“事”與“功” 183
參考文獻 185
后記 四者一生嘆教育 191

書摘/試閱

七項修煉的內容
1. 明晰自己的辦學理念
把學校愿景具化為辦學理念,用規章制度強化辦學理念,用校本課程實踐辦學理念,用教育活動深化辦學理念,用師生行為體現辦學理念,用校園環境彰顯辦學理念,用教育成就證實辦學理念,用學校文化涵潤辦學理念,用學校精神傳播辦學理念。學校理念決定學校行為。學校的行為、學校的發展方向是由校長、老師與學生共同構建的理念體系所確定的。教育理念是教職員工的旗幟,是方向,是探照燈,是前行的路標。所以,學校理念的確定對學校的整個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我們需要對理念進行提煉與整合。在學校的教育現實中,可以觀察到,一般的學校競爭特色,平常的學校競爭考試,一流的學校競爭理念。一個學校的辦學方向與目標,團隊的行為與教育方式等,都受一定教育理念的支配、影響與鼓舞。教育理念運用與否,運用恰當與否,決定了學校的發展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和階段。
清林小學的辦學理念是“為每個學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礎”,辦學思路是“道德為原本,知識極誠明,藝術至優雅”,它從教育方向、教育載體(方舟)、教育方法三個方面具體細化了辦學理念,用“三棱魔方”(方向、方舟、方法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明晰、具象化了辦學理念。
2. 給學校發展把脈
每一所學校都具有特定的人文環境和核心的價值觀,都有學校發展的現狀。辦學歷史短的如清林小學,辦學歷史長的則歷經上百年的發展,形成了該校特有的文化和學養習慣。而作為一所學校的核心人物——校長,一定是長期在學校工作、生活,并且深諳學校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本質的人,他了解每個教師的資質、稟性、教育教學能力,了解每個學科的教師整體水平、學科特長,了解每個員工的價值取向與喜好,了解學校生源的特點,了解學校在學區的位置,了解學校資源配置整合的能力……這樣才能給學校的發展把脈問診,才能給學校發展開出適宜的良方,才能駕馭學校發展的航向,才能促進學校不斷躍上新的臺階。
3. 打造學校品牌
學校品牌包括家長的口碑、學校相對的優勢、辦學歷史、辦學質量、辦學特色、辦學條件和辦學成效等特質。清林小學著力打造“為每個孩子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礎”的“教育細節文化”,為師生生命健康、和諧發展服務,核心是促進生境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學校和諧發展,締造唯善、唯真、唯美的“三唯”教育生境,創建全程、全員、全息的“三全”教育生態,擁有有愛、有識、有為的“三有”教育生活,創設優化生境、優雅課堂、優質教育為學校精神文化特征的“三優”生境教育品牌。
4. 打造一支認同學校文化的團隊
每位教職工要以學校發展愿景為目標。學校的品質與質量是教職工尊嚴的體現與具體化。學校發展了,教師才能有職業尊嚴和生活品質,才會提高生活幸福指數,才能成就燦爛人生。反之,教師倦怠,生命質量、幸福指數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作為校長,要引領教師,成為教師職業的心靈導師,為組建學習共同體而努力練就自己的培訓水平與培訓能力。清林小學構建的“5+50”工作學習機制是團隊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
“5+50”工作學習機制的詮釋
——關于《烏鴉》教學的思考暨新學期開題語
新學期第一周周五常規學習時,我以《烏鴉》的教學為切入點,引出了一些教育教學的話題,反觀過去一周5天工作的不足(誠然有些行為并不是5天形成的,也許這個“5天”是你已走過的工作年頭的總計)。作為教者,有哪些行為是欠妥的?哪些行為是應該糾偏的?哪些行為是應該堅持的?早在學校工作總結中提出“5+50”工作學習機制的思路,但未深入實踐這種教育策略,因為“認識自己”始終是一個心理障礙,“舍去獲得的經驗”總是痛苦的。
我想引起大家內心深處的討論,但事實上并未達成預先的期許。在此,先回顧一下研討《烏鴉》教學的三個環節。
環節一:請大家暢言對烏鴉的認識。(在洋溢著節后喜慶的氣氛下,開學第一周就學習研討,大家顯得有點拘束,經過調適,大家感覺輕松了些,說出了對烏鴉的一些零碎認識。很好,這些零碎的認識有助于下一個環節的推進。)
環節二:請大家以烏鴉為題口頭作文。(相對于暢言對烏鴉的認識,以烏鴉為題來口頭作文的難度就要大得多,所以,我怕冷場,就請教師甲和教師乙回答。對于這一個環節,準備好了的希望發言,但大多數怕發言,因為這個“作業”并非一個易于完成的“作業”。)
環節三:請大家閱讀有關烏鴉的文本資料并完成后面的作業題。(客觀地說,只要閱讀得認真,便能更全面地了解有關烏鴉的一些知識,也能完成文本后的一些問題。)
《烏鴉》教學的研討帶給我們哪些教育思考呢?
