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滿額折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孩子犯錯怎麼教?科學大數據當你的教養神隊友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79379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美國《科學人》得獎記者用大量科學證據說話,教你如何避免把孩子養成混蛋屁孩。
★「研究案例、問題癥結、科學數據、妙招建議」四大方向全面解析;「霸凌、性別、說謊、抗壓……」十一個重要教育議題;培養孩子成為善良、有同情心的大人。
★讓霸凌、歧視等負面行為到此為止;讓下一代用誠實、自信、同理心,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教養就像是一個銀行帳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就存款,累積戶頭的總金額。發生突發事件時,我們可能暫時無法再存入款項,但孩子也不至於無錢可領。


★一本絕對幽默詼諧、邏輯清楚且本於科學大數據的教養指南★
★從學齡前到青少年都適用的善良孩子養成計畫★


梅琳達.溫納.莫爾(Melinda Wenner Moyer)是多次獲獎的科學記者,也是一個男孩與一個女孩的母親。她常常被問到各式各樣的教養問題:該怎麼進行如廁訓練、何時/要不要打疫苗、如何讓孩子睡過夜等等。但隨著梅琳達的孩子年紀漸長,她發現有個很重要的教養領域被忽略了,幾乎找不到任何相關建議,也就是「要如何不把孩子養成混蛋/小屁孩?」

我們如何避免孩子成為霸凌者、厭女者、自戀者、3C成癮者;
盡量培養孩子善良、誠實、慷慨等良善的品德?

在社群媒體、新聞報導、甚至是高層政府機關的推波助瀾下,孩童愈來愈常接收到的訊息是:自私殘忍、粗魯無禮哪有什麼關係。青少年與兒童的仇恨犯罪率日漸攀升,與此同時青少年的同理心也日漸降低。當然,我們都明白孩子有能力展現強烈的同理心、抗壓韌性與行動力,也希望自己帶大的孩子有能力打造更好的未來,但該如何付諸實行?

於是,她決定自己寫一本。經過多方考證,以科學證據為依歸,為教養議題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甚至是難以想像的全新觀點,從幼兒到青少年皆受用。

 比起教育孩子說謊的負面後果,告訴他們誠實的好處反而能讓孩子收穫更豐;
 就平均數據而言,讓孩子長使用電子產品的危險程度,可能跟讓他們吃馬鈴薯或戴眼鏡差不多;
 流傳百年的佛洛伊德學派認為孩子會爭吵是出於兄姊的忌妒,但近代研究指出許多兄姊並不特別討厭弟妹。

梅琳達亦精準指出許多問題,不是目前沒有遇到,就代表不存在,即使再難以啟齒,仍應及早培養相關觀念,例如:

 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在學校遭受霸凌,但是卻未曾想過孩子也有可能霸凌別人;研究指出,有過霸凌行為的孩子中,只有百分之二的家長知曉孩子的霸凌行為。
 家長總是擔心子女過早進行性行為,或是未婚懷孕,但研究指出,家庭與校園教育對於性知識總是草草帶過或避而不談,大約有四分之三的美國年輕女性在十八歲之前不曾透過父母學習性或節育的相關知識。

全書以清晰的架構寫成,每一章節分為「研究案例、問題癥結、科學數據、妙招建議」,最後還有重點回顧,涵蓋霸凌、性別主義、說謊與欺騙、抗壓與自信……等十一個重要教育議題,幫助你培養孩子良善的品德。

教養是雙向學習,不只是孩子,家長也會時不時犯錯,你愈正向堅定,孩子愈溫柔自律。

「其實,無論我們的知識有多豐富,或是心態有多麼謹慎,都無法保證每次都能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特別是在遇到了困難時更是如此。但是教養就像是一個銀行帳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就存款,累積戶頭的總金額。發生突發事件時,我們可能暫時無法再存入款項,但孩子也不至於無錢可領。我們對孩子用心投資,就是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為他們指引方向、培養他們的抗壓韌性,幫助他們化解人生難題。」

即使遍訪專家建議,作者也並不以成功權威自詡,身為人母,舉凡書中提及種種教育議題,梅琳達幾乎都曾經摔得鼻青臉腫,成了錯誤示範;但這沒關係,教養是雙向學習,我們應該對犯了錯的自己展現同理心,正如同我們對犯了錯的孩子展現同理心,「保持良好互動」,持之以恆、勇於認錯修正,一定可以漸入佳境,將孩子養成自己也會想要與之結交的成人,不一定他們有天會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喔。

作者簡介

【作者】
梅琳達.溫納.莫爾(Melinda Wenner Moyer)
美國《科學人》雜誌的特約編輯,曾多次獲獎,同時也是《紐約時報》的每週專欄作家,以及紐約大學「阿瑟・L・卡特新聞學院」的教職員。《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是她的第一本書,已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並榮獲2022年「活在當下書籍獎」金獎(Living Now Book Awards)。
梅琳達本身育有二個孩子(一男一女),讓她在諸多育兒議題上都有親身經歷,對於家長的難處更能感同身受。再加上她在科學與健康領域多年的報導經驗,因此能夠根據可靠且適當的科學研究數據,提供直指核心、實際可行的應用策略。
【譯者】
黃逸涵
外語系、翻譯研究所畢業,靠著強調「譯者隱形」的本地化產業餬口,認為名字能印在出版物上就算美夢成真了。譯有《一九一九,日本與中國:杜威夫婦的遠東家書》(合譯)、《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

