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魯肅:被低估的戰略外交家(簡體書)
滿額折

魯肅:被低估的戰略外交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  價:NT$ 239 元
優惠價: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魯肅是三國歷史時期的重要人物,但關於他的記載和專題研究卻為數甚少,這與他在三國歷史上的地位發揮的作用極不相稱。本書依據正史以及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地為讀者朋友們介紹魯肅的傳奇一生。全書以魯肅的生平事跡為主線,以其經歷的重要歷史事件為重點,通過魯肅與周瑜的指囷相贈,魯肅與孫權的臥榻對策,魯肅出使荊州勸說劉備、諸葛亮聯合孫權共抗曹操,赤壁戰後,魯肅勸說孫權借南郡予劉備等歷史,全面介紹了魯肅曲折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

作者簡介

宿巍,男,遼寧沈陽人。吉林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代表作品有《當大明遇上大清》《三國之群雄逐鹿》《三國之決戰中原》《三國之天下三分》《三國之三國鼎立》《三國之三國歸晉》《你不了解的三國史》《諸葛亮:鞠躬盡瘁的戰略家》等。

名人/編輯推薦

漢末三國時期的魯肅,看似儒雅,其實並非“善茬”。
他是赤壁大戰中擊敗曹操的最大功臣,絕非歷史的配角。

序 言

歷史上,總有一些人明明很重要,卻常常被忽略。這些人深藏功與名,可是對歷史卻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三國時期的魯肅就是典型代表。
三國時代,群星璀璨,人才輩出。一部《三國演義》寫盡三國英雄,更是令三國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然而,演義只是小說,故事不是歷史。
赤壁之戰是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濃墨重彩著重敘寫的篇章,也是全書的精華所在。諸葛亮的智謀、周瑜的偏狹、曹操的狡詐被塑造得惟妙惟肖、形象生動,他們是故事的主角。有主角當然就要有配角,而魯肅就是其中的配角,是專門用來烘托這些主角的綠葉。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魯肅不僅不是配角,還是極其重要的存在。
人人都知三國,可三國從何而來?當然來自赤壁之戰。正是這場戰役改變了當時的戰略格局,孫劉兩家在南方實現聯合,共抗曹操。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擊敗曹操,迫使其退回北方,兩弱抗一強的形成,三國鼎立的格局才得以確立。
而促成孫劉聯盟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就是魯肅。
三國鼎立源自赤壁大戰,而赤壁大戰的關鍵在於孫劉聯合,魯肅是孫劉聯合的發起人之一。
兩方聯合要想成功,必然是雙向奔赴,才有可能實現。
眾所周知,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功是出使江東,促成孫劉聯盟。諸葛亮在劉備陣營的地位也由此確立。因為這次出使是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劉備,而劉備此生的轉折也是從此開始。
孫劉聯盟,諸葛亮代表的是劉備,魯肅代表的是孫權。
魯肅加入江東陣營的第一功也是力主孫劉聯合。
但不同於諸葛亮的初出茅廬,魯肅為立此功,已經等了整整十年之久。
孫劉聯盟提升的不僅是諸葛亮在劉備陣營的地位,也包括魯肅在江東陣營的地位。
諸葛亮於建安十二年(207)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草廬。而魯肅是建安三年(198)隨周瑜渡江南下來到江東,當時主事的還是孫策。接下來的十年,魯肅都沒有正式的官職,直到十年後的建安十三年(208),魯肅才等到改變他命運的機會——出使荊州。
赤壁之戰,魯肅以贊軍校尉的身份輔佐周瑜大破曹軍,又立大功一件。
僅僅兩年後,魯肅便以奮武校尉接替周瑜執掌江東兵馬。從默默無聞到三軍主帥,魯肅只用了三年。
魯肅新官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力勸孫權將江陵借給劉備,分擔防守壓力,鞏固孫劉聯盟。這是魯肅在赤壁之戰力主孫劉聯合擊敗曹操後的又一富有戰略遠見的舉措。
借江陵,不是孫權單方面的讓步,而是孫劉兩方的雙贏。
赤壁之戰後,周瑜攻占江陵,原屬荊州劉表的長江防線盡歸孫權所有。然而,由此一來,孫權不得不在數千裡長江之上獨抗曹操,而被江東軍隔在長江以南的劉備據有荊州南部四郡,卻完全不用擔心曹操的威脅,因為有江東軍擋在前面。
孫權雖入據江陵卻陷入曹操與劉備的南北包夾之中,局面看似有利,實則危機四伏。
魯肅正是看到這一點才力勸孫權將江陵借給劉備,以分擔荊州防守之責,同時利於東線合肥,專心與曹操在巢湖一線對抗。孫權也深知其中利害,才同意魯肅的提議,將江陵借給劉備。孫劉聯盟才能夠長期穩固。
魯肅的策略對孫劉雙方都大有好處,利益受損的只有在北方占據中原的曹操。
這從曹操的反應中也可窺見一二。當曹操聽聞孫權借地給劉備時,正在書寫的他不覺失手,筆落於地而不察。因為曹操明白,這意味著南方聯盟已成,他再難有機會統一天下。
相比之下,周瑜不但反對借地還主張扣押劉備,單獨進兵攻取蜀地,妄圖以江東一己之力全據長江對抗曹操。這就不僅是戰略短視,還是癡心妄想。孫權何嘗不想,可是實力不允許。僅從此一事就能看出,魯肅勝出周瑜何止一籌。
縱觀江東將帥,配得上戰略家的也只有魯肅而已。可是,就是這麼一位國寶級的戰略家卻遭到很多人的忽視。江東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眾人只知赤壁周郎、白衣渡江的呂蒙、火燒連營的陸遜,卻不知被他們忽略的借江陵的魯肅才是真正富有戰略眼光的大都督。

