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糧食、運河與白銀:從經濟學角度看中國歷史(簡體書)
滿額折

糧食、運河與白銀:從經濟學角度看中國歷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三千年的糧倉保衛戰、厚葬毀了大漢江山、東漢王朝的財政困局、別說宋朝不差錢兒、經濟學家王安石的兩大創新、白銀讓明朝不明不白地死去、誰偷了康乾盛世的饅頭……
本書從錢、糧等經濟學的視角來觀察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脈絡,希望在歷史的王侯將相、善惡忠奸等視角之外,從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出發,為廣大讀者解讀貨幣對推動歷史和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用簡單通俗的方式詮釋貨幣與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關係。

作者簡介

波音,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作家、學者。曾任《世界遺產》等雜志主編。寫作力求從細微處見雄奇,用通俗詼諧的文筆展現鮮活的前沿知識。已出版十多部作品,包括《草與禾:中華文明4000年融合史》《無字史記》等;主持編寫《中國世界文化遺產30年》等。部分作品已輸出繁體、韓文、英文等版權。

目次

章|三千年的糧倉保衛戰

用狗尾巴草填飽肚子 001

小麥改變了東方的歷史 003

力不從心的小麥 006

水稻接棒小麥 009

感謝玉米棒子 012

 

第二章|愛生命,愛鹽巴

充滿咸味的神話時代 016

春秋戰國的幕後導演 019

私鹽終結了大唐 024

 

第三章|長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馬可·波羅見過長城嗎? 030

神奇的400 毫米等降水量線 032

秦始皇算了一筆經濟帳 033

長城為啥長久不修葺 036

長城被經濟學打敗了 038

兩邊人詛咒的圍墻 041

 

第四章|爭霸西域的真正目的

貌似滑稽的“天馬戰爭” 043

漢朝對賣絲綢沒興趣 044

脆弱的綠洲壓力大 047

匈奴被一記勾拳打蒙了 049

西域是中原王朝的一杯苦酒 052

 

第五章|厚葬毀了大漢江山

西漢黃金消失之謎 056

厚葬引發通貨緊縮 061

小錢殺死了董卓 064

曹孟德的另類生意 066

 

第六章|三國群雄的難言之隱

東漢王朝的財政困局 069

曹阿瞞:唯才是舉,大興屯田 071

劉玄德:出身名門又奈何 075

孫仲謀:坐斷東南靠平衡 079

 

第七章|千年國脈大運河

大河向東流的負面作用 084

隋煬帝的另一面 086

大運河:一個文藝青年的驚天力作 089

京城需要大運河 094

當皇家海軍掐住了漕運 097

 

第八章|別說宋朝不差錢兒

富甲全球的大宋 101

宋兵乙:我曾是個無業遊民 106

宋朝歲貢的利與弊 109

宋朝為啥鬧錢荒 113

 

第九章|早產的紙幣惹人哀嘆

從飛錢到交子:四川人有法子 117

大宋開始對紙幣上癮 121

紙幣對三大王朝的衝擊 122

在通貨緊縮與膨脹間徘徊 126

 

第十章|茶葉拴住了高原

氣候變暖,吐蕃興起 128

兇猛的吐蕃變乖了 131

為茶癡狂的高原人 133

隱形的茶葉邊疆 136

 

第十一章|三個夢碎的土專家

王莽的空想經濟理論 139

經濟學家王安石的兩大創新 144

放牛娃皇帝的羨慕嫉妒恨 147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農民 152

 

第十二章|海上絲路:駛向星辰與大海

“黑石號”揚起大唐貿易風帆 156

面向海洋的兩宋 160

元朝的實用經濟政策 163

海陸融合憾成夢 167

 

第十三章|鄭和下西洋的秘密任務

找個逃跑的廢帝,用得著七下西洋? 175

差錢,還是差錢 178

嗨,聽說非洲有金子 180

結局令人唏噓 182

 

第十四章|白銀讓明朝不明不白地死去

一枚銅錢引發的走私大案 185

美洲白銀砸中大明的頭 189

看白銀潮來,看白銀潮去 191

百萬兩銀子逼死崇禎帝 194

 

第十五章|大海有多寬廣,鄭氏海商就有多犀利

木頭要了寶船的命 197

後鄭和時代的“海商王” 199

鄭氏家族趕跑蔗糖救臺灣 202

 

第十六章|誰偷了康乾盛世的饅頭

康乾盛世的助推器 209

盛世危局: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 212

達爾文家族砸了景德鎮的場子 217

要人命的蠶寶寶 222

 

