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文化研究期刊(第37期/2023秋)
滿額折

文化研究期刊(第37期/2023秋)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2023年秋季號|專題:文化再造:歷史與音樂現場

 

**本刊為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與臺灣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SSCI),並獲2013-2021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第二級**

 

本期專題「文化再造:歷史與音樂現場」收錄的三篇文章,最初投給了「再造歷史現場」(34期)和「音樂的躁動」(35期)兩個專題,因為審查過程稍有延宕而未能即時收錄。為此,我們特別感謝客座主編的諒解與作者的努力。雖然這兩個專題在內容與取向上很不相同,但本期刊發的三篇文章卻意外地形成了一個關於文化再造的思考,尤其突出了現場這個問題。「現場」是漢語裡的一個日常辭彙,在日文、韓文和越南文裡都有,表示「事故發生的地點」或「正當其時其地」的意思(見《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修訂本》)。這兩者意思不盡相同,但都帶有強烈的立即感,不只強調是事件發生的地點,更是事件正在發生的事實。「現場」是立即的、當下的,它的存在意味著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地點見證正在發生的事件;現場是見證,乃至穿透歷史的視角。

從這個角度來看待本期的三篇專題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關於「再造歷史現場」的政策形成與治理機制(高郁婷、王志弘)、臺北大稻埕襲產再造所產生的文化經濟(岑學敏),或是新冠疫情中臺灣中小型音樂場館生存所面臨的結構困境和挑戰(簡妙如),都突出一個甚為關鍵的問題:即所謂的「現場」已是再造的成果,它也許承載著歷史,但不再指向過去:歷史現場是文化政策、經濟理性與意識形態所要治理的空間,歷史只不過是背景,而「現場」更重要的性質是消費與紀念,是國家理性整合經濟理性所試圖重新構築的地方;同樣的,大稻埕雖然是臺北著名的歷史街區,有深厚的文化傳統,但是在城區士紳化的驅力下,襲產的歷史意義早已被文化經濟(或曰「創意文化產業」)所吸納與穿透,必須在觀光客的凝視與地方產業的復甦中再造自身,以經濟成長證明其歷史與文化的價值。就此而言,文化與都市治理政策下所謂的「歷史現場」其實是文化治理與經濟改造發生的地點,一如我們熟悉的、散布全臺,看來大同小異的歷史老街,或是一個又一個以懷舊為尚的歷史文化園區,不論懷念的是日本時代的宿舍或是民國時期的眷村。「現場」的保留需要修舊如舊,但那不過是歷史的外殼,其內涵早已被政治與經濟所穿透、改造或取代,形成另一個可以從事消費與商業行為的博物館空間。

同樣的,俗稱Live House的中小型音樂場館亦是被經濟所穿透,是具有音樂與餐飲不同功能的「斜槓」或「混種」現場。相較於演奏交響樂所需的高挑而典雅的音樂廳(musical hall),或是如香港紅磡或臺北小巨蛋那種可以舉辦萬人演唱會,讓眾人隨著音樂舞動的「體育館」(stadium),Live House或是結合了音樂與酒精的夜店則提供了體驗音樂的不同空間,提醒我們音樂體驗與空間之間密切而多元的關係組構。但是,相較於歷史現場的意義往往是由文化與都市治理的邏輯所給定的,音樂現場(擴而言之還可納入影音串流平臺)正在改造音樂的意義,乃至於音樂生產的方式。簡妙如的文章尤其突出了中小型音樂場館工作者的多元與多重勞動,提醒我們音樂現場─一如歷史街區和文化園區─亦是勞動的現場,並且還會彼此交疊與延伸出不同的現場。這意味著現場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事件發生的地點和當下,更在於構築了其地其時的歷史條件和結構狀況。於是,現場可以作為理解文化再造的線索和方法。

