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神學旅人:神學人的朝聖之旅
滿額折

神學旅人:神學人的朝聖之旅

定  價:NT$ 500 元
優惠價:9045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神學旅人的每一步,都是又精采又驚喜!
#在信仰的深層裡作反思 #在大光照耀中與神相遇

執教杏壇三十載,筆耕不輟到今日,用這樣一句話形容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系統神學林鴻信教授,再貼切不過。從一九九○年教書至今,跨越三十個寒暑。二○二○年十月舉辦的馬偕講座:「神聖會遇:從聖經視窗到神學之旅」,便是為了記念林鴻信老師在神學教育的投入,透過這次講座,林老師整理身為神學旅人的種種心路歷程,並且分享他過去三十年來在神學研究與教育上的耕耘成果。

經過仔細的修潤和沉澱後,林老師將該次馬偕講座的內容,整理成《神學旅人:神學人的朝聖之旅》一書的第一部。前四章真實呈現神學旅人的學思過程和生命歷練,從聖經啟發與被聖靈帶領出發,途經經文釋義而追尋神學詮釋,於處境中的尋索思考形成神學視野,而後再藉由經文回應處境挑戰。第五章見證作者親炙兩位神學大師——莫特曼與提瑟頓的學思經歷;第六章〈民胞物與、休戚與共〉,遙望著信仰進入文化的遠景。

總的來說,作者服膺神學是信仰的投入性反思,基督教信仰的起點在於聖經——神聖上帝的自我啟示,神學研究應當經由聖經的視域打開神學視窗,參照信仰體驗探討各種神學主題。

不僅如此,本書的第二部分,林鴻信老師更親自邀請海內外諸位神學夥伴——譚國才、瞿旭彤、謝木水、周學信、洪亮諸位教授學人,不吝分享個人的生命見證、神學探索與朝聖歷程,留下生命力豐富的神學之旅軌跡。不論是平信徒或神學生,相信都能從中得到許多智慧和洞見,更堅實地踏上神學這條精采而豐富的朝聖旅程。

 

作者簡介

主編介紹
林鴻信

壯遊神學世界多年,不折不扣是一位資深的「神學旅人」。年輕時心儀許多前輩典範,在他的學思歷程與生命旅程中,留下許多寶貴啟發的印記。旅途中曾親炙過兩位神學大師,在斗南牧養群羊,投身杏壇三十載,隨著年歲日長,愈來愈能夠體會到的是,發出這些思想的「人」更加難能可貴,充滿喜怒哀樂的生命本身更加寶貴,思想不過是真實人生的反映。

自臺大哲學系畢業,取得德國圖賓根大學神學博士、英國諾丁漢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系統神學教授與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基督教研究智庫創辦人。長年於神學園地筆耕不輟,著有《認識基督宗教》、《聖神論》、《納尼亞神學》、《認識上帝與認識人的九個探險》、《教會生態學》、《系統神學》、《忘我神學》、《莫特曼神學》,以上皆由校園出版。除此,另有譯作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近年來更積極參與基督教研究智庫的服事。

序 言

我是一位神學旅人,嚮往保羅向著標竿直跑(腓3.14),從一過站來到另一過站,經歷一個場景又一個場景,始終朝向同一目標奔走,一轉眼已經投入神學研究與教育三十個年頭。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來11.13)這節經文描述信仰者的人生踏上一場因信心而盼望的旅程,盼望上帝應許不只帶來人生標竿和定向,也帶來一路上奔走的力量。1
在這一場旅程中,遙望氣勢磅礡的上帝國度雖已逐漸展開,但仍未充分實現,天路客承認自己在世上只是漂泊旅人,還沒有真正回家。
身為神學旅人,心儀許多前輩典範,諸如奧古斯丁、尼撒的貴格利、多瑪斯、路德、加爾文、巴特、莫特曼等,他們同為神學旅人,在我學思歷程與生命旅程中留下許多寶貴啟發的印記。這三十年來,有時陷入困思,有時略有領悟:

