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79折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79606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從公元前15000年前古代先民進入美洲大陸,到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人類歷史上發生了一場不為人知的偉大實驗。在此期間,新舊大陸的人類先祖生活在彼此隔絕的時空裡,面對著各異的地理、氣候、動植物群落,各自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思想和社會。《大分離》是英國思想史學者彼得·沃森探究人類歷史和命運的新銳作品。沃森汲取了新近的人類學、考古學、神話學、生物學、倫理學成果,論述了人性在不同環境中所實現的不同潛能,也呈現出新舊大陸人類社會殊途命運的綜合圖景。

本書探究了諸多影響人類社會的大歷史變量,綜合出一套關於人類生活、習俗和思想的演進架構。無論是大陸構造和可供馴化的動植物資源,還是氣候模式和致幻劑的異常分佈,都給人類的社會形態、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和語言結構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構成了我們當今社會的思想底色。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彼得?沃森(Peter Watson,1943— ),英國思想史學者,曾任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新社會》雜志副主編,為《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觀察家》等報紙撰寫過專欄,以拒絕簡化的恢宏思想史作品聞名於西方世界,著有《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20世紀思想史:從弗洛伊德到互聯網》《大分離:新舊大陸的命運》《德國天才》《法國思想》等。

譯者簡介
孫艷萍,歷史學博士,河北大學世界史系副教授,萊比錫大學訪問學者(2014—2015)。現外派巴西,任裡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研究方向為世界文化史、古希臘羅馬史和拉丁美洲史。已翻譯出版《修昔底德:神話與歷史之間》《蘇格拉底前後》等。

名人/編輯推薦

接續《槍炮、病菌與鋼鐵》的線索,重述人類的大分離故事
賈雷德?戴蒙德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中論述了不同文明因宏觀因素的差異而走向疏途的故事,以其恢弘的視野探索了人類生活的不同可能性。本書將著眼點進一步拔高,截取同一批人類被分隔在新舊大陸關鍵性時刻,以大分離為線索,探究了歐亞大陸文明模式和美洲大陸文明模式的關鍵差異,探討這兩大類文明的路徑差異以及影響因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也理解那些我們賴以發展出複雜文明的關鍵條件。


為什麼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而不是相反?探究現代文明的始源要素!
在人類大分離的結尾,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由此結束了新舊大陸彼此隔絕的歷史,也使得兩種文明模式走向融合。但是為什麼是舊大陸發展出航海科技,進而打開了新大陸的大門,而不是相反呢?沃森告訴我們,新舊大陸各自相異的文明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取決於大陸板塊走向、氣候模式、致幻植物的分部等基礎自然條件的差異。

知名學者劉擎推薦,《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刊文力贊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哲學與思想史教授盛贊了本書開闊的跨學科視野,通過人類學、考古學、神話學、生物學、倫理學的多學科對比分析,達成了一種人類文明史的綜合描摹。《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力贊作者在連接不同學科發現上所起的關鍵作用,延續了作者一貫的宏大歷史寫作風格。

