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滿額折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組(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

定  價:NT$ 870 元
優惠價:9078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86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2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提問力》&《提問力實踐指南》探究X實踐套組
重新啟發教學設計的策略思考

《提問力:啟動探究思考的關鍵》

藍偉瑩老師繼暢銷作品《教學力》後又一力作
所有教學者、學習者及家長,無法忽視且需刻意練習的《提問力》

「探究」與「素養」不僅是孩子學習的關鍵字,
父母與老師更要成為啟動孩子思考的提問者!
善用提問,促進聆聽、對話與思考,發現與看見「關鍵理解」,
透過提問,優化解決問題,激發創意潛能,建立互動關係,驅動更好的改變!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提醒:
「傳統上既定的講課特徵,是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
但這種提問常常以取得答案為滿足,而不是引起疑難,由師生共同討論。」

超過25年教學資歷,長年投入客製化師資培育的偉瑩老師,累積了上百場教學工作坊的帶領能量,
8年來更是踏遍全台縣市,是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
從培養教師優質教學力的初衷出發,這次更聚焦探究「提問」的本質:
不僅從教育哲學的思維源頭,爬梳提問的內涵(WHY)、提問需求的情境(WHAT),
更深入討論提問歷程的關鍵(HOW)以及提問實踐的場域(WHEN & WHO),
是資深教育工作者與師資培育者,針對教育與教養現場的「提問力」深刻體悟之作 ――
★ 如何創造有益學習發生的課堂?
★ 如何激發師生共構的精彩對話?
★「發現」與「驗證」脈絡的提問,有何不同?
★ 孩子的提問過於發散,怎麼改善?
★ 4種NG提問陷阱,怎麼避免?
★ 如何透過7個問題,確認孩子是否已經掌握「關鍵理解」?
★ 我們的提問用語是否足夠「中性」以促進孩子思考?
★ 如何透過提問,讓學生成為會思考且自律主動的人?
★ 身為教師社群領導者,如何促進對話與反思?
★ 如何透過聆聽與溝通,使團隊產生有意義的互動?
★ 如何促進親子間有愛無礙的溝通?家長如何提問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就從《提問力》這本書開始,跟著偉瑩老師,
大人和孩子一起練習,把思考的天性轉為更好的思考習慣:
→大人善用提問力,成為更好的引導促進者、課堂設計者,以及組織領導者。
→孩子學習提問力,發展探索世界的另一雙眼睛,培養嚴謹的思考與判斷力。

從「提問」的目的、脈絡、類型、方法與語言,幫助讀者掌握「提問」的關鍵,
並將「提問」有效應用在親子教養、學校學習與領導共好三大領域中。
因為,偉瑩老師深信:
提問,可引導自己及他人「看見並反思」隱藏於現象背後的意義。
能夠提問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探索者;
能夠反思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社會參與者。


《提問力實踐指南:掌握學習設計新思維》

繼暢銷書《教學力》《提問力》後,讓教師共備社群引路人偉瑩老師,
持續帶你邁向「學習引導者」的實踐之路!

長期投注客製化師資培育,協助師生邁向「學習專家」的藍偉瑩老師,
再次細緻爬梳「教學提問」的探究思考歷程,
歸納關鍵理解的關卡與迷思,三階段帶你增能課堂的提問實踐力。

如何透過提問,讓「學習」這件事情發生?
在面對問題與解決時,你是怎麼思考的呢?
為何有些人總是以某種方式來解讀與面對問題?
面對人生的大小問題,有沒有更合宜的思考路徑呢?

2019年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教學力》作者藍偉瑩,繼暢銷書《提問力》後,
又一本深度爬梳如何將提問運用於教育現場的實踐之作。
透過解決問題的架構,
幫助讀者形成「學習設計」的思維,
掌握「課程設計」的邏輯。

無論是在教學、職場,甚至人生到路上遇到關卡,
入校上百所、陪伴數千名教師進行教師共備的偉瑩老師提醒我們:
「該要找的不是答案,而是在這件事情上到底遇到什麼問題。
多數人在解決問題上的盲點,
以為找到答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卻忽略了釐清問題的真正樣貌;
如果能先釐清問題,便能讓我們解決對的問題,擬定有效的策略。」

將這個思維運用於教學現場,你可以――
․透過「釐清狀況、確認問題、擬定策略」三階段,重新帶你審視教學歷程不同階段的盲點與因應之道。
․深入剖析「導入、建構、深化」三階段,引領讀者再次思索「探究」發生的目的、歷程、情緒感受與理性分析⋯⋯
․面對一〇八課綱強調的「知識、能力、態度」並重的素養學習,抽象的「態度」到底該怎麼教、如何問,才能讓孩子從「知道」、「做到」到「形成」態度?
․面對更有深度的「專題式學習」,如何提問才能避免「過度指導」?
․面對帶班最基礎的「班級經營」議題,如何善用提問,讓帶班從「管理控制」邁向「有效領導」?
․教育工作者,如何讓生成式AI如ChatGPT等,成為你教學備課的神隊友?

