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滿額折
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們身在何方?我在黑暗之夜寫下此文。在戰爭中,黑暗不與任何人為伍;在愛裡,黑暗確認了我們緊緊相依。」——約翰.伯格

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美學理論大師當代評論短文集
「留住一切親愛的」

我們如何支撐自己生存下去?權力在誰手上?我們又如何正在改變自然?

約翰.伯格充滿啟發性的優雅散文,不僅對「人」投以深情的關注,
透過又輕又重的文字,也是這位作家最靠近卑微人性的思索,
引領我們通往每個濃烈卻清徹的心靈。


 
身為當代最具原創性及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約翰.伯格也是一位傑出的藝評家、行動主義者與說故事的人。《留住一切親愛的》一書,是他對於全球經濟與軍事暴虐的重大回應。從巴勒斯坦人的反抗、中東地區的重創流離、美國卡崔娜颶風、倫敦七月七日炸彈客事件與九一一事件等重大政治事件,伯格藉由詩意的文字,不僅探討貧困和失去自由的痛苦與深層絕望,也談論藝術與政治抵抗的連結,帶領我們探索無以數計的個人選擇、遭遇、啟明、犧牲、欲望、悲痛和記憶。專注而熱切地觀看這個世界,正是一種同情的形式。
 
政治抵抗在今日有何意義?
約翰.伯格以發自內心的熱情,提出深刻而激進的反思。


*「我在這黑暗之夜書寫,但我看見的不只是暴虐。倘若只有暴虐,我將沒有勇氣繼續執筆。我看到人們沉睡、忙碌、起床喝水、低訴他們的計畫或恐懼、做愛、祈禱、在家人的鼾聲中烹煮食物,在巴格達,在芝加哥。(是的,我也看到永不屈撓的庫德人,其中有四千人在美國的默許下,在海珊政權的煤氣室被毒死。)我看到糕點師父在德黑蘭工作;被當成盜匪的薩丁尼亞牧羊人在羊群旁小眠;我看到柏林腓特烈森林區一名男子穿著睡褲、拿著啤酒、讀著海德格,他有雙無產階級的手;我看到一艘非法移民的小船停在西班牙亞利岡特海岸附近;我看到馬利的一名母親正搖著嬰兒入睡,她叫阿雅,意思是「誕生於週五」;我看到喀布爾的廢墟,一名男子正在返家途中;而且我知道,儘管痛苦,但倖存者尋覓並聚集能量的聰明靈敏並未稍減,甚且不斷精進,這其中蘊藏著某種精神價值,某種類似聖靈的東西。儘管世局黑暗如夜,但我對此深信不疑,雖然我道不出其中緣由。」——〈我們身在何方?〉
 
「約翰‧伯格書寫重要之事,而不只是有趣之事。在當代英語文字圈內,對我而言,伯格擁有無與倫比的地位。自D. H. 勞倫斯之後,不曾有其他作家像他這般對感官世界投以如此關注,並對道德良心寄予如許同情。」——蘇珊.桑塔格


 
【約翰.伯格在麥田】
 
《觀看的方式》
《影像的閱讀》
《另一種影像敘事:一個可能的攝影理論》
《觀看的視界》
《婚禮之途(美學大師約翰.伯格在生命流動中見證永恆的小說)》
《另類的出口》
《我們在此相遇》
《攝影的異義》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姓名:約翰.伯格John Berger
John Berger(1926-2017)
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一九二六年出生於倫敦,二○一七年於法國辭世。

曾為《新政治家》雜誌撰稿,建立深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藝術評論家身分。後陸續出版多部藝術評論書籍,包括現已成為探討藝術與社會關係的經典作品《觀看的方式》。此外,伯格的小說體別出心裁,曾獲得英國布克獎、金筆獎,並以作品《G》取得布萊克紀念獎。

伯格的著作浩繁多元,作品大多批判色彩濃厚,表現形式不斷推陳出新,對社會、政治議題之看法亦獨具一格,被公認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評家之一。

相關著作:《觀看的視界》《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另一種影像敘事:一個可能的攝影理論》《攝影的異義》《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

