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滿額折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9037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的內容探討如何形塑信仰群體,建構當代台灣教會的圖像。收錄的十篇論文分別透過舊約聖經的啟發(拉9–10和賽61的上帝子民概念、十二先知書的餘民觀念)、新約聖經的詮釋(約14:12、林前9:19–23、弗4:1–16)、化解衝突重新塑造信仰群體、形塑基督徒德性、發展教會講道的宣講、善用禮拜的音樂與詩歌,還有強化教會與流行觀念的對話關係,來建造二十一世紀台灣教會的信仰群體。

本書的內容呈現一部分教會的「拼圖」畫面,邀請讀者與信仰群體繼續思考與對話,建造更為多樣與豐富的教會圖像。

作者簡介

曾宗盛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舊約助理教授


孫寶玲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新約教授


賴弘專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舊約助理教授


吳孟翰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徐萬麟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舊約助理教授


張志偉(以撒.瓦歷斯)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陳寬義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歷史神學助理教授


陳尚仁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倫理學助理教授


蔡慈倫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實踐神學副教授、校長


林汶娟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會音樂助理教授、企劃主任

序言

去年(2021)五月17–19日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舉辦雙連講座教牧研習會,主題為「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此次研習會適逢五月中在台灣社會爆發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本土案例期間,因此講座改為線上舉行。在此疫情下,重新思考「教會論及如何形塑信仰群體」這議題,具有時代意義。
本書內容源自此次講座十位講師發表的演講及回應者的回應內容,收集編輯出版。非常感謝各位演講老師們將講座的講稿修改為出版的內容與格式,也謝謝各位回應的先進們提供回應文,讓讀者可以透過回應內容參與對話。本書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講座的演講內容,第二部分為回應文。

目次

序言與導讀 曾宗盛、邱凱莉

第一部 講座發表論文

第一講 教會與基督教錫安主義:反思今日台灣教會的教會觀/曾宗盛
第二講 塑造教會的「更大的工作」:約翰福音14:12對今日教會的意義/孫寶玲
第三講 「聖潔/公義種子」對今日教會的意涵:分析與比較以斯拉記9–10章和以賽亞書61章中的上帝子民概念/賴弘專
第四講 「像/不像」的意涵:哥林多前書9章19–23節所呈現的教會觀/吳孟翰
第五講 從十二先知書探討餘民概念的信仰團體/徐萬麟
第六講 以弗所書4:1–16:「基督的身體」隱喻對當今教會的反思/張志偉(以撒.瓦歷斯)
第七講 牧者如何回應當代「教會信仰重塑」的呼召:從尼布爾的人性論回看愛德華茲的教會重塑抉擇/陳寬義
第八講 教會作為形塑基督徒德性的學校/陳尚仁
第九講 以「教會的宣講」(Church's Preaching)形塑信仰群體的生命/蔡慈倫
第十講 「當代敬拜」風潮的興起對會眾唱詩及信徒形塑之影響/林汶娟

第二部 講座回應文

回應第一講 周學信
回應第二講 周學信
回應第四講 曾思機
回應第五講 葉志達
回應第六講 陳安安
回應第七講 董家驊
回應第八講 楊順從
回應第十講 田展艾

書摘/試閱

導讀
簡介本書各講內容及回應

這十講內容呈現什麼樣的「教會論」圖像?我們可以從各講內容思考與形塑什麼樣的信仰群體?以下簡介十講演講╱論文的內容,讓讀者可以了解各講演講的內容大要:

1. 第一講曾宗盛老師的講題是〈教會與基督教錫安主義:反思今日台灣教會的教會觀〉。
討論基督教錫安主義在台灣教會的影響。近年有些台灣教會慶祝猶太節期和支持以色列,顯然受到美國基督教錫安主義的影響。作者分析錫安主義和基督教錫安主義的信念、議程與行動,並引述布魯格曼(W. Brueggemann)的聖經神學反思,邀請台灣教會牧長與基督徒重新思考基督教錫安主義的影響所產生的後果,以及關心以巴衝突的議題。本文結論建議台灣教會牧者與基督徒深入反思教會與「種族主義」(racism)的關係,提醒台灣教會應避免重蹈反猶主義的覆轍,同時也應關心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軍事統治下遭受不公義的壓迫,關心人權與族群平等公義的議題。

