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滿額折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

定  價:NT$ 680 元
優惠價:9061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7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爬梳整理跨域相關內容與內涵,結合作者跨域生涯的實務經驗與心得。
◎本書概分生活、學養、職場三大版塊,理論與實務「一以貫之」。
◎能「跨」才能「誇」!一本跨學術與科普,值得推薦的好書。

全球政經環境與國內政治系絡快速變化,
資訊科技一日千里,
政府面對公共問題的處理,
必須採取更快速、多元與彈性的方式加以回應。

「跨域行政」的時代已來臨!
從「政治」學徒到「行政」,
再邁入「跨域行政」時程間隔愈發縮短,
「跨域行政」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

★本書特色:
第一篇「生活」,闡述生命教育當中「我―我」及「人―我」關係相關主題理。
第二篇「跨域政治學」,綜論古今政治理論與體制,發人深省!
第三篇「跨域行政學」,論述行政學理論思潮、組織結構、行政倫理,並融入知識管理概念,頗有創新!
第四篇「政策跨域」,從問題界定、議題設定、政策規劃及合法化、政策執行與評估,論述一氣呵成、首尾一貫!
第五篇「跨域管理」,針對公共管理理論發展及政府組織再造、危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以及公私治理問題詳加著墨!
第六篇「職場」,教導人們如何做好職場準備?針對未來職場的挑戰與變遷,提出如何修煉職場知能及培養職場素養;
最後第七篇「跨域行政」,為全書總結並特別從理論與實務結合觀點,回歸探討本土跨域治理的問題。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51068.pdf

作者簡介

許芳雄

學歷: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博士
中興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結業
英國羅伯特歌登大學RGU‧Aberdeen人力資源管理所肄業
政戰學校十四期政治系

研習/進修:
東吳大學、美國加州長堤大學Long Beach University
政治大學、東海大學、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經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世新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訓練協會執行祕書
考試院銓敘部簡任專門委員
台灣省政府人事處分析師
國軍少校退伍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一

全球政經環境與國內政治系絡的快速變化,再加上資訊科技的一日千里,迫使政府在面對公共問題的處理上,必須採取更快速、多元與彈性的方式加以回應。公共行政學術社群在面對如此艱巨的治理挑戰下,必須嘗試更創新的思維加以因應。科際整合一直以來是公共行政學術發展的重要取向。此也指出公共議題處理的複雜性,必須跨學科來加以整合與面對。
落實到實際公共議題的處理,過往對於「政府一體」的期待,在實際公務運作上,卻常陷入本位主義的思維。政府機關在面對公共議題的處理上,第一反應為「這不是(是)我的業務吧(嗎)?」,造成政府施政的片斷性,無法提供服務的整體性。因此,如何發揮政府整體作戰的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務品質與解決複雜的公共議題,則必須妥善處理「跨域」的問題。
「跨域」,可謂是「知難行更難」,其涉及跨領域、跨單位、跨政府、跨縣市、跨區域、跨部門、跨國家的網絡建立與協力合作,這樣廣博與複雜的特性,使得學術求知仍難周全。而在實踐上,跨域的難處在於公共議題牽涉面廣、參與者眾的特性,使得網絡中各利害關係人的相關資訊有落差、利害關係有歧異、意識型態有衝突,造成明知「要跨出去」但又「跨不太動」的問題。是以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學術著作研析與倡議跨域治理,希望能突破這「知難行更難」的雙重困境。
本書爬梳整理跨域之相關內容與內涵,並結合作者跨域生涯的實務經驗與心得,是一本跨學術與科普、值得推薦的好書。特別是本書的第一篇生活篇,涵括生活素養與管理,行為管理、人脈管理、維護身心健康,是其他談跨域的專書中所未見的內容,也讓讀者能體會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的重要性,是跨向優質行政與卓越管理的基礎。

整體而言,本書的出版對豐富國內行政管理的文獻甚有貢獻。作者許芳雄博士本身就是跨域歷練與終身學習的實踐者與典範,在從心所欲的高齡完成這本跳脫框架又不逾矩的大作,其著書立說的心願與筆耕不輟的精神,令人欽佩。期盼讀完本書之讀者,能與我有一樣的心得:「唯有我國所有行政管理者能更嚴肅地看待與思考跨域問題,並身體力行做好跨域的功課,台灣才有可能繼經濟奇蹟與政治奇蹟後,創造出下一個階段的治理奇蹟。」

余致力
僑光科技大學校長


... ... ...

