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閒適哲學,從詩酒畫中,以閒情繹古今:詩詞歌賦×清談雅集×琴棋書畫×服飾裝扮×園林戲曲,解讀中國古代文化的多種面貌與深層意義
滿額折

閒適哲學,從詩酒畫中,以閒情繹古今:詩詞歌賦×清談雅集×琴棋書畫×服飾裝扮×園林戲曲,解讀中國古代文化的多種面貌與深層意義

定  價:NT$ 299 元
優惠價:79236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6元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本書重現古代文人的生活風貌和精神追求】
以詳實的歷史文獻、豐富的文人事蹟為基礎
描繪「閒情」如何貫穿於古人的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中
闡述獨特閒情文化現象如何影響和促進文學與藝術的發展

▎情之為情,何為閒情
本書從哲學的角度出發,探討了閒情的本質及其對個人心靈的重要性。作者透過分析閒情的心靈感受和休閒文化的關係,揭示了閒情如何成為人們追求精神自由和心靈富足的重要途徑。透過對閒情的不同類別和表現形式的探討,本章不僅揭示了閒情的多樣性,也強調了它在提升生活品質方面的作用。

▎文人閒情的表現方式
本章主要討論閒情在文學創作中的具體體現。從詩詞歌賦到清談雅集,再到把酒言歡和山水之間的隱逸生活,作者細緻地勾勒出文人如何透過各種形式表達他們的閒情雅趣。這一章不僅展示了文人創作中的閒情元素,也探討了這些創作如何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哲學和審美追求。

▎個人生活中的閒情
本章將視角轉向了日常生活中的閒情體驗。透過對琴棋書畫、飲食文化、以及花鳥蟲魚的細緻描繪,本章展示了閒情如何滲透到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成為提升生活品質、豐富情感體驗的重要因素。作者透過豐富的例證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閒情文化在古代社會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閒情文化與文學
本章進一步探討了閒情如何影響了文學創作和文學風格的發展。從秦淮風月到寫作中的閒筆閒趣,作者分析了閒情在文學作品中的具體表現及其對作品情感深度和藝術價值的貢獻。本章不僅揭示了閒情與文學創作之間的密切關係,也展示了閒情文化如何成為推動文學創新和發展的重要動力。

▎閒情與其他藝術形式
本章則拓展到了閒情在服飾裝扮、園林藝術、戲曲藝術等領域的影響。作者透過對這些藝術形式中閒情元素的探討,不僅展示了閒情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強調了它在促進文化交流和藝術創新中的作用。透過深入分析和豐富例證,本章揭示了閒情文化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獨特地位和持久影響。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閒情」在中國文化與文學中的豐富表現與深遠影響,從個人心靈感受到文人雅集清談,再到生活中的琴棋書畫,以及文學與其他藝術形式中的閒情表達,不僅細緻刻劃了閒情的各種面貌,更揭示其如何成為推動詩歌、散文、戲曲創作的重要動力,展現了閒情在提升生活品質、豐富文化藝術、促進文人交流方面的獨特價值。

作者簡介

過常寶,文學院教授。以生動而內涵豐富的教學,曾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教授。曾任東吳大學、高麗大學等院校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上古文學和文化,著有《生肖繹史,十二生肖文化探索與神話解析》、《遺珍重現,歷史收藏的藝術與價值》、《夢文化的歷史軌跡》、《酒文化探源,從神話傳說到酒器藝術》等書。

