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鳶回頭(簡體書)
滿額折

鳶回頭(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  價:NT$ 288 元
優惠價: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先秦諸子面對的是一個荊棘遍地的時代。他們要變革自己所處的社會,變革不成,才退而著書立說。一批未能改造自己所處時代的智者,會知道如何使未來世界更好嗎?今天的人們應當以何種姿態面對經典?

本書中,作者依據伴隨著歷史感的閱讀方式,以不拘泥於傳統闡釋的自由態度,解讀《論語》《老子》《莊子》等經典,展現孔子等古典思想家的精神世界。作者以獨到眼光闡述了對儒家、道家經典中一系列核心理念的認知,更展現出一種從文本中探尋真相的努力:揭開歷史上種種誤讀或曲解對經典的遮蔽,以真性情讀出古典思想的真義。

書中暢談古人的生命態度,評點傳統格言的可貴或虛妄之處,縱論經典的價值與生命力……興之所至,率性而談,犀利睿智且不乏幽默,展現出一種面對古典思想世界的獨特姿態。


作者簡介

刀爾登,本名邱小剛,現定居石家莊。著有《中國好人》《不必讀書目》《七日談》等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鳶回頭》是刀爾登的全新散文集,犀利暢快,識見敏銳,解讀古典思想的偉大之處和缺陷所在。


◎刀爾登——李零、劉瑜、繆哲、孫鬱、止庵、張鳴等名家青睞有加的作者。


◎談談孔子,談談老莊:孔子的思想怎樣被劫持甚至瓦解?《莊子》中散發出何種獨特的光輝?《老子》有什麼迷人之處和破綻?

◎裝幀設計內封+外封,外封用紙為藝術柔感高白竹絲紋,具有獨特質感;內文用紙為瑞典輕型紙,紙張輕盈柔軟且不傷眼,適宜閱讀。


前 言

這篇前言,是在“特殊時期”寫下的。城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安靜,微信——幾乎所有人,包括我在內,使用的信息工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喧囂。畫地為牢的人們,記錄、評論、傳播、爭吵、詈罵、哭泣、讚美、抱怨,那些一貫的價值衝突,比平日更加激烈;一些平時潛流在日常議題之下的話題,這些日子,獲得了注意;一些本來分散在零星事件中的、本來在生活的豐富細節中柔和了的,也顯露為原則性的話題,集中在對特定事件的討論中。

如果去掉強度的因素,“特殊時期”也不怎麼特殊。無論是個人選擇還是“時代”選擇的核心,處境似新而舊,問題亦如是,我們迎面撞上的仍然是那些事情,那些糾纏國人四十年、一百年、一百五十年的事情。如果有什麼不同,也只是那些選擇在此刻顯得更加明顯,就像人們的分歧更加明顯一樣。多年來,選擇早已明顯而且持續明顯,只是我們總能找到各種藉口、各種實際的機會,來回避它們。同樣,沒有什麼事情能夠保證幾個月後,我們不會重新回到那種狀態中;沒有什麼因素——至少我沒有看到——預示風平浪靜之後,在這些方面,中國會與以前有什麼不同。是的,有些人改變了,有些社會政策調整了,滿意的更加滿意,不滿意的更加不滿意,但哪一天不是這樣呢,哪一天不是同時發生著進步與倒退,哪一天沒有機會,哪一天沒有希望,哪一天沒有把機會變成代價,把代價埋入越來越深的地穴,哪一天不曾把希望變成幻想,把幻想放在越來越遠的天際?一個社會,完全有可能承受每日的新變與偶爾的巨震,而保持它的基本面貌:權力能做到的事情,風俗也能做到;意識形態能達到的成就,日常價值體系也能達到。

