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大學》《中庸》導讀(簡體書)
滿額折

《大學》《中庸》導讀(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  價:NT$ 408 元
優惠價: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大學》《中庸》原本是《禮記》中的兩篇,宋代以後才與《論語》《孟子》合稱儒家“四書”,成為每個中國讀書人的必讀之書。

鮑鵬山著《大學中庸導讀》,不僅保持了其一貫的寫作風格:獨立的思考、通達的文字,更寫出了其中的聖賢氣象。

本書採用朱熹底本,以嚴謹的古文獻研究為基礎,對文本進行現代性解讀,並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相觀照。每一章原文後,均有今譯,有注釋,有導讀,並標注出成語,生僻字也標注拼音。

在全書前,以《導言》做統領;在解讀《大學》前,以《大學引》為統領;在解讀《中庸》前,以《中庸引》為統領,系統總結《大學》《中庸》的地位、價值以及篇章結構、學習路徑,讓沒有專業背景的普通讀者,也能夠順暢讀懂,領悟修身之本,中庸之道。另附有梳理其成書脈絡的《大學中庸的編撰與成書》。

中國青年出版社推出的“鮑鵬山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系列”,含《論語導讀》《大學中庸導讀》《孟子導讀》《道德經導讀》《莊子導讀》,並均有“誦讀本”配套陸續出版。


作者簡介

鮑鵬山

文學博士、學者、作家。上海開放大學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團中央“青年之聲”國學教育聯盟副主席。2015、2016年曲阜祭孔大典中央電視臺直播間特邀解說嘉賓。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鮑鵬山新說水滸》《孔子是怎樣煉成的》。《光明日報》《中國周刊》《儒風大家》《美文》《尋根》《中學生閱讀》等專欄作家。出版著作三十余部,代表作有《風流去》《孔子傳》《孔子如來》《孔子原來》《江湖不遠》《鮑鵬山新批水滸傳》《中國人的心靈》《白居易與莊子》《論語導讀》《先秦諸子八大家》、詩集《致命傾訴》等。輯有鮑鵬山作品典藏系列之《鮑鵬山思想史•風流去》,鮑鵬山思想史之“孔子三來”系列(《孔子原來》《孔子如來》《孔子歸來》),《鮑鵬山文學史•中國人的心靈》《鮑鵬山古典今解•新說水滸》。作品被選入全國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及各類大學、中學語文教材。2013年創辦公益浦江學堂,2014年創辦花時間讀書社。


名人/編輯推薦

★著名學者鮑鵬山全新力作,積三十多年先秦諸子研究之功,逐字逐句,為你無障礙導讀全本《大學》《中庸》。


★《大學》《中庸》原本是《禮記》中的兩篇,宋代以後才與《論語》《孟子》合稱儒家“四書”,成為每個中國讀書人的必讀之書。

★朱熹說:“若理會得此‘四書’,何書不可讀,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處!”

★讀懂《大學》,讀懂《中庸》,讀這一本就好了!


★上卷《大學》,經一章傳十章,三綱領,八條目,條分縷析,言成人言成事

★下卷《中庸》,三篇三十三章,說天命說率性說修道,枝枝相對,葉葉相當

★全本•全注•全譯•全導讀,為你系統梳理《大學》《中庸》內容、價值和思想。


★鮑鵬山教授——《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團中央“青年之聲”國學教育聯盟副主席,作品被選入全國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暢銷書《風流去》《孔子傳》作者。


★與《論語》《孟子》相比,《大學》《中庸》立意高遠而相對難懂。本書作者用通達的語言,對原文做逐句翻譯,對原義做逐章導讀,讓我們懂得:《大學》《中庸》說了什麼?為什麼說?對誰說?


