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心理學史導論(全2冊‧第七版)(簡體書)
滿額折

心理學史導論(全2冊‧第七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78 元
定價
:NT$ 1068 元
優惠價
87929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2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心理學史導論(第七版)》作者把心理學史置於人類思想演進的大背景中來考察,讓讀者看到學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歷史脈絡。心理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科學,心理學的發展離不開與其他學科的相互促進,故心理學史家首先需要有一種廣闊的視野。本書正是把心理學史置於人類思想演進的大背景中,廣泛地探討了社會、文化、哲學、科學對心理學產生與發展的影響和意義,為我們提供了一幅宏偉的歷史圖景,讓我們看到心理學怎樣在歷史進程中展現,又怎樣與人類思想及其相應領域交錯。
《心理學史導論(第七版)》作者具有明確的史學觀點和史學方法,站在客觀、公允的立場來寫作心理學史。作者對厚古說與厚今說、偉人說與時代精神說等心理學史的編纂方法,持折中的態度而不採取激進的觀點。作者對心理學的各家各派學說不存偏見,不厚此薄彼,均給予客觀、公允的介紹與評述。無論是科學主義取向的心理學還是人文取向的心理學,都給予同樣的筆墨和分量。作者力求準確地闡釋心理學為什麼產生和獨立,為什麼發展和演變,以及當前發展的動態與前景是什麼。
第七版中充實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展示新觀點。該書每一版,均根據心理學史研究的新成果和心理科學的新進展,進行修改和補充。 “前言”中,作者一一列出了根據新材料、新成果、新觀點對每章所作出的具體修改,修改之處涉及前版各章。
全書寫作深入淺出,語言流暢,可讀性強,非常適合做本科生教材,也適合普通讀者瞭解心理學的發展史。作者多年來潛心投入教科書的編寫工作,能夠對心理學的大量文獻進行融會貫通,再用自己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述出來,讀起來十分流暢,讓人感到是一氣呵成,閱讀過程就像是與作者分享精神產品的過程。

作者簡介

赫根漢(B. R. Hergenhahn , 1934—2007),出生於芝加哥。1959年獲得西華盛頓教育學院(現西華盛頓大學) 學士學位,1965年獲得亞利桑那大學碩士學位,次年獲得該校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哈姆林大學任教多年,後轉任內華達大學教授,退休後又被哈姆林大學聘為榮譽教授。一生寫過《學習理論導論》《人格理論導論》《心理學史導論》三部大學教材,且部部經典,都經多次修訂再版,廣為使用,影響相當大。其中《學習理論導論》初版於1976年,至2012年已是第九版。2011年,郭本禹主譯過該書2005年出版的第七版。《人格理論導論》初版於1980年,2019年出至第九版。該書的初版在我國的中譯本分別以《人格心理學導論》(1986)、《現代人格心理學歷史導引》(1988)書名出版,對我國讀者最初接觸和瞭解西方人格心理學有過重要的影響。《心理學史導論》初版於1986年,2014年出至第七版。

亨利(Tracy B. Henley),出生于東田納西。1989年獲得田納西大學實驗心理學方向博士學位。先後任教于田納西大學、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現任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康莫斯分校心理學和特殊教育學教授。其研究涉及心理學的歷史、方法以及心理語言學和社會認知等領域。曾參與主編《反思<心理學原理>:一個世紀後的威廉?詹姆斯》(1990)、《日常生活的現象學》(1997)、《心理學歷史與體系中的聯結》(1997)和《認知考古學手冊:前史中的心理學》(2018)等著作。他于《心理學史導論》第七版參與編寫工作。該書的第八版以赫根漢名字命名,改名為《赫根漢心理學史導論》,作者為亨利一人,出版於2018年。

主要譯者
郭本禹,1993年于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現任該校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理論心理學和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曾任《心理學報》《心理科學》編委。先後主持省部級課題 “現代西方心理學的哲學基礎研究”、“當代精神分析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等10多項。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以及被SSCI、SCI收錄的英文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50多篇次論文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和“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二次轉載。出版專著、主編《道德認知發展與道德教育》《自我效能理論及其應用》《當代心理學的新進展》《西方心理學史》等30餘部,主譯《心理學史導論》《現代心理學史》《心理學史:觀念與背景》《當代心理學體系》《心理學史》《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等近20部。主編《外國心理學流派大系》《中國精神分析研究叢書》《心理學名著譯叢》等近20套大型學術叢書。先後獲得省部級科研、教學獎勵12項,其中一等獎5項。2002年獲江“蘇省優秀碩士生導師”稱號,同年被列入江蘇省“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第二層次培養物件,2007年被列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

