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人生十二法則2(簡體書)
滿額折

人生十二法則2(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9.9 元
定價
:NT$ 539 元
優惠價
87469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現象級暢銷書《人生十二法則》作者全新力作!《人生十二法則》給現代人提供了應對混亂生活的一劑良藥,《人生十二法則2》則以全新的視角提出,只有勇敢超越秩序的邊界才能積蓄起抵御悲觀、焦慮與痛苦的內在能量,獲得自由且豐盛的人生。

知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教授根據現代讀者都很關心的問題,比如如何經營親密關係、如何突破事業瓶頸、如何化解內心的傷痛,提煉出了破解人生困局的12條基本法則,為你每一次的迷茫、猶豫和困苦指明方向。

寫給每一個渴望破解人生困局的現代人

我是個被老手教做人的職場新人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一

我想躺平又不甘心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二

我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三

周圍的人都在內卷我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四

上級安排的工作愚蠢可笑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五

我發現一切都是他人的錯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六

我總是為未來焦慮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七

我的生活特別無聊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八

我總是回憶痛苦的過去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九

我總和另一半爭吵不休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十

我無法擺脫壞習慣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十一

我比別人更不幸怎麼辦?——答案請參見法則十二


作者簡介

喬丹·彼得森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臨床心理學家、大五人格研究專家,曾任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異常心理、社會心理以及人格心理學。

他與哈佛大學、多倫多大學的同事及學生聯合發表了100 多篇學術論文,推動當代人對人格的理解。他在哈佛大學執教時,入圍過很有聲望的利文森教學獎。來到多倫多大學後,彼得森被學生們評為“改變人生”的三位教授之一。

他還為律師、醫生、商界人士講授神話學,為聯合國秘書長提供咨詢服務,為臨床病人提供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和感統失調的治療,擔任加拿大大型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的顧問,並在北美、歐洲等地廣泛講學。

他在美國問答網站Quora上的回答廣受歡迎, 這促成了他的現象級暢銷書《人生十二法則》的誕生,該書甫一出版就風靡全球,雄踞近60個國家的暢銷榜,全球銷量累計突破數百萬冊。此外,他還將自己在大學講課的視頻,以及與世界上許多偉大思想家關於文化、宗教、神話與哲學的對談視頻發布在YouTube上,目前其累計播放量已超數億次。

他創立的精神健康網站已幫助數萬人糾正性格缺陷,深入了解和療癒自己,改善與他人的關係, 從而擁有更好的未來。


名人/編輯推薦

l 現象級暢銷書《人生十二法則》作者全新力作

l 彼得森教授在病痛與掙扎中寫給每個人的突破之書,就如何經營親密關係、如何突破事業瓶頸、如何化解內心的傷痛等問題,為你提出破解人生困局的12條基本法則。相比《人生十二法則》對秩序的強調,本書將帶領你勇敢超越秩序的邊界,在當下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實現人生破局與自我超越。

l 世界知名思想家,“改變人生”的心理學教授作品

l 彼得森教授是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曾任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他在哈佛大學執教時,入圍過很有聲望的利文森教學獎。在多倫多大被學生們評為“改變人生”的三位教授之一。他的現象級暢銷書《人生十二法則》雄踞近60個國家的暢銷榜,全球銷量累計突破600萬冊,他發布在YouTube的視頻累計播放量已超3億次,影響乃至改變了數億人。

l 臨床心理學博士、心理咨詢師李松蔚,知名心理咨詢師陳海賢,《北大金融評論》副總編本力,有書創始人雷文濤,趁早創始人、作家王瀟鼎力推薦!

l 湛廬文化出品。



超越秩序,不要試圖控制一切,適度混亂才是最好的

2020年2月5日,我在莫斯科的一間重症監護室裡醒來,發現自己被一根近2米長的繩索綁在床上,因為在無意識狀態下,我曾經激動地試圖拔掉手臂上的輸液管並離開重症監護室。我困惑又沮喪,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周圍都是說著外語的人,女兒米凱拉和女婿安德雷也不見蹤影。允許探視的時間很短,他們無法在我醒來時陪在身邊。

我也為自己的處境感到憤怒,因此在幾個小時後,衝著來探望的女兒發了火。我感到自己被背叛了,但這和事實完全相反。在異國他鄉求醫問藥面臨著許多生活起居問題,而家人一直在盡心盡力地滿足我各方面的需求。我對來這裡之前的幾個星期沒有任何記憶,再往前也只是依稀記得12月中旬自己曾在多倫多住院。回顧2019年最初的日子,我少有的能回憶起的事情之一就是寫這本書。

