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滿額折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定  價:NT$ 580 元
優惠價:9052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7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以「記疫」之名,
我們一同記錄三年走過的疫情起伏,
累積未來面對危機的共存基礎。

* 臺灣人社學者跨界視野 *
* 千人精選日常記疫風景 *
* 抗疫期間實際行動見證 *
* 三年疫情完整年表紀事 *

八大主題、百篇文章,綜觀抗疫之路的思辨軌跡與局勢演化,
深刻思考後疫情時代共同體的「新日常」樣態。

《記疫》八大主題

【經濟與科技新常態】
【後疫情時代的自然、生態與風險】
【後疫情社會的公民、人權與民主治理】
【心靈與情感的新日常】
【後疫情時代的知識與文化】
【防疫第一線新日常】
【後疫情國際衛生治理與臺灣定位】
【後疫情共同體的心理社會價值】

跨界學者視野(按姓名筆劃排序)

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
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李宜澤/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李柏翰/臺灣大學全球衛生學程助理教授
邱大昕/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林子倫/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建甫/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
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徐美苓/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陳美智/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美霞/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
陳嘉新/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連賢明/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趙恩潔/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甫昌/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
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以及精選「人社風景」、「記疫行動」數十位各界作者選文分享!

˙「記疫」網站 +《記疫臺灣》紀錄片,共三集:口罩背後/疫正當中/大疫家園
相關資訊連結(「記疫」國圖典藏):https://covid19.ncl.edu.tw/

【簡介】

因應百年大疫,「記疫」計劃持續推動網站、演講、紀錄片、Podcast等各面向的探討與記錄,累積了數百個組織與上千名作者的參與。本書從中精選22位學者及數十名作者的寫作,共有八大主題,涵蓋疫情間與後疫情階段的各項議題,每個議題都由「記疫風景」、「人社分析」與「行動記疫」構成。其中的人社分析來自我們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座談會時,各領域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對話發展而成;也嘗試匯集各界經驗與行動。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們都能體會防疫體制並非單一網絡,其運作仰賴各界合作。如同疫調過程彰顯出個人在疫情中的各種活動、連結與蹤跡,面對疫情的考量交織著各種慣性與情境理性,如醫護、警消、鄰里長的使命與壓力、移工的污名與日常、各種產業的經濟考量、運輸業的責任與壓力、分眾的兩岸情結與政治偏好、各種弱勢者看不見的壓力、母職的工作負擔、眾人生活變與不變、生涯規劃與展望、鄰里凝聚合作與猜疑獵巫、全球移動者的新常態、海外臺灣人的世界觀察與自救、科技產業與股民的起伏、邊緣群體的恐慌與污名、政客的投機與見獵心喜等,這些都未必在某一瞬間是翻轉社會的決定性事件,但卻點點滴滴地,以各自方向位移著社會。本書試圖綜觀回顧上述種種現象,關注不同經驗的多元視野,深刻記錄三年疫情的多面社會現象與省思,從試煉中累積臺灣社會未來面對重大危機的共同基礎。

【記疫的三種練習】

˙記疫做為「集體參與」的練習

這些經驗與反思中所交錯折射浮現疫情的在地人文與社會樣貌,都是此重大社會危機的堅實後盾,不但證實疫情不斷開啟人社領域參與貢獻的可能性與必要性,也是累積人社知識社群共同學習的機會。

˙記疫做為「共存」的練習

本書蒐集了疫情中的大眾日常,盡力保留這些轉瞬即逝的片段,期待有助累積公共反思的資產。社會中你我的無數行動都同時在切割、縫補,也同時有更多持續介入、想像著更好社會的努力。這些就是人文社會本身的樣貌,也是我們共存的多重面向。

˙記疫做為「認識在地」的練習

我們可以說「記疫」是一種「在地認識論」。疫情暴露全球化產業長鏈「及時」模式的缺失,因而必須轉向「以防萬一」的在地短鏈模式。臺灣的疫情策略與表現,不正是改變臺灣習於歐美知識與政策風潮的及時快速追隨慣性,轉為正視在地萬中選一、獨特處境的短鏈模式?指出這個不同的認識策略,有助於提醒各種意義下的知識與政策模仿慣性,轉向在地公共經驗資產,探索未來。

作者簡介

林文源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暨「記疫」團隊總籌劃。「記疫」團隊集結數百臺灣人文社會領域之大學院系、學會、圖書館、傳播媒體、書店、出版社、網路自媒體與非營利組織等單位,邀請包括數百位人文社會學者及上千位各界作者,共同記錄疫情中的臺灣人文社會風貌與反思。本書精選「記疫」團隊之網站、紀錄片與活動成果。

