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二十世紀之旅:人生與時代的回憶(全6冊)(簡體書)
滿額折

二十世紀之旅:人生與時代的回憶(全6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28 元
定價
:NT$ 2568 元
優惠價
87223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甲骨文截至目前最為厚重的作品
★與《第三帝國的興亡》齊名的傳世之作
★二十世紀知名戰地記者、美國國家圖書獎作者威廉·夏伊勒關於二十世紀幾乎所有大事件的總結之作

威廉•夏伊勒是美國著名記者、新聞分析員和世界現代史學家,他的一生基本貫穿了整個二十世紀,而這個世紀又是世界和整個人類文明發生巨變的時期。他生於1904年,去世於1993年,其間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第三帝國的興亡、美國文學的興起、幾次世界性的經濟大危機、民權運動、交通與傳播方式的革命性變化、越南戰爭、美蘇冷戰、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遇刺和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以及蘇聯崛起和解體等等,他的長壽也讓這部歷史長捲成為名副其實的“二十世紀之旅”。分卷簡介·第一卷《世紀初生:1904—1930》
第一卷《世紀初生:1904—1930》,威廉·夏伊勒在世紀之交不久後出生,成長於美國一個中西部小鎮的“大街”,在安頓下來以前他決定逃離美國的保守中心地區。1925年,他搭上一條運牛船前往歐洲,口袋裡只有200美元,計劃在那裡待兩個月。最終在巴黎,夏伊勒和上千名年輕美國人一起,向巴黎版《芝加哥論壇報》投遞簡歷。就在他回國的前一晚,《芝加哥論壇報》的編輯終於給他了一份工作——這也是夏伊勒從此在歐洲駐紮二十年的重要職業生涯的起點。現在威廉·夏伊勒回想起這些歲月——在《芝加哥論壇報》的編輯室裡與詹姆斯·瑟伯鄰桌而坐;與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和塞爾達、海明威、格特魯德·斯泰因、多蘿西·湯普森、伊莎朵拉·鄧肯以及約翰·君特談笑風生;之後作為駐外記者,在動蕩的20世紀20年代輾轉於倫敦、柏林、維也納、羅馬和日內瓦進行報導。但是,《世紀初生》同樣是夏伊勒離開家鄉後對美國的個人深切記述——統治芝加哥的“疤臉”阿爾·卡彭,“猴子案件”和克萊倫斯·達羅,哈定就任總統期間的醜聞,以及在世界處於危險邊緣時快速成長為世界大國的優勢和劣勢。

分卷簡介·第二卷《噩夢年代:1930—1940》
第二卷《噩夢年代:1930—1940》是對1930—1940年“噩夢年代”的生動而難忘的見證,作者掌握希特勒、戈林、希姆萊等很高統帥部領袖的政策的第一手資料,對納粹惡魔的脫籠而出擁有深刻的獨特見解。通過威廉·夏伊勒的驚世之作,我們得以擁有前所未有的機會,一睹曾經的世界不受阻攔地奔向末世決戰的震驚場面。

分卷簡介·第三卷《旅人遲歸:1945-1988》
第三卷《旅人遲歸:1945-1988》是二戰後作者的親身經歷。沒有誰能自外於冷戰的歇斯底里,被解僱的新聞評論員衣食無著,幾近破產,他唯有寫作,寫出他戰時的經歷,而出版商卻告訴他,那些東西已經過時了。當他面對成噸的萬卷納粹檔案,一股雄心在胸中燃起,一部描寫納粹帝國的鴻篇巨著在妻子的抱怨、朋友的苦勸中落筆。麥卡錫的瘋狂,肯尼迪的隕落,水門的荒唐,蘇聯的封閉,在夏伊勒的筆尖,以一種個人化的方式流淌出來。

作者簡介

威廉•夏伊勒(1904—1993)