走過漫長的沙灘,回頭一望,一行腳印歪歪斜斜亂中有序;
爬上高聳的山峰,往下一看,車水馬龍人聲雜沓頓時遠去。

回顧一路走來,紊亂中有秩序,吵雜中有安靜,藉由台灣神學研究學院二○二○年十月十二至十四日的馬偕講座「神聖會遇:從聖經視窗到神學之旅」,得以藉此整理身為神學旅人的心得。年輕時摸索著到國外研究神學,做過很多努力和嘗試,歷經一段辛苦而曲折的追尋歷程,最後找到德國神學教授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 1926-)—一位樹立神學里程碑的大師,也找到英國資深教授提瑟頓(A. C. Thiselton, 1937-)—精通神學、哲學、詮釋學與聖經研究的跨領域專家,逐漸地被兩位神學前輩雕塑成形。
一九八四年我放棄醫學而投入神學,一九八六至一九九○年在德國圖賓根(Tübingen)大學受莫特曼教授指導博士論文,這是一生中最重要的神學學習經歷,當時由於孩子入學需要,必須全力以赴儘快完成博士論文。一九九○年獲得神學博士學位返台,在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擔任教職至今。一九九一年起全家在雲林斗南長老教會牧會兩年,在這段難忘的牧會生活中開始與提瑟頓教授通信,使我對詮釋學研究產生很大的興趣,受到他的鼓勵且願擔任指導教授,我利用進修假到英國諾丁漢大學完成哲學詮釋學論文,於一九九八年底取得哲學博士學位,由當時諾丁漢大學成立不久的人文學院頒授文憑。
就學術歷練而言,兩次博士研究形成研究基礎,三十年的教學繼續被學生雕塑成長,在這期間得到香港道風山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楊熙楠總監之助,參與不少更加廣泛的基督教研究學界活動。
一九九○年初次擔任教職,當時教師團中至少有十五至二十年的年齡斷層,回顧起來,那段時期正是留學和移民潮造成的斷裂,以致神學教育傳承失調,這使我看見神學教育傳承延續性極其重要。
在教學與研究中,我經歷到不同特質的神學發展,前期著重理性思維,後期轉而關切感性直觀;原先重論證,後來重敘事;從前喜愛推理、論述,漸漸轉向想像、創意。在二○一七年出版兩卷本的《系統神學》中對前後期做了比較完整的神學整合,2期盼其中包含的豐富神學特質可供神學研習者參考,這也是本書第一部與《系統神學》密切相關的原因。
在凡事講求效率的世代、追求量化績效的風潮中,取捷徑、重表面總是比好學深思更有吸引力,以致二千年基督教信仰留下的思想寶藏,儘管歷經歲月淘洗絲毫不損其明亮的神學精華,仍然大量缺乏中文處境的傳譯、詮釋、發展、應用,許多華人教會仍未覺醒有關建立雄厚深層基督教文化基礎的重要,因此我的研究興趣一向重視基督教經典著作。
基督教文學家、思想家路易斯(C. S. Lewis)用一段精采的文字讓我們看到經典著作的重要性:

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特有觀點,擅長使人看見某些真理,也容易使人犯下某些錯誤,因此我們都需要一些能改正我們世代之典型錯誤的書—意即老書。一切當代作者多少都分享了當代觀點,甚至連我這種看來最反對當代觀點者也是如此。最令我震驚的是,當我讀到一些過去世代的論爭時,發現事實上正反雙方都常有一大堆當今大家絕對無法接受的觀點,儘管雙方都自以為已竭盡所能而壁壘分明地對立著,但事實上雙方卻經常暗暗地站在同一戰線—分享大量當時通行的共同主張,而反對以前及以後的世代。⋯⋯沒有一人能全然倖免於時代的盲點,但如果我們只讀現代書的話,必然會增強盲點而減弱防範它的能力。3

