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滿額折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阿咩正傳(上):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定  價:NT$ 670 元
優惠價:9060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6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個香港橫跨華洋世紀的紅色文青與雙面商人的傳奇故事,
蔚集香港經歷過的矛盾、衝突、焦慮、痛苦,
有你所略知的殖民地史實,有更多你不知道的香港秘聞。

2023年,香港經歷史上少見的巨變,有人號稱是「第二次回歸」。
五年來發生的種種,曠日而深遠。
今日的局面,有歷史、文化、經濟、政治、人類學和心理學等種種複雜的原因。
千帆過盡,當你悵然回首,會不會發現逐漸消失的香港,其實你從未完全了解過?
雖然香港有歷史博物館,記錄了許多人文檔案,但許多消失了的事實曾經存在,卻又少有人真正看清楚其層次。
1949、1967、1989、1997,香港命運的幾個轉折點,勾連起獅子山下多少人波瀾滔滔的身世。
然而千絲萬縷,另一因果的香港、千萬人蒼茫中,另有一幅命運針織的密碼香港。

《英氣》主角,並非香港顯赫知名的億萬富豪。但其人生經歷,與香港殖民地的歷史大背景血脈相連、因果緊扣。他的故事,代表了許多今日的年輕人從來未曾窺探過的香港某一個橫切的領域。

繼《爭氣》之後,這是另一個角度的香港,是你似曾相識但從未想像過有如此奧秘的香港。此書其中記述的事實,需要有心人用大腦來思考,方知香港前世之奧秘。這本香港人的回憶錄,固然共同屬於你我香港人的當代,也為未來的香港人留下非常獨特的見證。