一個難關之後是另一個難關

在我寫作《人生十二法則2》期間,家人接二連三地遭遇了嚴重的疾病。這些情況廣受輿論關注,也因此有必要詳細說明一下。

首先是女兒。2019年1月,她不得不找外科醫生更換她大約10 年前植入的人造腳踝,因為這個裝置的使用情況並不理想,給她帶來了嚴重的疼痛和行動障礙,最終幾乎失效。我在瑞士蘇黎世的一家醫院待了一個星期,陪她做完手術並度過了最初的恢復期。

接著是妻子。3月初,妻子塔米在多倫多做了個常規手術,治療一種常見且不難治療的腎臟癌。那次手術切除了她三分之一的腎臟,但術後一個半月我們才發現她其實患的是一種極其罕見的惡性腫瘤,一年內的死亡率接近100%。兩周後,醫生切除了塔米剩餘的三分之二腎臟,以及很大一部分的腹腔淋巴系統。手術似乎阻止了癌症的蔓延,卻導致她受損的淋巴系統產生每天多達4 升的體液滲漏。這種情況被稱為乳糜性腹水,其危險性堪比之前的癌症。我們前往美國費城求助於一個醫療團隊,在注射了本來是用於增強磁共振成像的罌粟籽油染色劑之後的第4 天,塔米的體液滲漏完全停止了。

這個好轉剛好發生在我們結婚30周年紀念日那一天。塔米恢復得很快,後來各方面情況都證明她已經痊癒。這個結果既證明了我們的幸運,又證明了她令人欽佩的力量和勇氣。

最後是我。在上述一切發生的同時,我的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我曾在2017 年初開始服用抗焦慮藥物,因為2016年聖誕節期間我吃的某些食物可能引起了一些自身免疫反應A,我對食物的反應給我帶來了持續的急性焦慮,而且無論蓋多少毯子都覺得渾身冰冷。此外,我差不多完全失眠,血壓也急劇下降,以至於每當我想站起來時都幾乎暈厥,也只能蹲下好幾次。醫生給我開了一種苯二氮?類藥物和一些安眠藥,安眠藥我只吃了幾次,因為包括失眠在內的糟糕症狀幾乎立刻被苯二氮?類藥物治療完全根除。我繼續服用了整整三年的苯二氮?類藥物,因為此間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從一個不知名的大學教授和臨床咨詢師變成了一個生活跌宕起伏的公眾人物,也因為我認為苯二氮?類藥物像宣傳的那樣是對人體沒有太大副作用的。

然而,當妻子在2019年3月開始對抗病魔時,我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我的焦慮在女兒入院接受手術的過程中激增,因此我讓家庭醫生給我增加了苯二氮?類藥物的劑量,以避免焦慮問題干擾我和家人。遺憾的是,劑量調整後我的負面情緒顯著增加了。這時候我們正在應對妻子的第二次手術和並發症,我以為這才是焦慮加劇的根源,於是再次提出增加劑量,但焦慮還是進一步增加了。我以為是困擾自己多年的抑鬱症傾向復發了,後來才診斷出,問題出在我對苯二氮?類藥物的逆向反應。於是我在5月完全停用了苯二氮?類藥物,並在一位精神科醫生的建議下開始一周兩次服用氯胺酮。

這是一種非常規的麻醉劑,在有些情況下會對抑鬱症迅速產生療效。但是它給我帶來的除了兩次持續90分鐘之久的地獄之旅、強烈的內疚和深入骨髓的羞恥情緒,沒有一點積極療效。

第二次使用氯胺酮之後的幾天,我產生了急性苯二氮?類藥物戒斷反應。這種反應痛苦難忍,導致了前所未有的焦慮,帶來了醫學上稱為靜坐不能的難以抑制的坐立不安、鋪天蓋地的自毀欲,以及快樂感的完全喪失。一位醫生朋友向我指出突然戒斷苯二氮?類藥物的危險,於是我又重新開始服用較小劑量的苯二氮?類藥物,大多數症狀就此得到了緩解。為了對付剩餘的問題,我開始服用一種曾經對我有用的抗抑鬱藥物。然而這種藥物卻導致我疲憊不堪,每天需要多睡4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同時也讓我的食欲增加了兩三倍。當妻子還處於嚴重的疾病中時,我的身心問題是個很大的麻煩。

