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這個漢朝太有意思了(第三卷):從劉徹登基到托孤輔政(簡體書)
滿額折

這個漢朝太有意思了(第三卷):從劉徹登基到托孤輔政(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個漢朝太有意思了》從漢高祖劉邦寫起,一直寫到漢獻帝禪位,總共四百余年的歷史。全套書共七卷,分兩部出版,第一部包括前四卷,從楚漢爭霸寫起,寫到王莽代漢結束;第二部包括後三卷,從劉秀起兵始,至曹丕篡漢止。

本卷從劉徹登基開始講起,至劉徹去世為止。這是一個尚武的時代,漢家男兒有著堅不可摧的鋼鐵意志,從降服宿敵匈奴,至平亂南蠻、西夷,再至征伐交趾,漢軍鐵騎無往不勝,衛青大破龍城、霍去病封狼居胥,彪炳史冊。然而,武帝的好大喜功和頻繁用兵,使得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帝國面臨著嚴重的社會危機,即將滑入深淵……


作者簡介

朱耀輝,筆名浪子,自媒體人,天涯論壇知名寫手,“90後”新銳歷史作家。青海省互助縣人,求學京城,畢業於華北電力大學。自幼喜好文史,博覽群書,學富思博,擁有深厚的國學和史學功底。大學期間開始文學創作,詩詞作品曾獲省級榮譽和獎勵,欲以文學之法,書寫千年歷史,並載筆者思道。代表作品有《人心至上:劉邦》《大變革時代:晚清》《從一介布衣到帝國宰相:李斯傳》等。

代 序

朱耀輝是一位熱忱且有想法的青年作家,早前我也讀過他的不少作品,譬如《李斯傳:從一介布衣到帝國宰相》《大變革時代:晚清》等,文筆通俗幽默,涉及的歷史時間跨度也比較大。應該說,他的基本功是扎實的,對相關歷史事件能夠做到精準解讀。

當朱耀輝邀請我給他的新作《這個漢朝太有意思了》代寫一個序的時候,說實話,我的內心是比較忐忑的。漢武帝在歷史上是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歌頌他的人很多,非議他的人也不少。當然,這也給作者寫作帶來了困難,但同時也給我帶來了好奇感,究竟他筆下的漢武帝是怎樣的一張面孔。

在漢武帝治下時期,可以看作是漢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拐點。從正面講,漢武帝麾下的大漢軍隊降服宿敵匈奴、平亂南蠻、西夷,再至征伐交趾,漢軍鐵騎無往不勝。其中,也涌現了許多彪炳史冊的將星,諸如衛青大破龍城、霍去病封狼居胥等。應該說,漢武帝的武略影響是相當深遠的,不僅在當時穩定了邊疆局勢,也無形中在後世人的精神基因裡,鑄造了大漢榮光的家國自豪感。這種強漢自信,至今依然留存。

然而,誠如硬幣有兩面一般,頻繁用兵及漢武帝好大喜功的性格,同時給西漢帝國的社會經濟帶來了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漢武帝登基之前,西漢經過文景兩代皇帝的休養生息,國內生產得以發展,人民生活富足,經濟環境總體向好。可歷經漢武一朝,直接造成的結果便是“海內虛耗,戶口減半”。而發生在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也給帝國政權的穩定過渡帶來了隱患。此類種種,均為西漢王朝後來的頹落埋下了伏筆。

從深層次講,漢武帝治下的漢朝,是繼秦始皇之後,對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做的又一次嘗試,並取得了成功。當然,漢武帝也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對法家思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飾,正式確立了儒家治國的政治體系。即便如此,法家的政治手腕仍潛藏在他的治國基因裡。當然,這也給後世歷代王朝治國提供了明確而可行的模板。

據我了解,為更好地還原漢武帝這個人物及當時的時代特徵,朱耀輝翻閱了大量史料,尤其對於戰爭場面的描寫,作者更是下足了功夫。就寫作風格而言,作者融合了史實性、文學性及趣味性,文字通俗幽默,且符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

打個比方,在霍去病帶領漢軍徹底擊敗匈奴時,作者這樣描寫:“蒼茫的暮色中,匈奴人收起了自己的帳篷,驅趕著牛羊牲畜,在轔轔的車馬聲中,迎著如晦的風雨,投入無邊的黑暗。匈奴的歌手彈著嗚咽的馬頭琴,唱起了哀慟的挽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這種富有詩意的文字,極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此外,朱耀輝尤其重視且擅長對筆下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書中曾有一處,講的是漢武帝在彌留之際,曾反思一生功過。作者這般描寫:“身為劉氏子孫,他又怎能忘記高皇帝在白登山的七天七夜、呂後被匈奴單於調戲的憤怒?一次次屈辱的和親,換來的又是什麼?是殺戮,是擄掠,是蔑視!這是漢朝的屈辱,更是劉徹的屈辱!”

