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滿額折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傳播與認同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新興傳播科技與數位媒體匯流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傳播開啟新局。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辯證交織與推波助瀾下,台灣的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廣電媒體在本世紀初揭開序幕,如今已開花結果。在全球多文化、多族群、多語言的公共領域傳播環境中,族群媒體扮演復振語言文化、促進族群交流及建構社會認同的重要角色。本書的十個篇章帶大家從在地觀全球,從全球看在地,以跨族群傳播、接收分析、健康傳播、使用與滿足、媒體再現、國際新聞馴化策略、幻想主題、符號學、媒介框架之學理視角,透視全球與在地的原住民與客家人的傳播與認同風貌。

自費出版訊息:
www.weber.com.tw/selfhelp.php

作者簡介

李美華
現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

學歷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Buffalo)傳播學博士。

經歷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華傳播學會副理事長
《新聞學研究》書評書介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HKBU)傳理學院訪問學者
加拿大西安大略(Western)大學資訊與媒體研究學院訪問學者等

研究領域
族群媒體、文化傳播、組織溝通、風險傳播、國際新聞、健康傳播、人工智慧、元宇宙科技等

 

自序

筆者大一到大四參加東海大學山服社團,每逢寒暑假到部落蹲點,那是青春歲月中最美好的歷練跟回憶。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UNY-Buffalo)就讀研究所時,筆者有機會跟來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同學們實踐文化傳播交流,來自烏干達(Uganda)的喬治同學說:在他的國家,身材窈窕的女生反而不受歡迎;美國同學史考特捏著鼻子抱怨在研究室公用微波爐中加熱的韭菜水餃味道太嗆;韓國同學敬熙Song的統計跟料理能力一流;日本學長信之Chikudate不吝提供Galileo研究數據;烏克蘭籍學生尤金(Eugene)在傳播101課程上最好學多問;巴奈特(Barnett)指導教授中外歷史如數家珍、師母對任教學校的弱勢孩童付出大愛。在淡江大學任教期間聆聽交工樂隊創作、參與原住民服務講座。擔任香港浸會大學(HKBU)訪問學者時走訪大澳漁村及客家圍村。在陽明交大任教期間,執行人社中心蘭嶼研究計畫、客委會研究計畫;指導山服社團服務學習;教授多元文化與傳播課程。訪問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Western U.)時體驗第一民族POW WOW儀式…筆者受惠於人生旅途中這許多文化震撼、洗禮與啟發,由衷感謝;身處融合傳統與現代、結合經典與新興媒體科技的學術環境,深感幸運。本書之所以能付梓出版,除了謝謝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筆者要向所有貴人、師長、同學、同事、助理、受訪者及親朋好友們致謝感恩…maelanenga, masalu, mhway su, takdrengesu, a yoy, array, many thanks, merci beaucoup, gam-sa-ham-ni-da, arigatōgozaimasu, 唔該晒,承蒙您,恁仔細,謝謝,…
時至今日,21 世紀已走了近四分之一,全球各地多元文化與傳播媒體科技交織演進。環顧我們身處的大千世界,文化傳播時刻在發生。舉凡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科技在日常生活扮演之資訊告知、守望環境、娛樂、教育、社交之功能益發彰顯,同時也顯見族群媒體扮演中介傳播管道的重要角色與不可或缺。「文化如水,人類如魚」,1 人類(魚類)生活中不能缺少文化(水),若被換置到其他文化(水)中,需要長時間才能適應(習慣)跟理解。循此道理,身處多元文化社會,實須透過族群媒體傳播族群文化,除了引介不同族群文化,也能增進自身族群文化認同,降低族群間的扭曲誤解,並減少彼此適應及理解的時間,以促進相互肯認、建立共識。在文化與科技全球在地化的今天,讓我們共向期許台灣的原住民與客家族群媒體持續致力台灣多元文化的傳播與再現,扮演族群認同構建的重要功能,展現其在媒體產業的翹楚地位及領頭羊角色,引領多元文化世界潮流,發揮永續經營發展之軟硬實力與全球影響力。