從這個角度出發,本期收錄的兩篇學術論文可以視為對文化再造與現場思考的延伸。劉人鵬回到康有為的《大同書》裡字斟句酌,提醒我們清末的烏托邦想像中的性別解放不能被獨立看待,視為某種先驗的進步價值,而要回到思想生發的歷史現場中去理解性別解放與烏托邦想像的關係。劉人鵬強調,在康有為提倡「去形界保獨立」、「以公家機構來替代家庭的角色」等基進主張的背後,有著差異共存與向上認同的邏輯矛盾,性是關鍵現場,因為它交疊了情欲解放以及優生學的雙重想像。劉人鵬指出,這個矛盾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反映了烏托邦思想與傳統婚家觀念的激烈鬥爭,另一方面則折射了19世紀以來現代性與殖民主義同構中的種族主義與優劣階序,影響著康有為對於解放的認識。因此,後人對其思想的繼承不能採取限定繼承的方式,只看到其符膺當下進步價值的一面,而忽略了其思想現場中種種多元交錯的歷史包袱和承擔。朱盈樺從藝術自出版的現象出發,思考後數位技術與媒體如何挑戰與改變我們對於美學實踐的認識,有效地將對現場的認識與文化再造的思考擴延到了數位與紙本印刷的交界處。當數位技術得以延長書本的保存,擴大其流通,紙本書如何面對與介入數位技術,創造出新的書寫與思考的現場,就成為藝術創作者不得不思索的問題。在朱盈樺看來,數位出版並非紙本書的末日,而是後數位美學實踐的到來。文化再造需要對媒介與美學的關係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唯有離開媒介決定論的陷阱,文化才能從傳統的生產關係中解放出來,在不同的現場,尋找再造文化的可能。在這個意義上,關於現場的討論指向了對文化再造的豐富思辨與多元實踐。的確,傳統必須與時俱進,但是文化再造如何能夠不只是國家治理與經濟理性縝密計算的結果,而得以保有或回復文化生產的解放與批判動能?這對文化研究這個學術社群而言,仍是未完成的思考,有待同仁繼續推進,不撓不棄。

本期亦收錄了一組書評論壇,以五篇文章分別討論張政遠的《物語與日本哲學:哲學的民俗學轉向》和廖欽彬的《戰前臺灣哲學諸相:實存的行旅》兩本重要的哲學著作,以及一篇書評,評介潘律的《形象、想像與奇想:重映大中華的二戰紀念碑》,都值得讀者關注。——節錄自本期編輯室報告:王智明〈「現場」與文化再造:未完成的思考〉

作者簡介

王志弘(Chih-Hung WANG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曾任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研究興趣為都市文化治理、自然治理、移動研究,以及基礎設施研究。編著有《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和《叛民城市》等書。

高郁婷(Yu-Ting KAO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關注都市場域的文化治理與自然治理議題,以及住居形式和城市發展進程的關係。

岑學敏(Desmond Hok-Man SHAM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文化研究博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後殖民研究、華語語系研究、文化襲產與文化記憶、文化經濟、都市研究與城市文化等。

簡妙如(Miao-Ju JIAN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含電訊傳播碩士班)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流行文化、獨立音樂及次文化場景的愛好者及研究者,專長領域為媒體文化研究、獨立音樂場景、東亞DIY文化及次文化研究。

劉人鵬(Jen-Peng LIU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著有《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2000);《閻若璩與古文尚書辨偽:一個學術史的個案研究》(2005[1991]);與丁乃非、白瑞梅合著《罔兩問景:酷兒閱讀攻略》(2007)。

朱盈樺(Yin-Hua CHU

藝術家、視覺文化研究者,近期關注當代生活中媒介意義的轉換,尤其是數位時代的書誌創作文化現象。英國西敏寺大學媒體藝術教育研究中心Practice-Based博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攝影與城市文化學系碩士,目前任教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http://www.chuyinhua.com

廖欽彬(Chin-Ping LIAO

日本筑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科(哲學.思想專攻)文學碩士、博士。曾任臺灣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現為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洪子偉(Tzu-Wei HUNG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專長領域為心理學哲學、語言哲學。

李雨鍾(Yu-Zhong L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當代歐陸哲學、先秦思想,目前致力於研究漢娜.鄂蘭及其當代政治意義。

藍弘岳(Hung-Yueh LAN

日本國立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是東亞思想文化史,特別是十七世紀以後的日本思想史。

譚家博(Andrew Ka-Pok TAM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神學與宗教研究系博士。目前為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研究學院通訊研究員。