可以說,漢朝政權組建前期,在無為思想指導下,對外采取保守的態度,一次次和親,只能換來匈奴一次又一次的侵擾,讓邊疆百姓苦不堪言。對於漢武帝而言,屈辱感油然而生,也激發了他開疆拓土的雄心。

順著朱耀輝的筆觸,我們很容易感受到漢武帝內心壓抑且有著強烈證明自己的情緒,並隔著時空同書中人物產生共鳴。而這樣的文字,在全書中比比皆是。作者擅長引導讀者,同書中人物命運產生同理心,這也讓我忍不住要一口氣讀完全書。

白馬晉一


目次

第一章 潛龍在淵 / 1

天人三策 / 1

宮闈角逐 / 7

狂生東方朔 / 13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 21

小試牛刀 / 27

第二章 初露鋒芒 / 31

鑿空西域 / 31

不戰而勝 / 35

不好惹的諫臣 / 39

三個男人一臺戲 / 42

竇嬰與田蚡 / 48

失寵的阿嬌 / 52

第三章 漢匈交兵 / 58

馬邑之謀 / 58

打通西南 / 64

衛青的崛起 / 68

第四章 漢武雄風 / 76

陽謀推恩令 / 76

最後一個遊俠 / 83

漠南之戰 / 89

出道即巔峰 / 95

第五章 淮南大案 / 100

書生造反 / 100

光說不練 / 105

作死的諸侯王 / 111

家庭內訌 / 115

第六章 馬踏匈奴 / 120

萬騎卷河西 / 120

愛國富商 / 129

漠北之戰 / 134

封狼居胥 / 139

第七章 酷吏時代 / 145

刀筆公卿 / 145

以暴制暴 / 151

張湯之死 / 157

第八章 功越百王 / 163

再通西域 / 163

南越戰事 / 172

東征朝鮮 / 176

萬裡求天馬 / 184

第九章 帝王心術 / 193

北方有佳人 / 193

蘇武牧羊 / 198

將軍百戰身名裂 / 204

史公絕筆 / 212

第十章 荒唐晚年 / 219

向道求仙 / 219

巫蠱之亂 / 225

中山惡狼 / 231

巫蠱案發 / 236

功過任評說 / 245


書摘/試閱

北方有佳人

李廣利能從民間賣唱藝人一躍成為遠征軍統帥,除了劉徹後期無人可用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裙帶關係。

具體來說,是他的妹妹李夫人。

李廣利的老家在河北正定,家中兄妹四人,即李廣利、李延年、李夫人、李季,四人皆能歌善舞,都是文藝工作者。在那個年代,這類人的社會地位都很低,為人所輕視,他們有一個專屬名詞:倡優。

兄妹四人中,李延年是最早出來混的。早年不知犯了什麼罪,受了宮刑,到皇宮當太監負責養狗去了。

可別小看狗監這個職務,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更何況是皇帝身邊的人。想當初,司馬相如就是在狗監楊得意的推薦下,才有機會受到劉徹的青睞。

李延年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在音樂上極有天賦,然而,終日混跡狗群,他的音樂又有誰願意傾聽?他不甘心自己的音樂夢就此破碎,於是努力巴結皇帝,只求在劉徹面前混個臉熟。

有一次,劉徹和大伙兒議事,感慨道:民間祭祀尚且有專門的音樂,現在朝廷郊祀卻沒有樂章,太遺憾了。

有人說:古時祭祀天地都有樂章,這樣才能以禮祭祀神靈。又有人說,泰帝使素女彈五十弦瑟,音調悲切,泰帝禁止彈瑟但悲聲不斷,於是破開她的瑟,改五十弦為二十五弦。

隨著李延年進入劉徹的視線,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各種歌詞譜曲演唱。

我們都知道,劉徹這人激素爆棚,生平最愛兩樣東西:江山與美人。他一生窮兵黷武,對於土地的渴望從不饜足,後宮裡自然也是美人如云,卻還不能令他滿意。

這一天,劉徹舉行宴會,大伙兒推杯換盞,興致頗高。李延年唱了一首自己新寫的歌:

北方有佳人,

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

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劉徹聽完,悵然若失,世間怎麼會有如此絕色女子,一切不過是幻想罷了。

一旁的平陽公主卻緩緩站起來說,有!