這本不像樣子的小集,按現在的分類,是討論“傳統文化”的。“文化”“傳統”,都是有魔力的字眼,但我們不能僅靠著把這些字眼塞到句子裡,就指望這句子因此擁有意義,不能僅靠著把幾個字眼放到同一個句子裡,便宣稱在它們之間建立了什麼聯繫。我們早知道,不能因為一個人滿口仁義道德,就推論他一定是個德行可嘉的君子;我們也知道,不能因為看到的“文化”或風俗,裡邊充斥著高尚的格言——實際上,每一種風俗都有這種特徵——便判定我們來到了君子國。每一個人的行動法則,一大部分是在學習如何追求利益的過程中確定的,受制於權力的特徵、風俗的性質,只有一小部分是從流行的教條習得的。如果一個社會,追求利益需要背離這些教條,那麼大多數人,或大多數場合中的我們,是不會猶豫的;同樣,大多數人,也不會承認自己有違倫理的一般原則。於是我們有可能看到,原則仍然盛行,在話語中的地位不受撼動,但只是一具空殼而已,因為倫理最基礎的東西被機會主義或別的什麼權宜之計侵蝕或乾脆替換掉了;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了,那麼,越是教條盛行的社會、越是以禮義自命的城邦,這些教條或禮義越是空洞。

以孔子為例。若使用我們今天的定義,他不是哲學家,這並不等於說他沒有抽象的思考,只是這種思考如果是不連貫的,很難稱得上是哲學工作。然而,孔子並不生活在今天,在他的時代,思想的工具是稀少的,而且那是動盪年代、舊制度失效的年代,新的制度,不但在任何王國裡,即便在那個時代最激進者的思想海平在線,也不曾露出一角帆影,所有為後人所知的智者,都把興趣放到時代本身的問題上,連老子和後來的莊子亦如此,孔子更是如此。是否適合哲學家這一頭銜並不重要,孔子的遺產最中心的部分,是討論一個人如何保持道德的完整,不論是在樂地還是在逆境。他言必稱君子,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做一個高尚的人,“高尚”這個詞,現在幾乎成了一句諷刺的話,那麼換句話說就是,孔子教導人做一個體面的人。

很少有人不承認,孔子塑造了中國文明的一些文化特徵。但是這些特徵究竟為何,是否符合孔子的本意,歷代對孔子不停地重新解釋如何與時代風尚相互作用,權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士大夫的堅守與背叛在何種程度上使孔子的相應教導或者變得模糊,或者變得尖刻,以他們為仲介,孔子的倫理又是如何滲入下層,在與日常生活,特別是日常生活中苦難與低賤的碰撞、驗證中,發生了哪些變形,都是需要觀察的。還有個體,一個個時代裡的一個個人,在漫長的嬗變中如何承擔後果,如何從孔子的教義(被重新解釋過的)中得到安慰(或有時接受壓迫),如何被固定在難以撼動的話語體系中,又如何與此同時,通過對利益的追逐一點一點地瓦解孔子,也是需要觀察的。

我們看到,孔子的教訓,越到後世越是虛弱。有人說孔子是道德的立法者,我同意,只是如果法度高高在上,地上的人一邊示以虛偽的敬意,一邊各行其是,誰有辦法呢?

假如有一個人在這裡,言必稱孔子,然而孔子說“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並不能阻止他與此相反,擅長的是文過飾非,便是給捉到手腕,也死不承認。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惡夫佞者”,不能阻止他身段靈活,一樣的事,今天則可,明天則否,我施於彼則可,彼施於我則不可,總之但以私利衡之,口裡卻說公理。孔子說“其爭也君子”,不能阻止他一逢小隙,謾駡當先,群毆繼之。孔子說“不念舊惡,怨是用希”,不能阻止他日恚夜恨,別人有一點點對不起自己的事,要記上幾十代,日夜念誦;自己對不起別人的事,一概不承認。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不能阻止他講究發財才是硬道理,富貴不驕吝如衣錦夜行。孔子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能阻止他斤斤計較,就像收份子錢的,誰給了他多少物事,誰少給了幾文,一一比較,前者過後即忘,後者則永銘在心。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能阻止他升米恩斗米仇,見不賢如得至寶,必百般擠踏以見高明;見賢則嫉恨交加,喧詆以求意平。孔子說“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不能阻止他對於己不利的事實閉目不視,對合胃口的謊言原單照收,不求增長見識以擴展理解力,然後對超過自己理解力的一律斥為無稽,坐井觀天以為樂,冥頑不靈以為勇,自己不堪,就覺得天下無非不堪。孔子說“好行小慧,難矣哉”,不能阻止他看了一本三十六計,便以為可運天下於掌,愚昧到自以為聰明的程度——假如有這樣一個人,宣稱道德高尚、世無倫比、至聖嫡系、亞聖血親,您會怎麼看他?又會怎麼理解孔子的影響力?