儘管時代變遷愈來愈迅速,路易斯的提醒仍適用於任何趕流行、跟潮流的讀者,或許他對老書的定義可再放寬些,不一定要年代久遠,卻必定具有跨越時代的力量和視野,這些廣義的經典著作使我們不至於陷溺在時代盲點,能夠超越淺碟文化風行一時的限制。
本書第一部名為「神聖會遇:從聖經視窗到神學之旅」,其中五篇馬偕講座文章呈現神學旅人的學思之旅和生命歷程,從聖經啟發與被聖靈帶領出發,始於經文釋義而追尋神學詮釋,歷經處境中的尋索思考形成神學視野,而後再藉由經文回應處境挑戰。在黑暗與光明、無知與敬畏、悲哀與歡喜、悔改與更新、理性與感性之間,尋找啟蒙、敬畏、磨練、異象、盼望的出路,而一再覺醒上帝恩典的豐富滿盈。
第一章〈光照黑暗〉呈現處於黑暗中在地上的人,一旦領受從天而來的明光照耀,為凡俗人間最可貴的神聖啟蒙;第二章〈神聖隱藏〉詮釋神聖上帝的自我隱藏與自我彰顯,前者為人所無法明白,後者則為人認識上帝的憑藉;第三章〈悲喜交織〉探討人生諸多豐富情感體驗,有限生命如何從悲歡離合中窺見神聖的永恆生命;第四章〈過去未來〉指出人存在於時間流逝中的短暫,亦在有限中發展出對無限的憧憬與盼望;第五章〈神學之旅〉描寫筆者的神學旅程,直到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的心境。
此外,第六章〈民胞物與、休戚與共〉出自我受邀撰述基督教信仰與中國文化關聯的文章,以「民胞物與、休戚與共」的終末遠景—萬民萬物皆同胞同類、互相關聯、彼此承擔,追尋在中國文化中聆聽迴響與共鳴,遙望信仰進入文化的歷程,亦可視為另外一種神學旅程。
本書第二部邀請譚國才、瞿旭彤、謝木水、周學信、洪亮教授等諸位同道(按照文章性質排序),提供具有實質內涵的學思成長回顧文章。在西方經常有「我如何成為神學人」、「我為何成為基督徒」之類的文集,如過去《基督教世紀》雜誌(The Christian Century)編輯出版的How My Mind Has Changed很能引起大家對神學的興趣與共鳴,並在不同年代留下當時神學人走過的軌跡。我非常感謝這幾位主內師友、神學旅程的重要夥伴,分別留下生命力豐富的神學之旅軌跡,與我同慶參與神學教育三十週年。
譚國才老師是多年來令人尊敬的神學工作夥伴,一位始終沒有放棄牧養教會的神學學者,也是從來沒有離開學術的教會牧者,他的學思之旅讓我們看到神學與牧養的密切相關,打破許多人認為「神學與牧會無關」的偏見;瞿旭彤老師精通哲學與神學,具有非凡的神學洞察力,在著名的韋爾克教授(Michael Welker, 1947-)門下受教,其文反映神學朝聖之旅的曲折蜿蜒,令人讚嘆歷經千里迢遙而有所成;謝木水老師為現任新加坡神學院院長,具有深厚的福音派神學底蘊,勇於迎向當今思潮的各種挑戰,從文章名〈神學是吾人為人之道〉可見其追求天天成為人的動人期許,無疑堪稱為當今東南亞華人神學家代表;周學信老師是我多年來的忠實好友,學識豐富、見解非凡,每次與他談話都讓我經歷成長,從他的神學旅人自述,可見其神學歷練之深、見識之廣,有如華人版的奧古斯丁、牟敦(Thomas Merton)自述,實在是一位永不停步的朝聖者;洪亮老師是莫師最貼心的關門弟子,譽之為「結局好,一切都好」,4 從〈與莫特曼一起研究巴特〉可窺見他與莫師的父子情懷,以及莫師與巴特在神學上的父子關係,而多少了解優秀神學家都是來自「與神學大師共舞」。
五篇文章作者都比筆者年輕,亦可預期將有更加美好的成就。原本筆者在神學上的自我界定就是努力提供導引、介紹,期盼未來的世代可有更好的起點,長期以來著作多以導論、教科書為主。直到二○一七年完成兩卷《系統神學》起,才開始有心思想整理、書寫一些自己的神學思想,以《忘我神學:基督信仰與中西思潮》為起步,5而以本書為第二步。
當把第二部這五篇神學人分享神學反思歷程的文章與第一部神聖會遇六篇文章並陳在一起時,彷彿看見一群主內兄弟各自尋徑登山,路徑雖不同,終極目標卻一致,一起前往聖殿的美好畫面,心中老是想到一首上行之詩:「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詩122.1)因此把第二部命名為「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
在此〈序言〉之後,先以「歡喜啟程」為名,藉由〈在信仰的深層作反省〉和〈一次奉獻,永遠奉獻〉介紹筆者神學之旅的起源。感謝賴弘專教授提供二○○一年四月三十日的採訪文章,並且為文〈二十年後—採訪後記與回顧展望〉與前文相互對照;另外,找到一篇一九八八年和平差傳禱告小組採訪師母王怡方牧師的文章〈一次奉獻,永遠奉獻〉,放在賴文之後作為參考呼應。
本書以「神學旅人」稱呼一切願意做信仰的投入性反思者,6期盼這些人都已上路在神學旅途中同行。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林鴻信
二○二一年六月一日