從《提問力》到《提問力實踐指南》,
偉瑩老師以「解決問題」為鷹架,幫助身在教育現場的你――
掌握提問關鍵,將提問有效運用
形成「學習設計」的思維,掌握「課程設計」的邏輯
翻轉教師角色,從學科專家→教學專家→學習專家
以系統觀重新審視教學慣性與盲點,減少備課摸索時間

【書籍特色】
從一來一往的共備對話之中,拆解「專家思維」的形塑歷程。
全書一以貫之的三階段策略,示範「學習設計」的思考鷹架。
圖解力教練為你勾勒各章節重點,一張圖鳥瞰思路脈絡精華。
書頁上方標註並預留手寫筆記空間,串連前作有助相互參照。

【跟著偉瑩老師,奠定素養教學地基的關鍵三書】
《教學力》:提供教學工作的架構,建立全局觀點
《提問力》:詳述提問設計的理論背景,以判斷所處情境與因應方式
《提問力實踐指南》:從找出真正的問題出發,透過「釐清現況、確認目標、選定策略」三階段,讓學習得以順利發生的課程設計寶典。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藍偉瑩
現任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是國內推動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著作《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榮獲金石堂2019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擁有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離開體制內之前,曾擔任台北市教育局中教科課程督學、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與化學老師、新北市金陵女中秘書與化學教師。在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的交互激盪中,偉瑩老師以學習共同體模式開放課堂,發展具學科素養的探究課程;在超過25年的教學資歷中遇過不同特質的學生、父母與家庭,也充分了解學校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樣貌。

現在,她是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踏遍全台各縣市,了解教師在課程與教學上面臨的困境。透過為上百所學校、上千名教師的教學把脈過程中,理解教師的需求,不僅提供「客製化師資培育」,更將困難的教育哲學與課程專業概念,轉化為更容易理解與實踐的語言。透過支持成人來支持孩子,偉瑩老師期許與學校、老師、父母與孩子並肩同行,成為更美好的自己;更鼓勵父母與教師反思並解構自己的學習歷程,幫助孩子朝「學習的專家」之路邁進。

【各界推薦】
結合了作者長時間的教學經驗及人生觀察,有心法也有策略,引領讀者進入問題的世界。讓我們了解,更美好的未來就從向世界提問、向社會提問、向自己提問開始。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台灣教育最欠缺的就是「提問力」!我認為《提問力》這本書是後一○八課綱時代的及時雨!只要願意花時間好好參透這本好書的人,提問功力將會大增,引領孩子開始思考。
透過這一個個範例,你彷彿可以看到工作坊那個溫柔而堅定地一直對著你提問、讓你無法逃避、驅使你找到課程教學本質跟目標的偉瑩老師,帶著你去做課程設計⋯⋯書中也教會大家如何分成導入、建構、深化三個階段,分別去思考如何掌握課程設計的重點,讓「探究」能真的發生⋯⋯對於想學會如何設計好課程的老師,非常有幫助!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實驗教育機構無界塾創辦人)

面對無常的未來與環境,比起找答案,更需要先問對問題。就像藍偉瑩老師這本新書所提醒我們的,不要那麼容易接受既存的現實,試著再多問一點。去問,就對了。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試問下個世紀的孩子,面臨資源缺乏、高度競爭的成熟社會到底需要什麼能力?這本《提問力》給的不是答案,而是每個人都能為自己大腦編寫的一本操作手冊!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你知道學生的起點行為嗎?」「學生會發生的困難點在哪裡?」「你怎麼確認學生真的會了?」⋯⋯參加偉瑩老師的共備工作坊後,才猛然發現自己過往只關注在課程的設計、教學是否精采創新,卻無法回答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學生是如何學習的?」
跟著偉瑩的脈絡打掉重練,真正回到學習的核心本質,用「問出好問題」讓學習真正的發生。
——廖俞雲,高雄市鼓山高中校長

這本藍老師的新書,層次分明,先是敘明解決問題的架構,再以大量不同領域的例子,來逐步引導讀者提問設計該如何進行跟完成。當然更可貴的是,書裡羅列的,不只是設計成功的例子,也讓我們看到何謂失敗的關鍵,讓讀者得以透過他人經驗,減少自己的摸索。
——顏安秀,基隆市東光國小校長

目次

《提問力:啟動探究思考的關鍵》

推薦序 提問讓人與眾不同 黃俊儒
推薦序 台灣教育最欠缺的「提問力」! 葉丙成
推薦序 你想清楚了嗎?你問對問題了嗎? 廖雲章
推薦序 用提問為自己大腦編寫操作手冊 羅怡君
自 序 欣賞那個愛提問的孩子
前 言 想要好答案,先有好問題

WHY 問「思」篇——為什麼提問?
你常提問嗎?
不提問,不思考?
為什麼要對他人、世界與自己提問?