在經歷了大約3個月嚴重的焦慮、失眠、食欲過盛和令人抓狂的靜坐不能之後,我去了一家聲稱專門進行苯二氮?類藥物快速戒斷治療的美國診所。盡管那裡的精神科醫生都盡了力,也僅能緩慢地降低我所需的苯二氮?類藥物劑量以及那些無法控制的負面症狀。

盡管如此,我還是在那裡住了院,從8月中旬妻子術後並發症康復之後的幾天開始,一直到11月末。當身體狀況大不如前的我回到多倫多的家中時,靜坐不能已經嚴重到讓我幾乎完全無法以任何姿勢平靜地坐下或休息一小會兒了。12月,我住進了本地的一家醫院,再次有意識時我就已經在莫斯科了。後來我才知道,米凱拉和安德雷在2020年1月初把我帶離了多倫多的醫院,因為他們認為我在那裡接受的治療弊大於利,而我在了解詳情之後也完全同意這個判斷。

我在俄羅斯恢復意識之後發現自己的情況很複雜,因為我在加拿大時患上了雙肺炎,但這個病在我進入莫斯科的重症監護室之前並沒有被發現和治療。不過去莫斯科主要是為了用一種在北美不為人知或被認為太過危險的方法戒斷苯二氮?類藥物。由於我完全無法承受苯二氮?類藥物劑量降低帶來的症狀,醫生讓我進入了人工昏迷狀態,這樣我就可以在最糟糕的戒斷症狀來臨時保持無意識狀態。這個過程從1月5日開始,我在一臺呼吸調節機器中躺了9天。1月14日,麻醉和氣管插管被拔掉,我醒過來了幾個小時,並且告訴米凱拉我不再有靜坐不能,不過我完全不記得這一段。

1月23日,我被轉到了另一間專門進行神經康復治療的重症監護室,記得我26 日醒過來了一陣子,然後就是2月5日的完全清醒。這10天我經歷了一段真實且強烈的譫妄,在這之後,我搬到了莫斯科郊外一個比較溫馨的康復中心。在那裡,我不得不重新學習如何走路、上下樓梯、扣扣子、躺上床和把手放在計算機上打字。我沒法看清事物,更準確地說是不知道如何讓四肢和看到的東西進行互動。幾周之後,當我在感知和協調上的障礙減輕後,米凱拉、安德雷和他們的孩子與我一起遷到了佛羅裡達。在經歷了莫斯科寒冷灰暗的冬日之後,我們急需在陽光下度過一段安寧的休養時光。此後不久,新冠肺炎疫情就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引發恐慌。

在佛羅裡達,我試著戒掉了莫斯科診所開的藥,不過左手和左腳的肌肉開始有麻木和顫抖的症狀,前額也是,同時伴隨癲癇症狀和嚴重的焦慮。這些症狀都隨著藥物攝入量的減少而明顯增加,大約兩個月後,我的用藥又恢復到了最初在俄羅斯使用的劑量。這是一次實打實的失敗,因為一開始打算減藥的樂觀動力被打破,我又回到了之前付出沉重代價試圖擺脫的藥物依賴狀態。幸好這期間有家人和朋友陪伴,他們的陪伴讓我在愈發難以忍受這些的時候有動力繼續堅持下去。5月底,我離開俄羅斯已經有3個月了,情況顯然在惡化,繼續依靠親友不是長久之計,對他們來說也不公平。米凱拉和安德雷聯繫到了塞爾維亞的一家醫院,它可以用一種新療法來戒斷苯二氮?類藥物。塞爾維亞因為疫情關閉了邊境,允許入境兩天後他們就安排行程將我帶了過去。