名人/編輯推薦

導讀一:
接納情緒的能力,對小孩很有影響力
文/楊鎮宇(《剝洋蔥教養法》作者、教育工作者)
春節期間,我們家去猴硐車站附近爬山,和一些夥伴同行。我們這群人有六個小孩,從四歲到十二歲不等,沿途嬉鬧、玩水、丟石塊,從數學到寶可夢都能聊。兩位年輕女生沿途和小孩聊天,她們驚嘆,原來十歲的小孩是讀四年級。我也訝異,她們其實離童年不遠呀。
「記得十八歲以前,我就是個小孩,不管幾歲,大人都不會把我的話當回事。」其中一位女生這麼說著。
我走在後頭,聽到這段話,內心有些觸動。原來如此啊,大人才不管你幾歲,沒差,都是小孩嘛。難怪小孩對自己幾歲沒概念,但是那種被無視的感受,卻始終記得。
這讓我想到林奕含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第一句話:「劉怡婷知道當小孩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人會認真看待她的話。」
親子間,淡淡的無視,瀰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平時無事,小孩受忽視,當小孩做出大人覺得不妥的行為,那就有事,可能處罰了也不見得有效。就這麼放著?我們不願小孩受委屈,也不想教出欺負人的孩子,該如何面對?
這些經驗與疑問,讓我在讀《別教出混蛋!》時,特有共鳴。
怎麼教出不自私、霸凌、說謊、講髒話、缺乏動機、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的小孩?怎麼看待小孩使用數位產品?能避免他們接觸暴力、性愛、歧視的資訊嗎?
上述這些育兒考驗,書中都有解。神奇吧。
這本書有三個特點,分別是,接納情緒、就事論事、持續練習。

不論孩子發生什麼情況,先接納情緒,能為後續處理奠定最好的基礎。當你陪小孩讀繪本時,可以和孩子討論情緒,和小孩聊天時,也可以分享你面對某件事的情緒。更重要的是,說出孩子的感受,即使引發小孩感受的事情在大人眼中是如此微不足道。說出他們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感覺到他的情緒被回應,慢慢地,他們就會發展出情緒調節的能力。
不過,接納小孩的情緒,不等於我們完全認同他們的行為(或言語)。那麼,要怎麼理解那些大人眼中不妥的行為?這部分就是這本書的厲害之處了。作者梅琳達・溫納・莫爾是美國《科學人》雜誌記者,她爬梳海量科學研究成果,訪問許多專家,針對育兒常見課題提出看法。這些看法,可以讓我們來做比對。比如針對「小孩說謊」這現象,我們要怎麼處理?
*現象:小孩說謊
*你的看法:?(你可以先整理自己的想法,寫在筆記本上。然後再閱讀此書做比對。)
*書中的看法:有位學者研究兒童說謊二十年,另一位學者則寫了專書《孩子出口成髒怎麼辦》,作者梅琳達整理了他們對小孩說謊的看法(參見本書第四章)。
針對某一現象,先整理你的想法,再閱讀書中對此現象的見解。我推薦你用這個方式閱讀這本書,你可能會得到安慰,可能被說服,當然,也可能完全不認同。都無妨,這些過程,就是比對切磋,也是就事論事的論理精神展現。這種精神,會體現在親子互動過程中,和孩子一起思辨與釐清,面對此一現象,什麼看法會帶來什麼影響,以及,還有別的觀點嗎?
說道理,會變成說教嗎?大人才剛要說想法,小孩就嫌煩,或一問三不知,要怎麼跟小孩聊啦?小孩情緒高,口出惡言或甚至已經出手,我這個大人破口大罵都來不及了,還要跟小孩討論什麼現象、看法跟影響,是否有點打高空呀?

