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當代克萊因(第1卷):理論發展篇(簡體書)
滿額折

當代克萊因(第1卷):理論發展篇(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  價:NT$ 768 元
優惠價:87668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當代克萊因》是一套文獻集,共兩卷—第1卷主要關於理論,第二卷主要關於臨床和實踐。它收錄了20世紀中後葉克萊因學派杰出後繼者的重要論文,這些作者包括赫伯特·羅森菲爾德、漢娜·西格爾、W.R.比昂、貝蒂·約瑟夫、唐納德·梅爾澤、埃納德·奧肖西內、亨利·雷伊等。

本書為《當代克萊因》第1卷,涉及四個主題:對精神病性病人的分析、關於投射性認同的工作、思考理論的發展,以及關於精神病理組織的新想法。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博特·斯皮利厄斯(Elizabeth Bott Spillius)

人類學家,心理學家,克萊因學派精神分析師,英國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訓分析師和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杰出研究員。

名人/編輯推薦

對於《當代克萊因》這樣一套經典的文獻集,似乎不需要太多說明。每一個對克萊因學派感興趣的讀者在翻開這套書的目錄時,就一定會被吸引。貢獻了這套書主要內容的諸多作者都是克萊因學派重要且杰出的後繼者,他們的大名如雷貫耳,而他們的思想與經驗正是克萊因學派理論與實踐的絕妙注腳。

《當代克萊因》主編伊麗莎白·斯皮利厄斯女士更是為全書和各個部分都寫了引言。她不僅清晰地呈現了自己組織這些論文的思路,用一種整合和宏觀的視角展示了它們彼此間的關聯;還像一名優秀的導師一般,提綱挈領地帶領大家導讀了各篇論文。這些引言也成為本書非常核心且精彩的組成部分。

我相信,《當代克萊因》不僅將成為克萊因學派學習者的BD書目,也將成為大家未來學習和執業生涯中的一個根據地:我們會忍不住常常回來重新閱讀,從中汲取新的養料,並獲得源源不斷的滋養。

總引言

伊麗莎白·斯皮利厄斯(Elizabeth Spillius)

《當代克萊因》意在介紹和討論一組論文,這組論文闡述了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的概念和闡釋的發展,這些論文由她的同事和追隨者在過去30年裡寫就。

在這篇總引言中,我將以非常概要的方式來瀏覽克萊因追隨者工作中的某些主題。然後,其中一些主題將在本書後續章節中進行更詳細的討論。對於這些更詳細的討論,我挑選的是那些特別地激發了克萊因的同事們並使他們通過新研究來延展和推進其原有闡釋的主題。

《當代克萊因》的第1卷(即本書)主要關於理論,涉及四個主題:對精神病性病人的分析、關於投射性認同的工作、思考理論的發展,以及關於精神病理組織的新想法。第二卷介紹的論文主要關於臨床和應用方面的實踐:技術、成人病人的臨床描述、兒童分析以及克萊因學派思想在其他領域和學科中的應用。雖然我覺得以這種方式將理論論文和臨床論文分開很方便;但這種分開不可避免不太自然,特別是作為克萊因學派傳統的一部分:即使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對理論做出貢獻,臨床材料也應該是論文討論的重點。我希望思想和證據之間的互動能在這些論文本身中得到充分體現。

因為我是根據主題而不是根據作者來選擇論文的,所以許多重要的論文和一些作者沒有被包括進來,因為他們沒有寫過所選主題的論文。我進一步限制了討論,幾乎完全局限於克萊因學派思想在英國的發展,排除了其在北美、南美和歐洲大陸的使用。我主要關注的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工作,因為當時克萊因的同事們的重要論文已經在著名的《精神分析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Psycho-Analysis,克萊因等人編纂,1955)一書中集結發布。在大多數情況下,我默認讀者對克萊因本身的工作是熟悉的。原始文本見於《梅蘭妮·克萊因著作選》(The Writings of Melanie Klein, 1975),漢娜·西格爾對克萊因的工作也做了全面介紹(Segal, 1964a, 1973)。