作者簡介

陶傑

香港專欄作家,廣播電台與電視節目主持人。

序曲

2004年1月26日至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巴黎,出席中法建交40周年慶祝活動。
法國在歐洲北約國家中最早與紅色中國正式建立邦交。因為1964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奉行獨立外交路線,要擺脫美國影響,所以就全力與中國建交,展開經貿往來。
法國大革命對中共革命的影響,令法國人對中國有無限浪漫的情懷。而周恩來和鄧小平亦曾於中共草創時期到過法國勤工儉學,故中國人對法國也有特殊的嚮往。
中法建交40年,有許多活動分別在巴黎、北京舉行。1月28日這一天,巴黎的法國總理府有一項重要活動:法國總理拉法蘭(Jean-Pierre Raffarin)當日黃昏於總理府與胡錦濤親自主持法國湯姆遜(THOMSON)集團名下的電子公司,與中國TCL企業簽署合併協議的儀式,合資後的公司由中方TCL控股,打造一家全球最大的生產顯像管電視(CRT-TV)企業。
此一交易據稱是中共立國以來第一宗中國品牌正式「走向世界」的國際併購案。
因為這一年,TCL與湯姆遜合併之後,接收的生產線和市場,是全球二千二百萬部顯像管電視,銷售量高於日本索尼、韓國三星,是全球產量銷售之冠。
中國的TCL本來是出身於廣東惠州的一家小企業,經一個香港人穿針引線,揚帆出海,終於與歐美聞名的湯姆遜成功合併且由中方控股。
半年之後,中國的聯想才收購美國IBM的手提電腦業務。故TCL收購湯姆遜TV業務,才是開中國企業有史以來併購海外公司業務的先河,此案例現已列入哈佛商學院的課程。
從此,此一中法合資企業所生產的「彩電品牌」,在亞洲叫TCL,在歐洲叫THOMSON,在美國則叫RCA。因為法國湯姆遜在與TCL合併之前,早已收購了美國影音老牌RCA。因此,此一以中國領銜的國際項目橫跨中國、歐洲、北美洲,成為中法美三國技術、管理、市場合作的奇特結晶。
這一切發生在鄧小平和江澤民權力主控、「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
促成此事的關鍵人物叫做楊向杰,一個香港人,外號「阿咩」。
一名香港仔如何翻雲覆雨,拉攏三國的合作?此人從何而來?以往有何經歷?香港人口六百萬,從商者成千上萬,為甚麼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楊姓港商?這個人憑甚麼資歷和本錢能在此時空交匯之處,站在這一點?
1月28日下午,香港人楊向杰出現在法國巴黎市中心金三角的Simon & Simon律師行。
因為當晚七點,胡錦濤與拉法蘭即將以國家領袖的身份在法國總理府見證簽署此涉及年銷售額近百億美元、數萬工人、全球數十個工廠和實驗室的併購協議。但簽署的吉時在即,此一「框架協議」內許多條文細節,雙方仍爭持不下。TCL主席李東生和湯姆遜總裁達哈利(Charles Dehelly),已黑著臉搖頭嘆息離開會議室。眼看協議隨時告吹,此時,楊向杰即不慌不忙安撫兩位老友,說:「你們放心,讓我來試試。」
他進了會議室,把門關上,即用力拍著桌面,用他的港腔英語向不同國籍的二十多名洋人律師高聲喝罵:「你們各為其主,我明白。但我們的底線,是今晚七點鐘要到總理府,在中國國家主席和法國總理見證下簽署協議。至今你們還各持己見、爭論不休。現在已三點多了,若此一框架協議在這兩個鐘頭內不能敲定最後文本,我會宣佈此宗交易告吹,你們休想得到一分錢!」
