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7)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
無法訂購商品 (2)
庫存狀況

無庫存 (7)
商品定價

$199以下 (4)
$200~$399 (3)
出版日期

2016年以前 (7)
裝訂方式

平裝 (7)
作者

(美)林‧亨特 (2)
(美)達恩頓 (2)
(英)奧斯卡‧王爾德 (1)
(英)詹金斯 (1)
伯克 (1)
出版社/品牌

商務印書館(大陸) (7)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7筆商品,1/1頁
製造路易十四(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伯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07/11/12 裝訂:平裝
該書著力于路易十四公眾形象的製作、傳播與接受的歷史,行文流暢、插圖豐富,是一本適合大眾閱讀的歷史文化領域的上乘之作。該書全面論述了17世紀的形象製造者如何推銷路易十四,如何以意識形態、宣傳廣告、操縱民意來包裝君主,清晰地呈現了權利與藝術的互動關係。透過作者比較文化的精闢觀點,讀者定能對現今的媒體包裝機制有另一番解讀與省察。彼得.伯克為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劍橋大學文化史高級講師及伊曼紐爾學院教授。主要
定價:174 元, 優惠價:87 1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英國的家庭、性與婚姻 1500-1800(簡體書)
作者:(英)奧斯卡‧王爾德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12/02/01 裝訂:平裝
20世紀 70年代 ,隨著西方社會史研究的興起 ,家庭史作為社會史的一個重要方面受到了史學家的廣泛重視。他們希望通過研究近代早期的家庭 ,更好地認識、理解現代家庭與社會。勞倫斯.斯通這本書以情感變遷為線索 ,重現了英國家庭從 1500年到1800年的歷史。本書的主題,一言以蔽之,就是嘗試圖繪、記錄、分析、解釋這三百年期間英國的世界觀和價值體系上的巨大變化。這些巨大而無從捉摸的文化變遷表現在家族成員
缺貨無法訂購
論歷史是什麼?:從卡爾和艾爾頓到羅蒂和懷特(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英)詹金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07/12/01 裝訂:平裝
作者以“什麼是歷史”這個問題為核心,闡述了當代歷史學的性質。他以犀利、激進的論證,說明今日的讀者何以應該揚棄卡爾和艾爾頓這兩個廣受歡迎但實已過時的現代主義者,走向更契合當代知識環境與我們身處的後現代世界的羅蒂和懷特。作者認為,歷史學到懷特,已形成了後現代歷史學的最重要的觀念,即歷史只不過是一種語言的虛構物和敘事散文體的論述。基思.詹金斯為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現任奇切斯特大學歷史理論教授。致力於後現代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華盛頓的假牙(簡體書)
作者:(美)達恩頓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14/12/01 裝訂:平裝
喬治 •華盛頓帶著一副假牙,幾十年忍受牙痛的折磨,今天的人們或許驚訝不已,然而,在十八世紀這種“怪異”的現象並不少見。啟蒙運動部分源自巴黎的沙龍、咖啡館、戲院;巴黎的街頭巷尾,人們的閒談碎喬治 •華盛頓帶著一副假牙,幾十年忍受牙痛的折磨,今天的人們或許驚訝不已,然而,在十八世紀這種“怪異”的現象並不少見。啟蒙運動部分源自巴黎的沙龍、咖啡館、戲院;巴黎的街頭巷尾,人們的閒談碎語、歌曲和詩歌與法國大革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堅定的革命者布裡索或許是警方的一個密探;伏爾泰、孔多塞、盧梭等大名鼎鼎的人物還有另一副不為人知的面孔⋯⋯瑣細事件,斷續殘片,揭開了諸多鮮為人知的秘密,重塑了光怪陸離的、或許是“更為真實”的十八世紀。語、歌曲和詩歌與法國大革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堅定的革命者布裡索或許是警方的一個密探;伏爾泰、孔多塞、盧梭等大名鼎鼎的人物還有另一副不為人知的面孔⋯⋯瑣細事件,斷續殘片,揭開了諸多鮮為人知的秘密,重塑了光怪陸離的、或許是“更為真實”的十八世紀。
缺貨無法訂購
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美)達恩頓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14/12/01 裝訂:平裝
十八世紀三十年代末,巴黎圣塞佛倫街,一群印刷工人虐待並屠殺了工廠周圍所有的貓,包括他們師母的寵物貓。《歷史與理論譯叢·屠貓狂歡:法國文化史鉤沉》詳盡解釋了這一詭異的事件,由此展開對十八世紀法國人的思考方式——不只是人們想些什麼,而且包括他們怎麼思考的論述,並通過解讀“鵝媽媽的故事”、“小紅帽的故事”等童話故事以及警察檔案和知識樹等多種文化現象,對法國文化史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歷史與理論譯叢·屠
定價:360 元, 優惠價:87 31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人權的發明:一部歷史(簡體書)
作者:(美)林‧亨特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11/07/01 裝訂:平裝
人權是如何被發明的,它們紛繁喧囂的歷史如何影響了人們的感知,我們又是如何將它們保留至今天呢?林.亨特教授寫作了這部非凡的文化和心智的歷史《人權的發明》,證明了人權是如何在持續的爭議之中延續至今的。作者是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新文化史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和領導者之一。在書中,作者頗富技巧地將人權置於一系列更廣泛的文化變化的歷程中來講述,將人權與社會史聯繫在一起,提供了明晰和獨到的簡介。正如評論所說,該書
絕版無法訂購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簡體書)
作者:(美)林‧亨特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08/01/01 裝訂:平裝
該書以“家庭羅曼史”指稱集體無意識的家庭秩序圖像,這種家庭秩序的圖像構成了法國大革命政治理念的基調。作者借著討論家庭成員間的關係,闡述這種政治理念,並以家國互諭的方式,陳述18世紀的法國人視其統治者為父、視其國為家的想法。作者林.亨特是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新文化史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和領導者之一。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