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千秋醇儒曾鞏:筆力雄贍、填詞度曲、倡揚儒學,文名詩譽名噪天下,水之江漢星之斗
滿額折

千秋醇儒曾鞏:筆力雄贍、填詞度曲、倡揚儒學,文名詩譽名噪天下,水之江漢星之斗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79236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6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文列班楊伯仲間,北宋一燈傳作者
南豐先生,雖然早已隕落在歷史的星空下
但他的文字卻在中國文學史上永遠熠熠生輝
「七子」也好,「八家」也好,曾鞏大名始終列於其中

▎初到濟南:喜有西湖六月涼
湖面平隨葦岸長,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
滄海桴浮成曠蕩,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須辛苦求人外,自有仙鄉在水鄉。

清澈如鏡的水面,映照著藍藍的天空;嬌豔盛開的荷花,微微拂來的湖風,彷彿使人來到了蓬萊瀛洲的仙境……該詩描繪了大明湖芙蕖盛開時的仙鄉景色,突出了大明湖的靜謐雅緻,曾鞏眼中的濟南西湖,竟是那樣迷人。


▎除暴安民:雪消山水見精神
為州詎非忝,即事亮何成。
幸茲桑麻熟,復而倉箱盈。
閭裡凶黨戢,階除嚚訟清。
日攜二三子,飽食中園行。
念非形勢迫,免有彈弋驚。
幽閒固可樂,勿慕高遠名。

時人稱曾鞏為人「剛毅直方,外謹嚴而內和裕」。他在到濟南後幾個月的懲治豪強、安撫良民的過程中,曾寫下一首〈秋懷〉,表達了自己不慕虛名、一心執政為民的心跡。


▎辨其山川:最憐沙際湧如輪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
滋榮冬茹溫常早,潤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沙際湧如輪。
曾成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曾鞏曾在趵突泉畔品嚐了用新汲的泉水煮泡的春茶,詩興大發。短短八句詩,既形象地述說和描繪了趵突泉水的由來和流向,又道出了泉水水質、水勢的特點,還敘述了泉畔古時盛會的史實和娥皇女英的傳說,充分顯示了曾鞏描景狀物的詩人功夫。

▎修北水門:城樓高倚半天風
方渠新鑿北林開,流水遙經畫閣來。
洗耳厭聞誇勢利,濯纓羞去傍塵埃。
不憂待月乾詩筆,已欲看華泛酒杯。
卻憶虎溪橋上過,夜涼臨砌尚徘徊。

曾鞏認為在城南和城西以外修建一條新渠,把南山下來的洪水直接透過城外導入城北並引水灌田,如遇大雨,不就能避免洪澇直襲城內嗎?於是,一條「新渠」迅即修成。如此既解決了城內的水患,又充分利用山水灌溉城西北的農田,一勞雙益。曾鞏對自己的傑作甚感欣慰。在新渠竣工之日,他寫了一首〈閱武堂下新渠〉對新渠誇讚一番!

「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斗。」──王安石
曾鞏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家。他一生寫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包括散文和詩歌。僅《元豐類稿》五十卷中,就收有序、書、記、論等各類散文一百零六篇,詩歌四百餘首。綜觀其詩文,最大特點是明道、古雅、平正、沖和。


本書特色:本書以濟南為主線記述了文學大家曾鞏的一生。全書共分為十三章,從初到濟南開始,以其詩文作品描繪了當地山水風景,並講述了為政兩年的政績及痛悼恩師等人生大事,為使讀者能夠了解曾鞏及其時代背景,作者做了必要的鋪陳並謹慎地選擇史料,相信將有助於各位認識這位北宋政治家。

作者簡介

張繼平,著名學者、資深媒體人、作家。出版有《非遺》、《小清河風情》、《濟南老話》、《曲山藝海漫話》、《濟南老街老巷》、《別說》、《濟南餐飲概覽》、《八景文化論》等數十本著作;主編、參撰有《山東地名故事》、《孝行濟南》、《品讀濟南非遺》、《經天緯地》、《日升月恆》等。