目次

目錄

序 言 / 001

東城豪俠——智勇兼備的豪族子弟 / 001
指囷相贈——魯肅與周瑜的友誼 / 015
榻上對策——江東版的隆中對 / 037
出使荊州——改變命運的外交訪問 / 071
促成聯盟——勸說孫權聯合劉備共同抗曹 / 093
借荊州——成也荊州敗也荊州 / 125
爭三郡——互相妥協的湘水之盟 / 171
壓制呂蒙——富有遠見的戰略家 / 183
是非功過——孫權對魯肅的評價 / 205

附 錄 / 213
後 記 / 215

書摘/試閱

東城豪俠


——智勇兼備的豪族子弟


受通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魯肅都是一副忠厚穩重的長者形象。他或許忠厚,可是跟穩重卻一點也不沾邊。他的文學形象與歷史形象相差甚遠,也可以說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
魯肅不是儒生,不是文官,而是豪俠,是文武兼備、智勇雙全的豪俠。
以他的出身而言,本來他難逃“凡品”二字的桎梏,然而,魯肅卻抓住了時代的窗口期,抓住了江東發展的窗口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為時代的“異類”。
《三國演義》中,魯肅為數不多的出場機會主要集中在赤壁之戰前。
曹操舉兵南下席卷荊州,準備順江攻打江東。此時的東吳文主降武主戰。而被小說塑造成忠厚老實的文官的魯肅卻極力主戰,顯得十分與眾不同。
魯肅為何跟其他的文官同僚唱反調,一力主戰,《三國演義》卻沒說明白。這是因為《三國演義》是小說,並不打算詳細分析歷史事件的成因,甚至會為了文學效果而篡改史實。
而在真實的歷史中,曹丕篡位後,東吳使臣趙咨的一番話,道明了個中原因及其背後的深厚歷史背景。
當時劉備為關羽報仇率大軍伐吳,孫權為免兩面受敵,向曹丕稱臣。
而曹丕這時剛剛篡漢,自信不足,急需重量級人物來捧場,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曹丕為此甚至放棄了趁勢消滅東吳的大好時機。
這時東吳使臣趙咨出使魏國,曹丕問道:“吳王乃何如主也?”趙咨也不含糊,當著魏國君臣的面,對自己的主公一陣猛夸,說孫權是聰明、仁智、雄略之主,知道曹丕不會服氣,還特意做了一番詳細說明:“吳侯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於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江虎視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凡品”這個詞,道盡了漢末三國許多事件背後的奧秘,是解開那個時代諸多謎團的關鍵詞,顯示的是東漢豪族政治的演變終局。
魯肅正是豪族中的一員,而豪族裡面又分三六九等。
上等的是潁川、汝南那些詩書傳家的儒學士族,這些家族的優秀子弟多在朝中為官,不乏累世公卿之家。
中等的是地方上的士大夫,雖在朝廷卻缺乏關係,但在地方人脈極廣,州郡的別駕、功曹常為這些家族子弟充任。
下等的則是以勇烈豪俠聞名的地方豪強,豪族的原始形態。魯肅就屬於豪族中的下等,出身地方豪強,在公卿士大夫眼裡,魯肅這種人就是不入流的凡品。
要弄清楚豪族政治的這些門道,必須先回溯一下豪族的發展史。