韓曉華(Hiu-Wah HON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

藍逸之(Cassidy I-Chih LAN

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專長為都市文化再生、都市及區域治理、空間政治經濟、永續與環境管理、農村再生;近期研究關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都市研究、歷史活化的文化獨佔地租、社會-生態視角下的地方治理等議題。專著有《新自由主義下的香港治理:空間、尺度與策略》(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暨近年多篇SSCI國際期刊。

|編輯室報告|王智明 Chih-Ming WANG

 

「現場」與文化再造:未完成的思考

“Site” and Cultural Regeneration: Unfinished Thinking

 

本期專題「文化再造:歷史與音樂現場」收錄的三篇文章,最初投給了「再造歷史現場」(34期)和「音樂的躁動」(35期)兩個專題,因為審查過程稍有延宕而未能即時收錄。為此,我們特別感謝客座主編的諒解與作者的努力。雖然這兩個專題在內容與取向上很不相同,但本期刊發的三篇文章卻意外地形成了一個關於文化再造的思考,尤其突出了現場這個問題。「現場」是漢語裡的一個日常辭彙,在日文、韓文和越南文裡都有,表示「事故發生的地點」或「正當其時其地」的意思(見《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修訂本》)。這兩者意思不盡相同,但都帶有強烈的立即感,不只強調是事件發生的地點,更是事件正在發生的事實。「現場」是立即的、當下的,它的存在意味著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地點見證正在發生的事件;現場是見證,乃至穿透歷史的視角。

從這個角度來看待本期的三篇專題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關於「再造歷史現場」的政策形成與治理機制(高郁婷、王志弘)、臺北大稻埕襲產再造所產生的文化經濟(岑學敏),或是新冠疫情中臺灣中小型音樂場館生存所面臨的結構困境和挑戰(簡妙如),都突出一個甚為關鍵的問題:即所謂的「現場」已是再造的成果,它也許承載著歷史,但不再指向過去:歷史現場是文化政策、經濟理性與意識形態所要治理的空間,歷史只不過是背景,而「現場」更重要的性質是消費與紀念,是國家理性整合經濟理性所試圖重新構築的地方;同樣的,大稻埕雖然是臺北著名的歷史街區,有深厚的文化傳統,但是在城區士紳化的驅力下,襲產的歷史意義早已被文化經濟(或曰「創意文化產業」)所吸納與穿透,必須在觀光客的凝視與地方產業的復甦中再造自身,以經濟成長證明其歷史與文化的價值。就此而言,文化與都市治理政策下所謂的「歷史現場」其實是文化治理與經濟改造發生的地點,一如我們熟悉的、散布全臺,看來大同小異的歷史老街,或是一個又一個以懷舊為尚的歷史文化園區,不論懷念的是日本時代的宿舍或是民國時期的眷村。「現場」的保留需要修舊如舊,但那不過是歷史的外殼,其內涵早已被政治與經濟所穿透、改造或取代,形成另一個可以從事消費與商業行為的博物館空間。

同樣的,俗稱Live House的中小型音樂場館亦是被經濟所穿透,是具有音樂與餐飲不同功能的「斜槓」或「混種」現場。相較於演奏交響樂所需的高挑而典雅的音樂廳(musical hall),或是如香港紅磡或臺北小巨蛋那種可以舉辦萬人演唱會,讓眾人隨著音樂舞動的「體育館」(stadium),Live House或是結合了音樂與酒精的夜店則提供了體驗音樂的不同空間,提醒我們音樂體驗與空間之間密切而多元的關係組構。但是,相較於歷史現場的意義往往是由文化與都市治理的邏輯所給定的,音樂現場(擴而言之還可納入影音串流平臺)正在改造音樂的意義,乃至於音樂生產的方式。簡妙如的文章尤其突出了中小型音樂場館工作者的多元與多重勞動,提醒我們音樂現場─一如歷史街區和文化園區─亦是勞動的現場,並且還會彼此交疊與延伸出不同的現場。這意味著現場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事件發生的地點和當下,更在於構築了其地其時的歷史條件和結構狀況。於是,現場可以作為理解文化再造的線索和方法。

