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哲學小講 “世界的禪者”鈴木大拙力作,瞭解中國哲學的必讀佳作(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哲學小講 “世界的禪者”鈴木大拙力作,瞭解中國哲學的必讀佳作(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2.8 元
定  價:NT$ 257 元
優惠價:8722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者采取以時間為縱線的經典整理方法,以哲學範疇為起點,以倫理學與宗教為擴展,精要論述了中國哲學思想史的發展以及特點。並揭示了中國思想史與西方思想史在發展上的不同。書中不僅提到了我們熟悉的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莊子、列子;程朱理學的程頤、朱熹;心學的王陽明,還包含鮮少有人提及的楊朱、墨子等思想家。大量引用名家經典著作,有理有據,說理曉暢了然。


作者簡介

鈴木大拙(1870~1966),世界禪學權威,日本著名禪宗研究者與思想家。被尊稱為“世界的禪者”。得到海德格爾、弗洛姆、湯因比等的極大推崇。

本名為鈴木貞太郎,取名為“貞”,出自《易經》的“元亨利貞”(他的三位兄長分別叫元太郎、亨太郎、利太郎)。後在鐮倉圓覺寺跟隨著名禪師今洪北川學禪,改名為“大拙”。曾從事佛教典籍的英譯和西方哲學、神學著作的日譯,熟悉西方近代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成就。晚年赴中國進行佛教實地考察。


目次

第一章中國人的哲學_1

中國的二元論_4

關於實證主義_12

思想家老子_19

先秦時代的一元論_25

超驗主義的出現_32

泛神論的神秘內核_41

思維導圖

第二章中國人的倫理學_53

儒家思想_58

思想家孟子_74

道家哲學_82

思維導圖

第三章中國人的宗教觀_133

中國人的天與帝_151

墨子學說中的上帝_167

思維導圖


書摘/試閱

引言

中國文明大致起源於公元前3000年,相傳在黃河流域生活著許多部落,而三皇五帝[1]則是這些部落的首領。在中國,存世最久遠的典籍是《尚書》[2],其開篇便提到了堯舜的施政方針。在傳說中,堯舜[3]是公元前2400年前後的統治者。在《堯典》和《舜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具有宗教色彩且意味深長的史料,並由此能大致了解一些中國哲學在古代所形成的自然觀。這種自然觀不僅傳承到了今天,而且和當初的面貌出入不大。

中國哲學研究的真正發端理應以周朝漸衰時為起點,也就是公元前7世紀。

此前,思想家世代不息,想來已在歷史舞臺上等候良久,他們的思想成果或多或少地被記錄在了後人所著的《周易·系辭》與老子《道德經》[4]當中。

自公元前7世紀伊始,中國相繼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哲學家與倫理學家,其中尤以孔子、老子為最。他們拉開了中國早期哲學發展的帷幕,並在此後好幾百年間孜孜不倦地推動著哲學進步[5]。這就好比,冗長且蒼白的寒冬過後定是充滿生命力的春天。這一階段大概延續了400年之久,堪稱中國文明史中最燦爛的時段;它終止於秦朝,因此又被稱為先秦。

在此後的歲月裡,中國人變得越來越理性,並愈加深入地研究了人的心理,但從來沒有超越過先秦諸子的思想範疇。中國哲學變得更加精密了,然而不幸的是,它在自由發展的過程中走向了錯誤的方向,準確地說是毫無方向。中國哲學在先秦時代覺醒,而後致力於解決各種問題。對於思想家們而言,宇宙是新鮮的;他們總能在所關注的領域內找到突破口。他們的思想天馬行空、包羅萬象。與先秦時代告別之後,中國人的思想漸漸進入了刻板時期;如果說思想如同血液,那麼此時的血管似乎有些衰老和硬化了。

創造力十足的先秦時代戛然而止了。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兼並六國、一統天下。面對初初萌芽的自由思想,他選擇了殘暴鎮壓。身為始皇帝,嬴政對所有異端思想嗤之以鼻,一心只想“別黑白而定一尊”。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聽從了丞相李斯的進諫,製造了“焚書坑儒”[6]這一大事件。此般暴行令人心悸,而他卻視之為一樁樂事。

自由思想受到了沉重打擊,中國人的精神堡壘被打垮,後遺症持續了千年之久[7]。此後千年之間,中國再也沒有見解獨到的思想家誕生。秦始皇對思想界的摧殘可以說是毀滅性的,留給後人的唯有廢墟一片;後世之人沒能創造出新思想,每天做的事不過是尋找曾經遺落的先秦思想。他們捧著存世經典反復研讀,一發現新文獻就斟字酌句地研究,再寫上引經據典的備注。一部分在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文獻或已失傳,這便給了一些人偽造文獻的機會。因此,在這個時期裡,偽書大行其道。

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並不坎坷,因為當時的中國思想恰好處於惰性時期(公元前213年至公元959年)。佛教徒發現,佛教教義和中國的道家思想是有交集的,於是就借鑒了大量道家用語;當然,他們也創造了許多新詞匯來表述那些中國人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理念。佛教在中國十分盛行,尤其是在文化階層當中,並為宋代(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時期儒家思想的重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漸漸地,中國人學習到印度哲學,特別是方法論與形而上的格外精深。篤信孔子的儒家在認識到佛教的長處後,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儒家子弟潛心研究著新鮮出爐的典籍,與此同時,佛教徒則奔赴各地積極地傳播佛法。他們將很多梵文書寫的佛經翻譯為漢文,同時還創編了大量宗教哲學著作。佛經為他們提供了靈感,不過他們自身的造化能力也十分強大,甚至可以說,中國佛教自成一家,對萬物之本的領悟更加深厚。

通常情況下,許多人都會把中國哲學史和儒家哲學史畫上等號,究其原因,除了當年諸子百家締造了先秦哲學時代之外,剩下的哲學成果大概也只有儒家思想了。不過,要更深入地了解重整旗鼓的宋代儒學的思想構架,我們就必須關注:在宋代之前,儒家思想蓄勢待發之時,佛教思想的發展有多麼重要。

宋代年間,中國哲學得以重獲新生,這是中國哲學史上的裡程碑[8]。千年以後,中國人不再沉默了。相較於先秦時代,他們的思辨變得更加智能了——盡管還沒有突出重圍,卻參透了斯芬克斯之謎[9]。面對外來的佛教,中國的思想家們終於打起了精神。中國哲學體系吸收並消化了許多佛教思想。當然,中國人並沒有盲目地大包大攬。在直覺的指引下,他們將那些和中國人的“功用”本性格格不入的部分削去了。換句話說,他們只是針對儒家思想的一系列困惑,到佛教領域中去尋找答案。中立地來看,中國哲學於宋代重獲新生,但並未提出新問題,依舊是循著先秦諸子的足跡在前行。在先秦時代,儒家是百家之一,並非一枝獨秀,而且其地位尚不如日後這般尊貴。那個時代充滿了“誘惑”,所以思想家們並不會將自己束縛在已有的理論中。但是到了宋代,情況卻完全不同了。宋代的哲學家們一直走在儒學道路上。他們對很多從西方傳入的新思想頗為了解,一心想要把這些思想利用起來,好讓孔孟思想繼續發揚光大,並進一步解讀那些像真理一樣存在的儒學典義。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離經叛道,所以宋代新儒學開創性地重新詮釋了舊儒學體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