這涉及我們掛在嘴邊的“繼承”,到底是什麼意思。按我的理解,傳統的核心,是那些我們不會注意到的東西,就像魚不會注意到水一樣,並不是我們感受不到,而是這些感受對我們來說如此習以為常、如此分散,我們不會,也很難將抽象概念施諸其上。而那些我們注意到的部分,賦予概念之後,就方便了所謂的“提倡”和“批判”,尤其方便改造,革新或變亂、利用或濫用,人們把這些概念放到倫理的結構裡,更放到權力的結構裡,最後失去本來面貌,成為異己的力量。

孔子對中國日用倫理的影響,滲透到每一方面,每一個人,從牙牙學語開始,便浸潤在這種影響中。不讀書的人,也能隨口說出他的教訓,或雖不知其詳,一舉手投足,也逃不出他參與建設的價值體系。只要一與人相接,想不繼承也做不到,即使努力背離之,也在繼承著他參與設定的出發點。然而,當孔子的學說從背景來到前臺,像魚被從水裡撈出,從歷史上抽出,在概念中旅行一圈,皇帝定準,經學家詮釋,儒官推行,鄉下先生教授,最後以新的姿態重新進入歷史,這時的繼承是什麼意思呢?

任何傳統的,都是當代的。我的意思是說,任何可以追溯的、歷史性清晰可辨的行為和思想、語言與風俗,都通過當代制度而呈現。比如尊師重教,是一項非常好的傳統,然而這樣一種可貴的風俗,像任何“傳統”一樣,不能僅通過自身而存在。當然,不管“傳統”或對傳統的解釋多麼經常地成為爭論的戰場,正如“打倒孔家店”無助於解決一百多年前的問題,不應該指望通過改造“傳統”來解決當代問題;在討論當代問題時,這一概念幾乎總是一種多餘的實體,它所指的東西,已經包含而且無法不包含在其他敘述裡,此時再新建額外的抽象,只會增加而不是減少困惑。

此處也許是適當的地方,來聲明一下,這本小冊子是以讀者而不是講解者的身份倉促寫成。之所以要特別說出,不僅是因為我的學識遠不足以有資格充當後者(我已有二十年沒認真讀過舊籍,即便當年讀時也是淺嘗輒止),更因為我與擬想的讀者一樣,都是水中的魚,沒有上岸,都是濕淋淋的,沒有達到也沒有指望達到那種精神上的乾燥。閱讀,特別是沉浸的閱讀,是美好的事情,一本書,一本舊書,一本從歷史中探出本身的書,能讓人仿佛掙脫了時間的牢籠(有人可能會爭辯說,過於沉浸,會進入另一個時間牢籠),雖然這大概只是幻象,但誰會不同意,即使如此,也是美好的幻象呢?可惜的是,合上書本,無法不回到當前,而我們剛剛從地府召喚起的幽靈,剛剛還在談笑風生的幽靈,立刻如泥委地,消散在歷史中。對於尋求自己的問題或當代問題的答案的讀者來說,這未嘗不是壞事,因為歷史中藏有我們的問題的部分答案,而我不大相信,舊日的創造,能以其原本的身份提供什麼。

《老子》是很好的例子。如果我們不將其視為歷史的一個細節,而試圖將其看作超歷史的文本,會發生什麼呢?任何一本書的任何聽眾,都是作者認識的人,這裡,所謂“認識”,指的是作者能夠想像、能夠部分地理解的人——這是個粗糙的表述,也許應該說,你的頭腦,對作者來說越遙遠,作者的本意,離你越遙遠。對此,一個明顯的反駁是,語言是公共的、歷時的,但如果我們將語言的這種特性,看成是作者不得已的採用,而不是主動的選擇,事情也許更清楚一些:我們這些屬於遙遠後世的不請自來的“讀者”,與老子只有非常稀薄的聯繫。是的,我們使用相近的語言,我們都是人,然而除此之外,似無其他,我們自以為的密切聯繫,並不發生在我們與老子之間,而是由我們與老子中間的兩千多年裡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虛構的。