推薦序二

1990年Ron Miller提出全人(holistic)教育的世界觀,這種全人觀意味著人的內在品質,而有助於人類自我實現與社會和諧互動。近年來博雅教育風行一時,其原指一個古代西方城市自由人所應該學習的基本學科,現代則是作為生活常識的內容,既可以在學校修習,也可以在社會透過其他方式獲得知識。在東方,這種博雅教育可以溯自先秦時代的六藝及漢朝以後的儒家教育;六藝教育注重綜合知識和技能,而儒家教育偏重人格和人文質素。博雅教育的範疇隨著社會而變遷,其目的在培育「統一的人格」;而通識教育目的則在學習「統一的知識」。要之,博雅教育是一門讓人們能夠安身立命、修身養性的學問,而通識教育做為人格養成的教育,其內容更應該是跨領域的,俾使學習者具備適當之知識、能力與道德涵養,從而奠定渠等職涯發展、終身學習與關懷社會的實踐能力。
伴隨著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公民必須做一個準備好的人!以往師長們給我們的忠告是「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鼓勵我們當一個「I型人」,及今時移勢異,過去擁有單一專長的I型人在傳統承平社會或可「安身」?在今日危機年代則唯有具備跨域專長與能力的π型人方可「立命」!基此,本人感佩芳雄博士敏而好學,多年來一秉天道酬勤而筆耕不輟,其巨作《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一書應時而生,本書呼應顧炎武先生所云知識分子應該具備「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情懷!也響應了1968年行政學大師D.Waldo所主張的「新公共行政」學派和1969年政治學巨擘D. Easton揭櫫之「後行為主義」理論,呼籲學者必須與時俱進,關切國計民生問題,採行問題-解決取向(problem-solving oriented),將所學「關切現實,付諸行動」!
芳雄博士所撰《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全書包羅萬象、體用兼備,是一本最好的通識、人文、博雅的教科書!第一篇「生活」,闡述生命教育當中「我-我」及「人-我」關係相關主題,其中有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及職場生涯規劃,兼及人際關係互動和情緒管理;第二篇「跨域政治學」綜論古今政治理論與體制,發人深省!剖析當代政治學相關問題,見解獨到!第三篇「跨域行政學」,論述行政學理論思潮、組織結構、行政倫理,並融入知識管理概念,頗有創新!第四篇「政策跨域」,從問題界定、議題設定、政策規劃及合法化、政策執行與評估,論述一氣呵成、首尾一貫!第五篇「跨域管理」,針對公共管理理論發展及政府組織再造、危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以及公私治理問題詳加著墨!第六篇「職場」,教導人們如何做好職場準備?針對未來職場的挑戰與變遷,提出如何修煉職場知能及培養職場素養;最後第七篇「跨域行政」,為全書總結並特別從理論與實務結合觀點,回歸探討本土跨域治理的問題。
誠如作者在全書最後結語所云:「跨域行政如同亡靈無處不在,只在領導決策者感應危機存亡、氣息奄奄之際,會顯靈救回魂魄,讓組織靈肉回魂再行復甦賡續生存」。本人更願意說,博雅及全人教育的真諦,在於培養具備跨域素養的人才,同時,跨域行政更像默會(tacit)的知識,它與我們的生活融會在一起。因此,芳雄博士《跨域行政》著作問世,實屬學科領域首見,相信渠必能對我國博雅及全人教育的發展增添顏色!所謂道在日用中,跨域行政是一門體會、領悟的學問!學習跨域行政,在日常生活當中必可領略一種「遠山含笑,清水綠波映小橋」的喜悅與「一粒沙窺世界,一朵花見天國」的驚豔!欣逢此書付梓之際,本人有幸先睹為快並樂為之序!

邱志淳
中華民國訓練協會理事長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


... ... ...

推薦序三

行政學自從百年前與政治學分立後,融入了許多管理學的知識,其中包括組織理論、組織行為、人力資源管理與財務管理等專業科目,自成一門學科。經過二十世紀,政府角色與功能的擴張,政府行政部門的持續成長,行政管理學已成為一門顯學。到了二十世紀末期,由於政府財政的長年困窘與政府再造運動的興起,政府與企業的公私協力模式在各國風起雲湧;本世紀公民社會的到臨,公民參與公共決策的平台與機會被廣泛採行。無論是公私協力或公民參與,在在顯示「跨域行政」的時代已來臨!
公共政策的制定在於促進公共利益,從功利主義的觀點,在謀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因此優質的公共政策自然要追求好的結果與績效;然而如果行政官僚一昧地追求績效,忽視了少數人民的權利,甚至抹滅人性,輕視美德與倫理,則是不被容許的。本書作者在第一篇生活篇,開宗明義強調生活素養與生活管理,要公務員作好行為管理與倫理規範,同時愛人如己,心存博愛胸襟才是從事公職,參與公共事務的必備基礎涵養。
政治乃眾人之事,政府組織的出現就是為了作好治理公共事務。從自由主義觀點,人們願意交出部分自由與權利予政府,係因為訂定了社會契約;如果政府違反了契約為少數人利用,這政府就應該被推翻,這就是民主的真諦。在民主政治中,透過法律制度規範,人民的權利獲得保障;法治之前人人平等沒有特權;民主治理是公開透明的,政府無法濫權。政黨只是為獲取執政與公民認同的選舉工具,政黨利益絕對不能超越國家利益;只有在威權國家一黨專政的政黨才會喊出「黨國利益」的荒謬口號。本書作者在第二篇針對政治學、政治體制、政治通識教育、政治制度、政黨本質、選舉制度與其它政治活動作了完整深入的探討,字字箴言。
在今日公共治理與公民社會的時代,公共議題與政策制定已非行政官僚可以單方面決定的,而必須結合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公民等多方面共同集思廣益,協力合作,出錢出力,結合各方資源與創意,為共同的目標與願景努力。社群主義強調歸屬感、榮譽與責任,全民追求共同的目標,達到共善。在這種環境下,跨域行政首重公開透明與溝通協調,爭取民眾的信任,進而對與政府的共同盟約有共識與承諾,為這個社會與國家的公共利益與福祉盡力。本書在第三到五篇,「跨域行政、政策跨域、與跨域管理」,作者利用大篇幅詳盡介紹行政理論、組織理論、知識與科技管理、行政倫理、政策制定與行銷、以及新公共管理的理論演進等。可謂翔實細緻,兼顧當前最新理論發展與核心問題的探討。
作者利用本書的最後兩篇再次叮嚀,在跨域行政的時代,公務員在職場應持有的分際與應努力加強的素養,各機關應嚴守的組織疆界,以及領導者該採行的領導統御方式等,可謂語重心長。
作者從事公職多年,國學造詣深厚,又曾奉派國外工作與進修,外語能力甚佳。近年來在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潛心研讀,獲得博士學位後,復在大學教課。教學相長下,將多年教學研究成果集結成書,相信可以教化眾多萃萃學子,同時以饗同好。本人與作者亦師亦友,欣見其大作問世,榮幸為序推薦。