目次

序 言/001
歡喜啟程:在信仰的深層做反省
—訪林鴻信牧師∕賴弘專/008
一次奉獻,永遠奉獻∕和平差傳禱告小組/019

第一部 神聖會遇 — 從聖經視窗到神學之旅/023
導 論 ∕ 025
第1章 光照黑暗 041
第2章 神聖隱藏 069
第3章 悲喜交織 093
第4章 過去未來 117
第5章 神學之旅 143
第6章 民胞物與、休戚與共 183

第二部 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詩122.1)/203
第1章 牧師教授:一位牧者神學人的學思之旅/譚國才 205
第2章 千里迢遙:且思且行的朝聖路
—我的神學朝聖之旅/瞿旭彤 229
第3章 人是天天成為人:神學是吾人為人之道
—一個人格論者的神學歷程/謝木水 251
第4章 永不停步的朝聖:神學旅人/周學信 277
第5章 與神學大師共舞:與莫特曼一起研究巴特/洪亮 297

書摘/試閱

歡喜啟程
在信仰的深層做反省—訪林鴻信牧師

賴弘專
二○○一年四月三十日採訪/整理

林鴻信牧師,台灣台中人。一九九○年於德國圖賓根大學取得系統神學博士學位,後回台任教至今。曾於斗南長老教會牧會兩年,現擔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神學院信徒神學系主任及系統神學教授。本次訪問著重林牧師個人的心路歷程、異象與負擔,希望對校園讀者在思考與信仰上有所啟發。
在一個微風徐徐的下午,拜訪林牧師。談話之間總見他緊閉雙目,思索中帶著厚重與認真,讓人不禁為他對台灣教會與神學教育的熱情,深深感動。以下即是採訪的內容。

賴弘專(以下簡稱「賴」):就我所知您的求學歷程有許多的轉折,是否可請您談談自己的求學歷程?
林鴻信(以下簡稱「林」):我是在民國六十二年考上台大哲學系,念哲學的動機是因為對思想的興趣,也因為作基督徒,希望能在人文的學術思想上有參與及投入。來到台大時仍在哲學系事件高峰期(民國六十一年發生台大哲學系事件),看到許多鬥爭所導致的後遺症,也看到人文思想儘管是人類理想的投射,但都未必能轉化人性。在這四年當中對哲學的認識,使我重新把哲學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不應該把哲學當作信仰那麼高,也在四年當中調整自己信仰的角度。到大三、四時,開始思想自己一生的道路是否要繼續走下去。在許多的禱告中,漸漸有個想法:想要把信仰落實在人間,而醫生這個行業應該可以最直接接近人。於是開始重新準備聯考,在民國六十六年畢業時考上陽明醫學院醫學系,這超出我當時的能力,也清楚感到是上帝給我一個機會,尋求一生怎樣事奉。
但在民國六十六年,我同時考上醫學系,也服預官役。民國六十八年退伍後,開始念陽明醫學院,在陽明由於依規定重修國父思想等課,這些課較簡單,使我有空餘時間思想,再加上當時在學青團契擔任輔導,看到自己所學的不足,開始把注意力轉向神學院。在陽明四年當中,有大約三年到台灣神學院(以下簡稱台神)的夜間部受神學教育,也利用白天的空檔到神學院修學分,三年約修了六十幾個研究所級的學分。
後來有一個繼續念神學的關鍵,是我在一個機會下,到美國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念了一年。富勒這個學校開課種類很多,給我眼界很大的開闊。在富勒我得到一個M. A.的學位。回到台灣,確定不應該繼續念醫學,一個很簡單的理由是,我已看出,如果我把醫學系讀完,我頂多是一個平凡的醫生;如果有機會讀神學,我會成為一個非常認真的傳道人。後來就離開陽明醫學院進入台神,申請讀第三年的M. Div.(道學碩士)。然而畢業那年,我因為還有實習學分要補完,還不能畢業、受派到教會作傳道,暑假就仍然到教會實習。因為知道實習後將無課可上,就規劃到國外進修。在秋天到耶魯大學去念神學碩士,在耶魯那年當中開始跟莫特曼有些接觸,他邀請我到德國去做博士研究。我就於一九八六年開始在德國念神學,在一九九○年得到系統神學博士學位。
一九九○年回台灣,因為回來太晚,教會受派又沒有派到,所以第一年先在台神教書。第二年抽籤分派到雲林縣的斗南長老教會,全職牧會兩年。一九九三年再回台神全職教書至今。這當中有一段插曲,就是在斗南牧會那兩年,開始與英國一位詮釋學的專家提瑟頓通信,他鼓勵我再去讀一個與哲學、詮釋學有關的博士學位。於是在一九九七到九八年,到英國諾丁漢大學神學系,接受他的指導,獨自在英國寫成一篇博士論文。這論文的內容,是以哲學詮釋學研究應用在成人教育理論中有關「自我」概念的部分。