戰國時代,山東六國的社會氣氛是很活躍的。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推動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各種職業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但是與此相對的,僻處西陲的秦國發展滯後,反而實現了秦國的國家意志,底層人民不是去當兵打仗,就是在鄉下種地為去打仗的士兵供應糧食。
理論上秦國不需要這兩種人以外的人,秦國的社會就像一臺高效運轉的戰爭機器,雖行之有效但缺乏生機,整個國家就如同一個大兵營。秦國是軍政府管制下的戰事體制,落後的經濟文化反而推動了軍事體制的順利執行,以耕戰立國壓制思想文化的秦國在兼並戰爭中戰勝了文化昌明、經濟繁盛的山東六國,最終統一中國。
但秦國在統一後並未改弦易轍,而是繼續維護戰事體制,就要把所有人平均化,不是平均富裕而是平均貧窮。因為按照秦政設計者商鞅的說法,人民貧窮才願意被國家驅使,一旦富裕溫飽國家就驅使不動了。
在秦朝的強制遷徙下,山東六國的豪族破產流亡,平民也飽受徭役兵役的壓榨。但這類模式注定不會長久,因為人的忍耐也是有極限的,超過極限必然走向另一個反面: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陳勝吳廣起義在大澤鄉一爆發,曾經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果然就亡了。
漢初吸取前朝教訓,奉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無為而治。國家放鬆對基層的管控,但地方豪族很快就出來填補空白,諸多豪族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在政府之外,形成了強大的豪族階層。
只是好景不長,漢武帝上臺後對豪族進行了比秦朝更兇猛的打擊。在酷吏政治的腥風血雨之下,不服的豪族被幹掉,剩下的認清了形勢,完全服從國家的領導。
進入國家政權的豪族在嘗到體制的甜頭後,便一發不可收,將一批又一批的家族子弟塞進各級政府。從中央到地方,到處可見豪族子弟的身影。這些豪族利用權力逼迫漢元帝放棄打壓豪族的政策。
豪族以迅猛的勢頭髮展,到東漢時,豪族已經成為國家政治的主角。東漢能實現中興靠的就是這些豪族。
到漢武帝時代,官本位社會逐漸成型,權力在社會上的重要性勝過一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地位迅速超越法家,儒學經典被立為官學,官員以通經入仕成為正途。民間對通過做官能帶來實際利益的儒家思想更是趨之若鶩。
儒學在被官方尊崇以前就是顯學,孔子、孟子的地位崇高,儒學在民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官方的倡導下,儒學在社會上的影響急劇擴大,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
儒學成為主導思想,儒學水平的高低與踐行儒學價值的能力成為評價一個人身份的重要標準。
到東漢中後期,許多學有所成的人做到高官,出現了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這樣世代公卿的儒學世家。
這些既得利益者為了維護他們的地位,形成了一套以他們意志為標準的人才評價體系,即人物品鑒,由知名士人對各類人才進行品評,得到好的評價就成為名士,往往身價暴漲,立得高官,儒學名士對政治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而未及時轉型儒學的武力豪族就很尷尬了,他們被排斥在主流士大夫圈子之外,只能在鄉裡做土財主,對政治的影響微乎其微。