李美華
2023年歲末於新竹

目次

自序
第一章 多元文化脈絡下的台灣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媒體與傳播
第二章 看見全球原住民族部落COVID-19疫情:【Ita.看世界】的觀點
第三章 客家電視「國際新聞-客觀世界」所再現的生活世界
第四章 兩岸新聞媒體再現之台灣客家認同與文化形象
第五章 海外客家閱聽人研究:網路媒體時代的客家認同
第六章 網路媒體科技之使用與效果:客家認同與形象感知
第七章 客家網路傳播研究:「好客ING」網站之評估
第八章 《蘭嶼雙週刊》之核廢料幻想主題分析
第九章 網路新聞中的客家意象:符號學取徑
第十章 雅美/達悟族群形象之媒介框架分析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多元文化脈絡下的台灣原住民族
與客家族群媒體與傳播

在台灣,執族群媒體(ethnic media)頭角的當屬2003年成立迄今逾20年的客家電視台、2005年成立迄今逾18年的原住民族電視台,以及分別於2017年6月,以及2017 年8月開播的講客廣播電台、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於1970年代開始由歐美國家採納,政策制定過程歷經起伏更迭,時至今日仍被視為是最符合世界潮流的普世價值。多元文化主義重視「差異」的概念,尤其重視少數與弱勢族群的不平等處境,咸認政府必須做到公共領域對其肯認,並須通過立法保障其權利與尊嚴。實施多元文化主義的具體作法之一,為支持少數族群語言的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的興建與運作 (劉阿榮,2019:8)。台灣自1980年代後期開始,因應多元文化主義之世界潮流驅動,政府陸續制定多元文化傳播政策,逐步開啟發展族群媒體及族群傳播的里程碑新頁。2000年以後急起直追,台灣的少數族群(原住民族、客家)終於正式擁有自己的全國性族群廣電媒體。蕭新煌(2005: 6)指出:台灣族群傳播首要透過電視媒體,族群傳播應被賦予以下目的:

1.傳播宣揚、強化族群文化認同、提升族群榮譽感。
2.傳遞每一個族群文化,把各個多樣文化內涵傳遞給其他族群,減少彼此間的無知和誤解。
3.溝通各族群差異文化內涵、減少差異所造成的誤解、異中求同,建立本身就是多元的主流文化。
4.族群傳播應有倡議功能,倡議少數族群應享有的平等和公平待遇。
5.在沒有壓迫、扭曲、歧視之下,建立族群多元但國家認同一體的新共識。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國外族群媒體與族群傳播的研究文獻(Johnson, 2010:110-113;李美華,2016)通常將族群媒體/傳播研究分為以下四個類型典範:

1.強調族群媒體的同化導向(assimilation-oriented)功能,著重媒體的控制力及主流化效果。
2.多元導向(pluralism-oriented)的族群媒體,強調族群媒體負有保存復振文化及強化族群認同的功能。
3.聚焦於探討族群媒體的內容(content),並將之視為族群媒體之使用效果的中介變項(mediator)。
4.以質性及批判分析視角探討族群媒體研究,此一研究典範乃植基於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或社會文化理論。

國外有關族群媒體、傳播與認同的研究文獻指出:21世紀肇始,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數位化(digitalization)的影響下,少數族群(minority ethnic groups)之媒介使用(media use)已成為探討多元文化主義及族群融合(integration)研究的關鍵重要論述(Sinardet & Mortelmans, 2006)。特別是在當今資訊傳播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迅速發展及日新月異的時代,網路媒體科技對於再現少數族群形象及建構族群認同的功能與角色已不啻被視為最重要的族群媒體與族群傳播研究課題。在探討族群媒體的認同建構功能時,可以分析族群成員對於媒體文化符號的詮釋,探索族群認同的韌性強度,並勾勒族群成員之感知文化認同的整體樣貌。
檢視族群媒體與族群傳播研究議題,我們尤須關注台灣的原住民族及客家族群的傳播權、文化權與媒體近用權。台灣的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媒體與族群傳播從1980年代開始,隨著多元文化主義的法制化而建立新篇章及新視野,並持續穩健地邁向新的里程碑。本章回顧台灣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媒體的發展背景,在多元文化歷史脈絡下,鋪陳台灣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媒體傳播之演進歷程並介紹本書篇章結構。