賴:請您談談為何在研究時後期,漸漸集中於系統神學的研究,以及與詮釋學及教育哲學有關的研究?
林:我發現系統神學很多地方和哲學有相關性,我原先就對抽象思考有興趣,就自然轉向系統神學。另外,我到德國才發現,整個歐洲的傳統,系統神學並非得必須用哲學思想來架構神學,而基本上是整合聖經神學、歷史神學、實踐神學,用不同的神學主題來組合對神學的認識,這種整合性的努力我是非常有興趣的。走向這方向,另一原因是我對靈恩運動長期的興趣。我念台大的時候,靈恩運動已經開始興起,我對許多這方面的問題有興趣,因此我系統神學的興趣,就漸漸地與探討聖靈論的動機結合。後來我跟著莫特曼所做的論文,題目是《改革宗神學聖靈論主題:聖靈位格》,不只探討聖靈位格,也把它放在我所屬的傳統—改革宗的神學處境裡探討。
至於我會做第二個博士的研究,一開始是對詮釋學的興趣,但後來加上對教育的興趣。因為我在台神,後來這幾年都在做信徒神學教育。每次面對一個二、三十人的班,他們的信仰體驗、生命歷史加起來是一個很龐大的資源,讓我感受到很大的衝擊,也深刻感受到,每個人的生命只要到一個長度大概都會有非常多的歷練。我也在面對許多不同的學生當中,開始反省「教育」到底是在做什麼。我發現有些人受教性較高,有些人較低,就開始問:「什麼樣的人是可教性高的人?」這個興趣就和對詮釋學的興趣結合,用詮釋學的方法來探討成人教育理論中有關「自我」概念的問題。因為可教性與不可受教其中很大的關鍵就是對自我的認識。

賴:您在斗南牧會兩年,請談談牧會經驗對您信仰生活的影響?對做神學的啟發?
林:應該先從台神講起。我自己是在一個都市的長老教會長大,到了台神,才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長老教會背景來的神學生,第一次感受到整個台灣的全貌。當我在九一到九三年,有機會到斗南牧會,那是一個較屬於基層地帶的市鎮,當時有四萬六千人,是一個人口較容易流失的地方。那邊的教會、基督徒,都少到不可思議。如果以斗南教會平均聚會四十六人來說,就是千分之一,如果把周圍兩三個教會合起來算,仍然不超過千分之三,這就是基督教信仰在台灣基層地帶貧弱的實況。回想起來,這兩年在一個比較基層的區域,與他們一起生活,對我的信仰、神學,有很大的幫助,也成為我們全家一生中很難忘的日子。所以我一直鼓勵人,不要只是一直想念神學,也應該投入教會,特別要去牧養教會,因為在牧養教會所得到的學習,深度不亞於做學術研究,倒是象牙塔內的學術營造,不一定有長遠的價值。因為神學所要探討的是對上帝、對人的認識,以一個牧養者的角度,特別能投入在信仰的深層做很多重要的反省。

