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簡體書)
滿額折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9.9 元
定  價:NT$ 539 元
優惠價:87469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再現西南聯大甲骨文課堂,品讀甲骨文之美。文化巨匠馬識途系統整理唐蘭先生“成一家之言”的甲骨文研究試稿。
時隔80余年,馬識途回憶在西南聯大上學的時光。以甲骨文為媒,追憶羅常培、唐蘭、聞一多、王力、陳夢家……的大師風華。從學生的視角,感受大師眼中甲骨文的種種魅力;以親歷者的視角,傳承西南聯大的血脈與精神。

作者簡介

馬識途,原名馬千木,1915年1月生。當代作家、書法家。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黨內擔任過不同的領導職務。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榮譽委員,四川省文聯主席、名譽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郭沫若研究學會副會長等。著有詩文《清江壯歌》《夜譚十記》《夜譚續記》《在地下》《找紅軍》《馬識途諷刺小說集》等。

名人/編輯推薦

西南聯大,群星閃耀,涓涓細流,澤被後世。
中華文明,甲骨探源,星星之火,傳薪續脈。


書中一堂堂課,如妙趣橫生的幀幀畫面,在西南聯大回憶裡經典重現;一句句話語,如引人入勝的個個鏡頭,在師生情誼裡永恒定格;一個個甲骨文,如晶瑩閃亮的粒粒珍珠,在中華文明史上熠熠生輝。

我和甲骨文

 

( 代序)

 

凡是認識我馬識途這個人的朋友,都說我是革命家、作家和書法家。說我是革命家,我認可,到底為革命出生入死貢獻過一點兒力量。說我是作家,我只承認一半,只是為革命吶喊寫過幾本書,但只能說是一個業余作家。

至於說我是書法家,大概只是因為中國作家協會和四川省作家協會等單位曾在北京和成都等地為我辦過幾次書法展,且將其中三次義展所得悉數捐出資助了寒門學子的原因吧。

 

八十年過去了,很少有朋友知道我曾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時期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組成,後簡稱為西南聯大)學習和研究過甲骨文。我現在把我和甲骨文這段因緣告訴朋友們。

 

一九三五年冬,北京學生發起了一二·九救亡運動。全國響應,在上海的我也參加了這個救亡運動。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我在中共湖北省委黨訓班結業後,由當時的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長錢瑛同志作為介紹人和監誓人,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我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馬識途”,宣誓終身革命、永不叛黨。此後,我成為職業革命者,以革命為事業,擔負著地下黨地方領導機構中的重要工作。

 

一九四一年初,由於叛徒告密,國民黨特務逮捕了中共鄂西特委書記何功偉和我的妻子、特委婦女部長劉蕙馨,二人不久後犧牲,我的女兒也下落不明。我因外出工作僥幸得免,潛往重慶向中共中央南方局報告,組織上同意我報考西南聯大,要我在昆明隱蔽,等待時機。

 

我如願考上了西南聯大外國語文學系,後轉入中國文學系。根據我黨提出的“勤業勤學勤交友”的“三勤方針”,我在西南聯大一方面參與地下黨工作,擔任了中共西南聯大支部書記;另一方面在全國著名學者的門下勤學苦讀。我曾修了文字學大家唐蘭教授所開的“說文解字”及“甲骨文”和陳夢家教授所開的“銅器銘文金石學”等課程,頗有心得。四年後我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正欲繼續深造,卻得到中共中央南方局調令,離開了昆明。

作為共產黨員,我遵守黨的紀律,奉命執行,放棄了在西南聯大的學術研究,並將所有相關的筆記文稿付之一炬。

此後,我冒險犯難,九死一生,戰鬥到一九四九年,迎來全國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奉命從政,從此在黨政群大大小小單位任領導職務,載沉載浮七十余年之久,精業從事,未敢他騖,遂與甲骨文絕緣。但我常回憶當年,對大師們的諄諄教誨,念念不忘。

離休之後,我在文學創作的閑暇時,竟就回憶當年所及,開始撰寫“甲骨文拾憶”;尤其是二○一七年我的《夜譚續記》完稿後,更是投入關於甲骨文、金文等在內的古文字研究,寫出這本甲骨文筆記,藏之書篋,未敢示人。

