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
滿額折

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

定  價:NT$ 500 元
優惠價:9045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942-1945年間的上海文壇,日本占領時期、汪精衛政府治下的「淪陷區」,一處懸崖上的花園。
新世代文藝少女對文學祖師奶奶及其所屬時代的追索;自二戰後期之上海至戰後臺北,楊佳嫻探問張愛玲及其文學舞臺的學術研究之作。
以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之「場域」、「資本」、「習癖」等概念,將此一時期的上海文學界視為一動態場域,展開整全且深刻的考察。

在讀者心目中擁有明星般地位、深刻浸染了臺灣戰後寫作者的張愛玲,幾乎已經成為舊上海的代名詞。但是,她成名的上海,是什麼時代的上海?她崛起的文壇,又是什麼樣的文壇?哪些作家和她一起活動?她那些膾炙人口的小說與散文,又是發表在什麼樣的文學雜誌上?
張愛玲是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壇最重要的作家。當時上海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中,租界逐漸取消,受汪精衛政府管轄,而背後又存在著日本的力量。生死存亡之際,忠奸難辨之時,在時代的懸崖邊上,上海文人們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在文學寫作與文壇活動上,是否也折射了他們困窘的狀態?而年輕的張愛玲,對此又有何回應?那些比她年長、成名更早的寫作者,或者與她同時期崛起的青年寫作者,情形又是如何?世代、性別、文類,是否都有影響?
本書鎖定太平洋戰爭發動後,1942-1945年間的上海文壇,運用布迪厄(P. Bourdieu)的文化場域說(cultural field),針對當時當地發行的文學期刊,從中探索刊物風格走向與文人群體之活動情況,以及重要作家作品,進而勾勒文學場域的運作。

★☆★華文與臺灣文學研究領域備受矚目新生代學者,詩人楊佳嫻博士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臺灣文學研究所梅家玲教授指導

作者簡介

楊佳嫻

1978年生,臺灣高雄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編有《臺灣成長小說選》、《青春無敵早點詩》(與鯨向海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與凌性傑合編)。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範圍
 第四節 前人研究評述
一、資料編纂、回憶錄及其他
二、1949年以前的論著
三、1949年以後的論著
 第五節 研究方法
一、以文學期刊為核心
二、以「文化場域」(cultural field)觀為思考基礎
 第六節 預期貢獻
一、勾勒40年代前半葉上海文學場域
二、昭顯女作家在此一時空下的表現
三、嘗試補充場域觀念在中國現代文學的應用
四、闡明上海現代性如何傳播到戰後臺灣文壇

第二章 日人占領下的上海文化環境
 第一節 日汪政府在占領區的文化統制方針
一、新秩序
二、報刊書籍出版之統制
三、思想運動之倡發
四、協力大東亞的文化團體與會議
 第二節 作家的出走與文學場域的分化
一、作家出走及其影響
二、文學場域的分化
 第三節 出版事業、言說環境與文人群體
一、出版事業的變化
二、言說環境的新狀態
三、文人群體的形成
四、美學位置的變化
五、文學統制之成果

第三章 改變位置──第二線作家與新作家
 第一節 亂世微言──《古今》與散文寫作
一、戰爭裡的懷舊,淪落中的抒情
二、舊人另起新爐灶:《古今》的作者組成及其特殊性
三、魯迅或周作人?──三十年代散文的兩種路線
四、另一種現實:周作人與《古今》的散文風格
 第二節 守住現代派的位置:路易士與《詩領土》
一、火種從哪裡來?
二、太平洋戰爭時期以前路易士的文學活動
三、《詩領土》與日本占領下的上海文壇
四、路易士詩作中的時空意識
 第三節 烽火裡的閨秀:青年女作家與通俗刊物
一、女性新人之崛起
二、「閨秀文學」之變化及特質
三、「閨秀文學」及其反面
四、「閨秀文學」與通俗刊物:以《萬象》為例

第四章 戰爭下的女性寫作
 第一節 女性的戰爭處境
 第二節 女性主導的刊物(一):《女聲》
一、《女聲》的特色
二、關露作品及其文學觀、女性觀
三、節約與增產:戰時統制下的家務
 第三節 女性主導的刊物(二):《天地》
一、《天地》與《古今》
二、《天地》與女性寫作
三、《天地》談家庭問題:以「生育特輯」為例
 第四節 (不)出走:張愛玲、蘇青及其作品
一、謀生也謀愛:女作家、女編輯
二、務實的女性觀點
三、戰爭裡的尋常與生死
 第五節 女性編輯、女作家與文學生態

