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就算悲傷,也還是能夠幸福:我們如何談論悲傷,以及更好地與自我和解【英國Amazon精神暨心理學、情緒類暢銷書!】
滿額折

就算悲傷,也還是能夠幸福:我們如何談論悲傷,以及更好地與自我和解【英國Amazon精神暨心理學、情緒類暢銷書!】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9043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8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學習「如何悲傷」,
是理解「如何快樂」重要的第一步
*
悲傷是什麼?為什麼會悲傷?如何與悲傷共存?
──一段最完整的悲傷考察之旅

★繼《HYGGE!丹麥一年》、《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作家海倫‧羅素暢銷新作!
★未出版,已躋身英國亞馬遜精神暨心理學、情緒類暢銷書
★全球已授權6國語言,持續增加中
★亞馬遜、Goodreads讀者4星以上好評

╱╱把生活過好並不代表不能悲傷,
而是巧遇悲傷時,仍能好好地過╱╱

當悲傷來臨,我們習慣性厭惡「負面情緒」,逃避感受,甚至強迫自己儘快走出陰霾。書中,作者分享自身的悲傷旅程,從兒時妹妹死去的那天,接續而來的父母離異、成年後幾段失敗關係,到罹患厭食症等成癮行為,以及為人母之後的憂鬱情緒。藉此告訴讀者:我們需要給悲傷呼吸的時間,學會接受人生難免出現低潮,理解悲傷並不阻礙得到幸福的可能。只有當我們害怕悲傷的時候,悲傷才會讓我們生病。

本書幫助我們改變看待悲傷的觀點,作者以一貫迷人的敘述手法訴說,結合自身故事,以及當代心理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神經科學家的專業研究及建議,解答悲傷時如何照顧自己?如何談論悲傷?悲傷時可以怎麼做?讓我們對悲傷有更完善的認識,且在將來面對傷心、或者回顧悲傷過往之時,得以更好地應對。

那些悲傷告訴我們的事──

○悲傷是很重要的情緒,能讓我們停下來,思考現在身處的位置。
○如果我們可以有時間好好悲傷,而不是一直找事情讓自己「忙碌」,那麼,就可以更妥善應對。人之所以為人,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有時候,我們只需要「活著」就夠了。
○我們需要給予時間、善意、人性──給自己也給別人,我們需要給悲傷呼吸的時間。
○悲傷很正常。哀痛很正常。我們不該為自己的情緒道歉。
○哀痛是無法逃避的,當發生時,最好的作法就是團結一心,展現人類的情感連結,而不是更加分裂,或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
○當我們悲傷的時候,如果只是告訴自己要快樂起來,那樣反而會讓自己更加悲傷。
○如果有心事,就該找人說。不要寫在社群媒體上,不要在Instagram上發表長篇大論,也不要在臉書狀態上寫些讓人滿頭問號的內容,而是真的去找一個人訴說。
○能夠與悲傷共處,絕不是弱點,而是力量。
○沒必要沉浸在悲傷中。但是,只要讓悲傷自然存在──讓悲傷自行跑完所有過程──光是這樣就有幫助。
○走出戶外接觸大自然,讓我們學會如何好好感受悲傷──幫助我們做好精神上的防禦工事,真正發生「大事」的時候才不會崩潰。
○如果我們不放下手機,離開社群媒體,尋找生活的平衡──如果我們繼續失衡──一定會感到悲傷。
○不必否認自己的感受與生命的悲傷,但同時也要享受美好。
○人生會投來變化球,但我們要繼續往前走,以所能控制的資源,盡可能照顧自己、照顧彼此。
○悲傷幫助我們以更正確的方式評估情勢與身邊的人,並且讓我們以更體貼的方式思考。為別人盡一份力──展現仁愛與同理心,不為別的,只是為了彰顯人性。

【各界真心推薦】

RingRing╱療癒暖心作家
大姚Da yao╱圖文創作者
奶奶╱奶奶心理學自媒體創作者
范維昕╱藝術治療師、諮商心理師
高瑞希 Naima╱網路作家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趙函穎╱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