美國著名戰地記者、作家。曾在《芝加哥論壇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擔任駐外記者和廣播員。他的成名之作《第三帝國的興亡》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其他著作有《柏林日記》《第三共和國的崩潰》《甘地:一部回憶錄》《阿道夫•希特勒的興亡》等。


汪曉英,曾經就學於北京大學圖書館系、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師範學院,現居新西蘭北帕。《神奇校車》譯者、編審,繪本引進策劃人。
邱霜霜,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英語系。
戚凱,國際關係學博士,現任中國政法大學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所副教授,出版專著《美國的能源安全研究及啟示》。
盧欣渝,資深英美文學、社科圖書翻譯。已出版的主要譯作有:《美國公子》(Less Than Zero)、《英雄與敗類》(One Police Plaza)、《美國恩仇錄》(Kane & Abel)、《魯濱遜飄流記》(Robinson Crusoe )、《重新出山》(Licence Renewed)等。

逃離美國
逃離美國1925年6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大學畢業沒幾天,和叔叔開車上了林肯公路,離開了愛荷華州小鎮上的家。我們想去芝加哥,然後再去美國最東部的幾個沒有去過的地方。那個夏天我計劃去華盛頓和紐約,接著是倫敦,終點竟是巴黎——說起來,我自己都不大相信。
從小鎮上的“大街”《大街》是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的代表作,他描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一個美國小鎮,以辛辣的筆觸對美國社會現實進行了批判和諷刺。作者在這里以大街比喻他所處的典型的美國小鎮。到“左岸”!許多大學生畢業之後都像我一樣去旅行,雖然只在夏天的幾個月。我們厭倦了柯立芝執政時期的空虛,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稱之為“荒唐的年代”。對在美國荒原上長大的我們來說,巴黎是遠處隱約可見的人間天堂,這座城市充滿了光明與歡樂,是文明的中心。我們想逃避禁酒令、基督教原教旨主義、清教徒主義、“柯立芝繁榮”、市儈作風、誇大其詞、扶輪社——那些主導我們國家的資產階級的廢話。我們認為,是這些把美國變成了一個沒有思想、充斥著冒牌貨的地方。
儘管大學老師不讓我們接觸現代文學,我們仍然讀到了辛克萊•劉易斯的小說《大街》和《巴比特》,還有抨擊美國內地昏聵教眾的H•L•門肯的《美國信使》雜誌。它們使我們成熟長大,讓我們覺醒,看清楚我們從小經歷的一切:中西部小鎮的文化匱乏,被要求遵守狹隘保守的清教徒規範的專制壓迫,巴比特式的小鎮暴發戶的空虛,道貌岸然的基督徒對商業利益和發財致富的崇拜。
幾個月前的一天——那真是個偉大的日子——我收到了偉大的門肯的來信,那一定是他親手在打字機上打出的,他感謝我為他的“美利堅”專欄寄去一段剪報。