名人/編輯推薦

當今心理學家所關注的大多數問題在幾百年前(有些情況下是幾千年前)就已經成為心理學的研究主題。 《心理學史導論》第七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提供關於心理學史的綜合概述。要想全面瞭解當代心理學家所關注的問題,我們必須知道其研究問題的根源、那些問題基於的理論基礎,以及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所採用之方法的演進情況。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導言
關於心理學史的編纂問題
始於何時
包括什麼
方法的選擇
為什麼要研究心理學史
深度理解
有價值的觀念的來源
什麼是科學
探究規律
傳統科學觀的變革
卡爾·波普爾
湯瑪斯·庫恩
範式與心理學
波普爾與庫恩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嗎
決定論
非決定論與無決定論
心理學中的永恆問題
心理與身體
先天論與經驗論
理性論與非理性論
人與非人的動物的關係如何
人類知識的起源是什麼
客觀實在與主觀實在
關於自我的問題
普遍主義與相對主義
第二章 古希臘早期哲學家
人類文明以前的世界
泛靈論與擬人論
魔法
心理人
古希臘早期宗教
最初的哲學家
泰勒士
阿那克西曼德與赫拉克利特
巴門尼德與芝諾
畢達哥拉斯
恩培多克勒
阿那克薩哥拉
德謨克利特
古希臘早期醫學
阿爾克美恩
希波克拉底
真理的相對性
普羅泰戈拉
高爾吉亞
色諾芬尼
蘇格拉底
柏拉圖
形式論或理念論
分割線段的類比
洞穴的隱喻
知識回憶說
靈魂的性質
睡眠與夢
柏拉圖的遺產
亞里斯多德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基本區別
因果論和目的論
感覺與理性
記憶與回憶
想像與夢
動機與情緒
古希臘早期哲學的重要性
第三章 羅馬與中世紀
亞里斯多德之後
懷疑主義
犬儒主義
伊壁鳩魯主義
羅馬的哲學
斯多葛主義
新柏拉圖主義
突出上帝
耶穌
聖·保羅
康斯坦丁大帝
聖·奥古斯丁
黑暗時代
阿拉伯和猶太人的影響
阿維森納
阿威羅伊
邁蒙尼德
基督教信仰和理性的調和
聖·安瑟爾謨
經院主義
彼得·阿伯拉爾
聖·湯瑪斯·阿奎那
奧卡姆的威廉: 轉捩點
文藝復興之前的時代精神
第四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與哲學
對教會權威的進一步挑戰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
重要的主題
法蘭西斯·彼特拉克
喬溫尼·皮科
德西迪裏厄斯·伊拉斯謨
馬丁·路德
蜜雪兒·德·蒙田
托勒密、哥白尼、開普勒和伽利略
托勒密
尼古拉·哥白尼
約翰尼斯·開普勒
伽利略
以撒·牛頓
牛頓科學的原理
法蘭西斯·培根
培根的科學
科學應該提供有用的知識
勒奈·笛卡爾
笛卡爾對哲學真理的追求
天賦觀念
反射
心身相互作用
笛卡爾對心理學的貢獻
笛卡爾的命運
第五章 經驗主義、感覺主義和實證主義
英國的經驗主義
湯瑪斯·霍布斯
約翰·洛克
喬治·貝克萊
大衛·休謨
大衛·哈特萊
詹姆斯·穆勒
約翰·斯圖爾特·穆勒
亞歷山大·培因
法國的感覺主義
皮埃爾·伽桑狄
朱利恩·拉·美特利
埃蒂耶納·博諾·德·孔狄亞克
實證主義
奧古斯特·孔德
實證主義的第二代人物
第六章 理性主義
巴魯奇·斯賓諾莎
心身關係
對自由意志的否定
動機與情緒
斯賓諾莎的影響
尼古拉斯·德·馬勒布朗士
科特弗裏德·威廉·馮·萊布尼茨
與洛克的分歧
單子論
心身關係
意識與潛意識知覺
湯瑪斯·裏德
常識
直接實在論
官能心理學
伊曼努爾·康得
思維的範疇
產生心理經驗的原因
絕對命令
康得的影響
喬治·威廉·弗裏德里希·黑格爾
絕對精神
辯證過程
黑格爾的影響
約翰·弗裏德里克·赫爾巴特
作為一門科學的心理學
統覺團
教育心理學
赫爾巴特的影響
第七章 浪漫主義和存在主義
浪漫主義
讓·雅克·盧梭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亞瑟·叔本華
存在主義
索倫·克爾凱郭爾
弗裏德里克·威廉·尼采
克爾凱郭爾和尼采的心理學
第八章 生理學和心理物理學
個體差異
客觀實在與主觀實在的差別
貝爾-馬戎第定律
特殊神經能說
赫爾曼·馮·赫爾姆霍茨
赫爾姆霍茨反對生機論
神經傳導速率
知覺理論
聽知覺理論
赫爾姆霍茨的貢獻
埃爾瓦德·海林
空間知覺和色覺理論
克莉絲汀·萊德-佛蘭克林
對大腦機能的早期研究
顱相學
皮埃爾·弗盧龍
保羅·布羅卡
電生理學: 弗裏奇和希奇格
實驗心理學的產生
恩斯特·海因裏奇·韋伯
古斯塔夫·希歐多爾·費希納
第九章 早期心理學取向
意志主義
威廉·馬克西米利安·馮特
心理學的目標
馮特對內省法的運用
思維的元素
知覺、統覺和創造性綜合
心理時間的測量
心理與物理的因果關係
民族心理學
對馮特的歷史誤解
愛德華·佈雷德福·鐵欽納
鐵欽納與女性心理學家的關係
構造主義的目標和方法
心理元素
心理活動的神經關聯
構造主義的衰落
早期的德國心理學
弗朗茨·克萊門茨·布倫塔諾: 意動心理學
卡爾·斯頓夫與柏林大學
艾德蒙德·胡塞爾與現象學
奧斯維德·屈爾佩: 符茨堡學派
赫爾曼·艾賓浩斯與記憶
漢斯·法興格: 虛構
第十章 進化與個體差異
達爾文之前的進化論
瓊-巴普蒂斯特·拉馬克
赫伯特·斯賓塞
查理斯·達爾文
“獵犬號”旅行
達爾文的進化論
達爾文的影響
法蘭西斯·高爾頓爵士
智力測驗
天賦與教養之爭
詞語與表像
人類測量學
相關概念
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美國的高爾頓”
智力方面的個體差異
艾爾弗雷德·比納
查理斯·斯皮爾曼
西賴雷爾·伯特
智力測驗在美國
亨利·赫伯特·戈達德
路易斯·麥迪森·推孟
利塔·斯特塔爾·霍林沃斯
軍隊智力測驗
羅伯特·M·耶克斯
關於民族智力的退化
現代測驗
大衛·韋克斯勒
第十一章 美國心理學與機能主義
美國早期心理學
階段1: 道德哲學和心靈哲學(1640—1776)
階段2: 理智哲學(1776—1886)
階段3: 美國的文藝復興(1886—1896)
階段4: 美國機能主義(1896年至今)
機能主義心理學的特徵
威廉·詹姆斯
詹姆斯的轉捩點
心理學原理
意識流
習慣與本能
自我
情緒
自由意志
實用主義
詹姆斯對心理學的貢獻
雨果·閔斯特伯格
閔斯特伯格的應用心理學
閔斯特伯格的結局
瑪麗·惠頓·卡爾金斯
