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心法:開發內心寶藏的操作法則(簡體書)
滿額折

心法:開發內心寶藏的操作法則(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  價:NT$ 239 元
優惠價: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著有《復盤》主要復盤工作和生活;《心法》為第二部,指復盤內心,旨在通過整理內心,實現人生躍遷。
2.人心即寶藏,人生所經歷的事情都是內心的投射。最大的個人發展之道,是由內而外的成長模式,走正道,才能少走彎路。
3.修心成事的人生法則。不斷
盤內心,實現人生躍遷。由“事上努力”向“心上努力”轉變,才能突破自我設限。
4.稻盛和夫、達利歐、王陽明、曾國藩都在踐行的人生心法。
5.你缺的不是辦法,而是心法。本書用觀念法、分擊法、觀照法、培根固本學習法、系統制勝等開發內心寶藏的操作法則,幫助你提升心性,拓展經營。
6.作者是虛舟大學堂聯合創始人,近年以紹興、貴州修文等王學高地為中心,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心學讀書學習活動。

本書是一部心理勵志類作品,主要講述的是教人如何復盤內心。人不是缺辦法,而是缺心法。人生的一切都是內心的投射,人心即寶藏,最大的個人發展之道,是從“事上努力”轉到“心上努力”,踐行由內而外、內聖外王的成長模式,走正道,才能少走彎路。人的本質是心,關鍵是在心上修。作者提出了一套3.0操作系統理論,旨在引導讀者學會向內走,通過整理內心,拂去心靈上的灰塵,消除人的欲望,才能找到解決問題根本方法,從而實現真正的人生躍遷。

作者簡介

虛舟
高管復盤教練
致力於以結果為導向、以工作場景與績效場景轉化為核心的學習實踐模式的研究。
基於社群學習的實戰復盤專家,有12年以上教育培訓管理經驗,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培訓戰略顧問,創業公司合夥人,原世界500強企業領導力教練,百萬級學習產品設計師。曾為眾多大中型企業如中國農業銀行、阿里巴巴、中國平安、華潤等設計並推行卓有成效的關鍵人才發展項目。
虛舟大學堂聯合創始人,近年以紹興、貴州修文等王學高地為中心,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心學讀書學習活動。著有《復盤》,是國內第一本個人復盤方法論的專著。

名人/編輯推薦

[日]稻盛和夫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我在80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秘訣。

王陽明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曾國藩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湘潭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邀專題分享嘉賓
魏華禕
《心法》將王陽明的哲學智慧與現代科技巧妙融合,以獨到的視角揭示了個人成長的底層邏輯。作為一位專注於數學與計算科學的學者,我深受其核心比喻“個人成就不僅僅是知識的累積,更在於心靈操作系統的覺醒和升級”的啟發。這是一部啟發思考、引人深省的著作,對每個追求自我提升的人來說,都是必讀之書。

中國中鐵物貿集團武漢公司總會計師
王欣
全書將中華文化核心思想演繹為“心法”,圍繞如何開發內心寶藏,揭示了人心、格物、立志、親民的發展歷程,並最終幫助學習者達到“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效果。
本書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引“玄”入“明”,化“朽”為奇,既沿襲哲人睿智,又賦予時代新聲;既充滿哲理,又飽含深情;既講清道理,更指出具體運作的方法和步驟。其中的“修身四件事”“五個務必”更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期待並完全相信此書定能讓廣大讀者在3.0操作系統的驅動下去實現更快更好的成長與進步。

青年作家 讀書會創始人 社區主理人
彭小六 
身體如果是硬件,心就是操作系統。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當下,我們大都在透支自己的“硬件”,“操作系統”也屢屢崩潰。解決問題的辦法很簡單:拿起這本書,跟著作者升級你的“心”,找回你的穩定內核。

個人品牌顧問 《一年頂十年》作者 
剽悍一隻貓
虛舟活得很深刻,思想境界非常高。他的這本書飽含人生智慧,是不可多得的成長寶典,值得我們反復閱讀。

目次

序 言 你不是缺辦法,而是缺心法 / 001
前 言 變化的世界,不變的操作系統 / 014

第一章 如何擁有王陽明的 3.0 操作系統
第一節 3.0 操作系統成就了王陽明/ 031
第二節 王陽明操作系統的集中表達:四句教/ 046
第三節 個人發展之道:系統制勝/ 056

第二章 修身四件事:激活 3.0 操作系統的四步流程
第一節 核心秘密:人心第一/ 061
第二節 核心技術:格物第二/ 071
第三節 核心動力:立志第三/ 089
第四節 核心路徑:親民第四/ 097
第五節 四個喚醒口訣:從入門到精通/ 100

第三章 擊穿人欲進步快:從“觀念法”到“分擊法”的格物進階
第一節 定位、準備、爆破:擊穿人欲三步走/ 107
第二節 掌握幾種擊穿人欲的核心方法/ 113
第三節 “分擊法”:善用飽和攻擊,單點擊穿人欲/ 125

第四章 大道至簡的“觀照法”:“四句教”中的格物方法論
第一節 知善知惡是良知,知道就好/ 131
第二節 無善無噁心之體,回到即可/ 136
第三節 “觀”到最後自然“照”:吾性自足/ 142

第五章 “五個務必”:用培根固本學習法開啟系統化努力
第一節 務必立志/ 149
第二節 務必服務客戶/ 155
第三節 務必讀書,讀原文/ 156
第四節 務必觀省/ 158
第五節 務必做日課/ 160

第六章 王陽明的關鍵詞:讓你應變無窮的心法口訣
第一節 立 志/ 165
第二節 格 物/ 173
第三節 心即理/ 182
第四節 知行合一/ 186
第五節 事上練/ 190
第六節 致良知/ 194

第七章 激活 3.0 操作系統,開創 3.0 事業與人生
第一節 3.0 個人商業基本原理/ 201
第二節 如何建立 3.0 事業/ 217
第三節 3.0 事業的靠山/ 224

參考文獻/ 230

書摘/試閱

序 言 
你不是缺辦法,而是缺心法
修身關鍵是在心上修

作為一個人,我們的本質是什麼呢?
人的本質是水、蛋白質、脂肪和無機質的組合嗎?
人的本質是一身血肉、一副皮囊、一副骨架嗎?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如果說人生有不滅之物,那就是‘靈魂’。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你在今世所創造的地位、名譽、財產就得統統放棄,只能帶著你的‘靈魂’開始新的征程。”借助這段話,我們對人的本質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人的存在離不開心,也就是稻盛先生所講的“靈魂”。
陽明先生在講解《大學》時提到:
 
《大學》之所謂“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禮勿視,耳非禮勿聽,口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要修這個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故欲修身,在於體當自家心體,常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主宰一正,則發竅於目,自無非禮之視;發竅於耳,自無非禮之聽;發竅於口與四肢,自無非禮之言、動。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傳習錄•下》)
 
這段話的意思是:《大學》所講“修身”的“身”,指的是耳、目、口、鼻、四肢。所謂“修身”,就是要眼睛“非禮勿視”、耳朵“非禮勿聽”、嘴巴“非禮勿言”、四肢“非禮勿動”。如何借助耳、目、口、鼻、四肢修身呢?修身實際上講的是什麼呢?是修心。
因為心是身的指揮官。眼睛雖然看得見,但是只是一個器官,心能夠讓眼睛這個器官發揮視覺功能;耳朵雖然聽得見,但是也只是一個器官,心能夠讓耳朵發揮聽覺功能;同理,心能讓嘴巴發揮說話的功能,能讓四肢發揮動的功能。
所以心才是視、聽、言、動的幕後總指揮,沒有了心的作用,便不再有視、聽、言、動。試問一個死去的人,雖然他的耳、目、口、鼻、四肢都還存在,但他的視、聽、言、動在哪裡呢?
至此,對什麼是心,你估計已經有所體會。
修身是在哪裡修呢?在心上修。
當心上少一些灰塵,去掉一些人欲,人心就會回歸天理的正位,當心這個指揮官一正,作用于眼睛,自然會非禮勿視;作用于耳朵,自然會非禮勿聽;作用于嘴巴,自然會非禮勿言;作用于四肢,自然會非禮勿動。
因此,天君泰然,百體從令。指揮官一正,轄屬的臣僚都端正了。我們搞定了“一把手”,其手下的人就很容易被搞定。心就是“一把手”。
現在大多數人是如何學習的呢?我們觀察發現,很多人是在耳、目、口、鼻、四肢上用功,講究口耳之學。這當然是驢唇不對馬嘴,結果自然可想而知,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照此方法,縱使你學富五車,過目不忘,你的心仍然沒有發生變化。你如果沒有在心上下功夫,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學工具,雖然你能夠提高做事的效率,但是心胸、境界不一定有所提升;
學辦法,雖然你能忙的事情更多了,但是信心或許沒有增強;
學知識,雖然你能懂得很多道理,但是不一定有智慧;
學管理,雖然你學了很多管理團隊的方法,但是團隊的凝聚力不一定能夠提升;
學戰略,雖然你瞭解了各種戰略管理的模型,但是或許心中依然沒有洞見全域的力量;
學標杆,雖然你去了很多地方,但是或許眼界仍然沒有得以開闊。

你可以學習100門APP(主要指安裝在智能手機上的軟件)課程,但是不一定有機會激活自己的操作系統。沒有操作系統,下載那麼多APP有什麼用呢?
人總喜歡在事上努力,別人用1個小時,我就用2個小時;別人一天打20通電話,我就打30通電話;別人跑步3千米,我就跑步5千米;別人學話術,我就拼命學營銷……我們都是在事上努力,卻從來不在心上努力。
在事上努力是需要的,但是到了一定階段,就需要在心上努力,只有心變得不同了,行為和結果才會真正變得不同。
心才是身背後的掌舵者、總指揮。
心好似操作系統,耳、目、口、鼻、四肢如同APP。即使擁有再多、再好的APP,如果沒有高效能的操作系統,也是無用的。因此,改變的關鍵在於搭載、升級我們的操作系統,而不是下載一個又一個的APP(比如積累知識量)。

我們需要的不是辦法,而是操作系統
身之掌舵者便是心,很多人漸漸地知道了這個道理,但到這裡就結束了,其實還應該往下深挖,心又是什麼呢?
王陽明問弟子:“你看這個天地中間,什麼是天地的心?”
弟子對曰:“嘗聞人是天地的心。”
王陽明又問:“人又什麼叫做心?”
弟子回答:“只是一個靈明。”
王陽明說:“可知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
在王陽明看來,心就是這一點兒靈明,這一點兒靈明“充天塞地中間”,人的這一點兒靈明與天地萬物的靈明“一氣流通”,所以天地萬物一體。

這與另一位心學大師陸象山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高度一致。不僅如此,王陽明還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心即理”的思想。
“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起點,王陽明在“心即理”的基礎上發展出整個陽明心學,包括後來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實際上都是“心即理”的延續和昇華。
所謂“心即理”,套用陸象山的話就是“吾心即天理,天理即吾心”,吾心與天理不是“合一”,而是“本一”。
陽明心學認為,天理不在外面,心外無理,你的心裡面就有天理。更準確的表達即你的心本身就是天理,你的心就是天理本身。
那麼人心又是什麼呢?王陽明認為,天理就是人心。

所以我們如何去定義人呢?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在王陽明的世界觀中,追根究底人就是一顆心,這顆心不是人所獨有,而是天地萬物都有,天地萬物都是,人和天地萬物都是天理的一部分,也是天理全體,人和天地萬物既是天理所生,也是天理本身。
陽明先生說,“人人自有定盤針”,這個“定盤針”就是人人自帶的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就是以天理為本體的那顆心。
實際上,人人生來自帶“最高性能的操作系統”,筆者將這個操作系統稱為“人類3.0操作系統”。
這顆心是人的導航,人只要跟著這個導航走,就會知道自己從何處來、現在在何處、要到何處去。
人人都有這個導航,都有這個操作系統,那為什麼大多數人最後無法抵達自己的目的地、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呢?