說畢轉身就離開會議室,把門「砰」一聲用力關上。
會議室內,多國律師面面相覷,竊竊私語,即刻坐下來重新翻閱檔案。結果不到兩個小時,傍晚五時許,「框架協議」終於完成。
律師們讓楊向杰帶同兩位總裁進會議室,畢恭畢敬地呈上協議文本。
既然文本已準備就緒,可以送到總理府,等待元首光臨了。
七點正,法國總理府內,紅地氈已鋪妥,儀仗隊亦已作好準備,拉法蘭和胡錦濤雙雙到場。在中、法和歐盟的旗幟前,放了一張長桌,桌上攤開了楊向杰心血匯聚成的協議文件。
一邊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TCL集團主席李東生和首席財務官嚴勇,而另一邊則是法國總理拉法蘭及湯姆遜主席(非執行)唐夏(Frank Dangeard)及首席執行官達哈利。
此時,簽署儀式即將開始,侍應的香檳也準備好了。唐夏以目光掃視,似在尋找一個人。
這個人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前後找尋過六家中國企業,最後由他建議選定TCL,作為THOMSON彩電的全球合作夥伴。今天,中法兩國簽署合作協議,作為中法建交40周年最大的獻禮。慶祝成果之際,他去了哪裡?不也應該站在一起,共同誌慶此一歷史時刻?
這個人就是香港仔楊向杰,即是他的法國朋友熟悉的Raymond Young。
唐夏終於發現了人叢中的楊向杰,用眼神示意他來到自己的身旁。楊向杰看見,沒有走到唐夏身邊,而是轉身急步走到禮堂的後方,跨上正對著簽署長桌的電視攝錄台,站在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和法國TV5的攝錄機中間,正對法中兩國元首。
回想剛才入場進行身份檢查前,自己所出示的是不同於在場大部份人士的英國BNO護照,保安人員閃過奇異的目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不自覺地湧上心頭。
為甚麼香港主權移交近七年,自己這次入境法國持BNO護照?一本薄薄的證件,蓋滿了五洲四海的出入境印記,卻承載著千噸重的身世淒酸。
在簽署儀式的法中雙方之間,以及以後發生的許多國際大事,一個香港人應選站在哪邊?
身為法國湯姆遜集團在華的總代理以及中國政府和企業信任的多年合作夥伴,楊向杰一手引領湯姆遜集團與中方的TCL配對成功。一手持針,另一手握線,他是將線頭緩緩穿進針孔的那個人。
他的眼光、他的大腦、他的一雙手。他不應站在針或線的一方,應該在中間,他才超然。
香港並非主權國家,中國民族主義的情緒也極為敏感。在法國人眼中,若楊向杰站在所謂炎黃子孫的一邊,法國人會感到不舒服,認為他這許多年,原來只為中國利益奔忙。
若站在法方一邊,今天對面的中國官員和賓客雖是笑盈盈,不知道那一張張祝酒握手的笑臉後隱藏的,是對這個香港仲介人物的何等「定性」。將來政治氣候變化,或合併最終失敗,有照片為證,自己會不會淪為裡通外國的漢奸?
想到此處,欣喜之情,忽被一絲緊張和恐懼侵蝕。
靈機一閃,他不向前進,轉身走向後邊的電視攝影高臺。簽署儀式尚在進行,李東生和唐夏看見楊向杰在大廳另一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發出看來只有點曖昧的微笑。片刻雙方簽署協議,兩國領袖舉杯慶祝,會場一片掌聲,中法官員迅即忘記了這樣的一個香港人物的存在。
這個香港仔為何能更上層樓,登上此國際觀景台,而忽生獨愴然而涕下之情?
這個人是中國夢的其中一件裝飾品。
他的成長,他的經歷,他的故事,在血影和淚光之中,或許也有一點點你,和我。



