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古人的信仰(簡體書)
滿額折

古人的信仰(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  價:NT$ 468 元
優惠價:87407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全書21章,涉及21個專題,如《因果報應》《孝親與忠君》《迷信辨析》《摩西十誡及其他》《如何面對死亡》《城邦體制下的政教關係》等等。這是一部專門為有興趣瞭解古人信仰世界的一般讀者所撰寫的普及型讀物。基本涵蓋了古代中西方信仰的方方面面,對於想要瞭解古代中西方信仰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入門的極佳讀物,也可藉此按圖索驥,進一步深入瞭解某一方面內容。對於想要瞭解西方文化的讀者來說,也多有助益。林中澤教授長年從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中外關係史和基督教會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專著多部,在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古人的信仰》突破以往的研究路徑,用通俗語言對古代中外宗教中的一些話題進行闡發,使沒有學術背景的一般讀者也能有所瞭解。

作者簡介

林中澤,1956年生,廣東海豐人。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古代中世紀史、中外關係及基督教會史。出版論著多種,主要有《早期西方人的思想世界:林中澤講座選集》《死亡與超越:論羅馬帝國的通俗信念及其實踐》《早起基督教及其東傳》等。並在國內外多種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名人/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專門為有興趣了解古人信仰世界的一般讀者所撰寫的普及型讀物。通過對古代中西信仰中某些主題的解讀,讀者可以一窺古人的信仰世界,並對西方文化特質有一定的了解。