壹、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TITV-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原住民族廣播電台(Alian FM96.3)

關於原住民族的傳播權與媒介權論述乃是原住民族訴求的重要權利(林福岳、陳楚治,2008: 59)。對於台灣原住民族而言,過去長期在台灣的傳播環境中所面臨的最大議題之一,便是一直被以「他者」的身分和角色再現,無法呈現自我的主體性(林福岳,2010:131)。而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的傳播重點即在於探討其主體性,以及原住民族的傳播主體性於實踐層面應該如何表現(林福岳,2010)。此外,政府應保障原住民族接近使用資訊傳播媒體科技的基本權利,降低數位落差,深化媒體近用精神(陳清河,2004)。
彰顯台灣原住民族主體性的「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簡稱「原民台」或「原視」於2005年7月1日正式成立,並於2007年1月1日加入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簡稱公廣集團)。其後,原民台於2014年離開公廣集團,納入「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IPCF-Indigenous Peoples Cultural Foundation),簡稱「原文會」,並於2016年8月1日起正式於無線數位頻道以HD訊號播出。
關於原民台離開公廣集團的背景情境,以撒克‧阿復(2011:67)指出:

「要建構具有原住民族主體性之電視台之正當性,要從國內外有關原住民族傳播權相關的法律規定以及『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探討設置一個原住民族自主、自治的原民台的適法性和正當性。也要從多元文化主義有關媒體論述之進路,探討原民台和公廣集團的關係,因為對於原民台和原住民族而言,公廣集團不單是一種新形式的新傳播帝國主義,且其實踐的是一種同化性質之意識型態…為建構符合黨政軍退出媒體,並維護原民台的自主性,可借鏡國外設置原住民族電視台的經驗,提出原民台單獨立法的建議,以建構一個專屬原住民族的公共頻道。」

於2017年8月9日開播的原住民族廣播電台(FM96.3 Alian Radio)與原民台皆為原文會所經營的族群廣電媒體,其使命與宗旨在於: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IPCF)是臺灣唯一經營文化、電視、廣播的民族基金會。我們持續努力,不斷創新,期許透過傳播成就臺灣各族群互信互重的未來,並讓世界各個角落都能看見臺灣的原住民族及臺灣。」

值得注意的是,原民台依據『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設置條例』,於2014年開始隸屬中央政府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會)主管的基金會(原文會)後,仍遭受若干無法擺脫政府介入的質疑。管中祥表示:「原文會要做教育文化藝術推廣,有非常強的『對外宣傳』使命。另外一部分,媒體角色要獨立自主;但有了這個使命,很難獨立自主,又遑論要反過頭來監督上級—給你錢的單位」。
從多元文化主義與族群傳播權的視角出發,張錦華 (2014)剖析原住民族電視台的發展過程,張錦華表示(張錦華,2014:200-205):