親愛的夏伊勒先生:
謝謝您的剪報。我相信平托博士開展的運動必將席捲全國。各處的基督徒一旦聽說,一定會熱衷於此。我現在正嘗試從南方開始。
您真誠的,
H•L•門肯
我現在記不起這位平托博士到底是誰,他的運動又是什麼,但我相信這是件愚蠢的事。我在我們當地的《公報》上看到過有人對滑鐵盧的扶輪社說:“扶輪社是神靈的顯現。”這個人好像就是他。
這種胡說八道不只限於玉米帶,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在《美國信使》雜誌上,在激進的周刊上,甚至在日報上,經常會有神蹟降臨在生意場上和商人身上的內容。有位帕克斯•卡德曼博士,不知疲倦地在各種商人大會上發表題為《商業裡的宗教》演講。他的宣傳冊由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印刷,冊子裡他所做的導言標題是《摩西,偉大的勸說者》。他宣稱:“摩西是歷史上最優秀的推銷員和地產促銷員……在一場載入史冊的偉大促銷中,顯示了他強勢、無畏、成功的品性。”
就這方面而言,耶穌基督被當成一位更加偉大的推銷員。那年夏天,布魯斯•巴頓的《無人知曉之人》榮登暢銷書榜首。甚至在我們這個不講究讀書的小鎮(我們這裡忙碌的商人說沒有時間),此書也賣得很好,甚至吸引到了一些清教神職人員。這個無人知曉之人到頭來是耶穌,“現代商業的奠基人……一位偉大的管理者……關於他的寓言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有力的廣告……如果他生在當代,一定是國家級的廣告商……”他從下層商販中挑選出十二人,並將他們組織成一個征服了整個世界的教會……這種組織能力的成功典範,舉世罕見。這種無稽之談被當作福音,受到全美國的追捧,並且,那年夏天我離開時,著名的“猴子審判”正在田納西州的代頓市展開。這件事離奇得讓人難以置信,但確是真事。在我向東的旅行中,它佔據了所有報紙的頭版。24歲的中學生物老師約翰•托馬斯•斯科普斯因為觸犯了田納西州的“反進化論法”,被告上法庭。這條法律禁止學校教授“人類是由低等動物進化而來的,因為這違背《聖經》所稱人是由神創造的敘述”。田納西州1925年公法第27條:“州內所有由州公立學校基金提供全額或部分資助的大學、師範及其他公立學校,均不得講授任何否認人是神創的《聖經》教義,而代之以人是由一類較為低等的動物演化而來的說法,否則即非法。”田納西州立法的動機主要是緩和公眾反對進化論的情緒,以博取社會各界對科學課程的認可與支持。斯科普斯按照一本州政府批准的亨特所著《大眾生物學》課本,把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簡要觀點教給了他的學生,他因此被捕並被審判。後來大家才知道,在魯賓遜藥店,斯科普斯和幾個聰明的年輕人一邊喝著汽水,一邊半開玩笑地想出了這個計劃,故意讓自己受審。
審判一夜之間轟動全美,演化成一場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與現代科學之間的鬥爭。原告律師是三次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曾任美國國務卿的威廉•詹寧斯•布賴恩。首席辯方律師是來自芝加哥的克萊倫斯•達羅,一位精明的刑事辯護律師和不可知論信奉者。他曾為無政府主義者、勞工領袖辯護,不久前成功代理了著名的利奧波德和洛布殺人案1924年,芝加哥兩名大學生——19歲的利奧波德和18歲的洛布經過數月的策劃,合夥劫殺了一個17歲的少年,兩名被告均面臨死刑判決。達羅律師做了精彩辯護,最終,法官採納了他的意見,判處兩人無期徒刑(謀殺)以及99年有期徒刑(綁架)。成百上千的大報記者從美國各地趕到這個山坡上的小城市,在炎炎烈日下,記錄兩位著名人物辯論中的字字句句。他們的現場報導覆蓋了國內外報紙的頭版。外國人把這一事件看作野蠻未脫的美國佬的又一荒唐行為。當我到達英國和法國時,這個案子剛剛結束。歐洲人驚奇地詢問,這種怪事怎麼會在本傑明•富蘭克林和托馬斯•杰斐遜創建的開明的合眾國里發生。