在朝廷裡那些上等出身的儒學世家眼裡,下等地方豪族出身的人當然只能算凡品。即使在那些出仕州郡的二等世家大族眼中地方豪族也屬於不入流。
武力豪族向上的通道被先於他們起家的儒學士族封閉。於是這些人只能向下發展,利用宗族勢力聚集起本族人員,又通過雄厚的經濟實力控制附從的賓客、奴仆,形成土生土長的地方土豪。
這些地方土豪又分為土豪劣紳和豪俠之士。土豪劣紳憑借武力橫行鄉裡,就是漢末所謂的濁流,名聲臭,層次低,屬於人見人嫌的垃圾。
這些土豪劣紳因為吃相過於難看,即便在漢末亂世中渾水摸魚,占塊地盤,也很快會被勢力更強的土豪幹掉,比如涇縣大帥祖郎、巢湖水寇鄭寶之類。
另一種豪俠之士跟土豪劣紳做法相反,他們有樸素的正義感,所作所為跟儒學名士大同小異。他們不會輕易被取代,但也很難壯大。大多數地方豪族都屬於這種類型,他們的勢力範圍僅限於鄉裡村縣。
地方土豪也想轉型,朝儒學世家的方向發展,但讀書進學通經至仕,比想象中難得多。
兩漢的儒家經學十分煩瑣,學習這種經學,要有極強的悟性、超強的記憶力,還要有名師指點,所以大部分有心轉型的武力豪族剛開始都會先讀有助於實際政治的兵法、歷史等方面的書籍,在家族有一定學術積累後再去學習儒家經典。
這些求學上進的武力豪族,地位處於儒學士族之下,土豪劣紳之上,用“凡品”來形容再合適不過:有品第,但品第不高。
而魯肅的家族就屬於一個典型的凡品武力豪族。與之出身相近的還有不遠處的壽春孫策。
眾所周知,江東孫氏是揚州吳郡人,但孫堅是在壽春發跡。壽春屬揚州九江郡。雖然九江與吳郡同屬揚州,但一個在江北,一個在江南,地域風俗差別很大。
孫策自幼在壽春長大,但他更像淮泗人,與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也多是淮泗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好兄弟周瑜。
孫堅起兵時,家眷都留在壽春。孫策名滿淮泗之後,周瑜特意從老家舒城慕名而來拜會孫策。兩人從此結下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誼,周瑜後來是孫策征戰江東的得力助手,兩人還分別娶了江東美人大喬和小喬,成為連襟。孫策還聽從周瑜的勸告把家從壽春搬到舒城。孫策一家在舒城住的就是周瑜家的房子。
彼時,孫家的地位介於武力豪族與州郡儒學世家之間,孫策本人尚武,但從他的弟弟孫權開始有明顯的轉文傾向。
孫權喜歡讀具有實用價值的兵書戰策、歷史典籍,但還不通儒家經典,說明孫家在從武力豪族向儒學世家轉化,與此同時,他也未丟掉習武的風尚。蘇軾在他的詞作《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寫道:“親射虎,看孫郎。”說的就是孫權愛好打獵喜歡射虎的故事。
很多人都未注意到的事實,是孫權與魯肅從家庭出身到興趣愛好都出奇的相似,也許正是這些原因令兩人在未來成為關係親密的君臣。
魯肅,字子敬。陳壽的《三國志》寫魯肅是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人,其實是錯的,臨淮是漢武帝時期設立,東漢前期撤銷,到西晉才恢復的地名。當時的東城隸屬下邳,嚴謹地說,魯肅應是徐州下邳國東城縣人。
魯肅出生的東城雖屬徐州,但在地域文化上更接近揚州,因為東城毗鄰揚州的治所壽春,下邳國的東城縣與九江郡的壽春城同屬淮泗流域。