1.原住民族的媒體雖然也具備廣義的公共利益的性質,但其宗旨與一般以大眾為目標的公共電視媒體宗旨並不完全相同。前者具有復振原住民族主體性和文化傳承的目的,因此特別強調讓原住民族獲得媒體近用和族群發聲的權利。
2.族群媒體需要特別為弱勢族群服務,而非完全開放為全體民眾服務。
3.族群電台雖然與一般公共電視有所不同,仍有其族群公共性之需求和公共問責(對於族群服務而言)的需要。例如,透過具有族群主體性的問責設計,要求其成為原住民族共同的公共性媒體,以免落入少數族群所掌控。
4.2010年1月14日成立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原文會),依法肩負原住民族文化傳承,以及經營傳播媒體之重任。原民台在2014年1月1日由原文會自主營運。原住民族電視台應進一步推動專屬法規以保障其財務的獨立和回應族群問責的需要,否則仍為政府電視。
5.原文會經費約有四分之三(約3億2千萬元)投入原住民族電視台,對於其他媒體如平面 、廣播 、社區媒體及數位媒體等投入較為有限。
換一個角度,從族群媒體組織運作觀察,原民台的主管機制是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下設董事會、監事會、稽核室,執行長與副執行長,以及新聞部、節目部、製作工程與資訊部、廣播部、文化行銷部、行政管理部,各司其職。 在節目內容方面,原民台的節目類型包括:族語競賽節目、新聞節目、生活節目、資訊節目。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的節目類型包括:大眾娛樂類、公共服務類、教育文化類、產學合作類、新聞資訊類、族語教學類。 原民台與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具內在及外在多元化及多樣性,節目內容具廣度及深度,可以充分呈現台灣原住民族的豐富文化意涵與族群意象。
原民台對於台灣多元文化的永續發展及原住民族之文化認同建構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相關研究包括:蔡珮(2012)分析台北都市原住民族群認同建構與收視原住民族電視台的關聯性,採用深度訪談方法,訪談19位台北都市原住民,研究結果顯示:收看原住民族電視台節目對於提升受訪者的「族群自我身份認同」、「族群歸屬感」、「族群態度」與「族群投入」等四個族群認同面向有正面助益。且原住民族電視台扮演「教育」、「保存母語並擴展以母語談論當代事物」、「提供原住民族互相連結與支持的空間」,以及「調解時空、知識與偏見裂縫」的功能與角色。
針對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節目產製的文化再現、傳播效果與經營管理,多位學者提出研究論述,例如:蔣安國 (2013:90)指出:原住民族廣播電台「應儘量發展一個可以容納多族群語言節目的廣播平台。在內容方向上,應著重原住民族群接觸媒體的情境,站在族群的基本人權觀點,維護自身的媒體近用、發聲權,發展完整的多母語節目廣播平台」。孫嘉穗 (2014)探討原民台族語新聞的文化翻譯,透過深度訪談新聞主播與相關媒體文化工作者,研究結果指出:族語新聞主播不僅是播報者,也是不同文化間的文化轉譯者,須具備原住民族群文化背景的知識,並且理解部落社會與文化脈絡。周惠民、李凱婷(2015)指出: 自2014年原民台自主經營後,需要提升原住民族電視台的近用權及健全法制工作,落實無線數位電視普及並加強國際交流。鄭中信(2015)分析原住民族電視台於2014年製播的《O'rip 慢.生活》節目,節目在強調原住民族身份、文化的狀況下,背負了傳承的壓力。但是,其節目的製播團隊透過「長時段拍攝」的鏡頭操作,造成「離題搜尋」的閱聽效果,脫離使命的框架,回歸自然。舞賽‧古拉斯(2016)指出:作為族群媒體,原民台之經營管理者首先應重視使命,發展定位與訴求對象,掌握自己的優勢及觀眾反應,訂出強化頻道的核心競爭能力策略,並靈活運用節目策略。姚穎、王郁翔、林福岳(2017)探討原民台的整合行銷策略及成效,研究結果指出:原民台運用整合行銷傳播策略,如廣告、促銷、人員銷售、直效行銷、公共關係等策略,以達到促進台灣原住民族事務為大眾之關注目標之目的。張鴻邦(2018) 檢視原民台製播的「每日新聞」及「族語新聞」,探討原視新聞實作之社會意義,研究結果表明:原民台的社會境況與組織現實,以及原住民族新聞工作者之實作經驗,提供了豐富原住民族新聞學內涵不可或缺的養分。黃毓超、王亞維(2018)檢視原民台之組織運作過程中利益關係人的作為與影響,論述彰顯原住民族傳播主體性與獨立傳播權的意義,並提出政策建議。

貳、客家電視台(Hakka TV)、講客廣播電台(Hakka Radio)

