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古文神展開
滿額折

古文神展開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古人也是人,和我們一樣既心機又暗黑。
懂得這些文字與文學背後的東西,你也可以破解話術!

目標:讀古文也能培養思辨能力。
對象:高中生/高中老師/一般社會人。
方法:知識論/倫理學/依政治實務工作經驗,推敲文字之下的實際情境。

收錄:〈燭之武退秦師〉、〈大同與小康〉、〈諫逐客書〉、〈鴻門宴〉、〈出師表〉、〈桃花源記〉、〈師說〉、〈虯髯客傳〉、〈赤壁賦〉、〈項脊軒志〉、〈晚遊六橋待月記〉、〈勞山道士〉、〈勸和論〉、〈鹿港乘桴記〉、〈畫菊自序〉

最熟悉又陌生,逃不開且避不掉的教育部推薦選文,讓我們一起出來面對!

〈燭之武退秦師〉很可能是政客們「高來高去」的一場大戲,〈大同與小康〉是儒生阿宅幻想同人文的倫理學嘗試,〈諫逐客書〉則是外籍移工的逆襲。
〈鴻門宴〉呈現軍閥主導,有本事就能出頭,完全實力主義,在兩千年前是一套全新價值觀的英雄世界。
從〈出師表〉看出綁約的道德危機,以及悲劇英雄的人格問題。
〈桃花源記〉無論是道家文青幻想的理想國還是平行宇宙,都該深讀,看出花花草草都是假的,是你眼睛業障重!
韓愈碰到「社會現實」而寫下的〈師說〉,之後,卻讓文字成為了超級載具。
〈虯髯客傳〉在傳奇的真實中,裡面的驢子超有梗!
〈赤壁賦〉從遊艇趴挑戰了新的美感體驗,〈晚遊六橋待月記〉則玩出獨門旅遊行程。。
〈項脊軒志〉讓我們想對從前的自己說些什麼,〈勞山道士〉則是作者哪裡怪怪的。
〈勸和論〉帶我們看到砍來砍去的祖先們,傳達了溝通倫理的想法。
〈鹿港乘桴記〉或許可以提醒我們不要成為老是認為過去好棒棒的大人。
〈畫菊自序〉呈現在社會壓力下,才女的道德正當性。


本書特色:
★ 改編自人渣文本(周偉航)在網路上的連載系列《超渡古文》,並做了相當程度的修改,以因應紙本書與多元讀者的需求。
★採用知識論、倫理學的方法,並依政治實務工作經驗,推敲文字之下的實際情境。
★每章均包含古文原文、超有梗的神展開譯文、結構分析與價值評述,以及與現代人生命經驗貼合的「延伸方向」之閱讀討論。
★超白話的翻譯、賞析與解說,就算自認古文不好也讀得懂!
★可作為教師教學補充與出題參考,學生課外閱讀與增加素養,以及一般社會人重解古文和思考人生。

 


 

作者簡介

人渣文本(周偉航):
倫理學助理教授、專欄作家、時事評論者。

目次

‧作者序:文學與文字背後的可能
‧政治協商的玄奧:〈燭之武退秦師〉
‧搞同人二創的儒生們:〈大同與小康〉
‧外籍移工的逆襲:〈諫逐客書〉
‧英雄的浪漫與瀟灑:〈鴻門宴〉
‧「約定」的政治倫理:〈出師表〉
‧續理想國:〈桃花源記〉
‧知不知「道」:〈師說〉
‧傳奇中的真實:〈虯髯客傳〉
‧挑戰新的美感體驗:〈赤壁賦〉
‧凝視過去的自己:〈項脊軒志〉
‧能有多好玩:〈晚遊六橋待月記〉
‧作者又死又活:〈勞山道士〉
‧人們為何相殺:〈勸和論〉
‧虛假的黃金時代:〈鹿港乘桴記〉
‧被期許的女人:〈畫菊自序〉

書摘/試閱

〈序:文學與文字背後的可能

本書改編自我在網路上的連載系列《超渡古文》,並做了相當程度的增刪,以因應紙本書的形式與多元讀者的需求。
本書主要內容是以哲學或政治學的方法解析高中國文的教育部十五篇推薦古文選文,但設定的目標受眾是從國高中生到一般社會人,因此就算早已從高中畢業,也沒有教學考試的需求,還是可以回頭瞭解一下讀過的古文是否有其他深意,以及新收錄的古文有何特出之處。