楔子
他像香港人一樣獨特。

香港開埠於1841年,鴉片戰爭的硝煙方散,在南嶺的山影之外,在珠江口岸的波光之間,香港雖然成為割讓了的英國養子,從此卻在東亞的社會經濟文化交通史別開了奇幻而獨特的身世一章,成為中西薈萃之地,由清末開始更成為西方思想、革命思維的搖籃基地。
直至1997年,一百七十多年來,中國幾度巨變,香港躬逢其盛,大量人才或明或晦,或政或商,芳發於太平山下,鯉躍於維港之間,鑄造了香港這個東方之珠的奇蹟。
一個半世紀之間,獅山躍翠,維港騰輝,藏龍臥虎,捲氣生雷,出現了許多不凡而傳奇的人物,也孕育了一段獨特的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交通史。
香港之成為一幅寶地,看似是國運所致,靈氣所鍾,其實也是無數藏龍臥虎的仁人志士各展所長、貢獻心力的成果。在眾多人物之中,香港的下一代熟悉的名字如星濤斑斕,如百川入海,從最早的何東之商儒,到現代李小龍之武聖;又自曾在香港為西醫和革命先驅的孫中山,到為炎黃子孫增光、躋身國際級富豪的李嘉誠;由埋骨海灣的蕭紅和過客淺水灣的張愛玲,到文學、報業、政界的巨匠金庸,香港一冊殖民地史出現的精英良才目不暇給,也耳熟能詳,別添姿彩。
然而香港的傳奇說不盡,香港人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在眾多人物之間,別有一子,以奇特的生命軌跡,紀錄了香港歷史的一條潛線;以令人驚詫的命運,引證了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這個人物,並不家傳戶曉,也不顯赫江湖,但在龍吟於碧波、俯笑於山林之間,他是一個命格僻奇的香港仔。
本名楊宇杰,後改為「向杰」。至七十年代,還有一個富文藝風格、引致隔代爭議的筆名叫石中英。
國運浮沉之間,他楊氏三代也在洪流之中,與千家萬戶一樣身世飄零。
他的父母是廣州兩大商賈望族之後,他的文化根源又在嶺南西關。一縷香火,從此另結飄移香江之緣。
楊宇杰在二戰後1950年底的香港出生,正值1949年大陸山河變色、韓戰方酣,也經歷了1967年中國「文革」在港的烈焰。少年時沾染社會主義的左派理想,終因浪漫激情而繫獄;雖身歷殖民地教育的書卷敦化,後來在一個大時代中持筆砍伐,卻又荷戟徬徨。
但他天性樂觀,對生命的熱誠和奮進,令他在左與右、紅與黑之間,若《西遊記》裡的齊天大聖,於一個剛烈時代,困煎在太上老君的丹爐裡,七七四十九日,終煉成一套獨特的風骨。
他只是香港人海中的一星波瀾,但他的生平在意識形態的洗鑄之際,在家國情懷的塊壘之中,在黑獄的欄窗之下,在原野和星空之間,他縱橫四海,竟然左右逢源,成就了一方小小的事業。
楊宇杰在官立的金文泰中學就讀。1967年的香港左派大暴動,曾以「青少年囚犯」(Young Prisoner)之身陷入牢獄,出獄後歷任左派報刊編輯、私校教師。後來搖身一變,乘著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之洪流,又輾轉成為一名成功的國際華商。
此子與香港一個大時代,綰結了一段前世今生的奇緣。除了是一個「香港仔」,也是省港澳的一名近代兒女;除了是一腔熱血的浪漫主義者,也是精打細算的一個生意人。他的一生緣結香港本地左派,即俗稱「土共」的愛國陣營。由於年少文藝氣息濃厚,與香港左翼政治和文化人物羅孚、吳康民、曾鈺成、梁國雄等相交。從商後,也與中國內地、歐美尤其法國等地的巨企商賈、達官貴人往來。
這本書的主角一生抗爭,卻並無仇恨;永遠奮鬥,而從不動氣。意氣之外,並有志氣,他也是另一個爭氣的香港人物。
這本書中,有一點你所熟悉的香港,更有太多你不知道的香港。身為香港人,不論你依戀這片土地,還是到了與香港道別的時刻,固然要知道。因為無論香港還是中國,在近一世紀的紅火和黑獄之間,煉就了如此一件「產品」。
熟知他的人有為數甚眾的一代,卻曾因為政治劇變的陽錯陰差,歲月流光之業因奇緣,在他身上折射出自己破碎創傷的影子。對於他圈子裡的年少友好,這個「香港仔」別有一個稱號,叫做「阿咩」。