RingRing╱療癒暖心作家
在面對情緒的過程中,快樂是理所當然被接受的情緒,但大多數的時間裡,更常面對的是不快樂、悲傷的情緒,以為避而不見就能逃離,卻因為沒有好好面對,而在心裡不斷堆積。
「允許自己悲傷吧!」是閱讀這本書後第一個浮現的念頭,書中提及許多對於悲傷既有的成見,也說出悲傷來襲習慣採取的方式會如何影響生活。透過作者的帶領從如何感受悲傷、接受悲傷,最後療癒悲傷,放下悲傷不等於帶來快樂,但面對悲傷,可以找到面對人生難題的方法。
這本書推薦給不擅長面對情緒的人,或是容易被情緒困住的人,相信會改變你對情緒的想法,進而學習面對。

大姚Da yao╱圖文創作者
面對悲傷,往往會焦慮的掩蓋著這塊傷痛,但傷口卻依舊存在並且持續疼痛著。此書作者藉由自身經歷和諮詢各界專家的看法,陪伴你走過無數悲傷的夜晚,無論你是否經歷過人生劇烈的痛苦,都該學會如何應對不可預測的悲傷。讀著書中的文字,彷彿也重新正視了自己的傷口,一邊擦拭著自己的淚水,一邊療癒了悲傷的自己。所有悲傷都需要被照顧,所有悲傷都值得一個溫暖的擁抱。

奶奶╱奶奶心理學自媒體創作者
曾鬱悶難解一段話:「在被踩到界線的時候表示憤怒,是相當不成熟且不理性的行為。」也就是說,表達情緒是件幼稚的事情嗎?我這樣納悶著。直到遇見這本書,疑惑才漸漸清晰:「『公私分明』並且壓抑憤怒,這種想法不但不切實際,也會造成傷害。」「憤怒是一種驅使人向前的熱烈力量。」― p.134
感到憤怒是再自然不過的情緒。心理界線讓我們得以保有自我,不直接為主流規範而削足適履。不僅僅談論悲傷,也展現脆弱的勇氣、真實面對各種情緒,我深深著迷於作者苦中作樂的幽默口吻,倍感療癒又真實動人!

范維昕╱藝術治療師、諮商心理師
本書是作者的親身經驗,作者本著記者的好奇、求知與探究精神,以豐富的研究論文、相關書籍與訪談資訊作為參考地圖,踏上個人悲傷情緒的探索旅程。在介紹自身旅程的開端,作者從文化、社會期待、家庭等面向重新詮釋看待悲傷的角度,藉由去除偏見的阻礙,鼓勵讀者在好好陪伴自己經驗悲傷的過程中,感受到情感的連結,以及體驗生命的層次。
接受這些感受,給自己時間去感受,接納「夠好就好」,不用再為了某些標準擠壓自己。在全球受疫情所苦的當下,向自己與他人釋放出最大的善意!

高瑞希 Naima╱網路作家
遇到難以解決的情況,我們下意識會想強迫自己堅強面對、用正能量取代一切,然而,當我們習慣性地掩飾悲傷和憤怒等負面情緒,就容易蓄積到某一個階段就火山爆發,也是俗稱的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記者出身的海倫.羅素書寫《就算悲傷,也還是能夠幸福》通過她長年累積的採訪經驗,先從故事出發,再加上她對娛樂現象的觀察、蒐集科學實驗和歷史的相關訊息,試圖讓讀者明白悲傷並不可怕,反而是一個沉澱自己的契機,當我們越是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本源,反而越能曉得我們該怎麼解決。
以及,當我們願意察覺、關注自己的痛苦,也會在未來同樣理解他人的痛苦,為世界創造一個善的循環。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如果我們從小只被教育如何追求成功和成就,享受帶來的快樂和滿足,卻很少停下仔細消化難過和悲傷,那等於是否定了一部分的自己。當我們從來不曾好好認識自己脆弱而需要被接納的那一面,我們也失去了增進免疫力的機會。
悲傷是正常的。它甚至比成功、開心還要更常發生,但它能夠幫助我們認識世界上的一體兩面,為我們裝上更強韌的盔甲,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同理自己、同理他人。
不能悲傷、不敢悲傷、不曾面對悲傷的我們,並不會變得更強壯,也不表示生活中就可以排除悲傷。反之,我們只會變得害怕而且更加脆弱,然後,在面對他人悲傷之時,發現自己竟然無法好好愛人。
讀這本書,學習擁抱自己悲傷的那一面,你才會發現你的全貌多堅強。

【國外好評推薦】

在所有人的一生中,必定會有許多不快樂的時刻,這是人類生命經驗的一部分。學習「如何悲傷」,是理解「如何快樂」重要的第一步。
──麥克.威肯╱丹麥哥本哈根「快樂研究中心」(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執行長