這是一部專門為那些有興趣遊覽古人信仰世界的一般讀者所撰寫的普及性讀物。我自從事專業研究工作近四十年來,屢受圈內友人的善意批評,他們認為我的研究越搞越窄,依他們的說法就是很不接地氣。按理說,對於一名研究工作者而言,工作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自然會往深處拓展,這也就很容易陷入曲高和寡的窘境。我對於那些能夠將自己的研究與大眾的需求有機結合一體、從而真正實現“經世致用”的同行們,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因為我自己做不到。不過,如今當我卸下了全部額外的工作負擔而進入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之時,我反倒覺得,讓普通讀者了解一下我幾十年來究竟在折騰些什麼東西,也是蠻有意思的。應當承認,我長期以來的確只是服務於小眾,疏忽了民間社會的需求。於是我就想到,既然我多少算是讀了點書,而且有了些許體會,我何不趁腦袋還沒徹底糊塗之前,使用一種大眾都能夠讀得懂的語言,將這些讀書體會拿來與大家共享?這就是我撰寫本書的初衷。
普羅大眾與學術界之間的確存在著溝通方面的障礙,可是這一障礙是否絕對無法跨越,我認為不一定。出現於公元前4-3世紀之交的斯多亞派哲學家,在各式各樣的人身上,發現了某種大家共有的東西,那就是區別於其他獸類的人性,借助人性,不同膚色、種族、語言、階級及性別的人們,得以互相交流,從而產生了“世界公民”的概念。人類文明相互間的溝通持續了幾千年,歷史發展到了今天,如果說真的存在著某種舉世公認的普世價值,我認為那就是對於真、善、美的追求。其他的價值都是從此派生出來的。真,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真相,另一個是真理。為了追尋了解真相、把握真理,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屈原所上下求索的,正是真理。孔子說,道是需要人去加以弘揚的,它絕不可能主動接近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我看來,這裡所說的道,實際上就是廣義上的真理。聖經說,有真理,才有自由。而自由又是與公正和平等密切相關的,沒有公正和平等,自由就是假的。因此,由真派生出了自由、公正和平等。善,按孔子的說法叫“仁”,按孟子的說法叫“惻隱之心”,按耶穌的意思叫“以德報怨”,說法雖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指向,那就是愛,即人與人之間要相愛,這便是善的本質。美,不僅指體格外表上的健美,或是一般意義上的賞心悅目和賞心悅耳,而且更指心靈純凈之美。心靈美代表一種修行高度,一種氣質,和一種涵養。心靈美不在一日之功,而是長期積澱和熏陶的結果。既然人類具有追求真善美的同理心,那麼我堅信,普羅大眾與學術階層之間的鴻溝,是可以想辦法跨越的。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正常人一般不會拒絕真善美,但由於時世的艱難和現實的冷酷,假惡丑也並沒有受到全盤的拒絕,在某些特定的時段和空間裡,它們常常喧賓奪主,為人類歷史增添了不光彩的記錄。例如秦末權臣趙高,在秦二世及諸大臣面前公然指鹿為馬,竟然獲得了不少人的發聲附和;在幾十年前那個特殊的歲月裡,若是一個人遭到了點名批判,就會立刻引來眾人的落井下石,紛紛倒戈。這說明無論是遠至兩千多年前,還是近在咫尺的昨日,人性在不同程度上的墮落,都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人類的信仰史,既是我們的優秀先輩追求真善美的歷史,也是真善美與假惡丑進行殊死搏斗的歷史。古人的信仰主要是宗教信仰。真正的宗教在本能上是積極向上的,不過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宗教也會走向墮落。比如當宗教成為和平的動能時,它就是美善的;而當宗教攪起仇恨、暴力和戰爭時,它就是丑惡的。本人並非一名宗教信徒,這對於正確理解宗教現象未必是壞事,因為這樣我對於不同的宗教就可以持平而論,不至於陷入其間無法自拔。
除了追求真善美的本能之外,人還是思想的動物,因此思想人人皆有。不過思想是可以深化的。在思想的某個點上產生出某種特定主張,這就叫“學說”,如勞動造人說、上帝創世說及教皇無謬說等;思想發展為一種社會思潮,這就叫“主義”,如新柏拉圖主義、女權主義及無政府主義等;當思想進一步發展為較為完善的體系時,就叫“理論”,如蘭克的歷史理論、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及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等。信仰思想也會演化成為相應的特定主張、思潮或體系,例如三位一體學說、佩拉糾主義及奧古斯丁預定理論等等。
從歷史上看,中國人的信仰與西方人的信仰有很大的不同。除了不斷地接納一些外來思想的影響之外,中國的主流宗教,一直是以祖先崇拜為基礎、以儒家思想為教義的多神教;西方宗教則存在著從早先的多神教向後來的一神教轉變的過程。中國人相信,人與神之間是可以互相貫通的;西方人則認為,神與人之間的邊界是無法逾越的。中國的主流思想堅持孟子的性善說,認為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聖賢;西方的主流思想堅持奧古斯丁的原罪說,認為人無法通過單純的自救得到解放,只能借助上帝的救恩獲得解放。中國人認為一個人只要積德行善,就能得到好的報應;西方人雖沒有否定積德行善的價值,但認為一個人積德行善的能力是上帝賦予的,有了上帝的授權,人才會積德行善,因此,積德行善不是原因,而是結果。中國人看重現實世界的報應,認為家族人丁興旺、子孫滿堂,就是最好的報應;西方人則更加看重個人死後靈魂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因此強調個人主義的報應觀。總體來說,中國宗教現實而功利,比較接地氣;西方宗教強調教義的合理性,因此理論體系較完備。我們了解古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為了讀懂古人的宗教感情, 理解他們所思所想的具體場景,並將他們當作一面鏡子,通過它確立起我們自己的信仰觀,鞭策我們的生活行為,使我們的靈魂得到凈化,情操得到升華。
本書所涉及的二十一個專題,涵蓋了有關古代中世紀中西宗教的某些主要方面,通過對於這些方面的展示,讀者可以從中窺見古人信仰世界當中最為壯觀的景色。當然,讀者將不難發現,受到我個人研究領域的限制,我不得不將敘述的重點放置在西方這一邊。這雖然是一個遺憾,不過對於那些急於通過閱讀來了解西方文化特質的中國讀者來說,可能反倒有些許參考價值。此外,有一個問題必須預先作出解釋,那就是書中內容可能會有個別重復敘述的現象。由於所針對的是完全不同的話題,此類重復看來是難以避免的,例如在敘述到孝親時,和在談論到迷信時,都提到了祭祀,可是其角度是各不相同的;又如在敘述到羅馬與拜占庭的關係時,和在談論到教派爭端時,都會觸及11世紀中葉基督教大分裂,但是兩者的側重是有差異的。這一點希望得到讀者的諒解。