徐仁輝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於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 ... ...

推薦序四

許芳雄教授大作《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囑我為序。許教授資歷比我深,經歷比我廣,我原應無資格介紹這本著作。惟許教授與我有段相識緣分,承蒙他誠摯邀約,謹就我二人結識過程、跨域行政主旨、本書閱讀經驗等部分簡單說明,聊以為序。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是在民國84年設於南投縣埔里鎮,民國85年先成立了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翌年成立大學部,更名為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簡稱公行系);日後逐漸設立了碩士學分班、在職專班和博士班,成為一個包含各種學制的完整學系。值此期間,我國高等教育積極轉型,強調必須以學生為核心,將校院系所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就業之間相互連結,課程分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公行系因應課程多元化的發展,與民國102年創立「公職養成學分學程」,協助有志服務公職的同學,深入掌握公部門運作實境,並且幫助他們準備國考。這類課程必須仰賴學有專精,並且職場經驗豐富的業師來講授,才能事半功倍而有實效。
民國105年下半年某日,本校一位同仁陪著許教授,到我辦公室晤面,介紹我們兩人認識,得知許教授應聘公行系兼任教職,正是擔任公職養成學分學程相關課程的講授。許芳雄教授曾經服務於軍旅、公職、教職多年,經驗豐富,學養俱佳,正是公職養成學分學程最合適的業師。許教授自105學年第1學期開始,一直到106學年第2學期為止,兩年期間陸續開授了4門課,修課同學均獲益良多,幫助極大。其後因為另有生涯規劃,並且許教授自認年歲已高,才於民國107年辭去兼職,專心享受退休生活。
自從認識許教授之後,兩人偶有往來,也有機會在茶餘飯後比較長時間閒談。許教授學識淵博,個性隨和,經歷豐富,經常講一些經驗過的小故事,不但多能與公共行政的知識契合,都是饒富趣味的案例,個人從中學習良多。
本書以「跨域行政」為題,實際上跨越的題材非常廣泛,共分7篇42章。除了個人比較熟悉的跨域政治學(7章),跨域行政學(5章),政策跨域(7章),跨域管理(6章)和跨域行政(6章)之外,尚包含了生活篇(5章),和職場篇(6章),這種議題範圍的設定方式相當特別。傳統上,府際關係(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議題涉及「廣域行政」,係指問題涉及跨越行政轄區,為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和效能,特別將處理問題的行政權力集中,或設置跨越轄區的行政單位。府際關係所涵蓋的垂直和水平府際關係,當然涉及了跨域的議題,也必然涉及各層級政府之間在權限、政治、立法、司法和行政面向的跨域互動。1990年代之後新公共管理興起,如何將私部門運作的理念引領到公部門,當然涉及跨域的協調與整合。而在全球化浪潮席捲之下,問題的解決不但涉及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如何整合的議題,目前強調的治理(governance)理念更彰顯了公、私、第三部門之間跨域協力的重要性。許教授對於行政的範圍界定,或許比較偏向羅聖朋(David Rosenbloom)的政治、法律、管理三面向的整合。更重要的是,許教授更將跨域概念擴展到個人生活與職場等方面,並且說明其中可能的合理性,對於未來有志於公職服務的學子,深具啟發,這可以說是本書的第一個特點。
從本書的內容來看,許教授博覽群書,除了閱讀量相當鉅大,而且閱讀層面非常廣泛之外,他所引用的文獻新舊貫穿,而且能將英文文獻和中文著作相互印證對照,這種閱讀聯想能力屬水磨工夫,非一蹴可成。雖然本書內容的章節之間、段落之間不見得有完整嚴謹的邏輯關聯性,但是均有其意,或許平淡,但仔細品嚐應有所得,這是本書的第二個特色。
承上所述,許教授《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這本著作比較偏向個人經驗、閱讀心得與體會,以及教學經驗的反思與整理。本書雖然說不上是嚴謹的研究(research)著作,但是引用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余致力教授在一篇序文中的用法,許教授能夠在求知、教學、職場歷練各方面的跨域經驗與體會「來往追尋」(research),將其融冶一爐,在在顯示許教授勇於反求諸己,並願意與人分享的學習態度,這構成了本書的第三個特色,令人欽佩。
本書付梓之前,個人有先睹為快的機會,從中獲得不少啟發,也增加了個人在「跨域行政」方面許多新的思維角度,學習良多。謹以這些不成熟的想法,就教於作者,也希望讀者能像我一樣有收穫。

孫同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
于南投、埔里 


... ... ...

