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
簡體書 (46)
港版書 (2)
電子書 (1)
政府出版品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48)
無法訂購商品 (3)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
無庫存 (48)
商品定價

$199以下 (8)
$200~$399 (16)
$400~$599 (12)
$600~$799 (8)
$800以上 (7)
出版日期

2022~2023 (13)
2020~2021 (9)
2018~2019 (8)
2016~2017 (3)
2016年以前 (16)
裝訂方式

平裝 (38)
精裝 (9)
作者

田東江 (5)
呂思勉 (3)
江沛 (3)
金性堯 (2)
(清)盧文弨 (1)
(清)趙翼 (1)
【明】盧文弨 撰;陳東輝、彭喜雙 點校;林慶彰 校訂 (1)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 (1)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 (1)
伊永文 (1)
何齡修 (1)
傅衣凌 (1)
劉體智、沈逸波 (1)
包偉民、劉後濱 (1)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1)
吳晗 (1)
國風 (1)
庹震 (1)
張延慶 (1)
出版社/品牌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
中華書局 (5)
上海古籍出版社 (4)
中山大學出版社(大陸) (3)
天津人民出版社 (3)
中國工人出版社 (2)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
浙江大學出版社 (2)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
人民出版社 (1)
光明日報出版社 (1)
北京三聯 (1)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
南開大學出版社 (1)
商務印書館(大陸) (1)
天地圖書 (1)
山西人民出版社 (1)
廣東人民出版社 (1)
新星出版社 (1)
河南美術出版社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1筆商品,3/3頁
南開史學(2022年第1期)(總第33期)(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江沛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平裝
《南開史學》由南開大學歷史系創辦,以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為主,以考古學與文物研究為輔,以刊發原創性、前沿性論文為主,兼以書評和讀史札記。本刊強調以“南開史學”為主要特色,突出“實學”的研究風格,以社會史和思想史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帶動研究領域及題目的變革,具有鮮明的南開特點。本書為總第32期,設名家特稿、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世界史研究、文博研究五個欄目。
定價:708 元, 優惠價:87 61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南開史學(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江沛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平裝
《南開史學》以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為主,以考古學與文物研究為輔,以刊發原創性、前沿性論文為主,兼以書評和讀史札記。本集刊強調以“南開史學”為主要特色,突出“實學”的研究風格,以社會史和思想史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帶動研究領域及題目的變革,具有鮮明的南開特點。本期《南開史學》包括10篇文章,涉及中國古代史研究、近現代史研究、外國史研究等領域。
定價:708 元, 優惠價:87 61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南開史學(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江沛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平裝
《南開史學》由南開大學歷史系創辦,以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為主,以考古學與文物研究為輔,以刊發原創性、前沿性論文為主,兼以書評和讀史札記。本刊強調以“南開史學”為主要特色,突出“實學”的研究風格,以社會史和思想史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帶動研究領域及題目的變革,具有鮮明的南開特點。本書為總第34期,設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國近代史研究、世界歷史研究、新見史料、讀史札記、書評六個欄目。
定價:708 元, 優惠價:87 61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清史論叢(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3/07/01 裝訂:平裝
《清史論叢》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辦的專業集刊,創刊於1979年,是國內史學界歷史最為悠久的學術刊物。經過幾任主編和編輯部同人的努力,堅持辦刊初衷,不斷提攜、扶助清史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對當代清史研究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2021年開始,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納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集刊”,2022年被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集刊AMI綜合評價”核心集刊。本輯稿件除了組織了5個欄目“本刊特稿”“專題研究”“文獻研究”“讀史札記”“史家與史評”外,還有兩篇紀念本集刊老主編王戎笙的文章,共計21篇文章。
定價:828 元, 優惠價:87 72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三峽文化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祖龍; 曹大明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平裝