從這個角度出發,本期收錄的兩篇學術論文可以視為對文化再造與現場思考的延伸。劉人鵬回到康有為的《大同書》裡字斟句酌,提醒我們清末的烏托邦想像中的性別解放不能被獨立看待,視為某種先驗的進步價值,而要回到思想生發的歷史現場中去理解性別解放與烏托邦想像的關係。劉人鵬強調,在康有為提倡「去形界保獨立」、「以公家機構來替代家庭的角色」等基進主張的背後,有著差異共存與向上認同的邏輯矛盾,性是關鍵現場,因為它交疊了情欲解放以及優生學的雙重想像。劉人鵬指出,這個矛盾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反映了烏托邦思想與傳統婚家觀念的激烈鬥爭,另一方面則折射了19世紀以來現代性與殖民主義同構中的種族主義與優劣階序,影響著康有為對於解放的認識。因此,後人對其思想的繼承不能採取限定繼承的方式,只看到其符膺當下進步價值的一面,而忽略了其思想現場中種種多元交錯的歷史包袱和承擔。朱盈樺從藝術自出版的現象出發,思考後數位技術與媒體如何挑戰與改變我們對於美學實踐的認識,有效地將對現場的認識與文化再造的思考擴延到了數位與紙本印刷的交界處。當數位技術得以延長書本的保存,擴大其流通,紙本書如何面對與介入數位技術,創造出新的書寫與思考的現場,就成為藝術創作者不得不思索的問題。在朱盈樺看來,數位出版並非紙本書的末日,而是後數位美學實踐的到來。文化再造需要對媒介與美學的關係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唯有離開媒介決定論的陷阱,文化才能從傳統的生產關係中解放出來,在不同的現場,尋找再造文化的可能。在這個意義上,關於現場的討論指向了對文化再造的豐富思辨與多元實踐。的確,傳統必須與時俱進,但是文化再造如何能夠不只是國家治理與經濟理性縝密計算的結果,而得以保有或回復文化生產的解放與批判動能?這對文化研究這個學術社群而言,仍是未完成的思考,有待同仁繼續推進,不撓不棄。

本期亦收錄了一組書評論壇,以五篇文章分別討論張政遠的《物語與日本哲學:哲學的民俗學轉向》和廖欽彬的《戰前臺灣哲學諸相:實存的行旅》兩本重要的哲學著作,以及一篇書評,評介潘律的《形象、想像與奇想:重映大中華的二戰紀念碑》,都值得讀者關注。

最後,《文化研究》學刊已於今年5月完成編委會的重組,改由臺大地理系的黃宗儀老師接任主編,組成新的編委會,引領文化研究在中文世界裡的討論與交流。在此,我謹向宗儀和新任編委會表示祝賀與敬佩之意,相信在她的帶領下學刊會有令人一新耳目的發展。

目次

編輯室報告:「現場」與文化再造:未完成的思考

 

誌謝

 

專題論文:文化再造:歷史與音樂現場

文化與空間的再連結:

「再造歷史現場」政策初探|王志弘、高郁婷

士紳化以外:臺北大稻埕的文化經濟與舊城襲產再/創造|岑學敏

COVID-19中的Live House

臺灣中小型音樂場館的生存結構與挑戰|簡妙如

 

學術論文

研究論文

《大同書》性/別烏托邦:全球社會關係重構之想像|劉人鵬

藝術自出版的後數位美學實踐:

以《沒有未來》與《現在過去式》為例|朱盈樺

 

論壇

導言

漣漪與激盪:臺灣哲學與日本、歐陸哲學的跨文化連動|廖欽彬

書評論壇:《戰前臺灣哲學諸相:實存的行旅》

深耕臺灣哲學的契機:

評廖欽彬《戰前臺灣哲學諸相:實存的行旅》|洪子偉

移動的風土論與偏移的辯證法:

讀廖欽彬《戰前臺灣哲學諸相:實存的行旅》|李雨鍾

書評論壇:《物語與日本哲學:哲學的民俗學轉向》

實踐、周邊與他者:

讀張政遠的《物語與日本哲學:哲學的民俗學轉向》|藍弘岳

社會大眾、物語與哲學:

評張政遠《物語與日本哲學:哲學的民俗學轉向》|譚家博

拒絕遺忘的「物語」:

讀張政遠的《物語與日本哲學:哲學的民俗學轉向》|韓曉華

書評

重憶埋沒於建成環境的戰爭地景:評介潘律博士著作

《形象、想像與奇想:重映大中華的二戰紀念碑》|藍逸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