推薦序五

為一本跨越生活、學術、與實務的人生專書喝采
要為一位比自己年長二十歲的長輩專書寫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芳雄博士是我二十年前在世新行管系教書時的第一屆碩專班學生,後來他在世新完成公共行政的博士學位,曾經在暨南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課多年;幾年前受邀去暨大演講的時候,許博士負責接送,路程中多有交流,他豐富的公部門實務經驗、深厚踏實的人生閱歷、以及開朗溫文的性格,一直是我積極學習對象。大約兩年前,許博士在一個學術場合當面邀請我為他將要出版之《跨域行政》的專書寫序,因是聽起來是自己的專業就答應了下來;直到他將厚厚的書稿寄到我手上,我才發現自己接下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因為,要我審查期刊論文比為這巨著寫序還要容易,我不知道如何評論一個人鍥而不捨的學術心靈。
那一年,許博士75歲。
我必須誠實地說,過去因發表上嚴謹度的要求,個人對學術的看法主要圍繞在「理論對話性」、「邏輯的合理性」、和「資料的有效與準確性」之上;但是,如果以這三個傳統學術觀點來評論此書是不合宜的,因此,我將本書定位為行政學學術旅程中「聖徒歷程」(Pilgrim’s progress)之學思札記,並且據此核心概念來引介它。這一本包含七篇、四十二章、及兩百三十八節的個人學術扎記,兼具公務生涯經驗、學術殿堂知識、以及個人生命反思等三種不同型態的文字;要將這三種心得融於一爐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我們大致可將本書的第一篇歸類個人生命反思,第二、三、四、五與七篇是學術殿堂知識,第六篇則是公務生涯經驗。
讓我利用三個本書的「亮點」來引介這一本個人學術歷程的扎記式論著。
首先,生涯經歷的心得分享:我個人最愛的是第一篇與第六篇的內容,主要是這兩篇的文字不是其他行政學相關教科書或文章可以找到的,許博士累積數十年的人生與工作心得,是本書最大的亮點。舉例來說,第一篇第四章的「人脈管理」中,許博士有提及負責組織對外溝通職務的人員,都應該要對每日接觸的人進行記錄與整理之「人脈記錄」作法,這提醒了自己對於經營人脈管理是不用心的,因為我認為人脈是不用花時間去管理的;另外,第六篇第四章職場素養中的「顏質管理」堪稱先進,許博士的諄諄片語:「顏質管理是從極小的細節開始,為自己的形象加分」,不論是公、私或是第三部門職場中人,在思考管理實務時都可以細細品味。
再者,回應新興趨勢的誠意:作者深知行政學博大精深,又需要不時回應外部的各種挑戰,因此,持續納入新議題是追求本書內容完整性的一個重要原則。事實上,當代行政學回應外部變遷最重要的三大領域:民主(vs.威權)政治、資訊通訊科技發展、以及環境風險威脅等都有被本書觸及,這樣積極回應新趨勢的心意,是值得稱頌的;比方說,第二篇第七章中有觸及COVID-19與政經體制的影響,可惜太過簡短,另外,在第七篇第五章有兩節有觸及資訊通訊科技與跨域行政的關係,雖然統整了各種面向的論點,但是關於資通科技時代公務人員的才能管理部分著墨較少;無論如何,許博士回應公共行政外在環境新趨勢的誠意,隨處可見。
第三,跨域(boundary-spanning)意識貫穿全書:雖然本書作者對於跨域問題情有獨鍾,但是全書花在鋪陳議題的理論與實務背景,以及直接討論跨域問題與解方的文字大約是80/20的比例。根據自己在政大在職專班多年講授《跨域治理》課程之經驗,在職學生因在實務的橫向聯繫工作上多少吃過苦頭,因此,對於不同組織內部跨域問題的規模與強度都有深刻的認識,只不過大家心中除了邀請共同上級出面協調的這一項萬能解方之外,對於跨域問題解方的多元程度了解多是不清晰的,本書雖有許多症狀的陳述,但解方的分析與討論應該可以多花些篇幅。當然,許博士在書中不同場域皆能夠連接到跨域的問題,也算是一種成功的議題行銷。
最後,我認為將本書框限在教科書或純學術論著都無法踏入作者內心深處的缺憾,因此,在反覆翻閱了這本茁壯於一般公務人員皆有的實務、知識與生命等三個人生梁柱之上的大作,我不斷想起中國古諺所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的雋語,現代人普遍健康,長壽之人並不在少數,因此,在此的稀缺不是年歲,而是那堅定的創作意志,當然,我更羨慕的是許博士能夠在古稀之年,仍然保有「立言」的童心,並且能夠在日夜伏案堅持下,一字一句地完成這本札記式的論著;相較之下,自己近30年的學術生涯中,雖有持續創作的熱情,但是背地裡不為升等、較量、與學術地位者幾稀,或許,本書對個人是個價值連城的提醒:「你作研究時是快樂的嗎?」
許博士,謝謝您的努力不懈,給了我研究上很大的啟發。

