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滿額折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資治通鑒》通識(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9 元
定  價:NT$ 294 元
優惠價:87256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資治通鑒》被稱為帝王的教科書和讀書人的“不可不讀之書”,其中記載自戰國至五代1362年的歷史興衰經驗,是中華民族的智能寶庫,也是中國人修身齊家、管理治理的指導之道。了解中華優秀的歷史文化,必須要了解《資治通鑒》。

本書作者張國剛教授立足“通識”,以貫通古今的宏闊視野、積澱四十余年的學術研究和六十余年知人閱世的體悟,以“大家小書”講透《資治通鑒》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書——為何編撰這部書、其架構如何、精華內容是什麼、歷史上的評價有哪些、《通鑒》大家族是如何組成的、其對中華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影響有哪些,深入淺出,一氣呵成,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在體驗閱讀的酣暢淋漓後,提升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中華文化的自信。


作者簡介

張國剛,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致力於中國古代史、中西文化關係史的研究。為清華大學本科生及社會各界講授《資治通鑒》,頗受歡迎。2014年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所著《〈資治通鑒〉與家國興衰》入選“2016中國好書”。主要著述包括《〈資治通鑒〉與家國興衰》《中西文化關係史》《唐代藩鎮研究》《佛學與隋唐社會》《唐代家庭與社會》《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從中西初識到禮儀之爭:明清傳教士與中西文化交流》《資治通鑒啟示錄》等。


名人/編輯推薦

1.名家立足“通識”講解傳統經典之作。著名學者、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張國剛先生立足文化通識,面向青年學子和大眾講解《資治通鑒》的“大家小書”。作者以研究中國歷史和《資治通鑒》四十余年的學術功力,深入淺出講《資治通鑒》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縱橫古今,高屋建瓴,讓讀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領略中國文化的波瀾壯闊。

2.全面濃縮《資治通鑒》的歷史智能。《資治通鑒》歷來被視為帝王的教科書,記載了自戰國至五代1362年的歷史興衰,其中總結的治理、管理經驗和個人修身、成長智能,成就了歷史上無數的英雄人物。今天讀通《資治通鑒》可以讓我們“通古今之變,識興衰之原”,充分汲取歷史智能,讓自己更睿智,更有膽識,並富有洞見。

3.2小時可讀通《資治通鑒》是一部什麼書。本書從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鑒》時遇到的問題,到《資治通鑒》的框架結構和精華內容,再到《通鑒》大家族的組成和其對中華文化、世界文化的影響,精彩講述一氣呵成,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在體驗閱讀的酣暢淋漓後,提升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中華文化的自信。

4.圖文並茂的大家小書。本書全彩圖文,版式舒朗,配六十余幅歷史文化圖,在正文之外補充圖書內容,帶讀者走入歷史現場。

5.掃封底二維碼,與作者面對面。讀者可以掃描封底二維碼看視頻,面對面感受作者風彩,聆聽作者講述。


《資治通鑒》為什麼不可不讀

毛澤東說:中國有兩部大書,一部是司馬遷的《史記》,另一部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不得志的情況下撰寫的。唯其有才,故能寫出好書,值得閱讀;唯其不得志,故能寫出深刻的書,值得參悟。

司馬遷縱橫恣肆,直抒胸臆。《貨殖列傳》,閱盡人間百態;《刺客列傳》,沉郁凄美,蕩氣回腸。《史記》不虛美,不隱惡,盡顯真精神。

司馬光厚德載物,憂國憂民。《資治通鑒》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之史,力求警鐘長鳴、讀史明智,“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赤子之心淋漓盡致,士人的使命和責任躍然血脈間。

《資治通鑒》用二百九十四卷的篇幅,上接《左傳》內容,下迄趙宋,記載了戰國至五代1362年的歷史(若加上倒敘則超過1400年),涵蓋了“二十四史”中十九部正史的內容。