例 言

一、版本——依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章節分合也與朱熹基本一致,唯加入編碼,以明邏輯關係。《大學》分列“經”一章、“傳”十章。《中庸》三篇章節編碼,以首字句顯示分隔。

二、 注釋——力避繁瑣,條求明白簡易。理自不可異處,自然依從前人;勢自不可同時,亦申一得之見。

三、譯文——主要直譯,目的是讓讀者能逐字逐句和原文對照,以掌握古文特點。直譯特別拗口時,也採用意譯。力求翻譯句子與正文句子的一一對應,正文中一句話,翻譯時也力求一句話以對應。個別意思跳脫處,翻譯也注意補全邏輯環節。

四、導讀——有闡釋、發揮原義者;有說明背景、用意者。不懂有兩種:一種是不知道說了些什麼,所謂語言上的不懂,對此,我們通過翻譯和闡釋原義來解決。還有一種不懂,是不懂為什麼這樣說,有什麼針對性?邏輯脈絡何在?對此類不懂,導讀中注意說明背景、闡明用意,理順邏輯,並對原義做適當的發揮和展開。

五、成語——《大學》《中庸》中的語言表達,不少已成為成語,本書也隨時鉤沉,以提示學習者注意記憶。

六、正音——本書只對一些生僻字注音。其他字各種特別讀法,請參照與本書同步出版的周纓編校的《大學中庸正音誦讀》。


鮑鵬山

2021 年10月,於上海偏安齋


目次

目錄

導言 001 

例言 015 

上卷 《大學》導讀

《大學》引 003

經一章 019

傳一章(釋明明德) 025

傳二章(釋新民) 028

傳三章(釋止於至善) 033

傳四章(釋本末) 039

傳五章(釋格物、致知之義) 042

傳六章(釋誠意) 045

傳七章(釋正心、修身) 051

傳八章(釋修身、齊家) 054

傳九章(釋齊家、治國) 056

傳十章(釋治國、平天下) 061


下卷 《中庸》導讀

《中庸》引 083

第一篇(共十一章)097

1.0 總綱一 天命之謂性 / 098

1.1 仲尼曰中庸 / 104

1.2 子曰中庸其至 / 108

1.3 子曰道之不行 / 110

1.4 子曰道其不行 / 113

1.5 子曰舜其大知 / 116

1.6 子曰予知 / 119

1.7 子曰回之為人 / 122

1.8 子曰天下國家 / 125

1.9 子路問強 / 128

1.10 子曰素隱行怪 / 132

第二篇(共九章)137

2.0 總綱二 君子之道費而隱 / 138

2.1 子曰道不遠人 / 142

2.2 君子素其位而行 / 148

2.3 君子之道 / 152

2.4 子曰鬼神之為德 / 154

2.5 子曰舜其大孝 / 159

2.6 子曰無憂者 / 164

2.7 子曰武王周公 / 169

2.8.1 哀公問政 / 174

2.8.2 天下之達道五 / 178

2.8.3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 / 182

2.8.4 凡事豫則立 / 188

第三篇(共十三章)195

3.0 總綱三 自誠明 / 196

3.1 唯天下至誠 / 199

3.2 其次致曲 / 203

3.3 至誠之道 / 207

3.4 誠者自成 / 211

3.5 故至誠無息 / 215

3.6 大哉 / 221

3.7 子曰愚 / 225

3.8 王天下有三重 / 231

3.9 仲尼祖述堯舜 / 237

3.10 唯天下至聖 / 241

3.11 唯天下至誠 / 246

3.12 《詩》曰 / 249

259 附錄一 《大學》《中庸》的編纂與成書(衣撫生)

269 附錄二 主要參考文獻

274 後記


書摘/試閱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儒家經典“四書”。作為國家意識形態和民族文化信仰的儒學,唐以前,以“五經”為經典,《論語》和《孟子》並未正式列為“經”,《大學》和《中庸》也只是《禮記》中的兩篇,沒有獲得獨立的、特殊的地位。“四書”概念之正式確立歸功於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是其標志。其中,《大學》《中庸》中的注釋解析稱為“章句”,《論語》《孟子》中的注釋解讀因為采集了歷代一些學者的說法,稱為“集注”,後人合稱其為“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


“四書”包含了儒家對宇宙、社會、政治以至個人道德生活的整體理解和主張,是中國人精神世界和信仰世界的總闡述,所以朱熹說:“若理會得此‘四書’,何書不可讀,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處!” 朱熹之後,中國教育和學術重“四書”勝過“五經”,科舉考試以“四書”為主要科目,“四書”遂成為中國文化傳承文明延續的主要載體。


儒道兩家,對人的主體性人格和人權的論證和維護,對人的主體性建設的重視和推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其現代價值的體現。這是人生的“價值論”哲學,它與“知識論”哲學的區別,是中華文化的特色之一。