這是一本激勵人心、有趣、而且相當實用的人生指引,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最常被誤解的情緒。對於想和自己各面向的情緒共處以獲得快樂的人,這本書非讀不可。
──羅莉‧聖多斯╱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Podcast「快樂實驗室」(The Happiness Lab)主持人

悲傷真的是很重要的議題,如果我們閱讀、吸收了這本書豐富的研究科普,以及親切的建議,並允許自己悲傷,我們肯定能更好過。
──凱西‧瑞森布克╱《愛的最後一幕》作者

這本書有著相當具說服力的論述,說明「接受悲傷作為人類經驗重要的一環」,最終將會引領我們走向更高的滿足感與更多快樂。本書充滿了動人的個人洞見,以及優秀的研究蒐集,並且重塑了悲傷的定義。
──安娜‧瓊斯╱作家、《衛報》專欄作家

海倫‧羅素文辭優美、發人深省地提醒我們,悲傷並非快樂的對立。她深刻的研究以及實用建議,為我們展示了那些悲傷時刻也許正是解鎖更多喜悅的關鍵鑰匙。
──英格莉‧費特‧李╱《喜悅的形式》作者

【書封設計理念】

以拿著雨傘、在雨中散步的人物插畫,傳達「下雨也沒關係,我們能為自己撐把傘,靜靜度過這場雨」,呼應書中所說的「悲傷來了也不要緊,給它一點呼吸的時間,不要急著好起來,靜靜陪自己度過這場情緒的低潮」。不同於過往論述悲傷的書籍,本書採用明亮柔和的配色,希望給讀者平靜的感受,在每一次悲傷造訪時,不把它視為毒蛇猛獸,並能用平和的心境面對。

作者簡介

海倫‧羅素(Helen Russell)

英國記者、「快樂學」專家。著有全球熱銷逾175,000冊的《HYGGE!丹麥一年:我的快樂調查報告》、及已被翻譯為20國語言的《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她的書融合機智的觀察、實用又溫暖的建議,在世界各地吸引了無數讀者。

曾擔任英國版《Marie Claire美麗佳人》雜誌網站編輯。現居丹麥,擔任《衛報》(The Guardian)北歐特派記者,並同時為《電訊報》(Telegraph)撰寫關於丹麥的專欄,以及為《觀察家報》(The Observer)、《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等媒體撰稿。

2021年,她開設了Podcast頻道《How To Be Sad with Helen Russell》,每週邀請來自各行各業的名人,分享他們與悲傷、憂鬱、焦慮相處的經驗。

作者官網:https://www.helenrussell.co.uk/


康學慧

英國里茲大學應用翻譯研究所畢業,從事專職翻譯多年。現居於寶島後山的小鎮,沉醉於書香、稻香與米飯香。譯作有《迷幻之境》、《小鎮書情》、《親愛的艾德華》、《幽靈社團》、《你發生過什麼事》(以上均由悅知文化出版)等。

