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教育的初心(簡體書)
滿額折

教育的初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8 元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8726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精選了李鎮西老師近幾年來在其公眾號“鎮西茶館”中原創的精彩文章,從“與師為善”“不敢苟同”“豈有此理”“喟歎不已”“常識罷了”“思緒飛揚”六個方面,對教育和社會熱點進行評述,對教育常識問題進行深刻思考。不管是對教師群體的表揚、肯定,還是對社會不良現象的批評、質問,變化的是針對的問題,不變的是李鎮西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初心。

作者簡介

作者自述
親愛的讀者:您好!我叫李鎮西,1958年9月生。深愛學生也摯愛教育,長期在中學擔任語文教師和班主任,也曾從事學校管理工作。現擔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長。從教近四十年,獲得榮譽有限,出版文字無數。但最得意的是,從我身邊走出去了數以千計善良、正直、勤勞、睿智的合格公民。
我的教育理念是:“樸素最美,關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當好老師。”我和學生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名人/編輯推薦

李鎮西老師以獨特的視角,坦誠的文筆,直面教育和社會熱點,深入探索教育教學的本質規律,不忘教育初心。
讀此書,讀者可提升幸福感,享受更深層次盡責的快樂,品嘗讀一本好書時廢寢忘食、身心愉悅的感覺。還可以啟發讀者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教育發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難阻力,體驗閱讀過程中增長智慧的愉悅。