孔子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荀子•勸學》說:“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大學》《中庸》講的就是聞道行道之學,就是成聖成賢之學,闡述的是儒者做人做事治國平天下的根本道理,闡述的是道德主體與社會政治的關係。漢代鄭玄認為,《大學》是一門教人為政的大學問。他說:“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大學》《中庸》都是在講人的主體性及其保持和建設。《大學》講人格之大,《中庸》講人性之中,這兩方面是人的主體性不可或缺不可戕殘的基本內涵。但世道陵夷,風衰俗變,人的主體性又何等難以葆守!

——以上摘引自本書《導言》


綜合孔子一生之學,孔子學過“鄙事”,學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但 “志於學”的“學”,卻不是此類求知識、求謀生技能的實用之“學”——這些當然是孔子乃至一般人自然會學的內容,但孔子立“志於”的“學”,當是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研究歷史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臻於至善。

張載的“橫渠四句”是“大學”的經典表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這樣的“學”,是自我的崇高,是自我的建立,是自尊自大,所以是“大學”。


在孔子看來,人生的主要問題不是物理,而是倫理;不是認知事物,而是判斷價值;“道問學”的最終目標不是認知客觀的世界,而是“尊德性”——完善人的主觀世界。

孔子的教育目標是什麼?是培養完善的人,而不是讓人有完善的技能。


孔子把傳統“六經”稱之為“六藝”,並傳授給弟子,目標不是讓學生熟悉經典掌握經典,而是通過經典,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理解人生。比如孔子談到學習《詩經》的意義,乃是“《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也就是說,《詩》的學習,可以使人獲得“興觀群怨”四種素質。“興”,是人的生命的覺醒。所以孔子又說“興於《詩》”。 “觀”,是觀察力,洞察力,判斷力。“群”,是有倫理有責任感有擔當。“怨”,是有獨立見解和批判精神,與“群”相對,在融入集體的同時,又能保持一己的獨立的人。

這是“人”的教育。是使人成其為人的教育,是使人成為“大人”的教育,是“大學”。

——以上摘引自本書《大學引》


如果說,《大學》是成人成事之學,是人格之學,是君子大人的修齊治平之學,《中庸》就是君子的心性之學;《大學》講倫理的社會屬性,《中庸》講道德的人性根源;《大學》由內聖而指向外王,《中庸》則是由外而內:探究追溯君子的內在心性。


“中庸”的意思,朱熹的解釋是:“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並引子程子的話:“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從心性的角度說,“中”就是指君子內心的分寸與出處行藏的選擇原則,所以,“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1.1)。


“隨時之中”之“時中”,是“中庸”的本義——中庸並非一個一成不變可以生搬硬套的“衡”,而是隨時隨事隨人而取其“中”。故《中庸》特別強調“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而“未發之中”只是“中”的本體,“時中”才是“中”之“用”。從儒家強調功能的角度說,“時中”才是《中庸》強調的。孔子說的“可與立,未可與權”,“立”,就是“中”,“權”,就是“時中”。


朱熹說:“《中庸》,初學者未當理會。” 也就是說,初學者不要直接讀《中庸》,讀了你也沒法理會,沒法理會你就暫時不要理會它。何時讀才合適呢?朱熹建議:“某說個讀書之序,須是且著力去看《大學》,又著力去看《論語》,又著力去看《孟子》。看得三書了,這《中庸》半截都了,不用問人,只略略恁看過。不可掉了易底,卻先去攻那難底。”

朱熹的這個《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的學習順序,是個“理會”經學的順序,是一個人修齊治平的“大學”的順序,是那個時代培養士大夫和經學家的順序。從今天普及教育、平民教育的角度說,從傳承文化的角度,這個順序應該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個順序,也更適合我們今天的認知心理學。其實,即使在古代的鄉村私塾,孩子們讀的第一本書,也往往是《論語》而不是《大學》——私塾的老秀才,其實比朱熹更知道初入學的懵懂孩童,更適合從哪一本書開始——當然朱熹講的讀書順序,不是針對懵懂少年說的,他是說的邏輯順序。而近人錢穆先生的《四書釋義》,其次序,也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以上摘引自本書《中庸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