引言 每得風流太守來
真感謝曾鞏來濟南當「父母官」。
宋神宗熙寧四年,也就是西元一〇七一年,這年春夏兩季,齊州大地久旱無雨。天上烈日當頭,驕陽似火;禾苗焦枯,土地乾裂。
農曆六月十三那天,天上突然烏雲密布,隨著陣陣雷鳴,一場大雨從天而降。既而,雨過天晴,天地一新。人們興奮地湧上街頭,歡呼著、雀躍著,擊鼓焚香感激老天爺降下甘霖。
這天早上,五十三歲的江西南豐人曾鞏剛進濟南境內,就遇上了這場雨。他和隨從策馬揚鞭,冒雨前行。他要盡快趕到城裡的署衙,正式接印視事,擔任齊州知州。
進入齊州地界的第一天,便喜逢及時雨,曾鞏自然心情大悅。顧不得舟車勞頓,六月十六日,在州衙舉行完接印儀式後,當上齊州最高行政長官的曾鞏興奮地在住所旁親手種下了一株海棠樹。此後,曾鞏在這兒住了整整兩年。如今這株被後人稱作「宋海棠」的古木,雖歷經千載依然老樹新芽,枝繁葉茂。每到春季花開時,珍珠泉畔的海棠園裡便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上任第一天,曾鞏一直忙到深夜。
按照古代慣例,臣子到任後要給皇帝上謝表,以感激皇帝對自己的信任和重用。這夜,曾鞏向皇帝匯報:「伏奉敕命,就差知齊州軍州事,已於今月十六日到任上訖。」並表示,自己在齊州任上「不忘夙夜,勉盡疲駑」,「誓無易於初心」,一定要把齊州這個「難治」的「劇郡」(政務繁劇的大郡)治理好。(見《元豐類稿.卷二十七.齊州謝到任表》)所謂「誓無易於初心」,就是「一定不改初心」。
曾鞏是從越州(今浙江紹興)通判任上來任齊州太守的,通判算個行政副手。雖然是第二把手,但曾鞏秉性使然,仍以關注民瘼為己任。他看到紹興人民遇上災害吃不上飯,便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賑濟百姓。在賒糧的同時,他還極力主張貸款給百姓糧錢五萬,秋後償還。兩年後,他來齊州任太守,就是地方行政的第一把交椅了。職位高了,權力大了,他可以不改初心地甩開胳膊施展拳腳了。
後來明代詩人王象春在〈濟守〉一詩讚道:「濟南自古多名士,每得風流太守來。」「名士」是指文采俊秀之人,「風流」兼有政治清明、教化流行之義。
風流太守,是一個褒義詞!
濟南的「風流太守」,王象春在詩注中列舉了四位,除第一位「唐之李邕」(人家是北海太守哩)列錯外,第二位就是「宋之曾鞏」,另兩位是宋之晁補之和元之趙孟頫。王象春稱讚他們「皆風流蘊藉,民享安富之福」。
如王象春所言,風流太守曾鞏知齊州,的確是濟南人民之福。
濟南在歷史上有過多種名稱,比如西周時稱為譚國,春秋時稱為濼邑,戰國時改為歷下邑,漢代初年稱為歷城縣。《史記》記載,漢高後元年(西元前一八七年),「割齊之濟南郡為呂王奉邑」,「濟南」一名自此而始。漢時濟南國、濟南郡的名稱來回交替使用,王莽新朝時濟南還叫過十幾年「樂安」。西晉永嘉末年(西元三一二年),濟南郡治所由東平陵移至歷下,「而城始大」(《歷乘.建置》)。隋文帝開皇三年(西元五八三年),濟南郡改稱齊州。此後五百多年間,齊州、齊郡、臨淄郡、濟南郡,名稱多次交替使用,「齊州」的名稱用時最長。直到西元一一一六年,宋徽宗時,朝廷認為齊州是軍事、經濟要地,就把齊州升格為府,定名濟南府。北宋時的齊州下轄五縣,分別是歷城縣(今歷城區)、禹城縣(今禹城市)、章丘縣(今章丘區)、長清縣(今長清區)和臨邑縣。