譯者簡介 
姓名:吳莉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霍布斯邦看21世紀:全球化、民主與恐怖主義》、《建築的法則》、《誰的博物館?》等。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目次

留住一切親愛的──獻給伯格
一、死者經濟學十二論
二、渴求當下
三、七重絕望
四、永不言敗的絕望
五、我將輕柔訴說我的愛
六、我們身在何方?
七、反恐戰爭或恐怖戰爭?
八、讓我們想想恐懼
九、石頭
十、我們腦中的合唱團
(或帕索里尼)
十一、冷酷大師?
十二、牆外餘生十帖
十三、血肉與言說
十四、關於脫節
十五、所在十帖
十六、欲望的另一面
十七、悉心細看──兩位女性攝影師

書摘/試閱

十五
所在十帖

此刻並非等在某處的事物,而是我們在那些短暫卻超越時間的剎那裡遇見的事物,在那些剎那時刻,萬物彼此含納,自在交流。

二○○五年六月


某人問:你還是馬克思主義者嗎?今日,因追求資本主義所謂之利潤而造成的蹂躪破壞情況,其範圍之廣,堪稱史無前例。這點幾乎人人皆知。既然如此,我們又如何能不去注意如先知般預言並分析了這場破壞的馬克思呢?這答案可能是,人們,許多人,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政治承擔。沒有地圖,他們不知自己正前往何方。

每天,人們遵循指標通往某個所在,那並非他們的家,而是某個選定的目的地。路標,機場指示,車站標牌。有些歡樂之旅,有些洽公之行,許多迷失絕望之途。要抵達之後,他們才發現,自己所在之處,並非標示所指之地。那裡有正確的緯度、經度、當地時間和貨幣,然而,卻沒有目的地那種特殊的重力。
他們和自己選擇前往的所在無關。將他們與所在地隔離開來的距離,無可估算。也許只有一條大街的寬度,也可能有一整個世界那麼遠。「所在」失去了使它成為目的地的重力;失去了它的經驗版圖。
有時,一些旅行者踏上他們自己的旅程,找到他們渴望抵達的所在,那路程往往比事先預想的艱辛許多,但他們滿心慰藉。許多人則從未展開旅程。他們接受指標,一路遵行,彷彿他們從未旅行,彷彿他們始終停留在同一定所。

月復一月,數以百萬計的人們離開家園。他們離開,因為那裡什麼也沒有,除了他們的一切,但他們的一切不足以養活子女。曾經一度,它是可以的。這就是新式資本主義的貧窮。
在漫長可怕的旅途之後,在體驗過其他有錢人的卑劣之後,在他們信靠自身無與倫比的堅韌勇氣之後,大批移民發現自己正在某個外國轉接站裡等候著,而此時他們留在故土的所有東西,就是他們自己:他們的雙手,他們的雙眼,他們的雙腳、肩膀、身體,他們穿戴的衣物,以及夜晚入睡時拉起來罩住頭臉的被蓋,他們想要一方屋頂。
古蕾蘿(Anabell Guerrero)為桑加特(Sangatte,法國加萊〔Calais〕附近)紅十字會收容所的難民和移民拍了許多照片,看著那些照片,我們可以領會一個男人的手指如何成為某塊小耕地的唯一遺痕,他的手掌如何殘存著某處河床,而他的雙眼又如何是一場他無法出席的家庭聚會。