二○一九年十一月,忽見報載,甲骨文發現一二○周年紀念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眾多專家學者參加。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嘉諭,致力於傳承弘揚甲骨文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們堅定文化自信,深入研究甲骨文的歷史演進和文化價值,並提出要確定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傳承。方知甲骨文研究大有進步,我興奮不已,欲圖效力。好友朱丹楓曾見過我關於甲骨文的原稿,力主出版。

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黃立新於二〇二一年春前來拜訪,亦以為此乃西南聯大甲骨文研究歷程之筆記,雖有缺失,卻有珍貴的價值,決定出版。我聞訊欣喜,冷藏多年的甲骨文筆記終於要面世了,這或許可算是對八十年前西南聯大諸位大師諄諄教誨所交的一份遲到的作業吧。

 

馬識途 時年一〇七歲

 

二〇二一年三月

目次

目 錄

上卷

西南聯大課堂拾趣

〇〇一

課 開課問“東西 ”

/ 〇〇三

第二課 說“西南聯大精神 ”

/ 〇〇九

第三課 趣辨方言古音字

/ 〇一三

第四課 “ 中國”二字的力量

/ 〇一九

第五課 頂天立地的“人”字 

/ 〇二三

第六課 “ 人”字家族興旺

/ 〇二九

 


第七課 象形字拾趣

/ 〇三六

第八課 易混象形字

/ 〇四六

第九課 “ 和”為貴

/ 〇五四

第十課 鼓勵獨立見解

/ 〇六〇

第十一課 “ 說文解字”“中華民國 ”

/ 〇六五

第十二課 手把手地教大家研究形聲字

/ 〇七一

第十三課 人類發展漢字興 

/ 〇七七

第十四課 形近而音異的漢字

/ 〇八三

第十五課 後一課

/ 〇九〇

 


中卷

馬識途甲骨文拾憶

 〇九五

憶 就從“一”字說起

/ 〇九七

第二憶 有趣的家庭成員

/ 一〇四

第三憶 與武器形象有關的特別的字

/ 一一一

第四憶 威武的“王”字之屬 

/ 一二〇

第五憶 形象的從艸之屬 

/ 一二四

第六憶 意深的“牛”“耳”“貝”字之屬

/ 一三五

第七憶 逼真的“女”字旁的形聲字

/ 一四三

 


第八憶 豐富的“人”字屬及器官部首衍生字

/ 一四七

第九憶 補 遺 

/ 一五〇

第十憶 一些難解字

/ 一五九

第十一憶 自由辯論,獨立見解

/ 一六三

第十二憶 別出心裁的古字

/ 一六八

第十三憶 羅常培、唐蘭、聞一多、王力、陳夢家

/ 一七一


下卷

馬識途“說文解字”

 一八五


……

後 記 二七二

人物譜 二七四

編後語 二七八

書摘/試閱

〇〇三

 

 

 

 

 

 

 

 

 

 

課 開課問“東西”

 

 

 

 

唐蘭

 

 

唐蘭教授上課來了。

一九四三年九月,我作為西南聯大中文系的學生選修 了語言文字學專業課程。課來開講的是中國文字學的 泰斗級人物— 西南聯大中文系教授唐蘭。課程是語言

 

 

〇〇四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文字學必修課“說文解字”,這是語言學科的基礎課。我 好不容易才從高年級同學手裡半借半買了一部《說文解 字注》 a ,帶去聽講。這是出了名的冷門課,專修的只有 五六個同學,而我算一個。我這年二十八歲,是年齡 大、長得有點老氣的學生;其他同學差不多才二十歲。 我走進一間草頂土墻的教室,唐蘭教授誤認為是來旁聽 的別系教員,開口問我:“你先生是哪個系的?”我回答 我是選這門課的學生。他有點吃驚地說:“你來修這冷門 的課,那是要陪坐幾年冷板凳的喲!”我不知道他是不是 引用了範文瀾教授的有名的詩句:“板凳須坐十年冷,文 章不寫半句空。”他接著不說什麼,就在黑板上用粉筆 寫字,好像是一副對聯:“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

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又在黑板上畫上 兩個我們都不認識的字,又像是畫,即 b ,問我們:

“你們認識這兩個字嗎?”我們無人作答。他說:“你們不 認得這兩個字,那大概知道已是改了稱號的‘民國’發生 的事吧。許多軍閥混戰,南北兩年戰爭,爭當總統,打個

 