目次

序曲
楔子

第一章 快樂童年
第二章 家逢巨變
第三章 青年樂園
第四章 1967年
第五章 學生樂園
第六章 春風化雨
第七章 激揚文字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快樂童年

糠擺渡的DNA

阿咩像香港大多數人一樣,祖籍廣東,著名的魚米之鄉順德。祖輩做官,祖父楊依平,生於清末。
年輕獨身的楊依平,於光緒末年由鄉間到殖民地的花花世界香港,插班就讀香港皇仁書院,寄住上環一座唐樓。那知道卻與包租婆那豆蔻年華的千金眉目傳情,因惜生愛,自此情牽一線,畢業回廣州後念念不忘,最終姻成夫妻。
這座唐樓,在今日青年會所在的上環半山必列啫士街附近,是阿咩傳奇的起點。
清末著名的洋行,除了香港人熟知的怡和與太古、中西混血的何東家族,美國洋行也有一席位。阿咩的祖父楊依平,由於在皇仁讀過書,通英語,畢業後就獲聘入美資的旗昌洋行,北歸廣州,在十三行做職員(註1)。
旗昌洋行早在1818年由康乃迪格州的一個商人羅素(Russell)創辦於廣州,最早經營茶葉、絲織、鴉片生意,合夥人畢拉諾(Warren Delano, Jr.),還是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獨領風騷的總統羅斯福的外祖父。
1846年,旗昌洋行將總部遷到上海,原廣州總部成為分行。後來得廣東富商伍秉鑑入股(註2),廣州分行業務有了大發展。十九世紀中葉,由於太平天國之亂,廣州和上海內通大陸茶葉產地的運輸受阻,旗昌洋行另開途徑,到福建武夷山收購鐵觀音茶葉運到福州,在福州海岸上船,運去舊金山。
旗昌洋行還有權提名美國駐中國通商口岸如上海、廣州的駐華領事,對美國在華的外交事務有影響力。
楊依平服務於美國洋行,代理中國尚未流行的電風扇。誰想到一個甲子後,他的孫子阿咩,又成為美國電視顯像管生產技術進入中國的牽線人,也屬買辦性質,一切似乎冥冥中有一個遺傳軌跡。而阿咩生意上如此成功,原來源自祖父這一點「買辦DNA」,這是後話。
自鴉片戰爭之後,清朝的中國開放五口通商。由英資為代表的十三行,首先在廣州登陸,然後從英、法和美國開來的商船,也逐漸將上海視為東方的紐約,在西洋商人和中國的人口市場之間,興起了買辦階級,成為近代中國社會富有爭議的一個文化品種。
「買辦」(Comprador)是中國傳統經濟體制之外,在十九世紀末崛起的新興行業。他們最早與西方近代經濟接軌,繼而成為中國口岸城市通往大陸市場的橋樑。「買辦」不但是中層的代理人,也代表了在一個長年閉塞的中國,最先將西方貿易契約、法規、制度帶來中國的先驅。
當「買辦」,不必具有創意和想像力,只需具有誠實的品格、流利的外語、獲得西方商界信任的人脈和信譽。
買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代能仿傚、融合、輸入西方生活文化方式的人。此詞起源於西班牙文的Comprar,是「購買」之意,演變成了英文Comprador。開埠初期的上海,對於Comprador,有一首打油詩:
「糠擺度名不得閒,寧波邦口垺香山。逢人自詡呱呱叫,身列洋人第幾班?」所謂「糠擺度」就是Comprador的音譯,而「洋人第幾班」,後來也衍生為「大班」(Taipan)的時代名詞。
楊依平當了高等華人,步步高陞,衣食富貴,得蒙洋人寵信,工作順利。娶了包租婆之女為妻後,又納了一妾。妻妾兩房共生下二十二名子女,長子楊液池,在楊依平跡居廣州之時降生,於富貴的西關長大。由於楊依平與美國的淵源,楊家深受美國文化影響。楊液池長大,考進了同樣由美國教會主辦的廣州嶺南大學化學系。

