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以肺為宗 以腎為基:王唯工教授養生書(簡體書)
滿額折

以肺為宗 以腎為基:王唯工教授養生書(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6 元
定價
:NT$ 276 元
優惠價
8724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中醫現代化、科學化的開山之作。

2.所創的氣血共振理論一方面與傳統中醫的精神極為契合,另一方面還能夠進行數字化與公式化,這是此前倡導中醫現代化、科學化的人所沒有做到的。

3.深入淺出地解釋了許多現代病的病因和診治重點,對中醫的許多概念和原則進行了數學、物理、生理學上的解釋。

4.讓中醫以科學語言與普通大眾進行溝通的方法,讓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人也能理解中醫的內涵,理解“氣”“經絡”“陰陽五行”等之於人的意義。

5.內容形式新穎、視角獨特,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博士從科學的角度,以實驗驗證傳統中醫的觀念和智慧。既有繼承發揚,又有批判揚棄。沙裡淘金,真實可信。

 

本書以相當篇幅從生理學的角度剖析了二氧化碳在人體流竄的嚴重後果,分析了“濕的堆積”“鈣的消耗”所造成的老化的過程,認為人體老化的主要原因就是肺的功能退化了。同時,作者還統合了《內經》《難經》等古籍中對腎解說之不同,凸顯了腎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對傳統氣功與養生做了以現代生理學為基礎的分辨與解析,揭示了中醫傳統養生的內在奧秘。作者在書中除了和讀者分享修煉內功的經驗和心得,他還以脈診儀實測練功前後氣血共振的振幅變化,為居家養生保健提供了科學的數據。

作者簡介

王唯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博士,台灣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 1969年就讀於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 1973年獲博士學位。 1988年與多位中、西醫研究人員進行合作研究,製成脈診儀,並在多個大醫院進行臨床觀測。王唯工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傑出貢獻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發明獎。同時,他也因此項發明而被收錄於“馬奎斯世界名人錄”中。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

王晉中,台灣大學電氣系學士,美國加州柏克利大學電氣工程博士,自幼受父親王唯工教授中醫科學化的研究的影響,大學時期就參與了第二代脈診儀的研發。赴美留學畢業後曾任美國通用電氣研發總部研究員,東芝美國醫療研究院實驗室經理。曾領導並完成了東芝首台時間飛行(Time of flight)PET/CT原型機的研發。

名人/編輯推薦

王老師的理論,幫助我把所有的知識孤島聯繫到了一起。

——正安康健創始人 梁冬

王教授的理論從數學、物理及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合理的,他替數千年的中醫打下了科學研究的基礎。

——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學會會士、斯坦福大學電氣博士、台灣大學校長 李嗣涔

中醫確實需要科學化,本書是應時而生。

——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院士 馮元楨

編者前言

關於“中醫科學化”,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幾種不同的聲音。有一群人將科學化解釋為西醫化,認為中醫落後於西醫,不屑於從事氣與經絡的科學化研究;另有一群人認為中醫本身是另一套獨立的體系,和科學不相關,只需要回到中醫體系中研究經典就好;還有一群人認為中醫體系即是科學的體系,不需再於此多作辯證,應思考中醫本身的優勢,以中醫的思維來思考中醫的未來。當然,也有一群科學家,不論主客觀條件如何,不管理念如何分歧,他們在相信中醫的信念下,默默地為中醫的科學化和中醫的現代化努力著。

在這當中,最具時代意義的,當屬王唯工教授的論述。

王唯工教授通過脈博與生理現象的關聯,以壓力和共振理論來類比血液在人體中的運作,成功地突破了中醫科學化的困境。他不僅為傳統中醫建立了一套現代化的語言系統,同時也為長久以來破綻百出的西方循環理論找到了一個新出口。更難得的是,他所獨創的這套氣血共振理論一方面與傳統中醫的精神極為契合,另一方面還能夠進行數字化與公式化,這是此前倡導中醫現代化、科學化的人所沒有做到的。