2. 第二講孫寶玲老師的講題是〈塑造教會的「更大的工作」:約翰福音14:12對今日教會的意義〉。
以往華人教會對於約14:12「更大的工作」的理解,傾向連結於「神蹟奇事、教會增長、人數倍增、宣教成果等」議題,並由此發展出不同教會觀與模式。孫老師在本文邀請讀者重新思考,約14:12「更大的工作」一詞的意義。他分析約翰福音的敘述架構、敘述目的、文學特色及神學重點,從此說明約14:12「更大的工作」的意義並非指向教會增長或神蹟奇事,而是建立在相信耶穌基督與跟從他,效法耶穌的榜樣(例如耶穌為門徒洗腳作為實踐彼此相愛的榜樣,約13 章),在聖靈的啟迪與帶領下,回憶與實踐耶穌彼此相愛的誡命,展現門徒的生命意義,建立群體倫理。總之,「更大的工作」就是在聖靈的啟發中,實踐耶穌基督吩咐彼此相愛的誡命,因為主耶穌就是最好的榜樣。

3. 第三講賴弘專老師的講題是〈「聖潔╱公義種子」對今日教會的意涵:分析與比較以斯拉記9–10章和以賽亞書61 章中的上帝子民概念〉。
本文分析及比較以斯拉記9–10章和以賽亞書61章兩段經文對上帝子民身分認同的理解。拉9–10章的「聖潔種子」和賽61章的「公義種子」分別對於歸回時期「誰屬於上帝子民」提出不同的理解,也產生不同效應影響。以斯拉傳統強調唯有「聖潔種子」有權居住在猶大地,並以「血脈」作為群體界限,與「那些地的眾民族」劃清界線。相對的,以賽亞傳統則以「公義」作為群體界限,呼籲上帝子民實踐公義的行動,並以「公義種子」作為列邦民族認識上主的管道,見證上帝的榮耀。本文結論指出,拉9–10章和賽61章對於上帝子民身分提出不同的理解,幫助今日牧者與基督徒深入思考,二十一世紀的教會要塑造什麼樣的教會觀。

4. 第四講吳孟翰老師的講題是〈像╱不像:哥林多前書9章19–23節所呈現的教會觀〉。
使徒保羅身為猶太人,他在哥林多前書8:11–11:1討論偶像和拜偶像的食物時,提到面對猶太人,自己就像(hōs)猶太人(9:20)。多數中文聖經將hōs 一詞翻譯為「是」、「做」、「作」、或「成為」,然而這翻譯消減了保羅在經文裡想要凸顯的認知張力。吳老師指出,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裡引用hōs 一詞,同時包含「像╱不像」的意涵。這是為了讓教會信徒對於自身及對於他人跨越既有的認知,洞察自己思想的盲點,檢討與走出自我中心的限制,參與在上帝的新作為裡。保羅在哥林多前書9:19–23 運用「像╱不像」這一詞所帶來張力,讓人可以檢視自己的既成觀念,不固守自己的成見,樂於與他人互動及相互理解,分享福音的益處。如此的理解,幫助今日的牧者與基督徒在接觸「不同文化、族群、語言、宗教等時,」不斷被上主更新,跨越既有的認知,開闊自己的視野,參與在基督的福音工作。

5. 第五講徐萬麟老師的講題是〈從十二先知書探討餘民概念的信仰團體〉。
從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前五世紀,以色列人經歷了獨立王國、滅國流亡、歸回故鄉,以及在波斯帝國統治下的生活。徐老師分析十二先知書中「餘民」的概念在前述不同時期發展出的意義。他以「災難、審判、拯救、存留」四個核心概念來說明「餘民」的意義,並歸納出六個重點提供今日教會作反省。
1)以色列蒙受災難,源自人民不斷的犯罪、背約。
2)神的審判無可避免,先知宣告全然的滅絕。
3)以色列的被擄與流亡。
4)神對以色列的拯救作為,創造了餘民。
5)餘民在末後的日子是新的信仰群體。
6)餘民歸回耶路撒冷受神的治理。
本文結論指出:十二先知書的「餘民」概念顯示,在歷史中上帝審判以色列人之後,仍拯救一群人做為「餘民」,讓她∕他們繼續生存,傳承信仰,見證上帝的作為。而這一群「餘民」在變動的時代裡,不斷追求上帝的真理,繼續持守自己身為上帝子民的身分。這種奮鬥的精神為二十一世紀的教會觀注入新活力。