貫穿克萊因所有著作的一個重要經驗是,它是在研究和治療兒童的過程中開始的。這是基礎。這使她的工作具有一種特殊的直接性;它鼓勵並充分利用了她在把握無意識幻想的意義方面的天賦。同時,克萊因從未忽視過一名兒童是一個整體,是一個與難以駕馭的力量斗爭著的人,而非一組幻想和心理機制。與兒童打交道的臨床材料給了她成套豐富的事實來解釋,並引導她*終孕育出新的理論。然而,理論建設本身從來不是克萊因的目的。它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在對病人(不論是成人還是兒童)的工作中所發現的事實。

克萊因的同事和追隨者受到她態度的啟發,並試圖遵循她的基本方向。她發起的許多工作路線得到了探索和進一步發展;另一些工作路線得到了完善和填補。某些新的臨床事實得以發現,特別是在治療精神病病人方面的,而導向了新的構想。但她的基本方向和闡釋仍被保留了下來。

事實上,克萊因的一些*重要的概念雖然一直被用到,卻幾乎沒有被她的追隨者改變或發展。她對無意識幻想、內部客體和內心世界的特別看法,她對本能理論和客體關係的定位,她對死本能和妒忌的看法,以及她關於防御的許多工作都屬於這一類。這些觀點受到了非克萊因分析師的批評,但克萊因學派分析師認為它們有效且有用,也許是因為這些觀點在後來的工作中沒有太多修改,所以沒有人覺得有必要就它們進行大量寫作。克萊因學派的分析師發表的關於這些主題的論文,是為了闡述目前使用的克萊因觀點,而不是為了擴展或發展它們。

例如,克萊因從弗洛伊德(Freud)對無意識幻想的幾種用法之一發展了自己的想法。她把它擴展為指本能的精神表象和無意識心理過程的主要內容(Isaacs, 1948)。克萊因展開了這種無意識幻想的觀點,主要是因為她發現她所分析的兒童有激烈的攻擊性和愛的幻想,這些幻想是強烈焦慮的來源。她對這些幻想的生動性和身體的具象性以及它們所表達的衝突的強度印象深刻。她強調無意識幻想的心理現實,強調無意識中愛與恨的衝突,強調焦慮是自我面臨的主要問題,強調情感和觀念一樣都是重要的無意識內容,強調通過特定的無意識幻想表達的那些防御機制——所有這些關於無意識幻想的觀點都為克萊因的追隨者所接受和使用,甚至成為默認共識。值得注意的是,自從艾薩克斯(Isaacs, 1948)的原創性論文的寫作和討論之後,相對來說很少有人專門寫這個話題,盡管這種觀念是每個克萊因學派者日常工作的基礎(特別見Segal, 1964b; Joseph, 1981)。

克萊因的理論同時是一種本能理論和一種客體關係理論。同弗洛伊德一樣,她認為個人是由生與死的本能驅動的,但她從不談論本能本身或將本能從客體脫離;它們本質上是依附於客體。因此,盡管克萊因學派對客體本身作為目標的書寫相對較少,但是他們認為客體關係是他們取向的根本。但(見Riesenberg-Malcolm, 1981b)人們會驚訝地發現,克萊因及其追隨者的工作有時竟然被認為不是一種客體關係理論,這大概是因為克萊因強調本能及其在幻想中的表達同時具有重要性。

因為在克萊因看來,本能本質上是依附於客體的,只要有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動,與外部客體的關係就會被當成無意識幻想的焦點。克萊因假設個人在出生時就有一個基本的自我,具有感受焦慮的能力,並試圖在心理上做一些事情來抵御焦慮。同樣地,她假設新生兒有初步的能力與外部現實中及幻想中的客體發生聯繫,不過她也明確指出區分內部和外部的能力*初是非常有限的(M. Klein, 1942)。通過幻想中投射、內射和認同的不斷運作,一個由客體和自身組成的內心世界就建立起來了,它終生都被用來賦予外部世界的事件以意義。