WHAT 問「題」篇——什麼是提問?
提問的情境有哪些?
提問的脈絡有哪些?
提問的方法有哪些?

HOW 問「提」篇——如何提問?
「關鍵理解」如何決定?
「關鍵理解」如何探究?
「關鍵理解」如何引導?
「關鍵提問」如何提出?
提問如何更精準?

WHEN & WHO 問「用」篇——問對了嗎?
親子教養如何用心問?
學校學習如何精心問?
領導共好如何真心問?
開創未來如何學會問?

結語 未來,從提出好問題開始

**********

《提問力實踐指南:掌握學習設計新思維》
【推薦序】 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葉丙成
【推薦序】 高雄市鼓山高中校長廖俞雲
【推薦序】 基隆市東光國小校長 顏安秀


【作者序】不斷享受好奇與探究的旅程,是一種幸福
【前言】提問是一個知易行難的旅程

第1部 起點

01解答人生 你知道自己怎麼思考嗎?
02提問世紀 二十一世紀為什麼要問?
03掌握關鍵 提問為何要有目的?
04關鍵理解 目標設定有何積極意義?

第二部 思考

05解讀視角 專家是如何理解世界的?
06專家思維 為什麼要學會這樣思考?
07學習創造 動機可以被設計嗎?
08探究脈絡 探究一定要透過提問嗎?

第三部 運用

09知識學習怎麼問 如何連結事實與意義?
10能力學習怎麼問 能力和行動該如何配合?
11態度學習怎麼問 知道和做到該如何拿捏?

第四部 情境

12當跨領域學習遇上提問 活動化如何避免?
13當專題學習遇上提問 過度指導如何避免?
14當學習評量遇上提問 聽令行事如何避免?
15當班級經營遇上提問 管理控制如何避免?

【結語】讓提問成為你的習慣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第一章 一個人的孤單
一群人的不寂寞
1.在火車上
我一直是重度的火車搭乘者,大學時期北上念書,畢業後開始投入影像記錄工作,更是在台灣四處奔波,中年後又為了照顧家人得要每週往返台北花蓮,「在火車上」始終佔據了我生活中一塊不小的時間和空間。

在火車上,是一段很特別的旅程經驗和生命的出離感,時間的流轉不再是指針滴答滴答的移動,而是窗外不斷流逝的風景和驚鴻一撇卻無法停留的感傷;火車空間是封閉又充滿驚奇的交會,每一次的搭乘都會遇到來自他方的陌生人,他們帶著自己的故事、秘密和目的地,和我在這空間裡相遇。
有時透過一通電話的交談聲音,一不小心就潛入了另外一個生命故事裡,有時透過鄰座的臉龐和姿態,也能看見人生百態。
悲傷、喜悅、疲憊、自信.....在看似獨處的火車空間裡,人們通常會毫無防備的洩漏出自己最真實的面貌。所以不管是看人、看風景,都是火車的旅程裡,讓我著迷又帶有冒險的時刻。

累了,隨時睡一下;醒來了,窗外又是一片風景。
在搖晃的火車上,我總是可以得到很好的補眠機會,搖呀搖的~不知是否也呼應著兒時的搖籃經驗,對我來說就是很好睡。所以學生時代往返台北高雄最愛坐的就是夜車,半夜台北出發,一早天亮抵達高雄,不僅票價便宜,也覺得賺到了時間而感到沾沾自喜。連假時就算買不到座位,也不用擔心,搭夜車帶幾張報紙,車門邊、走道上,都能找到棲身之處,雖不舒適,但撐一下、瞇一下,就能回到家了。

搭火車的點滴回憶,不管是回家、離家、追逐夢想或放逐自己,應該都是許多台灣人記憶中難忘的經驗,在那個買不起私家車,沒有高鐵,又坐不起飛機的成長年代裡,庶民生活移動的基本調子就是坐火車。