台灣自1987年起解嚴,接著解除報禁、黨禁,隨之逐步釋出廣播與電視頻道資源,視為開啟多元文化傳播政策的起點。在台灣的多元族群中,為數四百多萬人的台灣客家族群, 直至1988年12月28日發起「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之後, 才終於跳脫隱形的身份。當台灣的客家人成為擁有基本族群文化傳播權的族群,擁有屬於自我族群的廣電媒體做為發聲管道,才開始被定位為一個重要「族群」,成為台灣的「四大族群」之一(王甫昌,2015:29)。
回顧客家族群媒體發展歷史,執客家族群媒體牛耳的客家電視台(Hakka TV),簡稱「客台」、「客視」,成立於2003年7月1日。2006年1月20日,《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公布施行,中華電視公司(華視)進而公共化。2007年,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由公視基金會和華視組成,涵蓋了公共電視、華視、原住民族電視台、客家電視台、台灣宏觀電視台等五個頻道,成為擁有1500員工,每年掌握20億公共經費的媒體集團 (秦琍琍 ,2011: 109)。加入公廣集團的客家電視台,成為具備少數族群媒體與公共媒體特質的電視頻道(李美華,2016)。其後,客家電視台於2016年7月6日啟用HD高畫質訊號,並於2019年1月7日開始接管於2017年6 月23日開播的「講客廣播電台」(Hakka Radio FM105.9)。
關於講客廣播電台的緣起,客家委員會(Hakka Affairs Council,簡稱客委會)自2016年開始,持續推動客家電視台法制化與設立全國性客家廣播電台,並規劃結合客家電視台、全國性客家廣播電台,以及策略聯盟地方頻道的資源,推動成立「客家公共廣播電視集團」。2017年客委會提報行政院的《客家基本法》第12條修正案,擬修正為:「政府應依法推動設立全國性之客家公共廣播及電視行政法人,其組織以法律定之」,然而此舉引起傳播學者、媒改團體與客家電視台員工反彈。 2019年1月7日,總統令制定公布《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設置條例》,明示自「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客傳會) 成立日起(2020年1月1日),將接管「講客廣播電台」, 然而是否將客家電視台納入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當時卻尚未有定論。
多名傳播學者曾建議將客家電視台納入及續留台灣公廣集團,例如:陳彥龍、劉幼琍(2006)曾明確指出:將客家電視台與原住民族電視台納入台灣公廣集團,為勾勒數位時代的公共廣電集團之最佳藍圖。管中祥(2017)亦指出:「站在資源整合、媒體綜效、避免疊床架屋,以及使客家電視台兼負文化推廣及媒體獨立的功能及立場,政府應考量將客家電視台續留公廣集團」。

參、本書結構

在世界潮流趨勢與台灣多元文化傳播政策下應運而生的客家族群廣電媒體(客家電視台、講客廣播電台)、原住民族廣電媒體(原住民族電視台、原住民族廣播電台),是傳承台灣客家與原住民族文化的典範與瑰寶。族群媒體是族群文化的縮影,也是建立與塑造族群意識與族群認同的最核心場域。對於媒體與傳播領域而言,研究者尤須關注「對於新興族群傳播媒體的建制、專業、內涵與品質,…扮演積極的評估及協助角色,尤其應長期觀察及追蹤」(蕭新煌,2005:8)。
回顧歷史,多元文化主義與族群傳播媒體在台灣已穩定紮根、茁壯發展。本書針對原住民與客家族群之平面、廣電、新媒體科技的內容產製與傳播效益進行分析與論述,希冀藉由長期觀察的研究成果,深化台灣族群媒體研究的理論內涵及強化族群媒體傳播的研究能量,並期盼以學術研究作為根基,擘劃多元文化與傳播之媒體素養教育的未來發展願景。
本書第一章「多元文化脈絡下的台灣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媒體與傳播」鋪陳多元文化傳播政策在台灣施行的背景與現況,以及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客家電視台、講客廣播電台的成立背景與發展樣貌,並介紹本書篇章結構。
本書第二章到第十章集結作者改寫2013年至2021年發表於研討會、專書、期刊的九篇學術論文,以下分述之。
「第二章:看見全球原住民族部落COVID-19疫情:【Ita.看世界】的觀點」
本章從健康傳播與國際傳播的理論架構出發,探討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的國際新聞節目【Ita.看世界】針對全球原住民族部落之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報導的媒介框架、馴化策略,以及閱聽人解讀型態。