老子個人的思維娛樂(“娛樂”這個詞在有些人眼裡是對老子這樣的形而上學家的貶低,但我是在稱讚),是如何成為後世不斷去依賴的基點的?或者,我們把這個問題簡化一下,來問時至今日,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或直接或間接,或主張或跟隨,相信知識的終點(假設是可能的)不在我們的身後,而發生在我們的生前?為什麼近代以來,有些人面前明明擺放著更有效的世界觀,而且他們明顯地在絕大多數活動中實際遵從著這有效的世界觀,執行著從中衍化出來的無數技術性準則,享受著它帶來的所有好處,同時又宣稱自己信仰的是另一種世界觀,另一種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沒有任何可信的牽涉的抽象理論?因為我看不到這另一種哲學能給它的鼓吹者建立任何實際的生活方式,我只好認為這種信心之發生是出於對抗,這種對抗顯然不是發生在哲學思維中,而是發生在我們很難說清,因此或稱之為“文化”的身份迷霧裡;或者,說得簡潔痛快一些,因為這自我賦予的身份是由權力發動、自上而下的,這種對抗也可以說是政治的。

說到權力,《莊子》的光輝便出現了。先秦諸子中,我認為《莊子》是最值得閱讀的,遺憾的是,它的語言也是最費解的。好在現代有很多不錯的注本。我尤其推薦那類著重文本詮釋,儘量少地從事哲學解釋的注本。

同樣一本《莊子》,對有些人是閒適的,對有些人是憤怒的。如果單是一種,它的命運早已不同。擁有文學性的作品,就這樣令人苦惱。我的意思是,令有些人苦惱,在他們眼裡,《莊子》是可疑的,但如果將禁毀的尺度下探到《莊子》這樣的書,世上的書也不多了,何況人們喜愛《莊子》的修辭,喜愛裡面的有趣故事,喜愛行文的機智和拙樸。

綜上所述,在《論語》《老子》與《莊子》中,我最推薦的是《莊子》,因為它最瀕危。


目次

前 言 / 01

孔子:美好社會的嚮往者

我們在讀什麼? / 003

要不要讓孩子讀《論語》? / 010

世有孔子 / 018

無邪不成詩 / 026

格言的網羅 / 034

知識的重負 / 042

走出森林 / 050

見不見南子,這是個問題 / 058

“不仕無義”? / 067

未聞之道 / 075

衛國故事 / 084

毋 意 / 093

毋 必 / 101

零錢與枝葉 / 109

老子:構建抽象世界的抵抗者

世界的起點,還是思維的終點? / 119

老子與皇帝 / 127

莊子:有哲人氣質的幻想家

莊子的起點 / 139

鯤鵬、鷦鷯、蝴蝶 / 147

從《胠篋》說起 / 155

卻 曲 / 163

生不如死? / 171

問題與解答 / 179

逸民與遺民 / 187

遊 俎 / 195

結語:讀與不讀,懂與不懂 / 202


書摘/試閱

格言的網羅

一個朋友新近讀了《論語》,對我談了兩個印象。第一,讀過之後,合上眼睛,腦中浮現出的孔子,是個智者,是個好人,就是愛臧否人物,話很多。第二,他發現原先自己早知的許多箴言成語,都是從《論語》裡來的,很是佩服,卻同時覺得孔子對人對己有時過於嚴厲。

我很讚賞他的“合上眼睛”想像——一個無法被想像的他人,不過是些事蹟和言語的集湊,沒辦法成為玩味的物件。我讀過老子的書,而完全想像不出來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沒有身影,沒有體溫,比柴郡貓還少一張臉。《論語》所記有點雜七雜八,在我看來這是這本小書的美好之處,使孔子成為可想像的。比如,我正在馬路上挖一個陷阱,一回頭,無所不在的他老人家正如獲至寶地瞧著,我能猜想他會發表什麼意見——不是我會猜得對,而是有的可猜。

