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每個人的經濟學(簡體書)
79折

每個人的經濟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79322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為什么要學經濟學?

為什么經濟數據不可能客觀?

為什么6%的增長是一個“奇跡”?

為什么經濟學號稱可解釋所有事物,卻無法預測經濟危機?

為什么大部分人明明消費超過任何歷史時期,幸福感卻沒有增加?

劍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家張夏準教授,從基本概念出發,以開放態度解讀各個經濟學派觀點,簡潔幽默地揭示每個經濟角色的行動邏輯。啟發你看清更真實的環境背景,明智理性地對日常經濟事務做出決策。教你做一個經濟思考者,創造更有活力、更穩定、更公平、更幸福的生活。

張夏準教授寫這本書目的是向讀者呈現思考經濟的方式,而不是灌輸經濟概念。他并沒有期望讀者能夠記住全部甚至大部分。但是希望讀者記住這個要點:“誰獲益?”(Who benefits ?)

一個經濟主張的意圖很容易被識破。例如,經濟學家解釋,給富人減稅,他們就能享有更多的投資成果,因此就會有更大動力去投資和創造財富。當富人創造了更多的財富,就會花得更多。這樣窮人就有更多的就業和收入。這套被稱為“供給經濟學”的理論,也成了很多國家經濟政策的基本信仰。

可是:為什么讓富人更賣力工作需要先讓富人更富,讓窮人更賣力工作需要先讓窮人更窮?

所以,有些措施看似價值中立,背后卻牽涉到政治和道德判斷。但如果有經濟學家宣稱自己的分析“科學”、價值中立、惠及大眾,就需要我們獨立思辨,清醒認知政策與環境為個人帶來的利弊。


作者簡介

張夏準(Ha-Joon Chang),1963年出生,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被歸類為制度學派的發展經濟學家。1992年取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2003年獲繆達爾獎,2005年獲列昂季耶夫獎。研究領域為貿易政策、產業政策、經濟發展、經濟轉型中的政府角色和全球化等。著有暢銷書《每個人的經濟學》《富國的偽善:自由貿易的迷思與資本主義秘史》《資本主義的真相:自由市場經濟學家的23個秘密》。


名人/編輯推薦

※教你使用經濟學來獲得幸福生活。

※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一網打盡經濟思考必備素養,揭示“獲益者”的本質。

※啟發個人解讀發展與政策趨勢、理解金融工具、制定財富規劃。

※一本可以用得上的經濟學使用指南。


目次

序言:為什麼要學經濟學?

為什麼大家對經濟學不太感興趣?

這本書有何不同?

間奏1 如何閱讀這本書

第一部分 認識經濟學

第1章 生命、宇宙以及一切:什麼是經濟學?

經濟學研究理性選擇……

……或者是研究經濟?

結論:經濟學就是對經濟的研究

第 2 章 從 pin 到 PIN:資本主義,1776 到 2014

從pin到PIN

都變了:資本主義的參與者和制度是如何改變的?

結論:真實世界在變化,經濟理論也是

第 3 章 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資本主義簡史

爛事一件接著一件:歷史有什麼用?

烏龜vs.蝸牛:資本主義黎明前的世界

資本主義的黎明:1500—1820

工業革命:1820—1870

自由經濟全盛時期:1870—1913

大動亂:1914—1945

資本主義黃金年代:1945—1973

過渡期:1973—1979

新自由主義的起落:1980年至今

第 4 章 百花齊放:如何“做”經濟學

至尊戒,馭眾戒:經濟學研究進路的多樣

雞尾酒還是整個酒柜:如何閱讀這一章

古典學派

新古典學派

馬克思主義學派

發展主義傳統

奧地利學派

熊彼特學派

凱恩斯學派

制度學派

行為學派

結論:經濟學如何做得更好

附錄 不同經濟學派的比較

第 5 章 劇中人:誰是經濟參與者?

個人就是主角

組織作為主角:經濟決策的現實

個人也不是主流經濟學所認為的那樣

結論:只有不完美的個人才能做出真選擇

間奏2 繼續前進

.......

書摘/試閱

如何用經濟學提振經濟

事情在完成之前,看起來都是不可能的。 —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南非前總統

如何“使用”經濟學 ?

我寫這本書,目的是向讀者呈現思考經濟的方式,而不是灌輸經濟理念。書中涵蓋了許多主題,但我並沒有期望讀者能夠記住全部甚至大部分。但是,這畢竟是一本使用手冊,因此還是要記住幾個要點。

誰獲益?經濟學是政治爭論

經濟學是政治爭論。它現在不是科學,將來也不會是。經濟學沒有客觀真理:總是夾雜政治判斷,還往往涉及道德判斷。因此,當我們面對一個經濟主張,你必須問一個老問題:“誰獲益”(Who benefits)?拉丁文為“Cui bono”,因古羅馬政治家、演說家西塞羅的提出而廣為人知。

有時,一個經濟主張的政治意圖很容易被識破,因為其背後的假設一看就有問題,明顯偏袒某些群體。“涓滴效應”就是一例,這個論點的關鍵假設是 :當富人拿的國民產出更大,他們就會增加投資。然而,這個假設並沒有被證實。