舉家遷港 創立鴻發行

七七蘆溝橋事變,日軍侵華。華北很快陷落,日軍開始大舉南侵。其時楊依平還在廣州,雖然廣州一時安全,楊依平觸覺敏銳,覺得以國軍武裝之薄弱,日軍侵佔廣州,只是時間問題。左觀右望,發現廣州海岸外的香港,由於是英國管治,覺得終究比留在廣州安全。
事實上,中日戰爭爆發之後,英美法俱保持中立。蔣介石艱苦抗戰,極力希望英美等會伸出援手,但英美反應消極,不想介入亞洲的戰爭。
楊依平攜家眷逃來香港,以為一時喘定。好景不常,四年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繼續南侵。楊依平眼看沒有退路,又攜家眷北返廣州。如此左閃右避,度過了三年零八個月。
好不容易熬過抗日戰爭,國共內戰隨即展開,美國的洋行貿易也因為戰爭而暫時中斷,楊依平頓失所依。但天無絕人之路,這時楊液池已經擁有大學的化學系學位,並曾任化工廠廠長。楊氏父子便在戰後的香港開始另謀出路,經營家族生意,從頭再起。
嶺南大學的校友,自二十世紀開始,便名人輩出,楊液池的同學中,有香港大昌地產創辦人陳德泰、以出品專治咳嗽的枇杷露知名的中藥商人潘高壽、大導演羅維。
嶺南大學化學系,還出了一個武俠小說家梁羽生。楊液池自少豐神俊朗,氣質清奇,二十來歲,西裝骨骨,嶺南畢業之後,受到父親影響,從商的興趣大起。
楊依平買辦出身,知道做買辦不過是經紀,不需專業技能,眼前兒子楊液池化學系畢業,畢竟有一技之長,而且在科學時代,世界的面貌已在改變,滿心歡喜,覺得如果父子合作,說不定就營就一盤科技的現代化生意。
楊依平不但看中楊液池,還拉攏了第五子、第七子、第十一子,一門四傑,開了一家化學用品公司,名為「鴻發行」。
「鴻發行」開張之日,辦公室設在上環利源東街,英文名Young and Sons。連名稱也效法美國早期工業家族如福特的形式,希望像拍電影的邵氏兄弟一樣,能開枝散葉,子孫承傳。由於楊液池當時正執教鞭,兼且覺得戰後政府要興辦教育,英文書院和理工科教育一定發達,於是建議父親做教學用品進口生意。
楊液池建議,由美國入口化學實驗室用的儀器如試管、燒杯、小爐――也就是後來英文書院到了中三這一年,上化學課,第一課要學習使用的「本生燃器」(Bunsen Burner)。
說起Bunsen Burner,香港一代書院仔讀過化學的,無人不識。但今日沒有幾個香港人記得,當年五十年代,香港的中學,實驗室裡面的那個Bunsen Burner和其他儀器,不少是楊氏父子最早從美國代理入口。
楊依平父子眼光沒有錯。戰後尤其大陸易手之後,香港的教育果然大興,而且有許多本在廣東內陸的知名教會學府,如真光、培正、培道、嶺南等,都紛紛南遷。不但教師的需求大增,理科實驗室用品也很有市場。戰後幾年,「鴻發行」業務發展得相當快。楊液池的化學專業得學有所用,幾父子同心協力營銷,開拓出一點成績。楊液池囊有餘金,有了經濟基礎,終於在1949年,情場得意,與廣州藥廠世家何爾昌的千金何玉清,在香港共諧連理。當然,婚禮以時髦的西式進行。
立業成家後,楊液池買了一輛積架(Jaguar)房車,楊家也遷進了堅道111號一幢三層高的唐樓。楊液池夫婦住二樓,楊依平的大房太太和未婚子女住三樓。但楊依平並不居此,而是長居二房那邊,只間中回來,尤其過年時,定必回來派利是。
阿咩的父系楊家,由祖父楊依平到父親楊液池,與十九世紀西方進華、開通商貿的一段近代歷史密不可分。
阿咩身為楊氏血裔,生下來就知道祖父是美國買辦。父親受美式教育,作風崇洋,認為英美船堅炮利,西方文化比中國高尚。然而,母氏卻屬於廣州嶺南另一支世家,雖一樣是經商出身,華夏情懷卻更為濃厚。一樣是名門大族,卻出了幾個叛逆的革命紅色兒女,其中一個,就竟是阿咩的母親。
歷史宿命之奇、個人命運之巧,家國的軌跡、山河的淵源,與個人的命脈奇妙地交雜,成就了阿咩一生在南中國海外的傳奇。