2008年我請鎮西老師給盤錦全市骨幹教師作報告。市人民劇場座無虛席,李老師情懇詞切的報告輔以感動人心的視頻,引起老師們的強烈共鳴,激起全場一陣陣熱烈掌聲。
鎮西講完了,按慣例,東道主要總結幾點並對與會者提出希望,於是我談了向鎮西學習的四點體會:“我1997年開始讀鎮西的《愛心與教育》,雖然我的寫作能力趕不上他……”說到這裡,台下有些騷動。在當地教師眼裡,他們的局長已經主管全市教育十多年,應該不比鎮西差。我說:“請大家安靜,我講的是事實。寫議論文我沒比鎮西差太多,寫散文、寫隨筆那就差遠了。由於個人天賦、後天努力、時代環境多方面的原因,我將永遠趕不上鎮西,但這不妨礙我讀鎮西的書,向鎮西學習。在座的99%的老師大概跟我是一樣的狀態,一輩子趕不上李老師,但我們讀他的書,向他學習至少有四點好處:一是促進愛心生長,二是享受盡責快樂,三是品嘗閱讀愉悅,四是體驗寫作幸福。”
那次會議到現在12年過去了,從我第一次讀《愛心與教育》已經過去23個春秋,當年39歲的鎮西,彈指一揮已過花甲。他的寫作欲望仍然旺盛,他的寫作能力之樹愈加枝葉常青。他前幾天告訴我,要出一本新書,暫定書名《教育的初心》,讓我為之作序,我得以榮幸地首先拜讀了書稿。
這應該是鎮西正式出版的第72本專著了。拜讀之後,感慨萬千,受益良多。靜下心來,整理思緒,我還是願談12年前全市骨幹教師大會上談的讀鎮西的書的四點收穫:促進愛心生長、享受盡責快樂、品嘗閱讀愉悅、體驗寫作幸福。這是否和一個人向另一個人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思維定勢有關,我說不清楚,只是覺得這是我讀了鎮西一系列書,也包括這本《教育的初心》之後體會最深的四點。
一、促進愛心生長
鎮西在書中一以貫之洋溢表達的都是愛心。他捧著一顆愛心去觀察、思考、盡責、工作、閱讀、寫作。變化的是不同的班級、學校、學生、崗位、書籍,不變的是一顆初心――愛心。以前的書更多表達的是對本班、本校學生和教師的愛。《教育的初心》更多表達的則是對更廣闊空間學生、教師、家長、事業的愛。2015年從校長的位置改任主持全區新教育實驗,又任全國新教育研究院院長,站在更廣闊的視角,深入更多的實驗學校,接觸更多的學生、教師、校長、局長、家長,他不變的愛心在生長,愛得更深、更寬。他含淚寫下《善待活著的“李芳”》,“善待活著的‘李芳’,就是善待中國的基礎教育,就是善待中國中小學的每一個孩子,就是善待中國的未來”;他呼籲“請給愛學生的老師以愛學生的時間”;他“強烈要求嚴懲樂至縣暴打教師的兇手”;他希望“當這位10歲女孩在擦拭車廂地板時”周圍的成人不要那麼麻木;他大聲疾呼“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他提出“也應給家長減負”
……讀著這些從愛心中湧流出來的文字,誰的愛心能不一次次產生共鳴呢?誰的愛心能不萌發生長呢?我同鎮西老師的粉絲們交流,大家共同的感覺是讀他的書之後,每個人內心原有的愛學生、愛事業的心靈之樹在悄悄成長。
每個人精神幸福的深度、寬度、高度、持久度取決於他自己愛心之樹樹根的深度、樹幹的高度、樹齡的長度。一個人如果不忘初心,一輩子培養自己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的心靈之樹,根越紮越深,幹越長越高大,生命力越來越旺盛,那他就一輩子都活在幸福中。即使當了聯合國秘書長、世界第一的科學家也沒時間驕傲,一輩子做保潔員也沒時間自卑,只不過是在不同的崗位上,培養自己愛崗敬業、愛國愛民的心靈之樹而已,只是享受愛心之樹成長的過程而已。從這個意義講,讀李老師書籍的過程,是促進我們幸福感增長的過程。
二、享受盡責快樂
鎮西的書深深植根於他生活的當下職責,他在每個位置上都盡職盡責,他把盡職盡責的過程當作享受。讀他寫關心妻子、引導女兒、教好語文、帶好班級、當好校長的過程,細節、良方、妙法,很容易激活我們曾經有過的盡責過程的快樂感覺。他在每個崗位都做得很優秀的原因在於他直面問題,深入研究分析事物的本質規律,不被表面詞匯迷惑。對於當下搞得有聲有色的影響力很大的新教育,鎮西說不要過多地注重形式,他明確地指出追根溯源:新教育講的是教育常識。他的《新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最終消滅“新教育”這個概念》一文引導人們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
違背規律做事情的過程就像做苦役,經受的是煎熬;遵循規律盡職責的過程使人感到快樂,享受的是幸福。當我們盡職盡責、探幽索微、窮根究底地探索教育教學、班級管理規律時,我們會發現廣闊的創新空間,享受更深層次盡責的快樂,而一旦被喧囂的行業歧視之風裹挾,誰都容易滋生煩惱。行業分工會永遠存在,僅一個“人工智能”行業內部就有成千上萬不同的崗位分工,科學家內部更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研究領域。人類社會和個人都需要抑制、消滅行業歧視,需要各自在不同的崗位上盡職盡責,需要尊重和感謝社會進步過程中必須產生的每一個職業崗位。像鎮西說的那樣:“無數勞動者這種互相的‘謝謝’,便是我們社會的溫暖。”讀鎮西的書使我愛崗敬業、盡責為樂的心靈之樹也在舒枝展葉、慢慢成長。許多教師、校長也都談到鎮西的書幫助自己發現了盡責過程中的快樂。