格蘭維爾·斯坦利·霍爾
克拉克大學的校長
發展心理學
心理學與宗教
法蘭西斯·塞西爾·薩姆納
霍爾在克拉克大學的影響
芝加哥大學的機能主義
約翰·杜威
詹姆斯·羅蘭德·安吉爾
哈威·卡爾
哥倫比亞大學的機能主義
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
羅伯特·塞欽斯·武德沃斯
埃德華·李·桑代克
超越機能主義
第十二章 行為主義
俄國的客觀心理學
伊凡·M·謝切諾夫
伊凡·彼得羅維茨·巴甫洛夫
弗拉德米洛·別赫切列夫
其他貢獻者
約翰·B·華生和行為主義
華生的求學經歷
前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華生的客觀心理學
小阿爾伯特
兒童的撫養
華生的影響
威廉·麥獨孤: 另一種行為主義的代表
麥獨孤對心理學的界定
本能
第十三章 新行為主義
實證主義
邏輯實證主義
操作主義與物理主義
新行為主義
愛德溫·雷·古斯裏
一次嘗試學習
遺忘
古斯裏理論的系統化
克拉克·倫納德·赫爾
赫爾的假設—演繹理論
強化
赫爾的影響
伯哈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
斯金納的實證主義
操作性行為
強化的本質
斯金納原理
埃德華·蔡斯·托爾曼
目的行為主義
仲介變數的運用
托爾曼的強化觀
托爾曼的影響
行為主義的今天
第十四章 格式塔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的先驅
格式塔心理學的創立
馬克斯·韋特海默
庫特·考夫卡
沃爾夫岡·苛勒
同型論與完形趨向律
心物同型論
完形趨向律
知覺
知覺格式塔
主觀實在與客觀實在
對學習的格式塔解釋
頓悟
轉換
創造性思維
記憶
勒溫的場論
生活空間
動機
團體動力學
格式塔心理學的影響
第十五章 心理疾病的早期思考
什麼是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的早期解釋
心理疾病的早期治療
心理學方法
超自然方法
生物學方法
返回到超自然的方法
心理疾病治療方法的不斷改進
菲力浦·皮尼爾
本傑明·拉什
桃樂西·林德·迪克斯
埃米爾·克雷佩林
萊特納·威特默
心理疾病的心理學模式與醫學模式的衝突
催眠方法的運用
弗朗茨·安東·麥斯麥
馬奎斯·德·帕伊斯格
約翰·伊里亞德遜、詹姆斯·埃斯戴爾和詹姆斯·佈雷德
南錫學派
沙可提出對催眠和歇斯底里的解釋
第十六章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產生的先驅
西格蒙德·佛洛德
可卡因插曲
精神分析發展的早期重要事件
布洛伊爾和安娜·O病例
佛洛德訪問沙可
自由聯想的誕生
歇斯底里研究
科學心理學計畫
性誘惑理論
佛洛德的自我分析
俄狄浦斯情結
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
佛洛德的美國之行
佛洛德人格理論的基本內容概述
伊底、自我和超我
焦慮和自我防禦機制
心理性欲發展的階段
佛洛德的命運
對佛洛德傳說的修正
被壓抑記憶的真實性
對佛洛德理論的評價: 批評和貢獻
超越佛洛德
安娜·佛洛德
卡爾·榮格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凱倫·霍妮
第十七章 人本主義(第三勢力)心理學
心理、身體和精神
第三勢力心理學的淵源
現象學
存在心理學
讓-保羅·薩特和阿爾貝·加繆
馬丁·海德格爾
路德維希·賓斯萬格
羅洛·梅
喬治·凱利
人本主義心理學
亞伯拉罕·馬斯洛
卡爾·羅傑斯
存在主義心理學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比較
評價: 批評和結論
第十八章 心理生物學
卡爾·斯賓塞·拉施裏
尋找記憶痕跡
唐納德·奧爾丁·赫布
細胞組合和位元相序列
羅傑·沃爾科特·斯佩里
裂腦
進化論取向
習性學
社會生物學
進化心理學
有機體的錯誤行為
遺傳對智力與人格的影響
第十九章 認知心理學
早期影響
讓·皮亞傑
控制論
20世紀50年代的發展
語言與資訊
生理學與格式塔的影響
認知革命
人工智慧
圖林測驗
人類是機器嗎
認知科學
心身問題的回歸
聯結主義
神經網路
第二十章 今日心理學
美國心理學會的分會
純科學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
臨床心理學家的訓練
心理學的兩種文化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地位
後現代主義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心理學有新的內容嗎
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導言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審視現代心理學的起源,並說明一點,即當今心理學家所關注的大多數問題在幾百年前(有些情況下是幾千年前)就已經成為心理學的研究主題。那麼,當代心理學家研究的都是哪些東西呢?
●有人在研究諸如感覺、知覺或思維之類的心理活動與生物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有人致力於研究支配學習和記憶的原則。
●有人試圖通過對動物(非人類)的研究來理解人。
●有人研究潛意識的動機。
●有人試圖利用心理學原理來改善工業組織的生產活動、教育實踐或對兒童的撫養。
●有人試圖根據進化論來解釋人類行為。
●有人試圖闡明人與人之間在人格、智力和創造性方面的個體差異。
●有人主要對完善可用于幫助有心理障礙者的心理治療工具感興趣。
●有人專注於人們用以適應環境或解決問題的策略。
●有人主要研究語言是如何形成的,語言一旦形成,它與各種文化實踐活動有什麼聯繫。
●有人主要以計算機程序為模型來研究人類思維過程。
●還有人研究人類在其生活過程中怎樣隨著成熟和經驗而發生改變。
這些只是當代心理學家所從事的一部分活動。而這些活動在方法、感興趣的主題和關於人性的假設上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因此,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弄清這些方法和理論的起源,以及它們是如何發展成為當前的樣子的。
關於心理學史的編纂問題