此書的第三個特點「持續練習」,這時就可派上用場啦。每一章的後段,都有「科學實證妙招」,針對某現象,作者不但提出基於科學研究的見解,也整理出可供實際應對的方式,讓家長在育兒生活中實際練習。
如果你家有雙寶,「網內互打」應時常發生。這情況一來再來,大人的理智線很容易斷裂,然後發出獅吼……。事發時,作者建議可用「說說你的觀點,聽聽我的觀點」這方法,讓小孩練習理解對方的意思。平時跟小孩溝通,別拿手足當比較的基準點,與其說「你踢足球踢得快跟哥哥一樣遠了呢!」,不如說「你把足球踢得好遠喔!」
要持續練習,除了現象分析、原理說明,最好還要有「實例句」,幫助家長上手。這本書有很豐富的「實例句」,像是:
「你覺得那個人物現在在想什麼?她剛剛遇到什麼事?你覺得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謝謝你坦誠地說出來,我也曾經有過那種感覺,但我想說明一下為什麼那樣涉及種族歧視,而且不正確。」
有些讀者可能覺得,只有優秀的作者才用得出來吧,你都不知道我家小孩多難帶,不然就是作者只寫出那些完美的情況啦。沒有喔,作者也常出包,而且她也有寫出來。
說到接納跟表達情緒,作者梅琳達就自嘲說:「我生悶氣的技術簡直爐火純青(連我先生都不會發現我生氣了)。」說到要怎麼培養有自主動機的小孩,她問專家,專家說別依賴獎勵機制。然而,有次梅琳達的兒子想去撿地上的垃圾,突然抬頭問他媽:「可以得到點數嗎?」原來,梅琳達有段時間瘋狂使用獎勵機制,「他會這麼問實在不能怪他,也讓我有點想鑽進垃圾桶躲起來」。
作者不怕出包,持續練習,一段時間後,她寫下體會:
「我開始可以從他們的角度看待他們的體驗,然後想著:『好,是我把她的榖物脆片裝在綠色的碗裡,而不是紅色的碗裡,所以她會生氣也合理。』(嗯,好吧,或許也不是完全合理啦。)彷彿有一扇門就在我的面前敞開,只是我花了很久才走過那扇門。此外,學習新方法之後,我也是不斷實際演練才逐漸上手的。」
接納情緒後,作者長出新的體會與視野。
那麼,接納情緒,是困難還是簡單呢?
對小荳荳的校長來說,很簡單。黑柳徹子兒時在東京就讀一所學風自由的小學,長大後她把童年經歷寫成《窗邊的小荳荳》,成為日本史上最暢銷的書籍。小荳荳的好朋友去世了,校長跟小朋友說:「泰明死了,今天,大家要去參加他的葬禮。泰明是你們的朋友,發生這種事真是太遺憾了,校長也很難過……。」
校長說情緒,沒有隱晦,沒有否認。但另一所學校的主任,就不一定了。一所高中的學生自殺。班導吳依光傳訊給學生說:「老師很難過,這件事讓我的心好痛。」
學校主任得知後說:「以老師而言,妳的反應有一點……怎麼說,特別嗎?至少我就不會跟學生說,我也很難過。……個性比較負面、悲觀的家長是不是會想說,這個老師在做什麼,留下一句老師也很難過,學生要怎麼振作?」
這所高中來自作家吳曉樂寫的小說《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我讀到學校主任的那段話時,覺得熟悉,太熟悉了,熟悉到我不覺得那是虛構的。我見過好多大人忽略跟否認情緒,因此在帶小孩的過程中,找不到協助小孩的起點。
接納情緒,是種心智能力,讓我們的眼光更寬廣,更有穿透力。
接納情緒,要和情緒相處。兒童心理治療師麗莎・米勒(Lisa Miller)說:「這種心智功能需要具備忍受焦慮、不確定感、不適、無助的能力,以及感受衝擊的能力。」
接納情緒,要和不確定相處。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說:「所有的科學知識都是不確定的。這種與疑惑和不確定性打交道的經驗十分重要,我相信其中潛藏著巨大的價值,而且這種經驗超越科學,往外延伸。」
詩人濟慈(John Keats)把這種能力稱為「消極的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他說像是莎士比亞就很有這種能力,能接納不確定、神祕、疑惑,不會煩躁地想要尋求事實跟理由。
別教出混蛋,需要「接納情緒、就事論事、持續練習」這三個方法;但是反過來說,要教出混蛋,只需要一個方法,那就是「一直忽略跟否定情緒」。管他誰的情緒,自己的、他人的情緒,一概忽略跟否定就對了。
很簡單吧。

