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美軍彈藥保障體系與運用(簡體書)
滿額折

美軍彈藥保障體系與運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2 元
定價
:NT$ 372 元
優惠價
8732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圍繞美軍彈藥保障體系,從保障原則、保障特點、保障力量、儲供配置、保障手段,以及彈藥備與廢彈處理方面加以介紹,同時對美軍彈藥保障趨勢進行了分析。
本書共分為7章,第1章主要介紹彈藥和彈藥保障的內涵、意義、原則及美軍彈藥保障特點;第2章主要介紹美軍彈藥保障力量、職能任務及工作領導體制;第3章主要介紹美軍彈藥儲供模式和配置;第4章主要介紹美軍彈藥保障手段;第5章主要介紹美軍彈藥儲備;第6章主要介紹美軍報廢彈藥處理;第7章主要介紹美軍彈藥保障趨勢及啟示。

作者簡介

向紅軍,博士,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彈藥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陸軍科技英才,陸軍彈藥保障專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專家庫成員,主要從事新概念武器彈藥技術研究,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武器裝備預先研究項目、預研基金、總裝備部院校科技創新工程項目、軍內科研重點項目、維改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二十餘項,獲得軍隊(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授權國防發明專利12項,申請受理國防發明專利17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被SCI、EI檢索21篇,出版專著教材5部,軟件著作權2項。

