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西洋景:歐洲的9個文化表情(簡體書)
滿額折

西洋景:歐洲的9個文化表情(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9 元
定價
:NT$ 474 元
優惠價
874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古典時代的瘋狂愛情、中世紀的戰爭史詩、文藝復興時期的貴族生活、啟蒙運動中哲學家與君主的交往……本書以古希臘悲劇《美迪亞》、古羅馬建築萬神殿,中世紀後期意大利的《馬可·波羅遊記》、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繪畫《春》、古典主義時期由意大利傳入歐洲各地的《廷臣之書》、啟蒙主義時期德國的園林建築《無憂宮》、浪漫主義時期英國小說《弗蘭肯斯坦》、20世紀後期波蘭電影《紅》、21世紀初的烏克蘭民謠《1944》等9個藝術作品為切入點,觀察和分析了從古希臘到21世紀初的歐洲文化歷史與生態截面。作者依托權威研究專著,並結合個人經歷進行敘述,很好地平衡了主觀感悟和客觀事實之間的界限。本書從古代歷史討論到現實政治,邏輯層層深入,語言明白曉暢,兼具批判思維和審美意識,對作品背後的歷史事實進行了別有洞見的評述,為讀者呈現了一份別開生面的歐洲文化導覽圖。

作者簡介

易丹, 1960年出生。1981年,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文學學士。1984年,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英文系畢業,文學碩士。現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奧爾堡大學、波恩大學、根特大學、哈佛大學、魯汶大學等高校訪問學者和客座研究員。

代表作有《斷裂的世紀》、《中國現代藝術史1979-1989》(與呂澎合著)、《我在美國信息高速公路上》、《觸摸歐洲》等。發表有長篇、中短篇小說,並與錢濱合作多部獲獎電視連續劇。

 

名人/編輯推薦

1.古希臘人的觀劇方式和當代人的觀劇方式有何區別?
羅馬的萬神殿,為什麼成了來自亞洲的“異教”殿堂?
波提切利繪製《春》所需要的昂貴顏料是如何得到的?
哈姆雷特的著名台詞,如何撩動“低三下四”的倫敦觀眾?
廣告裡那些精緻優雅的貴族形象,代表著真正的歐洲貴族嗎?
啟蒙時期的歐洲人,是如何想像世界和中國的?
為什麼19世紀的科幻小說中對人造生命充滿恐懼,與現在的科幻小說偏好完全不同?
好萊塢影片大行其道之前的歐洲電影產業,是什麼模樣?
歐盟能舉辦歐洲歌唱大賽,但為什麼不能舉辦一個歐洲文學大賽呢?
帶著這些問題,本書以具體事例為依據,尋找了多個方面的答案。

2.書中的九個文化樣本涵蓋了戲劇、小說、建築、電影等多個方向,契合了不同時期中的歐洲藝術潮流。這種開闊的視野使讀者得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歐洲文化,不僅看到這些作品的藝術特徵,也看到它們背後的歷史局勢。

3.從歐洲文化的局部出發,將學術論證與個人感悟相結合的手法,令讀者在體會到閱讀快感的同時,也能對歐洲文化產生更具體、更有現實感的認知。

目次

寫在前面

第一章美狄亞希臘的身份

第二章萬神殿天堂的模樣

第三章《馬可·波羅遊記》 外面的世界

第四章《春》 古代的再生

第五章《廷臣之書》 上流社會的教養

第六章無憂宮哲學家與哲學王

第七章《弗蘭肯斯坦》 人的極限邊緣

第八章《紅》 技術敘事時代

第九章《1944》 乘著歌聲的翅膀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書摘/試閱

寫在前面

1

被聳人聽聞的名頭吸引,我有時會瀏覽一些網上流傳的自媒體文字。這些文章或長或短,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向讀者傳播所​​謂歐洲文明和歐洲文化的“硬核”信息,氣勢逼人。與這些文字類似,更有諸多冠以“秒懂”“五分鐘讀懂”篇名的帖子,販賣有關歐洲社會、文化、歷史和文明的知識,順比特管道洶湧而來,在各種流量平台上翻飛。

近十多年,國人走出國門,旅行目的地除了東南亞諸國和地區,最顯眼的,當屬隔在十個小時飛行航程之外的歐洲。從曾經10天歐洲15國遊,到15天歐洲5國深度遊,再到眼下一國之內諸種路線自駕游, 中國旅客的足跡,幾乎覆蓋了歐洲所有知名景點。從20年前去歐洲做研究開始,我自己就見證了歐洲各大航空港內中國面孔逐漸增加,中文標識出現,以及免稅店接受支付寶和微信結賬的整個過程。歐洲旅遊的熱潮,帶動巨大信息需求。對於那些試圖首次前往,或再去歐洲遊歷的人來說,除了上網尋找各種景點美食攻略外,惡補一二歐洲知識,“秒懂”當地歷史和文化,當然是必需的功課。