 

a 清 · 段玉裁撰。

b 所書古文字,有時是甲骨文,有時是金文,有時是小篆,盡量將 甲骨文附於前面。

 

 

 

 

 

上卷

 

〇〇五

 

 

 

 

 

 

一九四六年春,西南聯大校門

 

 

〇〇六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一九三九年,西南聯大新校舍平面圖

 

 

 

 

 

上卷

 

〇〇七

 

 

 

 

 

沒完,民不聊生。有個文化人就寫了一副對聯,專門諷刺 他們,一發布出來,就轟動全國,就是這副對聯。”大家 都稱讚他寫得妙,說南北軍閥想當總統,真不是東西。於 是他又指著黑板上那兩個字:“罵的就是他們—— 不是東 西。”他給我們講這個故事,原來是引發我們認識他寫的 那兩個字。我怎麼也沒有想通:我們把物件叫“東西”, 罵壞人是“壞東西”,為啥用一“東”一“西”兩個字? 他才解說:“古人就是把物件叫作東西,就是這兩個字。 你們看這‘東’字就是一包東西兩頭用繩子結扎起來,

‘西’字也是一包東西一頭被結扎起來。就是流傳到今 天,我們寫的‘東西’兩個字。還有一個‘束’字,古字 也只寫成似‘東’字狀, ,也是兩頭被結扎的東西,意 為‘結束’。現在我們寫的‘東西’二字和‘束’字,本 來就是象形字。今天你們就開始認識三個古文字了。自古

以來都沒有‘東西’兩個字的字源,現在終於被我們研究 出來了。我們用的許多字,都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 的。一查字源,便清楚了。”

“不要認為這是冷僻學術,它對於中國文化的演變發 展大有關係。你們要從讀《說文解字》 a開始學起。往往

 

a 東漢 · 許慎著。

 

 

〇〇八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一個古文字的發明,有如天上發現一顆新的星星給研究人 員帶來無窮的快樂一樣。這本是一門有興味、有學術 價值且重要的學科呀!”a唐蘭教授這麼一講,引起我 們對研究古文字的源和流的興趣。

這便是唐蘭教授古文字學開講的課,成為我畢生 難忘的一課。

 

 

 

 

 

 

 

 

 

 

 

 

 

 

 

 

 

 

 

a 唐蘭教授開講就說,雖課名叫“甲骨文”,但要先講“說文解 字”課。如果不講“說文解字”課,就無法認識甲骨文,所以他 是講一年“說文解字”課,才講半年“甲骨文”,開的課還涉及 金文(銘文)、古音研究等。看似未先講甲骨文,實則為講甲骨 文的前導課,即“說文解字”課,目的仍是講甲骨文。

 

 

〇九〇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第十五課

後一課

 

 

 

 

 

 

唐蘭教授開的“說文解字”課,我們已經學了一年。 加上他開的“甲骨文”、羅常培教授開的“音韻學”和陳 夢家教授開的“銅器銘文金石學”已一年,我們學習認真 而且認識了一些古文字。

唐蘭教授講後一課時,對我們真切地說: “我們教 學相長,研究古文字課程將告結束。其實我並沒有教給 你們多少學識,我不過是為你們打開研究古文字學的大 門,給你們指出一點前行的路徑。古文字學知識浩如煙 海,涉足其間的人不多。有的人在海邊才濕了鞋,眼看波 濤洶涌,就知難而退了;有的人下海遊了去,也有半途而 廢的,還有的被水給淹沒的。只有很少的人能有堅強的意

 

 

 

 

 

上卷

 

〇九一

 

 

 

 

 