歷史編纂學是關於以什麼恰當方法編纂歷史的研究。該研究主題很複雜,它所產生的許多問題都還沒有最終答案。在這一部分中,我們解答一些基本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編纂歷史時必須回答的。
始於何時
從字面意義來說,心理學是關於靈魂或心靈的研究,且該研究像人類本身一樣古老。比如說,古人就曾經試圖通過解釋夢、心理疾病、情緒和幻想來確定哪個人可靠且值得信賴。這就是心理學嗎?
或者,一旦對人類認識經驗的解釋(諸如古希臘人提出的那些)變得更加系統時,心理學就開始產生了嗎?譬如,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創立了精緻的理論,試圖解釋諸如記憶、知覺和學習這樣的過程。心理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開始的嗎?
或者到了19世紀,當心理學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時,它才開始存在嗎?有兩個原因讓人對這一種取向感到不滿: (1)它忽略了大量哲學傳統,而正是這些哲學傳統把心理學塑造成它最終成為的那種科學;(2)它遺漏了科學領域之外的心理學的一些重要方面。
雖然我們會非常簡要地論及之前的心理學歷史,但本書是從古希臘的一些主要哲學家開始,他們對人類行為和思維過程的解釋都曾經對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產生過影響。
包括什麼
一般而言,要確定任何歷史包括的內容,都要追溯到那些對現在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觀念和事件。本書也採取這種方法,著眼於心理學的現在,然後試圖說明它是如何出現的。斯托金(Stocking, 1965)把這種方法稱為歷史厚今說,以與他所稱的厚古說(為過去而研究過去,而不是要試圖說明過去與現在的關係)相對照。科普爾斯頓(Copleston, 2001)描述了厚古說在哲學中的應用情況:
如果有人想要理解某個既定時期的哲學,那麼,他必須嘗試去理解生活在那個時期的人的思想和預設,而不考慮他是否也有這樣的思想以及那些預設。(p.11)
厚今說試圖根據當代的知識和標準來理解過去――這是任何教科書的實際目標。正如洛維特(Lovett, 2006)觀察到的,不管怎樣強調厚古說,都不能完全避開厚今說:
要想理解歷史事件在那些參與這些事件的人看來是怎樣的,是合理且可取的嘗試,但在進行歷史研究――從項目的選擇,到資源的評估,再到對研究發現的解釋――時不考慮任何當今的知識,卻是適得其反……如果我們希望知道哪些方面取得了進展,哪些方面沒有取得進展,甚至如果我們僅僅只想觀察變化的情況,都需要某個層面的厚今說;沒有現在,“歷史”這個概念將毫無意義。(p.33)
儘管當代心理學提供了指南,以確定心理學史要包括的人物、觀念和事件,但究竟把多少細節納入心理學史中仍是個問題。如果曾經有,某種觀念或概念也很少是完全由某個人提出的。確切地說,個體都要受到其他人的影響,而這些發揮影響的人又受另外一些人的影響,如此下去。因此,幾乎任何事物的歷史都可視為一種無止境的、相互關聯的事件流。“偉大”的人物通常都是那些能把現存的、模糊的觀念綜合成清晰而有說服力的觀點的人。
典型的做法是忽略大量的信息,這樣就可以使歷史具有選擇性。通常,只有那些對某種觀念的發展和推廣確實作出了非常多的貢獻的人才會被包括進去。比如,達爾文總是與進化論聯繫在一起,事實上,進化論在達爾文之前就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存在了幾千年。達爾文證明了進化論,他報告的證據支持了進化論,使得進化論因其正確性而難以被忽視。這樣,儘管不是達爾文首次闡述進化論,但他的確為證實它、推廣它做了很多工作,我們因此把他的名字與進化論聯繫在一起。同樣,弗洛伊德總是與潛意識動機概念聯繫在一起,也是如此。
本書把重點放在這些人身上,他們要麼對發展某種觀念作出了非常多的貢獻,要麼不管因何種原因總是與某種觀念緊密聯繫在一起。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方法不公正地對待了那些本可提及的許多重要人物,或不公正地對待了其他因時間久遠而不為人知的人物,以及要求歷史認可的聲音不夠大、不夠清晰的人物。
方法的選擇