在結構上,本書依十五篇古文的成文時間先後依序論述,每章均由「原文與譯文」、「結構分析」、「價值評述」這三個部分組成。我也將視狀況在各章最末尾提供名為「延伸方向」的參考閱讀與行動建議,讓讀者能進一步掌握該章內容的重點。

本書也可作為高中師生教學上的輔助參考用。與其他賞析類輔助教材最大的差異,在於本書採用的方法論(切入點)是哲學與政治實務角度的。在哲學方法上,本書大量運用「知識論」的視角轉換方法,並引用「倫理學」的常見道德原則與概念。在政治實務方面,則依我的相關工作經驗,試著推敲文字之下的可能實際情境。

實際的閱讀總是勝過旁敲側擊的介紹,我就不再多談,讓文字自己大聲說話。


【搞同人二創的儒生們:
〈大同與小康〉】

原文: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

神展開譯文:孔子當年終祭祀的助祭,典禮結束後到亭子看風景,嘆了口氣。孔子是在感嘆魯國啊!子游在一旁隨侍,於是問:「君子是為何嘆息呢?」


原文: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神展開譯文:孔子說:「過去大道能實行的時候,是上古三代賢君之時,我生不逢時,但心有所嚮往。在大道能實行的時候,是以天下視為眾人的,選用那些賢明與有能力的人,講求信用,促進和睦,所以百姓不只愛自己親人,不只照顧自家子女;能使長者善終,壯者能發揮其專長,幼少者能平安成長,鰥夫、寡婦、孤兒、獨居者、身心障礙者和病人們都能獲得幫助,男人有工作,女人有歸宿。財貨不一定佔為己有,而是更討厭被棄置浪費,能力不只用於己身,更怕不能幫助他人。因此沒有陰謀,也看不見盜賊,家戶也不用關大門了,這就是『大同』啊!」


原文:「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神展開譯文:「現在大道已經隱沒,天下成為私人的產物,人們只親近自己的親人,只照顧自己的子女。財貨與能力都只為了謀求己力,君主之位以父死子繼為禮儀規定。蓋了一堆城牆護城河,就認為這是堅固,講講禮義,就以為是國之綱紀,是用禮來端正君臣關係、用禮來強化父子連結,用禮來和睦兄弟,用禮來維持婚姻,用禮來設計制度,用禮來安排鄉里,用禮來稱許勇者和智者,用禮來為自己謀求好處。謀略因此而生,戰亂也因此而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算是這一時期的佼佼者了。這六位君子,都是很守禮的。他們依禮來稱許正義之事,以禮判斷有信用之人,舉發罪過,標明仁愛並講求謙讓,經常告誡百姓。如果不依禮行事,在位者會被拉下台,大家都覺得他是個災難。這個時期,就算是『小康』。」


‧ 被砍掉的篇章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話就出自〈大同與小康〉。這篇古文表面上就是孔門一貫的「古代好棒棒,現代……啊不就好棒棒」的貴古賤今基調,但我認為這種保守派意見並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

專業研究者會去追問儒家為什麼需要一個「架空」的美好上古中國?他們為什麼要幻想「堯舜禹湯」,還寫了一堆「同人」「二創」「輕小說」呢?這些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同人創作阿宅群體,又如何從戰亂的現實中,走往超現實的創作路線?

我們還是將焦點先集中在〈大同與小康〉上。這篇古文是節選自《禮記‧禮運》篇的頭幾段。後面的部分不選,我想主要原因是「太長了」,年輕學子可能要讀上一個月。後面被砍掉的部分,談的是「禮」這概念的發展脈絡。儒家認為「禮」源自於古人日常的食衣住行、生老病死等各方面的基本需求,進一步制度化為行為規範(「禮」)後,能有效穩定社會結構。他們是把自然現象串接到人文社會,因此你要說儒家是「文組」,我倒覺得他們比較像是那個時代的「理組」。但因為這部分被砍掉了,我就不予深論。

〈大同與小康〉算是《禮記‧禮運》這一大篇的導言或序,是孔子丟一段話出來,讓弟子反問的。孔子很喜愛問題導向式教學,但和現在的問題導向式教學有點不太一樣:他總是先講點很玄的東西,學生們當然都不懂,就會追問,然後孔子就可以扯出他已經準備好的一大篇。當然,有時這教學法也會出包,像碰到曾子這種蠢人,他就會「對對對對」然後問不出個屁問題,讓孔子很難堪,只能自己閃人。(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
不過,砍掉了後面的「弟子反問」與「孔子補充說明」的部分,那〈大同與小康〉,還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反思呢?