這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人欲”。
“人心即天理”,但常常被人欲遮蔽,就像太陽常常被烏雲所遮蔽,就像明鏡常常被灰塵沾染(見圖I-1)。當被人欲遮蔽以後,人心就常常“失靈”。

人被環境所影響,私欲日增,壞習性與臭毛病越來越多,導致這套操作系統很難越用越靈,甚至無法正常發揮,逐漸退化成2.0操作系統(如Windows,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操作系統,主要運用于計算機、智能手機等設備)、1.0操作系統(如DOS,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磁盤操作系統,是早期個人計算機上的一類操作系統),甚至慢慢地被棄用了。宇宙法則是演化,而不是一直進化,不是只前進,也有可能後退。
所以,人的一生不是一直前進,有時候是在後退,退到最後就形同禽獸而不自知,受熵增所制約。
桌子長期不收拾,堆積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亂,灰塵也越來越多。人心也是如此,如果長期不整理,也會被邪思妄念等污垢所充滿,自己不知不覺就找不到本心了。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存天理、去人欲”,撥雲見日,讓心保持純粹、純淨。

依據陽明心學,用一句話來講,“3.0操作系統”就是“人心即天理”。天理就是人人自帶的操作系統的內核。
我們將人心對準天理,將人心更多地體現為天理,那麼人心只有在天理的導航下運轉,我們才可能會心想事成,就會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陸象山說:“我無事時,只似一個全無知無能底人。及事至方出來,又卻似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之人。”這句話講的就是這個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不用的時候好像沒什麼高明的地方,一旦遇事,你瞬間就有了應對之策,知道孰對孰錯、誰好誰壞、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於是稟天理而行,自然知行合一。
堯舜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講的其實就是如何驅動這套操作系統:人心因為被人欲遮蔽所以充滿了危險,道心微妙玄絕,人的進化就是要從人心到道心,方法就是“惟精惟一”,最後到達“允執厥中”的境界。
這裡提到的道心就是陽明先生所說的天理之心,就是天理。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人心”,不是這裡“人心惟危”的人心,而是就“人之本心”“人的道心”而言。
用稻盛和夫的話來講,人生的意義就是提升心性,磨煉靈魂。“我之所以來到世上,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提升心性、磨煉靈魂的過程,就是從“人心惟危”走向“道心”的過程,就是從“人心惟危”走向天理的過程。

因為3.0操作系統的概念脫胎于陽明心學,所以我們有時將其稱為“王陽明操作系統”。
這個操作系統的本質是什麼呢?
它實際上是一種判斷機制,判斷對錯、判斷好壞、判斷重要和不重要,我們想要保證這種判斷機制符合客觀事實,就必須保證其架構基於天理內核。
它不僅是一種判斷機制,還是一種處理機制。它做出正確的判斷後,同時還會根據這種判斷進行調適,啟動“存天理,去人欲”的機制,確保人走在正道上,朝著正念、正行的大方向行走,最後達成知行合一。
同時它也是一種思維方式。人的思維方式就相當於操作系統,在稻盛和夫看來,這種思維方式有正負值,若想結果有效,就必須保證這種思維方式處於正值,能夠“明合道妙”,因而其需要與天理同頻共振。
天理就是那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法則,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作者史蒂芬•柯維將這種普世法則稱為“原則”,原則如燈塔,是不容動搖的自然法則。
史蒂芬•柯維繼續論述:

有人根據自己的經歷建立思維定式或者繪製地圖,然後借此觀察自己的生活與人際關係,但是地圖不等於地域本身,它只是一種“主觀的事實”,是對某一地域的描述。
只有“燈塔”式指引人類成長和幸福的原則才是“客觀的事實”,是地域本身。這一法則已經滲透到歷史上所有的文明社會中,並成為家庭和機構繁榮持久的基礎。
任何人只要對人類歷史的盛衰興替有深切瞭解,都會承認這些原則是顛撲不破、歷久彌新的。國家社會的存亡與興衰,往往就取決於是否能遵奉這些原則。
我所強調的這些原則,並非一些深奧玄妙的宗教哲理,也不屬�任何特定的宗教或信仰。可以說世上各主要宗教、民族的倫理道德思想中,幾乎都涵蓋了它們。這些不辯自明的真理,任何人都可以心領神會,就好像人類與生俱來的良知,不分種族膚色,人人具備。即使被社會流俗或個人否定而隱晦不彰,但它們依然存在。
 
比如“公平”的原則、“誠信”與“正直”的原則、“貢獻自我”的原則、“講求品質”“追求卓越”的原則、“潛能”的原則、“成長”“耐心”“教育”“鼓勵”的原則等。
看了史蒂芬•柯維的這段話,相信你對天理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不過天理和價值觀不同,就像史蒂芬•柯維所講,原則不是價值觀。原則是地域,價值觀是地圖,只有遵循正確的原則的價值觀,才能指導人們的實踐。
管理學大師吉姆•柯林斯在評價《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時提出:早在幾百年前就出現有關個人效能的智慧,從本傑明•富蘭克林到彼得•德魯克,卻從未有人能夠整合出一個連貫、方便使用的系統。史蒂芬•柯維創造出一套標準操作系統——個人效能的“Windows系統”,簡單又好用。
他將“七個習慣”稱為一套提升個人效能的操作系統。因此可知,我們需要的不是某個方法、某個工具,而是一套操作系統。
 
天理在本傑明•富蘭克林那裡就是一套成就人生的美德。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給自己制定了13個美德:節制、緘默、秩序、決心、節儉、勤奮、誠信、正義、中庸、清潔、平靜、貞潔、謙卑。
他每週選出其中一個美德進行專項訓練,並給自己製作了一本小冊子,列出表格,每日對照檢查,沒有做到的話就畫上一個小黑點,最後當小黑點越來越少甚至消失的時候,就代表這些美德已經內化,自己再也不受外部誘惑的困擾。
本傑明•富蘭克林用這種近乎苛刻的方法持續不斷地進行自我訓練,讓自己幾乎成為人類進化的“樣板”。以13個美德為核心,本傑明•富蘭克林創造了一套屬�自己的操作系統,很多人從複製這套操作系統中嘗到了甜頭,比如查理•芒格。
接下來我們會談如何啟動這個3.0操作系統,並用這套操作系統開創自己嶄新的人生。

開啟3.0操作系統,心生萬法
每個人都有內在導航、最高智慧。雖然每個人都有3.0操作系統,但是有的人不相信自己內在的智慧,不相信自己有無盡的潛力,所以折騰半天總是感覺有心無力、能量不足、狀態反復,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後勁不足,走著走著慢慢就進入了各種怪圈,內心也無法得到根本的滿足與安寧。
人們因為向外求,所以沒有開發本有智慧,沒有啟動3.0操作系統。那如何啟動3.0操作系統,從而開發本有智慧,取用自帶的“隱性功能”呢?
其關鍵在於立志。
你開始立志,並慢慢地把志立住的過程,就是逐步開發自己的無盡寶藏、取用自己的無盡智慧的過程,開始打開“吾性自足”的大門。正如王陽明所言,“終身問學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立志,這樣才能先勝而後戰。“立志不定,終不濟事”,如果你志向不夠堅定,最終就沒有辦法成就一番大的事業。
人們常說,“人人心中有仲尼”“人皆可以為堯舜”“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那麼這個“高階版的自己”在哪裡呢?這個“大我”在哪裡呢?當一個人找到志向的時候,他就慢慢地走上發現“大我”的旅程。
立志就是讓我們放下小聰明,取用大智慧。所謂天地萬物一體,宇宙所擁有的無盡智慧,也會體現在我們身上。天理即人心,人心即天理。它只存在我們相不相信、願不願意,以及如何挖掘和取用的問題。
王陽明說:“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於美大聖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
什麼是“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就是說,當你慢慢立志的時候,你的內心自然會在不知不覺當中發生變化,就好像道家所謂“結聖胎”,就好像曾國藩所講的“變換氣質”“變換骨相”。當你的內在發生了變化,當你結了所謂“聖胎”,你才能連上內在的導航,你的良知才會出來引導你,這就是所謂“取用良知”。這樣你才能知道什麼是“天人合一”,才會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才會知道正確的道路在哪裡,才能心生萬法、應變無窮,然後才會有所謂智慧。
在此之前,你用的都是一些小聰明、小辦法,但是你還以為是大智慧,以為自己有多厲害,實際上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一直在戕害自己卻不自知。
什麼是“美、大、聖、神”?這實際上是孟子所講的人的四種境界,“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篇》)。就好像人讀書,有中學學歷,有本科學歷,有研究生學歷一樣,人的境界也是不同的,用“美、大、聖、神”來表示。
如何才能到達“美、大、聖、神”的境界呢?“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都是從立志開始,慢慢擴充放大。當慢慢把志立住,你就會慢慢馴至“美、大、聖、神”的地步。注意這裡的用詞,“馴至”,也就是馴養的意思,就像馴養小動物一樣,需要慢慢去調教自己,怎麼馴養,怎麼調教,就是下一個問題。

如何立志?“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袁隆平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張桂梅說:“我想要山裡的孩子也能走進最好的學校。”鐘南山說:“我願意把我的生命獻給祖國、獻給人民。”樊錦詩說:“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願。”……這些樸實無華卻又振聾發聵的話語,其實都是一種志向的表達。
這世上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有志的路,另一條是無志的路。有志者事竟成,無志者遇到一點兒風吹草動可能就停步不前或者轉向了。正如王陽明所言,“終身問學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把志立住,我們這輩子才有取勝的希望,如果志立不住,那結果只能是“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當立志堅定,我們就可以慢慢地啟動3.0操作系統,內心純淨,依良知而行,自然就可以心明眼亮、心生萬法。


前 言
變化的世界,不變的操作系統

著名企業家陳東升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要站到1萬米的高空看這個世界,身處100年的時空觀察這個世界,才能有遠見與堅持,才能不出現偏差,才能看得更早、更遠。
有時我們會遇到瓶頸,或者被困在一個地方無法動彈,關鍵在於站得不夠高,看得不夠遠,斤斤計較於眼前的利益得失,卻忘記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開門見山地問:“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第一句話就提到了“利”字,可見梁惠王已經浸沒到利當中,完全利慾薰心而不自知,開口閉口都是利了。
這依然是我們當下的核心問題,人們只看到眼前的錢和利,而看不到更多,更遑論站在萬米高空,身處百年時空。而其他更多的問題,都是這個問題的延伸和演繹。金錢主義、利益至上、欲壑難填,導致人“空心化”,就像著名學者許倬雲所講的,現在全球性的問題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著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
筆者想到另外一個類似的案例。達摩見梁武帝,梁武帝問達摩:“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達摩回答:“並無功德。”
很多時候我們也是如此,四處奔波,忙忙碌碌,卻毫無功德,沒有真正的積累,就談不上水滴石穿、厚積薄發,也談不上十年磨一劍,有時甚至深陷泥潭裡而無法自拔。
當滿眼都是利益得失的時候,我們就沒有什麼功德可言,即使做了再多的事情,付出了再多的辛苦,到頭來也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為什麼?動機不對,努力白費。
在著名的《心》一書中,稻盛和夫一針見血地指出,善意的動機引導事業走向成功。以利他為動機發起的行為,比起無此動機的行為,成功的概率更高,有時甚至會產生遠超預期的驚人成果。因此,我們也可以講,動機不對,結果也不可能對。
其實善惡的判斷標準,即其行為背後的動機。《了凡四訓》一書記錄了元代臨濟宗一代祖師中峰和尚與一些儒生關於善惡的對話。有人說,打人、罵人是惡,敬人、愛人是善。中峰和尚搖頭。有人說,貪贓枉法是惡,廉潔自律是善。中峰和尚又搖頭。大家舉了很多例子,都被中峰和尚予以否定,最後只好請中峰和尚開示。中峰和尚說:“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
如果有利於人,則打人、罵人是善;如果不利於人,只有利於己,則敬人、愛人都是惡。因此,你的行為的善惡完全看你的動機是否真的有利於對方,如果是為自己謀私利,骨子裡是一副富貴利達的心腸,你表演得再好看,也不是什麼善事。因此,扶老奶奶過馬路算不算做好事,不能只看行為,而要追溯到你的動機,追溯到人的起心動念處。正如王陽明所講,一念發動處便是行,一個行為要好,必須從念頭處就要好,善念才能善行。
這就是達摩說梁武帝“並無功德”的根本原因,因為梁武帝念頭出了問題,有一個為自己求功德的念頭,動機不純。這也是我們做了很多事,最後了無功德的原因所在,因為動機不對。人一旦有為自己“求”的心,目光就會狹隘,就無法獲得更長遠的回報,看似獲得了很多短期收益,卻失去了真正的財富。因此,短期收益有可能是長期收益的最大障礙。
真正擋住自己的,往往是自己。
回到上文梁惠王的問題,孟子是怎麼回答的呢?老人家也不含糊,第一句話就直抒胸臆,“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大王,你何必開口就談利呢?其實無須談利,談一個仁義就夠了。孟子的答案,同樣是兩千年之後解決當今社會問題的答案,只有重新拾起仁義這個錦囊,才有解決社會問題的希望。
實際上,大多數時候人們只求功名富貴,很少有人真的去求道德仁義。其實細細追究,沒有道德仁義,哪來的功名富貴呢?《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經》又言,“厚德載物”。厚德才能載物,沒有厚德,如何載物呢?《了凡四訓》指出,“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如何成名?如何富貴?首先必須從積善做起,從內心做起。稻盛和夫說,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的投射。
我們要想擁有功名富貴,就必須在內心世界有道德仁義,如果執著於眼前的短期利益,就阻礙了對長期回報的關注。這就是很多人忙忙碌碌到頭來卻庸庸碌碌的根本原因,南轅北轍,自然抵達不了理想的目的地。
如同孟子提供的答案,“亦有仁義而已矣”,如果一定要求,求一個仁義就可以了,功名富貴是副產品,有了仁義,自然會有功名富貴。正如《大學》所指出的,“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德為本,財為末,有德才會有財,缺德必然缺財。幾千年過去了,世界發生了巨變,但是個體成功的基本法則並沒有發生絲毫改變。