前言

我們在陽光下吃柳橙。這裡是墓園,我們盤腿坐在剛修剪過的草地上。坐在我身邊的女人戴著紅色貝雷帽,她在哭。平常我們是不會在這裡見面的──通常我們會約在有甜點和打奶泡機器的地方。但今天,我和媽媽特地來到這裡,巨大的針葉樹讓我們變成小矮人,我們感受皮膚上的陽光,以及內心深刻的悲傷。一般人或許不會覺得這算是快樂出遊,但這趟旅程很重要──我知道。因為我花了八年的時間研究這個世界是否快樂,過程中不小心讓自己成了悲傷專家。
我察覺到,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很多都過度執著於追尋快樂,以致於對感受悲傷產生了恐懼。剛失去心愛親人的人跑來問我,要怎樣才能快樂起來。剛被裁員的人。失去房子的人。分手的人。負責照顧別人卻沒有好好關懷自己的人。遭遇過極度恐怖經歷的人。他們全都問我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我不快樂?」我會盡可能解釋,有時候,人需要悲傷。經歷失落之後,感覺悲傷是理所當然的;發生難過的事情之後,憂傷是很正常的反應。然而,太多人習慣性地厭惡「負面情緒」,我們不肯承認這些情緒,更不可能正視這些情緒,並准許自己去感受、消化。我數不清有多少次聽人說,「我只是想要快樂」,但他們明明處在不可能快樂的狀況下。當我們失去工作、房子、戀情、親人,任何東西──感覺悲傷沒有什麼不對。
悲傷的定義是:當人感受到痛苦的情緒,感覺到失落、無助、絕望、失望時的自然反應。無可避免。正如南非的戴斯蒙・屠圖大主教(Desmond Tutu)所言:「我很遺憾必須這麼說,但我們無法選擇要不要苦難。」小説《公主新娘》(Princess Bride)中的衛斯理也說:「人生就是苦……會說不是的人,一定是想賣什麼東西給你。」
悲傷難免,所有人都一樣──有時候,甚至會以令人痛不欲生的可怕方式發生。問題是,大部分的世人都不太善於處理悲傷。這樣的狀況會導致經歷悲傷的人遭到孤立,讓想要幫助親人度過艱難時期的人感到困惑。
悲劇總是會發生。人總是會失去些什麼。別忘了還有日常發生的各種考驗──輕則只是枯燥無聊,重則會讓人灰心喪志、失去動力。悲傷比快樂更多層次、更複雜,而且無所不在。我們無法避免悲傷,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以更好的方式面對,而且我們早就該討論這件事。因為目前處理所謂「負面情緒」的方法效果很差──更別說其實悲傷可以帶來幫助。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ren Aabye Kierkegaard)寫道:「憂愁悲傷中自有喜樂。」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研究人員發現,接受並允許一時的悲傷,有助於改善對細節的注意力,增強毅力,讓人變得更慷慨,甚至更感謝我們擁有的一切 。悲傷是有意義的。悲傷會讓我們知道狀況不對,但我們必須願意傾聽。悲傷是一種暫時性的情緒,所有人都偶爾會感受到,例如當受傷的時候,或是生命中發生了不好的事。悲傷是一種訊息。
人類這個物種必須彼此依賴才能存活,而悲傷這種情緒讓我們記住這件事 ──因為逃避悲傷最常見的方法,就是乾脆不去感受。例如,因為害怕受傷而拒絕親近別人(我曾經這樣……);或是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追求有意義的目標(我也曾經這樣……);或是以上癮的方式隔絕痛苦、麻痺感受,藉此「保護」自己(舉手)。也可能不停工作,像在輪子裡奔跑的倉鼠一樣在人生中瞎忙;滑手機看社群網站,藉此逃避那些不舒服的感覺。真的只是舉例而已喔……(我怎麼覺得有點熱?)。如果我們企圖逃避悲傷,就算只有一點點,也會限制我們的存在,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危機,因為普通的悲傷可能會惡化成更嚴重的問題。
根據多項研究,壓抑負面或憂鬱的念頭到了一定程度時,後果會非常慘烈,如造成憂鬱症狀,但偏偏很多人每天都這麼做。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偉格納(Daniel Wegner),曾經在一九八七年進行過一項知名思想試驗,他要求受試者不要想白熊 ,這個實驗的靈感來自於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司基,他曾經寫道:「嘗試一下這個任務:不要想北極熊,然後你就會發現那個可惡的動物每分鐘都出現在腦海中。」
為此,偉格納決定試驗一下。
在五分鐘的時間內,受試者被要求不要想白熊,但每次白熊出現在腦海時就要搖鈴。第二組受試者則是想什麼都可以,但同樣地每次白熊浮現時就要搖鈴。相較於壓抑想法的第一組,第二組「表現組」搖鈴的頻率低了很多。第二次的實驗也做出同樣的結果,偉格納之後與心理學家理查・文茲拉夫(Richard Wenzlaff)合作,進一步測試這個理論,確認當我們刻意不去思考或感受悲傷的事,會讓我們更容易焦慮、產生憂鬱念頭與症狀。
我的親身經驗絕對是這樣沒錯。