賴:可否請您談談您現在的異象或負擔?針對台灣的宣教,及台灣的人民、社會,有何關懷?
林:先從一個比較大的觀察講起,因為我在神學院、也在基層教會待過,讓我看到台灣的神學院、教會,和台灣整個社會,都是在同一個生態圈。以教會與社會的互動來說,當教會越好,這個社會就越有盼望;社會風氣越好,我們就越能幫助人接近上帝國的信息。倒過來講,教會越衰微,社會就越沒有希望。
教會與神學院也有密切的互動。當神學院的情況好,就可以幫助教會再提昇;教會的情況好,就可以幫助神學院得到更好的學生。倒過來說,當神學院情況不好,就沒有能力幫助教會改進,因為教會的傳道人主要都來自神學院;當教會不好,也會讓神學院的學生素質下降。
在台灣許多傳福音的環節,你可以看到許多宣教機構都相當興旺,很多人盡心投入;但是我看在台灣宣教很重要的一個基地就是教會,因為教會若不能更像一個理想的教會,傳福音的果子不一定能存留下來,或成為基督徒再把福音帶給別人。
相對來講,我是覺得教會對神學院的重視少了一點。單就神學生的來源來看,目前台灣大部分的教會都還是屬於缺傳道人的狀況,這種狀況就是因為去讀神學院的人不夠多,這是因為教會的問題,而後來變成神學院的問題,又回過頭來變成教會的問題,也有可能將來變成社會的問題。
所以我希望能在這幾個點的連線上有點貢獻,目前想到的是在神學教育過程中所需用的書。因為台灣不是所有人都有外語能力來閱讀神學書籍,而目前能夠用的中文書籍又相當有限,翻譯又相當耗時間;最好就是有人能整合一些所閱讀過的外文書籍,做一些導論性的介紹。這幾年來我用「神學人叢書」,一直在努力的,就是希望能提供以後的神學生一個更好的出發點。像寫過《教理史》、《加爾文神
學》、《路德神學精要》等等,就是希望未來的神學生,能夠在思考、學習神學的過程中,減少許多摸索,這種工作還會繼續努力下去。當然希望將來也有機會能寫到神學創作,但我覺得到創作之前,必須有許多預備工作。而預備工作在台灣的神學環境,目前缺得相當嚴重。

賴:請您談談未來有哪些自己想做,或想與別人一起做的事?
林:目前比較急的是,心中還有幾本書規劃要寫。在神學的著作與翻譯這方面,若希望產量更穩定,其實也需要團隊,甚至辦公室、基金會的支持,但這在我們台灣幾乎是不可想像。
這幾本書,一本是與九七到九八年這個研究有關。1 在神學方面,會希望再介紹巴特(Karl Barth)、另一位非常有深度的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以及我的老師莫特曼。自己的著述,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寫系統神學,但這是比較遠程的計畫。

賴:以您神學工作者及牧者的角度,可否談談您對現今的基督徒大學生和社青,及傳道人有何期望?
林:我最近與一些神學生作討論,發現自己對神學生有三個期待。第一就是要有足夠的學習動機,第二就是要有堅定的理想氣質,第三就是要有明確的奉獻心志。若對象更廣泛,我想這三項其實也不只應用在神學生上。真的期待在一個越來越被現實氣息所腐化的台灣社會中,跟隨基督的人能維持一種較高的理想氣質。也因為現代生活越來越優裕,相對享樂的可能性較以前增加許多,我感覺整個社會大環境學習的動機在往下掉,如果基督徒也跟著這樣走,這個社會就更沒有盼望。獻身的熱情仍然要談,因為在一個越來越以物質享受為目標的社會,我們教會、基督徒要不斷作獻身的見證、傳講獻身的信息!
註:林鴻信牧師曾在一九八八年十月號《校園》雜誌發表〈為本地福音事工請命:試論對中國大陸教會的迷思〉一文,提出他的看法,當時引發不少回應與批評。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再回頭看這篇文章,與本訪問中的呈現互相參照,一起關心台灣的本地宣教。