當下便推薦了一人,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

李夫人挑眉淡掃如遠山,鳳眉明眸,顧盼流離間皆是勾魂攝魄,玲瓏膩鼻,膚若白雪,朱唇一點更似雪中一點紅梅孤傲妖冶,簡直活脫脫一個從畫中走出的人間仙子,何止是傾國傾城,簡直就是驚為天人。她輕歌曼舞一曲,就牢牢抓住了劉徹的心。

論出身,她比當年的衛子夫還要卑賤,衛子夫至少是公主府裡的婢女,可她呢?她不過是出生於貧寒人家的歌姬罷了。

表面上看,這是一場美麗的邂逅,可實際上,這是平陽公主精心策劃的結果。

當初,衛子夫入宮就是平陽公主一手策劃的,她入宮後,順利生下了皇子,榮升為皇後,衛氏一門五侯,一時風頭無兩。劉徹對她也是寵愛有加,將後宮一切事務交由她處理。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衛子夫青春不再,曾經嬌嫩玉潤的臉上也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兩個人在一起時,也是客客氣氣,顯得很生分。

很顯然,她已經留不住劉徹的心了。

都說帝王心易變,在後宮中,如果一個女人不能拴住皇帝的心,結局多半是悲慘的。可是衛子夫不喜歡爭寵,一切隨緣吧!

劉徹與衛子夫的關係,都被姐姐平陽公主看在眼裡。眼看劉徹已經對衛子夫厭倦了,平陽公主決定搶先下手,幫助劉徹填補感情的空白。

很快,李延年的妹妹步入了她的視線。李夫人容顏絕色,和哥哥一樣擅長音律和舞蹈,輕而易舉地討得了劉徹的歡心,成為新一任寵妃。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李夫人產下一子後,自此體弱多病,沒多久便臥床不起。

看著心愛的人病倒,劉徹也是心痛不已,可他每次去探望,李夫人都用被子蒙住頭,拒絕見面。無論劉徹怎樣苦苦哀求,她也決不肯松口。

隔著被子,李夫人悲戚地說:妾長久臥病,容貌已毀,不可再見陛下,只求陛下多多關照一下年幼的兒子和兄弟們。

劉徹央求讓他看一看。只要能讓他見上一面,即可賞賜千金,還封她兄弟做官。

李夫人依舊堅持不肯見面,並表示:是否授予官爵,都操於陛下之手,不在於與妾見面與否。

劉徹依舊不死心,非要揭開被子,李夫人趕緊轉身向內,掩面而泣。

任憑劉徹再三請求,李夫人就是堅持不肯露面。她的執著,終於消磨掉了劉徹全部的耐心,劉徹怏怏不樂,拂袖而去。

前來探病的姐妹知道此事,問李夫人:你想將兄弟和皇子托付給皇上,為什麼不當面跟他說呢?

李夫人答:你們哪裡懂得帝王之心?我之所以不想見皇上,正是想將兄弟的事托付給他。我出身寒微,皇上之所以喜歡我,無非因為我的容貌。大凡以色事人,色衰則愛弛,愛弛則恩絕。如今我已病入膏肓,若讓他見到我如此衰敗的容貌,必然心生嫌惡,避之不及,又怎會在我死後善待我的親人呢?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他永遠記得我最美的形象,這樣皇上才不會忘了我,我死後,也才會關照他們。

短短一番話,李夫人就說出了帝王的心思。後宮從來都是鶯飛蝶舞、美女如云,亂花漸欲迷人眼,皇帝多情本屬自然,見一個愛一個更是稀松平常。那句“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本是戰國時期呂不韋對華陽夫人說的話,千百年來被無數人引用,又被無數人證實。

世上多的是癡男怨女,像李夫人這樣,將皇帝看得透透的,這份智能絕對不一般。她死後許多年還能讓劉徹念念不忘,除了她的容貌之外,更在於她做人極有分寸,不會因為皇帝的寵幸就忘乎所以。

李夫人去世後,劉徹日夜思念,無限傷感。坐在空蕩蕩的宮室之內,他滿腦子都是李夫人的影子,她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這相思,永無止境!