我瞭解「悲傷」的程度,不亞於我對「快樂」的瞭解。對我而言,這本書也不單純是專業上的研究。我最早的記憶是妹妹過世那天,她死於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沒過多久,我的父母離異。我和自己的關係一直不太好,和食物的關係也不好。我經歷過事業低潮,也有過幾段慘烈收場的戀情。不孕症、試管嬰兒、臥床安胎,這些都不是什麼值得慶幸的好事。就連帶來最大喜悅的事也會帶來挑戰。這些挑戰本來就夠難應付了,而我們文化中不愛談論悲傷的毛病,使得困難度又再增加。很多人從小就認定「只要不說,就不會造成傷害」,很長一段時間,「不說」悲傷的事被視為堅毅的象徵。其實恰恰相反。在這個時代,學習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感受悲傷,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甚至比以前更重要。
寫作這本書時,世界正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受全球大流行疾病所苦。自從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許多我們依賴卻習以為常的事物都消失了。因為封城,我們被迫放慢速度,剝除了外界干擾,我們更能清楚聽見自己內心的對話──不能暫緩,也不能以「正常」生活的忙碌作為逃避手段。我們與親愛的人分離。有些人很孤單。有些人很害怕。有些伴侶困在家裡之後才發現,原來和對方的感情之所以能夠維繫,全是因為不必朝夕相處。沒有人確切知道未來的世界會怎樣,也沒有人知道是否能恢復疫情開始前的狀況──無論是經濟或情緒層面,因為失業率驚人,經濟蕭條的危機迫在眉睫。許多人將有所失去,所有人都會感覺到有些不一樣。因為我們與世界連結更緊密了──以現在的狀況,至少在網路上是這樣──我們更能感知到周遭的狀況。
攻擊跨性別者權利的行為與「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提醒我們還是有很多值得悲傷的事。新冠肺炎對黑人族群的衝擊之大,已經到了不成比例的程度,感染率與死亡率都高出許多。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的資料,黑人的新冠肺炎致死率比白人高出四倍。倫敦大學學院(UCL)的新冠肺炎社會研究也發現,黑人、亞裔及其他少數族裔,也就是所謂的BAME(Black, Asian, and Minority Ethnic)族群背景的人(那是他們的用詞,不是我的 ),他們在封城期間憂鬱或焦慮的程度比較高。 根據最新的蓋洛普年度調查, 我們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悲傷、憂慮、憤怒,遍及全球。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估計,全球有大約兩億六千四百萬人受憂鬱症影響。 當然啦,悲傷不等於憂鬱症(我最清楚:劇透警告,兩種我都經歷過)。世界衛生組織將憂鬱症定義為持續性的悲傷,並且對原本有獎賞作用,或帶來樂趣的行為失去興趣,或感覺不到喜悅。憂鬱症通常會影響睡眠與食慾,造成注意力難以集中。
憂鬱症有六種常見的類型:第一種是重鬱症,也就是很多人聽到「憂鬱症」這個詞的時候會想到的那種──一種臨床疾病,具備符合世衛組織定義的症狀。此外,還有持續性憂鬱症,或稱「輕鬱症」,即為持續兩年以上的低落情緒,但沒有重鬱症那麼嚴重。除此之外還有躁鬱症、季節性情緒失調、名為「經前不悅症」的嚴重月經前症狀,以及在孕期或生產後一年內發生的妊娠憂鬱症(也稱為產後憂鬱症)。
臨床憂鬱症非同小可,通常需要專業治療。 不過,拒絕正視無法逃避的一般悲傷──並且不知道如何應對──可能導致憂鬱症(請參考前面文茲拉夫與偉格納的實驗結論)。
因為,悲傷是「正常的」。
我為了本書第五章的內容,而去採訪美國古斯塔夫阿道夫學院(Gustavus Adolphus College)哲學系主任佩格・歐康諾(Peg O’Connor),她說:「現在有很多人認為只要不快樂就是得了憂鬱症。但生命本來就不是那樣──情緒的種類非常多,很多種狀態都屬於正常範圍。亞里斯多德說過,快樂是一種持續的活動;它的定義不是『永遠不會感到不快樂』,也並非『永遠不會發生難過的事』。人生本來就很難,本來就會有挑戰──但不表示我們不能擁有美好的人生。」我訪問丹麥快樂研究中心(The 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的執行長麥克・威肯(Meik Wiking),詢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他告訴我:「進行快樂研究的人員必須表明,沒有人是時時刻刻都快樂的,這點非常重要。在我們稱為『人生』的人類經驗裡,悲傷也是其中一部分。」