【自序】
記疫的三種練習

2020年起開始全球擴散的百年大疫,是本書的啟動機緣。這項機緣最後匯集為費時近三年,由數百個組織、上千名作者團隊累積的成果。本書是這些的精選。記疫是為了記錄疫情。未知的病毒一開始只是遠方的災難。由遠方中國武漢的傳言與影像,恐慌逐漸迫近,疫情的現實感在臺灣的搶購口罩、囤積衛生紙與各種政治爭議中實現。各界摩拳擦掌,醫護、篩檢、疫苗與邊防積極動員,嚴陣以待,口罩與工具機廠商史無前例成立國家隊,而藥局、超商、鄰里基層也陸續組織,集體投入防治。在這過程中,人文社會研究者能做什麼?
相較於個別事件的記錄,疫情衝擊各界,在不同情境、對不同社會群體產生各種影響,而這些正是人文社會研究的主題與職責。我們以記疫為名,精選以人文社會視野關注疫情的各界經驗與行動,累積為臺灣社會面對未來重大危機的備忘錄。而這些備忘,除了各位作者文字中所關注的焦點,在此我希望介紹其中共同凸顯我們共同經歷的三種練習。
記疫做為集體參與的練習
然而,疫情瞬息萬變。從2020年3月討論,到5月底正式啟動,臺灣已經進入全面戒備狀態。疫情的起伏牽動著記疫的推動方式。在各種考量下,記疫的原始構思,尤其是其中建置累積專家評論與各界經驗交流的平台,在疫情處境下化為各種線上與線下,規模與形式不一、嘗試深入各地的活動,並藉由社群平台推播,也將相關成果與過程皆累積於「記疫」網站。其中,記疫網站的三個主要單元累積了記疫推動的成果:「疫想」為人社專家之評論;推廣大眾記錄的「培力工作坊」累積為「微課程」與「人社誌」,後者也持續包含大眾自發投稿、各種網路發表轉載與相關課程之記錄;「對話」為辦理全國「後疫情時代的展望」之座談會、推出Podcast與書展活動;「疫見」匯集相關影像紀錄。而在這些過程的推動中,除了記疫網站,最終我們也拍攝《記疫臺灣》系列三集記錄片,並精選其中片段編輯本書。
這項工作由許多機構與參與者投入,若非這些支持,本書很難成形。一開始,國科會人文處林明仁處長召集討論,而後蔡甫昌教授領導「新冠肺炎影響之人文社會反思與治理」團隊,召集包含李建良、劉錦添、詹長權、周桂田、蔡甫昌與我一同合作,這些集體討論與成果構成「記疫」的豐富養分。「記疫」由我總籌劃,各階段的規劃中,陶振超、蕭菊貞、程惠芳、黃于玲、黃俊儒、蔡博方、蘇至弘、郝明義等師友提供許多建議,尤其是陶振超老師與團隊立即扛起網站建置,奠定良好基礎。北中南的工作坊,更要感謝交通大學的陶振超與魏玓、長庚大學的張淑卿與鄭昌錡、成功大學的王秀雲與楊倍昌等同仁籌辦支持。「後疫情時代的展望」座談會與Podcast則有賴大塊文化、鴻梅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書店)、 ACC Cafe de Coeur真心豆行、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協助場地,沈瑞源導演團隊協助紀錄。書展則要感謝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柯皓仁理事長,水木書苑蘇至弘先生的大力號召。而在最終成果,更感謝汪宏倫編委策畫《思想》之記疫專輯,風不動王盈舜導演、視納華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NEX)蔣顯斌董事長、蕭菊貞老師,還有眾多受訪者與單位協助《記疫臺灣》記錄片的完成。更要感謝國家圖書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合作進行記疫網站的永久保存。最後更要感謝郝明義先生與大塊團隊一路以來不厭其煩地指導與討論,對於規劃與催生本書是莫大支柱。
在有限篇幅之外,還有無法細數的上千位學者與各界作者,都是構成記疫的集體動能。在此希望彰顯記疫工作的核心企圖:促成人文社會學者以集體之力介入社會對話。規劃記疫的初心之一是驅動人社學群嘗試更為立即投入貢獻,尤其是在重大危機中,建立危機導向人社跨領域知識協力網絡。在這種方向下,以記疫推動的匯集與串連,一方面是針對社會急需,加速人文社會研究者以普及文字、培力課程、面對面座談及書展對話、影像與語音媒介反思等型式,提供視野與方法啟發更多思考。另一方面這也是針對學術社群,希望有助於讓各領域碰觸專業外的視野,尤其是在座談與對話中,跨界共同思索讓我們瞭解差異、正視各自強項與弱點。
更重要的是,人社知識的獨特洞見與觀點也不限於學界。記疫串連起國內外大專機構、官方組織、學會、期刊、社會團體、圖書館、書店、傳媒、個人社群平台等全國數百個組織與上千個人,一同累積此次危機的可能與想像。如同本書所累積的學者分析,包括法制、經濟、倫理、污名、政治與傳播等面向,這些經驗與反思中所交錯折射浮現疫情的在地人文與社會樣貌,都是此重大社會危機的堅實後盾,不但證實疫情不斷開啟人社領域參與貢獻的可能性與必要性,也是累積人社知識社群共同學習的機會。

