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4)
簡體書 (1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5)
無法訂購商品 (3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2)
無庫存 (43)
商品定價

$199以下 (28)
$200~$399 (11)
$400~$599 (3)
$600~$799 (1)
$800以上 (2)
出版日期

2024年 (1)
2022~2023 (4)
2020~2021 (2)
2016年以前 (37)
裝訂方式

平裝 (38)
軟精 (1)
作者

映彤 (24)
李映彤 (9)
古庭維、陳穩立、鄧志忠、片倉佳史、蘇棨豪(半島)、輔大猴、王晟懿、吳睿哲、黃偉嘉、陳映彤、陳威勳、許洋豪、邱柏瑞、周昀徵、台大火車社 (2)
古庭維、李春政、吳文豪、蘇棨豪( 半島)、鄧志忠、片倉佳史、黃偉嘉、陳威旭、陳映彤、柯凱仁、籃一昌、交通大學鐵道研究社、台大火車社 (1)
古庭維、李春政、林柏廷、林政廷、陳威臣、陳映彤、張志文、黃威勝、傅子訓、鄭銘彰 (1)
古庭維、鄧志忠、片倉佳史、李春政(追煙)、蘇棨豪(半島)、台大火車社、交大鐵道會、王晟懿、黃偉嘉、陳映彤、鄭育安 (1)
古庭維、鄧志忠、片倉佳史、李春政(追煙)、蘇棨豪(半島)、輔大猴、海豚男、台大火車社、交大鐵道會、王晟懿、吳睿哲、黃偉嘉、陳映彤、鄭育安 (1)
吳達坤、蔡宏賢、沈伯丞、林映彤、謝力登、陳晞、林怡秀 作 (1)
李映彤、湯留泉 (1)
林建智、張冠群、陳品璇、汪信君、卓俊雄、許世昌、羅俊瑋、李志峰、周映彤、曾耀鋒、蔡信華、莊永丞、吳珞齊、彭金隆、王正偉、林育廷、陳俞沛、吳玉鳳、葉啟洲 (1)
王奕然、王柏偉、吳柏瑤、林子荃、林怡君、林欣怡、林映彤、邱誌勇、施登騰、胡育榕、張嘉淵、許夢芸、黃文浩、劉育成、蔡遵弘、蘇黎、Lev Manovich (1)
王薏婷、江禹嫻、李巧彥、李明明、林志遠、徐尚為、孫國丁、張志隆、張家瑜、陳明安、黃庭偉、黃雅文、黃曉令、楊忠一、劉映彤、羅伊婷 (1)
艾映彤 (1)
出版社/品牌

毅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12)
耕林出版社有限公司 (9)
遠足文化 (5)
機械工業出版社 (4)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3)
中國電力出版社 (2)
毅霖文化 (2)
五南圖書出版 (1)
元照 (1)
化學工業出版社 (1)
田園城市文化 (1)
耕林 (1)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 (1)
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1)
重慶大學出版社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45筆商品,3/3頁
典藏版鐵道新旅:宜蘭線
河海山田一覽無遺,迷人而多變的宜蘭線鐵路風情全長96.3公里的宜蘭線,是一段引人入勝的驚奇旅程,除了山、河、海景目不暇給,沿途每一個車站、聚落,都有耐人尋味的故事!列車從八堵出發,沿著基隆河溯源上行,一路鑽山渡河經過昔日的煤礦遺跡;過了草嶺隧道,視野豁然開朗,太平洋及龜山島的無敵海景一路相伴;直到頭城進入蘭陽平原,悠然壯闊的田園景致讓人心曠神怡,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適合尋幽訪勝;旅程終點蘇澳,可以遠
缺貨無法訂購
鐵道新旅縱貫線(鐵道新旅縱貫線北段+縱貫線南段)
一. 典藏版鐵道新旅--縱貫線北段從基隆河到桃園台地,連繫鄉村與都會台鐵最具歷史深度的---縱貫線北段縱貫線北段,起源於一八九○年代,歷經劉銘傳與岑毓英二位台灣巡撫,分別完成台北到基隆,以及台北到新竹的鐵道,是台鐵最具歷史深度的路線。然而由於路線設計不良,橋梁無法抵擋洪水,並且缺乏後勤保養等因素,日本領台後隨即發現難以繼續使用,於是著手重建。一八九八年基隆到台北新線通車,一九○一年再延伸至新竹,翌
絕版無法訂購
鐵道新旅:縱貫線北段32站深度遊
從基隆河到桃園台地,連繫鄉村與都會台鐵最具歷史深度的---縱貫線北段縱貫線北段,起源於一八九○年代,歷經劉銘傳與岑毓英二位台灣巡撫,分別完成台北到基隆,以及台北到新竹的鐵道,是台鐵最具歷史深度的路線。然而由於路線設計不良,橋梁無法抵擋洪水,並且缺乏後勤保養等因素,日本領台後隨即發現難以繼續使用,於是著手重建。一八九八年基隆到台北新線通車,一九○一年再延伸至新竹,翌年通車至當時稱中港的竹南。經過一百
絕版無法訂購
典藏版鐵道新旅山海線:32+2站深度遊
在大山大河大海間悠遊前進的 山海線鐵道絕景之旅台灣之所以美麗,就是因為有山又有海。河山交錯、山海並列的所在,總是組合出令人回味無窮的景色。百年來搭載著無數的旅客,行經於山海之間的山海線,則是台灣鐵道中最耐人尋味的鐵路線。山線險降陡坡,穿山越嶺山線之所以稱為山線,是因為它除了連結都會外,更是一條穿山越嶺的鐵路。險峻的陡坡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山線鐵路行車上的一大難題,其中又尤其以三義、勝興、泰安、后里這段
絕版無法訂購
藝術松No.2:AI
滿額折
《藝術松》是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數位藝述》系列(2011年~2015年)精神的延續,作為台灣數位藝術相關知識生產的新園地。藉由台灣數位藝術中心的民間機構力量,創辦藝術松學校影音導讀、Podcast與期刊出版,引薦更多數位藝術的當代思潮。我們強調,數位藝術(或科技藝術、新媒體藝術)不單是科技創新,更不僅是科技展示,更重要的是藝術實踐與人文思潮的齊肩並進,讓實踐與理論、研究平衡發展,共築論述與實踐的共構平台。 秉持著以「解析創新科技對藝文創作之影響」為命題,承繼創刊號聚焦在討論「虛擬實境」(VR)對藝文創作的影響之後,藝術松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主題,邀請國內外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深入的探究。本期內容廣泛地從哲學美學、理論論述、創作實踐、產業應用、關鍵字詞、藝術家訪談,以及國際趨勢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AI與藝術創製展演之間的多重關係。 藝術松第二期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主題,邀請國內外各方學者、專家與藝術家,針對「AI+」的諸多現實應用情境深入的探究。本期內容廣泛地從哲學美學、理論論述、創作實踐、產業應用、關鍵字詞、藝術家訪談,以及國際趨勢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AI與藝術創製展演之間的多重關係。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 1
  • 2
  • 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