所以在我教授台灣電影的課堂上,我也常跟學生們說,看看早期電影裡那些主角們內心的轉折,時空的轉移,甚至悲歡離合的聚首和等待,多少是發生在火車站、月台上和車廂裡,這些空間完全見證了當代人們的笑容和眼淚。
尤其侯孝賢導演的電影,不少都能見到火車,例如《在那河畔青草青》是內灣線上的故事,鍾鎮濤飾演的代課老師,開場時搭火車來,最後結尾老師坐火車離開,來去間成就了一段動人的師生故事;《兒子的大玩偶》裡陳博正飾演的主角,生活困頓得要背著三明治人的電影宣傳板子,在大街小巷和火車站前工作,小丑的笑臉看盡人潮來來往往的冷漠,更顯六零年代台灣底層人的辛酸;《童年往事》阿孝咕居住的地方,生活背景就是有火車來來去去,彷彿是最有象徵性的活動佈景;《戀戀風塵》開場就是美麗的平溪線,車廂穿越隧道的明暗之間,青澀的戀情盡在不言中,無論是阿公在月台上的等待,或男女主角從小鎮到大都市的闖蕩,月台和火車站都瀰漫著滿滿的時代味道;《悲情城市》,兩場經典畫面,分別是梁朝偉飾演的文清(瘖啞)在車廂裡遇到暴動,被質問:「你是哪裡人?」文清發出含糊的聲音說:「我是台灣人!」還有最後他們一家人無處可去,拎著皮箱在火車月台上留下的蒼茫感,都讓人難忘。
刻畫著平民生活現場的鐵道環境,一直以來被許多導演關注。不只侯導,還有王童導演的《稻草人》,在日治時期貧窮的台灣孩子沒有零食吃,他們就是等待著糖鐵小火車滿載甘蔗通過上坡路段時,衝到車廂後方抽取甘蔗,抽到一支算一支。甚至到了近代電影《總鋪師》,吳念真飾演的憨人師,就是隱居在荒廢的地下鐵道區,魔幻寫實的場景設計,穿梭著都市辛苦人,大家互相取暖,一碗白菜滷就能孕釀出幸福的滋味。

我在自己二〇〇〇年的紀錄片作品《銀簪子》中,形容自己離家回家的心情時,無意間也選擇了火車窗景作為影像和故事的流動象徵,當時沒有特意地,只是很自然地引用,直到我這次投入鐵道紀錄片的拍攝時,才想起這顆畫面⋯⋯原來這也是我心底的那幅回家風景呀!
所以,若問我為何想拍和火車有關的紀錄片?一點都不是衝動和偶然興起,應該也是一種追尋,我找不到比鐵道、火車更好的視角來閱讀台灣早年庶民生活的軌跡,火車穿越高山平原,鐵道遍佈台灣,不只台鐵的環島線和大小支線,早期日治時期開始還建設了糖鐵、林鐵、礦鐵、港鐵等,雖是為了殖民時期天然資源的運輸方便,但也因此讓台灣的鐵道密度和多樣性成為特色。若仔細想,台灣有多少縣市鄉鎮,是以火車站為聚落發展核心向外擴散,多少居住線的延伸是伴著鐵道建設,雖然現在許多都已經成為老舊商圈或急待都更的區域,但仍可清楚的看見這些城鎮的發展輪廓。

我不是大家想像的鐵道迷,對於火車類型和各種細節,我所知有限。但我喜歡觀察車站附近的樣貌和人們的活動,還有鐵道沿線的變化。於是二〇一六年完成了紀錄片《我們這樣拍電影》後,我開始起心動念,想拍一部以鐵道文化閱讀台灣的紀錄片,坐在火車上每每興起這想法,總是讓我感到非常興奮。


2.帶我走向南迴的人
一開始,創作企圖很大,希望能拍一部從鐵道文化閱讀台灣社會變遷的紀錄片,但田調開始進行,就知道那可能得花十年才能完成的龐大計畫,非我現階段能力與資源所及,而且要進入台鐵拍攝也非容易之事。
正當我猶豫著是否要放棄之際,正好在台東行醫的好友沈邑穎醫師告訴我,「我有一個病人的先生,他好像就是在台鐵前線工作,妳要不要跟他聊一聊再想想?」

他是哪種工作?我問。
沈醫師尷尬地笑了,「我不知道,只知道他在台鐵工作,經常要日夜輪班很辛苦,聽說壓力很大⋯⋯」

於是,我和南迴的因緣,就從沈醫師的診間外長廊起了個頭。
張統明,皮膚黝黑身材瘦高,說起話來是直接了當的漢子,一點都不拐彎抹角。第一次見到他時,我對他的認識近乎一張白紙,交換名片後才知道他是台鐵台東工務段的副段長,他的妻子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只要他能排休一定親自陪妻子看醫師。

「如何解決問題!」是和張統明大哥談話時的畫線重點,毋需客套的噓寒問暖,找出問題怎麼處理才是要務,務實又急性子,一開始我還真不太習慣和他對話。熟悉後想想,這應該是他的職業病吧!

因緣難思議,沒想到他正是引領我走進南迴鐵道故事的第一把鑰匙。

――更多精彩內文,請見《南方,寂寞鐵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783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