‧ 好棒棒與沒那麼棒

〈大同與小康〉原文可粗分三段。第一段是孔子參加完年尾的大拜拜,出來就嘆氣。很會寫文章的子游問君子為何嘆氣,孔子爽快承認自己就是嘆氣的君子,講了後兩段。

第二段是說,夏朝以前的賢王依大道施政,所以人人都是互惠利他主義者,而當時的社會,就可以稱之為大同了。

第三段是說,夏商周以後的人都只重視自己親族,單純依禮義來治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是其中做得最好的,不過也就只能說是「小康」了。

好,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感想?你知道天下為公,但應該是因為「孫文寫過」。那「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又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可能會回頭去看我前面附上的白話譯文,又或再多看原文幾眼,確認是不是那個意思。然後你會發現,並不是整個周公之前的古代都「好棒棒」,只有一段時期是好棒棒,另外一段時期看起來沒有那麼棒。因此若認真讀這篇文章,我相信多數人會發現這和你「印象中」的儒家不太一樣。多數人以為的儒家,就是很看重禮義,覺得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好棒棒,然後就沒有了。
但〈大同與小康〉的孔子有不同的想法。他認為這些古王朝可以區分為兩時段,世襲之前是大同世界,世襲之後最多只算是小康。「禹湯文武成周」沒那麼棒了,而「禮」似乎變成了一種低標,是無可奈何的解決方案。

小康時代的根本問題,在於人的私心成為行動的主要推力,社會成員不再以整體為目標,只想到他自己,「禮」只能算是一種「拘束器」。看到這裡,不免讓人警覺,講這話的人,真的是孔子嗎?


‧哪邊是多出來的?

〈大同與小康〉出自《禮記‧禮運》,而高中課本選文應是《小戴禮》中的版本。小戴是戴聖,大約是西元前一世紀的人物。
他參考的版本是大戴(戴德)的版本,戴德又是參考劉向的,但他們也都是西元前一世紀的人物。
孔子講這話時,是西元前六世紀末或前五世紀初,因此大概會有四百年左右的時間差。記下這段對話的人,很可能就是當事人子游,因為他本來就很會寫,也很愛寫。不過問題也就在於他很會寫:他是文學科的第一名,因此他在將孔子的口語表述轉變為文字記錄之時,很可能已經把孔子的談話內容做了一些調整。

子游之後的四百年,〈大同與小康〉在傳抄過程中可能持續編修,一直到戴聖的手中才出現穩定版本。所以呢?這代表孔子本人意見佔幾趴?

正巧孔子在《禮記‧禮運》的後半部也提到文本內容流變的問題。他說自己想瞭解夏和商的禮,於是去參訪兩朝後裔的封國,卻看不太出個道理,只得到一些文字殘篇,於是勉勉強強將就一下。

我認為《禮記‧禮運》應該沒那麼慘。雖然文字部分經過相當的潤飾(孔子如果一出口就是那麼完整的結構,那也太可怕了。能當場記下來的人也很可怕),但孔子在這篇裡提到的概念,基本上都可以和《論語》的內容接得起來,像是「禮」來自於自然環境與人的生理特質,以及相對肯定堯舜。

不過在《論語》中,孔子並沒有直接言明「大道」這個概念,也沒有明確區分「禪讓諸王」與「家天下諸王」間的價值落差。更重要的是,《論語》裡面沒有「大同」與「小康」的概念。