本書由三峽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三峽文化研究會主辦,定位於挖掘三峽歷史文化資源,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領域包括三峽歷史文化、三峽區域經濟,內容涉及三峽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的相關學術成果。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歷史文獻法、田野調查法、跨學科交叉研究法等。本書選取稿件唯學術標準,奉行開放性編輯方針,專題論文、問題爭鳴、學術綜述、書介書評、讀史札記均有涉及。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清史論叢(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清史論叢》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辦的專業集刊,創刊於1979年,是國內史學界歷史最為悠久的學術刊物。經過幾任主編和編輯部同人的努力,堅持辦刊初衷,不斷提攜、扶助清史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對當代清史研究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2021年開始,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納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集刊”,2022年被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集刊AMI綜合評價”核心集刊。 本輯稿件組織了4個欄目“專題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文獻研究”“讀史札記”,其中“專題研究”是本輯比較厚重的內容,共計21篇文章。
定價:828 元, 優惠價:87 72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北京史學(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北京史學》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組織籌劃,是一本彙集北京史研究相關論文的學術著作,為北京史研究的學者搭建了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 本輯選題主要側重于北京城市史、北京區域史等方面,共收錄15篇論文。作者來自北京各高校和科研單位。本輯共分5個欄目。“城市治理”收錄5篇論文,分別探討了清末北京城市治理從五城行政到巡警廳的變革之路、近代北京的冬防管理、近代北京龍鬚溝水環境的變遷及其治理、近代北京消防事業與城市管理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市蔬菜產銷制度的建立與調整;“政治文化”收錄3篇論文,主題涉及建國初期天安門廣場與北京禮儀空間的重塑、韓壽萱對新中國成立前後中國博物館事業的探索以及美國外交官柯樂博在華期間對中國革命的觀察與分析;“讀史札記”收錄2篇論文,分別介紹了喻世長與祁景頤日記的史料價值;“古都北京”收錄4篇論文,探討了乾隆皇帝貶斥“漢人習氣”的指向與用意、北京智化寺的興衰與明代宦官政治的關係、覺生寺清代祭壇祈雨儀式等問題;“學術動態”收錄1篇論文,對2022年的北京史研究進行了回顧。
定價:768 元,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儀禮注疏詳校外三種
滿額折
作者:【明】盧文弨 撰; 陳東輝; 彭喜雙 點校; 林慶彰 校訂  出版社: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出版日:2012/11/01 裝訂:平裝
盧文弨(一七一七-一七九六),祖籍浙江餘姚,明代遷居於仁和(今杭州)。盧氏乃清代乾嘉時期的著名學者,在校勘學、訓詁學等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著述宏富,主要包括《抱經堂文集》、《鍾山札記》、《龍城札記》、《讀史札記》、《經籍考》、《群書拾補》、《經典釋文考證》、《儀禮注疏詳校》、《重校方言》等,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盧文弨的大部分著述,收入他本人編纂的以校勘精善、質量上乘而著稱的《抱經堂叢書》。本書包括
定價:500 元, 優惠價:1 50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曾國藩兵法(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李天道  出版社:采舍國際有限公司  出版日:2005/01/01 裝訂:電子書
《皇后之死》包括《姑蘇響鞋》、《溫柔鄉》、《長髮披面》三部作品。 ●《姑蘇響鞋》提要 一九七九年六月起,柏楊開始在《台灣時報》寫「湖濱讀史札記」專欄,內容是「皇后之死」,後來結集了三冊,《姑蘇響鞋》是第一冊,從伊娥皇(舜帝姚重華之妻)到衛子夫(漢武帝劉徹之妻),總計十三位。 柏楊說,皇后是世界上危險性最高的職業,在歷朝歷代宮廷鬥爭中大批的皇后死於非命。他把宮廷視為最最黑暗的人間地獄,在那裡面,
定價:220 元, 優惠價:7 154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唐宋歷史評論(第十一輯)(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包偉民; 劉後濱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01 裝訂:平裝
《唐宋歷史評論》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組織策劃的以唐宋史研究為主的專業歷史圖書。唐宋時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繼周秦之變以後再次經歷重大社會與文化變遷的時期,魏晉以來相承之舊局面,趙宋以降之新文化都在此時期發生轉變與定型。唐朝以其富強,振作八代之衰,宋代以其文明,道濟天下之溺;唐宋並稱,既有時間上的相繼,又有文化上的相異。唐、宋的時代特色及其歷史定位,要求唐宋歷史的研究突破原先單一的唐史研究、宋史研究畫地為牢各自為戰的舊局面,構建“唐宋史觀”的新思路,樹立“唐宋史研究”的新框架,在更為宏觀的歷史視野中觀察、理解中古史上的唐宋之變。中國人民大學唐宋史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唐宋歷史評論》的出版,正是這種唐宋史研究新思路的踐行與推動。《唐宋歷史評論》以關於唐宋歷史的專題研究與評論為特色。主要發表問題導向的關於唐宋歷史專題研究,以及以專題述評以及書評為主的唐宋史研究學術史的梳理。文章形式為論文、書評、序跋、讀史札記等。
定價:474 元,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 1
  • 2
  • 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