記疫做為共存的練習
本書共有八大主題,涵蓋疫情間與後疫情階段的各項議題,每個議題都由「記疫風景」、「人社分析」與「行動記疫」構成。其中的人社分析來自我們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座談會時,各領域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對話發展而成。此外,本書嘗試匯集各界經驗與行動。事實上,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我們應當都能體會防疫體制並非單一網絡,其運作仰賴各界合作。如同疫調過程彰顯出個人在疫情中的各種活動、連結與蹤跡,其中,面對疫情的考量交織著各種慣性與情境理性,如醫護、警消、鄰里長的使命與壓力、移工的污名與日常、各種產業的經濟考量、運輸業的責任與壓力、分眾的兩岸情結與政治偏好、各種弱勢者看不見的壓力、母職的工作負擔、眾人生活變與不變、生涯規劃與展望、鄰里凝聚合作與猜疑獵巫、全球移動者的新常態、海外臺灣人的世界觀察與自救、科技產業與股民的起伏、邊緣群體的恐慌與污名、政客的投機與見獵心喜等,這些都不是翻轉社會的決定性事件,但卻點點滴滴地,以各自方向位移著社會。
相較於每天記者會與媒體版面集中在官方的資訊與政治攻防與算計策略,本書的「記疫風景」與「行動記疫」蒐集了疫情中的大眾日常,盡力保留這些轉瞬即逝的片段,期待有助累積公共反思的資產。由這些無數記錄可以發現,不是政治惡鬥才會撕裂社會,也不只有疫情會使社會恐慌,也不是單靠指揮中心就能控制疫情。社會中你我的無數行動都在同時在切割、縫補,也同時有更多持續介入、想像著更好社會的努力。這些就是人文社會本身的樣貌,也是我們共存的多重面向。
其中凸顯搶購、謠言、排擠與分化的各種爭議,也有各種積極面向,無論是「我OK你先領」的互助、協助弱勢者對抗污名的共存、「Taiwan can help」與「護國神山」的新國際定位、以及「防疫第一」、「世界看見臺灣」、「同島一命」的國族等。環繞著這些是每個人在防疫的、產業的、知識的、認同的、情感的各種貢獻。這些在重大災難中,練習如何共存的各種行動,都是面對疫情的全民學習,也是臺灣民主化過程的的公共資產。如同各地都有各自學習如何與疫情共存的軌跡,臺灣在此次疫情一開始即走出自己的策略,在全球蔓延慌亂中維持近一年半的平行時空,經過數波緊急學習,最後開始面對與病毒近身共存的挑戰。
這些練習共存的在地經驗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比如率先以口罩捐助臺灣的立陶宛,讓我們看到臺灣並非唯一,不但有比臺灣更小的國家在面對殖民力量時的韌性與勇於追求自由的志氣,又如日本與美國等國家在急遽變動的疫情與國際局勢中重申對臺灣的友誼與協助,還有捷克、波蘭與斯洛伐克等等陸續對臺灣表達的友誼,都凸顯災難中的普世價值。這些呼應著「島嶼生態學/智慧」:在充滿外來異質性人事物、災難與殖民力量的長期經驗中,持續在獨特條件與危機中學習以求生存。相對的,臺灣在自身的地緣政治與社會變遷中,也需要努力地自我探索與展望世界,學習與內外差異共存。
記疫做為認識在地的練習
以上這些有的已在人社研究的理解範疇,但也有不少有待釐清。尤其是其中不同連結與割裂彼此的方式,正是社會持續變遷的動力,更是人社思維如何能與不能正視自身職責的機會。由此,記疫有其學理啟發。如同疫情衝擊各界,社會科學,尤其是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已深知當代社會的複雜體制中,牽涉各種異質社會與技術系統。不但各自本身有其不確定性外,多系統耦合點的潛在相互影響愈形複雜,更容易造成非預期的「常態意外」(normal accidents)。在此處境下,難以既有單一學科視野與知識掌握問題本身的脈絡情景、利害關係人之關注點與社會變動,因此仰賴單一視野下的決策與知識方案的風險也大幅提高。尤其是新興重大災難議題都以無法以單一學科方法、問題界定或知識生產模式處理。緩解方向之一是投入更多利害關係人與專業視野共同探索。也因此,需要擴大知識社群的廣度,嘗試以跨學科性質的「後常態科學」(post-normal science)方向,釐清各種複雜性與介入後果。
學術上,我們可以說記疫是一種「在地認識論」(situated epistemology)。如同臺灣長期處於全球化經濟與產業長鏈,在地的人文社會知識也鑲嵌在歐美主導的全球知識長鏈中。當疫情暴露全球化產業長鏈的及時(just in time)模式的缺失,因而必須轉向以防萬一(just in case)的在地短鏈模式。臺灣的疫情策略與表現,不正是改變臺灣習於歐美知識與政策風潮的及時快速追隨慣性,轉為正視在地萬(中選)一、獨特處境的短鏈模式。指出這個不同的認識策略,希望有助於提醒各種意義下的知識與政策模仿慣性,轉向在地公共經驗資產,探索未來。因此,關於疫情,我們不是談太多,而是談太少,記疫記錄的也相當不夠,尚有更多看不見的位移與想像。臺灣經驗不只是防病毒,也不只有指揮中心與疫苗,更不只有國家驕傲。指揮中心、媒體與官方記錄下的全民合作、奉獻與榮耀是重要的,而各種層面的疏失檢討與爭議引發的「破口」與「危機」討論也必須予以注視。
本書也嘗試捕捉「記疫」的疫情百態中的各種努力。有限篇幅與工作階段中,我們捕捉臺灣各界經驗與視野的吉光片羽。這些片段可能處於平行時空、或者部分連結,但也可能競爭,甚至對抗,因而以不同方式與防疫體制連結與失連。但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倫理的、醫療的,或是中央部會的、市井小民的、不同群體與政治立場的,不同地方區位的,甚至是那些在疫情中消失、看不見的人們與他們的經驗,這些連結與失連共同構成臺灣疫情的「例外」與現況。其中還有更多面向,需要持續投入關注與反思。
然而,疫情如同人世間的各種問題,充滿波折與變種。正當本書編輯過程時,臺灣與世界都仍在為與Omicron變種共存努力著。儘管在一波波磨練下,各界也展現更為純熟應對,甚至因為新常態的穩定而逐漸無感。但挑戰推動一次次集體學習與轉向,更催生各種契機。「記疫」只是其中一段過程,而本書收錄也僅是滄海一粟,希望這些備忘錄有助未來提醒我們曾有的行動與學習。