一旦選擇了心理學史要包括的材料,那麼剩下的就是方法的選擇了。一種方法是強調其他科學的發展、政治氛圍、技術進步、經濟條件等,諸如此類的非心理學因素的作用。這些因素與其他因素一起構成了時代精神。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時代精神對理解歷史的發展非常重要。與此相對的方法是採取偉人說,強調像柏拉圖、亞裡士多德、笛卡爾、達爾文或者弗洛伊德這樣的個人的貢獻。愛默森(Emerson, R.W., 1841/1981)接受了偉人說,並把它運用到歷史學中,認為歷史“非常容易地把它自身分解為一些有影響力的、非常重要的人物的傳記”(p.138)。還有一種方法是歷史發展法,它要說明各種各樣的人物或事件如何隨時間的發展而促進觀念或概念的變化。比如,人們可以關注心理疾病的觀念如何隨歷史而發生改變。
在波林(Boring, E.G., 1886―1968,他於1928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心理學史的編纂方法中,他強調時代精神的重要性。顯然,觀念不會在真空中出現。一種新觀念要想被接受或甚至得到認真考慮,那麼它必須與現存的觀念保持一致。換句話說,一種新觀念只有出現在能夠同化它的環境中才會被容忍。如果一種觀念或觀點在人們還沒有作好接受準備之前就出現了,那麼它將不會得到很好的理解,不會得到恰如其分的評價。這裡強調的是,正確性不是判斷觀念的唯一標準;心理學與社會學的因素至少一樣重要。新的觀念總是在現存的觀念背景中受到評判。如果新的觀念與現存的觀念非常接近,那麼它們至少會得到理解;至於它們是被接受,還是被拒絕,抑或是被忽略,都是另一問題。
本書採用的方法是折中的。也就是說,本書試圖表明,有時似乎是時代精神造就了偉大的人物,有時是偉大人物影響了時代精神。在其他歷史時刻,我們將會看到偉人和一般時代氛圍是如何能改變觀念和概念的意義的。換句話說,我採取了折中的方法,即無論什麼方法,只要它似乎能很好地解釋心理學史的某個方面,就可利用。
為什麼要研究心理學史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幾乎沒有觀念(即使有也極少)原本就是成熟完美的。相反,它們通常要經過長時期的發展。把觀念放在歷史的視角中來看,會使得學生更加充分地認識現代心理學的主題。但是,把心理學中當前涉及的問題和疑問看作是歷史悠久的問題和疑問的再現,是令人感到羞恥和沮喪的。畢竟,如果幾個世紀以來,心理學的問題一直都在研究,那麼到現在難道它們還不應該被解決嗎?反過來說,瞭解到我們當前的研究已為人類歷史上某些最偉大的才俊們所分享和推動,卻是件令人激動的事。
深度理解
更廣闊的視角會帶來更深層次的理解。隨著歷史知識的積累,學生也就不需要對當代心理學主題的重要性深信不疑。具有歷史意識的學生知道心理學的主題從何而來,為什麼認為它重要。就像我們熟悉了某個人的過去經歷,就對那個人的當前行為有更多的理解一樣,我們對心理學的歷史起源研究越多,我們對當前心理學的理解就越深刻。波林(1950)聯繫實驗心理學家指出:
實驗心理學家……需要掌握其專門領域內的歷史知識。如果沒有這樣的知識,那麼他會以歪曲的視角來看待當前問題,他就會把一些古老的事實和古老的觀念誤認為是新的,他還不能認識到新運動和新方法的重要性。就此而言,我怎麼強調我的觀點也不過分。一種不包含歷史取向的心理學的成熟技巧,對我來說,似乎根本就不是什麼成熟技巧。(p.ix)
再認流行和時尚 在學習心理學史時,人們經常會驚訝地發現,某種觀點並不總是因為它不正確就逐漸消失;相反,某些觀點只是因為它們變得不流行才消失。心理學中流行的內容是隨著時代精神而變化的。比如,當心理學首次作為一門科學而出現時,強調的是有關“純”科學的方面――也就是,關注知識的獲得,而不是關注它的有用性。後來,當達爾文的理論開始流行時,心理學的注意中心就轉移到了與生存有關的人類活動,或那些可以使人們過更有效的生活的活動。今天,心理學的一個主要重點是有關認知過程的研究,並且這一重點部分要歸因於計算機技術的新近發展。
傑出的人格理論家,G·W·奧爾波特(Allport, G.W., 1897―1967,他於1939年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提到過心理學中的時尚問題。
我們的專業發展是時斷時續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時尚的刺激……我們似乎從來都沒有解決我們的問題,或者窮盡了我們的概念;我們只是在變得厭倦它們……
時尚有其娛樂性一面,也有其嚴肅性一面。我們對那些老得像長了鬍子卻換上理髮師做的新造型的問題……現代人種學(ethnology)令我們歡欣鼓舞,而且不會為記起一個世紀以前J·S·穆勒(Mill, J.S.)創造的術語