目次

導言
第一章 心平氣和談信仰
一、 信仰與經濟動機
二、 各種信仰原則
三、 信仰的功利性和普遍性
四、 信仰的包容性
五、 公共崇拜與私人崇拜
六、 皈依與叛教
第二章 神造人,還是人造神
一、 古代哲人與有神論
二、 創世與神人互動
三、 文明進步與人類“墮落”
四、 人造神
五、 古代中國諸神
六、 神的善惡
七、 神是否存在
第三章 靈魂可以不死嗎
一、 靈魂不朽與輪回
二、 靈魂的回歸與幸福
三、 唯物論者的靈魂觀
四、 靈肉整體論及復活
五、 東西靈魂觀的融合
六、 佛教輪回說與神形關係
第四章 無處不在的魔鬼
一、 古代的準魔鬼
二、 作為上帝工具的魔鬼
三、 魔鬼的誘惑功能
四、 治病和趕鬼的神跡
五、 蠻族與魔鬼
六、 魔鬼的形象
七、 魔鬼的倫理功能
第五章 多神、二神及一神
一、 古人的萬神殿
二、 公共崇拜與密儀
三、 二神教與二元對立
四、 摩西與一神教
五、 普世性一神教
第六章 因果報應
一、 浪子回頭金不換
二、 功利主義報應觀
三、 古猶太人的報應觀
四、 地獄與天堂
五、 恩典論與行善論
第七章 孝親與忠君
一、 孝道與愚孝
二、 厚葬之習
三、 繁瑣的祭祀
四、 君為臣綱
第八章 權術崇拜
一、 權術與戰術
二、 權術之書
三、 權術的平民化
四、 權術與學術
第九章 迷信辨析
一、 迷信概說
二、 獻祭及其屬性
三、 占星術與天文學
四、 風水術
第十章 摩西十誡及其他
一、 禁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
二、 禁濫用神名和安息日工作
三、 禁忤逆父母和殺人
四、 禁奸淫和偷盜
五、 禁說謊和貪圖他人財物
六、 割禮、潔凈與酒
第十一章 如何面對死亡
一、 未雨綢繆
二、 超越死亡諸方式
三、 理性地死去
四、 從戀生到戀死
五、 自殺的盛行
第十二章 秩序與平等
一、 種姓制度與佛教
二、 希臘式的平等
三、 基督徒對猶太秩序的突破
四、 追求新的平等和秩序
第十三章 和平與暴力
一、 北魏太武帝滅佛
二、 北周武帝、唐武宗及周世宗禁佛
三、 武僧的出現
四、 早期基督教的和平主義
五、 基督教的軍事化
第十四章 聖徒崇拜
一、 聖徒崇拜的兩種方式
二、 作為庇護者的聖徒
三、 作為英雄的聖徒
四、 作為道德楷模的聖徒
第十五章 從禁欲到縱欲
一、 有關欲望的中庸之道
二、 宗教禁欲主義的崛起
三、 獨身與修道運動的發展
四、 禁欲主義的歷史價值
五、 兩性關係上的縱欲主義
第十六章 羅馬的信仰危機
一、 錢權交易
二、 政治立場的喪失
三、 醉生夢死
四、 秘傳崇拜的盛行
五、 帝王崇拜的崛起
六、 對基督徒的迫害
第十七章 城邦體制下的政教關係
一、 公共權力崇拜的崛起
二、 宗教對城邦政治的干預
三、 城邦政府對於宗教事務的把控
四、 宗教服務於世俗生活
五、 受制於政治權力的神諭
六、 航海活動與教權的萎縮
第十八章 集權體制下的政教關係
一、 君權神授和祭司的坐大
二、 猶太祭司和埃及祭司的權勢
三、 不修來世的巴比倫宗教
四、 教務隸屬於官僚體制
五、 政教衝突三類型
第十九章 羅馬與拜占庭漸行漸遠
一、 羅馬與拜占庭裂痕的出現
二、 明爭暗斗
三、 劍拔弩張
四、 羅馬教廷與法蘭克人的勾連
五、 最後的決裂
六、 文化傳統的差異
第二十章 教義爭端與宗教分裂
一、 佛教的崛起及其分裂
二、 三位一體問題的爭端
三、 一性論和一志論爭端所導致的分裂
四、 東西方教會大分裂
五、 新教運動的興起和分裂的加劇
第二十一章 宗教習俗的融合
一、 臨終聖餐與平安之吻
二、 為死者合上眼睛和嘴巴
三、 清洗尸體
四、 給尸體塗抹香油和香料
五、 異像與夢幻
六、 宗教節慶

主要參考資料
詩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