三、品嘗閱讀愉悅
鎮西30多年來發表的文章、出版的書籍中展示著他長盛不衰的閱讀興趣,廣闊的閱讀範圍,適合自己成長的閱讀方法。他堅信“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他告訴人們“每一個知識分子或多或少應該有自己的藏書”。讀書成了他的內在需要,成了他情不自禁的習慣。火車上、候機室裡,甚至農家樂中都有他手不釋卷的身影,他用等公交、排隊購物、乘地鐵這些可利用的零碎時間閱讀幾行文字甚至一篇文章,同樣的時間便有了生命的意義。
我們生活在最好的時代,有多樣化的閱讀渠道,極其豐富的閱讀資料,即使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人也無法讀完人類書籍的萬分之一,無法掌握人類專業技能、科學知識總量的0.1%。以有涯之生命對無涯之信息,選擇讀書方向、範圍、內容就格外重要。書籍海洋既可載舟,亦能覆舟,選擇不當不僅事倍功半,還可能徒增煩惱,甚至誤入歧途。怎樣選擇?鎮西毫無保留地介紹自己讀50%人生類、30%教育類、20%專業類書籍的經驗,並在《學校明明就是讀書的地方,為什麼還要“營造書香校園”?》一文中再次詳細寫了這樣選擇的好處。怎樣讀書?鎮西說:“把好書化作自己的靈魂,要讀出自己、讀出問題,把自己擺進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不同的觀點等等。這是質疑、研究、批判,就是‘與作者對話。’”這樣讀書感情便自然流淌,思想便飛揚在萬里晴空。讀鎮西的書也促使我品嘗自己讀一本本好書時那種廢寢忘食、身心愉悅的感覺。
四、感受寫作的幸福
幾十年來,教語文、當班主任、當校長、當院長,把每項本職工作都做得成果卓著,同時又寫了這麼多日記,出版了70多本專著。有人問:“你是如何堅持下來的?真有毅力!”鎮西答:“不覺得這需要什麼‘毅力’,因為這本身是一種需要,這種需要變成了習慣……用文字記錄自己和學生每一天的成長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事。”“每天發生了什麼值得記錄的事,我總是當天就寫下來。也不為發表,就是類似於寫日記的那種習慣,後來有雜誌向我約稿,我就整理交稿。迄今為止我出版的60多部著作,都是習慣性寫作水到渠成的成果。”習慣了,不寫不舒服,寫了很踏實、很舒服、很幸福。
這本《教育的初心》是鎮西在全國新教育研究院院長的位置上,盡職盡責寫的自己想說的話。其實也是我們想說的話。如果面對上面不斷要求我們要有“新思路”“新目標”“新舉措”,我們是不是也要說“教育本來是樸素而簡單的事,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花哨和複雜?”當我們看到校園文化只考慮領導參觀者的需要,弄得脫離孩子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想問一問“校園文化為誰‘打造’?”當我們看到高考考生穿上古裝有組織地跪拜神靈,以求金榜題名,教室內拉起大幅標語“要成功,先發瘋!”“血戰考場酬壯志”等,高考之後考生們集體撕書、燒書,我們是不是也要大聲疾呼,讓變態的高考回歸正常?看到“學霸”“學渣”這類詞語流行,我們是不是也覺得“是教育的恥辱”?
《教育的初心》中對教師群體的表揚、肯定也好,對不良現象的批評、質問也罷,變化的是針對的問題,不變的是鎮西幾十年如一日的初心:“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幫助讀者寫出他們想說的話,當然會使讀者感到幸福。我相信《教育的初心》這本書一定會像鎮西以前的著作一樣,幫助他的粉絲們體驗到寫作的快樂,啟發新讀者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教育發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難阻力,體驗到閱讀過程中增長智慧的愉悅。
鎮西幾十年如一日將自己的愛心植根于當下現實,植根於盡責、閱讀、寫作實踐中,於是在愛心生長的同時,他盡責的能力、閱讀的深度、寫作的水平都在提高,他天天都在享受成長的快樂。
讓我們不斷微調自己心靈攝像機的鏡頭,清晰地、靜靜地讀《教育的初心》,讀更多鎮西的書,讀更多優秀人士的書;吸天地靈氣、汲日月精華來養護自我精神世界的綠水青山,使愛心之樹、盡責之樹、閱讀之樹、寫作之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發新芽、吐新葉、抽新枝、綻新花,枝繁葉茂、佈滿青山。讓我們每天在平凡的崗位上為自己、為親人、為祖國、為人民盡到責任的同時,更深層次地享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
是為序。盼望這塊磚能引出更多的玉來。
魏書生
2020年7月19日