在其他一些情況下,一個主張偏袒某些群體,可能不是有意的。比如,使用“帕累托標準”的某個主張可能看起來並沒有偏袒任何人,因為這種標準要求,只有讓一些人狀態變好但沒人狀態變差的改變,才能叫社會改進。也就是說,不管一個改變造福多少人,只要有一個人的利益受損,它就不是社會改進。然而,這個標準其實隱秘地偏袒了那些從現狀中獲益更多的人,因為它阻止了任何有損他們利益的改變。

有些措施看似價值中立,背後依然牽涉到政治和道德判斷,比如市場範圍就是。決定哪些東西可以在市場上買賣,就是跟政治高度相關的。一旦把某些東西(比如水)劃進市場範圍,跟其相關的各種決策就要採用“一元一票”制了,這樣富人就更容易影響結果。反過來,一旦某種東西(比如童工)被排除出市場範圍,這個東西就不會再受金錢左右。

說經濟學是政治爭論,並不表示“說什麼都行”。有時這個理論好一些,有時那個好一些,這取決於當時的形勢。但如果有經濟學家宣稱自己的分析“科學”、價值中立,你就千萬別信。

不要成為“拿錘子的人”:“做”經濟學的方法眾多,各有優劣

我們已經知道,“做”經濟學的方法不止一個,雖然大部分經濟學家都不告訴你。雖然新古典學派在最近幾十年是學界主流,但算上新古典學派,經濟學至少有九個學派,他們各有優劣。

經濟現實非常複雜,單靠一種理論沒法分析透徹。不同理論的基本單位不同(比如,個人vs.階級),關注不同(宏觀經濟vs.微觀經濟),問題不同(比如,在給定資源下如何實現效率最大化vs.如何長期提升生產這些資源的能力),所用的分析工具也不同(超級理性vs.有限理性)。

“手裡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如果只是從一個理論角度看問題,你最終只能問出某些特定問題,並按特定方式回答而已。幸運的話,你面對的問題剛好是最適合你的“錘子”的那顆“釘子”。但現實往往不是這樣,你手頭得有各種工具才行。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偏愛的理論。有一兩種理論用得比其他理論多,也沒有什麼不對。大家都這麼做。但請不要成為手拿錘子的人,更不應該連其他工具都不知道。大家應該手拿瑞士軍刀—對不同的任務使用不同的工具。

事實就已經是理論 :事實,甚至數據,都不是客觀的

德國大作家(《浮士德》)和科學家(色彩理論)歌德曾經說過:“事實就已經是理論。”經濟“事實”正是如此。許多人認為數據最直接、最客觀,但其實所有數據都是建構在理論之上的。19 世紀,英國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曾經諷刺道:“世界上有三種謊言 :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there are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我的觀點沒這麼極端,但我認為,經濟學的數據一定是測量某些概念的結果,而這些概念的定義往往有爭議,有時爭議還極大。

這個問題在學術上並非無足輕重。經濟指標如何建立,對如何組織經濟、實施哪種政策有巨大的影響,並最終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

就連最理所當然的基本數據如GDP或失業率,也都有其不足,造成的影響也很大。GDP將家務與未付籌的照護都排除在外,必然低估了這些工作的價值。GDP沒能考慮地位商品的特性,這樣算出來的GDP會誤導消費方向,也無法真實反映富國生活水平,因為這類商品在富國更多。失業率的標準定義排除了富國那些不斷碰壁而放棄找工作的人,以及發展中國家那些隱性失業者,這使得它低估了失業程度,而且自然的,這些人也被政策制定者忽視了。

然而,這並不是說經濟數據就完全沒用,或者一定會誤導。我們需要數據,有數據我們才能感知經濟規模的大小,並監控其變化。只是說對於數據,我們不能不假思索就接受。

經濟不只有市場 :還需要考慮生產和工作

今天的經濟學都在講市場。今天大部分經濟學家都同意新古典學派的觀點,認為經濟就是一張交換關係網 :個人從許多公司購買各種商品和服務,然後向其中一家公司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而公司的買賣物件則是個人及其他公司。但經濟不能跟市場畫等號。市場只是組織經濟的眾多方式之一,它實際上只占經濟的一小部分。許多經濟活動都是通過企業內部指令來組織,此外,大部分經濟領域都受到政府的影響,甚至要聽政府的命令。政府及國際經濟組織如WTO,還給市場劃了邊界,並制定了市場行為準則。如今,在這些事情上,國際經濟組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行為經濟學派創始人之一赫伯特·西蒙曾經估計,美國國內的經濟活動其實只有20% 是靠市場組織。

由於過於關注市場,大多數經濟學家忽視了經濟生活的其他大片領域,人民福祉因此大大降低。重視交易的代價就是忽視生產,這使得決策者對自己國家製造業的衰退掉以輕心。將個人看作消費者而非生產者,就看不到工作質量(如有趣程度、安全程度、壓力大小,甚至受壓迫程度)、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問題。對經濟生活這些方面的忽視,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大部分富國人民明明消費超過任何歷史時期,幸福感卻沒有增加。

經濟遠大於市場。 假如我們不關注市場之外的廣闊領域,便無法建立良好的經濟,或良好的社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22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