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白話後漢書(通譯本)(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白話後漢書(通譯本)(全二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88 元
定價
:NT$ 1128 元
優惠價
8798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後漢書》由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範曄編撰,主要記載了從光武帝建武元年(25)起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曹魏代漢止,東漢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分為十紀(記歷代帝王之事)、八十列傳(記重要人物言行事蹟)和八志(司馬彪續,記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後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敘事生動,簡明周詳,是一部傑出的私修斷代正史。

作者簡介

範曄(398—445),字蔚宗,順陽(今河南淅川)人,南朝宋時期著名史學家。其編撰的《後漢書》記錄了東漢近二百年的歷史,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程新發,1954 年生人,湖北孝感人,1970 年1 月開始,以知識青年身份在農村勞動五年,1982 年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高級教師。平時涉獵廣泛,注重於文史,特別是秦漢史。世紀之交,開始對史書進行白話翻譯,並用了近20 年時間翻譯了“前四史”。

名人/編輯推薦

第一,範曄以“因事就卷內發論,以正一代得失”為目標,開創了嶄新的評史體式
第二,詳細記錄了東漢時期的歷史發展過程與變化
第三,重點記敘了東漢時期著名人物的故事,以及他們的聰明才智
第四,從歷史中汲取自己的經驗,為面臨人生選擇、命運變化時,提供參考

目次

上 冊
卷一上 光武帝紀第一上
卷一下 光武帝紀第一下
卷二 顯宗孝明帝紀第二
卷三 肅宗孝章帝紀第三
卷四 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卷五 孝安帝紀第五
卷六 孝順孝衝孝質帝紀第六
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
卷十上 皇後紀第十上
卷十下 皇後紀第十下
卷十一 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
卷十二 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卷十三 隗囂公孫述列傳第三
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
卷十五 李王鄧來列傳第五
卷十六 鄧寇列傳第六
卷十七 馮岑賈列傳第七
卷十八 吳蓋陳臧列傳第八
卷十九 耿弇列傳第九
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
卷二十一 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
卷二十三 竇融列傳第十三
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第十四
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
卷二十七 宣張二王杜郭吳承鄭趙列傳第十七
卷二十八上 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上
卷二十八下 馮衍傳第十八下
卷二十九 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第十九
卷三十上 蘇竟楊厚列傳第二十上
卷三十下 郎襄楷列傳第二十下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
卷三十二 樊宏陰識列傳第二十二
卷三十三 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
卷三十四 梁統列傳第二十四
卷三十五 張曹鄭列傳第二十五
卷三十六 鄭範陳賈張列傳第二十六
卷三十七 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
卷三十八 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卷三十九 劉趙淳於江劉周趙列傳第二十九
卷四十上 班彪列傳第三十上
卷四十下 班彪列傳第三十下
卷四十一 第五鐘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
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
卷四十三 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
卷四十四 鄧張徐張胡列傳第三十四
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卷四十六 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卷四十七 班梁列傳第三十七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

下 冊
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第三十九
卷五十 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
卷五十一 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
卷五十二 崔駰列傳第四十二
卷五十三 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第四十三
卷五十四 楊震列傳第四十四
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傳第四十五
卷五十六 張王種陳列傳第四十六
卷五十七 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卷五十八 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卷五十九 張衡列傳第四十九
卷六十上 馬融列傳第五十上
卷六十下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卷六十一 左周黃列傳第五十一
卷六十二 荀韓鐘陳列傳第五十二
卷六十三 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卷六十四 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卷六十五 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
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
卷六十七 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卷六十八 郭符許列傳第五十八
卷六十九 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卷七十 鄭孔荀列傳第六十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儁列傳第六十一
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卷七十三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卷七十四上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
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
卷七十五 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
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
卷七十七 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卷七十八 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
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
卷八十上 文苑列傳第七十上
卷八十下 文苑列傳第七十下
卷八十一 獨行列傳第七十一
卷八十二上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上
卷八十二下 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
卷八十三 逸民列傳第七十三
卷八十四 列女傳第七十四
卷八十五 東夷列傳第七十五
卷八十六 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
卷八十七 西羌傳第七十七
卷八十八 西域傳第七十八
卷八十九 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
卷九十 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
附錄 《後漢書》中帝王年代簡表