J·S·穆勒創造了“習性學”,其英文為“ethology”,這與“人種學”的英文“ethnology”非常相似,因而容易讓人產生混淆。――譯者注

而感到痛苦,這個術語專指研究人性的新科學……吸引我們的是強化,而不是圍繞享樂主義而展開的長期爭論……我們回避心身問題,但是,當我們討論“大腦模型”時,我們卻又把它當作時尚。我們發現,把陳釀裝進新的酒瓶嘗起來味道更好。
當我們和我們的學生忘掉了酒確實是陳年老酒時,時尚問題的嚴肅性一面就出現了。翻看最近的一些《變態與社會心理學雜誌》時,我發現……有90%的參考文獻都局限於最近十年的出版物……讀我們雜誌的研究生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超過十年的文獻就沒有價值了,確實可以忽略掉。對此要感到奇怪嗎?在最近一次博士生考試中,當學生被問及他的論題……與心身問題的關係時,他坦白承認,他從來就沒聽說過這個問題。一位本科生說,他有關霍布斯(Hobbs, T.)的全部知識就是,1912年,當他的著作《利維坦》英文中“Leviathan”首字母小寫時“leviathan”意為巨輪,1912年“泰坦尼克號”巨輪撞上冰山沉沒,學生將霍布斯的著作《利維坦》誤為“泰坦尼克號”巨輪。――譯者注

像巨輪一樣撞上冰山時,他與之一同沉沒了。(1964, pp.149-151)
伴隨著科學中這些研究主題如何在時尚中忽起忽落的例子,我們再次看到,“事實性”(factuality)不是決定一種觀念是否被接受的唯一變量。當時代精神改變時,科學中所考慮的流行主題也一樣發生改變,心理學也不可避免。
避免重複錯誤 桑塔亞那(Santayana, G.,他是美國最為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的朋友和同事)說:“那些不懂歷史的人註定要重蹈歷史的覆轍。”如果只有唯一的成功機會,那麼重複犯錯會非常糟糕,因為它會浪費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如果許多錯誤被一犯再犯,那會尤其不幸。就像我們將在本書中看到的一樣,心理學也有它的一些共同的錯誤和困境,其中一個錯誤就是信奉顱相學。顱相學相信,通過分析一個人頭骨的隆起和凹陷就可以瞭解這個人的人格特徵。但正如我們將在第八章看到的,對心理學來說,作出這樣一種努力非常重要。還有一點,如果由於缺乏歷史知識而重複過去的錯誤,那麼這將是一場災難。
有價值的觀念的來源
通過研究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很早就形成的觀念,不管由於什麼原因,但它仍然保持著潛伏性。一種觀念在它最初提出之後的很長時間裡,直到它被再次發現,它都一直存在著,科學史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這樣的事實非常符合時代精神的歷史闡釋,它表明某些環境比另一些更適合接受某種觀念。進化觀、潛意識動機、條件反應,這些觀念在獲得能準確評價它們的氛圍之前,已經被幾次提出。甚至是哥白尼“革命性”的日心說,在他提出之前的幾個世紀,就早已為希臘人所持有。最近的例子是大腦功能一側化問題。許多人認為,大腦兩半球的功能有著顯著性差異是新觀念,然而,大約100年前,布朗-斯奎爾德(BrownSequard)以“我們的大腦是兩半還是一個整體?”(1890)為題的文章就是論述這一主題的許多文章之一。事實上,一些重要的科學觀念在得到最終的正確評價前,有可能會不止一次地遭到抵制。費耶阿本德(Feyerabend, 1987)曾說:
科學的歷史充滿了各種明顯消亡又復興,然後又僅僅為了慶祝另一次勝利復興而再一次明顯消亡的理論。保存錯誤的觀點留作將來之用,是明智的做法。關於觀念、方法和偏見的歷史是不斷發展的科學實踐的一個重要部分。而且,這種實踐可能會以讓人吃驚的方式改變方向。(p.33)
毫無疑問,心理學史上許多潛在的、富有成效的觀念仍然在等待著新的、更容易接受它們的環境去檢驗。
因此,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史呢?這個問題可能這樣問更有意義,即為什麼不學習心理學史呢?許多人學習了美國史,因為他們對美國感興趣,一個家庭中較年輕的成員常常喜歡聽家中長輩們年輕時的故事。換句話說,他們想盡可能多地瞭解他們感興趣的主題和人,包括這些主題和人的歷史。這是人的自然本性,對心理學也不例外。
什麼是科學