志,會鍥而不舍、乘風破浪,向隱約渺茫的彼岸奮勇前 進。雖不免載沉載浮,吃不少苦水,終會到達彼岸。踏上 一片茂密的學術森林,那裡時見陽光燦爛,時見雨橫風 狂,時見荊棘密布,但成功的果實誘人前行。有的一鳴驚 人;有的默默無聞;有的在學術森林裡徘徊,了此一生, 卻死而無悔。相信學術的道路雖然崎嶇,但總有中國人不 斷探索,哪怕不過識破一字,也是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現在我為你們開了門,引你們走到大海邊,就要看 你們下海向彼岸勇敢遊去了。一切看你們自己的天資和 勤奮。愛迪生說: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 九十九的汗水。’你們考入西南聯大,可算幸運的英才。 只要你們發揮天資,更加勤奮,終必成才。現在就看你們 一人抱著一套《說文解字注》,在那‘字以類聚、物以群 分’原則分門別類編的五百四十個部首導引下,在字海裡 遨遊。各人可憑自己兩年來的學習心得,去先認得、再識 得這些古文字。我和其他文字學教授一樣,各有所長,各 有所愛,偶有所發現有所發明,互相砥礪、相輔相成;不 必泥於古說,也不必宗於現論。要有為自己打出一片學術 天地的信心,有自信,但不自夸。希望有一天也能看見你 們站在這三尺講臺上,聽你們慷慨而教後學者,也引他們

下海遊向光明的學術彼岸。”

 

 

〇九二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唐蘭教授和西南聯大許多著名教授一樣,總是這麼真 切地對我們這些即將領得畢業證書、獲得學士稱號的青年 作送行談話。

我對這些教授們的教導,特別是對唐蘭教授給我“說 文解字”課的指引,心領神會。我打開《說文解字注》, 從頁個字開始研讀, “一,惟初太極,道立於 一。凡一之屬皆從一”。接著是“元、天、丕、吏、史” 等,我讀了下去,發現許多字都已經被唐蘭教授講解過, 有的相同,有的近似,有的補說,有的改說,都是持之以 故、言之成理的。

第二頁“示”,段注說是“天垂象,見吉兇”,更怪 的是說“三垂,謂日月星也”。唐蘭教授以為錯解,他說 “示”分明是古人敬神用的祭祀臺,人敬神或把祭物放在 祭祀臺上或祭祀臺旁,人立祭祀臺前或旁行禮。“三垂” 明顯是支撐祭祀臺的三條腳柱,怎會是日月星呢?說“凡 示之屬皆從示”倒不錯,所有會意的有示旁的字, 大體 都和神事有關,更證明“示”是敬神用的祭祀臺。段注

對“神”字解為:“ ,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 聲。”唐蘭教授又寫一個字,就是一只手( )持一塊 肉( )放到祭祀臺( )上去,不正好是敬神嗎?這更 證明“示”是敬神的祭祀臺了,哪能扯得到日月星上去?

 

 

 

 

 

上卷

 

〇九三

 

 

 

 

 

《說文解字注》有不少是錯解、誤解或欠解,唐蘭 教授經過研究,在講課時對其中的一些字加以補正。他 很贊成郭沫若將“且”字說解為男性生殖器。所謂敬祖 的“祖”就是古人的生殖崇拜,而非段注所說“供祖先 於神廟也”。郭沫若並非異想天開。我也同意唐蘭教授把 “地,從土,也聲”的“也”解說為形象如蛇頭和蛇尾, 古代滿地是蛇也。

後來,我仔細研究課本裡五百四十個部首下許多字的 解說,再溫習唐蘭教授講的筆記。我雖然尊重段注,但不 迷信段注。我相信近現代許多古文字學家,如章太炎、羅 根生、王國維、郭沫若、唐蘭、陳夢家等,根據出土文物 及遺書的比較,進行的科學的說解,但也並未盲從,未可 迷信。我也照唐蘭教授教我們的精神和方法,自作探索, 有自信的,也有自疑的,有重述唐蘭教授所解我讚同的, 也有補充的。

現在,我從記憶倉庫裡拾掇一些教授們所講的,我在 西南聯大古文字專業學習所學的且而今還能記得的寸金片 玉,將其寫出來,不分先後,也不一定按“字以類聚,物 以群分”的原則,想起哪一個字就解哪一個字,也不管正 誤,全部寫出來。如有行家偶見偶聞,予以評說,以致引

為笑談,便算我的幸運了。

 

 

 

 

 

 

〇九四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我想命個題名,就叫“西南聯大課堂拾趣”,姑且附

錄於唐蘭教授“說文解字”拾憶的尾上,權作驥尾吧。

 

 

 

 

 

中卷

 

一一一

 

 

 

 

 

 

 

 

 

 

 

第三憶 與武器形象有關的特別的字

 

 

 

 

 