陳敦源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2022年2月7日.於台北貓空山腳下堰蘆翁書房

《跨域行政》非國考類科,學校鮮少列為行政管理學科;
類似《公共行政》進階研究、補充資料;
學習者能否跨越諸學習科目,學以致用,跨足人生職場?
端視生活素養以及能否於生涯賡續學習職場專技;
項項卓越是登峰;兼容蓄納專精各領域,定能傲立職場;
本書是一甲子的
生活、學習、職場
心得、札記
願它是您生活、職場工具包
最靈巧的Spanner!
讓您披荊斬棘消災解困!邁向康莊坦途。

目次

推薦序一 余致力 校長
推薦序二 邱志淳 教授
推薦序三 徐仁輝 教授
推薦序四 孫同文 教授
推薦序五 陳敦源 教授
自序

前言


第一篇 生活
第一章 生活素養概述
一、家庭生活教育
二、「生活」的起點
三、生活素養、職場工作
四、時間管理
五、文明素養
六、全觀性素養
第二章 生活管理
一、知心、知己
二、「要事」何意?
三、正規學程的生活管理
四、保持「安全距離」
五、情商管理與居家
六、理財固本
第三章 行為管理
一、愛己愛人,婚前諸事
二、理順談話語調
三、修養與人性論
四、適時道歉、及時感謝
五、自我管理
第四章 人脈管理
一、經營人脈
二、有效溝通、建構人脈
三、人際關係基本規範
四、人格特質、人脈管理
五、婚禮經濟學
第五章 維護身心健康
一、健康管理
二、開源節流、精力充沛
三、善養:精、氣、神
四、適度運動是最高原則

第二篇 跨域政治學
第一章 政治學概說
一、政治是工具、手段
二、人文科學
三、政治學-跨科際研究
四、政治理論思潮
五、政治學與跨學科
第二章 中國政治體制
一、政治體制是發展過程
二、漢朝中央與地方政府體制
三、唐朝中央體制重大變革
四、宋朝政體的虛實
五、明朝皇權至上,廢中書門下省
六、清朝中央官吏滿漢分占,皇權獨擅
第三章 政治通識
一、政治活動、生活、疫情
二、價值取向、意識形態
三、政治決策、有限理性
四、政治學理論思潮
五、西體中用之落差
六、多元因素影響政治思潮
第四章 政治制度
一、民主政治
二、政治真象
三、政治、公共利益
四、威權政治
五、極權政治
六、獨裁政治
第五章 政治與政黨
一、政黨類型
二、政黨活動、政黨功能
三、政黨紀律
四、政黨對外關係
五、政黨體制、變遷
六、台灣人民黨的迸生
第六章 政治活動、公民參與
一、選舉
二、群眾運動
三、民意、民意調查
四、大眾傳播媒體
五、政治活動與媒體
第七章 經濟發展與國際政治
一、兩岸關係
二、英國脫歐、全球經濟
三、區域經濟體系、政治策略
四、IMD競爭力年報、經濟發展指標
五、國際關係、國際合作
六、國際互賴、自由貿易
七、COVID-19疫情影響未來政經體制

第三篇 跨域行政學
第一章 行政理論及思潮
一、公共行政概述
二、公共行政的屬性
三、公共行政的演展
四、新公共行政
五、黑堡宣言
六、小結
第二章 組織理論、結構
一、傳統理論概述
二、B.I.C理論
三、官僚結構暨變遷
四、後官僚組織結構
五、公共組織的管理
第三章 行政權、立法權
一、行政、行政現代化
二、民主與法治
三、民主政治、民主法治
四、立法議會、行政部門
五、立法權、行政權
六、人事權、行政權
第四章 知識管理、資訊科技
一、知識管理
二、資訊科技、行政組織
三、數位科技、跨域治理
四、電子化政府、數位發展
五、行政溝通、公民參與
六、行政領導、激勵理論
第五章 行政倫理
一、行政倫理概說
二、行政專業倫理及推動
三、推動行政倫理的挑戰
四、組織倫理的困境
五、小結

第四篇 政策跨域
第一章 公共政策通識
一、公共問題先於公共政策
二、公共政策的意涵
三、公共政策的類型
四、公共政策的研究
第二章 政策議題、政策分析
一、政策議題源起、類型
二、建構議題易犯的錯誤
三、影響問題進入議程的因素
四、議題倡議、建構
五、政策分析沿革、特質
六、政策分析的要件、指標
七、公共利益、公民精神
第三章 政策規劃
一、政策規劃概念
二、政策規劃的弔詭
三、政策設計工具
四、參與政策規劃的困境
五、政策規劃理論
第四章 政策合法化
一、政策合法化過程
二、影響政策合法化的因素
三、政策合法化策略
四、決策者取捨標準
五、促銷政策方案
第五章 政策執行
一、政策執行意涵、特質
二、政策執行工具、影響因素
三、政策倡議聯盟
四、政策執行的調適
五、基層人員、政策執行
六、政策執行的困境
第六章 政策評估
一、政策評估概述
二、評估架構、信效度
三、執行評估目的、困境
四、政策評估途徑
五、政策評估運用、限制
第七章 政策行銷
一、政策行銷概述
二、政策行銷、政策順服
三、政策行銷特性、原則
四、政策行銷類型
五、成功行銷、公共關係