克萊因在臨床上使用死本能的概念比弗洛伊德更多,並認為體質性(與生俱來的)妒忌是其*具破壞性和*難解決的形式,這構成了她*後一部主要理論著作《嫉羨和感恩》 (Envy and Gratitude, 1957)的主題。特別是在1969年舉行的關於這個主題的研討會上,她關於體質性妒忌的觀點受到了英國精神分析協會中非克萊因學派的批評,但克萊因的追隨者繼續感到這個概念對他們的工作至關重要。很少有專門關於這個概念的論文(但見Segal, 1973,第4章;Joseph, 1986),盡管它被廣泛使用並出現在幾乎所有其他主要議題的討論中。

克萊因對精神分析理論的重要貢獻是她對偏執–分裂位(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P/S)和抑鬱位(depressive position, D)的表述(M. Klein, 1935, 1940, 1946; Segal, 1973)。有時人們會說,盡管克萊因作為一個臨床醫生很出色,但她不是一個理論家(Meltzer, 1978; Mitchell 1986),這種觀點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她對偏執–分裂位和抑鬱位的理論表述從根本上改變了許多分析師對心理發展和功能的看法,並影響了許多人的觀點,包括許多非克萊因學派者。這些概念已被證明是偉大的開創性表述,成為許多後續工作的起點和靈感。

克萊因認為,抑鬱位是一種典型的焦慮、防御和客體關係的組合,通常在嬰兒三到六個月大時開始出現,但在整個生命中持續,不會完全解決。所有克萊因學派分析師都發現這個概念是他們工作的基礎。克萊因描述了抑鬱位的獨有特徵,即部分客體整合而形成了整個客體,以及個人痛苦地認識到其愛與恨的感覺是針對同一個整體客體的。關心客體這一主題是該思想的核心。克萊因的同事們保留了這些特徵,但在研究精神病病人、邊緣性病人和非常妒忌的病人時,使用這一想法的方式表現出人們逐漸越來越強調,認識到客體的分離性和獨立性是抑鬱位的另一個標志。對思維和藝術事業的研究也表明,在抑鬱位、象徵性思維和創造力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實際上是本質性的關係(Segal, 1952, 1957, 1974)。

克萊因作品中*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盡管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表面上的特點:她將解剖學上的部分客體作為嬰兒和無意識*早關注的客體,特別是乳房和陰莖。她的依據是這些部分客體在小孩子的思維和遊戲中具有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在大齡兒童和成年人的無意識中的持續重要性。她認為這種重要性的基礎在於,乳房是嬰兒對母親*初體驗的焦點,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母親本身,並在實際上被用作母親的代表。出於《當代克萊因》第二卷中技術部分所討論的一些原因,一些克萊因學派分析師在使用解剖學上的部分客體的語言去構成詮釋時,開始更為謹慎。

但這種變化不只是在術語方面。而是從結構逐漸轉向功能的變化,也就是說,我們從關於解剖上的部分客體的想法,轉到關於心理上的部分客體(這是埃德娜·奧肖內西向我建議的措辭)的想法,以及從主要關於它的物理結構,到更多是關於部分客體的功能。看見、觸摸、品嘗、聽見、嗅聞、記憶、感覺、判斷和思考的能力,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被歸結為並被感知為是與部分客體有關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以解剖學上的部分客體來思考(雖然是小孩子一開口就能清楚表達出來的內容),但其實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相對高級的概念,其中各種部分功能被匯集到一起,形成一套整體的具有物理解剖結構特徵的集合。如今,克萊因學派分析師在他們的臨床工作中關注的是功能而不是解剖學上的部分客體,而且詮釋至少在一開始很可能是以功能而不是解剖結構的語言來表述的;與克萊因的投射性認同概念一致,這些功能經常被理解為自身的一些方面被投射到了部分客體上。