書摘/試閱

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劉秀是高祖的九世孫,景帝生下長沙定王劉發,劉發生下舂陵節侯劉買,劉買生下郁林郡太守劉外,劉外生下巨鹿郡都尉劉回,劉回生下南頓縣令劉欽,劉欽生下光武帝劉秀。劉秀是長沙定王劉發這一支脈的後裔。九歲時,劉秀喪父,由叔父劉良撫養成人。劉秀身高七尺三寸,蓄一副漂亮的美須髯,濃眉,闊嘴,前庭飽滿,鼻樑挺直。劉秀自幼熱愛稼穡,勤於農事,哥哥劉(字伯升)卻志向不同,喜歡結交士人,與遊俠交往,因此,常嘲笑劉秀胸無大志,專事農業,就像先祖劉邦的二哥劉仲。王莽天鳳年間,劉秀來到長安,學習《尚書》,略通經書大義。
王莽末年,很多地方遭受蝗災,災荒連年不斷,盜賊蜂起。地皇三年,南陽郡發生饑荒,世族大姓的門客也有許多人淪為盜賊。當時,劉秀在新野縣擔任小吏,前往宛縣賣米。宛縣人李通等,借圖讖勸說劉秀,他們說:“劉氏還會復興,李氏將要輔佐劉氏。”最初,劉秀並未把此話當真。但哥哥伯升喜歡結交客人,劉秀知道哥哥一定會乘機圖謀大事,而且,王莽新朝的敗象已經顯露,天下陷於混亂,因此,劉秀與豪傑們商定,開始購買箭弩等武器。當年十月,劉秀與李通的堂弟李軼等,在宛縣起兵,這一年劉秀二十八歲。
地皇三年十一月,有彗星在周地張出現。劉秀率領門客,回到舂陵鄉。當時,劉伯升已經聚集了大隊人馬,起兵反抗王莽。世家子弟害怕造反不成,會連累宗族,紛紛逃走、躲藏,還說“伯升要害我”,及至看到劉秀與隨從穿著絳紅色衣服,戴著高冠出現,大為震驚,說“像這樣敦厚的謙謙君子,都起兵造反了”,這才安下心來。劉伯升