在不同的歷史時代,總有深孚眾望的人(像伽利略、康德)宣稱,心理學永遠也不會成為一門科學,因為它關注的是主觀經驗。許多自然科學家現在仍然這樣認為,以至於一些心理學家都不願與之爭論。但心理學能否被看作一門科學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心理學史的編纂。而要回答心理學是否是一門科學的問題,我們就必須首先要試著對什麼是科學進行界定。
科學是作為回答有關自然問題的一種方式而逐漸形成的,而且這種回答是通過直接考察自然,而不是依靠宗教教條、過去的權威人士、迷信或孤立的抽象思考過程進行的。自從科學建立以來,其最終憑藉的一直是經驗觀察(也就是對自然界的直接觀察),但是,對科學而言,這不只是簡單地觀察自然。要使觀察有用就必須按一定的方法進行組織和分類,並且採用這些方法時,必須注意到它們與其他觀察的相似或不同之處。在注意到觀察之間的相似和差異之後,許多科學家又進一步嘗試解釋他們所觀察到的。接著,科學就具備了由兩個主要成分構成的特徵: (1)經驗觀察;(2)理論。按照赫爾(Hull, 1943)的觀點,科學的這兩個方面可以在人類理解其世界的早期努力中看到:
觀察,然後尋找產生新發現的解釋,這是人類一直從事的兩種活動。如,所有時代的所有正常人都觀察過日出和日落,以及月相的幾個階段。觀察之後,那些觀察者中有思想的人接著就開始提出疑問:“為什麼?為什麼月亮會由虧轉盈,又由盈轉虧呢?為什麼太陽升起又落下呢?它落向何處,又何時開始呢?”這裡,我們具有了現代科學的兩個基本要素: 觀察的結果就獲得了經驗和事實成分,而系統解釋這些事實的嘗試構成了理論成分。隨著科學的發展,勞動的專門化和分工就已出現;一些人主要致力於觀察,而較少的一部分人則沉迷於解釋問題。(p.1)
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結合 正如我們將在第五和第六章看到的,在現代,理解我們的知識來源於何處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理性主義者相信某些命題正確或不正確可能取決於邏輯規則的小心應用。經驗主義者則堅持認為,所有知識的源泉都是感覺觀察。因此,只有感覺經驗才可以產生真知、證實真知。科學把這兩種立場結合到了一起。
科學的理性方面使科學得以避免成為一系列沒有止境、沒有聯繫的經驗事實的收集方法。由於科學家必須對他所觀察到的內容作某種程度的理解,因此,才得以闡述成理論。科學理論有兩個主要功能: (1)組織經驗觀察;(2)對未來觀察起指導作用。科學理論的後一功能產生了可證實的命題。換句話說,理論提出了受實驗方法檢驗的命題。如果由理論產生的命題通過實驗檢驗,得到證實,那麼理論就獲得了力量;如果命題沒有得到實驗證實,那麼理論就失去力量。如果該理論產生了太多的錯誤命題,那麼它要麼必須被修正,要麼必須被拋棄。因此,科學理論必須是可檢驗的。也即,它們必須產生經驗上可以證明為正確或不正確的假設。因而,在科學中,自然的直接觀察很重要,但這樣的觀察經常是受理論指導的。
探究規律
科學的另一個特徵是,它試圖發現合乎規律的關係。科學規律可以定義為,持續觀察到的兩類或更多類的經驗事件之間的關係。比如,當X發生時,Y也往往會發生。然後,科學利用理論來發現和解釋合乎規律的、經驗的事件。通過強調合乎規律性,科學顯示出它對一般情形,而不是對特定情形的興趣。傳統上,科學對私人的、獨特的事件不感興趣,而對能公開觀察到的、能證實的一般規律感興趣。也即,科學規律是一般性的,因為它描述的是經驗事件之間的關係,它經得起公開觀察的檢驗。公開觀察的概念是科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所有科學的主張都必須是任何對它感興趣的人能證實的。因此,在科學中,沒有只是有資格的權威才可利用的秘密知識。
有兩類一般的科學規律。一類是相關定律,描述幾類事件如何以某種系統的方式一起變化。比如,鍛煉往往與健康呈正相關。有了這樣的信息,僅能作出預測。也即,如果我們知道了某個人的鍛煉水平,那我們就可以預測他或她的健康狀況,反之亦然。另一類更有力的定律是因果定律,它詳細說明事件之間有怎樣的因果關係。比如,如果我們知道了某種疾病的原因,那麼我們就可以預測和控制這一疾病――防止導致疾病原因的出現,從而防止疾病的發生。這樣,相關定律有預測作用,而因果定律不僅有預測作用,而且還有控制作用。由於這一原因,因果定律比相關定律更有力量,並且一般認為它更有價值。
科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發現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然而詳細說明自然事件產生的原因是件極為複雜的事,通常需要大量的實驗研究。比如,我們不能假設接近就能證明因果關係。如果祈雨舞蹈之後,接著就下了一場雨,那麼不能假定祈雨舞蹈就必然導致下雨。使問題更為複雜的是存在這樣的事實,幾乎沒有事件的發生是單一原因造成的,即使有也極少;相反,導致它們發生的原因有多種。是什麼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又是什麼導致了精神分裂症?諸如此類的問題,還遠遠不能清楚地回答。甚至更為簡單的問題,像為什麼約翰要辭去工作?或者,為什麼珍妮嫁給約翰呢?事實上,這些問題都非常複雜。在哲學和科學史上,因果概念已成為最令人困惑的概念之一(參見,例如,Clatterbaugh, 1999;或者Meehl, 1978)。
決定論的假設 由於科學的主要目標是要發現事件之間合乎規律的關係,因此,科學假定它正在研究的內容是合乎規律的。比如,化學家假定化學反應是合乎規律的;物理學家假定物理世界是合乎規律的。這種根據因果定律可以理解正在研究的東西的假設,就是所謂決定論。泰勒(Taylor, 1967)把決定論界定為這樣的哲學學說:“它闡明了任何事的發生都有其條件,有了這些條件,那麼就能導致它們發生,而不會發生其他事。”(p.359)決定論者假設,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一定原因的作用,並且,如果知道了這些原因,那麼就能絕對精確地預測事件。然而,瞭解事件的全部原因是不必要的;決定論者只是假設原因存在,而且對原因瞭解得越多,預測就變得越精確。比如,幾乎所有人都同意,天氣是由一定的變量決定的,這些變量包括太陽黑子、海拔高度、急流