歷偉大的自然實驗
從大約公元前15000 年古代先民初進入美洲大陸,到大約公元1500 年(以整數來計)哥倫布登陸聖薩爾瓦多,地球上有兩個完全分離的人類群體,一個在新大陸,一個在舊大陸,雙方都未意識到對方的存在。以前,我們從來沒有將一個歷史時期本身看作一個新紀元,但稍作思考後我們就會發現,它是多麼與眾不同,又是多麼值得探究。這兩個分離的人類群體面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氣候、不同的地貌、不同的植被、不同的動物。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兩個半球的條件是截然不同的。在超過1.6萬年的時間(600—800代人的時間)裡,這兩個起初相似的群體為了適應他們的環境,形成了不同的生存策略、不同的風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信仰,終形成了迥異的文明。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世界以一種獨一無二、前所未有的方式被分離。但是,當哥倫布踏上瓜那哈尼後,不知不覺中,他開啟了一個進程。借此,這個獨一無二的平行發展模式終走向結束。這就是本書的目標:復活和重建、考察並研究這段平行的發展歷程,觀察舊大陸居民與新大陸居民的相似性並對比兩者間的差異,並且找出這些差異導致的結果。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兩個群體的平行發展是偉大的自然實驗。當然,在實驗的意義上,這不是一個井然有序的嚴格實驗,但相比之下,它仍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實踐、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我們可借此機會了解自然與人性之間相互影響的過程,並進而解釋人類自身。這是一項以前從未開展的工程。我們所研究的範圍——兩個半球,包括海洋——是地球上的實體,有些純粹主義者可能會懷疑這種對比涉及太多的可變因素,因此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我認為,證據是充分的,足以使我們對舊大陸和新大陸之間長期存在的重要差別提出某些富有成果的結論,這些結論不僅能解釋,同時還會描述出兩大半球截然不同的文明軌跡。出於完全可以理解的原因,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已經從總體上考察了全球不同文明間的相似性,他們認為這樣的比較比其他任何研究都更能揭示有關人性、人類社會以及人類自冰河時代結束以來一萬年間所形成的生活方式。雖然我並不否認相似性的存在,也不質疑它們的重要性,但本書另辟蹊徑,著眼於兩個半球間的差異,因為這些差異同樣具有啟發性,比之相似性,也許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它們被人們相對忽視了。這些差異也為我們認識人類的終極意義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本書分為三部分。部分描述批美洲人如何到達新大陸,他們的旅程有何特別之處,他們的經歷如何將他們與留在歐亞大陸的民族區分開來。第二部分敘述過去(和現在)兩個半球在地理、氣候、植物群和動物群等方面重要且系統性的差異,以及這些獨立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某種程度上,這是本書令人驚嘆的部分,因為像大自然這般基礎的東西在兩半球間竟會呈現如此大的差異。第三部分是敘事,事實上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兩條敘事線,就好像我們跟隨著新舊大陸居民不同的文明軌跡前進——雖然兩者都獲得了巨大發展,但在某些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廣義上講,本書力圖證明早期人類居住的物質世界——地貌、植被、xv未受人類影響的動物生活以及氣候、緯度的主要特徵、陸地與海洋的關係等——決定了人類的意識形態、信仰、宗教實踐、社會結構及工商業活動。而且,意識形態一旦出現並凝聚,就會反過來進一步決定人類與環境之間獨特的相互作用。或許正如社會生物學家和基因學家所言,只存在一種人性。但是,世界上迥然不同的環境造就了早期人類對於人性迥然不同的理解。正如本書試圖證明的那樣,這在很多方面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的故事將要證明,每個半球都依賴三個截然不同的現象並被它們所決定。,廣闊的舊大陸受亞洲季風影響,季雨期的影響範圍從東地中海一直延伸到中國,它供養了世界三分之二的農民,但由於某些原因(我們後面將要探討),在過去8000年裡,季風的力量逐漸減弱。這意味著舊大陸占主導地位的信仰是豐產。第二,馴養哺乳動物的存在,對舊大陸的古代史進程,尤其是社會間競爭和戰爭的性質和程度,產生了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影響。與之相比,新大陸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暴虐的天氣。第三個現象是,新大陸擁有更多種類、更大數量且更易獲得的致幻性植物。總之,這些因素意味著美洲大陸的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呈現出更為生動、更加緊張且更具啟示意味的特質。
本書不揣冒昧,試圖將看似不相干的若干學科結合在一起,如宇宙學和氣候學、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神話學和植物學、考古學和火山學。本書也利用了“二戰”以來現代學術界的一項重大突破,即四個主要的中美洲文明(阿茲特克文明、米斯特克文明、薩波特克文明和瑪雅文明)遺留手稿的譯解。雖然在大征服期間只有四部瑪雅書籍免遭西班牙人焚毀,但是由西班牙傳教士和美洲土著共同創作的其他書籍或古抄本,石碑、祭壇和石階上數不清的銘文,以及其他歷史遺跡和雕塑,已為學者所了解,其結果是:對於前哥倫布時代新大陸生活的了解與知識,在過去三十年間有了巨大的進展。
本書利用這些的學術成果,對兩個半球的古代史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比較,由此我們便可以看出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盡管道路迥異,但兩大半球的發展歷程仍存在某些共性,不過本書的關注點在於差異性。它們同樣能告訴我們許多關於人性的答案,比之相似性,它們告訴我們的東西可能更多。
在共同考察這些發展軌跡時,我們不僅要注意發生了什麼——新舊大陸文明在何時、何地開始分離——還要注意它們為什麼會發生。