導讀二:
耐心陪伴,屁孩終會蛻變成比我們更好的大人
文/諶淑婷(作家、性平教育推廣講師)
當媽媽第十年,我不斷和孩子說這句話,「你不用聰明,也不用好成績,未來也不需要多了不起,但無論如何,請當一個善良的人。」閱讀本書作者引言時,我很訝異,作者、還有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竟與我如此相似,有人說可見現在孩子不懂得尊重人、不夠體貼也不善良,我卻抱持另一種觀點,是惡劣的成人太多了,所以家長擔憂孩子未來會和自己一樣,活在缺乏愛與關懷的世界,所以無論如何,心愛的孩子至少能為自己保有一顆善良的心吧。
是故,《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不是一本教你如何閃避那些霸凌、仇女、說謊、整天把髒話掛在嘴上的人之書,作者身為人母,深知育兒上的侷限與困難,她誠實提醒家長,與其整天怪罪別人帶壞自己的孩子,不如坦承自己的孩子可能就是別人口中的麻煩或仇恨製造者!(本書提出的一項研究訪談指出,僅有百分之二的家長知曉孩子的霸凌行為。)
當其他教養書忙著告訴家長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受害者時,作者竭力將問題走得更深一些,父母先努力不養出加害者,就能減少孩子變成受害者的機率。這個誠實的觀點非常吸引我,尤其她在科學記者背景的支持下,書中十一個教養難題都有豐富科學研究與數據佐證,並引用數本近年知名腦科學教養書作為支持,最後附上重點整理。對家長來說,沒有比這更有力量、又更能鞭策自己執行的教養指南了。
我們向來認為,高社經背景家庭較有與孩子談論社會議題的文化資本,實則不然。作者發現,身處於較不容易「被歧視」階層的家庭,反而較少談論歧視問題,例如白人家庭比較不會談種族議題,家長以為靠著自己日常言行,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無視膚色差異;又像是家中沒有女兒的家長,較少去談論女性遭受性暴力的問題,他們不會鼓勵兒子成為加害人,但對於孩子言語中流露的厭女語氣,卻可能會將之簡化為「男孩子嘛,就是這樣!」
因為自家沒有出現受害者的可能,就自行刪減應關心的議題範疇,真是大錯特錯。別忘了,孩子生活在一個成人不斷做出錯誤示範的世界,你自認品德高尚從不酸人,但有那麼多網紅、政治人物把性別歧視與嘲弄身心障礙者當作「一時失言」、「開小玩笑」,他們正在示範「原來這樣子也可以」。猶記二〇二三年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中,某組參選人充滿歧視與仇恨的政見,當時社會輿論迫使學生不得不公開道歉,但社會並沒有以同樣的力道處理成人的錯誤言論,孩子不免認為「等到我長大,什麼都可以」。
若我們期望孩子建立正確價值觀,我們必須明確讓孩子了解背後緣由,我兒子有段時間喜歡用一種奇怪腔調說話,就像是模仿女性「嗲聲嗲氣」。雖然知道這就是小學中年級孩子的無聊流行,但忍了幾個月後,我決定嚴正要求他停止這麼做,並告訴他性別歧視就是從這種「自以為好笑」開始的惡意散播。當一群男孩故意扭捏作態說話時,周圍的女孩可沒人笑得出來。
某些整天出言不遜的成年人最愛說自己「率直」,卻批評現在的孩子都是「屁孩」,其實在大腦發育成熟前(大約二十五歲),我們注定都是「屁孩」,自我中心、沒有同理心,故意做些讓人討厭的事。但成長過程中,我們找尋能仿效的對象,慢慢讓自己變成現在的模樣。所以,身為理當比孩子稍微成熟一點的成年人,我們能做的努力,就是善意陪伴孩子,不僅限於自己養育的孩子,也包括工作、日常生活會遇到的孩子。這些兒童的人生經歷必然超越你我所能想像,甚至超出我們認定的合理範圍,但是別緊張、別焦慮,也別輕易貶低,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
書中任一教養難題,都是家長深深的擔憂,作者總結多位專家建議,一一提出育兒提醒,提煉精華便是「以身作則」、「討論與傾聽」、「同理陪伴」。家長不該以兩套標準做事情,當我們希望孩子和善待人,那麼對孩子也不要話中帶刺;希望孩子有錯就改,家長就要懂得虛心向孩子認錯;希望孩子情緒平穩,家長要學習掌控自己的情緒;我們不是完美的大人,所以也沒道理要求孩子完美,但不完美的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持續成長。
另一個重點「討論」更容易做到,就是盡量跟孩子談話。例如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談性別議題:為什麼女生與男生負責相同工作,卻無法獲得一樣的報酬(同工不同酬)?為什麼女孩子氣的男生易被取笑,男孩子氣的女生反而有好人緣?這些生活實例都證明性別不平等並沒有「煙消雲散」,有助於孩子開始觀察、質疑,也能讓孩子理解家長反抗性別歧視的決心。作者以研究結果呼籲,當成人與孩子討論得越多,越願意分享想法、溫暖地談論問題,孩子也會坦誠相對,樂意回饋自己的觀點或心事。
本書將教養風格分類為獨裁型(親子關係缺乏尊重與自主)、放任型(過度寵溺),以及權威式(authoritative)。前兩者無須多言,是不適宜的教養模式;而作者給予肯定的權威式(authoritative),並非我們熟知的「上對下、命令與掌控」的權威,而是明確表達框架與界限,同時也傾聽、同理、回應、協商、積極交流互動的親子關係。若讀者因翻譯之故,對權威兩字感到困惑,不妨改以「陪伴型」思考,更能體會作者文中奧義。
不管過去我們屬於哪一種家長,我們永遠都有機會重新訓練自己的大腦,有時卡住或破功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就會帶來改變。可能是某一刻突然能想通孩子的無理取鬧是因為沒被同理;可能是跟孩子說話的方式有了家人都可察覺的明顯改變;也可能是發現孩子從來就不是「故意」,他們只是還不夠瞭解這個世界的種種資訊。
我們的孩子是屁孩沒有¬錯,我們也不是多萬能的家長,當我們看著孩子不斷挑戰界線,犯錯、出糗、受傷,一定會心疼心煩,但其實不用著急,那是孩子在找尋自己的主體性。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繼續包容、耐心陪伴,以正向態度與孩子持續對話。如此,屁孩終會蛻變成比我們更好的大人,在屬於他們的世界走得又穩又遠。

導讀一:
接納情緒的能力,對小孩很有影響力

文/楊鎮宇(《剝洋蔥教養法》作者、教育工作者)
春節期間,我們家去猴硐車站附近爬山,和一些夥伴同行。我們這群人有六個小孩,從四歲到十二歲不等,沿途嬉鬧、玩水、丟石塊,從數學到寶可夢都能聊。兩位年輕女生沿途和小孩聊天,她們驚嘆,原來十歲的小孩是讀四年級。我也訝異,她們其實離童年不遠呀。
「記得十八歲以前,我就是個小孩,不管幾歲,大人都不會把我的話當回事。」其中一位女生這麼說著。
我走在後頭,聽到這段話,內心有些觸動。原來如此啊,大人才不管你幾歲,沒差,都是小孩嘛。難怪小孩對自己幾歲沒概念,但是那種被無視的感受,卻始終記得。
這讓我想到林奕含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第一句話:「劉怡婷知道當小孩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人會認真看待她的話。」
親子間,淡淡的無視,瀰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平時無事,小孩受忽視,當小孩做出大人覺得不妥的行為,那就有事,可能處罰了也不見得有效。就這麼放著?我們不願小孩受委屈,也不想教出欺負人的孩子,該如何面對?
這些經驗與疑問,讓我在讀《別教出混蛋!》時,特有共鳴。
怎麼教出不自私、霸凌、說謊、講髒話、缺乏動機、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的小孩?怎麼看待小孩使用數位產品?能避免他們接觸暴力、性愛、歧視的資訊嗎?
上述這些育兒考驗,書中都有解。神奇吧。
這本書有三個特點,分別是,接納情緒、就事論事、持續練習。