第五章 從戰時上海到戰後臺灣
 第一節 雙聲:胡蘭成與張愛玲
一、文學場域內的胡蘭成
二、太平洋戰爭時期胡蘭成散文的「張愛玲化」
三、胡蘭成、張愛玲與臺灣女作家──以蕭麗紅為例
 第二節 傳遞「現代派」火種:紀弦

第六章 結論∕餘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
一、戰爭影響文學文化生態
二、三種女性寫作力量
三、散文清談風與新詩現代派的延續
四、作家的自我宣傳與自我定位
五、文人群體以期刊為核心
六、戰時上海與戰後臺灣文壇的聯繫
 第二節 研究檢討與展望
一、補充小報材料
二、補充檔案材料
三、與日本占領下的北京做比較
四、理論的補充
五、與傳統的對話

參考書目
論文附錄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緒論(摘錄)

所謂「亂世」,可能是政權鬥爭或陵替,遭逢戰亂,造成一種社會不穩、人心浮躁的狀態,而格外使人感覺到無所依憑,不知道明天光景將是如何,只能緊緊抓住眼前可資確定的物事。「亂世」中的文學文化,往往也是各方力量交纏角逐的場域,尤其政治因素的介入與考量,涉及忠奸問題以及對時勢的判斷,做任何決定都像是鸛鳥踟躕,懸崖邊緣。可是,也正因為這成分複雜的土壤滋養,而開出文學的奇花異朵,如魏晉南北朝,如明末,如晚清──以及,本研究所將處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下日本所占領的、以上海為中心的華中區域。

本研究欲探討者,即是「亂世」文壇,一處懸崖上的花園: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變後,至1945年8月,租界逐步為日人與汪精衛政府所接收、且並未因為著名文化人多數內渡而消歇的上海文壇。因此,本研究的時域定在1942-1945年間。
珍珠港事變後,日人全面占領上海的時期,大陸文學史稱之為「淪陷期」,英文學術著作中稱之為「日本占領期」(Japanese-occupied Era),日文學術著作中則將此標記為「大東亞戰爭時期」、「太平洋戰爭時期」。名稱不一,命名的標準亦各有所取。由於「淪陷期」一詞具有較強的政治意識型態價值判斷(一如過去站在中華民國的角度,也常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稱之為「淪陷」),「日本占領期」的中文翻譯也常常和「孤島時期」(1937.7-1941.12,上海歐美租界尚未為日人所掌握的時期)弄混。「大東亞戰爭」則為日人發動戰爭時,美化戰爭而取出的名稱,此處亦不取。本研究將以「太平洋戰爭時期」此一名稱為主,取其能夠標示出該時期乃籠罩在戰爭陰影與戰爭動員的狀態下,且再無租界為緩衝,也因此再無地上的抗日根據地存在,日本也藉此戰爭擺出驅逐英美之態勢。當然,若有引用以另外兩個名詞為主的資料,仍以原書為準。而在行文方便上,也可能使用「占領區」、「日本占領區」等詞彙。

這個時域內的上海文學場域,之所以稱之為「懸崖上的花園」,乃是因為當時的文學雖有欣欣向榮之勢,新作家與新刊物層出不窮,其實,背後卻是已然窮途末路的汪精衛政府,因為持久且擴大戰線而疲憊的日本政府,另外,還有蔣介石國民政府以及共產黨的勢力在上海潛伏、作用,而戰爭動員與占領所帶來的文化管制、物資短缺,也使得文人在寫作與謀生上都不容易,以無關現實政治的純文學和通俗文學作為出路者,不在少數。花園雖然繁盛,卻是建築在搖搖欲墜的懸崖之上。

太平洋戰爭時期的上海文壇,最為今人所知的即張愛玲(1920-1995)。張愛玲研究十年來蔚為顯學,「出土文物」層出不窮,相關研究多半以文本解讀為主,輔之以女性主義、心理分析等方法,強調上海半華洋都會文化的影響,而周蕾以感官細節和女性之間的關係入手,更是解碼張愛玲文學作品內如此注重衣著細節、感官意象的不二法門。而張與汪精衛政府文膽之胡蘭成(1906-1981)的情愛關係,更為眾人津津樂道。但是,這些以文學作品、傳記生平為主的研究中,往往對於張胡所處的特殊時間與空間略去不談,或僅僅做為一背景,並不討論該特殊時空與張愛玲作品和文學生涯之間的關係。張所賴以成名的時空,在空間上,是上海,只是曾經活躍的英法勢力因為戰爭而削減,時間上,則是由本地政治人物成立正式政府、卻同時受他國政治力干預的時代,復受戰時體制控制。因此,必須同時考慮到「戰爭」、「上海」和雙重政治干涉等因素。那麼,首先要問: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戰爭?