子貢說過「天道」(「大道」是直到孟子才提出),意味孔子可能曾講過這個概念,但孔子本人談「道」這個字的時候,較接近一般人類的行為道德規範,並沒有類似「大道」的宇宙秩序意涵。子貢也說孔子的天道概念是書中讀不到的,而其他弟子談到類似的概念時,也通常是在孔子身故之後。

如果將《論語》當成最接近孔子本人意見的文本,那麼孔子本人可能沒釐清過他的「大道」(如果他曾講過「大道」)。這個概念應該是透過弟子的討論,而慢慢發展健全的。像大同與小康,也可能是之後發展出來的,因為《論語》講到「同」的時候,並不是大同那樣的意思,《論語》也並未提到帶有價值標準意味的「康」。那《禮記‧禮運》的想法,會不會和孔子沒啥直接關係,而是在孔子之後的四百年間發展出來的?

實際狀況可能也不會這麼極端。《論語》沒有相關概念,不代表孔子一定沒有相關概念,而《論語》和《禮記‧禮運》之間也看不出有什麼本質的矛盾,就是後者比前者多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當然有可能是孔子講的,也可能是弟子加的,但並不是亂加,仍可視為是「正常長大的痕跡」。

「他們」(這些《禮記‧禮運》的歷代編修者)應該多少塞了一些東西到孔子的嘴裡,但並非完全跳tone,還是在孔子的大方向中,或說是在他的價值理論可以容受的範圍內。孔子的理論當然可能往許多方向發展,而這票後學就是把他的理論導引至「這個」〈大同與小康〉的方向。

許多當代批評者認為孔子對上古時代過度美化,把自己的政治理論體系架構在不切實際甚至不可能為真的原始部落「烏托邦」;但我們一路討論下來,若把這些「幻覺」全賴在孔子頭上也不盡合理。若這「三皇五帝堯舜禹湯」是儒家的成人童話(或同人小說),那也不會是孔子一個人寫的,而是一票相同理念的阿宅,經過長時間的二、三、四、五、六創所創造出來的架空世界。

這些阿宅可能寫到最後,或許有些人相信這些上古故事為真,但也可能認為這都是神話,就如道家的後學不太可能盡信莊子寓言,卻仍清楚其寓意何在。

‧最早的「倫理學」嘗試

那這些「同人小說」的重點在哪呢?

我認為這裡面放了一些最早的「倫理學」嘗試。西方哲學研究者常批評中國沒有真正的哲學,因為中國並沒有西式的哲學方法,因此當然也就不會有(西方所認定的)「哲學」,頂多就是一些「思想」。但這些批評者往往也沒多認真讀過中國哲學(或「思想」)的相關文本。我認為許多文獻都可以找到各朝代思想家(歷代編修註釋者)對古典文本所進行的哲學努力,他們沒有西方哲學的概念,但做的事卻有點類似。

孔子本人的理論的確沒有(那種西方哲學的)系統,他以「仁」貫穿所有德行主張,但這一切是怎麼組織起來的,他講得不太清楚。孟子可說是最早將孔子理論系統化的人,但他系統化後的東西,有一種「孟味」,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荀子就不太喜歡,他自建了另一套系統。

不只這兩位在試圖建立系統,許多同時代的儒家也在寫自己的「作業系統」,他們不是像iOS和安卓那樣涇渭分明、分頭演化,可能也是參考來參考去。《禮記‧禮運》大概就是子游這一系演化下來的,但其成果也不專屬一系,最後成為某種主流共識。

於此切去談一下孟子。孟子提到堯舜的次數比孔子多,他口中堯舜的「性能」也比《論語》的堯舜要好上許多,不只具備德行,腦子也清楚,知道怎麼找人、用人,福國利民。

但《禮記‧禮運》中的堯舜時代,突然等級上升成所有社群成員都受到領袖的感召,接近社群主義式的「公民」,能跳出家庭血緣進行廣泛社會分工與互惠合作,甚至出現社會福利與社會救助。

如果說孔子是推崇上古君主的德行與德政,孟子則開始在故事中放入一些社會結構或制度的理念,之後的儒者則把這個故事發展到脫離現實。表面上是歷史(證據),實際上是未來(目標)。