孔子話多嗎?不好說。孔子是教師,想必話不會少,“不言之教”或當頭棒喝教學法縱然高明,卻不是他的方針。但僅從《論語》或他書所記,還看不出他是個愛嘮叨的人。如果說“話多”指的是對各種事情都有話說,都要發表意見,那他誠然話多,卻不是因為他是那個時代最有見識的人,而是他把自己當普通人看——我們普通人,不會限制自己輕率地發表意見,特別是私下裡,揀起來就說唄,反正沒人記錄。

孔子知道弟子會記錄他的話,只是沒料到會傳諸萬世,沒料到自己的很多話被後人奉為金科玉律。不然,我敢打賭,他在發表某些評論時會小心些,對適用範圍做出限制,或告訴弟子“這個就不要記了”,或“你可以錄音,但發表前我要審查”,等等。

等到他的話成為格言,他已經管不著了。《論語》裡孔子說的話,成為格言的,至少上百條。以下大致歸類一下,只揀那些流傳最廣、咱們最熟悉的話來做例子。

第一類是對社會現象或人的質量的觀察以及總結,如“巧言令色,鮮矣仁”“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三人行,必有我師”“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第二類是精練的道理,如“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憂道不憂貧”“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既來之,則安之”。

第三類,也是最可斟酌的一類,是立身的信條或道德戒律,如“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小不忍則亂大謀”“道不同,不相為謀”“當仁不讓於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裡聲明一下:此處只說《論語》中孔子的言行。至於《論語》裡其他人的話,不會專門討論。孔子的話,其他書中也有流傳,只是可信程度,以及文本的存真程度,不及《論語》,而且為了偷懶省事,對先秦書或西漢的載記,包括新近出土的文本,很少涉及,至於緯書及後世的書裡跳出來的孔子語,更不採納。)

格言(箴言、名言、警句、諺語、座右銘、成語等),是人類傳遞經驗和智能的一條捷徑。有人提出格言的最小集概念,指的是在一個語言體中,有哪些格言,是每一個成年人都知道的。做過一些統計,得到的數字很可觀,有好幾百條(我只記得一個數字,在俄語裡,格言的最小集是800條)。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熟知一大批格言,這些格言塑造認知,影響我們對事務的反應、對他人的判斷,也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和表達。不管自覺還是不自覺,樂意還是不樂意,我們接受、傳遞格言,享受格言對判斷的負擔的減省,也苦惱於格言偶爾帶來的大小麻煩。我還沒提人們熱衷於創造格言呢,比較明顯的是當今網絡時代,誰要是發明一句俏皮話,給傳誦開來,沒有不高興的(至於傳誦多久,能否成為後世的格言,那是另一個問題)。

多數格言,來源不明,所以我們通常的印象是,它們是“集體的創作”。我們會想,“天上蘑菇雲,地上雨淋淋”,顯而易見是多少代的觀察所得;還有兩句讓人毛骨悚然的,“兩人不看井”“七十不留宿”,也一定是若幹經驗的彙集。然而經驗是公共的,表達是個人的。主流理論認為,所有格言都源自個人。比如我們常說的“大魚吃小魚”,追溯一下,來自西諺,再追溯一下,能一直追到古希臘的赫西俄德,那可是差不多三千年前的人物。當然,格言在流傳中會被加工,會有一些變形,然而不管怎樣,話總是出自一張嘴,如果一句話表達了被人認可的智能,那就很有機會流傳。曾有個英國佬總結說,格言就是一個人的機智,大傢伙兒的智能。話說得不錯,所以他這話本身又成格言了。