目次

第1章概述1.1引言

1.2的內涵

1.2.1的裝備屬

1.2.2的物資屬

1.3保障內涵

1.4雙重屬對保障帶來的影響

1.4.1保障不盡相同

1.4.2保障注重技術融合

1.5美軍保障基本要求

1.6美軍保障原則

1.6.1美軍保體原則

1.6.2美軍部隊保障原則

1.7美軍裝備保障特點分析

1.7.1靠前保障

1.7.2伴隨保障

1.7.3直達保障

1.7.4定點保障

1.7.5自我保障

第2章美軍保障力量

2.1保障力量基本特點

2.1.1配置

2.1.2動態配置

2.1.3體系配置

2.1.4應急配置

2.2裝備保障力量現狀

2.2.1平時做法

2.2.2戰時主要做法

2.3美軍工

2.3.1分

2.3.2主管機構

2.3.3專業機構

2.4美軍保障力量

2.4.1;戰區陸軍保障力量

2.4.2軍保障力量

2.4.3師保障力量

2.5美軍保障力量職能任務

2.5.1戰區儲存區

2.5.2軍儲存區

2.5.3補給所

2.5.4轉運站

2.6美軍保障力量特點

2.6.1編制固定,裝備配套

2.6.2分級負責,緊密銜接

2.6.3合裝,機械化搬運

2.6.4“模塊”編組,瞄準未來

第3章;美軍儲供配置

3.1美軍儲供模式

3.2;美陸軍儲供配置

3.2.1戰區儲存區

3.2.2軍儲存區…

3.2.3補給所

3.2.4轉運站…

3.3美軍保障實施

3.3.1保障基本流程

3.3.2戰區內補給實施

第4章;美軍保障手段

4.1美軍運輸配送

4.1.1基於配送的軍事物流系統的提出

4.1.2基於配送的軍事物流系統的主要特徵

4.1.3美軍物流系統變革的戰略規劃框架

4.1.4美軍物流系統的技術支持

4.2美軍裝卸搬運

4.2.1裝卸搬運的手段

4.2.2裝卸搬運的特點

4.2.3裝卸搬運手段的新技術

4.3;美軍裝

4.3.裝對保障的影響

4.3.2美軍裝發展歷程

4.3.3美軍現裝現狀

4.3.4美軍現裝特點

4.3.5;美軍裝發展趨勢

4.3.6美軍裝啟示

4.4美軍保障信息化

4.4.1美軍保障物聯網系統

第5章美軍儲備5.1美軍戰備物資儲備

5.1.1美軍戰備物資儲備發展歷程

5.1.2;美軍戰備物資儲備主要思想

5.1.3;美軍戰備物資儲備主要舉措

5.2;美軍需求環節

5.2.1需求確定

5.2.2需求優先級確定

5.2.3需求生成

5.3;美軍需求評估

5.3.1美軍需體研究概況

5.3.2美軍需求預計關鍵技術

5.4美軍儲備規模分析

5.5美軍儲備結構分析

5.6美軍儲備計算方法

5.7美軍補給策略

第6章美軍報廢處理6.1美軍的銷毀

6.1.1主要來源

6.1.2技術發展路線與政策

6.1.3處理技術與應用

6.2美軍倒空

6.3美軍修理

6.3.1制定壽命監視計劃

6.3.2持續開展能

6.3.3重視不工作可靠

6.3.4監測與數值結合

6.4美軍未爆彈處理

641;羊軍反未爆彈技術

6.4.2;美軍反未爆彈系統

6.4.3遠程激光智能化排彈關鍵技術

6.5美軍反水雷

6.5.1布雷

6.5.2軍種注意事項

6.5.3反雷措施

6.5.4控制措施和報告

6.6美軍機械排雷

6.6.1前端裝載機排雷

6.6.2拖拉機排雷

第7章美軍保障趨勢及啟示

7.1美軍裝備保障發展方向

7.1.1保障手段智能化

7.1.2保障指揮網絡化

7.1.3保障方式化

7.1.4保障體系一體化

7.1.5保障能力基層化

7.2美軍裝備保障對我軍的啟示

7.2.1加強裝備維修保障體系建設

7.2.2積極向信息化保障轉變

7.2.3完善軍地聯合式裝備維修保障機制

7.3美軍保障趨勢

7.3.1構建基於信息感知和響應的保障體系

7.3.2構建“模塊化”的保障勤務部(分)隊

7.3.3構建具備快速應急反應能力的保障機構

7.3.4構建自動化的補給分配系統

7.4美軍保障對我軍的啟示

7.4.1建設結構多元化、編成模塊化能集成化與部署多樣化的保障力量

7.4.2堅持可視化與化的保障建設思路

7.4.3;建立完善的保障信息化人才培養與管理機制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1章

;;;;;;;;;;;;;;;;;;;;概述


;;;;;;;;;;;;;;;;;;;;;;;1.1引言

;;現代戰爭是信息化條件下的高技術局部戰爭,作戰強度日益增大,作戰轉換更加頻繁,作戰物資和裝備呈現高消耗、高需求的特點。作為武器裝備效能發揮的終端,是戰場上消耗量大的裝備。“打仗沒有毫無辦法”已成為普遍共識。能否及時、地將供應到地點,將直接影響戰程,甚決定戰爭勝敗。因此,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重視的保障問題。

;;早在世紀初,美陸軍開始關注的保障問題,從的需求機理、需求確定程序、需求預測模型以及保障策略等方面開展研究,並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模式與機制,經歷了多次高技術戰爭的考驗。

;;在保障模式上,美陸軍採用的是一種依托戰區儲存區、軍儲存區、補給所和轉運站的保障,實施的是部一戰區一軍一師”四層級式供應保障模式。

;;在儲存配置上,美陸軍戰區儲存區位於戰區後勤地帶,依托倉行儲備,一般位於公路、鐵路等交通比較便利的地域,儲備標準為30個補給日。軍一級儲存區一般有支援連在軍後方地域構建,儲備標準為7~10個補給日。師一級一般採用補給行補給。

;;在保障手段方面,美陸軍已經構建了基於信息化的補給網絡,擁有完備的“戰略鐵路走廊網絡”,能將國內重要的國防設施、生產廠、儲備庫連接起來。依托完善的網絡化運輸路線,美陸軍可以在短的時間內將運輸到國內任何一個機場、港口和碼頭。同時,構建了信息支撐的保障信息化保障體系,利用條形碼、射頻卡、光儲卡、衛星跟蹤等自動識別技術及裝備,確保保障過程中的可視化和可控。

;;我國國內在保障機制方面,既有聯保部隊管理的後方倉庫,也有軍種管轄的旅屬倉庫或隊屬倉庫。在管理上,採用的是部一軍一旅”管理模式。在儲備布局方面來,根據國防和革,部分部行了移防,一些倉庫根據部隊需要和作戰任務方向的調整,行了新建擴建。在保障手段方面,信息化網絡體系還沒有建成,條形碼、射頻卡等自動識別技術還沒有推廣,自動化程度高的立體倉庫還比較少。因此,與美陸軍相比,我軍目前的保障信息化水平還存在差距來,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美陸軍在先後經歷阿富汗、伊拉克等戰爭後,對軍隊成和保障力量行了一系列改革。保障力量和保障機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結構主元化、編成模塊化能集成化的保障模式已經形成,網絡化、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更加頻繁,儲供配置更加科學。

;;我軍保障工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無論是保障理論還是保障手段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與美軍這樣世界發達國家的軍隊相比,在保障思想、保障、保障管理等

方面仍存在不小差距。

;;因此,急需對美陸軍保障機制和保障模式的新變化加以分析,科學掌握美陸軍保障新改革成果,為我軍保障機制和模式提供參考。

1.2的內涵

;;1982年版的《蘇聯軍事百科全書》對給出定義:是武器裝備的組成部分,用於直接殺傷有生力量、摧毀技術裝備、破壞建築物(工事)以及完成特種任務(照明、發煙、拋撒宣傳品)。1997年版《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技術》對給出定義:一般指有殼體,含有火藥、炸藥或其他裝填物,能對目標起毀傷作用或完成其他戰術任務的軍械物品。

;;由此可見,既是一種武器裝備,也是一種軍械物資,具有裝備和物資的雙重屬。分析並掌握不同屬的內涵,認識不同屬對保障工作的需求,對做好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1.2.1的裝備屬

1.具有燃爆特的特殊裝備

;;是用於直接對敵目標實施打擊和毀傷的武器裝備,是武器效能發揮的終端。由此可知,不僅是一種裝備,而且是一種具有燃爆特的特殊裝備,這是與其他武器裝備的顯著區別。同時,只有在對目標作用過程中,使的燃爆特充分釋放,其戰鬥力才會得到有效發揮。此外,在日常的勤務處理過程中,又要求具有很好的,燃爆特受控,不能出現意外事故。為此,對裝備的研制、生產、儲存、供應、檢測等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按照武器裝備的要求來組織實施,要注重的。

2.技術密集的複雜裝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裝備的結構越來越複雜,由傳統的“鐵殼+炸藥”變成集目標探測與識別技術、信息交聯技術、無線傳輸技術等各種高新技術於一體的複雜裝備。同時從自身裝備屬來說,要想發揮其戰鬥力,涉及發射、飛行、控制、毀傷等多種作用原理。裝備的信息化程度和技術密集度不斷增加,涉及的學科知識內涵不斷拓展與融合,對其檢測、維修、銷毀等勤務保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3.品種繁多的武器裝備

;;根據作戰任務、打擊目標的不同,研制了不同品種的裝備。目前,列裝部隊數量達數百種,而且每年還在不斷遞增,這是其他任何武器裝備都不能比擬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