思考一:我們把環節一、環節二統稱為“講授式為主的問答教學”,把環節三稱為“自學式為主的自主教學”。這里要明確兩個概念:“講授式為主的問答教學”是指這個環節是以教者的“講”或“問”來主導教學的;而在“自學式為主的自主教學”中,學習者自我閱讀,獨立完成“作業”。環節三有無教學呢?教者的教學體現在哪些地方呢?教學資料(傳統意義上的“教材”,也是課程的一部分)的整理、課堂作業(即文本后面的問題)的設計,體現了教者的教學意圖,應該說這一環節還是有教學的。在明確了這兩個概念之后,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哪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當時有說環節一的,也有說環節三的。
為何有分歧?主要是因為對問題的內涵理解不一致,問題中的“學生”是指面對的所有學生,而不是個體。“有效”也不是針對某個體學生而言,而是針對所有學生。只要明白了這兩點,答案就是唯一的。環節三中每個學習者都參與了學習(理論而言),而環節一、環節二中只是個別學習者參與了學習,多數是旁觀者,總的說來沒有環節三的教學效率高。這也是當今世界兩大教學流派——講授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的具體演示。不是否定哪一種教學形式,而是要選擇更有效的教學形式。我大膽地總結:我國更多的教者以講為主,美國課堂多以學生學為主(僅限于我在加州見到的美國中小學課堂)。
思考二:哪一種教學形式(哪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的發展更有效?不要簡單地歸納為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當下教育問題歸因動輒就陷入這一對概念的軫域。比如,“你要抬頭”“你要挺胸”“你要有信心”“你的心里要有神奇的夢、偉大的理想”……就是“素質教育”;反之,寫字、背課文、講故事、寫文章、做作業……就是“應試教育”。這種思維方式在當下教師中可以說還是很普遍的,如果我們摒棄這樣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哪一種教學形式對學生的發展更有效,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發展更有效。我們既要考慮學生的參與面,又要考慮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綜合這兩種變量,就整體教學效果來看,教學環節一、環節二比教學環節三就遜色一些。
思考三:哪些教學環節或稱教學點是語文教學的本體呢?這里出現了一個新概念,那就是語文教學的本體。每個學科都有教學的本體,所謂教學本體就是此學科單獨承載的學科教學任務,而不是各學科所共同的教學任務,即使別的學科有此任務,也不是主要的學科任務。語文學科獨特的教學任務,簡言之,即聽、說、讀、寫。以說為例,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抓住說話的一些基本范式,比如先總說再分說,還是先分說后總說,抑或是其他的方式。學生的說話能力(包括語速、語感、技藝等)在課堂上體現得如何?聽的能力、讀的能力、寫的能力呢?千萬不要被“新奇美”的內容牽著鼻子走,時刻想到要回歸學科教學的本體。在教學環節三中,文本提供的信息說明烏鴉很聰明、很通人性、很有生存的智慧。固然這是教學環節的“新東西”,但它僅是語文教學的載體罷了,不要被這些所謂的“新東西”遮蔽了教學的本體任務,此教學環節主要是通過閱讀解決文本后的問題。如果從語文教學本體來歸納,此環節重點是培育學生閱讀的能力、寫作的能力等。
每個學科都有教學的本體任務。數學重在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運用條件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重在培養學生對科學問題、現象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探究其事理的方法。語文、英語一樣,是在“文以載道”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每個學科的教學都應抓住本體任務,不要本末顛倒。
“5+50”工作學習機制是一種學習方式與學習習慣,不能說適合每個教師個體,但是每周50分鐘的“工作后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然路徑。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只有學習方式改變了,學生才能學得輕松而有效率。
5. 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管理機制