目次

中文版前言
作者的話
導論

部分 批美洲人與舊大陸居民的差異
1 從非洲到阿拉斯加(一):基因、語言與石器所揭示的偉大歷程
2 從非洲到阿拉斯加(二):由神話、宗教與岩石所揭示的遠古災難
3 西伯利亞與薩滿教的來源
4 進入無人之境

第二部分 新舊大陸的自然差異
5 火山帶與熱號角
6 根莖與種子以及反常分布的馴養哺乳動物
7 “人之墮落”:父權、豐產與農耕
8 新大陸從未發生的四件事:犁地、駕車、擠奶與騎馬
9 大災難和祭祀的重要起源
10 從致幻劑到酒
11 玉米的用途
12 致幻雨林和致幻劑的異常分布
13 煙草、古柯與巧克力之鄉
14 野生:美洲豹、美洲野牛與大馬哈魚

第三部分 新舊大陸的人性演化的差異與原因
15 埃利都與阿斯佩羅:相距7500英裡的首批城市
16 大草原、戰爭與“全新的人類學類型”
17 美洲豹之日
18 舊大陸一神教的起源與祭祀的終結
19 民主、字母、貨幣的發明與希臘自然觀的出現
20 祭司王、世界樹與幻象蛇
21 放血、人祭、痛苦與散財宴
22 修道院與官話、穆斯林與蒙古人
23 羽蛇、第五太陽紀與四區