兵 《說文解字注》:“兵,械也。” ,持械 也。這個械就是斤( ),斧頭,甲骨文寫作 。古代打

斗時,人順手拿起手中工具如斧頭就開打。一些農具也

經常被當作武器,如幹( )。《說文解字》只說“從廾

持斤”。“廾”是什麼? 其實就是雙手( ) , 也是 雙手。我發現唐蘭教授對“八”“丷”之屬也有他獨立的 見解。凡是在字下部出現“八”旁、“廾”旁的,都是雙 手並舉之意,如兵、典、其、真、共、具、與(與)、興 等字。但“丷”如果是在字的,則不是雙手並舉之 意了,如並(並)、兼、公、前等字,辭典上將其混編入

“八”部。因此我隨唐蘭教授,分別說解這些字。“弟”

 

 

一一二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唐蘭研究的甲骨文拓片

 

 

 

 

 

中卷

 

一一三

 

 

 

 

字已說過了, “兵”字也解過了,下面說解其余的字。

典 小篆寫作 。古代在竹木簡上寫字,用繩 或捆或穿洞連成,便於有次序地閱讀及收藏。 就成為 “典”字的古字。

其 小篆寫作 。簸箕之形象,雙手持用。

真 眞 此為小篆寫法。這個“真”字頗有意

思,始見於《莊子》之書,號曰“真人”。《說文解字 注》:“真,仙人變形而登天也。”是道家稱修真得道成 仙,後來卻和其他字組成真正、真實、真誠等美好的詞。

大家相信的“真理”成為常說的詞,和成仙毫不相干了。

共 金文寫作 。小篆寫作 。這個“共”字

更有意思。我國自從興起共產主義理想後,它便成為使用 頻率頗高的字了,但卻很少有人去說解。這個字的形象頗

合於今日字義,是雙手捧一件貴重之物,但為何物卻無法

判斷。而這個甲骨文為 ,為共同捧一塊好東西 。用

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共產主義理想了。更有意思的是, 古“共”字還有一形象是 ,四只手握在一起的樣子, 共同奮斗之義,和今日團結之義更合了!這是古人造的 字,頗有點像古人幾千年前就造出“大同思想”一樣。這 樣的說解,你可能說,不像是學術的討論了。也罷,我姑

妄言之,你姑妄聽之吧。

 

 

一一四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具 甲骨文上就是這麼畫的,兩手舉著一個像 鼎一樣的東西。又寫作 ,像雙手要在鼎口放進什麼東 西的模樣。金文寫作 。這個字在《說文解字注》裡釋 為“共置也。從廾貝省”。這個字的甲骨文卻引來一場爭

議。陳夢家教授認為那中間是一個鼎,郭沫若卻說甲骨文

已寫成 ,明顯變成“具”字了。是鼎是具,有了疑義。

因《說文解字》是“從廾貝省。古以貝為貨”。當然郭沫 若還認為是鼎,而其他人則多認為是貝。此字實乃兩手舉 鼎之形。把“廾”釋為兩只手是正確的,兩位大家對此看

法一致。

與 與 此為古“與”字寫法。下面有兩只手捧

一個 形的東西,不知為何物。此字主要作介詞、動詞、

連詞。

興 興 小篆寫作 。《說文解字》:“起 也。從舁同。同力也。”兩手捧 ,古解為“同”字。

並(並)、兼、公、前,這些字是把“八”放在字頭

上的,卻不能解讀為雙手( )並舉了。

並 並 二人並立之狀,形與義相同。

兼 此為小篆寫法。一只手握住兩把禾苗。

形與義同,兼者並也。

公 《說文解字注》:“公,平分也。從八厶。

 

 

 

 

 

中卷

 

一一五

 

 

 

 

八,猶背也。韓非曰: ‘背厶為公。’”韓非子:“公者, 平也,正也。”都是正解。只是這個“厶”字怎解?韓 非子解為“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是循環自 解,等於無解。只有形象說是“自環”, “厶”字可解為 環,封閉的環便解為“厶”了,勉強說得通。但《說文解 字》的“公”字只有 和 ,卻有形無聲,於是只有加

“禾”旁的“私”字通行,而“厶”字被廢去。

前 歬 小篆寫作 。形如一只腳在一條船上。

《說文解字注》:“不行而進謂之前。從止在舟上。”這 樣解釋“前”字,頗覺勉強。今日只寫成“前”,再無 “歬”通用,得細分析。“前”字的確是從“歬”字化 出的現代書寫。寫成“歬”,這上面實是 、 ,就是 “止”字,十分明顯;下面寫成 、 ,舟形。今日寫成 “前”字。