母親家世顯赫

何爾昌生於光緒二年(1876),從小喪父,輟學謀生,在中藥鋪當學徒。二十歲由廣州來香港,再到南洋一帶視察。有感於華僑的醫、藥兩缺,頓生濟世情懷;亦有感商機無限,回來香港,徵求華南名醫,餽集良方,想成立一家藥廠,出品古方良藥,進軍南洋。
「何世昌藥廠」在1921年於廣州創立,其後又在香港設立分公司,因為香港與南洋水程比廣州更近。何爾昌做生意有天份,頭腦靈活,很快就造出「小兒百寶驚風散」、「極品蔘茸白鳳丸」等中藥成藥,以臘殼保存,燙金封印,俾能用貨輪運輸。除在內地和香港行銷外,也送到星馬、泰國和印尼,讓那邊的華僑頭暈身熱之際、感冒傷風之時,床頭桌面就有一盒來自唐山的家鄉藥丸,以濟醫急、以撫鄉愁。
何爾昌長袖善舞,一擊即中。藥品種類之多,市場囊括之廣,與當時以「虎標萬金油」馳名的胡文虎相比,也毫不遜色。
1929年,由於品格謙厚,很快獲當時的殖民地政府垂青,鼓勵捐款開展慈善事業。何東邀請何爾昌參與創辦東華東院,並出任東華醫院首總理,而羅文錦則任主席。也可以說,如果台灣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的出生證明,存於廣華醫院檔案,馬總統也應該感恩香港社會名流何爾昌的襁褓之恩。
1930年,何爾昌又獲政府委任為保良局首總理。
清末民初,成功男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一定三妻四妾,開枝散葉。楊依平只是洋行買辦,沒有發大財,娶妻也有兩房。比他年長的何爾昌,妻妾房數,又怎會少?何爾昌先後娶妻四房,與楊依平一樣,也巧合地共生了二十二個子女。
其中第四房的偏妾何郭素勤,隨何爾昌來香港侍奉在側,並於1927年為何爾昌誕下長女何玉清。在何爾昌大家族裡,何玉清排第十六。玉清嫁予液池之後,就生下了長子,也就是本書的香港仔「阿咩」,取名宇杰。
何爾昌一家世繁族茂,枝多蔭廣,真是人如其名。傳統的家庭,明媒正娶的妻子必然是大家閨秀,但妻妾一路娶下去,越在後面入房的,身世越帶飄零之感。
四房郭素勤是福建人,因為家貧,被養父母賣到廣州,淪為「妹仔」。本來連名字也沒有,在何爾昌家中侍候,由何爾昌賜名素勤,及後一個不留神,就被何公收納為末妾。
那時婦女沒有甚麼「翻身解放」的意識。中國饑荒戰亂,女性普遍受歧視,如果家貧,生下被賣為奴婢,實是家常便飯。再遇上打仗,妻離子散,被父母遺棄或賣予他人的可憐女兒家,實多如遍地飄萍。
郭素勤能到何家當丫鬟已經命帶福星,進一步成為何爾昌的第四房,地位身份高了一級,在舊中國已經羨煞幾許窮家女兒。
何玉清雖然是四房的第一女兒,不知是否母親身世可憐,何玉清從小感受到封建制度對婦女的壓迫。出生時何世昌藥廠生意到達頂峰,何爾昌時時各地奔走,對這位眾裡尋她、也一時不知排第幾的女兒,也只匆匆見過幾眼。卻不知道女兒自小,與無產階級出身的母親依偎,心生「左」思。
1940年,何爾昌逝世。翌年,太平洋戰事爆發,香港淪陷。剛小學畢業的何玉清,被掌門二哥安排與幾位何家姊妹,在保姆照顧下,先從香港逃難到廣州,再隨家族取道西江,奔入廣西逃難。在桂林讀過,由廣州培道、培正遷來此的「培聯中學」。許多人以為,抗戰時期,只有北京天津的大學,搬到雲南,成為著名「西南聯大」,但有幾人記得中華民族,命運多艱,在日軍的鐵蹄之下,連中學也要逃難,也要聯校呢?
在桂林,何玉清遇上了比她年長八歲的楊液池―她同父異母兄長在廣州的同學。楊液池受託,為少女何玉清補習。戰火情緣,似是命中註定。
1945年,太平洋戰爭勝利,香港重光。何玉清與三妹回到香港,母親和其他弟妹則留在廣州。
何玉清進入香港真光,本已不錯。但她性格剛強,聽到前房姊妹,沒人能考進意大利修女開辦的嘉諾撒聖心書院唸高中,便暗誓一定要被取錄。結果,玉清如願以償。1947年,並由聖心保送,參加香港中學會考,取得中、英、數、聖經、世界歷史、地理、美術、家政共八科合格。這間創辦於1860年的女校,名人輩出。包括香港特區首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於1948年入讀。其姊妹學校嘉諾撒聖方濟各和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分別都出了鄭姓校友:月娥、若驊。前者貴為特首,後為律政司司長。
楊何兩家人,本是兩條互不相交的軌跡,卻又緣結於一個動盪的民國殖民地時代,中西文化如海上花,如天際雲,在中國國運顛沛動盪時,芳影交匯,發出了一道微弱的光芒。西方買辦的文化意識,在阿咩父親的腦海中開花結果。但阿咩母親等幾位四房的姊妹,在民族資產階級家庭長大,反封建的社會主義進步意識,已在她們心裡默默發芽。這段奇特的婚姻,本來並不可能,但由於1949年中國的巨變,這兩股潮流,一股白色,另一股紅色,卻莫名其妙地匯聚珠江口岸外這個小小的殖民地。而且天地鍾化,孕育出阿咩這個註定一生充滿矛盾衝突的小男孩。「買辦洋奴」加「民族資本家」,生出來的下一代,到底會是個甚麼樣的人物?如果天生情感豐富,會有何等的思想交戰?