第五篇 跨域管理
第一章 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理論發展
二、公共管理意涵、特質
三、公共管理之公共性
四、公共管理的困境、挑戰
五、公共行政與新公共管理
第二章 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務
一、新公共管理發展背景、意涵
二、新公共管理理論
三、新公共管理與傳統行政理論
四、新公共服務
五、企業型政府
六、公營事業、NPO、民營化
第三章 組織再造、行政團隊
一、政府再造背景、定義
二、政府再造核心價值與理論
三、領導與行政團隊
四、領導者的特質、類型
五、激勵行政團隊理論、實務
第四章 管理類型
一、目標管理
二、全面品質管理
三、策略管理
四、績效管理
五、衝突管理
六、危機管理
七、課責管理
八、跨域網絡管理
第五章 人力資源管理
一、HRM廣博意涵
二、策略性HRM
三、SHRM發展趨勢
四、HRM策略性理論
五、組織決策者
六、HRM未來性
第六章 組織變革、創新
一、組織變革
二、組織變革實務、困境
三、組織員額調整
四、組織創新
五、組織變革、工作生活
六、市場失靈、政府失靈

第六篇 職場
第一章 職場資訊
一、就業準備
二、蒐集職場資訊
三、職場、人格特質
四、職場新結構
五、工作態度、生涯學習
第二章 公部門職場
一、公部門職場的迷思
二、公職與職場風險
三、行政組織意涵、特質
四、行政組織架構
五、組織文化、組織氣候
六、進場準備
第三章 私部門職場
一、變遷快速的職場
二、職場專業技術、形象
三、技藝學習、實現夢想
四、職場素養修練
五、衡平管理職場進出
第四章 職場素養
一、顏質管理
二、職場專業素養
三、心境調整、自我療瘉
四、跨職場導師
五、形象管理
第五章 職場轉換
一、職場面試
二、如何談自己?
三、切忌答非所問
四、尊重職場文化
五、展現職場專業
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第六章 前瞻未來職場
一、職場沒有「退休年齡」
二、新穎勞雇關係
三、跨多樣性工作團隊
四、跨域全相職場素養
五、職場危機管理

第七篇 跨域行政
第一章 跨域概念
一、跨域治理概念
二、地方自治、跨域治理
三、跨域、協力、治理
四、政經互動多元
五、跨域工作團隊
六、新住民
第二章 跨越權限範圍
一、權限範圍
二、跨域領導者
三、領導者的權變
四、預算資源
五、組織隸屬、順服
第三章 官僚體系
一、官僚體系、跨域協力
二、協力命令
三、官僚體系是跨域槓桿
四、官僚體系待甦醒
五、官僚、公民參與
六、政策執行跨官僚體系
第四章 NNITP跨域治理
一、跨域組織結構
二、權變協調、協力
三、協力網絡
四、資源有限性啟動公私協力
五、地方財政拮据
六、公民參與協力治理
七、預算配置失衡、弱勢亟待照顧
第五章 跨域領導
一、基本概念
二、領導者的挑戰
三、資訊科技、跨域行政
四、IT與工作團隊
五、跨域管理與公眾
六、課責與跨域協力
第六章 多樣性與跨域行政
一、多樣性挑戰生活
二、多元職場、多能功
三、跨域資源整合
四、全觀性跨域行政
五、跨域組織結構
六、跨域行政願景
七、建構理論雛議
八、前膽發展

結語
參考文獻
中文
英文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三篇 跨域行政學

「政治」是「行政」的指導;「行政」是「政治」的執行。兩者不是主僕的互動關聯;類似拓彊團隊的領導與成員夥伴關係,各有前錦待拓彊。前篇跨域政治論述範疇泛溢多元化、多層次的子題,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跨騎在官僚體系的龍骨上,能者騰雲駕霧遨遊四際,無能者形如恐龍,號令遲緩僵化,坐以待斃。

... ... ...

第一章 行政理論及思潮

Immanuel Kant對概念(concepts)與直覺(intuition)的區分有如次精闢論析: 「直覺無概念則空;概念無直覺則盲。」這個觀念協助建立現代哲學及社會科學。直覺是經由感官感知到的訊息:事實、圖像、數字、例子或其他。概念是腦中想法:意義、理論、假設、信念和其他。吾人可以蒐集很多直覺的信息,如果沒有概念來組織它們,將一無所有,直覺是空洞的。另一方面,如果概念無法用于認清事實,那麼它們是盲目的,認清事實需要直覺。換言之,你同時需要理論、數據、事實、信念及訊息,判斷事件(events)。