「第三章: 客家電視「國際新聞-客觀世界」所再現的生活世界」
本章探討客家電視台所製播的國際新聞節目「國際新聞-客觀世界」如何採用馴化策略再現國際新聞事件,透視其所再現之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客家視野,探討客家電視製播的國際新聞節目所植基的全球與在地政治經濟情境與社會文化脈絡。

「第四章: 兩岸新聞媒體再現之台灣客家認同與文化形象」
本章透過《讀秀中文搜尋系統》,蒐集1980年至2019年兩岸四地(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的報紙媒體關於「台灣客家」的報導文本,分析報導主題、報導類型、報導媒體、 報導來源、報導地區、客家節慶、報導方向(語氣)等類目,並分析新聞文本中的台灣客家文化形象與認同論述。

「第五章: 海外客家閱聽人研究:網路媒體時代的客家認同」
本章根據社會認同與自我歸類理論,以閱聽人接收分析研究視角,探討北美地區閱聽人使用客家網路媒體之傳播現象,並分析閱聽人使用客家電視、廣播、網站、部落格、社群媒體與其感知客家形象及客家認同之間的關聯性。

「第六章:網路媒體科技之使用與效果:客家認同與形象感知」
本章檢視網路媒體科技的使用對於建構客家文化認同與形塑客家形象感知的影響效果,採用量化網路問卷調查與質性深度訪談研究方法,探討北美及兩岸四地(台灣、香港、澳門、中國大陸)閱聽人的客家網路媒體科技使用行為,並分析不同地區客家閱聽人使用客家網路媒體科技內容的解讀型態及客家認同。

「第七章:客家網路傳播研究:『好客ING』網站之評估」
本章分析「好客ING」客家影音網路平台所再現與產製的客家文化意象,並探討「好客ING」如何應用網路媒體科技的互動性與超連結特性,提高閱聽眾的使用率、參與感及認同感,以扮演客家數位典藏與公民新聞媒體的雙重角色。

「第八章:《蘭嶼雙週刊》之核廢料幻想主題分析」
本章探討《蘭嶼雙週刊》如何在核廢料議題上,建構蘭嶼人反核廢料的論調,並營造、覆誦、凝聚蘭嶼島上的雅美(達悟)族人所共享的族群認同及語藝視野。《蘭嶼雙週刊》透過雅美(達悟)族人所共享的微觀幻想主題,包括主角、場景、行動、合法化機制,一方面再現雅美(達悟)族人對於核廢料的共同感知;另一方面建構雅美(達悟)族人的集體認同意識。

「第九章:網路新聞中的客家意象:符號學取徑」
本章以符號學取徑探討當代網路新聞媒體所再現的客家文化與客家意象,分析網路客家新聞之點閱人數、按讚次數、評論次數、超連結次數、文化意象、客家人形象、節慶類型等類目,並詮釋網路新聞所再現的客家元素及文化意涵。

「第十章:雅美/達悟族群形象之媒介框架分析」
本章以框架理論為基礎,分析與比較台灣主流媒體《聯合報》與蘭嶼在地媒體《蘭嶼雙週刊》所再現的雅美(達悟)族群形象。研究發現包括:報導主題以「文化新聞」為大宗;在族群關係方面,《聯合報》比例最高的框架是「友好」,《蘭嶼雙週刊》則是「不受尊重」;《聯合報》從外來者的角度再現蘭嶼文化與景觀,並建構獵奇式、商品化與觀光導向的雅美(達悟)族群形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