克萊因將偏執–分裂位構想為*早的嬰兒期所特有的焦慮、防御和客體關係的組合,這對她的同事來說是一個重大靈感來源。20世紀50年代,對於克萊因有關偏執–分裂位的觀點在分析精神病性病人方面的應用,人們產生了特別的興趣,這是一項非常富有成效的探索,帶來了大量進一步的工作,特別是赫伯特·羅森菲爾德(Herbert Rosenfeld)關於混亂狀態和自戀的工作、西格爾的符號理論和比昂(Bion)對思維過程的工作。對精神病性病

目次

總引言

————

第1部分 對精神病性病人的分析

引言一

第1章

關於一名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超我衝突的精神分析說明(赫伯特·羅森菲爾德)

第2章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抑鬱(漢娜·西格爾)

第3章

精神病性與非精神病性人格的區分(W.R. 比昂)

————

第2部分 投射性認同

引言二

第4章

對聯結的攻擊(W.R. 比昂)

第5章

肛門自慰與投射性認同的關係(唐納德·梅爾澤)

第6章

對精神病狀態精神病理學的貢獻:投射性認同在精神病病人的自我結構和客體關係中的重要性(赫伯特·羅森菲爾德)

第7章

投射性認同——?一些臨床方面(貝蒂·約瑟夫)

————

第3部分 關於思考

引言三

第8章

關於象徵形成的說明(漢娜·西格爾)

第9章

思考理論(W.R. 比昂)

第10章

早期客體關係中的皮膚體驗(埃斯特·比克)

————

第4部分 病理組織

引言四

第11章

邊緣病人中的分裂現象(亨利·雷伊)

第12章

恐怖、迫害和恐懼——對偏執性焦慮的剖析(唐納德·梅爾澤)

第13章

精神分析中生死本能理論的一種臨床方法:對自戀攻擊性方面的研究(赫伯特·羅森菲爾德)

第14章

殘忍與心靈皺縮(艾瑞克·布倫曼)

第15章

自戀組織、投射性認同以及認同行動的形成(萊斯利·索恩)

第16章

對防御組織的一例臨床研究(埃德娜·奧肖內西)

第17章

瀕死成癮(貝蒂·約瑟夫)

第18章

病理組織與偏執-分裂位和抑鬱位之間的相互作用(約翰·斯坦納)

————

總引言及其他引言材料中的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引言一

20世紀50年代是克萊因學派實踐和思想發展的重要時期,因為克萊因關於精神病性焦慮和防御的想法在重病病人,主要是精神分裂症病人身上得到了檢驗。進一步的目的,是看是否可以在不偏離精神分析技術本質的情況下對精神病病人進行分析。正如克萊因對兒童的分析一樣,對精神病病人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材料,並帶來了新想法和興趣領域的發展。

羅森菲爾德、西格爾和比昂是這個領域的第1批探索者[見Rosenfeld, 1947, 1949, 1950, 1952(本書中重新刊載), 1954, 1963;Segal, 1950(在本套書第二卷中重載)和1956(本書中重新刊載);Bion, 1950, 1954, 1955, 1956, 1957(本書中重新刊載), 1958a, 1958b, 1959(本書中重新刊載於“第2部分:投射性認同”)]。1947年羅森菲爾德的《人格解體的精神分裂狀態分析》(Analysis of schizophrenic state with depersonalization)為這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論文開了個好頭,它說明了克萊因在1946年發表的劃時代論文《關於一些分裂機制的說明》(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中所描述的許多觀點。西格爾於1950年的論文《對一位精神分裂症病人分析的某些方面》(Some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of a schizophrenic)特別引人關注,並在《當代克萊因》的第二卷中重載,因為這是對一位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詳細精神分析治療的*早描述,而且沒有對精神分析技術進行重大修改。

西格爾、羅森菲爾德和比昂都同意精神分析方法在治療精神病病人方面的可行性,不過羅森菲爾德比西格爾和比昂討論得更詳細(Rosenfeld, 1952)。他們都報告說他們的病人有所改善,不過,他們也清楚地表明,這些病人極為難以理解。他們都發現克萊因關於偏執–分裂位是精神分裂症的固著點的觀點得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證實,也都發現她關於投射性認同、早期的迫害性超我、抑鬱性焦慮的痛苦以及從它撤退到偏執–分裂位的防御的觀點得到了大量證實。