學校完善了《學校發展方略》《學校辦學章程》《學校管理方略》,讓制度成為師生教育教學行為的底線,又通過對制度細節的解讀,對教職工偶發“違規”行為的懲處,促進學校文化的凈化,讓師生的自覺文化行為成為常態。
6. 培育美好的學校生境
學校是師生生命存在、詩意棲居的家園,校長要本著遵循教育的本質規律、尊重受教育對象的原則來設計學校的建筑裝飾,建設美好的學校物質生境,打造學校每一處建筑的教育生命意義,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師生成長。建設美好的學校人文生境,包括人文管理的細化、師生文明行為的培養、校園文明的建設等。這些都是培育美好學校生境的重要內容,既包括“物”的教育意蘊之生境,也包括“人”的教育資源之生境。
7. 培育學校文化與精神
教育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行業,一旦精細操作就顯示出文化的差異和精神的差別。校長在辦學理念中要貫穿學校精神。學校的發展需要一種精神,學校精神是學校的文化特色、品牌的凝聚和升華。最終,通過教育細節決定教育行為,教育行為又養成教育習慣,教育習慣生成教育文化,教育文化鑄成學校精神。下面以學校研究氛圍為例予以佐證。
為交流喝彩
最近,清林博客“中小學教育行為的道德回歸”這個平臺很熱鬧,很多老師都把自己的思考化作優雅的文字展示、奉獻給大家,成為大家進行教育教學智慧交流的話題,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不同:就拿習慣來說吧,有的地方是點頭算認可,有的地方是搖頭算認可;再說什么什么主義吧,20世紀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可謂分庭抗禮,各持一端,劍拔弩張,最后呢,還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沒全勝;最后說說宗教吧,全地球也就那么幾個大教,宗教打仗不是以年計時,而是以世紀來算,可結果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到主義、小到點頭,看你站在地球的哪里,位置決定了你的思想。拿中國人來說吧,受幾千年文化的洗滌,骨子里早就烙下了儒家文化的痕跡,我們祖先很有智慧,早就得出了“和而不同”的結論。
正因為“和而不同”,我們才要思考“和”的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最近,我們在博客上討論“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討論每個人心中好課的標準是否相同或者說相同的份額有多少時,我們可以保留自己獨到的見解,但一定要遵循一堂課共通的標準,即“和”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可以保留。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交流,它會讓我們“和”的部分越來越多,“不同”的部分越來越少。這也是我們清林的另一種論壇,在某種程度上比我們過去那種一個人在講臺上講、大家坐在下面聽的論壇,更像一個真正的論壇。
誠然,我們看到的遠不是一節好課的討論,更多的是老師們那充滿哲理的教育故事、教學反思、教育隨筆、職業追問、生命考量……這些沉甸甸的思考是我們交流的原生態資源,這些資源將催生出燦爛的思想之花、生命之果,將滋養清林的每一位教師。

好學校有學生立場
了解學生并確認學生正在想些什么,以及他們目前是什么狀態,是教育者的必備素養。他們不是思維、思考、思想都很幼稚的兒童,他們是有獨立思考、獨特思想的準成人。他們會隨時代生境的變化而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教師憑過往經驗去處理教育中的問題可能會適得其反。把握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與時俱進、與教同行、與生同好,是教師應有的專業素養。
學生不喜歡嘮嘮叨叨、語言沉悶乏味、語速不當、表達粗糙的教師。教師要語言精當,語義準確,點到為止,過多地嘮叨批評,只會讓學生厭煩和反感,并讓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失去教育的威信。學生對聲音也有偏好,如果一位教師有親切悅耳、飽滿圓潤的嗓音,學生往往會喜歡該教師,再愛屋及烏地喜歡他上的課,進而喜歡他所教的學科。所以,教師要避免動輒訓誡式地嘮叨,說話時盡量音量適中,情感適度,表達適宜,同時恰當地運用非言語的眼神和手勢與學生交流。運用無聲的態勢語言時,要使用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已經約定俗成的固定手勢和動作,要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就能達成與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默契,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因為嘮叨而引起學生的反感。