曾鞏來濟南時,濟南還叫齊州,升濟南府是他離任四十多年後的事。
曾鞏來了,故事即將開始……
故事開始前,先來看看曾鞏先生的個人資料:
姓名:曾鞏 別名:子固(字) 雅號:南豐先生
性別:男
民族:漢
原籍:南豐(今江西南豐)
學歷: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進士
生卒:西元一〇一九年年九月三十日(宋真宗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一〇八三年四月三十日(宋神宗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
屬相:羊
興趣:散文、詩歌創作
家庭關係:父親曾易占曾任宜黃縣尉、臨川縣尉、越州節度推官、如皋縣知縣、玉山縣知縣等。
母親:吳氏,三十五歲早亡。
繼母:朱氏,元豐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妻:晁氏(原配)、李氏(繼室)。
子:曾綰、曾綜、曾綱。
兄:曾曄,字茂叔(為曾易占第一任妻子周氏所生)。
弟:曾牟,字子進,嘉祐二年進士。
弟:曾宰,字子翊,嘉祐六年進士。
妹:曾德操等九人。
弟:曾布,字子宣(為繼母朱氏所生),嘉祐二年進士。官至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宰相),死後被追贈為觀文殿大學士,謚號文肅。
弟:曾肇,字子開(為繼母朱氏所生),治平四年進士。曾在十四州府任職,官至禮部侍郎、中書舍人。
人際關係:
老師:歐陽脩。
摯友:王安石、蘇軾、范仲淹、趙抃、梅堯臣、孔武仲、孔平仲等。
學生:陳師道等。
主要經歷:
西元一〇五七年(嘉祐二年)中進士後出任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司法參軍;
西元一〇六〇年(嘉祐五年)得歐陽脩舉薦奉詔赴京師入充館職,負責古籍校勘、整理工作;
西元一〇六九年(熙寧二年)出任越州通判;
西元一〇七一年(熙寧四年)任齊州(今山東濟南)知州;
西元一〇七三年(熙寧六年)赴襄州(今湖北襄陽)任知州;
西元一〇七六年(熙寧九年)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兼江南西路兵馬都鈐轄;
西元一〇七七年(熙寧十年)任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兵馬都鈐轄;
西元一〇七九年(元豐二年)任明州(今浙江寧波)知州;同年移任亳州(今屬安徽)知州;
西元一〇八〇年(元豐三年)移知滄州(今屬河北);
西元一〇八一年(元豐四年)赴京任史館修撰,次年拜中書舍人。
獲得榮譽:「唐宋八大家」之一、「千秋醇儒」、「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之一。
看完這份資料,曾鞏與濟南的故事就正式開始了。