不過,這些作者都沒有止步於僅僅確認克萊因的觀點。羅森菲爾德對在偏執–分裂位中未能區分愛與恨以及自我與他人的問題產生了興趣,他在關於混淆狀態和自戀的論文中發展了這些想法[1950, 1964, 1971b(載於本書“第4部分:病理組織”)]。西格爾被激勵著進一步研究解決抑鬱性焦慮之成敗在象徵性思維的發展和創造力中所扮演的角色[Segal, 1952, 1957(重載於本書“第3部分:關於思考”)]。比昂可能是克萊因的學生和同事中*有創意的一位,他開始形成關於偏執–分裂位的正常和不正常經驗之間差異的想法,這使他區分了用於疏散與碎片化精神內容的投射性認同,和作為一種可以影響接收者並反過來允許自己被接收者影響的交流形式的投射性認同。他開始了對思維的研究,一直以來,這種研究在各種發展中以不同的形式作為他精神分析生涯的主要關注點[Bion, 1959(重載於“第2部分:投射性認同”),1962a(重載於“第3部分:關於思考”),1962b,1963, 1965, 1970]。

有三篇論文說明了這個早期階段的工作。在《關於一名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超我衝突的精神分析說明》(Notes on the psychoanalysis of the superego conflict of an acute schizophrenic patient, 1952)中,羅森菲爾德詳細敘述了他堅持用完全精神分析的方法來治療精神分裂症病人,並與當時在美國使用的技術修改進行對比。他接著描述了一位年輕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簡要分析中的一些細節,該病人與其他精神分裂症病人一樣,有著一個極其原始和嚴厲的超我。讀者很難不被羅森菲爾德努力理解病人怪異但感人的交流的臨床表現所打動。他詳細說明了分裂、投射性認同、內射、通過大規模投射性認同引起的自我解體,病人在區分自我和客體方面的困難;他還關注病人對乳房和母親身體資源的原始妒忌。

西格爾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抑鬱》(Depression in the schizophrenic, 1956)不僅對分裂和投射性認同做了深刻的臨床說明,還對克萊因的這一觀察做了說明:精神分裂症病人無法忍受抑鬱位的痛苦而退縮到偏執–分裂位的防御(M. Klein, 1946)。在一連串的材料中,病人無法忍受承擔責任的痛苦,也無法意識到曾有過攻擊她的分析師和她父親的幻想(她的父親已經自殺了),她扮演了奧菲利亞的角色,撿起並撒下想象中的花朵,從而在她的分析師心中激起悲傷(和理智),並聲稱無法為自己的瘋狂負責。

有趣的是,西格爾的這篇論文幾乎是在比昂的論文《精神病性與非精神病性人格的區分》(Differentiation of the psychotic from the nonpsychotic personalities,1957,本書中重載)發表的同一時間發表;他們事先沒有討論過各自的論文,但他們的研究思路非常相似。比昂的論文側重於病態投射性認同的一般理論,而西格爾的論文則對其進行了具體說明。比昂在自己的論文中進一步發展了克萊因的觀點,即每個人,無論多麼“正常”,都有某種程度的精神病性焦慮和對它的病理性防御,並指出所有的精神病病人都有某種程度的非精神病性功能,分析師正是針對這部分人格提出詮釋的。他描述了精神病病人人格的細微碎裂,尤其是意識到現實的那部分心靈。當人格中的非精神病部分使用壓抑時,精神病部分則試圖讓自己擺脫執行壓抑的那部分心靈。由人格中的精神病部分所執行的投射性認同,涉及碎片化,分裂成許多顆粒,並對它們進行投射,這導致了比昂所說的“怪異客體”的形成。該文的觀點為他的思維分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50年代往後,許多克萊因學派分析師繼續對精神病病人進行分析,但很少有人專門就精神病病人的可分析性或克萊因對偏執–分裂位的勾畫發表論文。人們的興趣已經轉移到對自戀和邊緣性病人的分析,以及他們維持心理平衡的方式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