招兵買馬,聯合新市兵、平林兵,與其主帥王鳳、陳牧一起,向西攻下長聚。起義初,劉秀騎牛作戰,直到殺了新野縣尉,才騎上戰馬。起義軍在唐子鄉燒殺搶掠,又殺了湖陽縣尉。軍中士卒瓜分財物不均,產生矛盾,既而生恨,有人要殺劉氏兄弟。劉秀及時將劉氏族人搶來的財物收集起來,分給眾人,這才平息眾怒,眾人皆大歡喜。之後,義軍攻下棘陽縣,與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樑丘賜相遇,義軍與王莽軍在小長安大戰,戰事不利,義軍倉皇後撤,退守棘陽縣。
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義軍與甄阜、梁丘賜在沘水西岸再戰,大敗王莽軍。義軍斬殺甄阜、梁丘賜。劉伯升率領義軍,在淯陽大敗王莽的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義軍圍困宛城。
更始元年二月辛巳日,義軍首領擁立劉聖公(劉玄)為天子。天子任命劉伯升為大司徒,任命劉秀為太常偏將軍。
更始元年三月,劉秀與諸將率領一支人馬,攻打昆陽、定陵、郾邑,攻下了這些縣邑。義軍繳獲馬、牛、財物無數,穀物多達數十萬斛。劉秀等人將繳獲的糧食,輸送給圍困宛城的義軍將士。王莽獲知甄阜、梁丘賜已經戰死,漢室又有新天子即位,驚恐萬狀,派遣新朝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率領百萬大軍,其中有披甲武士四十二萬,前來鎮壓義軍。更始元年五月,新朝大軍進抵潁川郡,與嚴尤、陳茂率領的王莽軍會合。在此之前,劉秀為舂陵侯佃戶欠繳租稅之事,到過嚴尤的府衙,嚴尤看到劉秀,頗為驚訝。當時,宛城有投降的漢軍將士來到嚴尤處,告訴嚴尤,劉秀對繳獲的財物,分毫不取,而且懂得用兵。嚴尤笑道:“是那位蓄有美須髯、濃眉闊嘴的男子漢嗎?他竟然不愛錢財!”
當初,王莽徵召懂得兵法的士人,有六十三家數百人,統統任命為軍吏,命令他們負責選拔、訓練戰士。王莽還招募許多猛士。討伐義軍的王莽軍隊,一時間旌旗蔽野,輜重車隊,綿延千裡。當時有一巨人叫巨無霸,身高一丈,腰粗十圍,王莽命他為壘尉。王莽軍中還有虎豹、犀牛、大象等猛獸,王莽欲用猛獸來展示軍威。秦、漢以來,朝廷出兵打仗,還從未有過這麼大的陣勢。劉秀率領數千義軍將士,在陽關往來巡視。義軍將士看到王尋、王邑的軍隊人數如此眾多,急忙返回,馳入昆陽城報告。義軍將領聞知消息,人人驚恐,擔心這次造反會失敗,還會連累妻子兒女。有人提出解散義軍,返回家鄉。劉秀聽罷,慷慨陳詞道:“我們的糧草不多,王莽軍聲勢浩大。如果大家齊心協力,仍然有獲勝的機會,一旦解散,勢必難以保全。目前宛城還未攻破,圍困宛城的義軍還不能前來相助。昆陽城一旦被破,旦夕之間諸路義軍就會瓦解。在此緊要關頭,大家一定要同心協力,肝膽相照,共謀大事,絕不能後退!怎麼能在此時此刻思念妻兒,想著返回家鄉,守護妻兒、財物?”諸將聽了劉秀的慷慨陳詞,憤然作色,怒斥劉秀:“劉將軍怎麼敢這樣講話!”劉秀笑著,從容地從座位上站起身來。恰好有偵察騎兵報告,說王莽大軍已經到了昆陽城北,軍佇列陣有數百裡長,首尾難以相望。諸將面面相覷,注視著劉秀,說:“請劉將軍拿出主意。”劉秀與大家分析形勢,分析雙方取勝的條件。諸將依然心存疑慮,但迫於形勢,只好說:“按照將軍的謀劃行事。”當時,城中還有八九千義軍戰士,劉秀命令成國上公王鳳、廷尉大將軍王常留守昆陽城。當天夜晚,劉秀與驃騎大將軍宗佻、五威將軍李軼等十三名將領,騎快馬從昆陽南門出城,前去徵調援軍,準備迎戰王莽軍。駐紮在昆陽城下的王莽軍,已經有十萬人,劉秀幾乎不能衝出城去。十三人來到郾邑、定陵,將留守在此地的義軍將士全部調出。有將領貪戀財物,不肯相救,欲留在城中堅守。劉秀說:“今天若打敗敵寇,繳獲的財寶將會有萬倍之多,還能夠建功立業;一旦被敵寇打敗,連腦袋都難以保住,哪裡還有財物?”眾將領這才義無反顧跟隨劉秀前來昆陽助戰。
嚴尤勸說王邑:“昆陽城雖小,但是堅固,一時很難攻克。而今,僭越帝號者在宛城,我們應該率領大軍,疾馳宛城,敵軍必然敗逃。宛城敵軍一破,昆陽城不難攻下。”王邑說:“當年我以虎牙將軍身份圍攻反賊翟義,沒有生擒翟義,致使皇帝怪罪。今天,我率領百萬大軍,遇到堅城不能攻下,後邊的仗還怎麼打?”王邑命令將昆陽城團團包圍。圍困昆陽的王莽軍,有數十重軍陣、上百座軍營相連,還有高達十餘丈的雲車,從雲車上可以俯瞰昆陽城。王莽軍旌旗蔽野,戰場上揚起的塵埃遮天蔽日,鉦鼓之聲傳至數百裡以外。在城外,王莽軍挖掘地道。攻城的軍士用輣車撞擊城牆,從雲車上發射連弩,一時間亂箭齊發,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城中守軍出外汲水還要背負門板,以躲避箭矢。王鳳等人欲向王莽軍乞降,王邑不肯受降。王尋、王邑認為大功告成只在須臾間,志得意滿,顯露出驕橫的神態。當天夜晚,有流星墜落在王莽軍營。白天,有烏雲飄過,猶如崩塌的山嶺壓向王莽的軍營,到離地面還有一尺時烏雲才散開。軍中士卒面對異象驚恐萬狀,紛紛匍匐在地。
更始元年六月己卯日,劉秀率領部下出城迎戰。劉秀率領步騎一千餘人,前進至王莽軍陣前,在距離四五裡遠處紮下陣腳。王尋、王邑也派出數千人前來迎戰。劉秀縱馬馳騁,在陣前殺王莽軍數十人。手下士卒見狀,紛紛驚歎:“劉將軍平時看到小股敵人還會怯陣,今天面對強敵竟能夠奮不顧身,奮勇衝殺,真是可欽可敬。我們一起向前,助劉將軍一把!”劉秀率領士卒,在敵陣中往來衝殺。王尋、王邑率領的王莽軍露出怯意,紛紛敗退。義軍將士奮力拼殺,斬殺敵軍數千,連戰連勝,窮追猛打。劉伯升在三天前已經攻下宛城,昆陽前線並不知情,劉秀偽造書信一封,派人拿著送入昆陽城,報信說“宛城的救兵很快就要來到”,又在途中故意將書信丟失。王尋、王邑得到這封書信,心中頓時緊張。義軍將領由於獲勝,士氣高漲,膽氣更壯,無不以一當百。劉秀率領三千敢死戰士,從城西的河水上遊向王莽軍大營勇猛衝殺。王尋、王邑的軍隊頓時亂作一團。義軍乘勝衝破敵陣,在敵營中斬殺王尋。昆陽城頭戰鼓擂響,鼓聲震天動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8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