目次

法則一 懂得維護傳統,也敢大膽創新

心智健康與社會關係

自下而上建立的等級結構

保持新手心態

服從是創造的前提

人格等級與轉變潛能

法則二 正確的自我敘事,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是誰,你可以成為誰

以故事指引人生

找到你的志趣與潛能

在直面痛苦中整合自己

邁向了不起的目標

如何行動

法則三 做好生活中不斷重復的事情

那些終將摧毀你的小問題

忠於感受和真相

法則四 你願意承擔多少責任,就會獲得多少人生意義

做個有用的人

在困苦中激發潛能

拯救你的父親

為未來,時刻準備著

主動挑起額外的重擔

法則五 聽從你的內心,勿以惡小而為之

拒絕荒謬

堅定你的立場

投身理想之地

法則六 遠離空談,實幹才能通向幸福

如果關心放錯了地方

別將複雜問題歸於單一變量

不再怨恨

法則七 在至少一件事上盡力而為,幫你在迷茫時發現出路

熱量與壓力的價值

最壞的決定就是不做決定

自律與整合

恪守與超越

法則八 用美感讓生活更美好

將美感帶入生活

保持童真之眼

主動探索未知

捍衛你的創造性行為

跟隨美的召喚

法則九 把害怕和痛苦表達出來,跨越那些想要遺忘的回憶

往事依舊纏著你嗎

重新審視內心的傷痛

擺脫心魔

用書寫更新人生地圖

將潛力轉化成現實

用語言治癒自我

法則十 浪漫不僅是一種關係,更是一種能力

無法忍受的約會

婚姻是踐行誓言

商討、暴政和奴役

經營幸福的家庭

永遠不要忽視浪漫

法則十一 不要用惡意對抗惡意

故事是理解世界的關鍵

構成世界的永恒元素

化解怨恨

擺脫欺騙和傲慢

你該追尋的方向

法則十二 不要怨恨世界給你的苦難,用感恩和自己的內心和解

超越痛苦

抵御梅菲斯特的誘惑

面對滄桑人生的最好態度是感激

勇氣之上,還有愛

後記

注釋與參考文獻

譯者後記


書摘/試閱

法則四 你願意承擔多少責任,就會獲得多少人生意義

做個有用的人

我身兼臨床心理學家和教授兩個身份,曾經為很多人的職業發展做過指導。有時候人們向我咨詢的問題是他們的同事、下屬或老闆不願意盡責工作。這些咨詢者要和一些自命不凡、驕橫跋扈的人共事,所以必須采取一些合理的行動來改變這種局面。我不鼓勵人們自我犧牲,因為默默無聞地奉獻卻讓他人搶功並不明智。盡管如此,如果你足夠細心,就會注意到那些偷懶的同事留下了海量的要務亟待解決。你可能會問自己:“如果我擔起這些工作的責任會怎麼樣?”這個問題想想都讓人發怵,因為未竟之事往往帶有風險、艱難和必要性,但這不也正意味著這些工作價值顯著嗎?盡管疏忽在所難免,但你還是有可能注意到問題的存在。那你怎麼知道這不是你的問題呢?為什麼你會注意到這個問題而不是其他問題?這一點值得深思。

如果你想在工作單位或任何團體中做一個有用的人,那就去完成那些重要但無人觸碰的事情吧。

第一,花費比同事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當然也別失去自己的生活。第二,厘清眼前的混亂不堪。第三,工作的時候認真投入而不是裝裝樣子。第四,多研究一下你的業務或你們的競爭對手。這樣一來,你就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不折不扣的中流砥柱。人們會注意到這一點,並開始欣賞你來之不易的成績。

你可能會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做好那些重要的工作。但如果你開始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有能力的人呢?你可以試著從解決小事做起,處理那些一直困擾著你但可以被解決的瑣事。你可以從對抗一條剛好打得過的惡龍開始,它可能沒有囤積大量的金子,但仍有一些寶藏,並且你有可觀的贏面,不至於慘敗。

在合理的情況下,擔起一點額外的責任,是一個成為真正有用之人的機會。接著,如果你想獲得加薪或者更多的自主權和自由時間,你可以跟老闆這樣商量:“這裡有10 件至關重要的事需要解決,而我正在著手處理它們。如果你願意幫我一把,我就會繼續做下去,甚至越做越好,而且包括你的生活在內的一切都會隨之越來越好。”如果你的老闆足夠明智,那這件事就能談妥。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做成的。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不乏一些真正的好人,他們樂於向值得信賴的人才伸出援手。這便是生活中利他主義的真正樂趣所在,而它的價值是不可被廉價的、看似世故的憤世嫉俗所掩蓋的。