結 語
24 薩滿與牧羊人:大分離

附錄1 關於新大陸的永不停息的爭論
附錄2 從10萬個親族到193個主權國:文化發展模式探析
注 釋
索 引
譯後記

書摘/試閱

4 進入無人之境
白令海峽:大分離發生的地方
美洲到底是亞洲的一部分,還是一塊單獨的陸地?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直到1732年才塵埃落定,就在這一年,伊凡?費多羅夫和米凱爾?格羅茨多夫終於發現了阿拉斯加,這時距離克裡斯托弗?哥倫布次踏上瓜那哈尼已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了。1778年,詹姆斯?庫克船長航行經過白令海峽,他注意到兩塊大陸之間只有一小段60英裡寬的海,使很多人相信這就是批美洲人的進入門戶。
1590年,耶穌會修士弗雷?何塞?德阿科斯塔先提出,俄國和美洲之間從前有一座陸橋。那時,他在墨西哥和秘魯已經生活了近20年。他以近乎信仰的形式篤信以下斷言:人類是自亞當和夏娃時代以後才遷徙到美洲大陸的。而且,他認為人類是不可能橫渡大洋進入美洲的,但是北美洲的“上遊河段”很可能與俄國相連或“相近”,這樣移民就可以經由一片足夠淺的水域到達北美。
他也注意到新大陸分布的動物體型較小,認為即使是一段較短的水域,小型動物也不可能遊過:陸上遷徙的可能性更大。他也指出,遷徙不是有意為之,而是“漸進的擴張……沒有深思熟慮,只是一點一點地改變他們的土地和住所。有些人找到一處,便定居下來,其他人則繼續尋找新的居所,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終到達西印度群島”。
1887年,地質學家安杰洛?海爾56普林通過分析動物分布得出結論。他發現新大陸和舊大陸的動物種類在南緯度區是相當不同的,在中緯度區相似性很大,而在北緯度區“幾乎完全一樣”。在他看來,“如果物種的多樣性與距離北方的遠近有關聯,那麼物種一定是從北方開始擴散的”。不久之後,另一位地質學家加拿大人喬治?道森提出,將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隔離的水域很淺,“在地貌學上必須被歸屬於陸地高原區,因為它與大洋盆地明顯不同”。道森還說:“可能在漫長的時期內,不止一次地存在一片廣袤的、連接北美和亞洲的陸地平原。”他不知曉冰川期,但他讚同大陸的隆起曾一次次將海床抬高到水平面以上。1892年,一些猛犸遺骨在阿拉斯加以西300英裡外的普利比洛夫群島被發現,當時引起了極大轟動。“要麼這些巨大的長毛象是絕佳的遊泳者,要麼群島原先是一片寬闊平原上的高地,與整個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陸地相連。”這是另一位加拿大地質學家W. A. 約翰遜後所作的精彩補充。1934年,他發現了海平面的變化與冰川期之間的聯繫,而冰川期的存在早已在1837年被證實。他寫道:“在威斯康星冰川期(110000至11600年前),由於冰川累積在陸地上,海平面的總體高度肯定比較低。至於低的幅度,大家普遍接受的觀點是至少180英尺,因此在末次冰盛期,陸橋是存在的。”這與同一時期瑞典植物學家埃裡克?赫爾滕提出的觀點基本吻合,即白令海峽地區在冰川時代曾是動植物的棲息地。赫爾滕將這一地區命名為白令陸橋並認為它為古代居民到達新大陸提供了陸地通道。
圍繞白令陸橋的學術發展史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它分為三個階段:,試圖證明在遠古歷史的不同時期確實存在一座陸橋;第二,探索陸橋的地形地貌、地質構成和動植物分布;第三,探詢哪種人及其在何時穿越陸橋到達新大陸。
更新世通常被稱作冰川世,始於165萬年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它結束於1萬年前,不過,也有些人認為我們仍然處於更新世,“只不過是享受著一次緩和的間冰期”。在更新世期間,寒暖周期性交替,每一周期可持續數十萬年。近一次寒冷期大約開始於28000年前,氣溫不斷下降,直到大約14000年前才停止。那時的情況比現在所知的任何情況都要嚴酷得多,尤其是極地地區。北半球更是如此,由於地球自轉的方向,北半球的洋流和天氣所受的影響比南半球更嚴重。而且,由於北半球比南半球擁有更多(厚重、乾燥的)的陸地,這使得地球的自轉軌道不太規則。所有這些意味著冬天的降雪在夏天不能完全融化,形成的冰層在短暫的夏天緩慢融化,然後冬天再次結晶。每一年的降雪積壓在前一年的冰層上,形成巨大的冰塊。
因此,冰川邊緣年復一年向外延伸,它們逐漸相互融合,後形成龐大的巨型冰川。例如,勞倫泰德冰蓋是北美地區的冰川,其高度將近2英裡。它曾經集中在現在的哈得孫灣,但終覆蓋了現在加拿大超過4000英裡寬的地方。它向北與格陵蘭冰蓋合並,向南終延伸到現在的肯塔基州。勞倫泰德冰蓋在西面與北美另一個巨型冰蓋科迪勒拉冰蓋合並,從皮吉特海灣到阿留申群島,沿西北美洲海岸山脈綿延3000英裡。北歐以大致相同的方式被覆蓋,在英格蘭一直延伸到現在的牛津地區。當時冰川覆蓋了世界上的主要山脈,更不用說南極洲了。一個令人吃驚的例外是阿拉斯加內陸,那裡的幹旱條件意味著幾乎沒有濕氣形成冰或雪。事後證明,這個現象是至關重要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606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