其內容之深厚、史實之豐滿,是任何圖書、典籍所不能比的。歷代政要學人都異口同聲地肯定和重視《資治通鑒》。

宋元之際著名學者胡三省曾為《資治通鑒》作注,他說:“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鑒》,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鑒》,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

康熙、乾隆都曾御批《資治通鑒》。清代史家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褒揚《資治通鑒》為“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曾國藩認為“先哲經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資治通鑒》”;“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能窮物之理,執聖之權”。

梁啟超在《新史學》中評價說:“司馬溫公(司馬光封溫國公)《通鑒》,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逾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初版自序云:“夫吾國舊史多屬於政治史類,而《資治通鑒》一書,尤為空前杰作。”

1954年,毛澤東在與歷史學家吳晗談話時說:《資治通鑒》這部書寫得好。敘事有章法,歷代興衰治亂,本末畢具,讀這部書,可以熟悉歷史事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為什麼這些“過來人”都肯定《資治通鑒》的閱讀價值呢?因為一部好的歷史學著作,不僅有史料價值,尤其應該有史鑒價值;不僅提供歷史記載,還要啟迪歷史智能。《資治通鑒》的價值大體可以總結為如下三點:

首先,至今沒有一部通史著作能夠把從戰國到北宋建立之前這1360多年的歷史敘述得如此清晰、詳贍。各種後續改編本,各有長短,都無法取代《資治通鑒》原本的味道;今日之新編章節體通史,不管篇幅如何龐大,也無法取代《資治通鑒》的內容。

其次,《資治通鑒》浸透了作者為官為學的閱歷與經驗。主編個人有學識與獨斷能力,編纂團隊專業高效,這兩個方面的長處結合在一起編寫成的史學著作,是一般官修正史體制所不能比擬的,也是後世以個人之力無法完成的,比如鄭樵、馬端臨。《資治通鑒》的編修納入了國家支持的“重大項目”,又有主編高度自主的個人意志,還有團隊的合作精神,前後耗時19年之久。這些要素組合在一起編修出來的史書,可以說是空前絕後,從而保證了該書的高水平、高質量。

再次,《資治通鑒》的編纂宗旨是提供歷史借鑒,誠如胡三省所言,修身、治國、為官、處世,道理都在其中。有智能,有操守,有權變,有理想。即使編纂者不無局限,但是書中所提供的詳實而經過專業考訂之後的歷史記載,努力做到了準確可靠,從而達到了史才(敘事之才)、史學(博采眾書)、史識(非凡見解)、史德(道術合一)相統一的境界;史事與智能相統一的境界,也是經與史合一的境界。

胡三省就《資治通鑒》對“經”“史”關係有一段評論:

世之論者率曰:“經以載道,史以記事,史與經不可同日語也。”夫道無不在,散於事為之間,因事之得失成敗,可以知道之萬世亡弊,史可少歟!……乃如用兵行師,創法立制,而不知跡古人之所以得,鑒古人之所以失,則求勝而敗,圖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胡三省的這段話,不僅僅是辯白經史之輕重,而且在闡明“道”(道理、原則)與“術”(操作技巧)之間的關係。

曾國藩說,《資治通鑒》不僅能夠“窮物之理”,而且還能“執聖之權”。這也是一種很老到的有實際政治經驗人的心得之談。諸如改革中的剛性與柔性,人生職場上的進與退,政治軍事斗爭中的奇與正,權力平衡中的輕與重,駕馭部屬中的寬與嚴,政治生涯中的方與圓,都不是“紙上談兵”可以領悟的。在史以載道的同時,不乏權變與謀略,也是《資治通鑒》值得細品的原因所在。比如,劉秀之兄劉縯意欲效法高祖劉邦“豁然大度,不事家人產業”,卻成為東施效顰,遭人暗算。學而不得其法,就是因為不通權變。