目次

處長序(林明仁)
總計畫主持人序(蔡甫昌)
出版者序(郝明義)

前言:記疫的三種練習(林文源)

團隊記疫
__記疫現場的蝴蝶(王盈舜)
__人如何判斷真假(陶振超)
__疫情對醫學教育的三個挑戰(蔡博方)
__疫情之下的醫學人文教育省思(鄭昌錡)
__見微知著,反思不止(蔣顯斌)

疫情時間軸/大事紀

1. 經濟與科技新常態
 記疫風景
 人社分析
 新冠疫情的經濟衝擊與未來發展(林建甫)
 新冠疫情的新經濟危機(連賢明)
 行動記疫

2. 後疫情時代的自然、生態與風險
 記疫風景
 人社分析
 疫情時代:臺灣的環境風險與轉型契機(杜文苓)
 原鄉記疫:一個傳統生態知識的觀點(林益仁)
 行動記疫

3. 後疫情社會的公民、人權與民主治理
 記疫風景
 人社分析
 COVID-19疫情下的民主法治人權圖像:臺灣視角(李建良)
 新冠疫情時代的臺灣網路公民科技:新型態協力治理模式的崛起
(林子倫、蔡甫昌)
 臺灣COVID-19疫情的風險治理初探(林宗弘)
 行動記疫

4. 心靈與情感的新日常
 記疫風景
 人社分析
 「礙」在瘟疫蔓延時:身心障礙者的防疫經驗(邱大昕、陳美智)
 由物出發,終歸於世:疫情中的針具以及其他(陳嘉新)
 民主之神:抗爭、仲裁與宗教防疫(趙恩潔)
 行動記疫

5. 後疫情時代的知識與文化
 記疫風景
 人社分析
 在原來的生活裡流離失所:疫情下的人際互動與學習情境(李宜澤)
 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壞與最好時代:疫苗、謠言與傳播(徐美苓)
 假新聞、陰謀論與意識形態:疫情中的科學溝通(黃俊儒)
 行動記疫

6. 防疫第一線新日常
 記疫風景
 人社分析
 拆解「人與人的連結」:性別、污名與科學防疫(陳美華)
 反思防疫:掙脫個人主義,回歸預防性、公共性、集體性與組織性(陳美霞)
 國產疫苗緊急使用授權之反思(蔡甫昌)
 行動記疫

7. 後疫情國際衛生治理與臺灣定位
 記疫風景
 人社分析
 疫病與政治:COVID-19與美國大選(李尚仁)
 COVID-19與後瘟疫政治:重新想像全球傳染病防治(李柏翰)
 WHO、新冠病毒與臺灣例外的國家治理(蔡友月)
 行動記疫

8. 後疫情共同體的心理社會價值
 記疫風景
 人社分析
 暗影下透光:後疫情/新常態下的共同體(林耀盛)
 擺渡紀錄,為了驀然回首後的省思(劉紹華)
 告別三年疫情之後與之前(郝明義)
 行動記疫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原鄉記疫:一個傳統生態知識的觀點
COVID-19是大地環境變遷的後果,對人類有針對性,但也是人類所造成。先撇除人造的陰謀論不談,COVID-19病毒理應是在地球某個角落生存的微小生物,但是它竟然利用了人類所創造出來最進步的工業環境,搭乘著飛機,輪船等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在全球流竄,並且侵入了人類的身體。究其實,如果不是人類創造了所謂進步的文明,亦即「人類世」(Anthropocene)的環境,何以讓此病毒得以暢行無阻呢?世紀大瘟疫的的關鍵根源,還是人類自己種下的惡因。自然界裡面本來就蘊有一種拮抗的道理,任何生命都有抑制它的對手。所以不意外地,COVID-19成了學者口中戲稱擅長「贏者宰殺者」(winner killer)的它者。這是病毒學界的一種有趣假說,就是病毒有一種專一性,它的生存策略就是寄宿在那些主宰自然界的贏家裡面,這樣子病毒也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弔詭的是,經過某種病毒肆虐後,贏家不再是贏家,於是贏家便只能轉手他人。擅長捕獵與主宰非人生命與環境的人類,自豪為萬物之靈,但自己竟然成為病毒的獵物,真是始料未及。
生態學家看待世界,很難跳脫食物鏈(網)的基本觀點,講白了是為了生存一事,COVID-19疫情或許也可以如此看待,比較不堪的是人類淪為獵物。2018年八月,我有幸拜訪瑞典斯德哥爾摩有名的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並且觀摩他們在「韌性研究」(resilience studies)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參加他們的午餐座談,剛好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來訪,他們做了簡報。簡報的內容是跟氣候變遷與食物文化有關。讓我感到興趣的是,其中一位研究者報告了在此頂尖大學的課程中,竟然以食物為關鍵,涵蓋了從生產到最後端上餐桌成為菜餚的整個流程。為了讓學生參與、體會,他們在學校中設立了廚房,找到五星級的廚師教學生做菜,但更重要的是認真討論不管是農業、物流業、文化界甚至到飲食的餐廳,在氣候變遷等環境變化影響之下的韌性能力。
在課程中,學生不僅吃到美食,更能深刻去體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與回應的機制。僅是十分鐘的報告,卻成為我在這個有名的研究中心最深刻的記憶。取食的複雜現象,是我印象中的重點。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者將焦點放在人類與人類的社會,但如果人類成為「被食」的對象呢?又如果,人類如今被COVID-19這個「贏者宰殺者」逼到牆角,不得不採取防衛的姿態,其原因是因為我們過度或是無節制地「取食」其他非人生命的生態後果呢?恰巧,我在斯德哥爾摩隨性買了兩個維京戰士娃娃,看到他們拿著武器的防禦模樣很是可愛,表面上是在防禦,但卻顯露出有點不知為誰而戰的眼神。我不禁想到全球人類目前的處境。在臺灣,除了力圖保全生命以及任由政治人物彼此為了自身權力的短視攻防之外,這次疫情是否能帶來較為深入的自我反省呢?以下,我將試著分享一些在泰雅原民部落的貼身觀察。