從兵字說到分別以“八”和“丷”作為字底和字頂 的不同。凡“ ”作字底的,都是雙手形象,不能與 “八”字和“大”字相混。現在該說到與兵相關的打仗用 的武器了。唐蘭教授說,古代男人就是狩獵、耕作、打 仗;女人就是種植、采摘、飼養,更重要的是生打仗的武 士和做家務的女娃。這也就是說古人的一生就是生存、打

仗和傳宗接代的事了。而打仗更是常事,因此就出現了各

 

 

一一六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種武器。大概早是用肉體相搏。看那個“鬥(斗)”的 古字形象是 ,肉體相搏,拳腳相攻。當然,順手就用

勞動工具作為武器。男人經常帶在手邊的斧頭和砍刀,後 來發展為專用的打斗武器,慣用的就是戈、矛、劍、戟 等。所謂十八般武器,形狀各異,功能不同,而古代常 用的重要武器— 弓箭,以竹木削成或銅鐵打造的箭矢, 可以發動遠程攻擊。於是用來防御的城郭溝池、宮墻衛 池、望遠的亭臺樓閣相繼產生,同時很多文字也相應地被 發明了,以作交流之用。許多字已不可解,有些字雖然還 有原始的痕跡,但大多成為形聲字,無解讀的意義了。

唐 蘭教 授只 解 說了 “戰 ”“爭 ” 和已 說 過的 肉體

斗爭的“鬥 ”。“戰 ”, 《說文解字注》:“ 從戈,單

聲。”“戰”和“單”是雙聲字,形亦近,是假借字。說

到“爭 ( )”字卻是很形象的字,一只手伸出,另一只

手持一個棒,兩人正在爭搶棒子的樣子。

唐蘭教授認為, “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這十個字都與武器有關。甲, ,小篆寫 作 ,可以解為一種武器形象或一種戰甲。乙, ,也 是一種武器。丙, 、 ,也許是火攻的工具,故古來 丙屬火。丁, ,也是一種武器。至於戊, ,小篆寫 作 ,大都解為類似戈的武器,或加了鉤,或解為人執

 

 

 

 

 

中卷

 

一一七

 

 

 

 

戈守衛,所以古稱“戍 ( )邊”,就是守衛邊疆的意 思。己, ,小篆寫作 ,很像一個弓,也有解為人挺著 肚子的樣子。庚, ,小篆寫作 ,是手握一個武器叉 ( ),在練叉也。辛, 、 ,已被公認為一種懲罰性

的刑具。壬, ,金文寫作 ,形近工具,也可能是一種 武器。至於癸, ,籀文寫作 ,小篆寫作 ,也為一

種武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這十個字皆為武器之屬,也算一解。

“癸”字頭上那個頂“癶”,其實是 的簡寫。這 是兩個“止”字並列背立。發、癹以及所有寫作“癶”字

作頂的字,都應解為兩個“止”字,即兩只腳,所以《說

文解字注》謂“癹( )”為足踏夷草。但是《說文解字 注》對“殳( ) ”的解讀則不同,認為“殳”是一種 立在車前伸出的武器, “從又,幾聲”。其甲骨文為 , 是手持的一個尖銳的武器。從又,實即從手( ), 故 幾( 、) 與 通。從這個“癹”字就連到一個常見的

“發(發)”字,可解為武士雙腳立地,手持 ,以引弓 發射,故“發”的原意為發射武器也,後通用為送出去之

意。不過,為何把雙腳放在字頂呢?不解。

說到止( )又聯想到解常用字,如“此( )”

字,解為人到此即止之意。

 

 

一一八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有關戰事的獸骨刻辭

 

 

 

 

 

中卷

 

一一九

 

 

 

 

正 小篆寫作 。逢“— ”即止曰正, “正”是

“征”的初文。“囗”表征伐之地, “止”表行為。另一

個“正”字腳歪著, ,竟解為“反”字,反者正之反

也。這樣說解“正”與“反”,可疑。

是 此為小篆寫法。從日,正聲,正直就是

“是”。這算一解,但無法作別解,姑且從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