總之,《資治通鑒》是國學苑裡的一朵奇葩,蘊含著先人們豐富的治國理政得失和社會人生經驗。秦漢、隋唐這兩段大一統的輝煌,戰國、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這三段分裂混亂的歷史曲折,司馬光悉數記述,井井有條。我們今天要閱讀戰國至五代這一段中國歷史,至今找不到可以取代《資治通鑒》的書。梁啟超當年的感慨,今天依然令人有同感。

大學者王夫之有一部《讀通鑒論》,分上、中、下三冊,該書卷末說:觀歷代興衰,識人事臧否,“可以自淑,可以誨人,可以知道而樂”。提升自己(自淑),與人分享(誨人),與聖賢對話,與經典對話,體悟了其中的智能與思想而感到十分愉悅(知道而樂),這就是我們品讀《資治通鑒》的目的!




目次

《資治通鑒》為什麼不可不讀 / 001

一 司馬光其人

1 初心

2 家世

3 仕宦

二 編纂與創新

1 流程:編寫團隊都有誰

2 斷代:為什麼從“三家分晉”寫起

3 寫法:編年史的繼承與創新

4 取舍:《資治通鑒》的材料從哪裡來

三 學術與政治

1 《資治通鑒》編纂與政治意圖

2 司馬光的政見與歷史書寫

3 《資治通鑒》體現的歷史智能

四 架構與內容

1 周秦八卷:縱橫捭闔·走向一統

2 兩漢六十卷:文明奠基·儒法變奏

3 魏晉五十卷:英雄逐鹿·時代悲歌

4 南北朝五十八卷:胡漢分治·相煎何急

5 隋唐八十九卷:久分必合·盛衰治亂

6 五代二十九卷:陷入分裂·走向秩序

五 《通鑒》家族

1 續編系列

2 改編系列

3 簡編系列

4 注解評論系列



六 刊刻與流傳

1 歷代的刊刻和流傳

2 海外傳播掠影



後 記 / 215






書摘/試閱

《資治通鑒》體現的歷史智能

讀史使人明智,是因為歷史上的成敗得失,可以給我們做借鑒之用。司馬光從“資治”的目的出發,“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進資治通鑒表》)。通過有體系地講述歷史上的政治興衰和軍事得失,總結治國理政的經驗和教訓,以便為包括皇帝在內的讀者,提供歷史的借鑒。

司馬光的《稽古錄》卷十六把人君分成五種情況:一種為創業之君,智勇冠群;第二為守成之君,中等才能,有良好的自我修為;第三為陵夷之君,中等才能,但不能自修;還有一種是中興之君,才能過人且善自強;最後一種是亂亡之君,下愚而不可改移者。簡單地說,司馬光認為歷史上的君王,可以劃分為創業者、守成者、亂亡者;介於守成與亂亡之間的還有兩種人,中衰者(陵夷之君)和中興者。《資治通鑒》描寫了眾多帝王五種不同的眾生相。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人,擔負起治國安邦的重任呢?司馬光在宋神宗即位初寫的一封上奏中,提出“修心之要”“治國之要”的問題(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下面結合《資治通鑒》展現的案例,進行討論。

修心三要: 仁、明、武

所謂修心,就是領導人素質和能力的修煉,司馬光提出三個要點: 一曰仁,二曰明,三曰武。“三者兼備則國治強,闕一焉則衰,闕二焉則危,三者無一焉則亡。”

那麼,什麼是“仁”呢?

《資治通鑒》開篇關於“三家分晉”背景的交代中,用倒敘法記述了公元前453 年,趙、魏、韓三家聯合起來消滅狂妄的智伯的故事,說智伯最大的不足就是“不仁”,並為此寫了長篇的“臣光曰”,提出了選拔接班人“德重於才”的著名論斷。

司馬光在這裡的所謂“德”,並不局限於個人道德,更偏重的是領導人的政治品德——“仁”。

什麼是司馬光理解的“仁”呢?如何才能做到“仁”呢?在上面提到的那封給宋神宗的奏章中,司馬光解釋說:“仁者,非嫗煦姑息之謂也。修政治,興教化,育萬物,養百姓,此人君之仁也。”

