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書中風骨(簡體書)
滿額折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書中風骨(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閱讀需要「境」——外在的環境,內在的心境。如能在書蟲書癡們的熏染下,視讀書為趣事,尋得思想的養料,進而達至光明通透的境界,豈不快哉!「讀書風景文叢」即是這樣一套引導讀者與書結緣、與書友結緣的書話隨筆集。 「讀書風景文叢」第一輯合18個分冊,作者大多是當今讀書界較有名氣的作家、書評人、媒體人,內容多為讀書筆記、藏書題跋、文人逸事等。撇開叢書的知識性、趣味性不說,單是它傳遞的那種對書的尊敬,對書的癡迷,便構成了它的獨特價值。《讀書風景文叢:書中風骨》為其中之一,《讀書風景文叢:書中風骨》集合了王國華近年來的書話短文一百餘篇,輕鬆耐讀,發人深省。相信它能引領讀者朋友,感受閱讀,領略書中無限風景。

作者簡介

王國華,筆名易水寒,書評人、專欄作家,1974年生,現供職於深圳報業集團。中國作協會員,吉林省雜文學會副會長。已出版《五毛錢吵半天》《微笑是一種力量》《推開虛掩的門》《你不知道的歷史細節》《等待是另一種形式的行走》《學林碎話》《中年奴》等作品。在《南方週末》《深圳商報》《羊城晚報》《齊魯晚報》等十餘家報刊開有專欄。是國內一目前較活躍的青年作家。

名人/編輯推薦

《讀書風景文叢:書中風骨》是一本談讀書的書,但不是就書論書,而是以書為依託,談生活、談社會、談文化,言簡意賅,機智、精妙。
該書集合了王國華近年來的書話短文一百餘篇,輕松耐讀,發人深省。
該書收入的文章,絕大多數都以專欄形式在全國各地報刊發表過,並被《讀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雜志轉載過。

春節前,在天地出版社任職的一位朋友說,現在的書店紛紛倒閉了,但讀書人依然不減,這種風氣正是美好社會的種子,是不是找機會做一套關於讀書的書?這幾年,我一直在編《天涯讀書週刊》電子雜志,也早想著出一套這樣的書。甚至在一兩年前就跟一家出版社商談出這類書,作者就找了好些位,但限於市場太小眾,出版社最終放棄了計劃。說來,還是覺得對作者不住,便隨時在尋找機緣出這樣的書。
我的這位朋友是實在人,做出版多年,此前也有合作,對做讀書的書,自然是一拍即合。我隨後提出做年輕作者的書,如阿瀅、王國華,在讀書圈早已享有盛名;如理洵、黃嶽年則在網上擁有眾多的“粉絲”,雖然市場小一些,但在未來是值得期許的。相對來說,年紀大一點的這類作者,差不多都出過書了,出他們的書,固然市場有保證,但新鮮勁似乎不足了。我如此說。朋友說,就按你的意思辦。
有了這一句話,我就大膽放心地去組稿,一下子約了二三十位作者,但有的覺得寫的文章固然多,還不夠出書的分量;還有的擔心市場……幾經篩選,終於確定了十八位作者。於是,這套名為“讀書風景文叢”的書就順勢而出了。
我曾在微博上談論這套書說,這裏展現了不同作者的閱讀趣味,去除了時髦,回歸了閱讀。實際上,書話類的書出到今天,我們也在思考,書話的未來,以及書話學的構想。現在,我們期望通過讀書隨筆的形式,讓閱讀變得更有趣一些。讀書隨筆,更多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表達。另外,這樣一套讀書隨筆,作者基本上是年輕一代,他們在當今的讀書圈中還屬於被忽略的一群民間讀書人,但他們活躍於網絡、報刊,影響非凡。這次呈現的就是這樣一種狀態,可能觀點少了一點,但都在文字中有所表述了。而這,需要用心去發現。
確實,讀書風景很美麗,但如果缺乏發現,可能看完一本書就扔,或者讀書過于功利,就難以發現閱讀之美了。安武林老師說,《讀書如同玩核桃》。這是怎樣的玩法?確也令人好奇。而王淼兄《左手新書,右手舊書》,這樣的一種狀態也足夠迷人。如若《閑敲棋子落燈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話,其展現的也是《書中風骨》了。不管是《枕邊書》,還是《信手拈書》,都是《與書為徒》的一種《書式生活》吧。
這讀書風景,既有董橋的書城黃昏即事的韻致,也有讀書生活的素描,就像卞之琳所說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不僅如此,透過這讀書風景,我們看到的是讀書人在浮躁的時代,依然心存美好,以及對未來生活的嚮往。這種精神所凸顯的氣息是優雅的,也是溫暖的。
朱曉劍
二○一二年三月