不論孩子發生什麼情況,先接納情緒,能為後續處理奠定最好的基礎。當你陪小孩讀繪本時,可以和孩子討論情緒,和小孩聊天時,也可以分享你面對某件事的情緒。更重要的是,說出孩子的感受,即使引發小孩感受的事情在大人眼中是如此微不足道。說出他們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感覺到他的情緒被回應,慢慢地,他們就會發展出情緒調節的能力。
不過,接納小孩的情緒,不等於我們完全認同他們的行為(或言語)。那麼,要怎麼理解那些大人眼中不妥的行為?這部分就是這本書的厲害之處了。作者梅琳達・溫納・莫爾是美國《科學人》雜誌記者,她爬梳海量科學研究成果,訪問許多專家,針對育兒常見課題提出看法。這些看法,可以讓我們來做比對。比如針對「小孩說謊」這現象,我們要怎麼處理?
*現象:小孩說謊
*你的看法:?(你可以先整理自己的想法,寫在筆記本上。然後再閱讀此書做比對。)
*書中的看法:有位學者研究兒童說謊二十年,另一位學者則寫了專書《孩子出口成髒怎麼辦》,作者梅琳達整理了他們對小孩說謊的看法(參見本書第四章)。
針對某一現象,先整理你的想法,再閱讀書中對此現象的見解。我推薦你用這個方式閱讀這本書,你可能會得到安慰,可能被說服,當然,也可能完全不認同。都無妨,這些過程,就是比對切磋,也是就事論事的論理精神展現。這種精神,會體現在親子互動過程中,和孩子一起思辨與釐清,面對此一現象,什麼看法會帶來什麼影響,以及,還有別的觀點嗎?
說道理,會變成說教嗎?大人才剛要說想法,小孩就嫌煩,或一問三不知,要怎麼跟小孩聊啦?小孩情緒高,口出惡言或甚至已經出手,我這個大人破口大罵都來不及了,還要跟小孩討論什麼現象、看法跟影響,是否有點打高空呀?

此書的第三個特點「持續練習」,這時就可派上用場啦。每一章的後段,都有「科學實證妙招」,針對某現象,作者不但提出基於科學研究的見解,也整理出可供實際應對的方式,讓家長在育兒生活中實際練習。
如果你家有雙寶,「網內互打」應時常發生。這情況一來再來,大人的理智線很容易斷裂,然後發出獅吼……。事發時,作者建議可用「說說你的觀點,聽聽我的觀點」這方法,讓小孩練習理解對方的意思。平時跟小孩溝通,別拿手足當比較的基準點,與其說「你踢足球踢得快跟哥哥一樣遠了呢!」,不如說「你把足球踢得好遠喔!」
要持續練習,除了現象分析、原理說明,最好還要有「實例句」,幫助家長上手。這本書有很豐富的「實例句」,像是:
「你覺得那個人物現在在想什麼?她剛剛遇到什麼事?你覺得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謝謝你坦誠地說出來,我也曾經有過那種感覺,但我想說明一下為什麼那樣涉及種族歧視,而且不正確。」
有些讀者可能覺得,只有優秀的作者才用得出來吧,你都不知道我家小孩多難帶,不然就是作者只寫出那些完美的情況啦。沒有喔,作者也常出包,而且她也有寫出來。
說到接納跟表達情緒,作者梅琳達就自嘲說:「我生悶氣的技術簡直爐火純青(連我先生都不會發現我生氣了)。」說到要怎麼培養有自主動機的小孩,她問專家,專家說別依賴獎勵機制。然而,有次梅琳達的兒子想去撿地上的垃圾,突然抬頭問他媽:「可以得到點數嗎?」原來,梅琳達有段時間瘋狂使用獎勵機制,「他會這麼問實在不能怪他,也讓我有點想鑽進垃圾桶躲起來」。
作者不怕出包,持續練習,一段時間後,她寫下體會:
「我開始可以從他們的角度看待他們的體驗,然後想著:『好,是我把她的榖物脆片裝在綠色的碗裡,而不是紅色的碗裡,所以她會生氣也合理。』(嗯,好吧,或許也不是完全合理啦。)彷彿有一扇門就在我的面前敞開,只是我花了很久才走過那扇門。此外,學習新方法之後,我也是不斷實際演練才逐漸上手的。」
接納情緒後,作者長出新的體會與視野。
那麼,接納情緒,是困難還是簡單呢?
對小荳荳的校長來說,很簡單。黑柳徹子兒時在東京就讀一所學風自由的小學,長大後她把童年經歷寫成《窗邊的小荳荳》,成為日本史上最暢銷的書籍。小荳荳的好朋友去世了,校長跟小朋友說:「泰明死了,今天,大家要去參加他的葬禮。泰明是你們的朋友,發生這種事真是太遺憾了,校長也很難過……。」
校長說情緒,沒有隱晦,沒有否認。但另一所學校的主任,就不一定了。一所高中的學生自殺。班導吳依光傳訊給學生說:「老師很難過,這件事讓我的心好痛。」
學校主任得知後說:「以老師而言,妳的反應有一點……怎麼說,特別嗎?至少我就不會跟學生說,我也很難過。……個性比較負面、悲觀的家長是不是會想說,這個老師在做什麼,留下一句老師也很難過,學生要怎麼振作?」
這所高中來自作家吳曉樂寫的小說《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我讀到學校主任的那段話時,覺得熟悉,太熟悉了,熟悉到我不覺得那是虛構的。我見過好多大人忽略跟否認情緒,因此在帶小孩的過程中,找不到協助小孩的起點。
接納情緒,是種心智能力,讓我們的眼光更寬廣,更有穿透力。
接納情緒,要和情緒相處。兒童心理治療師麗莎・米勒(Lisa Miller)說:「這種心智功能需要具備忍受焦慮、不確定感、不適、無助的能力,以及感受衝擊的能力。」
接納情緒,要和不確定相處。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說:「所有的科學知識都是不確定的。這種與疑惑和不確定性打交道的經驗十分重要,我相信其中潛藏著巨大的價值,而且這種經驗超越科學,往外延伸。」
詩人濟慈(John Keats)把這種能力稱為「消極的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他說像是莎士比亞就很有這種能力,能接納不確定、神祕、疑惑,不會煩躁地想要尋求事實跟理由。
別教出混蛋,需要「接納情緒、就事論事、持續練習」這三個方法;但是反過來說,要教出混蛋,只需要一個方法,那就是「一直忽略跟否定情緒」。管他誰的情緒,自己的、他人的情緒,一概忽略跟否定就對了。
很簡單吧。