司馬光認為“仁”包括兩個部分——“修政治,興教化”是指領導者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和用理想信念動員群眾的能力;“育萬物,養百姓”是指在國家建設中,做到經濟與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能力,以及為黎民百姓謀幸福,讓百姓看得見增長、感受得到實惠的能力。這是“大仁”,即人君之仁。這種仁政,給老百姓帶來的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小康,還有禮樂文明的精神富足,從而把社會治理得和諧美好。西漢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都是因為在這些方面有上乘的表現而彪炳史冊。

在現實操作層面,“大仁”體現在各項政策和法令之中。例如劉邦入關中,約法三章,秋毫無犯,獲得廣泛的擁戴;項羽在咸陽屠殺無辜,火燒宮室,隨後又放逐天下共主“義帝”,分封也充滿了私利算計,結果失去了民心。

領導者要修煉的第二個功夫是“明”。

什麼是“明”呢?是指領導的判斷決策能力:“知道義,識安危,別賢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

“知道義,識安危”,是對發展戰略的前瞻性把握,包括對事物性質屬性的判斷,危機和風險意識的管控。比如,劉邦在漢中,韓信提出著名的“漢中對”,制定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即攻取關中,東向爭霸天下的發展戰略,成為劉邦建立漢朝江山的關鍵轉折點;劉秀在河北,鄧禹的“榻下對”,建議劉秀在河北收買人心、招納人才,對更始政權的未來走向及其應對提出了卓越的預見;孫權即位江東之初,魯肅的“江東對”對於如何處理東吳與北方政治勢力的關係,提出了不凡的見解;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對於天下三分提出了高瞻遠矚的戰略判斷。總之,“明”的第一個方面就是指領導者集思廣益的決策能力、判斷能力。

“明”的第二個方面“別賢愚,辨是非”,是指對人才的識別能力、是非曲直的判斷能力。智伯當初脅迫韓、魏攻打趙氏時,智伯身邊的謀士??疵一再指出其所處的危險局面,提醒他防止韓、魏兩家的背叛,而智伯都嗤之以鼻;唐玄宗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縱容安祿山,有多少人指出其中的危害和危險,玄宗都置之不理。智伯的覆亡、大唐的傾頹,無不與領導人剛愎自用、諱疾忌醫的“失明”有關係。幾乎所有的亡國之君,都能讓我們總結出類似的教訓。

領導者要修煉的第三項功夫是“武”。什麼是“武”呢?司馬光說:“所謂武者,非強亢暴戾之謂也。惟道所在,斷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這裡的“武”,不是粗暴蠻力,而是指領導者勇往無前的堅定信念,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還包括抵御各種誘惑、欺騙的能力。總之,就是貫徹落實既定決策的能力。

唐太宗說:“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眾。或以勇力,或以辯口,或以諂諛,或以奸詐,或以嗜欲,輻湊攻之,各求自售,以取寵祿。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則危亡隨之,此其所以難也。”(《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六)領導者由於手中掌握權力和資源,各種巴結諂媚、討好逢迎撲面而來,在為人處世時,是否能不為所動,把持住自己,堅守原則和底線,這需要“武”的質量。唐太宗的這段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鄒忌與齊威王的故事。

鄒忌是齊威王的輔政之臣。有天上朝前,他問妻子:“我與城北的徐公比,哪個更英俊?”家住城北的徐公,是齊國出了名的大帥哥。妻子回答說:“當然是我家先生最帥氣,徐公怎麼能比呢!”鄒忌雖然心裡很得意,還是不自信地問侍奉自己的侍妾:“我與城北徐公,誰更英俊?”侍妾說:“您當然比徐公更帥啦!”次日鄒忌接待一個來訪的客人,也問了客人同樣的問題,客人毫不猶豫地說:“徐公不如您帥啊。”

不久,城北徐公來拜訪鄒忌,鄒忌仔細地端詳徐公,覺得自己實在比不上人家;攬鏡自照,更覺得差遠了。這天晚上,鄒忌失眠了。他覺得自己真是好笑: 妻子說我美,是對我有偏心;侍妾說我美,是對我有畏懼;客人說我美,是有求於我而討好嘛!我怎麼能當真呢?