我認為這些比孔子多出來的部分是種「終極關懷」,他們清楚這很難在現實社會有說服力,所以透過孔子的口說出來,賦予這目標某種宗教式的天啟效力或神性。到了這種程度,儒家已發展出崇拜上古先王的神學,成為一種宗教。
離開這種超越、終極的目標,他們的現實目標是在自私自利的世界中尋找安身立命之處,用的工具是孔子所依靠的「禮」。禮在此時只剩下節制社會成員、維持社會運作的功能,除此之外,不敢多想。

有終極目標(大同),有考量到現實情境(小康),這已是粗具結構的政治倫理學系統。依近代倫理學標準來看,這套系統當然有問題(下面會討論),不過如果你考慮到秦漢的社會情境與同時代的思想水準,這樣的互惠利他系統已算是不錯了。

許多人沒注意到的,在中華帝國各朝代中,中央的「法」系統一直難以有效運作,這和帝國科層體制資源不足有關。但「禮」卻一直存在於以血源為核心的宗族體系中,維持了社會的基本運作。

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禮」在實務上出現嚴重的劣化,而在啟蒙運動進入華人社會後快速崩解;但《禮記‧禮運》作者們設想的那個次佳解決方案(用以對抗利己主義的方案),的確是有「用」,也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那最佳解決方案呢?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天下為公呢?這個體系的致命之處,在於需要領導者的智慧與德行。這是種類似於柏拉圖的「哲王」體系,本身就存在難解的邏輯問題。

像是誰來挑選哲學家之王?最有智慧和德行的人?那誰才最有智慧和德行?為什麼現任的君王願意讓位給他?那就請人把王子教育成有智慧和德行的哲學家?那誰來教?請最有智慧和德行的人來教?剛剛不就在問那是誰啦?剛好就是你?(孔孟再世?)憑什麼確定你的那套智慧與德行,真的就是最佳的智慧與德行?你曾實務驗證過嗎?三皇五帝又曾驗證過嗎?你怎知道三皇五帝的那套,就是你的這套?我認識的三皇五帝好像和你認識的不一樣哦?


‧秦漢阿宅的影響力

所以,這體系是靠信仰的,不是靠推論和證明,也就是種宗教,因此這個體系也就有「外推」的問題。就算真找到一個美麗、智慧、德行兼具的君王,這人真能「造成」風行草偃的德行推廣效果嗎?他就算用了很多美麗、智慧、德行兼具的人才,其最佳結果可能也只是「高施政滿意度」,無法讓所有國民都變成一樣美麗、智慧、德行兼具的好人,也就無法真正建構互惠利他的大同理想國。天下為公,可不是只有領導者在為公,而是天下所有人都為公。

這是個早期的倫理學嘗試,也比孔子的原始版本前進了許多步,但離成功還遠得很。不過,如果你對〈大同與小康〉的批評,只是停留在儒家對遠古世界的幻想與「禮教吃人」的後來發展,那你就小看了這批秦漢阿宅的影響力。他們最後成功讓現實的君王依照他們的「輕小說」來操作國家。因此就算是阿宅,他們也是阿宅之中的霸主。

所以這篇應不應該讀呢?我認為高中生的確可以讀,不過必須先知道幾件事:作者講的歷史是假的,其解決方案今日也派也不上用場;但這些阿宅並沒有惡意,他們真心喜歡自己的作品,並且努力推銷。這種熱血,的確值得(被老人天天否定而自信心不足的)年輕朋友們好好學習。


‧ 延伸方向:從《論語》開始找出「真實」

要掌握儒家的想法,最好不要只接觸傳統《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提及的那些選文,而是以更開放的態度來接觸《四書》。你若親自看過「真實的原文」,就不難發現許多介紹或註釋可能帶有扭曲;就算不是惡意,也是往奇怪的方向來引導後人的想法。

我個人認為《論語》是不錯的起點,你就照順序一篇篇讀,或一天看一篇,就會發現孔子並非「你以為的那樣」。他總有一些言行和你原本設想的不太一樣,可能會比你想得好一點,或是展現出失意阿伯的脆弱。他會更像是個人,而不是神。

還有請記得,如果連《論語》都沒辦法好好讀完一次,那就少批評儒家。就算儒家有自己的一套幻覺,你罵的儒家,也可能是自己的幻覺。就小心求證,確定人家說的真是那個意思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