目次

上編
蠹魚
不說糊塗話
說實話
不要冒犯孩子
一場刻意打造的“真”
童話中的“聊齋故事”
不寫的自由
關於“閑話”
不做賭徒,只做文人
越研究越偏執
審查的幽默
燈下黑
從《三字經》到國學
刪魯迅文章,這個可以有
“識繁”很重要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今天
文林散葉(一組)
四方說法:一次爭吵的資料匯集
外援
曲筆
結論
夜啊夜航船
硬傷
一處硬傷
謝泳的一個小瑕疵
影子名家
我不喜歡你的美
我愛流水賬
不要取笑詩人
民間讀書報刊,非營利的意義
副刊圈子化有何不可
言而無信,遑論其他
爬格子能吃飽飯嗎?
讀書筆記
週末讀書
將來寫傳記
理直氣壯地無聊
四十歲的海子
蔡瀾的從容
為何要讀王小波
閑話葉靈鳳
昆德拉舊夢
偶像的黃昏
疲於奔命的專欄作家
快感下的規則和期待
三十年了,我們還在過渡
下編
消失的書攤和即將消失的書
賠錢的“文學性”
反標題黨
書價問題
如何挽救圖書閱讀率?
不好意思,我還沒讀
閱讀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你用什麼方言默讀?
隨時讀書
惡心的閱讀
你好,有病的人
討厭藏書
死書復活(外二則)
抄書辯(外一則)
扔書(外一則)
書乃身外之物
一書解一惑
書腰的姿勢
印數知多少
名著木乃伊
有多少書評為讀者負責?
捨不得讀的書
無聊才讀書
非功利讀書
我的蜻蜓點水式讀書法
倒讀如流
讀舊書
讀閑書
地圖冊情結
親切的錯誤
朋友贈我蒙汗藥
網絡時代的手抄本
暢銷書恐懼癥
有誰與我共讀
讀書讀到薄,讀書讀到厚
書讀兩遍
讓人舒服的書
買舊書
買重了的書
只買不讀的書
買書守則
賣書的人
書非借
跟風
讀者在哪里?