目次

引言 每得風流太守來

第一章 初到濟南 喜有西湖六月涼

第二章 除暴安民 雪消山水見精神

第三章 痛悼恩師 雲山蒼蒼河泱泱

第四章 辨其山川 最憐沙際湧如輪

第五章 修北水門 城樓高倚半天風

第六章 築堤架橋 試看何似武陵遊

第七章 到郡一年 每來湖岸合流連

第八章 寄情山水(上)一峰孤起勢崔嵬

第九章 寄情山水(中)十頃西湖照眼明

第十章 寄情山水(下)總是濟南為郡樂

第十一章 心照神交 衣冠濟濟歸儒學

第十二章 民懷其德 有情千里不相忘

第十三章 文名延宕 水之江漢星之斗

附錄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初到濟南 喜有西湖六月涼
還是回到北宋年間的濟南吧。
十一世紀的齊州,不僅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文化城市,還是一座城即園林的風景城市。它北瀕清河,南依泰脈,城廂一帶百泉競發,湖河匯波,饒有湖山之盛。
早於曾鞏來此之前,唐代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雄」高適以及書法大家李邕都曾以優美的詩章讚盡了齊州風光。唐天寶四年(西元七四五年)夏季的一天,年近古稀的北海太守李邕從北海(今山東青州)趕來濟南,陪杜甫遊覽大明湖並在歷下亭設宴招待他。就是在這次聚會中,杜甫寫下了那首著名的五言詩〈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一聯,至今是濟南人宣傳城市的必用語。杜甫這十個字,可謂對濟南歷史文化最典雅的整體概括。
李白、杜甫、高適走後三百年,文學大家曾鞏來了!他一來便被這座城市的湖光山色深深吸引住了。
齊州,哦,濟南,看來曾鞏對「濟南」的稱謂更感興趣,面對大好的濟南自然風光,他不禁浮想聯翩,詩興大發。於是,他揮筆寫道:「總是濟南為郡樂,更將詩興屬何人?」(〈郡齋即事.其二〉)濟南是美的淵藪,濟南的泉水是「水湧若輪」的,作為「唐宋八大家」的曾鞏,在這裡又怎能不靈感勃發呢?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鵲華山間,曾鞏留下了一串串腳印,也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詩章。在濟南的七百餘天時間裡,他寫下了十幾篇散文,詩歌創作更是多達七十餘首,比其存世詩作的六分之一還多,其中直接題詠濟南風物勝景的有六十首,在其著作《元豐類稿》中有關齊州的作品數量也最多。宋代學者黃震有論曰:「(曾鞏之詩)多齊州所作,有欣然安之之意。徙為他州,所不作。雖作,不樂之矣。豈齊其壯年試郡,而後則久困於外,不滿其當世之志耶。」(黃震《黃氏日抄.卷六十三.齊州雜詩序》)
到任後的第一件事,曾鞏風塵僕僕拜謁了舜泉(位於今舜井街中段路西)。想到舜耕歷山的傳說,曾鞏暗下決心在齊州任上弘揚大舜為民的精神並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他在〈齊州到任謁舜廟文〉中寫道:「維帝側微之初,躬耕此土,歷數千載,盛德彌新,傳於無窮,享有廟食。(曾)鞏受命出守,敢陳薄薦。維帝常垂陰施,惠此困窮,庶使遺民,永有依賴。」(《元豐類稿.卷三十九》)當天,曾鞏又揮筆寫下來濟南後的第一首詠泉詩:
山麓舊耕迷故壟,井幹余汲見飛泉。
清涵廣陌能成雨,冷浸平湖別有天。
南狩一時成往事,重華千古似當年。
更應此水無休歇,餘澤人間世世傳。
(〈舜泉〉)
詩中的「南狩」,也寫作「南守」,指南巡。舜帝登位三十九年時,不顧年事已高,到南方巡視,途中病重而故,葬於蒼梧。他的兩位妻子──娥皇和女英,連夜從濟南趕往南方,得知丈夫已為國殉職,不禁「相思慟哭,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斑然」。這種帶著淚斑的竹子,後人稱之為斑竹、湘妃竹。娥皇、女英痛哭夫君,淚水流盡,繼之以血,隨後姊妹倆雙雙跳進湘江殉夫。「重華」是舜的名字,有許多介紹文章都解釋為:因為舜的長相奇特,他的眼球上有兩個瞳孔,「重」者,雙也;「華」者,瞳子之光華也。其實,這是一種謬解。據唐代孔穎達(西元五七四年至六四八年)註疏:「此舜能繼堯,重其文德之光華。用此德合於帝堯,與堯俱聖明也。」孔穎達的意思是:舜「曰重華」,是因為舜能繼承堯的大業,重現了堯以「文德」治天下的光華。用此德治理天下符合堯的思想,舜和堯一樣,都是聖明之主。所以,「重華」是「重現帝堯文德之光華」的意思。結合舜繼帝位後的施政方略、巡守制度、禪讓帝位和功業政績來看,孔穎達的解釋或許更接近真實。曾鞏在這首詩中將舜稱之為「重華」,可謂用心良苦。
曾鞏見舜井泉源以及向北流經的河渠已被淤塞匯瀦,便利用工作之餘,親自率人在夜間將其疏濬。後來,他的老師歐陽修途經齊州時,聽說「歷山之下有寒泉」,親往拜謁舜泉,看到曾鞏率人疏濬一新的舜泉,歐陽修對自己的學生大加讚揚:「齊州太守政之暇,鑿渠開沼疏清漣。」(歐陽修〈留題齊州舜泉〉)