導讀二:
耐心陪伴,屁孩終會蛻變成比我們更好的大人
文/諶淑婷(作家、性平教育推廣講師)
當媽媽第十年,我不斷和孩子說這句話,「你不用聰明,也不用好成績,未來也不需要多了不起,但無論如何,請當一個善良的人。」閱讀本書作者引言時,我很訝異,作者、還有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竟與我如此相似,有人說可見現在孩子不懂得尊重人、不夠體貼也不善良,我卻抱持另一種觀點,是惡劣的成人太多了,所以家長擔憂孩子未來會和自己一樣,活在缺乏愛與關懷的世界,所以無論如何,心愛的孩子至少能為自己保有一顆善良的心吧。
是故,《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不是一本教你如何閃避那些霸凌、仇女、說謊、整天把髒話掛在嘴上的人之書,作者身為人母,深知育兒上的侷限與困難,她誠實提醒家長,與其整天怪罪別人帶壞自己的孩子,不如坦承自己的孩子可能就是別人口中的麻煩或仇恨製造者!(本書提出的一項研究訪談指出,僅有百分之二的家長知曉孩子的霸凌行為。)
當其他教養書忙著告訴家長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受害者時,作者竭力將問題走得更深一些,父母先努力不養出加害者,就能減少孩子變成受害者的機率。這個誠實的觀點非常吸引我,尤其她在科學記者背景的支持下,書中十一個教養難題都有豐富科學研究與數據佐證,並引用數本近年知名腦科學教養書作為支持,最後附上重點整理。對家長來說,沒有比這更有力量、又更能鞭策自己執行的教養指南了。
我們向來認為,高社經背景家庭較有與孩子談論社會議題的文化資本,實則不然。作者發現,身處於較不容易「被歧視」階層的家庭,反而較少談論歧視問題,例如白人家庭比較不會談種族議題,家長以為靠著自己日常言行,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無視膚色差異;又像是家中沒有女兒的家長,較少去談論女性遭受性暴力的問題,他們不會鼓勵兒子成為加害人,但對於孩子言語中流露的厭女語氣,卻可能會將之簡化為「男孩子嘛,就是這樣!」
因為自家沒有出現受害者的可能,就自行刪減應關心的議題範疇,真是大錯特錯。別忘了,孩子生活在一個成人不斷做出錯誤示範的世界,你自認品德高尚從不酸人,但有那麼多網紅、政治人物把性別歧視與嘲弄身心障礙者當作「一時失言」、「開小玩笑」,他們正在示範「原來這樣子也可以」。猶記二〇二三年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中,某組參選人充滿歧視與仇恨的政見,當時社會輿論迫使學生不得不公開道歉,但社會並沒有以同樣的力道處理成人的錯誤言論,孩子不免認為「等到我長大,什麼都可以」。
若我們期望孩子建立正確價值觀,我們必須明確讓孩子了解背後緣由,我兒子有段時間喜歡用一種奇怪腔調說話,就像是模仿女性「嗲聲嗲氣」。雖然知道這就是小學中年級孩子的無聊流行,但忍了幾個月後,我決定嚴正要求他停止這麼做,並告訴他性別歧視就是從這種「自以為好笑」開始的惡意散播。當一群男孩故意扭捏作態說話時,周圍的女孩可沒人笑得出來。
某些整天出言不遜的成年人最愛說自己「率直」,卻批評現在的孩子都是「屁孩」,其實在大腦發育成熟前(大約二十五歲),我們注定都是「屁孩」,自我中心、沒有同理心,故意做些讓人討厭的事。但成長過程中,我們找尋能仿效的對象,慢慢讓自己變成現在的模樣。所以,身為理當比孩子稍微成熟一點的成年人,我們能做的努力,就是善意陪伴孩子,不僅限於自己養育的孩子,也包括工作、日常生活會遇到的孩子。這些兒童的人生經歷必然超越你我所能想像,甚至超出我們認定的合理範圍,但是別緊張、別焦慮,也別輕易貶低,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
書中任一教養難題,都是家長深深的擔憂,作者總結多位專家建議,一一提出育兒提醒,提煉精華便是「以身作則」、「討論與傾聽」、「同理陪伴」。家長不該以兩套標準做事情,當我們希望孩子和善待人,那麼對孩子也不要話中帶刺;希望孩子有錯就改,家長就要懂得虛心向孩子認錯;希望孩子情緒平穩,家長要學習掌控自己的情緒;我們不是完美的大人,所以也沒道理要求孩子完美,但不完美的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持續成長。
另一個重點「討論」更容易做到,就是盡量跟孩子談話。例如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談性別議題:為什麼女生與男生負責相同工作,卻無法獲得一樣的報酬(同工不同酬)?為什麼女孩子氣的男生易被取笑,男孩子氣的女生反而有好人緣?這些生活實例都證明性別不平等並沒有「煙消雲散」,有助於孩子開始觀察、質疑,也能讓孩子理解家長反抗性別歧視的決心。作者以研究結果呼籲,當成人與孩子討論得越多,越願意分享想法、溫暖地談論問題,孩子也會坦誠相對,樂意回饋自己的觀點或心事。
本書將教養風格分類為獨裁型(親子關係缺乏尊重與自主)、放任型(過度寵溺),以及權威式(authoritative)。前兩者無須多言,是不適宜的教養模式;而作者給予肯定的權威式(authoritative),並非我們熟知的「上對下、命令與掌控」的權威,而是明確表達框架與界限,同時也傾聽、同理、回應、協商、積極交流互動的親子關係。若讀者因翻譯之故,對權威兩字感到困惑,不妨改以「陪伴型」思考,更能體會作者文中奧義。
不管過去我們屬於哪一種家長,我們永遠都有機會重新訓練自己的大腦,有時卡住或破功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就會帶來改變。可能是某一刻突然能想通孩子的無理取鬧是因為沒被同理;可能是跟孩子說話的方式有了家人都可察覺的明顯改變;也可能是發現孩子從來就不是「故意」,他們只是還不夠瞭解這個世界的種種資訊。
我們的孩子是屁孩沒有¬錯,我們也不是多萬能的家長,當我們看著孩子不斷挑戰界線,犯錯、出糗、受傷,一定會心疼心煩,但其實不用著急,那是孩子在找尋自己的主體性。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繼續包容、耐心陪伴,以正向態度與孩子持續對話。如此,屁孩終會蛻變成比我們更好的大人,在屬於他們的世界走得又穩又遠。