讓我們悲傷的事,很多無法預料。很少有人能預見二○二○年會被新冠肺炎弄得天下大亂。但有些悲傷是可以預期的──甚至可以排定時間。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人生往往呈U形發展, 也就是說,我們最快樂的階段是在人生剛開始和快結束時,中年時則有明顯的低落。經濟學家大衛・布蘭福勞(David Blanchflower)與安德魯・歐斯沃(Andrew Oswald),在一九九○年代開始注意到人生滿意度重複出現的模式。二○一七年,根據他們公布的統合分析報告顯示,滿足感會在成人期的前二十年逐漸下滑,四十多歲時降到谷底,然後再次慢慢往上爬,到了晚年階段幾乎是開心得不得了。雖然有人會認為,都快死了怎麼可能開心,但這確實是全世界普遍的趨勢。二十五到四十歲之間失去快樂的程度,差不多等同非自願失業的三分之一。
他們原本推測,這樣的凹陷是中年負擔太重所造成──工作壓力、財務煩惱、顧老顧小。但後來科學家發現,這樣的模式也發生在黑猩猩身上。 這表示這樣的模式根植於生物、甚至是演化因素,並非來自背負巨額房貸的壓力。一派的理論認為,人類與其黑猩猩親戚需要在資源較少的階段感受到高度快樂,例如童年或老年。另一派的理論認為,當我們逐漸老去,生命盡頭逐漸逼近,我們會將資源投注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方面──例如人際關係──因此形成倒吃甘蔗的狀況。 換言之,我們不再追逐名聲、法拉利、大香蕉,而是學會享受和家人相處的時光。這個想法很不錯,但沒有人能夠確認。這個U形模式的謎團,目前依然沒有確切的科學解釋 (趁早習慣吧:腦科學是一門還在發展的學問)。不過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我們全都會經歷人生的痛苦事件,也全都必須度過悲傷的時期。
這樣的時刻,應該最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與人類同胞的情感連結,然而,我們卻往往感到最孤單──我們躲起來,而不是走出去。我們可能會羞於承認自己很悲傷。其他人也可能會因我們的悲傷而尷尬。我們可能會因為他們感到尷尬而尷尬。無論如何,我們感到羞恥(第7章將進一步探討)。
許多人會本能地告訴自己「不應該」感到悲傷,因為其他人比我們更慘。我們擔心自己的悲傷──我們自己的傷痛──相較於其他人會顯得不夠「正當」,甚至沒有「資格」。但痛苦就是痛苦,無論多私人。這句話的意思並非是要小看別人的痛苦,或是不當一回事;而是我們也必須察覺、關注自己的痛苦。我們必須關心周遭的世界並且幫助他人。但,我們依然會受傷。如果我們感到悲傷,就該讓自己好好感受悲傷,准許那樣的情緒流過內心,因為悲傷可以很有幫助。所有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悲傷。
沒有人可以時時刻刻快樂。低潮有助於讓我們更懂得珍惜顛峰,學會得到真正的滿足,我們也必須和「悲傷」做朋友。過去四十年來我一直在學習,從失去、心痛、友誼與家庭生活學習,經歷過上癮、逆境、憂鬱症。這本書中所舉的「悲傷」例子並非所有人都適用,也或許我們每個人感受到的「悲傷」都不一樣,但步驟都是一樣的,藉由分享我的故事,希望鼓勵大家也能做到。我們各自不同,但是異中存同。
寫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諮詢過各種領域的專家──從心理學到神經藥理學,從悲傷諮詢到基因學,從心理治療到神經科學,從醫生到營養學家。這些專業人士全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幫助我們度過新冠病毒造成的後續影響,他們一致同意,整個社會都需要學會以更好的方式感受悲傷。不妨現在就開始。
其他熱愛悲傷的同道中人也帶給我很多鼓勵:漫畫家、作家、諷刺作家、探險家、偶像、朋友、家人,所有誠實又勇敢的人。還有許多與我生命交會的人:從我在電視上看到的人,到我讀過的作者、聽過的歌手,以及那些分享故事、建議如何好好感受悲傷的人。這本書中經常提到失去,因此我將用「哀痛」這個詞統一表達。悲慟與悼念通常與死亡有關,但哀痛可以用來形容失去活著的人──我們全都經歷過。
這本書將教你如何好好感受悲傷。分享經驗與想法,幫助所有人明白我們並不孤獨。悲傷難免會發生,因此我們不如學會怎樣正確面對。學會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悲傷,大家就能更快樂。

目次

前言

第一部 悲傷時如何照顧自己
1 不要抗拒悲傷
2 降低期望
3 慢慢來、給善意
4 避免自我剝削
5 避免過度行為
6 記得要生氣

第二部 如何談論悲傷
7 甩掉羞恥
8 不要再為感受而道歉
9 終點謬誤
10 顛峰症候群
11 擴展視野
12 更加拓展視野
13 臨界點
14 信任專業
15 伙伴制度
16 需要支持網

第三部 悲傷的時候可以這樣做
17 服用文化維他命
18 閱讀悲傷
19 走出去(動起來)
20 讓心靈均衡
21 身體也要均衡
22 為別人盡一份力

後記
附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