拜舜泉,也讓曾鞏深感責任在肩,只有夙夜在公,久久為功,才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啊!他暗下決心。
此後,曾鞏來到大明湖畔,眼前的景象,竟讓他懷疑自己進入了仙境。
曾鞏到濟南時,大明湖還不叫大明湖,而是兩個交錯相連的湖泊,東邊的湖稱為東湖,西邊的湖叫做西湖。後來,曾鞏在兩湖湖域之間修建了一道南北向的百花堤,西湖湖面闊大,東湖水域較小。此處得名大明湖,得謝謝曾鞏身後一百多年的文學大家、那位立誓「有心長作濟南人」的元好問。他在《濟南行記》中首次記錄了「大明湖」一名,並在《臨江仙.荷葉荷花何處好》中寫下了「大明湖上新秋」的千古名句。
曾鞏眼中的濟南西湖,竟是那樣迷人:
湖面平隨葦岸長,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
滄海桴浮成曠蕩,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須辛苦求人外,自有仙鄉在水鄉。
(〈西湖二首.其二〉)
清澈如鏡的水面,映照著藍藍的天空;嬌豔盛開的荷花,微微拂來的湖風,彷彿使人來到了蓬萊瀛洲的仙境……該詩描繪了大明湖芙蕖盛開時的仙鄉景色,突出了大明湖的靜謐雅緻。
初到濟南,面對漾漾清波,曾鞏心底湧起一股情愫,接連寫了兩首關於大明湖的詩篇。在〈西湖二首.其一〉開頭中,曾鞏就喜不自禁地寫出了自己痴狂的心情:「左符千里走東方,喜有西湖六月涼」,「行到平橋初見日,滿川風露紫荷香」。
左符,是古代太守出任州郡所執符契的左半。古代州官上任時,由朝廷發放任命的符契,符契分左右兩半。左符由赴任者所執,右符由朝廷派人送至州郡。太守執左符抵達州郡後,與州郡的右符相吻合,方可就任。所以,後來人們便把左符作為太守的代稱。
曾鞏到任時,正是農曆六月的盛夏季節。他千里迢迢來到濟南這個「東方名郡」,竟忘記了路途的勞累,心情一下子豁然開朗:涼爽的晨風吹來,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淡淡的荷香撲鼻而來,曾鞏沉醉在仙境中。
由於署衙離大明湖不遠,在濟南的兩年中,大明湖成了曾鞏流連之地。他寫過它的夏、它的秋、它的冬、它的春,他詠過它的亭、它的橋、它的臺、它的荷……王士禎在《帶經堂詩話》中說:「曾子固曾通判吾州,愛其山水,賦詠最多……而於西湖尤惓惓焉。」惓惓者,念念不忘、流連難捨也。對曾鞏來說,斯言誠哉。
到濟南當父母官,自然不能僅為美景所迷。曾鞏有自己的抱負,有朝廷的使命,有肩頭的擔當。晚間,大明湖畔歸來之後,他躺在床榻上次想起自己五十三年的人生歷程。
曾鞏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西元一〇一九年),當時他三十一歲的父親曾易占正在臨川任縣尉。曾鞏幼年就機智聰慧,五、六歲即開始讀書,這在他的一些傳記中都有提及,如他弟弟曾肇在〈子固先生行狀〉中說:「公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讀書數百千言,一覽輒誦。」〈曾鞏神道碑〉也說他:「自幼讀書為文,卓然有大過人者。」有一次,他和同學跟著老師去南昌遊學,時值陽春三月,沿江兩岸草長鶯飛,春風徐徐,景色誘人。老師手指船橹出一上聯:「兩橹並搖,好似雙刀分綠水」,要求學生們對下聯。同學們依次對聯,老師均不滿意。輪到曾鞏,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只見曾鞏站起來躬身向老師施了一禮,高聲對道:「孤桅獨立,猶如一筆掃青天!」老師聽罷,不禁連聲叫好:「此聯氣魄雄偉,思路開闊,對仗工整,實為難得之妙聯!」
然而,飽讀詩書的曾鞏直到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三十九歲時才中得進士。那年,曾鞏與弟弟曾牟、曾布,從弟曾阜、妹夫王無咎、妹夫王彥深一同參加考試,結果全部考中。「同年一門六進士」,在中國科舉史上是十分罕見的,這在他的家鄉南豐一時傳為佳話。考中進士後,曾鞏出任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司法參軍,其職責是議法斷案。李白墓離太平州很近,曾鞏多次到李白墓前憑弔,並寫下了〈謁李白墓〉,詩云:「世間遺草三千首,林下荒墳二百年。信矣輝光爭日月,依然精爽動山川。曾無近屬持門戶,空有鄉人拂幾筵。顧我自慚才力薄,欲將何物吊前賢。」曾鞏對李白這位詩壇先賢敬重有加,十分欽佩。後來,他在京師館閣整理古籍時,所藏《李白詩集》僅有七百七十首,經他蒐集整理共得李白詩一千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36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