目次

導讀
接納情緒的能力,對小孩很有影響力/楊鎮宇
耐心陪伴,屁孩終會蛻變成比我們更好的大人/諶淑婷
引言
第一部分 人格特質
第一章 「我才是主角!」
──如何教出不(過度)自私的孩子
第二章 「太難了。」
──如何教出積極進取、抗壓韌性強、自動自發的孩子
第三章 「你是笨蛋醜八怪!」
──如何教出不霸凌別人,還會幫助受害者的孩子
第四章 「真的啦,該死!」
──如何教出(在重要場合)不會說謊話和髒話的孩子
第五章 「女生不可以這樣。」
──如何教出不會性別歧視的孩子
第六章 「我最棒。」
──如何教出自信卻不自戀的孩子
第七章 「她皮膚髒髒的。」
──如何教出不會種族歧視的孩子

第二部分 教養策略
第八章 「不要逼我!」
──塑造行為與價值觀
第九章 「我恨弟弟。」
──促進手足和睦
第十章 「iPad呢?」
──管理電子產品、遊戲和社群媒體
第十一章 「摸了會變大耶!」
──跟孩子談論性與色情資訊
後記
致謝
參考資料

書摘/試閱

第三章:「你是笨蛋醜八怪!」──如何教出不霸凌別人,還會幫助受害者的孩子(節錄)

霸凌行為的長期影響


如果你認為霸凌是成長過程中無傷大雅的必經之路,而且「小男生就是這樣」,所以孩子應該學會不去計較……請三思。遭受霸凌可能帶來無法想像的創傷,甚至提高日後憂鬱、焦慮、自殘的風險。二○一一年某研究團隊請年輕的LGBT成人接受調查,發現國高中時期常被霸凌的人,試圖自殺至少一次的機率比其他受試者高出五倍以上。

最近,我的朋友洛芮(Lori)跟我分享了她中小學時飽受霸凌的經歷,當時她不僅被辱罵、吐口水,還被痛毆。「幾乎都是發生在校車上。欺負我的都是一些受歡迎的人物,他們會慫恿其他人圍攻我。感覺霸凌我成了加入那個酷小孩小圈圈的捷徑。」她說。洛芮向老師和爸媽等大人透露這件事後,他們卻置之不理,還說她小題大作。她說:「現在回想起來,那應該就是所謂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的情感操縱手法吧,只是當時還不流行這個詞彙。那時的我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醜、最不討喜的人,是我活該。」經歷了這些事情的洛芮如今已經四十四歲,而且是一位成功的公關經理,但她說被霸凌的經歷對她的人生帶來了悲慘的影響:「一直到最近,我才意識到當時被霸凌、不被支持的感覺,到現在仍舊深深影響著已經成年的我;我的自尊心、自信心,依然遺留在對我惡劣至極的那些人身上。」

另一個朋友克萊兒(Claire)告訴我,她曾被霸凌到覺得自己天生討人厭。那些人到處散播關於她的謠言、在學校餐廳裡朝她丟食物、把衛生棉甩到她的臉上。克萊兒透露,當時一種自我厭惡的惡性循環就此形成,「我這輩子都在努力擺脫它所帶來的陰霾。即使到了現在,我都還是要格外留意,才能避免用那種心態看待事物。」

這些故事真是令人絕望,不過也有些值得思考的正向切入點。霸凌常見於校園,因此常被定調成校園議題。不過家長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研究指出,家庭環境、家長與子女談論霸凌和憤怒的方式,都可能影響孩子是否會對其他人做出具攻擊性的行為。我們也可以教導孩子該用什麼方式回應霸凌行為,或許能杜絕日後再次發生。

科學實證妙招#1
你必須和孩子談論霸凌。

在二○一三年出版的《抨擊霸凌行為》(Bullying Under Attack,暫譯)一書中,全美各地的青少年和青年分享了關於霸凌的親身經歷。部分投稿者本身曾參與霸凌,其中不少人間接透露了原生家庭並不幸福。有一位曾霸凌他人的青少年提到,他父親除了責罵,鮮少與他交談。