心才是個體跨越式發展的底層操作系統
因此,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的投射,只有改變內心,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境遇。在這一點上,稻盛和夫可以說是一個代表案例。
稻盛和夫原來也是一個“窮小子”,出身並無可圈可點之處。小學升初中時,他考了兩次均失敗;高中畢業時,他也沒考上好的大學;大學畢業參加就職考試也不順利,最後還是經人介紹,他才找到一家瀕臨倒閉的小企業,做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甚至跳槽也沒人要,只好留下來硬著頭皮往前走。這就是稻盛和夫出道時的資質和條件。
後來的稻盛和夫,接連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功地挽救了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不斷跨越一個又一個曲線,創造一個又一個人生的輝煌。這一巨大反轉的原因是什麼呢?
稻盛和夫自己總結這個過程時說,要成就新的計劃,關鍵是要有一顆不屈不撓的心。這顆心就是所謂“真我”之心。這個“真我”之心和創造宇宙萬物的“宇宙之心”完全是同一個東西。“真我”所發出的“利他之心”,擁有改變現實的力量,自然就能喚來好運,把事情引向成功。因此,這顆“真我”之心才是稻盛和夫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底層操作系統。
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想要不斷地突破自己的現狀,打造自己的第二曲線、第三曲線,不斷地實現跨越式發展,根本方法在於回到自己的操作系統,踐行由3.0操作系統驅動的由內而外的成長模式,如此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實現人生的生生不息。
因此本書提出了3.0操作系統的概念。什麼是3.0操作系統?心、良知,就是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的3.0操作系統。雖然我們每個人生來無差別地擁有了這套先進的操作系統,但是,隨著後天環境的影響,這套操作系統卻常常無法正常使用,以至逐漸退化。所以我們需要重新激活這個操作系統,才能取用內心無盡的寶藏,擁有先勝後戰的不敗心法,開創人生的無限可能。

3.0操作系統激活流程及本書架構
本書提供了激活3.0操作系統的4個步驟(見圖I-2)。

核心密碼:人心第一
所謂“人心第一”,其根本意義在於“人心即入口”,如果你想真正改變自己,請從人心這個入口進去,進而開發內心的力量,然後才有機會改寫人生。
“心事一元”,你做任何事,背後總有一顆心在起作用,任何事都離不了心的作用。因此,“人心第一”要求我們從“事上努力”的模式回到“心上努力”的模式,關注我們本有的寶藏,努力地開發自己的這顆心。只有心提升了,心的能量被開發出來,人才會真正變得不同。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心與心的差別。心才是一切的主宰,心就是人改變的核心密碼。

核心技術:格物第二
所謂“格物第二”,主要指“心上努力”的核心抓手,那就是念頭,即我們講的“念頭即法門”。心看不見,摸不著,不好把握,但是心體現為各種起心動念,這些起心動念是可以被抓住和把握的。念頭有善有惡。所謂格物,就是正念頭,把不正的念頭正起來,讓善念得以被保持,讓惡念得以被消除,也就是“為善去惡”。
在這個步驟中,我們還提出了初步的格物的方法,即“觀念法”:觀念、克念、守念。所謂觀念,就是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保持高度的關注;所謂克念,就是在觀念的基礎上,一旦發現有不好的念頭,就要進行“省察克治”;所謂守念,就是在克念之後找到善的念頭,在日常生活中守住善念,並在做事的過程中努力地踐行善念。
要想成功地格物,我們就必須對善惡有全新的認識,覺察到自身念頭的諸多病根,比如王陽明提到的“八顆心”:怠心、忽心、躁心、妒心、忿心、貪心、傲心、吝心。我們要每天檢視這“八顆心”,“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格物是儒家方法論當中的一個核心技術。

核心動力:立志第三
當從人心這個入口進來,不斷為善去惡做格物修煉的時候,我們還需要立志,因為“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要做成一件什麼樣的事,要走一條什麼樣的道路。因此,在修身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有一個志來作為牽引和托底,推動我們始終向最高的標準看齊,反省自己與聖賢之心不相印的一切起心動念,同時讓我們不給自己留後路,堅定地朝著既定的方向和目的地勇往直前。
立志不是一下就立住了,它是我們在跟私欲做鬥爭的過程中立住的。因此,立志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節點。
立志是自我修煉的核心動力。

核心路徑:親民第四
修身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把門打開,走出去,走到人民群眾中去,為人民服務。有人民群眾的砥礪、再教育,我們才能修得好身,這就是所謂“親民”。
當由心這個入口進來以後,我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格物,並且立志,這些都是“明明德”,除此之外,還要努力地去“親民”,在“親民”當中“明明德”,在“明明德”的同時去“親民”,“明明德”和“親民”是一體的。
而親民則由服務家人開始,服務好家人是我們開發自己內心寶藏的一個開端,然後推己及人,由近及遠,逐步服務更多的人。
親民是我們改變自己的核心路徑。

這4個步驟實際上是一個循環。當不斷經歷這個循環的時候,我們就會不斷提升心的層次,讓心從1.0提升至1.1、1.2,進而至2.0、3.0……最終達到最高的性能狀態。這個流程實際上是一個內心層次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見圖I-3)。

為了進一步強化對四步流程的認識,我們還提供了“修身四口訣”,讓你在致力於激活自己3.0操作系統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地揣摩這個口訣:
人心即寶藏,開發即戰略,親民即開發,自作即自受。
格物是一個我們經常需要用到的核心技術,關於格物的方法論,本書一共涉及3種,即“格物三部曲”(見圖I-4)。
第一部曲:觀念法
觀念法即觀念、克念、守念,詳見本書第二章“格物第二”部分。這是格物的第一階段,主要以王陽明提到的“八顆心”為基礎,重點去監控這8個念頭,對自己的念頭形成“省察克治”。這個階段的核心是認識到自己的念頭,知道念頭是行為和結果的源頭,知道要在念頭上下功夫,知道要去管理自己的念頭,並且能夠覺察到自己的念頭,能夠知道自己有哪些人欲。

第二部曲:分擊法
這是格物的第二階段,可以給自己制定一份需要攻克的人欲清單,一段時間內主攻一個人欲,比如每週或者每個月只選取其中一個人欲進行反復克治,集中優勢兵力實現各個擊破。因此我們將其稱為“分擊法”,具體請參考本書第三章。

第三部曲:觀照法
這是格物的第三階段。這個階段的關鍵是從念頭上回到覺知的本體上,將心體(觀察者)與念頭(觀察對象)區分開來,保持心體的如如不動。這就是“觀照法”,詳見本書第四章。觀照法的前提是“集義而生”,並非“義襲而取”,因此需要格物的前兩個階段作為基礎。
格物三部曲沒有誰高誰低,需要一步一步著力用功,循序漸進,方有進步可言。我們建議每個階段分別花費半年以上來踐行,前一階段稍有心得之後,再邁入下一階段,這樣會更有助於你找到感覺。如果你沒有在第一階段對紛繁的念頭感到無奈,沒有在第二階段痛心疾首於自己的人欲如此難以擊穿,那麼對第三階段的觀照法就不會有深刻的感覺。
立志同樣包括3個層次:志于功名、志于道德、志于心安(見圖I-5)。

立志的層次之一:志於功名
所謂志於功名,就是立一個具體的事業之志。如你要在哪個行業,解決什麼問題,從而為社會做出什麼樣的貢獻。立志一定要在事上練,通過具體做事的過程來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立事業之志的方法,就是從一個社會問題入手,從而找到你的志,然後決定你的戰略,提供解決方案,並設計一套獨特的經營活動。

立志的層次之二:志于道德
立志首先是在道德上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志于道德,簡單地講,就是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有良知的人,“立必為聖賢之志”。人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才能在風雲變幻當中屹立不倒。

立志的層次之三:志于心安
無論是“立必為聖人之志”,還是立事業之志,其目的都是找到可以為他人服務並且自己也喜歡的事,然後一以貫之,直至心安。
以上詳見本書第五章的內容。

親民是由服務家人開始,再推己及人,由近及遠,逐步服務更多的人。所以建議你從家裡做起,主動地服務家人,通過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體會服務和付出的感覺。
親民不是整天做慈善,而是在立定自己的志以後,以志為方向和導航,確立自己的主業,打造自己的3.0個人商業模式。3.0個人商業模式是一種以利於客戶為中心,以產品或服務為載體,以發展信任為底層,以服務自己為前提,以建設客戶為目的的商業模式。建立3.0商業模式的方法,就是把握好“三個第一”:立志第一、主業第一、客戶第一。
以上內容可以參考本書第七章的內容。

在激活3.0操作系統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高度關注“五個務必”:務必立志,務必服務客戶,務必讀書、讀原文,務必觀省,務必做日課。這“五個務必”,實際上是踐行王陽明心學的“培根固本學習法”。為了幫助讀者加深對心學的理解,我們在第六章中對王陽明心學的關鍵詞進行了拆解,這些關鍵詞包括:立志、格物、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練、致良知。
王陽明著名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實際上是對3.0操作系統最好的闡釋和注解,因此我們把“四句教”視為“王陽明操作系統”的集中表達。對這四句話的理解,將決定我們修身的深度和進展的程度,我們在第一章和第四章當中對此有多個層面的闡述。
實際上,這是一本人生使用說明書,人本身應該如何來用,人生應該如何度過,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如何抵達我們的目的地,人生的導航是什麼,這些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也是本書的核心內容。

如何善用本書

既然這是一本人生使用說明書,那麼準確地講,這本書不是用來讀的,而是拿來“用”的。
日本儒學大師岡田武彥先生認為,陽明學是“體認之學,培根之學,是身心相即,事上磨煉之學”,是“行動哲學”。其實,儒、釋、道三家顯學,都是體證之學、行動哲學。
什麼叫體證?你做了,才會有體驗,有體驗才會有感覺,有感覺才會知道。否則,即使告訴你一個結論,你也沒辦法相信,也沒辦法篤行,就變成了口耳之學。因此,修身到底有什麼用,有什麼好處,就像苦瓜到底是什麼味道的,如果你不親自去品嘗一下,即使描述它的文章連篇累牘,你還是不知道,除非你開始去做。就像王陽明所講的,“啞子吃苦瓜,與你說不得。你要知此苦,還須你自吃”。因此,你需要按照本書描述的步驟、流程、方法,自己去體驗和證實。每當遇到問題或者稍有心得的時候,你不妨回過頭來翻閱本書,相互印證,或許進步會更快。