第十七章|鴉片戰爭背後的經濟博弈

大英帝國被茶葉攻陷了 227

鴉片拯救了太平洋島嶼 230

清政府覺得被侮辱了 234

種植園裡的煙茶暗戰 238

在當鋪裡徹底沉淪 241

附記:棉花挑起了鴉片戰爭 244

 

後記|錢眼裡的歷史風景 247

書摘/試閱

大河向東流的負面作用

打開中國地形圖我們會發現,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江大河流淌的大方向是東流到海,這其實對於古代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不利。在人類剛剛跨入文明的時候,古人們的產品主要是各種糧食、一些調味品比如鹽,還有一些畜牧產品比如毛皮、肉類。這些產品都是和產地的氣候條件緊密相關的,比如黃河流域種植小麥,長江流域種植水稻,而蒙古高原出產毛皮和肉類,如果有人非要把水稻種到蒙古高原上,他可能立刻就得破產。

中國東部大陸上的氣候帶從北到南,從寒溫帶一直到亞熱帶,不同的氣候帶有不同的物產。當古代中國人試圖和自己的鄰居互通有無、交換一些產品的時候,麻煩來了。古代交通十分不便,沒有高速公路,甚至連瀝青馬路都沒有,能夠有一條土路已經不錯了。古代中國人通過陸路運輸貨物,成本極其高昂,因此他們不可能與相距太遠的人做生意。而周邊的物產和自己生產的東西又沒有什麼區別,算了,還是過自給自足的生活吧。

幸虧陸地上還有一些河流,可以讓人們借助舟楫運輸貨物,而且水路的運輸成本也比陸路低廉得多,船的載貨量也比人們肩扛手拎大得多。但是古代中國人悲哀地發現,自己身邊的河流都是從東向西流淌,而氣候帶也是沿著緯度分布的,這決定了某類物產的產地也是沿著緯度分布,與河流的流向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人們如果通過水路交換物產,會發現自己還是沒什麼生意。

可做!黃河流域的人都種植小麥,彼此沒有必要互換小麥;長江流域的人都種植水稻,彼此也沒有必要互換大米。除非南北方向上跨流域進行商品交換。古代中國人不是沒這麼想過,但又是河流讓他們煩惱。這些東西流向的河流成為南北方向運輸商品的天然阻礙,本來陸路運輸成本就已經很高了,現在還要跨越河流,更是難上加難。

地理上的麻煩讓早期的中國人知難而退,放棄了許多經商的打算,專心致志地耕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所以有一些學者認為,中國人“重農抑商”的思維並不是文化的影響,而是地理環境造成的,這個見解頗有幾分道理。

只是在公元前,古代中國就已經形成了大一統的中央王朝,秦朝和漢朝都控制了大片的領土,國土包含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甚至擴展到南方的珠江流域。不過在秦漢時期,黃河流域是國家的經濟中心,南方地區雖然有所發展,但經濟總量無法與黃河流域相提並論,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只是黃河流域的小跟班而已。可是漢朝末年天下大亂,黃河流域因為戰亂,人口銳減,經濟遭到破壞,而流亡到長江流域的人們卻促進了南方地區經濟的發展。此消彼長之下,長江流域的經濟實力升級到可以與黃河流域抗衡的程度。

這對於古代國家的大一統反而是個不好的消息,即使勉強形成了統一的國家,地方經濟接近甚至超過了都城附近的經濟,地方大員的勢力就很容易膨脹到中央政權無法控制的地步。看看從漢末一直到隋朝之前的歷史,我們依稀可以看到長江流域崛起後中央王朝的麻煩。

三國時期,北方的曹魏與南方的孫吳、西南的蜀漢長期對峙,西晉暫時統一天下後沒有多久,國家又進入了南北朝時期。這期間,南方依次出現了宋、齊、梁、陳,北方則出現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

這期間的大動蕩、大分裂固然有北方民族入侵中原的原因,但南方地區經濟實力已經足以支撐起強有力的割據政權,能夠和北方兇悍的入侵者長期劃江而治,這也是不爭的事實。西晉曾經短暫地一統天下,但卻沒能消弭北方和南方之間的經濟對立。

到了公元589年,楊堅建立的隋朝攻破了南方的陳朝,結束了南北朝,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又一次出現在了中華大地上。

可是南北分裂造成的政治、經濟隔閡,並沒有隨著軍事征服而消失。江南大族面服心不服,隨時都有可能滋事反叛。更為棘手的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此時依舊虎視眈眈,兇悍的突厥鐵騎自不必說,東北方向,高句麗又在長白山崛起,而且還積極策劃聯手突厥,企圖逐鹿中原。

西晉曾經面臨的大難題,這一次擺在了隋朝皇帝的案幾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隋朝皇帝選擇了爆發。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