在地知識的累積,是回應環境危機的基礎
一年多來,臺灣的疫情控制得宜與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地方都大有不同,今年5月疫情轉嚴,臺灣的情勢才真正與世界多數地方的處境拉近。
在尖石鄉的田埔部落,是我熟悉的田野,也是我與部落夥伴小米媽媽Pagung以及傻瓜農夫夏禾共創小米方舟行動的重要基地。Mayen是小米媽媽Pagung的孫子,國小停課,二年級的他變成了阿嬤的小幫手,在小米田幫忙做小米生長的紀錄。當平地的家長正為了「一打多」的困局煩惱之際,部落的傳統農耕生態知識的實際操作提供了一個出口給活潑好動的小孩。我注意到有些部落小孩跟著下田去,這不是不讀書,而是到田裡透過做中學的經驗學習長輩的勞動經驗,更能夠體會到生產過程的辛勞。
在這個田地中我們看到了Pagung插滿了她自己註記的小米品種與特性,像是「救救看」、「再觀察」等只有她懂的田野筆記,Mayen跟著阿婆在小米田間走動,自然也耳濡目染其中的知識。在我看來,「救救看」與「再觀察」等標記,簡直充滿了韌性機制中強調密切觀察與彈性適應等原則的深刻寓意。
在田間,Pagung跟我介紹兩種小米生長的樣態,我覺得特別有啟發性。一種是在「游泳」的小米,另一種是「盪鞦韆」的小米。前者是努力地將根系往下扎,認真地延伸去找水源的小米。小米是旱作,本來就可以耐旱,但它之所以能夠耐旱,是因為找水能力特強。所以會「游泳」的小米是認真的小米,所以可以存活。另一種是「盪鞦韆」的小米,指的是生長在淺土,根系外露,以至於植株無法挺直,而呈現傾倒的狀態,像是在「盪鞦韆」一樣,當婦女在間拔 時,對於這樣的小米必須特別地注意,不要任意地去移動它,因為它也正認真地找尋扎根的機會,或許有機會可以長回來。但是,如果明顯地已經趴在地上的小米,間拔時就必須除去,以免影響到其它小米的生長。
生存,其實是殘酷的,臺灣在這一波疫情的應對是謹慎且幸運的。在其他的國家,當醫療資源匱乏時,這種資源分配的選擇必須理性且冷酷,當然就不可能顧及所有,我心中祈禱臺灣不要走到那樣的境地。但我知道,現實本來就是殘酷的,這樣的道理在泰雅族人種小米的過程中,也一樣可以體會到。因為,在劃成一格一格的小米保育的實驗田地中,不同小米的成長有不同的結果:有些小格綠意盎然,有些小格則是稀疏幾株。顯然,環境的選擇發生了作用,而接下來人的選擇也一樣發揮關鍵的影響。我想像千百年來,泰雅族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像是COVID-19的環境危機,他們在充滿了韌性的小米田裡,勢必還留存了一些智慧於其中,等待我們去發掘。我又想到在這波疫情中,一度發生糧食不足的恐慌,雖然事後證明是過度恐慌,但如果真的發生,我相信在山上有小米田的原民小農可能會篤定許多。
在疫情嚴峻之際,新聞報導紛紛指出,偏鄉小孩沒有電腦、家長務農沒時間,以致無法線上教學的學習困境。在都市,小學老師忙著在短時間製作出有趣的線上教學內容,但我反而在想,Pagung的泰雅小米田,以及另一夥伴夏禾的自然農法農場,不是提供了很好的自然課跟語言課嗎?此時此刻,這裡不正是提供一個既安全又有意義的民族教育課程學習內容嗎?不必關在家裡,部落的空曠農地讓小孩可以暫時脫離主流教育,回到族人在地知識的懷抱中。這有什麼不好呢?