為此,劉徹還為她寫了一首《落葉哀蟬曲》:

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

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於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寧?

夏蟬無聲,宮殿積滿塵埃。繁華的宮殿寂寥冷靜,落葉飄飄而下層層堆疊。曾經那個美好的你已然不在,讓我如何心安?

李夫人去世後,劉徹日夜思念,他讓畫師畫了一幅李夫人的畫像,掛在寢宮中日夜緬懷,以解相思之苦。或許是因為思念過甚,有一次,劉徹夢到了李夫人。夢中的李夫人帶著淺淺的笑意,一雙眼睛如星辰如明月,滴水櫻桃般的朱唇,完美無瑕的瓜子臉嬌羞含情,嫩滑的雪肌膚色奇美,身材輕盈,脫俗清雅,一如舊日的模樣。

劉徹瞬間淚目了,他想擁她入懷,卻撲了個空。

美夢終究是夢,一切都只是虛幻。

劉徹因思念深重,久久無法釋懷。齊地有個江湖方士叫李少翁,稱他有辦法讓皇帝再見到李夫人。

劉徹將信將疑,此話當真?

李少翁說,人死不可復生,但我有辦法可以招來魂魄一見,前提是只能遠望,不能接近。

劉徹答應了。

這天夜幕降臨後,李少翁在李夫人住過的寢殿內點上蠟燭,拉上幔帳,請皇帝在帳帷外觀望。

寂靜的夜晚,燭光搖曳中,劉徹滿懷期望地等待,就在他等得快心焦時,一個窈窕的身影出現在幔帳上,那身姿、那動作,與李夫人一模一樣!

然而,還沒等劉徹看個仔細,那道倩麗的身影卻已經遠去了。

劉徹看著那個熟悉的身影,都有些看癡了:是你嗎?我起身觀瞧,為什麼你姍姍來遲呢?

李少翁說,自己是招來了李夫人的魂魄,但我們都知道,這世上是沒有魂魄的。可能是李少翁讓人扮作李夫人樣子,又或是用皮影戲在紗幕上再現了她的形象,以緩解劉徹的相思之苦。

失魂落魄的劉徹還為此寫下了一篇悼文——《悼李夫人賦》。

這是文學史上的第一篇悼亡賦。

漢朝是辭賦鼎盛的時代,也是大咖輩出的時代,《上林賦》《子虛賦》寫得天花亂墜,細讀之下卻是味同嚼蠟。唯有這篇《悼李夫人賦》寫得情真意切,讀來讓人潸然淚下。

一代帝王,能用情如此,也是難得。

白居易曾寫過一首《李夫人》:

漢武帝,初喪李夫人。

夫人病時不肯別,死後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盡念未已,甘泉殿裡令寫真。

丹青畫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殺人。

又令方士合靈藥,玉釜煎煉金爐焚。

九華帳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許,香煙引到焚香處。

既來何苦不須臾,縹緲悠揚還滅去。

去何速兮來何遲,是耶非耶兩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陽寢疾時。

魂之不來君心苦,魂之來兮君亦悲。

背燈隔帳不得語,安用暫來還見違。

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見穆王三日哭,重璧臺前傷盛姬。

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貴妃。

縱令妍姿艷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李夫人的死,給劉徹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痛。班固在《漢書》中寫道,為了彌補心愛的女人,劉徹大力提攜她的家人,她的兩個哥哥,李廣利被封為貳師將軍、海西侯,李延年被封為協律都尉,都得到了重用。

乍一看,李廣利、李延年之所以得到重用,是因為李夫人死了才得到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翻開史書,李廣利被任命為貳師將軍是在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八月之前,因為要帶兵攻打大宛;而李延年為協律都尉,也當是在李夫人被劉徹寵幸之時,都不是在李夫人死後。

班固為何要這樣寫?這與李夫人唯一的孫子劉賀有關。而劉賀,將在下一本書中登場。

很顯然,李廣利這個將軍當得有點窩囊,幾乎從來沒打過一次像樣的仗。但是,劉徹仍然認為他是最優秀的,因為他是李夫人的哥哥,是她臨終前的囑托!

這裡要重點說一下李夫人的兄弟李季。他仗著李夫人的身份,經常出入鶯聲燕語的後宮,結果一來二去,和一個宮女擦出了火花,並使其懷孕。穢亂宮廷是一件大事,讓皇家蒙羞。劉徹震怒之下,將李氏一門滅族,唯有李廣利因西征,僥幸逃過一劫。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