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21期
滿額折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21期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籌備於1980年代台灣解嚴前的時空背景,企圖以學術為主戰場,採取論述干預的方式成立台灣第一份批判性的學術刊物。成立三十多年來,針對廣泛的社會議題,進行研究討論。《台社》堅持學術論述須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而非學究的冥想,因此各期討論主題皆涉及台灣關鍵的社會現實與矛盾,包括民主化、分配政治、全球化、移民/工、階級、性別、國族……等等,是立足台灣的華文國際刊物,在過去三十多年的累積中,已經成為華文世界最有影響像力的學術刊物,並多次獲得國科會優良學術期刊獎助。

目次

【一般論文】
法益保護與法制規範:德國性工作的除罪化歷程/許雅斐

從共同體到企業集體:空間實踐視角下的華西與獵德「村集體」之轉型和發展/楊一萌

聽!Vuvu 在唱歌:原住民部落歌謠傳唱文化照顧模式初探/劉麗娟、蕭鄉唯、張雯喬

【問題與討論】
在「冒犯」中自我療癒:以脫口秀為表徵的當代青年治癒敘事/劉珊杉

【左異聲響】
到底要拿巨型數位平台怎麼辦?經濟、文化與治理難題
專題導言/魏玓
「超前部署」新聞的出路:從科技巨頭的廣告收入說起/馮建三
從全球媒體工會策略談起:引介2019年歐盟數位版權法保護創作者行動/程宗明
平台資本主義:文化產業平台化的奇觀與危機/蔡蕙如
平台政治與Podcast內容生產/蔡如音
從小世界到大宇宙:巨型數位平台對於日常生活的衝擊/曹家榮
「返/反」平台的流通文化/林玉鵬

【先行者】
紀念曹征路/陳信行

書摘/試閱

摘自〈平台政治與Podcast內容生產/蔡如音〉

先從一個假想題開始︰如果創業資金不是問題,各位想要做內容還是做平台?這問題對正在學習傳播與研究媒體的人來說,可能有點意思。

我曾在一堂傳播必修課程,向碩班一年級的研究生提出這個問題,用以思考平台的屬性與作用。以全球巨型科技公司這麼呼風喚雨的情況,我想同學應該會前仆後繼的投入平台。的確,基於「可以訂定遊戲規則、永遠有做內容的選擇」的原因,不少同學選擇了「做平台」,但總的看來,「做內容」的數未略勝一籌,內容的個人化生產趨勢、自媒體的操作、品牌化等都有經驗可循,也是當前媒體與傳播專業裡大宗的授業內容。

這裏大概可以感受到傳播專業與平台的一點距離。即使資金不是問題,「做平台」這件事需要一連串創新創業準備、跨領域視野、經營管理與團隊能力、數據分析技術等。例如本土兩大Podcast平台之一的Fistory團隊,清大資工背景,從一門創業課程出發,在畢業後經歷至少三個階段的新創加速器(創夢市集、教育部U-Start、YCombi-nator),才逐漸展開Podcast平台創業的過程(Chris 2018年8月23日;〈《創夢實驗室》Firstory〉2019年3月9日;曾令懷2020年7月20日)。

當前傳播系所教育雖然已涵蓋經營管理與資訊科技的課程,但平台決策者的知識跟實作,甚至從「創業」、新創角度來思考平台,都還不是傳播科系裡的固定項目,需要更多實驗與整合。也就是說,傳播教育或許提供了內容生產或行銷操作的能力及人力,但沒有直接培養平台主事/決策者的訓練。這件事情會讓「做平台」看得到卻吃不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