疫情下,原民部落安全嗎?
同樣是5月嚴峻的疫情,我被迫必須跟整個5月要上山到尖石部落走讀的學生溝通,在政府與學校的規定,以及我們生態課程中關於韌性機制的認識之間來回辯證討論。我認為其實目前我們去的部落,並非一般觀光的部落,且走讀的路線多在人煙稀少、空曠的農地之中,論及風險,其實遠較於在都市生活來得低很多。但在旅行當中,學生將會接觸到其他同學,且是在密閉的遊覽車之中,這個風險是相對高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進入部落,反而是帶進病毒傳染風險的媒介,這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倫理考量是相當值得提出的考量。幾經考量,我們終究取消了上山的行程,改由我與幾位助理上山拍攝上課內容作為線上上課的材料。
我們約了小米媽媽Pagung與傻瓜農夫夏禾,錄製了不少在小米田與部落地景的走讀影片。同時,我有機會第一手了解部落對於這次疫情趨嚴的反應與態度。首先,我注意到司馬庫斯率先停止觀光的所有接待活動,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作法。這應該也是一個共同組織集體意志展現的結果。在我們的行程中,還是可以看到不少觀光客,持續地進入部落,相較於台北的信義區,上週六在山上的觀光景點似乎還是熱鬧不少。這些都是風險,我聽到部落不少的人有蠻高的憂心。但除了外來的觀光客,部落真的就沒有其他值得擔心的風險嗎?
那天晚上,我們在Pagung的家中用晚餐,席間就有一些討論。除了我與助教之外,家人還有幾位是從平地上山的,幾乎佔了三分之一。包括Pagung在內,都必須奔波在山上與都市之間。其實,這個現象已經普遍地存在於各個部落之中,許多青壯輩的部落族人週間是在都市上班,只有週末會回到部落,這樣的流動在疫情期間確實已是可能的風險來源。部落不再是封閉的地方,這是一個相當值得注意的現實,不只是觀光客等外人,就連族人都在此風險流動的過程中。還有,就我所知,部落中亦有不少外籍勞工,甚至有不具合法身份的外籍勞工,透過祕密的仲介系統進入部落。部落真的安全嗎?本來我以為是的。但是,那幾天的觀察與沉思,我覺得事實並非如此。部落不再是隔絕在深山裡與外在世界分開的地方,反而她與外界聯絡密切。在一個快速流動的社會中,我們不宜以地點偏遠與否,或是族群的區別就輕易地判斷疫情傳播的狀況,反而每個人所應具備的敏感度與警戒心,以及為他人著想的同理心成為度過難關的重要關鍵。
因為疫情所致,Pagung也聽到部落族人在思考糧食安全的問題,萬一所謂的「封城」情勢發生,那麼部落的經濟作物會有怎樣的下場?又另外是否也要回到種小米自給自足的作法呢?部落的想法反映了如今整個鑲嵌在主流的市場經濟結構之中的真實處境。族人在地傳統的思維,又讓我們想到了泰雅族「大冰箱」的比喻。
所謂「大冰箱」,就是泰雅族的食物資源所在,取用的方式包括採集、狩獵與農耕。傳統上,一年四季泰雅族有時是採集者,有時是獵人,有時又是農人,而活動的範圍就是在與族人部落約定俗成的領域範圍內。在他們自己的傳統領域內,泰雅人擁有這些「開冰箱」的技能,例如:如何找到果實、蔬菜、菇類或是藥草以及狩獵等本領,運用這些技能找到食物,就可以養育一家人,所以這個大冰箱就是家園的一部分。對於大冰箱的認識就成了活下來的基本技能,在這個領域中男女各有分工,也各有本領。可惜的是,這個冰箱的想法現在不是被國家層層疊疊的法律封住,就是因為更多的年輕人口外流謀生而逐漸沒落。