漢語的流行格言,孔子一個人的貢獻,足有幾十條,沒第二個人比得上。我們說孔夫子影響中國,這是因素之一。而孔子有時招人恨,這也是因素之一。

格言是普遍的,但並不以定律的方式生效。康得舉過一個例子,比如說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康得的原話是用一切靠得住的手段來掙錢,這裡且換成孔子的話)為準則,別人有筆錢放在他那裡,現在那個人死了,沒有其他人知曉此事,那麼,他的準則是否可以延伸一下,運用於此呢?我們都會說,不可以。但為什麼呢?康得說,如果這樣,就沒有人把錢存在別的地方了。最後這句解釋不怎麼高明,但我們努力理解他的意思,是說一個準則的普遍性沒有辦法來自具體而微的經驗性實踐,人各自的稟性和追求,會破壞每一條試圖植基於稟性和追求的準則,而“有道”或“靠得住”這樣的限制本身根本靠不住。如果我們刨去康得底層的意志學說,他說的實際是對的,經驗本身並不能產生完全普遍的法則,何況格言只是一種大概其的表達。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我們覺得,說得不錯啊。好吧,來了一個人搶你的錢,奪你的自由,你該不該反抗?反抗是成人之惡,不反抗也是成人之惡,何況你一反抗你就不高興,算不算“己所不欲”呢?這些是浮淺可笑的問題,但並不是簡單地引入“正常權益”一類的概念就能解決的。說到底,追求公式式的道德律,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事。

每個人都經歷過這樣的煩惱,比如在與人討論問題時,對方用格言、警句或諺語之類,作為論辯的前提。你自知能夠推翻他的論述,比如指出他不恰當地擴大了格言的適用範圍,或者試圖精確地使用本來模糊的格言——論辯中可以將公認的成熟觀點作為根據,但格言並不是經常能滿足(事實上,很少滿足)這項要求。你知道這一點,但你還是輸了,因為對方只說四個字,你則需要一整篇大道理,才能完成反駁。然而等你說完了,他再拋出四到六個字的格言,你就只好放棄了。

如果他用的是孔子的格言,你可能會悻悻地想,孔子這個人真不像話。

我們小時候,學習格言的過程往往是不快的。父母會相當愜意地從武庫裡掏出一兩句格言,使我們處境狼狽,無以辯駁。等長大了,發現某句曾深為痛恨的話來自孔子,又會想,孔子這個人,就會跟人過不去。

漢語裡的格言成千上萬。一個人如果仔細觀察一下,對任何一種行為(特別是從背景中孤立出來後),都能至少找到兩條格言,一條大為讚揚,一條痛加申斥;對任何一個人,都至少能夠找到兩套格言,在一套裡他的離世讓人哭泣,在另一套裡他的降生讓人哭泣。這是格言的特性,這是格言招人喜愛之處。對通情達理的人,在健全的社會裡,格言的這種隨意成分不會帶來多大麻煩,但換一種環境,事情會不同。在僵硬的心靈裡,在僵硬的社會裡,格言被用作教條;占上風的人隨意詆毀他人,被詆毀的人很少有機會反駁,從這樣的社會逃出或打算逃出的人,有時會覺得孔子是個專給大夥兒找麻煩的人。

回看前面舉的三類例子,出自孔子之口的三類格言,每一條都有道理,每一條都有使用上的風險。其中有寬厚的,也有確實相當嚴苛的。對那些嚴苛的教訓,我們不太清楚孔子是否自信地當作原理來發表,抑或是在描述一種傾向,而修辭上有所強調。但孔子已矣,古代的風尚與今天不同,人際界限比現在模糊,所以如果我們自己不長進,怪罪到前人身上,也不怎麼合適。

再看格言的本質。幾個字,最多幾十個字,何以承載那麼豐富的含意?在多數格言裡,語義是稀薄的,隱喻的比重很大。一句格言或雋語,之所以意味深長,是因為附著大量的經驗。所以說,沒有經驗的人,或出於某種原因藐視或拒斥經驗的人,認為抽象的教義高於一切的人,惡意的人,在他們那裡,格言確實可能成為兇器。當然,這不是格言本身的錯。

簡單地說,中國的許多好事,孔子不得居其功;許多壞事,孔子也不該承其咎。這說的是孔子本人,至於他的真假後學,就不好說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