目次

目 錄
序……001
與師為善
善待活著的“李芳”……003
是誰用無形的“繩索”捆住了教師的心靈與手腳?……012
校長的第一壓力應該是什麼?……015
請給愛學生的老師以愛學生的時間……020
《教師法》第二十五條的落實,為什麼一定要讓總理親自過問?……024
強烈要求嚴懲樂至縣暴打教師的兇手!……026
教師神聖不可侵犯……028
如果老師把家長的事都做了,要你家長幹什麼?……030
不敢苟同
人生樂趣就是“刷題”?……037
“素質教育”是“偽命題”嗎?……040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這話錯了嗎?……052
為什麼就不可以“感謝貧窮”?……060
“高效課堂”並非“包治百病”……067
語文學習與“高效課堂”勢不兩立……070
我沒有全盤否定“高效課堂”,但它絕非萬能的絕對真理……074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080
真的“任何一名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這樣做”嗎?……084
豈有此理
家長“紅包挖坑”之後,錯的不是張老師,而是教育局!……089
十問常德津市市紀委……093
時間面前,人人平等……096
“學霸”“學渣”之類詞語的流行是中國教育的恥辱……099
當這位10歲女孩在擦拭車廂地板時,周圍的成人為何那麼麻木?……102
喟歎不已
早就知道現在的師範生素質大不如過去,但沒有想到竟然如此不堪!……109
和老一輩大師相比,我們連學者都談不上……111
幾乎每一個人都在“耍流氓”,或“被耍流氓”……117
我們每一個人隨時都可能成為被二次碾壓的馬瑞霞,或肇事司機……123
“天使”是怎樣變成“惡魔”的,“惡魔”是怎樣混為“天使”的?……126
變態的高考……129
夏老師沒有自殺,為什麼有人感到了失望?……133
只有教師能夠贏得教師的光榮……137
常識罷了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143
新教育必須遵守教育本身的底線……150
新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最終消滅“新教育”這個概念……153
學校明明就是讀書的地方,為什麼還要“營造書香校園”?……158
學生安全責任,誰說了算?……161
無數勞動者這種互相的“謝謝”,便是我們社會的溫暖……166
陌生人之間的關係展示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169
校園文化為誰“打造”?……172
思緒飛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179
不管外面多麼喧囂,他們只顧默默前行……183
教育本來是樸素而簡單的事,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花哨和複雜?……193
許多“名人名言”往往是以訛傳訛……195
“學生打破老師的頭”真相究竟如何?……207
也應給家長減負……213
“家長,我教育的最大阻力就是你的不信任!”……215
茶餘碎想……218