一、公共行政概述
Waldo(1913-2000)在《行政國》對公共行政有諸多論述:「公共行政就是關於政府的組織與管理的問題。」、「公共行政是人與物的組織和管理,以達成政府的目的。」、「公共行政是應用於國家事物的管理藝術和科學。」
「決策制定過程要瞭解組織諸現象的關鍵所在。」「假如要硬說理論:決策制定是管理的核心,必須從人類抉擇的邏輯學及心理學,導出管理理論的語彙。」這兩段話摘自Herbert A. Simon(1916-2001) 在《管理行為》一書序言。Simon很謙卑,未把「決策制定」(decision-making)稱之為「決策制定理論」,期勉後進善啟人類抉擇的邏輯學及心理學,導出管理理論。
1873年英國哲學家Herbert Spencer(1820-1903) 嘗云:「組織指己然組合的系統或社會」(an organized system or society),「組織為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所形成的有意識的協調活動或勢力之體系。」(林鍾沂2005:81)。組織一詞源自希臘「organ」意指工具或手段,是用來達成目標活動的機械設計。
Barnard, Chester I.(1886-1961)在《主管的功能》 強調:「組織是權力主體,為了爭取生存,持續壯大組織、爭取權力最大化,組織是理性獲取目標的最佳工具。」
Rosenbloom, David H.(1943-)在《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法律觀點》(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一書,指公共行政除了行政考量,更應重視政治和法律的觀點。 新公共行政的倡議者Dwight Waldo認為:「公共行政如同醫學的專業性,講究醫術與醫德;追求公共行政專業技術,尚要行政倫理與公共利益兼顧。」 林鍾沂強調:「公共行政的獨特使命在於提昇公共性、發展與執行公共政策、建構民主政治、詮釋社會問題、瞭解人類的行為與互動,和探求行政知識等。……行政學的發展應是多元途徑的競合而非一元的壟斷,如行政控制、組織學習、政治教育、和政治結構的觀點,均可添益行政學的範圍和內容,不侷限於一隅。」 吳瓊恩道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特質:如外受法律規章、政治因素、公共監督、市場競爭及具有強迫性等特質。行政學歷史悠久,具整合性跨學科和專業的性質,在資訊科技的影響下會另創新格局。
行政學的研究是多元化觀點並存互相競爭,尚無一可支配性的觀點或理論被普世共認、共尊,所幸各家均在進行規範性努力(normative endeavor)。
吳瓊恩認為行政學確實沒有特定理論贏得普遍共識,只不過現在多元典範(或稱觀點)並存互相競爭,尚無支配性的觀點。誠如Harmon, Michael M.(1981:21) 所言:「行政學將繼續以多元典範(觀點)的存在為特徵,每一典範彼此競爭其優越性。」綜析行政學係政府組織管理、人與事的管理、重視法律規範、秉持公共性,善使權力公平配置資源執行公共政策。

二、公共行政的屬性
(一)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
Jun, J. S.(1986)認為公共行政有別於企業管理,歸結有幾項關鍵:
1.公共行政重視公共性
公共行政不再限於效率及經濟價值的界定,尚包括公民意識、正義、公正、倫理等價值。行政除了政策執行,尚包括公共利益、政策執行結果、合理化的行動作為。
2.健全發展及執行公共政策
行政組織扮演公眾信託者自有義務本於專業,調和不同利益,促進公民參與,提供健全政策供公眾選擇,為民服務。政策的執行不但要重視經濟、效率與效能,更要呼應公眾的需求,回應社會正義,致力行政卓越。
3.建構民主行政、解決社會問題
民主政治的發展在促進個人自由、政治平等、促進民生福祉,目的在達成自由民主政治的生活方式。社會問題的發掘詮釋,要置身問題情境,設身處地擬訂政策,以傾聽謙卑心態,糾正執行偏差,整合個人和組織的觀點,提供更多的參與,分享權力。
4.管理是藝術,更要輔以專業技能
人類行為的詮釋要藝術與科學理論兼顧;公共行政是藝術也是科學。行政管理要靠智慧、判斷非科學律則。現代之行政及政策問題,不只複雜且新穎,要善加運用資訊科技,與時俱進,解決新的問題,建構新的知識。
以上Jun的觀點與Waldo認為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是與企業管理有別,尤其Waldo屢屢強調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的重要性且有別於商業管理。行政科學管理是專業技能,行政與商業有別,在行政以公共利益為前提,商業以私利為最。

(二)Rosenbloom(1998)從公共行政運作的觀點,認為公共行政有幾點特性
1.憲政體制的觀點
從分權與制衡的憲政體制觀點,公共行政要面對總統、國會與法院等三體制,權力核心趨向多元分散的現象。公共組織要面對相關行政機關的競爭與抗衡、立法議會的質詢及監督、司法部門經由訴訟及釋憲對行政部門產生制約。權力的分散讓協調整合工作更加艱辛。中央既使制定政策,仍需地方政府的人力及財務上的配合,加上地方議會勢力介入,行政統合能力打折扣。如原住民族基本法的保障,讓台東杉原開發案,再被卡關。
2.維護公共利益
公共組織在體現公共利益,有些行政運作必須符合道德規範,誠如Rosenbloom所言:「這不是行政人員的技術表現,而是道德的作為。」
3.公共財提供不具排他性
政府機關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無須面對自由市場的競爭壓力,其產品的標價由預算編列支應。政府提供的財貨或服務,部分屬於公共財(public goods)或集體財(collective goods),如國防、公園等。再以公共財為例,具有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及非敵對性(nonrivalness),以致有搭便車者(free rider)的出現。政府提供的服務不能任由市場公開買賣,難以評估服務的價值。
4.主權屬於全體國民
「主權屬於全體國民。」行政機關應負責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執行;動員政治支持力量為政策倡導和辯護;行政機關應具有社會代表性,表達社會不同的聲音;公共行政的執行者要有長遠的眼光及旺盛企圖心,勇於冒險,創造社會福祉。