目次

第一章 情之為情,何為閒情
第一節 我心本已閒—個人的閒情
第二節 歡愁有閒情—閒情的類別
第三節 清影照閒情—閒情的表現
第二章 文人閒情的表現方式
第一節 高韻寄閒情—詩詞歌賦
第二節 盡日話閒情—清談雅集
第三節 尊酒賞閒情—把酒盡歡
第四節 閒情在山水—隱逸風流
第三章 個人生活中的閒情
第一節 閒情寄絲竹—琴棋書畫
第二節 夜雨剪春韭—飲食文化
第三節 閒情狎魚鳥—花鳥蟲魚
第四章 閒情文化與文學
第一節 秦淮風月憶閒情—風花雪月之地的閒情
第二節 一筆添出稱閒情—寫作之中的閒筆閒趣
第三節 書寫閒情易為好—閒情對文學創作的推動
第五章 閒情與其他藝術形式
第一節 薄妝小靨閒情素—服飾裝扮
第二節 一亭聊復寄閒情—園林藝術
第三節 高情閒出任君彈—戲曲藝術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第一節 我心本已閒──個人的閒情
閒情來自休閒文化
閒情逸致是華人特有的休閒文化,幾千年的習俗和風氣都透露出人們對閒暇時光的渴求與滿足。文人雅士享受閒適生活時,追求雅趣,表現在字裡行間的是一種滿足和喜悅,一直被人們嚮往和模仿。從吟詩、讀書、醉酒、品茶到清談悠遊;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到縱情山水回歸田園;從崇尚琴、棋、書、畫、金石、篆刻,到鍾情花、鳥、蟲、魚、收藏古玩。這種閒適與閒情將文人伸展靈性、用情山水、不屑功名、拋棄世俗的灑脫性格表現到了極致。當然,不僅古代文人和現代知識分子有這種心理體驗,當今社會,人們在工作之餘的閒暇時光,也會追求多彩多姿的雅趣,尋找自我撫慰的寄託。
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所作的〈閒情賦〉,將「閒情」進一步帶入文人寫作題材之中,也使得「閒情」一詞更加為大眾所了解。白居易為自己的詩歌編集時專門分出「閒適詩」一類,主要為描寫個人感情的「吟玩性情」之作。「老更諳時事,閒多見物情」,閒情之所以為「閒」,正因為這種情感與家國大事往往並無關係,而是以閒情逸致為中心,更重視人作為生命個體存在的意義,而不與名利相關,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下,閒情文化形成了平和淡然、超然物外的風格,因此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和嚮往。
「黃金難買一生閒」,在閒暇時光中,人們可以思考人生、排遣心緒,能夠駐足欣賞自然或生活中的美,將情感寄託在這些美好的事物之上。這不僅是一種感情,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閒情的主體是個人,因為「閒」代表了個人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追求閒暇、享受閒暇、描述閒暇成為人們休閒生活的主體,閒情便悄悄地產生了。人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對閒情的追求,卻下意識的已經這樣做了。當人們在假期出門遊玩,為沿途的一株野花、一粒野果駐足驚嘆之時,閒情已經悄悄地在他們心中綻放。它超越了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使得人們的情感更加豐富,生命更加完整。韓奕〈柳梢青梁溪道中〉中有這樣的句子:「柳暗花明,江村小路,微雨才晴。一個扁舟,盡容漁叟,到處閒情。」這種將情緒寄託在山水風景、日常娛樂,甚至文字之中的過程,就是閒情產生和保存的過程。
閒情文化本質上是人類精神文明的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造成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例如中國古代田園山水詩人將閒情寄託山水田園之上,置身自然之中欣賞原生萬物,體會心靈的平靜和安適,培養寧靜淡泊的精神。他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創作了一大批性耽山水的詩文,為古代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審美休閒基礎上發展的雕刻藝術、園林藝術、剪紙藝術等,都是在閒暇之餘對美的追求,為藝術的豐富做出了極大貢獻。