審判的高潮是達羅把布賴恩當作熟知《聖經》的權威人士,製造出了被《紐約時報》稱為盎格魯-撒克遜歷史上最驚人的法庭劇。在達羅尖刻、諷刺的提問下,布賴恩宣稱自己相信《聖經》的《創世記》是真實的。他說,世界創始於公元前4004年,大洪水則發生於公元前2348年。
達羅問道:“難道你不知道有一些文明——例如中國、埃及——有超過5000年的歷史?”
布賴恩說:“我所見到的任何證據都不能令我滿意。”
達羅接著又問:“你平生從未嘗試了解地球上其他民族的文明有多長久,以及他們在地球上存在了多久,是不是這樣?”
布賴恩說:“是的,先生,我如此滿足於基督教教義,因而從未花時間去查證與之相左的意見。我已經有了賴以生存和死亡的全部知識。”
當布賴恩被問及關於孔子和佛教時,他反唇相譏:“我覺得他們十分劣等……我滿足於基督教,我從來沒有感到有必要了解其他宗教。”
達羅毫不留情:“布賴恩先生,你是否相信第一位女子就是夏娃?”
“是的。”
“你是否相信她確實就是由亞當的肋骨做成的?”
“是的。”
“你是否知道該隱(亞當之子)的老婆又來自何方?”
“不知道,先生。我把這個留給不可知論者去查考。”
“你是否相信約書亞曾讓太陽靜止在天上?”
“我相信《聖經》上的話。”
暑熱難當,布賴恩汗流浹背。因為室內容納不下大量的聽眾,審判被移到了法院的草坪上。翌日,布賴恩成了各大城市報紙嘲笑的對象,而美國的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不論南方的還是北方的,對這位衛道士為他們的信仰做出的有力辯護而高興。斯科普斯被判有罪,罰款100美元。過了不到一周,布賴恩因過度疲勞而死。達羅原計劃上訴聯邦最高法院,但是田納西州最高法院以不合訴訟程序為由推翻了代頓法院的判決,避免了可能的上訴。同時,州法院維持了“反進化論法”,這項法律又繼續了幾十年。
那個晴朗的夏日,我離開時,我的家鄉充斥著這樣一種頑固和乏味的氣氛,我對此感到厭煩。我嚮往去一個別的地方,哪怕幾周也好。那裡應當比較文明:喝杯葡萄酒或者啤酒不會被當作犯法;對宗教或其他事情隨意發表意見而不用害怕獲罪;生活方式絕不空虛無聊;而作家、畫家、哲學家,或僅僅作為夢想家的價值即使不高出,也應當不低於庸庸碌碌的商人。在那裡,你能夠過自己的日子,做喜歡的事,喝醉或是做愛,而不必受葛蘭地太太、警察、牧師,或老師的監管。
21歲的我得出的這些印象可能並不真實。剛剛從中西部一所規模不大的大學畢業,之前的12年在愛荷華州的一個小城裡度過,那是玉米帶的中心,人口只有4、5萬。可是我感到自己與這里格格不入,總想逃離這個庸俗的地方,去文明的歐洲。也許我在很多方面屬於典型的愛荷華小鎮青年。美國在哈定和柯立芝時代成了一個愚蠢的國度。這兩任總統平庸得可怕,卻又備受歡迎和愛戴。雖然如此,我仍然想留在美國試試機會。我相當反叛,不喜歡的比喜歡的更多,但總的來說,在這個愛荷華小鎮上,生活在一個沒有父親的貧窮家庭,我的童年還算幸福。我必須努力干活,一邊維持生計,一邊上學。我仍然有很多玩的時間,過得很開心。我從未感到無聊,雖然無聊似乎應當是中西部“大街”型小鎮的特點。我有過憤怒、灰心、悲傷,有時甚至是憂鬱,但也有喜悅、興奮、希望、愛,還有對生活永遠的熱情。早在21歲之前我就知道,雖然生活不容易,常常充滿艱辛、荒唐,但有時是美好的;除了美國,還有其他地方;除了現在,還有永恆。我從一開始就知道。
我的那些文學偶像,劉易斯、門肯、德萊塞、舍伍德•安德森、卡爾•桑德堡,他們雖然猛烈抨擊美國人的愚蠢,卻熱愛這個國家,在這裡茁壯成長,似乎也活得相當快活。在他們鋒芒的背後,你能夠感受到這一點。雖然很多作家、畫家和學生擁向巴黎,但除了來自中西部的門肯,這些重要人物都沒有離開,他們挖掘著身邊豐富的素材。不論怎樣,他們提醒著你,這裡是你唯一的國家。