以下事項還請你予以高度的關注。
首先,畢竟我們是要激活“王陽明操作系統”,建議讀者先閱讀《王陽明年譜》這本書,來瞭解王陽明。陽明先生波瀾壯闊的生命歷程當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需要我們持續用心地去細細體會。跟誰學,就照誰說的去做,不做則不如不學。我們與王陽明產生連接,以心印心,慢慢踏入心學乃至儒學的大門。閱讀《王陽明年譜》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讀一些王陽明的傳記輔助,以加深對陽明先生的瞭解。
其次,我們要反復閱讀“修身四件事”以及“格物三部曲”,並努力地嘗試踐行,在日常生活當中開展修身練習,保持常觀常照,深悟篤行,並常常回到“修身四件事”,力爭常讀常新,不可輕易懈怠。只有對這4個步驟有了感覺,我們才容易更進一步。
最後,我們要配合閱讀王陽明心學原文,比如《傳習錄》《陽明先生集要》。可採取每天讀誦、積少成多的方式,也可每週主攻一篇,一字一句地反復玩味,切問近思,與原文建立深度的連接。對《教條示龍場諸生》《示弟立志說》《告諭浰頭巢賊》等經典原文篇目來說,甚至要“書讀百遍”,方能體會到聖人之心、心學之要。展卷之際,讀者之于此卷,必如“饑者之於食、病者之於藥、暗者之於燈”,如饑似渴,尊崇篤信,自得于心,方能有些許進步可言。
同時,我們再讀“培根固本學習法”,在勤讀原文的同時,努力地踐行,學而時習之,做到“五個務必”,慢慢積累,日日不斷,厚積薄發。
有了初步的體驗之後,我們可將感悟延伸到心學的源頭《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等儒家經典當中,相互印證,厘清五千年中華道統發展的主脈絡,一步一步“登堂入室”。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王陽明引用孔子的話說,“‘四十五十而無聞’,是不聞道,非無聲聞也”。陽明先生認為,孔子所說的“無聞”不是沒有名聲,而是沒有聞道的意思。如果你剛剛二三十歲,就更應該努力地精進。因此,對我們來講,不管處在哪個年齡段,都當以聞道為重任,修身齊家,努力地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祝福大家在修身的過程中都有切身的收穫,早日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統,走正道,實現人生躍遷。

第一章 如何擁有王陽明的3.0操作系統

第一節 3.0操作系統成就了王陽明

《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的作者度陰山寫道:“我最奢望的是,現世的不僅僅是《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這本書,還應該是王陽明的靈魂。”哈佛大學著名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但其實,王陽明並沒有獨創什麼,只是重新理解並闡發了孔孟之道,只是儒學大課堂裡的又一名成績優異的高才生。王陽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一針見血地指出,儒學是在講心,聖人講的都是心學。“聖人之學,心學也”,僅此而已。自此,你才會明白儒學是這般模樣,這就是王陽明的價值所在。

王陽明如何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統
那麼王陽明是如何認識到聖人之學就是心學的呢?當然,他並非一開始就有這麼通透的認識,從12歲立志讀書做聖賢到對儒家聖人之學真正有感覺,這中間他走了一段很長的彎路,被人稱為“五溺”,“初溺于任俠之習,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于辭章之習,四溺于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
他一直在往外走,離自己的心越來越遠。有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亭前格竹”。為了弄清到底如何才能成為聖賢,他按照朱熹“格物窮理”的辦法,對著自家院落裡的竹叢一格就是7天,直到最後偃旗息鼓,還大病了一場。格竹事件給了王陽明一個沉重的打擊,讓他認為走儒家成聖的道路難乎其難。格竹事件實際上也是一個重大的信號,代表王陽明在“外求”的道路上一無所獲,也為他以後否定朱熹埋下了伏筆。
有時,當自我努力不夠時,外在環境的塑造力量便上場了。縱觀英雄和偉人的成長歷程,外在環境的塑造力量不可小覷、不可或缺,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喬布斯12年的放逐,曾國藩早年坐困江西,都是這種外在力量的體現。
對於王陽明來說,35歲是一個刻骨銘心的年齡,人生的至暗時刻悄無聲息地降臨了。這一年,他上疏朝廷,為遭到陷害的諫臣戴銑等人求情,觸怒了宦官劉瑾,被杖責四十大板,打入大牢。隨後王陽明被拋到了一個與世隔絕、語言不通、瘴氣彌漫的萬山叢中,這就是貴州龍場。從一個“公子哥兒”,一下子被打落到人間底層,萬里投荒、九死一生的經歷,對人間冷暖的體驗,對王陽明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很多人在遭遇人生的沉重打擊的時候是弱不禁風、脆弱不堪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喪命。就像王陽明在那篇著名的《瘞旅文》當中提到的主僕三人,到達龍場不足兩天便紛紛命喪黃泉,這就是當時殘酷而又真實的生活環境。在巨大的生存危機面前,王陽明放下了一切,唯獨生死之念沒有解脫。他給自己弄了一個石槨,天天躺在裡面,試圖看透生死,並常常自問:“聖人處此,更有何道?”終於,他在一個深夜頓悟“心即理”,不覺大叫而起,從者皆驚。他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此時已經是兩年之後,王陽明37歲。
當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人還有一顆心。心中自有定盤針,心中自有導航,我們如果跟著自己的心走,自然可以到達理想中的目的地。而人人皆有此心,聖人有此心,凡人也有此心,此心是一不是二,聖人有的,我們也有,“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所以人人心中有仲尼,人人皆可以為堯舜。所以,“四書五經”在講什麼呢?孔孟在講什麼呢?都是在講心。找到了心,我們就找到了打開萬事萬物的開關。
王陽明於是“默記五經之言證之”,用“四書五經”的言論來解證,“莫不吻合”。通過龍場一難,王陽明終於激活了自己的3.0操作系統。心就是每個人本有的3.0操作系統。很多時候,不經歷黑暗,人不知道光明的可貴。這段經歷雖然令人唏噓,但實際上也是王陽明人生當中的一段奇遇。我們再來細細地梳理,王陽明龍場悟道悟出的到底是什麼?“心即理”。
“心即理”是王陽明心學的三大基石之一,另外兩個是“知行合一”與“致良知”。但“心即理”對於王陽明來說更為重要,也是他成為聖賢的基礎,走向輝煌人生的關鍵。“心即理”是陽明先生悟道之路上的1,其他都是0,沒有這個1,就沒有後來的很多個0。雖然“致良知”3個字可能更為你所熟悉,雖然“知行合一”4個字可能流傳更廣,“心即理”這3個字卻更為關鍵。“心即理”是根本,是方向,是目標,是本質,然後“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達到目標、洞見真相的方法而已。
“心即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再細細地回看一下這3個字是在什麼情況下被提出的。
當時的王陽明身在龍場,不斷自問:“聖人處此,更有何道?”最後他終於在一個深夜大悟,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個時候他才知道,一味向外求,糾結在各種外在事物上,是錯誤的,這條路行不通。王陽明身處極端惡劣的環境,不知道下一步是生是死,不知道接下來該何去何從,於是只能不斷地自問:“我到底該怎麼辦?”所以他才有求教于聖人的舉動,“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如果聖人處於我這樣的境地,他們會怎麼做呢?
我們看到,王陽明此時心神不寧,不知道如何應對當下的挑戰,一直在尋找答案。王陽明希望聖賢能給他一個答案,希望別人能給他一個答案,希望外界能給他一個答案。但是他忽然意識到,錯了!錯了!聖賢給不了他答案,外人給不了他答案,答案不在外面,答案就在自己心中。

與其在事上求,在外面求,他不如轉向自己,找到了心,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根源。因此,王陽明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我的心跟聖人的心並沒有分別,都是一顆心,人皆可以為堯舜。因此王陽明頓悟“心即理”。“理”在何處?“理”就在我心中,我心即答案,與其“求理於事物”,不如求理於我心。總開關就在我心上,我還求什麼答案呢?我還為什麼到處問人呢?我還在事事物物上糾結什麼呢?
大家知道,知乎是一個問答平臺,裡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怎麼變美?怎麼變有錢?怎麼變自律?怎麼不浮躁?怎麼讓人喜歡自己?……我們遇到難題的時候,一般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會到處去尋找答案,對不對?這個怎麼辦啊?那個怎麼辦啊?有沒有人能告訴我一個答案啊?天哪,給我一個答案吧……
其實,天是不會給你答案的,其他人也不會給你答案,看似有很多人在回答你的問題,但是都解決不了你的問題,因為你的心還是那顆心。當你問了很久之後,某一天你實在是太累了,於是睡著了。迷迷糊糊之中,你好像聽到一個聲音在說:“你自己就是答案啊,你的心就是答案啊。”於是你一下子驚醒了,自言自語:“對啊,‘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我在外面繞了十萬八千里,問了無數人,折騰了這麼久,都是在瞎折騰,解決問題最根本的東西就在我身上。”“心即理”,一切都是心的反映,外在的世界就是一面鏡子,反射的是你的心,只要改變了你的心,外在的世界就改變了。
你與其在事事物物上尋求一個說法,期望自己去改變世界,不如轉向自己,改變你自己的心。外在的世界很遙遠,什麼都抓不住,心卻很近,就在你身上,你抓住你的心,就抓住了世界。
“心即理”用另一句話來講,就是“心即世界”。你要想知道你的心是什麼樣子的,看看你眼中的世界就知道了,所以懷著什麼樣的心看世界,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子的。
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不同,因為每個人的心不同。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本質上是心與心的差別。你過成這個樣子,有這樣的遭遇,遇到這樣的問題,有這樣的人生,不在於他人,不在於環境,不在於這個世界,而在於你的這顆心。
這就是“心即理”的道理,就是“心學”叫“心學”的根本原因。直到悟到了“心即理”“心即世界”,王陽明才意識到:我不用去管世界,管好自己的這顆心就夠了。
“心即理”的意思就是,心是A,理是B,A=B,既然A=B,在B上面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就直接回到A好了,A可以把握,抓住A就抓住了B,就抓住了一切。因此才有“天地萬物為一體”“心外無物、心外無事”“身之主宰便是心”等一系列的心學原理,都是一以貫之的。

我們再進一步來看下面的內容。
你肯定有過用電腦在投影幕上演示幻燈片的經歷。假如我們在投影幕上發現了某個問題,比如有一個地方書寫錯誤,這時我們會用電腦去修改PPT源文件,對不對?我們絕對不會直接在投影幕上面修改,因為那裡修改不了。投影幕上投射出來的畫面相當於“你的世界”,電腦裡的PPT源文件相當於“你的心”。我們在投影幕上看到的畫面,和電腦裡的PPT源文件是相同的,“你的世界”就是“你的心”的投射,這就是“心即理”。
不過很多人不相信或者不願意承認“投影幕”上的世界就是心的反映,他們在“投影幕”上搞各種動作,期待改變這個世界,結果肯定是白費功夫。這就是“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的道理所在。
正確的路徑是回到你的心,回到電腦的源文件,當源文件修改好了,你的世界自然就得以修正,這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這就是“心即理”這3個字的意義所在。這就是王陽明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統的過程。
“心即理”改變了王陽明,讓他有了龍場悟道的經歷,而龍場悟道又是王陽明一生的轉折點,也是中國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而對我們來說,如何去改變世界,如何去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可能都要回到“心即理”上,回到自己的心上。
現在我們知道了“心即理”,知道了“心是萬事萬物的總開關”,知道了心才是自己的操作系統,那麼如何才能激活這個操作系統呢?方法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事上練”“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接下來我們一一探討這些方法。
王陽明的藥方
龍場一悟後,王陽明激活了自己的3.0操作系統,意識到心是萬事萬物的總開關。一個人哪怕再渺小,再卑微,只要他激活了自己的3.0操作系統,人生或許會隨之改變。
王陽明在自己生活的陽明洞上建了自己的第一座書院——龍岡書院,以便向當地人以及來到龍場求學的人講學。為了幫助大家認識到自己的心,他首先告誡學者要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這就是著名的《教條示龍場諸生》。
在這篇學規當中,他開門見山地指出:“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