這是一場同時面對歐、美、亞的,鑲嵌在二次世界大戰內的所謂大東亞戰爭,再來,這是爭奪中國合法統治權與代表權的汪精衛政府與重慶蔣介石政府的戰爭,最後,這也是牽涉到國民黨與共產黨、右翼與左翼政治勢力的戰爭。上海身處其中,受大東亞戰爭邏輯支配,統治者種種政策的終極目的,乃是要配合以日本為主導的大東亞共榮圈之成立;其所要對抗的,包括危及日本主導大東亞共榮秩序的重慶國民政府、共產黨和英美勢力。中國現代文學之誕生,本與國族政治休戚相關,於此國族搖墜的狀態下,文學文化受到的衝擊可想而知。故戰時體制並非僅僅是張愛玲文學作品產生的背景,毋寧可以說是前景,正是此一前景,使得張愛玲的風格與成名,成為可能(當然,只是原因之一,卻非常重要)。

接著要問的是,這是一個怎樣狀態的「上海」?孤島時期與太平洋戰爭時期的上海,在文化政治上的最大差別乃是在於再無租界作為庇護,具有抗日、批判性質的報刊與言論,難以浮現檯面。早在中日戰爭伊始(指1937年以後),不少文化人遁往國民黨為主的大後方,或共產黨為主的延安周邊地區,另有部分則滯居香港。這些離開上海的文化人中,包含了不少知名且具有號召力者,例如梁實秋(1903-1987)、茅盾(1896-1981)、丁玲(1904-1986)、戴望舒(1905-1950)、施蟄存(1905-2003)等。亦有受歡迎的文化刊物內遷(如《宇宙風》、《西風》、《逸經》等等)。俟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又離開了不少。這些變化,使得曾經是中國最大印刷文化中心的上海,經歷了短暫的岑寂。

但是,上海本身從十九世紀末以來長期聚積的文化底氣,已經開闢出來的新文學與通俗文學場域,加上仍留在滬上的具有戰前文壇資歷的舊人、躍躍欲試的新人,岑寂時光沒有持續太久。除了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不久出現的《萬象》(1941.7,戰爭爆發時已發行六期),1942年3月同時受政治與文化界支援的散文掌故刊物《古今》創刊,是華中日本占領區文壇正式復甦的標誌,這份刊物在內容上可說完全體現了日汪政權下知識份子複雜的心理狀態,是真正的戰爭時期的產物。接下來,各種文學新刊物紛紛面世,至日本戰敗為止,純文學或含有文藝成分的綜合性雜誌,超過了一百五十種,是所有「淪陷區」中數目最多的。

而即使許多著名文人離開上海,留下來的文人們,仍有試圖在新環境中開闢自身創作與活動之路者,同時,也另外誕生了一批新作家,發展出頗具戰時特色的文學風貌。其中最受學界注目的就是崛起於這個時期的張愛玲,其次是蘇青(1914-1982)和其他同時代女作家,以及通俗文學、電影與戲劇。近年來拜張愛玲之賜,胡蘭成相關研究也逐漸多了起來。至於散文與新詩方面,較少受到注意。也就是說,關於這個時期、這個地區的文學研究,多半集中在單一(性別的)作家、單一文類;作家之間的關係、作家與文學刊物之間的關係、作家與報刊與政治之間的依違親離,以及據此發展出來的整體文學風貌、場域運作情況、文本寫作策略等,雖有文章或專著涉及,卻往往偏向文學史料整理,仍尚未見較為整全且深刻的論述。

再者,太平洋戰爭時期活躍於上海的作家中,有幾位在戰後對臺灣文壇產生了重大影響。本研究在最後也試圖描述戰時上海與戰後臺灣文壇之間的聯繫。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