王唯工教授以此理論為契機,開啟了一連串的科學實驗和長達數十年的臨床驗證,隨著一本本圖書的問世,他的氣血共振理論也日趨完善。他深入淺出地解釋了許多現代病的病因和診治重點,對中醫的許多概念和原則進行了數學、物理、生理學上的解釋,這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命科學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我們看到,在這些先後問世的著作中,王唯工教授不僅通過氣血共振理論對病毒感染、高血壓、心血管堵塞、水腫等疾病提出了嶄新的看法,他還結合傳統中醫和現代科學的理論對腎、肺以及頸等人體關鍵部位提出了獨特的見解。王唯工教授用他獨有的血液循環與能量醫學的觀點,告訴大眾如何通過正確的飲食和運動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他一再主張:“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通過對這套理論的不斷探索、擴展和延伸,他找到了一個讓中醫以科學語言與普通大眾進行溝通的方法,讓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人也能理解中醫的內涵,理解“氣”“經絡”“陰陽五行”等之於人的意義。

王唯工教授以科學說中醫,讓我們很自然地對中醫的科學基礎充滿了信心。中國台灣省的著名老中醫馬光亞先生評價說:“古人言脈,大都是在脈的形像上兜圈子,王教授則是研究脈的原理,認定‘氣’是脈的原動力,並具體說明氣血共振的道理,這是更上一層的成就。”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院士馮元楨先生說:“中醫確實需要科學化,本書是應時而生。”

當然,一個新理論的誕生,也必然將面臨觀念、臨床以及時間的考驗與修正,甚至必須要面對一些非理性與教條式的反對。而且,這套書所闡釋的中醫的科學基礎也還有待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作者認為,作為一個現代中國人,我們不僅要研究和發揚傳統中醫的王道醫術,也要利用現代醫學的優點,像靶向治療、外拉手術甚至器官移植等就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並應用。西醫的理論,治病的方法,藥物的開發多是依靠統計學,也就是所謂的相關性,他對這些問題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這本應是人類醫學相輔相成的一體兩面,我們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爭論孰是孰非上。所以,作者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投入中醫科學化、現代化的研究中,希望可以用大規模的人體實驗,有系統的分類,有層次的規劃,來證明中醫的實用性,來闡明中醫診治和中藥配方的科學原理。他希望這套書可以作為一個墊腳石,能讓後來者充分利用,進而用力地踏著它奮勇向前。

正如習近平主席於2020年6月2日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說的:“要加強研究論證,總結中醫醫藥防治疫病的理論和診療規律,組織科技攻關,既用好現代評價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幾千年的經驗,說明白、講清楚中醫藥的療效。”作者數十年前探索中國傳統中醫科學化、現化代的新思維、新方向的努力和勇氣,與此不謀而合。也正是在這種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在數以萬計的患者的驗證下,王唯工教授的理論在逐漸開花結果,基於這個理論而開發的脈診儀也已服務於病患。

我們在想,這樣一個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卻又吸收了最先進的現代科技手段的創新理論,在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呢?它對傳統中醫的拓展能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呢?又或者說,它能不能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觀念產生更加有益的引導呢?