閒情的心靈感受
古代百姓不像文人官員那樣有錢,平日生活所需都是自己辛苦勞動所得,沒有或少有精力享受閒情,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閒暇和娛樂。男子平日辛苦勞作,返家之後或小酌幾杯,或三五好友打牌閒聊,都是很好的休閒方式。女子平日打理家務,哺育孩子,養雞餵鴨,閒時與鄰里家人聊天,與孩子玩樂,也都是休閒。
老百姓的悠閒生活雖然令他們樂在其中,但休閒只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成為生活的全部,否則就會失去生活來源,成為被人鄙視的遊手好閒之人。《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曾被薛寶釵戲謔為「富貴閒人」,只因寶玉從不知柴米油鹽的瑣事,完全無須為生活操心,更不關注經濟仕途。他擁有大把時間和精力消遣遊戲,寫詩作賦,進行種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可見閒情需求一定的經濟基礎。只有當人們不需求為生存忙碌奔波之時,才能有閒暇時間進行娛樂消遣,抒發閒情。因此,在中國古代,文人官員更有條件追求和體會閒情。
有人認為,中國古代文人的閒情是脫離生活實際的,與一般人的生活並不相干。一些古代文人確實追求閒情到了比較極端的程度。他們消極遁世,遠離世事,隱居在山林原野之中,飢餐渴飲,以此來追求內心的安寧。但是這種完全避世的態度是非常少見的。更多的是如陶淵明那樣回歸田園,回歸自給自足的簡單生活,以此遠離朝廷官場之上的爾虞我詐和烏煙瘴氣。
這種隱逸思想對文人影響深遠,甚至可以說,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田園夢。但是這種對田園的追求一般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而且經過人為的美化,很難實現。實際上,閒情的關鍵並不在於行動,而在於人的心境中是否存在這種情感。文人閒情之於官員,一般只是附庸風雅的方式;而對於百姓而言,也不過是生活的調劑。一般百姓絕不會因為嚮往風花雪月,而放棄辛勤勞作的踏實生活。對他們而言,著眼於目前生活,在誠實勞動的同時享受家庭溫暖就是幸福的。「努力加餐飯」這句詩就是對古代老百姓閒情生活的貼切描寫。
簡單來說,一個人一生的活動主要由勞動與閒情兩大部分組成。勞動能夠創造財富,成為人們的生活來源。而閒情則使人藝術化地使用財富,享受生活。隨著工作效率的提高,人們的勞動時間逐漸減少,因而獲得了更多的閒暇時光,可見生產發展為閒暇提供了空間。而人們透過抒發自身閒情,更好地享受生活,則為生產的繼續發展提供了動力與保證。這無疑是一種良性循環。只是無休止地勞動而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與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懶散之人,分別走入了生活誤區的兩個極端,失去了做為人的樂趣和價值。所以,「閒情」並不是簡單的懶散,而是一個人在自己的閒暇時間中,能夠做平時想做卻沒有時間、心境做的事情,並且樂在其中。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便是「偷得浮生半日閒」。閒情能夠將人們從機械的、忙碌的事情中暫時解脫出來,回歸怡然安寧的生活情調,感悟生命的美好。
在當代社會中,由於封建社會的階級觀念和階級劃分已經被打破了,雖然貧富差距依然存在,但是社會各階層的人都能夠享受閒情。如今,閒情文化依然有雅俗之分,仍然包括文人閒情和大眾閒情兩個部分,但顯然已沒有古代那麼明顯的區別了。現在的文人也樂於享受世俗娛樂,百姓也擁有雅興逸致,二者已逐漸融合。閒暇之時,有人願意舞文弄墨,有人願意面對鍋碗瓢盆,有人願意出遊漫步,也有人願意在室內讀書。人們對於閒情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這與他們各自的興趣密不可分。雖然不是每個人的閒情都能被他人所認同和理解,但是人們在閒情活動中所獲得的愉悅是一樣的。
人們感受閒情的來源是自然和生活,例如養花種草、練字繪畫、作詩寫詞等,最終形成閒情文化。閒情為原本乏味的人生帶來色彩,它能夠激發人的興趣和潛能,在吟詠詩歌、遊覽山水或者精研美食上花費大量的時間,最後不僅僅能夠獲得個人價值的滿足,還能為全人類的精神生活增添一抹亮眼的色彩。古人閒情追求內心的滿足,重視細膩的內在體會,而非強烈的感官刺激,這種閒情平和、內斂和獨立,對現代人影響至深。
閒情表現在人生態度上是一種自覺。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已經有千百位哲學家探討過,至今仍沒有所謂權威的定論。閒情則如同生活的調味和顏料,讓乏味平淡的生活更具味道和色彩。如嚴監生、葛朗臺(Eugénie Grandet)那樣一生吝嗇,以積攢財富為唯一的樂趣,雖然富裕又有何用?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他們並沒有過上富足生活。而如陶淵明者,「不為五斗米折腰」,遠離朝廷,遠離自己厭惡的官場,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在生活。雖然物質上並不富足,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卻無可比擬,成為無數後人效仿的楷模。這兩種人生態度不禁讓人進一步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心所欲不踰矩」地過上理想的生活,才是人們追求的完美人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36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