疫情發生,也是分享精神發揚的時刻
尖石後山的水蜜桃在疫情嚴峻中成熟了。小米方舟協助的自然農法小農,基於友善土地的理想,不噴灑農藥,採取自然農法的栽種方式。在疫情的肆虐下,我們更清楚維持跟土地萬物和諧關係的重要性,現代COVID-19的病毒是搭飛機與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來的,我們害怕它是因為對它陌生且有致人於死的高度危險。但其實並非完全沒有防禦的方法,重點是我們必須了解它。它,跟其他生命一樣是來自土地,不同的是它脫離了母土,就跟人一樣,或是說就搭著人的社會系統的便車四處傳播。離開了母土,其實就是「異形」(alien),就是令人害怕的東西。
但我們必須問問自己,人是否早已成為其他生命的異形呢?自然農法的小農,不會將土地的非人生命當成異形,那些非人是夥伴,是彼此互相依存的,人與非人有一種生態支持的關係。套袋的動作,只是告訴非人的生命,這是我們維生的食物,但並未傷害這些生命。不用農藥,就是留著彼此互相依賴的空間與可能性,我們不知道大自然運作的微妙,所以不應該大肆殺生。
今年初嚴重的乾旱,是天災嗎?聯合國的科學家在氣候變遷的眾多研究中已經指出其中有人為的因素。雨水的形成,跟地球的暖化有複雜的互動關係,而地球的暖化跟我們的工業社會發展密不可分,跟我們怎樣面對土地也有關聯性,乾旱的後果還是影響到我們在土地上的努力。我問小農,沒有雨水會怎樣?他們回答,落果嚴重,今年的水蜜桃會偏小,但雨水少或許甜度普遍會上升。在疫情中,小米方舟夥伴持續為小農銷售自然農法水蜜桃。我們也認真思考「販賣」自然農法農作物的事如何參與在一起防疫的工作上?
一直以來,馬偕醫院長期投入尖石地區的偏鄉醫療,我們想到是否可以送新鮮當季的水蜜桃給第一線的醫護表達原民小農挺醫護、同島一命的心意。於是我們開始默默地打起電話,尋求支持。奇蹟發生了,首先是友人傳來,教會所屬醫院的院長肯認此一愛心行動,樂意安排送桃給醫護的行政作業。接下來,小農也滿心樂意地以成本價提供新鮮健康的水蜜桃。再來是,坦白講也是最難以說出的募款的事,我們算一算整個行動,如果小米方舟全然奉獻所有行政聯絡與籌劃的事,要送5,000顆桃子給醫護大約需要二十萬的經費,這要去哪裡募集呢?
有一天,我跟小米媽媽Pagung提及這個憂慮,她突然告訴我或許她的教會田埔教會有可能?我不敢置信。因為,我的刻板印象是原民教會多是出去尋求都市教會捐款協助,但是田埔教會竟然有可能當這次行動的giver(給予者)?於是Pagung娓娓道來為何有可能的原因。今年是田埔教會聖靈降臨運動的五十週年,這個教會是整個原民部落靈恩運動的起源地,教會的同工因為疫情的關係,有些福音的工作無法展開,牧師也正在苦思可以透過怎樣的方式來表達聖靈所結的果實。Pagung說要不要去跟剛就任不久的牧師溝通看看?
奇事發生了!上週日當Pagung跟牧師提及此一事工時,牧師驚喜地回應說,為何不早一點分享此一有意義的事。於是,在上週牧師就積極地與長執聯絡溝通,昨天晚上我們開了一個視訊會議,牧師慎重地告訴我們,教會很樂意提供超過四分之三的費用,一方面回應這個小農挺醫護的行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展望田埔的靈恩運動。聽到這番話,我的心中真是充滿感動,我感覺這次田埔的奉獻讓整個靈恩運動產生了更多新的意義。首先,這個運動就是在原民部落中,在五十年中茁壯成不同的福音宣教行動,這次連結到的則是在疫情中共同承受苦難,開展盼望;其次是,這個盼望來自原民辛苦地用貼近土地,愛護土地的方式種植出來的果實。水蜜桃作為仁愛,喜樂,溫柔,節制,信實等聖靈果實的象徵,靈恩來自上帝所創造美好的土地,這個靈恩的經驗是深深地扎根在土地裡的信息;第三,原民往往被認為是主內的最小兄弟,但是在此一行動中卻勇敢地擔任領頭羊的角色,以五餅二魚的奉獻態度支持了這個行動,的確引發一股嶄新的啟導力量。山間靈風再起且與土地的健康緊緊相連,我們在此一看似苦難的變局中透過分享做新事,見證了宗教信仰的力量。
疫病與政治:COVID-19與美國大選
自從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這個新興傳染病出現以來,有許多令人意料不到的發展。除了傳播速度之快、症狀變化多以及對各國嚴重的衝擊之外,讓人驚訝的還有許多一般印象中的醫療先進國家,疫情應對卻是錯失先機甚至章法混亂導致嚴重的疫情。尤其是醫療研究與醫學科技水準領先群倫的美國,這次卻成了確診與死亡人數全球最高的國家,在疫情嚴重的地區,當地醫療體系幾乎難以負荷,慘狀令人瞠目。
疫情不只顛覆了一般人對各國醫療衛生水準的印象,過去學術界對各國防疫能力的評比也失準。向來在各種防疫指標名列前茅的科學先進國家,卻表現荒腔走板疫情慘重。例如,歷史悠久學術地位甚高的《英國醫學期刊》的子期刊《全球衛生》在2019年刊出一篇研究論文,評比世界各國對傳染病全球大流行的防疫準備,結論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區:北美、西歐、澳洲與紐西蘭」,防疫準備也最好。如今看來,這個結論或許適用於澳洲和紐西蘭,但其他部分就大有問題。同樣地,全球衛生安全指標(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2020年初刊出的2019年評比,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第二是英國。然而,我們現在知道,疫情發展迄今英美是已開發富裕國家當中疫情最慘重的前兩名。排名第三的荷蘭表現也不怎麼樣。
為何會如此?許多評論都指出美國川普政府在防疫上不尊重專家的科學意見,應對失當甚至荒腔走板。然而,這些評論對於川普政府為何如此表現大多缺乏進一步的分析,而是歸咎於他的人格與作風或是含糊地歸因於「民粹」。本文由政治經濟的角度探討美國在防疫過程出現的衝突和政治角力,進而討論這場世紀大疫中科學與政治的關係。
經濟與科學的衝突?