第二章
家逢巨變

堅道歲月

五十年代的堅道,到處是櫛次鱗比的洋樓,樓只高兩至三層,有些還有地庫,地庫也住人,有露天鐵樓梯通向路面。
洋樓空間闊大,通常一梯兩伙,住在三樓的還可以佔有天臺。每逢中秋佳節,家長在天臺賞月看花燈,子女就可以在天臺互相結識。洋樓的天臺欄杆都很矮,下瞰中環和維多利亞港,然後是尖沙咀、旺角和九龍城,千家萬戶,在氤氳中一直延伸到巍峨的獅子山。
小孩混熟之後,可以從一家的天臺,逐一跨欄到一條街的街尾,與各棟唐、洋樓的孩子一齊遊玩。
年幼的阿咩,在堅道111號一梯一伙的洋樓天臺度過了難忘的童年―除了與弟弟和鄰居的孩子一起玩捉迷藏,還在天臺放風箏。穿一對膠拖鞋,站在天臺頂的石欄,下臨無地,嬉戲追逐。今日看來,險象環生。父母謀生於外,哪裡有時間照顧小孩的安全?那個時代的「港孩」,並無家長的驕縱,也不知危險為何物。但在「天生天養」的達爾文環境之中,造就了闖蕩天地的性格和勇氣。
年幼的阿咩眼中的世界,就在腳下:只見兵頭花園的樹影、堅道天臺放風箏的雲彩、山下中環車水馬龍的繁囂、維港對岸獅子山嶙峋的山景,然後是大宅裡兩位女傭金義姐和崧姐一個喊「少爺」吃飯、一個催「大官」沖涼的慈愛的聲音。
真光小學在街道另一端不遠。
阿咩記得,在真光小學當女校男生那六年,日子很快樂。老師每逢聖誕節還扮成聖誕老人,在禮堂派禮物,又帶領著阿咩等小朋友們到街上報佳音。戰後十年的香港,市面開始繁華而輝煌。每年聖誕節,楊液池都會帶著阿咩三兄弟,到中環的安樂園餐廳吃聖誕大餐。父親勉勵孩子用功讀書,將來去美國升學。阿咩吃著羅宋湯、牛扒大餐,抬頭看著窗外百貨公司對面的櫥窗,展示著耶穌降生在伯利恆的馬槽。
其時香港因有上海產業南遷,經濟復甦,百廢待興。永安、先施、連卡佛,還有告羅士打行。殖民地聖誕燈飾亮起,沿著電車路,像一條金銀光閃的驕龍。中上環也有很多書店:除了古老的三聯,上環的皇后大道電車路旁,先施公司過去一點,「上海書局」就在唐二樓。附近還有一家專賣外文書籍、宣揚「新中國」成就的「和平書店」及一家南洋資金開辦的「世界圖書公司」。短短的一截街道,已經是意識形態的角力場,不同政治勢力的書店,皆門庭若市。
父親與爺爺、叔父做生意很忙。但有一夜回家之後,父親好像覺得對這個大兒子關愛不夠,拿著一本剛買來的《古文觀止》打開其中一頁。
「過來,爸爸教你讀書,」楊液池說,拉著阿咩,坐在書桌邊,翻開一頁:「這篇古文,叫做〈滕王閣序〉,是我國古典的名篇,現在爸爸教你唸。」
父親一句句朗讀起來:「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讀一句,阿咩跟一句。小孩子發現平時看過的詞語,像「千里逢迎」、「高朋滿座」、「漁舟唱晚」、「萍水相逢」、「物換星移」,原來皆有出處。
「你喜歡寫文章讀詩詞,很好。」楊液池唸完一遍,看著兒子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要寫好文章,不能不讀古文。中國的文字,駢四驪六,像這篇〈滕王閣序〉,就有自己的格局。」
阿咩拿起書,又從頭看一遍,只見其中辭章華嚴。雖然有幾句成語面熟,但通篇的主題卻一點也不明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03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