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7)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4)
無法訂購商品 (3)
庫存狀況

無庫存 (7)
商品定價

$199以下 (3)
$200~$399 (1)
$400~$599 (1)
$800以上 (2)
出版日期

2020~2021 (1)
2016~2017 (2)
2016年以前 (4)
裝訂方式

平裝 (5)
精裝 (2)
作者

王致譜 (2)
俞鼎芬、王致譜 (1)
周曉菲、王致譜 (1)
張志斌、吳文清、王致譜 (1)
王致譜、周曉菲 (1)
祝味菊、陳蘇生、農漢才、王致譜 (1)
出版社/品牌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5)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7筆商品,1/1頁
傷寒瘟疫條辨(簡體書)
作者:王致譜  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0/07/01 裝訂:平裝
《傷寒瘟疫條辨》(又稱《寒溫條辨》),清?楊璿(字玉衡,號栗山)撰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書中楊氏撰寫辨析之論92則,力主寒溫分立。同時,書中所載升降散等方,因切合臨床實用,備受醫界關注。 該書共6卷。前三卷為辨析之論,后三卷為方藥。卷一系總論諸項,其中“溫病與傷寒根源辨”、“溫病與傷寒治法辨”、“溫病是雜氣非六氣辨”等篇,尤為辨的精細。卷二、卷三為辨證,對瘟疫傷寒見證之異詳加辨析。書中集群
絕版無法訂購
民國名醫著作精華(全21冊)(簡體書)
作者:王致譜  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5/08/01 裝訂:精裝
在近代中醫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民國是一個頗具特色的時期,學術研究達到20世紀較高的水準,並湧現出一批著名的醫家和頗具特色的醫著。《民國名醫著作》遴選1911年至1949年間13位民國時期著名醫家的21部代表作,對其進行點校整理,內容涵蓋中醫學文獻整理研究、中醫診法研究、臨床各科診療經驗總結、醫案選編、藥物學專著、中西匯通類醫書、醫史學專著等。這些醫書在當時流傳較廣,社會影響較大,將之彙編成集,能比
若需訂購本書,請電洽客服
02-25006600[分機130、131]。
民俗文化與中醫學(典藏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周曉菲; 王致譜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17/07/31 裝訂:精裝
中醫學根植于浩瀚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得益於歷代先民留下來的精神觀念和生活習俗。 從民俗學而論,有人的地方就有風俗,而無論是物質生產方面民俗,還是社會生活、精神生活民俗,都與醫藥相關。諸如行醫“坐堂”、懸壺濟世、或是串雅鈴醫,它本身就有一套行業習俗;又如中藥的採集生產活動就包含著民俗傳承事象。人類物質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社會生活上的人生禮俗、歲時節令風俗,以及關乎疾病的諸多俗信與禁忌,這些民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民俗文化與中醫學 柒(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致譜; 周曉菲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17/05/01 裝訂:平裝
中醫學根植于浩瀚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得益於歷代先民留下來的精神觀念和生活習俗。從民俗學而論,有人的地方就有風俗,而無論是物質生產方面民俗,還是社會生活、精神生活民俗,都與醫藥相關。諸如行醫“坐堂”、懸壺濟世、或是串雅鈴醫,它本身就有一套行業習俗;又如中藥的採集生產活動就包含著民俗傳承事象。人類物質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社會生活上的人生禮俗、歲時節令風俗,以及關乎疾病的諸多俗信與禁忌,這些民俗
定價:294 元,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重訂廣溫熱論(簡體書)
作者:俞鼎芬; 王致譜  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0/07/01 裝訂:平裝
《重訂廣溫熱論》系戴天章撰,陸懋修刪補,何廉臣重訂(1911年),是一部全面總結清末以前伏氣溫病學說成就,并有所創新的溫病學著作。《重訂廣溫熱論》初本為戴天章所撰的《廣瘟疫論》,后經陸懋修刪訂補充,改名《廣溫熱論》,再經何廉臣參考前賢著作,進行綜合印證、增刪補充、悉心重訂,最終訂名為《重訂廣溫熱論》。該書力主伏火是伏氣溫病的共同病因,倡立溫熱四時皆有學說,闡明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的本質區別,創立了伏
絕版無法訂購
中國歷代溫病學著作精選(全6冊)(簡體書)
作者:張志斌; 吳文清; 王致譜  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21/02/23 裝訂:平裝
若需訂購本書,請電洽客服
02-25006600[分機130、131]。
祝味菊傷寒質難(簡體書)
作者:祝味菊; 陳蘇生; 農漢才; 王致譜  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4/12/01 裝訂:平裝
《傷寒質難》,由祝味菊(1884—1951)口述,其弟子陳蘇生(1909—1999)筆錄,初名《師門問答錄》,成書於1944年,後整理為《傷寒質難》。書中採用了師徒問難的體裁,故名“質難”。書中祝氏認為,中醫是以正氣為本的醫學體系,中西醫的不同之處在於“治人”與“治病”;《傷寒論》的六經病是人體正氣抗邪所發生的六大類證候,分別代表了人體抵抗功能的五種不同程度,即太陽為開始抵抗,少陽為抵抗不濟,陽明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