霸凌者的家庭都不甚美滿,這就不難理解了,因為霸凌就是為了取得和把持權力。如果孩子在家裡毫無權力,就會渴望透過其他管道獲取。研究顯示,孩子在家沒有獲得所需的監督與關注,在外霸凌他人的可能性就比較高。另外,霸凌者目睹或遭受家暴的比例通常也高於非霸凌者;身處暴力之中會使孩子習以為常,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可行之道。

而最不可能養出惡霸兒童的是實行權威式(authoritative)教養的家長。他們會明定界限、設立規範,但是也會傾聽子女的想法、彼此商量,並解釋其中的道理,而非不分青紅皂白地下達命令。相對地,獨裁型(authoritarian)家長與子女關係較為疏遠,也給予較少尊重和自主性,他們的孩子就比較有可能去侵犯他人。(更多關於教養風格的內容,請見第八章。)如果你總是陪伴著你的孩子、經常互動交流(這種時刻請放下你的手機!),而且以富有同理心的方式溫暖回應,你的孩子勢必能與同儕更處得來,而且懂得相互尊重。

即使如此,你依然得經常跟孩子聊聊霸凌的議題。霸凌是件壞事,對家長來說,這個道理似乎簡單到不必直說。但事實上,有些孩子就是不懂,需要直截了當的額外引導。研究人員楊‧烏爾班斯基(Jan Urbanski)在克萊門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家庭與社區生活研究機構(Institute on Family and Neighborhood Life)擔任奧維斯霸凌防制計畫(Olweus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主任。她說在各校執行相關計畫時,經常碰到孩子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算是霸凌。這些孩子可能會參與一些行動,他們只覺得是無關緊要的嘲弄,而且大家都很開心,卻沒接收到他人釋放了完全相反的訊號。在一項發表於二○○三年的研究中,西班牙與義大利學者請一百七十九位九至十三歲的孩童填寫問卷,藉此評估他們有沒有可能是霸凌者、受害者,或不涉及霸凌行為的人。然後,他們讓孩子觀看描繪霸凌行為的系列漫畫,詢問他們覺得身為霸凌者會有什麼感受,以及可能因此對受害者造成什麼影響。最後發現,可能是霸凌者的孩童之中,竟有七成根本不曉得霸凌行為會傷到別人。還有其他研究指出,其實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孩童會崇拜霸凌者,認為受害者只是活該。

所以,請向孩子明確說明何謂霸凌、各種可能的樣貌,以及不該霸凌別人的原因,確認他們理解這無關乎個人動機,更重要的是他人感受。如果你的孩子一再嘲弄別人,即使並未懷有惡意,但只要讓對方覺得無助或受傷,那就算是霸凌。(如果你是會在彼此都開心的前提之下戲弄孩子的家長,那務必特別解釋這點;因為如果你會嘲笑他,他也會想嘗試,卻又無法適當拿捏無害逗弄和傷人譏諷之間的界線。)
研究人員也發現,部分霸凌者比非霸凌者不善於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也就是說,他們理解他人觀點的「心智理論」能力較弱。想要傳授這種技能,就得要求孩子想像別人的感受。你們一起看電影或電視節目時,可以偶爾暫停下來討論:「你覺得那個人物現在在想什麼?她剛剛遇到了什麼事?你覺得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如果孩子之間發生爭執,或是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時起了肢體衝突,你也可以這麼做。「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但我們來想想,你覺得為什麼你的好朋友會難過呢?」

另一個實用的辦法就是提出思考的框架,讓孩子了解目睹霸凌時該如何應對。不少家長都會建議孩子別插手,盡可能置身事外——這種想法的出發點是好的,實則糟糕透頂。青年之聲研究計畫(Youth Voice Research Project)的研究人員調查了近一萬兩千名的五到十二年級學生,詢問順利阻止與未能阻止霸凌事件發生的干預行為類型。根據初步分析,有百分之八十七的學生認為,不作為雖於事無補,卻也不會助長霸凌情況。當然,孩子大可不必突然變身正義使者而與霸凌者正面對抗,畢竟這並不容易(也很危險)。事後向老師報告或許會有幫助,但也要看學校風氣和老師的回應處理方式,所以孩子不見得會想這麼做。

那究竟該教孩子怎麼做呢?其中一個有效的辦法,是請孩子在霸凌發生後主動向受害者示好,例如跟對方一起吃午餐。我自己高中時,班上有個受歡迎的女生會積極地接觸被邊緣化和霸凌的同學。我注意到她的善舉且銘記在心,而現在也明白了,這樣確實有幫助。在青年之聲研究計畫中,曾被霸凌的孩子表示,同儕做過最能支持他們的兩件事,就是傾聽與陪伴。向受害者展現善意,也能防止日後再度發生霸凌的情況。霸凌者看到其他孩子向他的目標示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反彈,也沒有達到預期中排擠對方的效果,有時就會罷休了。

然後,以家長的身分跟孩子聊聊如果事發當下無能為力,該怎麼做比較好;如果當下沒有能力挺身而出,依然可以做點什麼,例如找其他時機或方式給予受害者一些支持。聊聊這些真的會有幫助。在一份二○一八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家長向四、五年級的孩子建議在目睹霸凌事件時該怎麼做,然後再觀察這些孩子在校內遇到霸凌事件時的實際行動。家長有叮囑要主動關心及支持受害者的孩子,確實採取這類行動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孩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7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