書摘/試閱

蠹魚
世間萬物皆有天敵。書籍的天敵除了秦始皇等不喜歡書的人以外,還有一種動物,叫做衣魚。百度百科上講:“衣魚,是衣魚科昆蟲的通稱,一類較原始的無翅小型昆蟲,全世界有一百多種。衣魚的個體發育過程經過卵、若蟲和成蟲三個時期,屬於表變態(昆蟲不完全變態的一個類型)。俗稱蠹、蠹魚、白魚、壁魚、書蟲。”有人被罵成書蟲,就是被指認為這樣一種昆蟲。
蠹魚到底長什麼樣呢?估計現代人見過的不多,因為蠹魚愛好富含澱粉或多糖的食物,如,糨糊、書籍裝訂物、照片、糖、毛發、泥土等,但如今出版的書所用紙張不像以前那麼純粹了,既不含澱粉,也不多含糖,多的是莫名化合物。蠹魚們與其與時俱進,跟頭把式地調整飲食結構,還不如乾脆吃點別的。再說,書籍本來就不是它們的主食,仿佛饑民生活中的土豆、地瓜,救急用的。其實,即使蠹魚繼續吃書,人們也不見得恨之人骨。從某種意義上講,讀書人跟蠹魚都在吃書,彼此應有惺惺相惜之感。
英國作家威廉·布列地斯在《書的敵人》一文中列舉了自己見到的和聽聞的幾種蠹魚。“它喜歡潮濕和溫暖,嗜食任何纖維物質。……不過我推測它如果不十分強壯,油墨對于它的健康便不很適合,因為我發現在有字的地方所穿的洞,它的長度似乎不能提供足夠的食料以供幼蟲發展變化之需。”一八七九年,有位友人郵寄了一隻肥壯的小書蟲給作者,作者將它養在一隻小盒子裏,並且給了它一些碎紙片。“它將書頁吃了一小片,不過不知是否由於新鮮空氣太多,還是不習慣這樣的自由,還是因為食物改變了的緣故,它漸漸地衰弱起來,終於在三個星期之後死了。”一八八二年,大英博物館一位博士送了作者兩只書蟲(奇怪,為什麼總送這種東西?),其中一隻很快就死了,另外一隻堅持了十八個月。這使得作者可以近距離打量這只小蟲。“我竭盡我的能力照料它:將它放在一隻小盒子中,選擇了三種舊紙給它吃,很少去驚動它。它顯然不願過這樣幽禁的生活,吃得很少,活動得很少,甚至死了以後的樣子也改變得很少。…一。它是透明的,像一片薄象牙一般,身上有一條黑線,我猜想這大約是它的腸子。它非常緩慢地喪失了它的生命……”
總體上看,蠹魚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柔弱,同時對環境的要求也很高。我感覺,這跟讀書人差不多。真正的讀書人,躲在世界一角,幹點自己喜歡的事,就算再落寞也不靠傷害別人來救贖自我。寫到這裏,腦子裏忽然無緣無故冒出一句話:寧要無害的蠹魚,不要有害的學者。
2010年2月14日
不說糊塗話
在一些小圈子的聚會中,聽到很多人對聶紺弩推崇有加,尤其他的古體詩(其實是不太遵守平仄的律詩),堪稱一絕。而二〇〇九年出版的《聶紺弩舊體詩全編注解集評》(全三冊)更成為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此前,我也讀過聶紺弩的一些作品,詩歌、小說、雜文都有。他的小說寫得真好,詩歌也不錯。他在下放北大荒時,寫的《北大荒歌》,開頭幾句就讓人心內一顫:“北大荒,天蒼蒼,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葦塘。葦草青,葦草黃,生者死,死者爛,肥土壤,為下代,作食糧。何物空中飛?蚊蟲蒼蠅、蠛蠓牛虻;何物水中爬?四腳蛇、哈士蟆、肉螞蟥。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和狼。爛草污泥真樂土,毒蟲猛獸美家鄉。”簡直就是生動的素描畫!可是到了中間,變成了這樣的句子:“共產黨,日東方。經萬戰,獲全勝,人民把家當。向龍王要水,向地藏要礦,向土地要糧。工農業,同時舉,吐光芒。舊中國,原地上,建立社會主義新家邦,開辟北大荒,優秀兒女齊響應,懦夫懶漢盡驚慌。葦草蛇蟲須遷讓,寒風積雪莫再狂。千年往史無此日,萬裏長征再榮光。”“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步安詳。田間青年皆俊秀,陌上少女美紅妝。好詩人人誦,鮮花處處香。何處是草,何處是塘,何處是北大荒?”此詩作於一九五九年,正是“大躍進”最狂熱的時候。我不敢說後面這些句子不是真誠的,但不管真誠與否,如果作品中充斥著口號式的東西,難免不削弱其藝術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作家們都不好意思把自己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拿出來,因為他們知道,那根本算不上作品,只是一些組合起來的字而已。即使有些膽大的作家為了保留一份真實歷史而不惜展示出舊作,也的的確確慘不忍睹。而聶紺弩的作品在市場上冷冷清清,是否或多或少與此有些關系?
在中國,一個作家,不說糊塗話(起碼少說糊塗話),是其作品能否流傳的重要因素之一。與聶同時代的汪曾祺和孫犁,作品長銷(不是暢銷),除了文字優美、藝術性強以外,絕對和他們的作品中鮮有糊塗話有關。什麼是糊塗話?我看,至少包括兩點。一是盲目緊跟時局。中國有善搞運動和善喊口號的傳統,年年刮風,月月新詞。若以之為時尚,甚至嚴絲合縫地附和,隨著更新的運動、更新的詞匯出現,作品也就隨著舊的運動與詞匯一起消失了。作家若做不到視而不見,刻意疏離也是個選擇。汪曾祺的小說《羊舍一夕》本是褒獎“大躍進”的,你非但看不到“大躍進”三個字,而且環境的鋪排、人物的心理,完全符合正常人的思維。即使今天讀來,那也還是一篇優美的小說。二是太過看重自己的官方身份。有些作家,負累於官方身份,說了符合自己身份,卻違背常識的話。其實他們一點都不糊塗,明白什麼是常識,但為了什麼什麼,就昧著良心說話。有些退休老幹部,在臺上時胡話連篇,退休後反而恢復了理智,就是鮮明的例子。
作品不能流傳,最大問題在於立場褊狹,忽略普遍的人性。文學就是人學,忽略人性,文學何在?一些人文筆好,但總傳達自相矛盾的價值觀,文字早晚被淘汰甚至被當成笑柄;一些人文筆並不好,卻因為思維清晰,自我節制,沒有人云亦云,而讓文字流傳了下來。我不贊同“價值觀至上”,如果寫作時總是先定好調子,其實又是矯枉過正了,跟當年的“政治掛帥”沒什麼兩樣。我只是強調“不說糊塗話”。這是最起碼的原則。我們或許看不清未來,但應能清醒地打量現在。
2010年2月6日
P3-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