我們對此拭目以待。

目次

序一 抓住問題核心,發揚先祖智慧 // 001

序二 承先啟後,我的脈診之旅剛剛開始…… // 003

PART 1

以肺為宗

第一章 肺為氣之本 人體的運作由能量催動

能量推動人體的運作 // 007

人體能量的產生與儲存 // 008

中醫對能量儲存的理解 // 011

第二章 肺是打氣機 人體器官是多個獨立魚池

身體缺氧的因應做法 // 019

二氧化碳是麻煩製造者 // 020

調節體內酸鹼平衡的機制 // 022

多餘碳酸氫根的處理方式 // 025

用養魚池的概念比擬人體 // 026

細胞內外也有運送控制機制 // 029

第三章 鈣的迷思 補鈣不是保健萬靈丹

鈣的消耗與濕的堆積 // 037

濕是老化的開始 // 039

老化的狀況 // 041

體循環與肺循環之平衡 // 044

肺是體內排碳最重要管道 // 047

第四章 肺是體內減碳計劃的核心

腎臟在體液酸鹼平衡中的角色 // 051

骨骼是中和減碳最後的預備隊 // 054

二氧化碳漫遊引來的危機 // 055

從中西醫角度看“問題” // 058

由中醫整體觀看“排碳” // 060

第五章 養肺自救 肺部保健運動飲食篇

日常保養肺部運動處方 // 067

餐桌上的科學飲食處方 // 084

PART 2

以腎為基

第一章 他們說的腎不是你想的腎

以數學理論破除“腎”的迷思 // 105

中醫體系的腎,大不同? // 106

腎陽為三焦元氣之主 // 109

先賢古籍說腎 // 118

腎在循環中的功能之一:靜脈回流 // 121

腎脈如何幫助靜脈回流 // 128

腎在循環中的功能之二:腎陽 // 131

腎在生理上的功能 // 135

第二章 道家、佛家修行養生的追求

“性命雙修”的道家養生術 // 145

重性輕命的佛家氣功 // 152

由生理學看“精氣神”與“戒定慧” // 156

第三章 氣功也可以由數學推論

我們的身體有兩組共振諧波 // 161

由二、四、六諧波了解內功 // 166

說解丹田 // 169

練內功是在練什麼? // 171

內功修煉三原則 // 178

看內功的特別現象 // 180

收功的目的是什麼? // 183

第四章 修煉內功與腎氣的動作

修煉內功的要訣 // 193

從放鬆開始的日常修煉 // 196

女性與男性修煉之不同 // 206

後記 畫龍點睛,為中西文化融合開光 // 208

延伸閱讀 // 210

書摘/試閱

困擾中醫千年的爭議

在這個探討腎陽的命題中,可看出中醫過去的發展之路充滿著曲折與困難的原因:

(一)依靠古經典,而且認為愈古老的經典可信度愈高。那麼當經典之間相互矛盾時,該如何是好呢?

(二)依靠醫家臨床經驗之判斷。但那些臨床經驗,從診病起就沒有使用儀器,也沒有客觀指標。結果就是各家各自觀察,各有角度,各有堅持,最後難免出現瞎子摸象的狀況。即使各家觀察到的都是事實,也難免出現只摸到了象腿、象肚子、象鼻子而導致各有所見的情況。金元四大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此外,中醫處方之標準化,直到《本草綱目》成書後,才趨於嚴格,此前各家用藥是否一致也是個問題。

而治療效果,除了明顯的生死之別,其他局部之改善也像診斷一樣,因各自所得的部分事實之不同而各有不同。

這些困擾中醫千年的爭議,通過進行一些關鍵性的生理實驗,在詳細分析研究之後,也許是可以釐清的。

由血液循環來看腎

中醫要現代化,科學的工具、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整理,以及科學的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

下面扼要說明幾個關鍵性的實驗:

在證明各器官的共振頻率的動物實驗中,我們將其主動脈分支(進入各個內臟的動脈)夾住,再分離臟器與主動脈,就可得知該臟器在體循環中之貢獻。

夾住肝動脈時,在尾動脈處所測得的脈波(第一諧波,肝之共振頻率)或大或小或不變,即使有變化也很小;夾住腎動脈時,在尾動脈處測脈波,可以發現所有比腎脈共振頻率高(二以上)的諧波之振幅皆大幅下降,而且愈健康的個體(腎脈愈大者),振幅下降愈大,可達 60% ~ 70%。

我們在夾各個動脈的實驗中,發現以夾腎動脈時的變化最為奇特,是肝、脾等動脈受夾後變化的數倍乃至十數倍之多。

通過這個生理實驗,我們可以印證中醫前輩的結論。他們對“命門”的推崇之言,是有感而發的,是根據臨床經驗得出的。

在相同的實驗中,我們分別夾左腎動脈及右腎動脈,就能證明左、右腎從血液循環的角度上來看是完全相同的,那麼又何來“左腎”“右命門”之差別呢?

而命門對應之腑,若如先賢所提出為三焦,那麼心包所對應之腑又該是什麼?何況十二經絡中並沒有命門一經。如果命門真的是第十三條經,那命門經所循行的穴道又為何?

現代醫家也多認為,腎分腎陰與腎陽,而命門不足之症狀與腎陽不足並無不同,似乎沒有必要另設毫無根據之命門一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