如何才能成聖成賢?如何才能成事?
立志是王陽明給世人開出的第一張藥方,也是他終生強調的關鍵詞。我們可以理解此時的王陽明,剛剛經歷生死之劫,獲得頓悟,好像發現了一塊新大陸,突然闖入了一個新世界,他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訴更多的人。
這非常像柏拉圖哲學的基本理念“洞穴隱喻”:洞穴中有一群囚徒,他們從小就生活在這裡,手腳都被綁住了,無法回頭也無法移動,只能看到洞穴最裡側的石壁;在他們身後有一堆火,這堆火是洞穴中唯一的光源。而在這堆火前面,有一些人正拿著紙人、紙馬等道具在不停地晃動。火光將這些道具的影子投射到洞穴裡側的石壁上,這是囚徒們所能看到的唯一的東西。他們以為眼前的影子就是全部的真實世界。
然後有一個囚徒被解除了枷鎖,可以隨處走動,看到洞穴裡的場景。他立刻發現了石壁上光影的荒謬。他走出洞穴,看到大地、天空、海洋,看到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此時他面臨兩個選擇:一是走出去不再回來;二是返回洞穴解救其他人,告訴他們到底何為真相。
王陽明就是這樣一個走出洞穴的人。他選擇了第二種方式,把自己的發現告訴更多的人。但他們會相信嗎?他該怎麼讓他們相信呢?他如何讓更多的人也能夠像他一樣獲得頓悟,拿到人生的掌控權呢?
他想到自己12歲時的志向,想到自己一路走來的千辛萬苦,想到自己的“五溺”,想到自己對儒家聖學的多次懷疑。於是他想告訴世人,不用懷疑,要篤定一條路,走正道,才能少走彎路。他想告訴世人,不用在外面尋求,不要浪費光陰,不要像無舵之舟、無銜之馬一樣漂蕩奔逸,回到自己的心,為善去惡,就是最終的歸宿。
於是他拈出了一個關鍵詞:立志。

一個人要想真正改變自己,就必須立志成為君子,立志成為聖賢,立志為善去惡,只有堅定這個方向,矢志不渝,才有機會最終成事。
“立志”這個關鍵詞,貫穿了王陽明此後的教學生涯,每當有人來請教如何學習、如何成為聖賢的時候,他都毫不猶豫地指出,要立志。
王陽明在龍場開設書院,傳道授業,大講聖人之學,這件事傳到了一個人的耳中,這個人就是貴州提學副使(相當於省教育廳副廳長)席書。
席書以提學副使的身份親自跑到龍場,想看一看王陽明到底是何方神聖。席書一開始向王陽明請教“朱陸異同”。王陽明避而不談朱熹和陸象山之間到底有什麼異同,只跟席書講“心即理”,講“吾性本自明”,講你要關注自己的那顆心。席書悟性頗高,幾次前往龍場,在王陽明的指點下,很快便有所領悟,“往復數四,豁然大悟,謂聖人之學複睹於今日”。於是席書便牽頭籌建了貴陽書院,延請王陽明主持貴州的教育大業。

王陽明在貴陽書院沒有講傳統的科舉考試過關秘訣,講的是“知行合一”。這是王陽明向世人開出的第二張藥方。
什麼是知行合一?其實講的還是那顆心。
心自然知,心自然能,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到好色屬�知,喜歡好色屬�行。人見到好色就喜歡上了,不會想一想再喜歡,中間沒有間隔,這就是知行合一。聞到惡臭屬�知,厭惡惡臭就是行。人聞到惡臭的當下就會生起厭惡之情,不會想一想之後才厭惡,中間不會有思考,這就是知行合一。
這個知,不僅僅是知道,更是一種本能的覺知,或者是王陽明後來所提到的另外一個概念:良知。根據良知的指引去做,自然就是知行合一,自然就能知行合一。
你的心自然會知,你的心裡自然有答案,根據內心的知去行,自然就知行合一。你的心就是理,心自然會指引你按照理的方向去走,自然就會知行皆合於理,合於道。見到孺子將要入井,你自然生惻隱之心,自然知道要去救,你按照內心的聲音、良知的聲音去做就好了,自然就能知行合一。
你的心雖然知道要去救,但因為被私欲遮蔽了,你並沒有做到,那就是知行不一了。知行不一,不是行出現了問題,而是知出現了問題,你自以為知道,卻不是真的知道。唯有真知才能真行,你真的知道了,自然就行得出來。要想真的能行,你就必須去除內心的私欲,從而聽到內心真實的聲音,然後才能知行合一。因此,知行合一就是王陽明嘗試帶領更多人激活3.0操作系統的另外一個方法。
王陽明講知行合一,本意是引導人們關注自己內在的那顆心,恢復內在的良知。正如孟子所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把失去的心再找回來,就是根本的學問之道。人只有找到這顆真心,找到這顆不學而知、不慮而能的真心,才能真的做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不然一味在行為上用力,要求自己謹言慎行,反而會無知而任意胡為,事倍功半。
“一念發動便是行”,所以我們要在心的發動處保持戒慎恐懼,隨時省察克治,不斷為善去惡,才能保持這顆心活潑潑的,否則被私欲遮蔽,一不小心眾惡就會相引而來。只有在源頭上下功夫,保持這顆心活潑潑的,保持這顆心的純淨無染,然後反映到待人接物上,才會無所不可、無所不當,因為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意。其實它和“心即理”是一致的,是在講同一個內容。
自此我們知道了,要想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統,首先要立志,其次要能夠做到知行合一,根據心的指引去行。
王陽明結束了在貴州近3年的貶謫生涯,被擢升為江西廬陵知縣,終於要離開這個人生當中的重要驛站了。
在去江西赴任的路上,他在辰州(今湖南懷化沅陵縣一帶)遇到了冀元亨、蔣信、劉觀時等多名弟子。他們都是他當年赴難龍場途中所收的弟子。經歷生死磨難之後再次見面,王陽明看到弟子們精神卓立,心中的興奮可想而知。於是王陽明帶領弟子們在當地的龍興寺靜坐共修,指導他們悟道。
當年收這些弟子的時候,王陽明還沒有悟道,如今幾年過去,恍如隔世,有機會再次見面,而且自己的領悟和境界已今非昔比,自然要把這最新的領悟傳授給弟子們。王陽明開出的第三張藥方就是靜坐。
他後來寫信給冀元亨等人說:“前在寺中所雲靜坐事,非欲坐禪入定。蓋因吾輩平日為事物紛拿,未知為己,欲以此補小學‘收放心’一段工夫耳。”這段話的意思是:我讓你們靜坐,不是讓你們真的像禪宗那樣修禪入定,而是要你們從紛紛擾擾的雜事當中解脫出來,回歸到自己的內心,把自己外放的心收回來。因此,修心是目的,入定不是目的,別搞錯了。

王陽明所說的靜坐與禪宗所講的靜坐不是一回事,禪坐的目的是放下萬緣,一心清淨,以期開悟;而王陽明所說的靜坐,只是讓自己安定下來,從事上回到心上,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保持省察克治,隨時隨地為善去惡而已。一個是觀空,另一個是觀念頭,這就是兩者本質的不同。
4年後,在南京太僕寺少卿任上時,王陽明來到了滁州。這時追隨王陽明的人越來越多,甚至他每次出外遊學,都有數百人跟隨,聲勢浩大。一開始王陽明指點他們的方法也是靜坐,不過很快,他就不提靜坐,而專提“致良知”了。
他說,一開始看到大家都是追逐各種概念和名詞,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所以姑且讓大家不要再討論了,“閑講何益?”,還是坐下來,讓自己保持收斂的狀態,以求自得於心;慢慢地他又發現大家越來越好靜厭動,甚至刻意追求那種玄之又玄的奇妙感覺,將知行分開了,有流入枯禪之嫌,所以他就專門提“致良知”,而不再提靜坐了。
是不是靜坐就不好呢?也不是,人只是一味靜坐,不知道去事上體悟,那麼就算把蒲團坐爛,也無濟於事。
王陽明說,從滁州到現在,他考量過很多次,“知行合一”也好,“靜坐”也好,“心即理”也好,還是覺得“致良知”三個字最貼切,不易被歪曲和誤解。只要良知清澈無染,不管是靜坐,還是事上練,不管是靜還是動,大家都可以收放自如。
什麼是良知?
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你那不慮而知的東西就是良知。王陽明說:“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靈昭明覺者也。”
什麼是“致良知”?
王陽明認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在事事物物當中去行那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東西,去行那個良知良能,行那個是非之心。所以從龍場到滁州,從“知行合一”到“致良知”,王陽明試圖通過不同的關鍵詞來傳達聖人之學,經過反復試驗比較,最後選定了“致良知”這三個字。
從龍場開始,王陽明就有良知的體悟了,只不過好像卡在了嗓子眼兒裡,說不出來。為了跟大家說清楚自己的想法,他用了各種各樣的詞語,費了很多口舌,如今有幸拈出“良知”這個詞,一語中的,一清二楚,真是痛快。
根據施邦曜輯評版的《陽明先生集要》,從王陽明43歲開始,他便專門以“致良知”教導學生,把“致良知”作為這門學問的核心宗旨。後來經歷南贛剿匪、甯王之亂、讒言誹謗的王陽明,越發見得良知的真切,就對“致良知”確信不疑了。他後來告訴學者:“某于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這就是王陽明給出的第四張藥方——致良知。

有一次,王陽明的弟子陳九川前往贛州向老師求教:“近來功夫雖若稍知頭腦,然難尋個穩當快樂處。”意思是說,最近這段時間,雖然學業上稍稍能夠抓到一些關鍵,然而還是很難有穩定安心的感覺。王陽明說:“爾卻去心上尋個天理,此正所謂理障。此間有個訣竅。”
陳九川便追問是什麼訣竅。王陽明說:“只是致知。”只要致良知就可以了。
陳九川不解:“如何致?”王陽明接著回答:“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他這裡何等穩當快樂。此便是格物的真訣,致知的實功。”你要抓住你那一點兒良知,良知就是你自己的導航和指引,一旦遇事,意念發動處,它自然就知是非,根本瞞不得它。你只要不欺騙它,老老實實地跟著它的指引去做,善的念頭就保持,惡的念頭就去除,就會非常穩當,再也沒有比這更快意的了。
每個人都有良知,聖人有,普通人也有,遇到事情,當起心動念的時候,良知自然知道這念頭的好壞,只要好的就堅持,壞的就摒棄,根據良知的指引去做,抓著這個良知不放,久久為功,自然暢通無礙。只怕你矯揉造作,不肯承認好壞,摻雜了個人得失之私欲,然後便有了自欺欺人之舉,良知便再也發揮不了作用。

綜上可見,從龍場悟道,始知“心即理”,到提出立志、知行合一、靜坐、致良知等藥方(當然,不止這些,還有事上練、格物、誠意等,不一而足),王陽明試圖將自己悟到的那個道打散了、揉碎了傳遞給世人,然後才有陽明心學問世,建立了儒學的又一座高峰。
這裡雖然用了“第一張藥方”“第二張藥方”等順序的概念,但只是為了說理的方便,不一定真的符合王陽明當年提出這些概念的確切時間先後。
如果說從12歲立志,到37歲龍場悟道這段歷程是王陽明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統的過程,那麼心即理、立志、知行合一、靜坐、致良知、事上練、格物、誠意等,就是王陽明在激活自己的操作系統以後,試圖告訴世人如何激活自己的3.0操作系統,從而走出“洞穴”。
從這個角度看,王陽明的一生,就是一個激活3.0操作系統,並教會更多人激活3.0操作系統的過程,就是一個自利利他、正己正人的過程,就是一個首先自己明明德,然後帶領更多人明明德的過程。他的一生充分地詮釋了《大學》第一章中的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第二節 王陽明操作系統的集中表達:四句教