書摘/試閱

請給愛學生的老師以愛學生的時間
――兼析是誰剝奪了老師愛學生的時間
最近我陸續在“鎮西茶館”曬了曬我愛學生和學生愛我的故事,以及相關“文物”和老照片,反響熱烈。
有不瞭解我家庭情況的讀者,誤以為我是犧牲了家庭幸福,不管愛人孩子,而“一心撲在學生身上”。這真是誤解。因為我愛人性格很內斂,為人很低調,決不許我在文章中寫她,也不讓我在微信上展示她的照片,所以包括我的家庭教育著作也很少涉及她――當年寫《做最好的家長》時,我說:“寫女兒成長不提你,別人還以為女兒長期生活在單親家庭呢!”但她依然不許我提她,我當然得尊重她的意願。
其實她曾長期和我在一個學校工作,我的學生很多她也熟悉,或者說也是她的學生,所以我和學生的許多活動,她往往都參加。在我帶學生活動的許多黑白老照片中,就有她的形象,我和學生當年的許多黑白照也都是她拍的。當然,她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一直心懷感激。
後來有了女兒,女兒也經常參加我和學生的活動。我的父母是教師,她的父母是教師,我女兒現在也是教師。因此,教育是我們共同的生活和享受。
還有一些老師在被我的故事感動的同時,也發出感慨:“您那個時代允許您這樣做,可我們現在卻沒那麼多時間,想愛學生也沒時間去愛啊!”
我得說明,從80年代到前幾年我當校長時,幾十年來許多情況是發生了一些變化,包括我的工作量。比如,剛工作時,我在樂山一中教一個班的語文,同時當該班的班主任,學生50~60個,有時候學生人數超過60個,這的確讓現在許多學校大班額的老師十分羡慕。
但90年代我在成都玉林中學工作時,工作量常常超負荷,比如我曾經教高二全年級三個班的語文課,同時擔任其中一個班的班主任;該班高三畢業後,我又同時教初一兩個班的語文課,同時擔任這兩個班的班主任(我自願爭取的),兩個班學生總數131人。後來到了成都石室中學輕鬆了一些,教一個班並擔任該班班主任。但我到了武侯實驗中學後,當校長的同時還擔任班主任,這個工作量肯定不輕鬆。
但無論教一個班當班主任,還是當班主任的同時教幾個班的語文,或是當校長同時當班主任,我的兩個“傳統”(學生給我概括的)沒有變:為學生讀小說,帶學生出去玩兒。
所以我說,對於不愛教育也不愛學生的人來說,就算工作量再輕鬆他也不會把時間用於愛學生的。而只要真正愛教育愛學生,總可以相對地擠出一些時間愛學生。
注意,我這裡說的是“相對地擠出一些時間”――我寫到這裡特別注意措辭嚴謹。
所以,我還得把話說回來――就算都愛學生,時間充裕一點總還是要方便一些。畢竟教師對學生的愛,除了班級裡和課堂上自然而然的尊重與關懷,還是得專門花一些時間在學生身上。比如,我當年給學生寫信、一對一和每個學生談心、按學號輪流挨個家訪、為學生讀小說、帶學生出去玩兒……這都需要時間的。
而我們現在許多真誠愛教育愛學生的老師的確沒有時間,這還真不是“藉口”。
那麼,我們老師的時間哪去了呢?
一是超負荷的工作量。據我所知,現在不少學校編制嚴重不足,教師嚴重缺編,於是一個頂倆。許多老師往往教兩個班的語文或數學還要當班主任,每週的課時自然很多,需要批改的作業自然也很多,就算想多給學生搞點活動,也心有餘而力不足。當校長時,我很驚訝地知道,儘管武侯實驗中學的老師不夠用,可一旦根據有關文件精神核算編制,居然還“超編”!我現在都想不通,既然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的國力大大增強,為什麼不讓師生比寬裕一些呢?說到底不就是多一些財政撥款嗎?
二是超大的班額。我記得以前中小學“法定”的班額好像是55個左右,後來改為50個,最近又聽說是45個,但現在全國許多學校的班額遠遠超出這個標準。一個班一百多人還不是個別。有一次我去某省講課,下飛機和教育局的同志聊天,問及班額,他說:“我們現在好了,實行小班化教學。”我問“小班化”是多大班額,他說:“也就七八十個,絕不超過90個!”我大驚:“不超過90個還是‘小班化’?”他說:“我們以前的班額都是上百啊,多的時候120個以上。”這樣的班額,你讓老師每天找一位學生談心,輪一遍都得兩個月,你還指望老師能夠給每個學生寫信?
三是各種形式主義的教育教學要求。我一直認為,教育是一件很樸素的事,教學常規也就那麼幾條。但現在卻把簡單的事複雜化,又把複雜的事繁瑣化,再把繁瑣的事精緻化――所謂“痕跡管理”“精細管理”應運而生。結果是苦了我們的老師們!比如,找學生談個心,需要填表和拍照,還要有“效果反饋”;去家訪,也要填表、拍照;迎接某項督導或驗收,需要手寫教案,於是熬更趕夜地弄虛作假,一個通宵可以寫出一個學期的“原始”教案;還有寫各種規定字數的“收穫”“體會”“總結”;還有形式主義的網上“繼續教育”,以及各種“微信群”、App需要應付……
四是各種“球莫名堂”(四川方言,即莫名其妙,毫無道理)的非教學“任務”。創衛(文)、迎檢、禁毒,各種各樣的“進校園”和“從娃娃抓起”,以及源源不斷的“會議精神”的學習……這些事都伴隨著寫材料、填表、拍照等等不勝其煩的瑣事,耗費了老師們大量的青春與生命。如果把其中做任何一件事的時間用於和學生談心,都更有意義得多!
奪去老師們愛學生的時間的,肯定遠不止上面四個原因,但這四條已經讓老師們心力交瘁,甚至對本來熱愛的教育心生怨恨了。許多老師一邊做這些事一邊在心裡咒駡著,可又絕不敢流露出半點不滿,相反,在表面上還要裝出心甘情願的樣子。
――人生之痛苦,莫過於此。
本文的題目是《請給愛學生的老師以愛學生的時間》,嚴格說起來,這個題目是有問題的,因為前面沒有稱呼――請問,是在向誰呼告與請求?“校長,請給……”“學校,請給……”“局長,請給……”,好像都是,好像都不是。正因為找不到呼告和請求的對象,我才覺得問題嚴重。可怕的不是老師們的時間(這些時間就是老師們每分每秒的青春與生命啊)被無情而無端地剝奪,而是我們找不到剝奪我們愛學生的時間的“罪魁禍首”。這才是真正可怕的。
但是,我還是要蒼白地呼籲――
請讓教育回到素淨的教育;
請讓校園恢復寧靜的校園;
請讓教師成為純粹的教師;
請給愛學生的老師以愛學生的時間!
2018年11月23日於上海至紹興的高鐵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