這場大疫於2020年初在武漢爆發,很快就擴散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同年11月恰逢美國總統大選年,嚴重的疫情成為影響選情的黑天鵝事件。原本川普總統任內股市上漲、失業率降低,即便他的言行常引起爭論且內閣頻頻換人,但經濟表現讓他擁有很大的勝選連任優勢。不過疫情讓一切改觀。川普一開始淡化疫情的嚴重性,不願意採取嚴格的封城防疫措施,原因可能是擔心會影響經濟。或許是為了表示疫情並不嚴重,川普經常拒絕戴口罩,為了拉抬選情還頻頻舉辦大型造勢活動,而他的支持者也大多不戴口罩,以致這類大型群聚活動常被批評是超級傳播事件的溫床。
除了川普總統之外,不少共和黨州長與國會議員也抱持這樣的作風,並且反對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為了表示COVID-19不是太嚴重的疾病,已有特效藥可以控制,川普帶頭鼓吹實證醫學不支持的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療法,且不時出言貶斥醫學專家。這種狀況導致許多共和黨政治人物和防疫專業人士公開衝突,引發主流醫界與科學界的不滿。適逢總統與國會大選,防疫方針的對立很快高度政治化,也讓科學與醫學專業面臨巨大的挑戰。
2020年4月,當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管理局局長布萊特(Rick Bright)根據新的醫學研究結果,警告民眾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治療COVID-19不只無效還有相當的風險,觸犯了鼓吹此一療法的川普而遭解職。小心翼翼不公開牴觸總統的專家官員也常落入兩面不討好的處境,既遭外界質疑未能據理力爭,同時還難逃川普的怒火。例如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韓恩(Stephen Hahn)就曾遭外界質疑太過向川普妥協,但在疫苗臨床試驗結果還在接受審核時,川普政府就施壓韓恩要求讓疫苗提早上市,甚至威脅若不順從就要開除他,結果遭到韓恩拒絕。疾管署署長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也遭到類似批評,內部有人宣稱他要求部屬刪除長官指指點點的電郵,企圖堙滅不當干預的證據。但川普競選團隊出身的衛生部發言人卡普托(Michael Caputo)卻在臉書放話,表示疾管署人員意圖顛覆川普總統,逼得雷德菲爾德公開反駁並宣稱這種說法讓他難過。
負責協調防疫團隊的柏克斯醫師(Deborah Birx)同樣成了夾心餅乾。川普在記者會上說可用漂白水治療COVID-19,現場她一臉尷尬的畫面瘋傳全球,但她未出言糾正則引發戀棧職位的批評。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表示對柏克斯失去信心,但川普也不滿意柏克斯而嘲笑她「可憐吶」(pathetic)。柏克斯在川普下台後接受訪問,宣稱政府內有批否認COVID-19嚴重性的官員在扯後腿,某些首長的發言則擾亂了防疫。美國國衛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的所長佛奇(Anthony Fauci)是高度知名的傳染病專家,他和川普的恩怨在這場衝突中最為顯眼。佛奇是政府防疫團隊的成員,但他的看法卻常牴觸川普。除了在白宮記者會上兩人明顯不同調,他在川普發言時也常擺出一副撲克牌臉孔,沉默表達不以為然。後來白宮乾脆不讓佛奇出席記者會,川普後來甚至暗示大選後要開除他。

古典自由主義與防疫

美國這個醫學最先進國家的防疫作為如此紛擾混亂,頗令人感到困惑驚訝。但也許歷史可以提供我們一些了解的線索。著名的前輩醫學史學者艾克納希特(Erwin Ackerknecht, 1906-1988)在1948年發表一篇以19世紀歐美醫學界的「反傳染說」(Anti-Contagionism)為主題的重要論文。他在文中宣稱在細菌學說興起之前,疾病傳染說曾遭到一場反挫,有不少重要的醫師否認瘟疫(plague)、黃熱病與霍亂等重大疫病是傳染病,主張這些疾病是由氣候與當地衛生狀況等環境因素所造成。艾克納希特認為抱持這類主張的醫師在政治上大多是自由主義者,參與簽署獨立宣言的美國名醫班傑明洛希(Benjamin Rush, 1746-1818)就是顯著的例子。反傳染說反對的其實是黑死病以來的檢疫制度。這些自由主義者認為檢疫在醫學上沒有根據,還限制了人身自由與妨礙自由貿易。相對之下,當時支持傳染說的則大多是軍醫,政治上傾向於專制的保守派。艾克納希特的研究凸顯了醫學理論和政治經濟立場之間的連結,也引起歷史學界熱烈的討論、修正與批評。筆者無意在此轉述這些專門的史學辯論,雖然艾克納希特最初的論點受到很多反駁,學界認為難以成立。但他強調政治立場與防疫取向的關聯,卻提供一個切入分析當前英美兩國防疫政治爭論的角度。
川普及其支持者反對封城管制與社交距離的作法,在大選年急於放鬆疫情管制以重啟經濟,此一政策取向契合美國共和黨支持小政府、自由市場、反對國家干預商業的立場,這些都是當年反傳染論的自由主義者的政治經濟主張。但這場爭議也再次凸顯當前西方的「自由派」和19世紀的古典自由主義者的重大差異。原本政治和經濟的自由市場主張是一體兩面,也和個人主義密不可分(臺灣的對照是80與90年代政治自由化的呼聲,經常連結到公營事業民營化和反對政府干預市場的經濟自由化主張)。就反對檢疫制度的古典自由主義者而言,政治自由和自由貿易兩者並無矛盾。然而,20世紀下半隨著福利國家與多元文化的興起,英美「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主要爭執聚焦於墮胎以及同志、女性與跨性別者、移民和少數族群的權利。「自由派」把關切焦點放在文化與倫理價值觀的「自由」,而不是經濟自由或自由市場;後者反而成為保守派標舉的價值。自由派反而常要求國家在衛生、環保、社福等領域進行更強的管制與介入,這些議題成為自由派與保守派爭執的焦點。這次美國大選有關健保爭議就是明顯的例子:川普與共和黨保守派都試圖廢除歐巴馬推動的健保,主張回歸私人保險的自由市場選擇;民主黨則保衛歐巴馬健保,民主黨的進步派更企圖將之擴大強化為全民健保。美國保守派反健保與反封城的立場,其實有內在一致的古典自由主義政治經濟邏輯。
英美的防疫爭議除了再次凸顯政治立場與防疫政策取向有密切的關聯,對照19世紀的反傳染論爭議也可看出從18世紀晚期到今天「自由派」一詞的政治內涵已經有了多大的變化。在變與不變之間,這次疫情也提供一個重新檢視與思考傳統政治座標的契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2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