二十年後
—採訪後記與回顧展望

賴弘專補述:這篇採訪稿是在二○○一年四月採訪並整理成文字,當初會採訪林鴻信老師/牧師的時空背景值得尋思:在二○○一年,身為台灣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的林老師受邀在該年校園團契主辦的第八屆青年宣道大會(七月一日∼七日)擔任主題講員,《校園》雜誌的吳鯤生主編請我事先專訪林老師,希望讓《校園》的讀者與參加青宣的學員能夠對林老師有較深入的認識,後來文章經過刪減與編輯,刊登於當年《校園》雜誌的七∼八月號。
林老師當時在台神任教已十年,無論在神學著作上,或他針對台灣教會與宣教的言論上,都越過了長老教會的圍牆,開始受到較廣大的國語教會矚目。當時的我是外文碩士班的研究生,與一些具有校園團契背景的大四生及碩博士生們參與隸屬於校園的「神學與專業團契」,我們的目標是在自己的專業研究領域(人文、社會科學或者科學)中與神學對話,因此共同學習基礎的神學知識,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將專業與神學作較好的整合。因著團契創始主席林彥如、梁唯真伉儷的引薦,林老師成為我們當時很重要的神學啟蒙導師,帶領我們認識路德、加爾文,引導我們作神學思考。如今再讀這篇訪談稿,仍然可回想起當時傾聽林老師訴說其關懷時,所帶出的期許與熱情。
二十年後再回顧這篇採訪稿,林老師的著作與思想早已大大超越當時的格局,他在訪談中所希望完成的著述,如《系統神學》上、下兩冊(2017)、《莫特曼神學》(2018),如今都已由校園出版社出版且得到許多迴響;但藉著細讀當時的記錄,可以辨認出林老師對教會與神學教育所持守的初衷,並反思他對我們這一代及以後的神學人的影響。
林鴻信老師對我們「神學與專業團契」的同儕有著非常特殊的影響力—除了創始主席夫婦,我們當初都尚未進入神學院就讀,只希望能夠一窺神學的堂奧,開始認識神學傳統與思維方法,因為我們發覺所學的人文與社會學科,與基督教的價值觀、世界觀有極大的鴻溝,作為基督徒研究生處在這種學科與信仰的張力之間,十分掙扎,很希望能夠進深到神學的領域中,看看透過神學的眼光與思考方法,是否能夠彌補這個鴻溝,甚至能夠重建研究的方法論。因此,當初學習神學的動機,原先是為了在自己的學科中能夠「安身立命」,「為專業而神學」;然而林老師卻以極大的熱情與活力,啟發我們這些人去認識神學本身的豐富,他以聖經和神學著作互相呼應,引領我們探討路德、加爾文思想,認識到基督徒真正的自由,了解到改教家對人性與基督深刻的看法,體會到神學本身是一個充滿奧祕的世界,值得用長時間投入學習,他常強調:「神學本身也是一種專業!」這句話在當時聽來頗具衝突性,但回顧起來,卻對我們這些人有長遠的影響。二十年間,我們「神學與專業團契」的成員有不少人走入「神學的專業」,就讀神學院、成為傳道人,或者從事神學出版工作。
當我回顧自己在二十年前的外文碩士研究,發現自己也有相當程度受到林老師的啟發,原先我關注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的史詩《失樂園》(Paradise Lost)中對象徵語言的使用,到最後因著對改教運動時期神學的興趣,進而追問彌爾頓詩學背後的神學根基。彌爾頓對美麗的文學圖像/意象(image),一方面給予正面肯定,一方面卻又極力警戒人沉溺於意象而遺忘其背後的真理之源—上帝本身。2 歸根究柢,才發現彌爾頓深受加爾文以及清教徒神學的影響,採取一種破除偶像(iconoclastic)的詩學,避免具體圖像引發人內心的偶像崇拜(idolatry)。林老師對於宗教改革時期神學的積極介紹與生動呈現,打破我們這一代的神學人對路德、加爾文等神學家的陌生感,使我們渴望能更多閱讀他們的原典,感受這群改教家們的改革熱情。