中國出現了一波空前的歐洲話語熱潮,應該不是誇張。

在那些煞有介事或輕佻放浪的話語裡,我們能讀到多少真實的歐洲?至少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不多。各種說法,言之鑿鑿,都喜歡以一言以蔽之的概括,給歐洲範圍內諸多國家和文化做出結論。這些結論,宏大而空洞,實際上幾乎沒有人文營養。

我也曾拜讀過一位大紅大紫的作者。他的書和言論,現在已經成為網紅,以至於有人把他比做中國的文藝復興式全才。拿到他一本涉及歐洲思想和藝術文化的著作,我剛讀了第一章,就敗了胃口。這位作者對古希臘的描述和判斷,貌似高屋建瓴,卻只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者希臘狂熱的翻版。西方學者近些年已經解構的歷史敘事神話,在他的文字裡依然被奉為至寶。

當然不能責怪製造這些話語的人。他們並不是專職研究歐洲的學者, 在他們和中國高校與機構的歐洲研究界之間,橫亙著一堵學術之牆。那麼,在學院高牆內,在學者們的講課、著述和論文中,有關歐洲的討論是否就抵達了真相,就避免了宏大而空洞的結論呢?

似乎也沒有那麼樂觀。

曾經應邀去國內一所高校講座,題目涉及歐洲文化。講座開始後, 我就針對歐洲文化研究領域的一些常見套路和誤區進行了解構。我告訴自己的聽眾,要說世界上哪個國家出版的歐洲文學史最多,恐怕當屬中國。我們的很多大學,都開設有外國文學或西方文學課程,負責這些課程的教研室,一般都會編寫自己的教材。外國文學也好,西方文學也罷,這些文學史的主要內容還是歐洲文學。然而,在歐洲內部,卻很難看到以籠而統之面目出現的歐洲文學史。原因很簡單,一部囊括歐洲各國文學在內的文學史,應該以什麼語言作為文本載體?英語?法語?德語?還是西班牙語或意大利語?這是個巨大而嚴肅的問題。

我繼續介紹說,在歐洲學界內,有人懷疑是否有一個整體的、具備同一性的歐洲文化存在,因為歐洲各國有自己的語言、歷史和文化,不同文藝作品複雜而多樣。有些學者甚至質疑,地理上是否有一個叫歐羅巴的“洲”存在,因為,現在的歐盟並不能完全等同於歐洲,所謂歐羅巴“洲”,不過是掛在歐亞大陸邊上,瀕臨大西洋那塊不算太大的地方。當然,如果俄羅斯算是歐洲國家的話,情況又會不一樣:歐洲的東方邊界線,就會刻在日俄之間有爭議的南千島群島礁石上……

可以想見,學生們的反應有些驚愕。

講座結束後,這個高校負責“歐洲文化”課程的老師開玩笑地對我說,你剛才的講座嚇了我一大跳,差點把我這學期的課都否定、把我的飯碗砸了。

事實上,講座所提及的問題,只是眾多例子之一二。在我讀過的許多有關歐洲文化的論文和論著中,循傳統而來的認知誤區、由翻譯不當導致的誤讀、基於意識形態框架而製造的誤判,不在少數。這其中,也包括了我自己從事這項工作三十多年來曾經落入的陷阱。我意識到,與其去抱怨那些網絡媒體關於歐洲文化的誇誇其談,不如回過頭來檢討學界都還沒有釐清的認知混亂;與其去糾正學院外的業餘愛好者對歐洲的誤解,不如先把學院內一些根深蒂固的認知和闡釋套路送去做核磁共振,看看它們是如何生成,又如何影響了我的視力和聽力。

這是我寫這本書的動因。

另一個附帶動因,是想翻越學院派的高牆。

身為人文學科的教師和研究者,我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不過,我又似乎無法把自己的視野完全限定在學術圈內。不論是提供知識,還是提供分析和批判知識的方法,我總以為,學術研究的最終目的,不應該只針對那些CSSCI期刊的編輯和少量讀者,那些學術論著的少量讀者,甚至不應該只針對大學教室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從20世紀初中國的第一次現代啟蒙以來,尤其自20世紀80年代的第二次啟蒙以來,中國學者、特別是西方學者在歐洲文化研究領域已經做了許多有價值的工作,改寫了歷史,改造了闡釋,形成了許多新的認知。將這些新的材料和洞見,介紹給課堂裡的學生,是一個高校教師理應完成的任務。與此同時,如果我能找到一條路徑,跳出學院派的研究套路,避免學術操作的經典套話,將自己的工作成果傳播給更多的人;如果在這個歐洲話語熱得發燙的時代,居然會有學界外的讀者,願意突破“秒懂”的喧嘩與騷動,花一點精力來深入認知歐洲的一些文化特點, 那麼,讓這兩種努力在一個地方相遇,豈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這是不是太過理想主義?這種努力是否能達到目標?

我不知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