學生不喜歡情緒容易激動、愛發脾氣的教師。當學生情緒激動或生氣時,更需要一個冷靜型的教師,以一種平靜、沉著的語氣與學生進行個別交流。學生再小,也有尊嚴,教師要避免在其他同學面前談論某個學生的過錯。學生犯錯時,最好是一對一地進行“教育與幫助”。表揚可以公開化,批評卻要為學生保留私密空間,并對所有學生的成功抱有樂觀期望,同時堅持積極的幫助態度。
要想了解學生的現在,必須知道學生的過去。在可能的情況下,向學生以前的教師請教,了解他們已經知曉的學生生存背景和已有的教育策略,查找以前積累的記錄,以便找到幫助、教育個別學生所需的有效信息。每個學生的成長都會有家庭背景的“烙印”,學生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其根源往往在家庭。某學生在四年級時,間歇性地“想不通要跳樓”,一遇事發,班主任就緊張,不知所措。經過分析前因后果,才知道孩子“跳樓”是假,想見父親是真,因為他一旦“犯事”,老師不會找母親(因為現在的母親是“后媽”),只會找父親,那么他就可以見到十幾天,甚至是更長時間里沒有見到的父親。這個學生要見父親可謂用心良苦,那么對這樣一個孩子進行教育,了解家庭背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學生有時代同儕團體的文化,并且每個時代孩子的同儕團體文化的具體內容與項目是不一樣的。現在成年人中喜歡看戰爭片的大多出生在改革開放前,因為那個時代有限的資源信息就是電影,并且基本是戰爭題材的電影。這種童年印記會持續影響人的一生。教師的童年印記與學生的童年印記是不同的,今天的學生的童年印記主要是動畫片與游戲中的角色,他們玩的游戲也有這個時代的特點。課堂上或課間學生對玩具的癡迷,老師要多一分理解與認同,而不是一味地控制和強行沒收,或者請家長督促其不要玩玩具等,這些都是對學生缺乏同理心的做法。
對于學生學不好的科目和課程,教師要深度了解背后的前因后果,不能武斷地判定學生愚笨。按多元智能理論的解釋,有的學生天生就有語言天賦,一篇課文很快就能熟練而有感情地朗讀,而有的學生這種能力就滯后一些,用比別人更多的勞動還收不到相同的效果,這就是差異性,或稱個體的獨特性。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后,教育就會變得得心應手,而不會對有多動障礙癥的孩子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讓他們的雙手處于忙碌狀態才可以保持他們思維的敏捷;對于煩躁不安的孩子,讓他們手里有一個可以把玩的器具,才能更好地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給不同的孩子以特殊安排,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例如允許在課桌上放一團橡膠泥,或者在桌洞里放一個芭比娃娃,并告訴有需要的學生,只要不分散其他學生的注意力,他們可以把玩。
對學生行為習慣的現狀進行分析時,教師要了解學生過往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環境,特別是哪些家庭成員對其成長影響深刻,家庭經濟狀況如何,父母或監護人的文化程度如何。教師要像如醫生對待病人一樣,詳細了解學生的全部信息,明確學生的教育現狀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以確定下一步的教育措施和策略。請看清林小學一位老師的教育反思。
有學生味的學生
有一段時間,楊紅櫻的“笑貓日記系列”在學校里成為“流行”書籍,很多學生一本接一本或一整套地購買,相互交流傳閱。很多學生對其中的《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烏龜》特別感興趣。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一只背上刻滿了甲骨文的烏龜,突然闖入我的秘密山洞。烏龜說,只要生活在有孩子味兒的地方,心就永遠不會變老。”其實,學校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如果一所學校充滿了學生味,學校就是有生命力的,生活在有學生味的地方,老師的心永遠不會老。只是,學業的重壓,智力的過度開發,教育的功利化競爭,“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惡毒咒語,讓有學生味的學生,越來越少……

得獎作品

入選2015年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