目次

《第一卷,世紀初生:1904—1930》目錄

序001
第一篇從“大街”到左岸:1925001
第一章逃離美國003
第二章巴黎的好運047
第二篇芝加哥:1904—1913063
第三章我的祖先從德國來065
第四章芝加哥的憂與喜095
第五章父親的早逝129
第三篇在愛荷華州的成長:1913—1925153
第六章錫達拉皮茲155
第七章肖托誇的風潮191
第八章寇伊學院205
第九章初涉報業217
第十章小鎮奇人231
第十一章寇伊的校友265
第四篇巴黎歲月:1925—1927279
第十二章報社諸君281
第十三章探索巴黎305
第十四章成為記者的夏天333
第十五章友人何往349
第十六章名媛芳踪371
第五篇駐外記者:1927—1930417
第十七章林德伯格的飛行419
第十八章駐外記者在倫敦449
第六篇巡游生涯:1928—1930493
第十九章列國遊495
第二十章世紀之交的維也納549
第二十一章故鄉的大蕭條607
譯名對照表635
譯者後記668


《第二卷,噩夢年代:1930—1940》目錄

序001
第一篇通往柏林之路:1930—1934001
第一章從印度返回維也納(Ⅰ)喀布爾的小插曲:1930003
第二章從印度返回維也納(Ⅱ)烏爾的中途停留:1930033
第三章維也納的結婚與失業:1931—1932053
第四章西班牙的一年:1933085
第五章重返巴黎:1934113
第二篇在德意誌第三帝國的生活與工作:1934—1937155
第六章對希特勒及第三帝國的第一印象:1934—1935157
第七章第三帝國的生活:1934—1937197
第八章希特勒的近臣231第三篇決戰之路:1935—1938273
第九章初露鋒芒:1935—1936275
第十章閒暇生活:1935—1937337
第十一章全新領域的全新工作:1937361
第十二章回到維也納,德奧合併,奧地利的終結,廣播業的新突破:1937—1938383
第十三章慕尼黑陰謀:1938449(下冊)
第四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1939—1940517
第十四章殘存數月的和平:1939519
第十五章戰爭!征服波蘭,西線的靜坐戰,鐵蹄下的丹麥和挪威:1939—1940615
第十六章征服西歐:1940687
第十七章海獅計劃與不列顛之戰:1940789
尾聲第三帝國的終結——紐倫堡的審判:1945—1946864譯名對照表899
譯者後記921


《第三卷,旅人遲歸: 1945—1988》目錄

序001
第一篇重歸故土:1945001
第一章戰爭結束003
第二章獨裁者之死015
第三章對猶太人的最終解決041
第四章廣播界的叛國者057
第二篇最初兩年:1945—1947081
第五章舊朋新友083
第六章一炮而紅099
第七章反共升溫129
第三篇掃地出門,廣播生涯終止:1947145
第八章舊友反目147
第九章最後的重聚177
第四篇潦倒的麥卡錫年代,為生計拼搏,寫書出版:1948—1959193
第十章閒雲野鶴195
第十一章我的首部小說213
第十二章影壇處子秀237
第十三章《赤色頻道》257
第十四章慘淡的寫作生涯291
第五篇《第三帝國的興亡》,人生拐點:1954—1960337
第十五章浩如煙海的檔案339
第十六章艱難的出版367
第十七章輿論風暴393(下冊)
第六篇時日無多:1960—1975427
第十八章一段舊日戀情429
第十九章瑪莎·多德的故事447
第二十章政客離世467
第二十一章文人謝幕491
第二十二章故人駕鶴509
第七篇無望無懼,遲暮之年:1975—1988537
第二十三章分道揚鑣539
第二十四章第三共和國的崩潰561
第二十五章再掀波瀾579
第二十六章六十年代605
第二十七章寫作《二十世紀之旅》623
第二十八章蘇聯見聞655
第二十九章重返柏林707
第三十章告別歐洲737
譯名對照表755
譯者後記78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2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