6. 第六講張志偉(以撒.瓦歷斯)老師的講題是〈以弗所書4:1-16:『基督的身體』隱喻對當今教會的反思〉。
本文探討弗4:1-16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tou sōmatos tou christou)」的意義。以撒老師指出,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如同基督道成肉身一般,「具體地與這世界的政治、經濟、社會和宗教的各個層面緊密相連。」因此,在這世界裡,教會不只具有宣教的使命,同時也要和社會的各層面進行對話。在此脈絡下,以弗所書運用「教會作為基督身體」這隱喻,一方面呈現教會在世上的本質,另一方面指出,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是在這世界具體地彰顯出基督生命的特質。本文結論提出三個重點:
1)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在世上成為耶穌自己」,繼續透過基督的身體來教導、訓練、服事、陪伴、安慰及關心世上的人。
2)身體和頭的關係顯示教會各肢體與耶穌基督的關係。耶穌基督是教會的頭,發號司令使身體可以配合行動。而作為基督身體的教會是各肢體,生活在基督的帶領下,展現生命活力。
3)基督的身體具有普世和宇宙的向度,就是「基督在宇宙中的治理和掌權,表明耶穌基督不僅是教會內部的身體,也是宇宙萬物的主宰。為此,基督徒的責任不只是在教會,也是在社會裡面。」

7. 第七講陳寬義老師的講題是〈牧者如何回應當代「教會信仰重塑」的呼召:從尼布爾的人性論回看愛德華茲的教會重塑抉擇〉。
本講探討當教會內部發生衝突時,如何化解衝突並且重新塑造信仰群體?陳老師認為應當去分析衝突的原因,檢視教會內不同團體的價值觀,例如從教會歷史的脈絡來看教會設立的目的(教會觀)及傳福音的方法(實踐神學)。接著作者分別探討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從神學美學的視角,而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則從人性的視角,來檢視教會建構的目的及教會的型塑╱重塑。兩者的共同點是,當個人與教會團體「能有意識的認識到自己的自我中心與偏行己路之際,即能知罪又願悔改之時,就是教會重塑的起點。」作者在結論中提出三點建議:
1)透過查考聖經上帝的話「找回建構該教會的價值根源以及目的,成為真信徒來向世界作見證。」
2)牧者要決志成為真實信仰者,「也要有對人罪性敏感與從神心意為原則出發的應對智慧,盡力於所呼召的,將結果憑信心交託。」
3)牧者需要成為「體貼上帝心意,誠實宣告並正確傳達上帝話語的人,傳道人要有走先知之路的自覺與抉擇。」

8. 第八講陳尚仁老師的講題是〈教會作為形塑基督徒德性的學校〉,探討近數十年來德性(Virtues)在形塑基督徒身分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陳老師指出由於時代背景的限制,亞里斯多德和阿奎那並未討論多元文化情境下的道德多樣性,也未說明「個人德性發展與自我整合之間的關聯」。進入二十世紀後半葉,1980年代以後,侯活士提出了「敘事」的觀點來討論德性形塑的主題。侯活士以「教會作為美德的學校」之觀點來闡述教會論,認為教會是「一個忠實於上帝的信仰社群」,相信耶穌基督是主和聖經是上帝的話語。
教會承載上帝拯救的敘事,培育信徒詮釋聖經的敘事、信仰、教會傳統,並以此敘事觀點看待生活與世界。換言之,教會的敍事提供了一套不同於現今世界與社會的價值觀。因此,教會能夠作為形塑基督徒德性的學校。此外,陳老師指出,在台灣教會史上,許多信仰前輩成為典範,都是形塑我們基督徒品格的重要元素。本文結論提出現今教會可以反省的幾點思考。