(三)典範觀點
吳瓊恩從「典範」 轉移的觀點歸納Bozeman等學者對公共行政的特質有如下描述:
公共組織機關的職掌和服務對象法有明定不得擅自更改或擴張。行政法規和命令更不得朝令夕改,組織結構和人事非依法不得變更。民主制度的行政部門注重層級權威(hierarchical authority),除對上級單位更要對同層級的議會、團體、人民的監督及要求,注重權威的分立和制衡。行政的透明化(visibility),要接受輿論及大眾媒體的批判檢驗,「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要求一定職務等級公職人員財務要公開透明,接受外界的監督;公共組織與政府其他部門要折衷協調為跨部門的政策協力,更要面對利益團體的政治壓力,甚至政務官的替換帶來政策的變動,深受不同選舉結果的影響。公共利益的目標內容多元化且分歧,偶會利益各自衝突。政府提供財貨或服務,多屬公共財或集體財(生產與消費的不可分割性、無排他性、無競爭性),非私部門所樂意提供。一時不受睛睞的行政組織,公眾無法以其他機構或另立機關取代。乃行政組織具有強迫性、獨占性和不可避免性的本質,人民不能貨比三家更換服務對象(機關)。
綜前,公共行政深受法律規章和規則程序的限制;公共行政受到高度的公共監督;同時深受政治因素的影響;組織目標模糊不易測量;公眾多元,服務要求各殊,期望有別;公共行政較不受市場競爭的影響:公共行政較具強迫性(coerciveness)。

(四)Wigfall and Kalantari的詮釋
公共行政的本質具有跨學科的屬性,講述跨域治理是公共行動重要內涵之一。瞭解學科本質有它的必要性。Wigfall, Patricia Moss and Behrooz Kalantari(2001)合著《公共行政傳記字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序言:「公共行政由於跨學科屬性,學習者要有開闊廣博思維以吸納當前各學科宿儒的各種理念,此乃學習者基本素養。」


... ... ...

第六篇 職場

人生最偉大舞台是成千上萬不同類型的職場。生活素養的建構型塑在職場的鋒芒頓銳。對職場的視野決定個人事業高度與浮沉;視野的寬闊取決於職場閱歷過程或投入職場萃煉過程。根據摸著石頭過河理論(muddling through)心態不斷調適會是常態,但每個人學養經驗作法迥異,沒有定論常規。
1907年從哈佛畢業的企業家Harry Elkins Widener(1885-1912)愛書如狂。他在1912年去英國買書,回國不幸搭上鐵達尼號。沉船時,懷德納和他父親把母親和同船女士送上救生艇獲救,父子倆卻不幸喪生。懷德納生前常說哈佛大學圖書館不夠好,想把自己的書以後捐給哈佛大學。他的母親不僅把書捐給學校,還捐兩百萬美元給學校蓋懷德納圖書館,唯一條件是圖書館的外觀和結構,都不得改變。百年來,書籍收藏一直增加,但是因為對懷德納夫人的承諾,這個圖書館的藏書閣只好往地底下延伸,所以地面上的建物看起來和落成時一模一樣,地下卻延伸了數哩,變成五層樓高的地下書庫。它是世界上收藏最多珍貴書籍的圖書館,但沒有傲人的高塔,從外觀上一點也看不出來。現在大家看到的成功多是表面的,往上爬,讓自己的成就快速被人看見,是成功的普世價值。但人類真正的成長旅程,往上不是唯一的途徑,往下扎根、往旁伸展也是。人要做自己相信、但沒人會看見的基本功。只要夠堅持,對自己的信仰夠真誠,成長的途徑,不見得是急著向上做出別人看得到的功績,很多時候,必須向下挖深或水平成長。別人未必即刻看見,但你會成長得扎實穩健又有深度;紮穩與否決定您在職場成就。
施振榮認為台灣年輕世代三大新核心能力有待建構:「系統觀的創新力」、「跨領域的整合力」、「問題根源的探索力」。系統觀的創新力小至個人、家庭,大到社會、國家等系統。他說工作領域也有系統,以電子科技領域來說,從系統晶片(SOC, System on Chip)到主機板、電子終端產品、雲端,也是由小到大的一種系統。不同系統互有關聯性,要解決問題,就要透過具有系統觀的創新力來解決問題。其次要培養「跨領域的整合力」。「跨」就是整合,整合才能創造更高的價值。因為社會的需求複雜而多元,年輕世代要學習跨越不同的領域、不同的系統,才能突破界限,藉由整合來滿足市場的需求,進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第三,則是要培養找到「問題根源的探索力」。解決問題要洞悉問題的關鍵所在,其他枝枝節節的問題自然也會迎刃而解。台灣同樣也要積極建構國家或產業的新核心能力,如此才能面對來自競爭者的各種挑戰,維持台灣的永續競爭力!
本書無力提供在職場成功捷徑或輕軌,經博攬群籍與網訊,發現成功人士都有些共同特質:高度自信、戮力工作、注重健康、習性中規、胸襟大度、全觀性洞察力。各項特質容在本篇各章略繪粗梗,盼可佐助補料,燃亮自己或幫可助之士。


以上內容節錄自《跨域行政:初階理論與實務》許芳雄◎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51068.pdf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1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