漢末豪族的發達程度與所在地的經濟繁榮程度是相匹配的,當時經濟最發達的是中原,江淮流域屬於偏遠落後地區。
魯肅家裡雖然有錢,但不是儒學世家,在朝廷與地方郡縣都缺乏人脈,與士大夫圈子幾乎沒有交集,自然也不會有名士來品鑒他,所以魯肅的社會地位不高,只是個普通的鄉間土豪。
魯肅身材高大,喜歡擊劍騎射,招攬門客,後見天下將亂,就在山中講習兵法、將門客部曲組織起來進行訓練。
漢朝在漢武帝數十年的征伐之後,海內虛耗戶口減半,並不是人真的死了一半,而是很多人不再是國家控制下的編戶齊民,他們脫離戶籍投靠豪族去了。
豪族雖然從他們身上收的田租比國家定的租稅要高不少,但能保證確實就收這麼多,除此之外還能幫他們逃脫可怕的徭役和兵役,而這些才是真正要人命的。
兵荒馬亂的時候,常常由地方豪族牽頭建塢堡,聚鄉兵,保境安民,使鄉民免遭盜匪亂兵的殺害,像許褚、李典都曾是塢堡首領。豪族在亂世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魯肅自幼喪父,是被奶奶帶大的,雖然失去父愛但家庭富裕,不必為衣食發愁。
從他後來為孫權出謀劃策的經歷來看,他也應該讀過不少書,特別是兵書,這點與孫權很像。他的箭術水平很高超,在家鄉也練就一身武藝。後來,魯肅率宗族部曲南下投奔周瑜,州裡派兵追趕。魯肅令部下拉弓搭箭,嚴陣以待。他將盾牌立在陣前,連連發箭,每箭洞穿盾牌,將追兵驚得目瞪口呆。
魯肅的箭術水平與喜歡射虎的孫權有一拼。
魯肅與孫權相似的地方實在太多,也難怪後來他們君臣的關係那麼好,志趣相投才能玩到一塊兒。
天下大亂,魯肅在家鄉東城也率領宗族部曲附從鄉民興築堡壘,也做起了堡主。
千萬別小瞧這些堡主,連馬中赤兔的驍將呂奉先都在塢堡面前吃過虧。
興平元年(194),呂布與曹操為爭奪兗州鏖戰近一年,然後雙方不約而同地撤兵罷戰,不是他們和解了,他們罷兵的原因很簡單,沒糧了。飯都吃不上,仗自然就打不下去了。
吃飯已經成為當時的頭等大事。
當時全國發生普遍性糧荒,長安一斛米竟然賣到50萬錢,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兗州的情況更加糟糕,呂布只得帶兵到處搶糧。他搶的就是各地鄉間的塢堡,因為只有這些地方才有糧食。
一次,呂布流竄到乘氏縣,想從當地大姓李氏那裡搶糧。李氏當然不肯給,於是雙方大打出手,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呂布居然被李氏的宗族武裝打得抱頭鼠竄。李氏宗族的族長李乾就是當地有名的堡主,不久前被呂布的部將所殺,接任堡主的是他的侄子李典。
李氏宗族能把呂布打跑可見其實力。李典後來率宗族投奔曹操成為其部將。曹操手下的很多將領出身都與李典相似,都是帶著隊伍來投軍的。曹操再根據其實力大小授予相應的官職。
魯肅家在東城是地方土豪。他也很有先見之明,早早拉起一支隊伍,以射獵為名操練人馬。魯肅喜好擊劍騎射,習武練兵正合其意。
當時戰亂紛起,土匪亂兵橫行,魯肅也在當地修築塢堡,散布家財廣交各路豪杰,甚至不惜售賣田地。家鄉父老對此議論紛紛,都說:“魯氏世衰,乃生此狂兒!”文言文說得比較客氣,翻譯成白話就是,魯家看來是要破敗了,怎麼生出這麼個敗家子!
對鄉民的背後議論,魯肅不以為意,因為他清楚,亂世裡想要生存下去必須有槍桿子,得有自己的武裝,否則不管多大的家業那都是給別人保管的,早晚被人奪去。現在築堡練兵只是費些錢財,如果不未雨綢繆,等亂兵土匪殺來,別說財帛糧食,連身家性命恐怕都難以保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