什麼是3.0操作系統?人心也,良知也,天理也,道也。“天理”“良知”“人心”“道”均指向人最初的、最本質的操作系統。
王陽明57歲去世。在晚年,他提出著名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話實際上就是對3.0操作系統最好的闡釋和注解。因此,我們把“四句教”視為“王陽明操作系統”的集中表達。
王陽明操作系統的核心組成有以下內容。
 
1.天理
天理是3.0操作系統的內核,體現為各種不同的第一性原理、原則。它揭示了這個宇宙的運行規則,向人們揭示了事物本來的樣子。
“天理”實際上是宋明儒學最核心的價值主張,是理學的核心思想。北宋哲學家程顥(字伯淳,號明道,世稱“明道先生”)曾首次提出:“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程顥認為自己對儒學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了“天理”學說。
在明道先生看來,“萬理歸於一理”,所謂天、命、道,只不過是“理”的不同稱謂而已。萬物由一理貫之,“理”作為本性自然也存在於人自身當中。經過朱熹的進一步升級,“天理”學說成為程朱理學的理論基石,被後來的理學家所廣泛認同,為儒學更深入廣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天理”在王陽明心學當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程顥認為,性即理,本性即天理。而在王陽明看來,心即理,本心即天理。王陽明說:“夫心之體,性也;性之原,天也。能盡其心,是能盡其性矣。”性是心之體,性的源頭是天,即天理。
因此,天理是3.0操作系統的內核,我們所有的努力和訓練,都是為了連通天理、恢復天理,讓天理在我們身上呈現出來,如此才能與天地萬物合一,順道而行。

無論是“立志”,還是“知行合一”,或是“惟精惟一”,王陽明認為,“一”就是天理。
有弟子問王陽明:“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王陽明反問:“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他毫不客氣地指出:“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這是“逐物”,根本就不是“主一”。然後他接著說:“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時時刻刻專注、聚焦在天理上,這才是真正的“主一”。
什麼叫專注?什麼叫精通?什麼叫專業?“是故專於道,斯謂之專;精於道,斯謂之精。”專注在道上,才叫專注;精通於道,才叫精通,才叫專業。這裡的“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上文提到的“一”。

1511年,龍場悟道後的第3年,王陽明來到北京,由廬陵知縣調任刑部,後改任吏部主事,也就是一個吏部的小主管。當時的禮部尚書喬白岩先生與王陽明有一次對話。
王陽明告訴喬老爺子“學貴專”,學習一定要專注。喬老爺子說:“是的,我認同。我小時候喜歡下棋,以至廢寢忘食,眼裡看到的都是棋,耳朵裡聽到的都是棋,用了一年時間就打敗了全鄉的高手,用了三年時間就成了全國第一,這大概就是你所講的‘學貴專’吧。”
王陽明再次告訴喬老爺子“學貴精”。喬老爺子說:“是的,我認同。我在青年時代喜好文學,一字一句推敲,深入研究諸朝歷史、諸子百家,一開始追溯到宋唐,後來又沉浸于漢魏,確實是學貴精。”
王陽明不置可否,又告訴喬老爺子“學貴正”。喬老爺子說:“是的,我認同。我到中年以後才喜好上聖賢之道,對下棋我後悔了,對文學我感到慚愧了,我對它們都提不起興趣了,只一心在聖賢之道上,這樣可以嗎?”
王陽明表示認可,於是說出了這句話:“是故專於道,斯謂之專;精於道,斯謂之精。”

對於我們自己也是如此,學習不是背誦很多知識點,從而考第一名,不是積累很多概念,顯得自己很有學問,也不是做個熟練工,像機器人一樣被動地工作,而是“學貴正”,學走正道,明乎天理,以假修真,借事修心。
真正的武術高手,都不僅僅是一個拳師而已;真正的木匠,都不僅僅是一個刨木工而已……
如日本著名家具廠家“秋山木工”的創始人秋山利輝先生。他不僅僅是一個木工,更是一個修身齊家治業利天下的傳道者。秋山利輝認為,工匠精神的核心應該是孝心。他用95%的時間和精力教徒弟怎麼做人,而僅用5%的時間和精力傳授他們技術,每一批學生都要學習整整8年才能結業。在這8年裡,他對每個學徒都要進行封閉式管理,他們要剃光頭,要定期給父母寫信,不許用手機,不准談戀愛,每天背三四遍“匠人須知30條”,每天反省自己。
真正的高手都不單純是某個領域簡簡單單的熟練技工,其必須有“道”,必須是“道”的傳承者。
我們所有的學習,最終都是為了體悟天理,因為這個天理就是道,專注於這個道,才能有機會成為真正的高手,這就是“學貴正”。

所謂聖賢,按照王陽明的理解,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已,“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因此,聖賢一定是有道的人、見道的人。
在學習、體悟3.0操作系統的過程當中,我們要隨時“專主一個天理”,甚至是“念念要存天理”,不斷通過各種努力讓自己的內心純乎天理,然後才有機會“聞道”。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需要養成一種思維習慣——此時何謂天理?
稻盛和夫把“作為人,何謂正確?”作為自己思考的原點和判斷的基準,因此正直、不撒謊、不貪婪、不給別人添亂、待人親切……這些好像是給孩子們講的道理被他提升到了一個重要的維度。
為什麼?稻盛和夫說:“經營也是人做的、以他人為對象的一種活動,因此在經營活動中,什麼是該做的事,什麼是不該做的事,這種判斷也不能偏離作為人最基本、最起碼的道德規範。人生也好,經營也好,應該遵照同樣的原則,只要遵守這些原理、原則,就不會犯大錯誤。”
這些原理、原則實際上就是本文提到的天理。因此,當遇人遇事,我們也要時常自問,此時何謂天理?此時要如何做才合乎天理?然後我們努力地按照天理的要求去做。
當上廁所的時候,你問“此時何謂天理”,那就靠近了再方便,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當開完會的時候,你問“此時何謂天理”,那就把椅子推進去靠著桌子,不需要別人再來收拾;當掃地的時候,你問“此時何謂天理”,那就把犄角旮旯也清理妥當,不留死角;當送客的時候,你問“此時何謂天理”,那就把客人送到門口,站著看客人遠去,一直到看不見了再回來。
這就是把“此時何謂天理”作為自己思考的原點和判斷的基準,一切以天理為準繩來要求自己。

2.人心
人心是這個操作系統的接收器和發射器。它體現為各種起心動念。
人之為人,在於人心。人的本質就是這一顆心。
天理和人之間,通過人心來交流溝通,人心就好像安裝在人身上的一個感應裝置。正如王陽明所言:“心不是一塊血肉,凡知覺處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視聽,手足之知痛癢,此知覺便是心也。”因此,在3.0操作系統當中,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人心,它是天理的接收器,也是天理的發射器。
心即理,人心就是天理,人心和天理是一不是二,是統一的而不是分割的。

在王陽明看來,人心還有一個名字,就是良知。他說:“心即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生。”不僅如此,心、良知、天理、道、天、命、仁、義、禮、智等,都是指向同一個事物,只是用不同的名稱表述而已。
陸象山說,“六經皆我注腳”。或許你會不解:不是我去注解六經嗎?怎麼成了六經注解我呢?是的,你沒看錯,不過不是六經注解我,而是六經注解我心,六經講的都是我心,都是這顆心。你去看六經,就會知道這顆心是什麼樣子的,這顆心該如何運作。
真正主宰你的人生的不是你的雙手的力量,不是你的身體,不是你的人脈、資源,不是你的知識和能力,而是你的心。如果你不在心上下功夫,而只在事上下功夫,只是在外部世界去折騰,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只能過一種到處碰運氣的人生。

我們如果想掌控自己的命運,收穫一個理想的人生,就必須從外物上回到心上,讓心能夠發揮引導作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其實,你與其在外面辛苦地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不如回到心上,讓心發揮作用,那麼很多問題便自動消失了,這才是一了百了的方法。當你在3樓的時候,你會覺得3樓的好多問題自己解決不了,但是當你來到6樓,原來在3樓時困擾你的問題可能便不再是問題,因為你的心變得不一樣了。因此,我們在這裡提出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人心第一”。
所謂“人心第一”,其根本意義在於,“人心即入口”,如果你想真正改變自己,請把人心視為第一位,請從人心這個入口進去,進而開發內心的力量,然後才有機會改寫人生。如果你有無數個自我改變的方法和工具,那麼請把人心列為第一個,列為最重要的一個,優先嘗試這個方法,優先從這裡下手。“人心即入口”,你進了這道門,一切都會隨之改變。

3.念頭—行為—結果
它屬�這個系統的創造組件,在心的指揮下工作。念頭—行為—結果,念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人有什麼樣的念頭,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進而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從人心這個入口進來以後又該怎麼辦呢?畢竟心看不見,摸不著,我們應該從哪裡下手呢?
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體現為各種起心動念,這些起心動念是可以抓住和把握的,因此念頭就成了修煉內心力量的抓手,我們稱之為“念頭即法門”。
善念導致善行,惡念導致惡行,一個善意的念頭能夠創造出美好的結果,一個惡意的念頭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用稻盛和夫的話來講,就是善意的動機引導事業走向成功,動機至善,私心了無,則結果一定會成功。
但人不會那麼容易就能做到“動機至善,私心了無”,這需要長期修煉。所謂“念頭即法門”,就是我們不斷修正自己的念頭,為善去惡,“善念存時,即是天理”,天理存時,自然就能夠正道而行。
念頭有善有惡,我們就需要常常對“念頭—行為—結果”這個創造機制進行調適,這就涉及下一個組件。

4.存天理、去人欲
它屬�3.0操作系統的調適組件。念頭雖然具有能量,但是念頭有善有惡,所以我們就有必要對念頭進行有效的管理,讓善念得以被保存,讓惡念得以被去除,從而確保這個創造機制一直處於正念正行的狀態。
“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存天理、去人欲的功夫就是格物的功夫。因此我們在這裡提出第二個重要的原則, 就是“格物第二”。當從人心這個入口進來以後,我們就要抓住念頭這個法門,不斷地為善去惡,不斷地格物。所以人心第一,格物第二。
格物就是格念頭,修正念頭,讓念頭保持在純善的狀態。

王陽明說:“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他又說,“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講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吾講一番,自覺長進一番。否則只作一場話說,雖聽之亦何用?”
王陽明所講的存天理、去人欲,格物致知學說,就是功夫,天天如此,講了一二十年,也是如此。大家只要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地去踐行就好了。

我們再回到王陽明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善無噁心之體”講的是3.0操作系統中的“人心”部分,是指接收器、發射器是無善無惡的,與天理相通。
“有善有惡意之動”講的是“念頭—行為—結果”部分,當被私欲遮蔽以後,人心就無法正常地發揮作用,從而產生了善惡之別,善念導致善果,惡念導致惡果。
善惡之念發生之時,人心是知道的。“知善知惡是良知”講的同樣是人心,人心知道發生了什麼,知是指良知,人心即良知,只要我們不欺騙自己,善便存,惡便去,何等簡易快捷!
但很多時候,人並沒有那麼自覺,喜歡自欺欺人,於是就不得不依靠調適組件來進行刻意的修正。“為善去惡是格物”講的就是“存天理、去人欲”這個調適部分。

“無善無噁心之體”是在講我們要到哪裡去。目的地是人心,亦是天理。我們只有抵達人心,抵達天理,抵達良知,才能取用人心的力量、天理的力量、良知的力量,才能心生萬法。
“有善有惡意之動”是在講阻礙。在前往目的地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面臨的阻礙是什麼?是人欲。人欲如同深不見底的泥潭,稍不留神,人就會掉進去,越陷越深,甚至無法自拔。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一種方法論,告訴我們如何克服阻礙,如何戰勝人欲,如何到達目的地。“知善知惡”是知,是致知。“為善去惡”是行,是格物。我們只有做到知行合一,致知格物,方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這就是3.0操作系統,這就是“王陽明操作系統”。