意義最能維系生命,而意義可以在一個人主動承擔責任的過程中被找到。當人們回顧自己有幸取得的成就時,他們會想:“我還真做成了那件事,挺不容易但非常值得。”這似乎是個奇怪的悖論,一件事的價值和完成它的難度是相互關聯的。想象一下以下對話:“你想做難事嗎?”“不,我想做輕鬆的事。”“根據你的經驗,輕鬆的事有價值嗎?”“好像通常不太有。”“那你真正想要的可能是難一點兒的事。”我想這就是人生真諦:困難是必要的。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會樂於給自己設限。比如我們會在玩遊戲時接受人為的限制,在規則框架之下進行探索,這就是遊戲的意義所在。如果沒有這些人為的規則,遊戲就無法進行。比如,在下中國象棋時你必須接受一些規則:“馬必須走‘日’字,這是多麼奇怪,但又多麼好玩啊!”有趣的是,如果棋子能任意移動,那中國象棋就不好玩了。如果你沒法重復以前的走法,遊戲就不再是遊戲了。

接受一定的限制,遊戲才能展開。講得寬泛一點,現實世界和理想生活都離不開限制。假設你能通過接受規則來打破窠臼,那你就能玩好這滿是條條框框的遊戲了。這一切的意義並不限於心理學,也不只是在說遊戲。人需要意義,而問題也需要解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找到值得為之犧牲、值得承擔的事情對人生有莫大的益處。生活包含了真實的苦難和邪惡,以及可怕的後果,而人們通過直面問題來化解它們的能力也不容抹殺。通過承擔責任,我們不僅可以找到一條有意義的道路,從心理上改善自我,還可以真正讓難以容忍的錯誤有歸正的余地,可謂兩全其美。

在困苦中激發潛能

人生即苦,這是宗教思想中比較普遍的一個道理。苦諦是佛教四聖諦中的第一諦,也是印度教的一個重要概念。傳統上認為,古印度語中表示“苦”的詞有巴利語中的“dukkha”或梵語中的“duhka”。它們是從表示“壞”的“dus”和表示“洞”的“kha”演變而來的。這裡的洞特指馬車車輪上的洞,車軸便是從中穿過的。這個洞的位置應該不偏不倚地處於輪子的正中心,否則乘車人就要飽嘗顛簸之苦了,輪轂越歪,車就顛得越厲害。這讓我想起了希臘語中的“hamartia”一詞,在西方宗教思想的語境中,它經常被翻譯為“罪”。

Hamartia 原本是一個射箭術語,該術語意指未擊中靶心或錯過目標。錯過目標的原因數不勝數。我在臨床實踐和個人生活中都觀察到,人們得不到自己需要和想要的東西,往往是因為他們從未向自己和他人明確那個東西是什麼。畢竟不瞄準是幾乎不可能擊中目標的。

相比那些因主動實踐而犯下的錯誤,我們更容易對未曾嘗試的事情耿耿於懷。如果做錯了什麼事,你至少還能從中吸取教訓。但被動地面對生活,哪怕是為了避免錯誤也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正如偉大的藍調音樂家湯姆·韋茨(Tom Waits)在他的歌曲《小雨》(A Little Rain)中所唱的:“你必須要為值得的事情去冒險(You must risk something that matters)。”

彼得·潘也犯過這樣的大錯。“潘”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包羅萬象”,它呼應了希臘神話中的荒野之神。彼得·潘這個神奇的男孩可謂無所不能,因為他代表了潛力,而每一個潛力無限的孩子都是有魔力的。但時間會消磨掉這種魔力,孩提時期迷人的潛能會轉化為成年後平淡而真實的現實,關鍵就在於早期的可能性能否換來有意義、有價值和可持續的現實。彼得·潘則拒絕這樣做,因為他把胡克船長當作自己的榜樣。胡克船長代表了暴君和秩序的病態,是一個怕死的寄生蟲。他變成這樣也不是沒有原因。以鱷魚形象跟蹤胡克船長的死神肚子裡有一個鐘,象徵著時間和生命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鱷魚也在咬下胡克船長的手時嘗到了嗜血的快感,而這血液也象徵著生命。不是只有懦夫才會被潛伏在混亂深處的東西嚇到,絕大多數人在童年結束之前都遭受了過多失望、疾病和親人的離去。有過這樣經歷的人都可能變得像胡克船長那樣牢騷滿腹、暴戾恣睢。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也難怪彼得·潘不想長大,寧可繼續做迷失男孩們的國王,和小叮當一起迷失在幻想之中。小叮當提供了一個女性伴侶所能提供的一切,只不過她是虛幻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9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