第二天來到朝堂上,鄒忌把自己的感悟與齊威王作了分享,意味深長地說:“如今的齊國,疆域遼闊,方圓千裡,城池多達一百二十座,您身邊的侍姬、近臣,無不偏愛大王;朝廷裡的大臣,無不懼怕大王;舉國上下,無不有求於大王。由此看來,您一定是深受他們的蒙蔽,聽不到真話了呀!”

治國理政,沒有比領導人聽不到真話更可怕的了!

治國三要: 官人、信賞、必罰

那麼,治國之要又是什麼呢?司馬光說:“治國之要亦有三:一曰官人,二曰信賞,三曰必罰。”(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如果說,仁、明、武是領導人的內在質量,那麼,官人、信賞、必罰則是領導者的治理手段。這些治理手段的一個交集點就是“用人”。

司馬光特別強調用人得失對國家和社會治理的重要性,認為用好人是人君治國的唯一辦法。他說:“何謂人君之道一?曰: 用人是也。”“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吳得伍員而克強楚,漢得陳平而誅項籍,魏得許攸而破袁紹。”(《資治通鑒》卷一百二)可見人才的向背決定國家的興衰!

用人首先要知人,司馬光把選拔人才放在突出的位置。他說:“為治之要,莫先於用人,而知人之道,聖賢所難也。”聖賢選拔人才也很困難。比如,如果根據毀譽名聲來選拔人才,就會出現競相博取聲名而善惡混淆的狀況;如果根據考核檔案上的政績來選拔幹部,則巧詐橫生而真偽相冒。說到底,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在於領導者“至公至明而已矣”。領導者只要出以公心,明察是非優劣,不以親疏貴賤或個人喜怒好惡改變自己的判斷,就一定能選拔到合適的人才。

“欲知治經之士,則視其記覽博洽,講論精通,斯為善治經矣;欲知治獄之士,則視其曲盡情偽,無所冤抑,斯為善治獄矣;欲知治財之士,則視其倉庫盈實,百姓富給,斯為善治財矣;欲知治兵之士,則視其戰勝攻取,敵人畏服,斯為善治兵矣。至於百官,莫不皆然。”(《資治通鑒》卷七十三)可見,司馬光的人才選拔觀點對於我們今天的領導人也是很有啟發的。

《資治通鑒》記載了劉邦總結他打敗項羽的原因,不是因為比項羽更強大,而是因為手下有一大批人才;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所以導致了失敗。

為什麼強盛的秦朝和隋朝都二世而亡?《資治通鑒》的記載突出了這兩個朝代在用人上所犯的嚴重錯誤。秦二世偏信趙高,“天下潰叛,不得聞也”;“隋煬帝偏信虞世基,而諸賊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貞觀政要》卷一《君道》第一)

《資治通鑒》同時強調用人要賞罰分明:“夫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堯、舜不能為治,況他人乎!”(《資治通鑒》卷一百四)又說用人的前提是要充分信任人:“疑則勿任,任則勿疑。”(《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八)

貞觀二十一年(647),唐太宗總結他為什麼能成功時,提出了五條用人經驗: 一是用比自己強的高人;二是用有缺點的能人;三是用人之長,棄人之短,即所謂“使人如器”;四是重用敢講真話的人;五是華夷一家,用人不講出身,不搞小圈子。

劉備臨終前說馬謖不堪重用,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事業的重大挫折。馬謖是參謀型人才,“南蠻之人,以攻心為上”,就是馬謖的意見,諸葛亮采納了,七擒孟獲,平定了南中地區。但是,這次守街亭,諸葛亮卻犯了用人不當的毛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6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