當筆者於二○○二年進入台灣神學院就讀時,有機會更多與林老師學習,察覺林老師雖是一位忠心耕耘自己神學專業的人,也是一位跨領域的學習者,例如:他對文學的涉獵與日俱增。在過去二十年間,林老師常常在其課堂上使用文學作品作為教材,幫助學生從文學家對人生細膩的呈現中作信仰反思:從我作學生的時代使用路易斯(C. S. Lewis)的小說如《夢幻巴士》(後中譯版改名為《開往天堂的巴士》)、《裸顏》,到最近幾年增加了美國小說家瑪莉蓮.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的《遺愛基列》(Gilead)、《家園》(Home),和猶太文學評論家Harold Fisch 的《詩裡藏真》(Poetry with a Purpose),並引用美國女詩人艾蜜莉.狄金蓀(Emily Dickinson)的詩作,這種種都顯示出,他愈來愈體驗到神學與人生真實的生活狀況是不可分割的,透過文學作品對生命悲喜的呈現與沉澱,人可更深經驗到生命的極限、向上帝開放。過去這幾年來,我在林老師身上學到的是,基督教教義絕不是枯燥無味的,教義原本就必須落實在有血有肉的生命處境中,偉大的神學家與牧者,如奧古斯丁與加爾文,常常具有敏感的詩人心靈,透過對自然的觀察、對人生處境的真實經歷,更新對上帝的認識。另一方面,作為聖經的研究者,我發現林老師持續關注聖經研究的學術發展並將其運用在他對系統神學的思考中,這或許也是為何他的神學著作從未是純粹的邏輯思辨,而充滿了對聖經話語的熱情、對人類真實景況的體認。
在此篇採訪之後的二十年間,林鴻信老師持續投入關心台灣教會與神學院的狀況:他一方面極力透過神學教育來栽培出好的傳道人,提升教會的素質,另一方面也關心教會在台灣社會扮演的角色,希望教會可以在台灣發揮更多的影響力。在這二十年間,在林老師與其他老師同仁的努力培育之下,更多神學生畢業投入禾場,在台灣的城市與鄉村投入牧養工作,甚至從事海外宣教。我很好奇的是,整體長老教會的素質是否因此而改變?或許這無法單純用量化的指標來衡量。如同林老師自己所說的,「⋯⋯在牧養教會所得到的學習,深度不亞於做學術研究。倒是象牙塔內的學術營造,不一定有長遠的價值」,我發現,那些委身於鄉村、城市弱小教會的台神畢業生,在貧弱的經濟與屬靈環境中,堅持陪伴會友成長,他們對信仰的反省是真實且精闢的,他們也繼續與神學院保持聯絡,持續學習神學,他們的反思對在神學院的教學者如我,有很多的提醒。
林鴻信老師是一位以未來為導向思考的人,他過去三十年奉獻在神學教育中,期盼台灣教會與神學院能有更美好的未來,為此他總是積極鼓勵後輩在神學上繼續進修、受造就。記得自己在道碩三年級時,受到林老師的鼓勵申請美國的神學院,研讀舊約的神碩班與博士班,在當時國外學費高昂的情況下,我因擔心害怕而裹足不前,他鼓勵我踏出信心的腳步,並為我向美國的台灣人教會爭取獎學金;當我完成學位回到台灣時,他也邀請我開舊約敘事鑑別學(narrative criticism)的課程,雖然我當時對這領域一知半解,卻因著開課而打開了我對敘事鑑別的視野。他不斷地挑戰學生勇於踏入新的學習領域,並從學生身上學習。在慶賀林老師神學教育三十年的此刻,我感謝他對我的栽培提攜,更為他在神學教育園地的耕耘獻上感恩,祝福他接下來繼續以著述、以服事打開華人的神學視野,並願他所教育的學生們成為好的傳道者、好的老師,像撒種萌芽般繼續更新台灣與華人教會,使土地長出繁茂而多樣的作物,讓福音繼續傳播、生根。

作者簡介
賴弘專,美國聯合長老宗神學院哲學博士,主修舊約。現任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舊約助理教授。博士論文探討後被擄時期猶太人群體身分認同塑造的策略,研究興趣包括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賽亞書、文學理論對聖經詮釋的意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