「我在地鐵站,正在下樓梯,要去搭B線。這裡人很多。你在哪?真的!那裡的天氣如何?我要上車了──等會兒打給你……」
每一小時,在這世界的城市與郊區,有數十億通手機嗡嗡交談著,不論內容是公事或私語,大多數,都是從陳述通話者的所在地開始。人們需要直截了當地精確標示出他們在哪裡。彷彿有某個疑慮一直追著他們,那疑慮暗示著,他們可能哪裡也不在。被這麼多抽象空想團團包圍的人們,必須為自己發明暫時路過的地標,並和彼此分享。
大約三十年前,德波(Guy Debord)便未卜先知地寫道:「……大量生產的商品不斷累積,填滿了市場的抽象空間,彷彿它已打破所有宗教和法律的藩籬,以及中世紀用以維持手工品質的所有行會限制,這同時也摧毀了『所在』(place)的自治與質地。」
導致當前全球亂象的關鍵字,就是「去在地化」(de-localization)或「再在地化」(re-localization)。這指的不僅是把生產地移到勞工最低廉且管制最少的地方。同時還包含了新興權力瘋狂無比的境外美夢:夢想把先前所有固著於「所在」之上的身分與信任侵蝕殆盡,好把全世界改造成單一的流動市場。
就本質而言,消費者是感覺失落的人,除非他或她正在消費。品牌與logo成了「無處鄉」(Nowhere)的一個個地名。
過去,保衛家園對抗外敵入侵的人,常常採用改變路標的戰術,例如把某個指向「薩拉哥沙」(Zaragoza)的指標轉到相反方向的「布哥斯」(Burgos)。如今,給路標動手腳的不是捍衛家園的勇士,而是外來的入侵者,他們用這手法來混淆當地人,讓他們搞不清楚到底是誰統治誰,搞不清楚幸福的本質、悲痛的範圍,或在哪裡可以找到永恆。而這所有混淆視聽的目的,全是為了說服人們,身為顧客是唯一的救贖。
然而,今日的顧客是根據他們結帳付錢的地方來定義,而非他們出生與死亡的所在。

一度是鄉野所在的廣大地域,正轉變成一個個特定區劃。其中的過程細節因不同大陸而有極大差別──非洲或中美或東南亞。然而,最初的分割切劃總是來自其他地區,來自不斷想要滿足其無盡胃口的企業利益,這意謂著奪取自然資源(維多利亞湖的魚、亞馬遜的森林、世界各地的石油、加彭的鈾,等等),意謂著無視於這些土地和水源屬於何人。接踵而至的剝削很快就需要機場、軍事和準軍事基地來捍衛他們吸吮的民脂民膏,以及與在地的黑手黨勾結合作。緊接著,就是部落戰爭、饑荒和種族滅絕。
這類區劃中的人們,失去了所有的住所感:孩童變成孤兒(甚至長大之後依然),女人淪為奴隸,男人成了亡命之徒。這情形一旦發生,就得花上好幾代的時間,才有辦法恢復任何一點家庭之感。每一年,這樣的資本累積,都不斷拉長了「無處鄉」的時間與空間。

與此同時──政治抵抗往往就是從「與此同時」開始──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看清以下這點並牢記在心,那就是:那些利用當前的混亂現象謀取利益的人,以及他們埋伏在媒體系統裡的評論播報員,正在不斷傳播錯誤的訊息,企圖誤導我們。他們的聲明根本無法把任何人帶到任何地方。
與此同時,由企業和其大軍為了快速統領「無處鄉」而發展出來的資訊科技,也被其他致力創建「處處國」(Everywhere)的對手當成傳播工具。
加勒比海作家格利松(Edouard Glissant)把這點闡釋得非常清楚:「……抵抗全球化的方式並非否認全球性,而是把全球性想像成所有特殊性的有限總合,並讓人們習慣這樣的想法:只要有某個特殊性消失,那樣的全球性就不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正在豎立自己的地標,正在為所在命名,正在發現詩。是的,與此同時,我們發現了詩。伊凡斯(Gareth Evans)寫道:

 當過午之磚儲存了薔薇色的行旅暑熱

 當薔薇芽冒喘息之綠屋
 且綻放如風之花

 當細癯樺枝低語其銀色身世

 應風之催迫
 於卡車上
 當樹籬之葉蓄藏了
 當下以為遺失的光

 當她的腕穴跳動如氣旋裡的鷦鷯胸膛

 當大地合唱團於天空發現其雙眼
 且睜開它們在擁擠的黑暗裡相望

 留住一切親愛的

他們的「無處鄉」滋育出一種奇怪而陌生的時間意識。數位時間。這時間永續不絕,不受日夜、季節和生死的打擾。和金錢一樣冷漠。然而,儘管永續不絕,它卻是極度單一。它是永遠的現在,與過去未來毫不相涉。在數位時間裡,只有現在承負了重量,過去與未來皆無足輕重。時間不再是接連蔓延的柱列,而是由一與零所構成的單一石柱。它周圍沒任何與時間縱深有關之物,它有的,只是缺席(absence)。
讀幾頁狄瑾蓀(Emily Dickinson)的詩,然後去看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的《厄夜變奏曲》(Dogville)。在狄瑾蓀的詩裡,永恆的現在伴隨著每一行斷句。那部電影則恰好相反,它冷酷地展演出,當日常生活裡的永恆跡象被擦除淨盡時,會是怎樣的一種面貌。那會是:所有的話語和一整套語言,都淪為無意義。
在單一的現在裡,在數位的時間中,既找不到任何所在,也無法建立任何所在。

讓我們在另一套時間裡尋找方向。根據史賓諾莎的說法,永恆即此刻。此刻並非等在某處的事物,而是我們在那些短暫卻超越時間的剎那裡遇見的事物,在那些剎那時刻,萬物彼此含納,自在交流。
索爾尼(Rebecca Solnit)在《黑暗中的希望》(Hope in the Dark)這本殷殷切盼的書中,引用了桑解(Sandinista)詩人貝莉(Gioconda Belli)的作品,描述他們在尼加拉瓜推翻蘇穆薩(Somoza)獨裁的那個時刻:「這兩天感覺像是一場奇蹟,古老的魔力籠罩著我們,把我們帶回到創世紀的時刻,帶回到世界初創的現場。」儘管美國及其傭兵稍後摧毀了桑解組織,但他們絲毫無法削弱存在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那個時刻。

從我此刻書寫之處沿路往下一公里,有一處牧場,放牧著四頭驢子,兩頭母驢、兩頭小驢。牠們屬於特別小的品種。當母驢豎起鑲了黑邊的雙耳時,高度差不多到我下巴。小驢才幾週大,體型像比較大的梗犬,只不過牠們的頭幾乎和牠們的側身一樣寬。
我爬過圍籬進入牧場,倚著一株蘋果樹幹坐著。牠們已經發展出一套穿越牧場的路徑,有些地方得從非常低矮的樹枝下穿過,換成是我,非得彎腰駝背才行。牠們看著我。牧場裡有兩塊區域完全沒草,只有赤紅土壤,牠們會到其中一塊盡情翻滾,一天總要去個好幾趟。先是母驢,然後換小驢。小驢的肩部已經出現了黑色條帶。
這會兒,牠們朝我走來。牠們聞起來像毛驢和麥糠,不像馬,牠們的味道比較樸素。兩頭母驢用下巴輕觸我的頭頂。牠們的口鼻部分是白的。眼睛周圍滿是蒼蠅,那些蒼蠅遠比牠們狐疑的眼神更激動。
當牠們站到森林邊緣的樹蔭之下,蒼蠅便飛走了,牠們可以一動也不動地在那裡站上半小時。在白日的陰影下,時間緩緩流逝。小驢吃奶時(驢乳最接近人類的母乳),母驢的雙耳會筆直垂向尾巴。
在陽光下被牠們四位環繞著,我的目光緊鎖住牠們的腿,一共有十六條。修長、筆直、專注、自信。(相較之下,馬腿就顯得歇斯底里。)牠們的腿可以翻越馬匹無法應付的山脈,牠們的腿可以負載無法想像的重量,如果你只單看牠們的膝蓋、小腿、距毛、跗關節、脛骨、骹關節和蹄。驢子的腿!
牠們晃盪著離開,頭朝下,吃著草,耳朵沒錯過任何聲響;我望著牠們,目不轉睛。在我們的交流之中,在我們提供給彼此的白日相伴之中,有一種我只能稱之為感謝的基礎。牧場裡的四頭驢,二○○五年,六月。

是的,在其他眾多身分之中,我依然是個馬克思主義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