第三節 個人發展之道:系統制勝


真正“卡脖子”的是操作系統
王陽明所在的時代既沒有電腦和手機,也沒有操作系統。假設王陽明穿越到500年後的當下,他大概不會否認操作系統的重要性以及心學對於激活一個人的操作系統的意義與價值。
度陰山說:“人皆可以為王陽明。人皆有良知,致良知到光明,就是王陽明。所以,所有人,只要你肯致良知,你就是陽明心學的聯合創始人。”
筆者提出操作系統的概念,只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對闡釋陽明心學的嘗試,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陽明心學的聯合創始人,都可能有責任和義務去為往聖繼絕學。
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變,標誌著移動互聯網新時代的開啟。功能機和智能機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呢?智能機的優越性在於其獨立的操作系統,而功能機沒有這樣的操作系統。
人也是如此,即使你花了很多錢,買了很多頂端的工具,參加了很多高端的培訓,學習了很多高深的知識,混進了一流的圈子裡,如果自己的操作系統沒有及時有效地更新,那麼這些努力最終都極有可能是鏡中花、水中月。就像運行著DOS系統的計算機,卻希望裝載無限多有趣有內涵的智能手機APP,實際上是不太現實的。
因此,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差別不在於APP,而在於讓APP得以運行的操作系統。
我們學到的每一個技能、每一個工具,有點兒類似於APP,我們有時會羡慕別人擁有很炫酷的APP,於是也想下載來用,便開始拼命學習,到處上課,或者一路複製,卻忘記了去開發支撐這個APP運轉的那個操作系統。只知道下載APP,卻不知道搭建操作系統,又有什麼用呢?
APP也許可以隨意地複製,但是操作系統是無法輕易複製的。國內智能硬件廠商要獨立地建設一個操作系統異常艱難,從華為為研發操作系統“鴻蒙”所做的努力便可見一斑。真正“卡脖子”的是操作系統。
當年“鴻蒙之父”王成錄博士向任正非建言,必須把根基抓在手裡,華為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統。如今華為的鴻蒙系統成為繼安卓和蘋果iOS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

個人發展的關鍵在於系統
阿裡巴巴前COO(首席運營官)關明生有言,同樣是企業,為何有的企業轉瞬即逝,有的卻長生不死?關鍵在於“道”。
從個人層面來講,同樣如此。為何有的人能夠穿越歷史,死而不亡者壽,為萬世開太平,影響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人類歷史;有的人則轉瞬即逝,來過與沒來過毫無區別?就像《了凡四訓》中所言:“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關鍵也在於“道”。
這個道,就是3.0操作系統,就是心,就是良知。
人依道而行,走正道,才能少走彎路。正如王陽明所言,依良知而行,即是循天理而動。循天理而動,必得天助。
這就是最大的個人發展之道,以系統對抗不確定性風險,系統制勝。因此,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短短的一生能否成事,關鍵在於有沒有道,有道則成,無道則敗。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一個人要想有道,就必須修身。富只能潤屋,德才能潤身,厚德才能載物。
我們在上文中提到“學貴正”,其中“正”就是正道,就是道。學貴走正道,我們要專注於道,精通於道。
掃地不是為了掃地,而是為了體驗道,所以就出現了掃除道。日本的鍵山秀三郎先生,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掃除道,並將其推廣至全日本、東南亞乃至全世界。他開一個掃除大會,動輒有上萬人參加,這就是“道”的力量。
做木工也不是為了做木工,而是為了體驗道,所謂工匠精神,其實就是一種工匠之道。日本的秋山利輝先生,堅持把這種工匠之道浸透于木工當中,成就了一個世界級的木工品牌。
做企業也不是為了做企業,而是為了求道。稻盛和夫的京瓷哲學、稻盛哲學,實際上就是一種經營企業、經營人生之道。沒有稻盛哲學,就不會有京瓷、KDDI。人有道,則可以成就一番事業;沒有道,最終只能一事無成。
寫作文也不是為了寫作文,而是為了求道。“文以載道”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傳統,我們寫文章一定要承載道,不然就會玩物喪志、捨本逐末。
工作也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在工作中修行,在工作中求道。工作是磨煉靈魂、提升心靈的方式。
掃地也好,做木工也好,做企業也好,寫作文也好,工作也好,我們都是為了求道,只有借事修道,最終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是故專於道,斯謂之專;精於道,斯謂之精。”很多人沒有專注在道上,而是專注在小技上,因此不會有所成就。很多人掃地僅僅是掃地,寫文章僅僅是寫文章,教書僅僅是教書,上班僅僅是上班,幹活僅僅是幹活,而沒有去求道。
何謂道?心即道。我們在文中將其稱為3.0操作系統。
稻盛和夫說:“一切始於心,終於心。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我在80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秘訣。”
《道德經》上講:“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宇宙中本來有一條平坦的大道,但是人們喜歡走小路、斜路。孔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誰能出入不走大門呢?為什麼不走這條正道呢?
但事實往往是,人們不走這條正道,而是走後門,或者翻窗戶、翻牆,所以大道上並沒有多少人。這條大道在哪裡呢?道在吾心,吾心即道,你的心就是那條道。
王陽明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你身上亦有與聖人相同之道。所以,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你一直在外面求,當然求不到,因為道在吾心,應向內求。這就是王陽明龍場悟得的真諦。
因此,個人發展的關鍵在於“道”,在於3.0操作系統。


第二章 修身四件事:激活3.0操作系統的四步流程

第一節 核心秘密:人心第一

現實中,我們往往對很多事物傾注注意力,唯獨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心。當往外看時,我們的眼睛就看不到自己。當看到有形的世界時,我們就看不到無形的世界。
人的掌舵者就是一顆心,心才是一切的主宰,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因此,我們需要觀照這顆心,開發這顆心,修煉這顆心,在這顆心上下功夫。
用稻盛和夫的話來說,即“提升心性,磨煉靈魂”。心提升了,心的能量被開發出來,人就會真正變得不同。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心與心的差別。
這世間有聖人之心、君子之心、英雄之心、善人之心,也有庸人之心、小人之心、惡人之心,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心,有“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之心,也有“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之心,心與心不同,因而人與人也不相同。
之所以我們有時十分努力卻得不到全然的回報,是因為我們只在事上努力,卻從來不在心上努力(見圖2-1)。

我們在事上努力,只關注“我加班了2個小時”“我連續徒步300天”“我參加了一個大師的戰略培訓班”“我學會了一種話術”,卻從來不在心上努力,不在心上耕耘,不去處理紛繁的念頭。
事上努力是需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不是唯一的。在一定的階段,事上努力是有效的,但一旦超過這個階段,就收效甚微,甚至會起到反作用,其結果就是人們會遭遇人生或事業的瓶頸。

當人生遭遇瓶頸的時候,當事業停滯不前的時候,如果你依然在事上努力,只會越努力越無力,因為你只是在你犯過錯誤的地方持續犯錯罷了。即使撞牆10年,也不知道停下來反省,這是大多數人的人生寫照,固執一生,奔波一生,辛勞一生,卻了無功德。
當你的人生遭遇瓶頸的時候,正是人生轉型的契機。這個時候,你需要走一條新的路,走一條大路。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這世上確實有一條大路,但是大部分人走在小路上,荊棘叢生,越走越難。
踏上這條大路的方法就是“心上努力”,你需要將注意力從事上轉到心上,持續改善自己的心。心事一元,你無論做什麼事,總有一顆心在起作用。
比如你掃地的時候,只是在掃地嗎?你手上在動,你的心其實也在動。當你掃地的時候,你能夠心甘情願地掃地嗎?你都有哪些念頭生起?當你遇到犄角旮旯的時候,你能夠彎下腰甚至是跪在地上好好整理乾淨嗎?你能夠很歡喜地掃地嗎?當你看到別人好像在幹大事,自己卻在一個角落裡掃地時,你會因此煩惱嗎?你的內心會不會有一股浮躁之氣?你會因此生起傲慢之心,還是謙卑恭敬之心?
由此可見,掃地並非簡單的清理垃圾、去除灰塵,也是一種深層的心理活動。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外在行為和內在心理活動都是一體的,這就是“心事一元”。
所以,當處理手頭上的事情的時候,我們也要觀照和處理各種起心動念,這才是真正的努力、真正的勤奮。

一個求道者請教師父,如何才能突破自己的瓶頸?
師父拿出一根筷子,放在桌子上,告訴弟子,大部分人無論在一個平面上付出多少精力,都在這個平面上。然後師父把筷子豎起來,繼續說,但是真正的高手懂得垂直攀登,因而很容易超越普通人,獲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成果。
那麼我們應如何垂直攀登呢?這個密碼在哪裡呢?
這個密碼就是你的這顆心,就是開發你的這顆心,就是你這個人本身。你是誰,是一個怎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擁有什麼,活出一個怎樣的人生。只有當你改變了,變得真正不同了,你眼中的這個世界才會變得不同。
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說,終極奧秘就在你的身體裡,你就是終極奧秘,你本身就是奧秘。
《莊子》當中有一個梓慶削木的故事:
 
梓慶削木為(jù),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齋以靜心。齋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齋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齋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滑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後成見,然後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歟!”
——《莊子集釋》

梓慶的作品之所以能夠“見者驚猶鬼神”,是因為他去除了自己的私心雜念,通過齋戒讓心靜了下來。齋戒三日,他把擔心作品做得好與不好的“利”放下;齋戒五日,他把擔心作品被人稱讚還是詆毀的“名”放下;齋戒七日,他把自己也忘掉了,然後帶著一顆空靈純粹之心上山幹活。
因此,我們應該真正用功的是提升自己的心,一顆空靈純粹之心才是成就一切的根本。

如果你沒有這顆心,只是去尋找所謂招數與技巧,即使再努力也是徒然。正如那句話:以一顆桀紂之心,如何成就堯舜的事業呢?以一顆慵懶之心,如何收穫一個美好的結局呢?以一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敷衍之心,如何去打拼出能傳承三代的卓越事業呢?
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生在富貴之家,有的生在窮鄉僻壤;有的腰纏萬貫,有的身無分文;有的聰敏伶俐,有的駑鈍笨拙;有的長袖善舞,有的木訥寡言;有的學至博士、博士後,有的胸無點墨;有的走遍千山萬水,有的終生未走出本鄉本土……每個人的資源、條件、稟賦都是不同的,所以產生了千差萬別的人。不管你現在如何,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每個人都有浩瀚的星空,這就是內心的資源。
不管你現在是功成名就,還是一切都在路上,都有無窮的寶藏等待開發,這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力資源。
既然要開發這顆心、提升這顆心,那麼這顆心在哪裡呢?
我們先看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分眾傳媒的創辦人江南春,故事的來源是自媒體左林右狸頻道主筆胡喆的一篇採訪《分眾的有限邊界和江南春的無限遊戲》。
文中提到,2019年春節期間,江南春在上海浦東機場看到了非常驚險的一幕:3位老太太正乘電動滾梯,或許是因為立足不穩,其中一位老太太突然晃動,繼而搖搖欲墜,眼看著就要從滾梯的高處跌下來。
江南春沒有猶豫,立即甩開行李箱,加速跑向電梯的下端,想接住那位可能滾下來的老太太。然而就在幾步之間,那位老太太似乎又站穩了腳跟,繼而搖晃的程度降低了,最後用一種看似有些局促但相當安全的辦法著陸了——一屁股坐了下來。
江南春事後察覺到:“看著她快要穩住的時候,我其實就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看到她周圍的人也開始意識到危險爭相去扶的時候,我的腳步乾脆徹底放慢了。”
在旁人看來,這似乎並無不妥,江南春卻並不這麼想,他懊惱不已。
用他的話來講,一個人“有良知的舉動”應該是看到旁人有危險時,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當時他應該直奔電梯而去,這才是下意識之舉動。至於他在中間審時度勢,以至放慢了腳步,甚至評估“無礙”後立即停止奔跑,雖然從結果上沒有造成損害,但“在發心動念之間,增加了審度的理性因素,這種發心便是不完滿的,這種內心的修養也是不到家的”。
隨後,在夜航的班機上,江南春以這件事為切入點,檢查自己心境上的“不足與狹窄”,整整寫了5頁紙,其中既有“為什麼看到有人摔倒不直接跑過去?”這樣的生活小事,也有“為什麼這個廣告價值觀不夠正確,但我們還是做了?”之類的價值觀檢討……
對於江南春來說,這不是偶然為之,而是一種自覺的習慣。這種把對內心的省察用紙筆記錄下來,極其細緻地拷問自己的靈魂的做法,是江南春多年來學習陽明心學的一個實踐環節。而他如此切實篤行,是源於他對“因果”的體察和敬畏。
江南春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真理就是因果。當你起心動念時,無論這個念頭是否被付諸實踐,念頭本身對世界所產生的正負能量,最終都會有對應的因果。
這也回應了上文江南春為什麼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如此高度重視,不敢有絲毫懈怠的問題。
所謂因果,其實就是宇宙基本規律的另一種表達。如果一個行為合乎自然進化之道,就是善;如果一個行為與自然進化規律相悖,就是惡。
不管善與不善,起始點都在於一個念頭。有了念頭,才有行為;有了行為,才有結果(見圖2-2)。