9. 第九講蔡慈倫老師的講題是〈以「教會的宣講」(Church’s Preaching)形塑信仰群體的生命〉。
本講以教會論的視角來說明講道是「教會的宣講」,而聆聽講道則是「群體的共同聆聽」,因此講道不同於一般公眾演說。接著蔡老師分析近年來教會的講道信息傾向個人主義化的原因,接著闡述「教會的宣講」的神學意涵。作者進一步透過二十世紀二位著名的神學家P. T. Forsyth 和Karl Barth 的觀點來進行神學反思,並延續這兩位神學家的觀點,融入講道學的討論。最後作者以講道的五個基本要素(講道者、聽眾、信息、禮拜的情境、聖靈的工作)提出具體建議提供給牧者與讀者參考,如何具體實踐「教會的宣講」之精神。

10. 第十講林汶娟老師的講題是〈「當代敬拜」風潮的興起對會眾唱詩及信徒形塑之影響〉。
本文首先提及在初代教會的會眾唱詩中,包含讚美上帝及彼此教導與勸誡,以此形塑信仰群體。後來隨著基督教信仰向外宣教擴展,詩歌成為宣揚正統信仰的重要媒介。會眾唱詩在教會的「主日敬拜、節期慶典、禱告聚會、團契交誼、教育,外展宣教等」活動上扮演重要角色。在傳統上,會眾詩歌的內容重點聚焦在歌詞上。不過,近年來「當代敬拜」逐漸風行全球之後,會眾唱詩的角色與功能出現新的變化,詩歌的音樂性甚至高於歌詞的意義。這風潮不只影響了教會會眾唱詩的風格,也形塑信徒的信仰內涵。事實上,當代敬拜呈現的文化不只來自基督教信仰,更多是受到教會傳統與社會文化的影響。林老師在本文探討「當代敬拜」的歷史沿革與神學主張,分析「當代敬拜」詩歌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
其次,從當今普世教會的現況中,「審視此風潮對會眾唱詩與信徒形塑的影響;最後以保羅及宗改家主張為根基,提出在當今處境中恢復並提升會眾唱詩功能的牧養建議。」

摘要上述十講的內容之後,本書的第二部分收錄各方先進們對上述演講所做的回應(其中收錄八篇回應文),這些回應者依序為周學信教授(中華福音神學院)、曾思機教授(台灣正道福音神學院)、葉志達牧師(台北東門長老教會)、陳安安教授(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董家驊牧師博士(石牌信友堂)、楊順從教授(南神神學院)、陳克安牧師(中壢長老教會)、以及田展艾教授(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讀者們可以從各講的回應內容中,從不同角度進一步解析演講的內容,並與之對話。在這些回應文裡,有些對演講的內容進一步延伸討論;有些補充演講內容未討論的主題;有些則對演講內提出問題,加入不同觀點的討論。這些回應文讓本書各講的內容更為多樣與豐富,讓讀者看見二十一世紀教會觀的不同面貌。深深感謝各位回應先進們的參與及貢獻。


* 結語

綜合本書十講的內容要點與回應文讓讀者可以看見,形塑二十一世紀的教會―信仰群體是艱鉅挑戰與美好應許。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以基督為頭,各肢體發揮不同功能。教會不只聯結於基督,也參與在這世界,見證上帝對世人的愛。正如耶穌在世一樣,聆聽世界的苦難聲音,伸手安慰扶持世間的悲傷者,醫治受傷者,讓軟弱的人再次剛強,並抵抗世界的不公義,反抗剝削與欺壓,讓人得自由。
在這形塑信仰群體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從研讀與解釋上帝的話語――聖經中,明白教會――基督的身體╱信仰群體如何在新時代的挑戰中不只保持信仰傳統,也更新變化,見證上帝的奇妙作為。並且從誤入歧途或教會內部衝突中反省與悔改,重新回到信仰的道路,透過傳講上帝的話語、敬拜與詩歌、實行愛與公義,成為造福基督身體與社會的信仰群體。總之,基督信仰群體與個人需要依靠基督耶穌,在聖靈的帶領與啟發中,實踐耶穌的愛,做美好的服事。
本書的內容透過演講者和回應者的參與貢獻,提供一幅未完成的「拼圖」。它邀請台灣教會的牧長與各位讀者接續加入更多的「拼圖」,進入更多的對話與實踐,共同建造二十一世紀以基督為首、實踐基督大愛的教會,形塑更健康與活力的信仰群體。

--主編:曾宗盛、邱凱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