當結果不好的時候,我們一般會去檢視結果出了什麼問題,其實結果就像被打翻在地上的牛奶,再怎麼折騰,也沒辦法改變牛奶已經不能喝了的既成事實。有人會從結果倒推自己的行為,他們知道,結果之所以讓自己不滿意,是因為行動過程出了問題,他們會檢視自己的行動,找出哪些行為是正向的,哪些是負向的。
從行為上下功夫,收效甚好,不過並不一定能徹底改觀局面,有時人會陷在固有的模式當中無法脫離,就像誤入一個局一樣,再怎麼努力仍然走不出固有的循環。
很少有人會在念頭上下功夫。行為的背後是念頭,如果念頭不改變,即使你換了一個行為,結果還是差不多的。
人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不斷在結果上抓取,不斷在行為上折騰,卻從來不去省察和改變自己的念頭,就好像夢遊一般。
人一旦知道省察並轉念,那麼這個人就開始醒來,開始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講到這裡,我們就基本回答了怎麼在心上下功夫的問題。所謂在心上下功夫,就是直接在念頭上下功夫。因此,念頭是自我修煉的重要抓手。

第二節 核心技術:格物第二
華杉提到儒家的方法論,就是隨時隨地複盤。這裡所指的複盤,我們可以理解為“格物”。
《大學》提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被稱為儒家的“八目”,在儒家看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就在於格物與致知。
陽明先生認為,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簡單地講,這裡的“格”就是“正”的意思,使不正的正起來。“物”就是事,關於某件事的念頭。格物就是“正念頭”。
“致知”就是致良知,讓良知光明。怎麼讓良知光明呢?方法就是“格物”,就是“正念頭”,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去正念頭。
念頭正了以後,才能光明良知,良知光明以後才能誠意不欺,不自欺以後才能做到心正,心正了以後才能修身,才是修身。
儒家一直講修身,怎麼修身呢?還得從“格物”開始。陽明先生說:“何謂修身?為善而去惡之謂也。”為善去惡就是格物,是修身的開端。
修身了有什麼好處呢?近可以齊家,遠可以治國、平天下。對於現代人來說,修身近可以搞定你家裡的各種問題,中可以幫助你建功立業,遠可以讓你報國利天下。
正如《大學》所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才是根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如果本亂了,一個人想要治理好家庭、家族、國家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你想要改變世界,首先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方法,就是每天持續不斷地格物、正念頭。隨時隨地格物,隨時隨地為善去惡,就是華杉講的隨時隨地複盤。
曾國藩是怎麼格物的呢?“不為聖賢,便為禽獸”,這句話就是曾國藩格物的方法之一。遇到一些不好的念頭,做了一些不好的行為,曾國藩就會痛駡自己:你連禽獸都不如啊!你還要做什麼聖賢,你有資格做聖賢嗎?!
與此同時,曾國藩還會通過寫日記的方式每日反省自己,這也是格物的方法。
我們簡單地看幾篇曾國藩的日記: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
醒早,沾戀,明知大惡,而姑蹈之,平旦之氣安在?真禽獸矣!要此日課冊何用?無日課豈能墮壞更甚乎……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廿七日
又說話太多,且議人短。細思日日過惡,總是多言,其所以臻多言者,都從毀譽心起。欲另換一個人,怕人說我假道學,此好名之根株也……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四日
車中無戒懼,意為下人不得力,屢動氣。每日間總是“忿”字、“欲”字往復,知而不克去,總是此志頹放耳!可恨可恥……

稻盛和夫是怎麼格物的呢?跟曾國藩的做法幾乎一模一樣。

如果出現了輕浮的舉止或傲慢的態度,一個人在家裡或是在賓館的時候,我會對此進行激烈的反省。我會對著鏡子裡的自己斥責“你這個蠢貨”,然後,另一個自己會不留情面地責駡,“你小子真是一個恬不知恥的傢伙”。到了最後,我會說出反省的語言:“神啊,對不起。”
如果別人看到我這個樣子,可能會覺得我不正常,但這已完全成了我的習慣。反省自己,不斷修正,讓自己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這樣做,就能在不知不覺中磨煉靈魂,提升心性。

實際上,“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就是曾子在做格物的功夫。孔子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也是在講格物的功夫。

具體格物的方法,首先可以用“觀念法”,筆者將其總結為3個步驟:觀念、克念、守念。當然,格物還有其他方法,筆者會在後面逐步講解。
所謂觀念,就是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一個人每天有無數個念頭,但其人真正能覺察到的不過幾十個或者幾百個。這些念頭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是善的還是惡的,需要我們進行區分,保持高度的覺察。
我們大部分時候只是無意識地活在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通常對事情背後的念頭無所覺察。比如打掃衛生,我們有時候只關注到手上的動作,要麼加快打掃,希望儘快搞定;要麼例行公事,毫無生氣地機械打掃。我們會關注到眼前要打掃的對象,評估自己的任務量,或者把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卻往往對打掃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念頭視而不見。
比如這樣一些念頭:“就這樣了吧,可以了,已經搞得很好了。”“這個地方夠不著,算了吧!”“好累啊,休息一下吧!”“為什麼總是我在幹,他們總在那裡享福?太不公平了吧!”“會不會有人有事找我,要不要看一下手機啊?”“趕緊搞完,還有一堆事等著我呢!”
當仔細地去觀察,我們會發現自己念頭紛飛。以前我們以為需要關注的重點是事情,是客體的對象,卻意識不到這些念頭的存在,或者即使處於念頭當中也毫無所覺,就像人活在空氣當中而常常意識不到空氣的存在,意識不到自己在呼吸一樣。我們認為要處理的是事情,而不是這些念頭。其實,處理這些念頭同樣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想要處理這些念頭,我們就需要在心上努力。
不去關注念頭,只在事情本身上用力,這是我們做了很多事,辛苦了很多年,卻往往成長得很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作為存在體,成長進化的入口在於做事過程中的各種起心動念,我們在“人心第一”的章節中已經進行了說明,這裡不再重複講述。
我們在觀念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如貓捕鼠”的狀態,把注意力放到念頭上,對每一個出現的念頭進行檢視,區分是非善惡。
同時,尤其要注意覺察“第一念”,這往往是我們做某件事時最真實的意念,後來的各種念頭可能會被美化和調整,從而掩蓋真實的初始念頭。
這就要求我們足夠“誠”,否則就會自我欺騙、自我美化。
所謂克念,就是在觀念的基礎上,一旦發現有不好的念頭,就進行“省察克治”。此處的“省”是指反省,“察”是指探察病根,通過自我反省去分析出現這個念頭的原因何在,自己身上還有哪些類似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是怎麼形成的,病根究竟在哪裡。“克”是指克制,“治”是指治理,就是通過自我克制、自我規整、自我約束,去掉不好的念頭,甚至去掉病根,痛下決心進行改正。就像陽明先生所言:“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
去掉一個不好的念頭的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轉念,即用一個好的念頭、善的念頭去替代它。在克念的最後,我們要找到一個與之相反的善念,以此來引導自己。
所謂守念,是指人在克念之後,要在日常生活中守住善念,並在做事過程中努力地踐行善念。
守念並不容易,“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就是一個人沒守住念頭的表現。當一個人內心預想事情會向好的方向發展,等到真正實踐時結果又不同了,那麼觀念、克念就成了無用功。
守不住念,不能將善念付諸實施,那觀念、克念就完全淪為一種思維遊戲,人感覺自己好像在不斷地用功格物,但最後一步沒有做好,功虧一簣。
格物最關鍵的是誠,所謂誠,就是不自欺欺人。當覺察到一個不好的念頭時,你不去克服它,這就是不誠的表現。
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學會慎獨,學會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負責。無論我們是在人前還是在人後,都要做到無分別心。比如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開會和在客戶的辦公室裡開會,我們都要懂得克念、守念。
有人說,他知道自己的某個念頭不好,但總是無法克服。陽明先生說:“自家痛癢,自家須會知得,自家須會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癢,自家須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謂之‘方便法門’,須是自家調停斟酌,他人總難與力,亦更無別法可設也。”
也就是說,你自家的痛癢,最終還是要自己想辦法,辦法總是有的,這個“方便法門”需要自己去找,不要期待別人來幫你,別人也幫不了你。
格物是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就像你給自己裝上一台24個小時運行的監控器,當然,睡覺的時間肯定除外。作為一個人,你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念頭,只是很多時候自己意識不到而已,因此每時每刻你都需要格物。
陽明先生說:“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遇到事情時,你要省察;沒有遇到事情時,你要存養。存養就是省察,省察就是存養。不管有事無事,都要持續省察,持續存養。
這是儒家方法論當中的一個核心技術。
你又會有疑問,人哪有那麼多的惡念呢?人為什麼總要談論善惡呢?實際上,人對善惡的不以為然,是修身的根本障礙。

惡念往往來自病根,那我們就來看看我們的病根到底有哪些。

病根一:貪念
貪念是最大的病根,其他病根皆源於此。
華杉在注解《傳習錄》時曾經提到:“誠是天地之道,是大宇宙,山川草木,萬事萬物,都沒有自我,按宇宙的規律生長運動。而人或者動物,是一個有自我意識、有私心的小宇宙,社會可以理解為一個‘中宇宙’。人如果能無我,能放下自己的私心,就能連通中宇宙,乃至大宇宙的能量,天人合一。這也是存天理、去人欲。”
也就是說,“無我”才是真正的為己。好名、好利、好色,看似是為己,實則是害己。
《道德經》中有言:“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佛教將貪、嗔、癡視為“三毒”。因此,對於貪欲,儒、釋、道三家的認知是一致的。
其實,在貪與不貪之間定有界限,超過界限才叫貪,在界限內就是人正常的需求。
比如人餓了,肯定要吃飯,這是正常的生理需求。如果人非要吃山珍海味,這就是貪欲了。假如你的經濟條件允許你出入五星級酒店,這是你再自然不過的日常生活,那對於你來說,這也不能叫貪欲。如果你每月的工資只有2000元人民幣,卻到任何地方都要住五星級酒店,住昂貴的套房,那就是貪欲了,因為這已經大大超出你的能力範圍。
由此可見,貪欲的界限對於每個人是不同的。
最好的標準就是《中庸》提到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病根二:傲念
為什麼說“傲”是人生的大病呢?陽明先生說:“為子而傲必不孝,為臣而傲必不忠,為父而傲必不慈,為友而傲必不信。”你看,一個傲慢的人,無法成為孝順的子女,做不了忠誠的員工,做不了慈愛的父母,做不了守信的朋友。
如果你的內心有一個“傲”字在,你就可以判斷出你與父母的關係、與孩子的關係、與同事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本質上是沒有多少心與心的連接的。也就是說,一個傲慢的人,上做不到孝,下做不到慈,左做不到仁,右做不到愛。因為傲慢的人心中只有“我”,沒有他人。
陽明先生又說:“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無纖介染著,只是一‘無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聖人許多好處,也只是‘無我’而已。‘無我’自能謙,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原來,傲心源於有“我”,一旦胸中有一個“小我”在,傲的病根便無法被除去,即使被除去一點點,又如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傲”讓一個人看不到別人,自然也不知道他人真正的需求,怎麼可能彎得下腰呢?更別奢談什麼匍匐在地了。
“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從此層面入手去看自己,才能更好地反省,否則起不了多大作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