一種高速的、彎曲的風流,通常以超過每小時400公里(250英里)的速度從西刮來,高度達15至25公里(10至15英里)。――譯者注

、大氣壓;然而天氣預報永遠都只是一種可能性,因為這些變量中的許多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其他的則完全未知。但是,天氣預測的潛在假設就是決定論。所有科學都採取了決定論的假設。
傳統科學觀的變革

傳統觀點認為,科學包括了經驗觀察、理論闡述、理論檢驗、理論修正、預測、控制,以及探究合乎規律的關係、決定論的假設。然而,至少在傳統科學觀的某些方面,一些傑出的科學哲學家持有不同的看法。這些人當中就有波普爾和庫恩。
卡爾·波普爾
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 1902―1994)在兩個基本的方面不同意傳統的科學描述。首先,他不認為科學活動始於經驗觀察。按照波普爾的觀點,舊科學觀意指科學家先觀察,然後試圖對他們觀察到的進行解釋。波普爾(1963/2002a)以這樣的觀點來說明這一問題:
二十五年前,我以下面的指導方式開始講課,想努力地把這種觀點帶入維也納的物理學學生班級中:“拿出筆和紙: 小心觀察,然後寫下你所觀察到的!”當然,他們會問,我想要他們觀察什麼。顯然,“觀察!”這樣的指導語是荒謬可笑的……觀察總是有選擇的。它需要有被選擇的對象、明確的任務、興趣、觀點和問題。(p.61)

卡爾·波普爾

因此,對波普爾而言,科學活動開始於問題,並且問題決定科學家將作出的觀察。接下來的步驟是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推測),然後試圖找到所提出的解決方案的缺陷(駁斥)。波普爾認為,科學方法包含了三個階段: 問題、理論(提出的解決方案)和批判。
可證偽原則 根據波普爾的觀點,把科學理論與非科學理論區別開來的標準是可證偽原則。科學理論必須是可反駁的。與許多人所認為的相反,如果任何可想到的觀察都與某種理論一致,那麼這種理論是弱小的,而不是強大的。由於這一原因,波普爾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批判了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論。這是因為那些理論都含糊不清,因此,不論發生什麼,都可以宣稱得到了證實。波普爾把這樣的理論與愛因斯坦的理論進行了對比,對比表明,如果理論是正確的,那麼應該發生什麼或不應該發生什麼。因此,愛因斯坦的理論不像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論,它是可反駁的,因此是科學的。
這樣,在波普爾看來,由於理論要成為科學的,它就必須作出冒險預測――冒著犯錯誤的真實風險的預測。按照波普爾的觀點,不作出冒險預測的理論,或在現象產生之後才解釋它們的理論,都是不科學的。除了含糊不清之外,許多心理學理論(像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論)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進行事後斷言(postdiction)(在現象已經發生之後才解釋它們),而不是進行預先斷言(prediction)。
根據波普爾的觀點,正是理論的錯誤預測,而不是它的正確預測,推動了科學進步。這種觀點很好地為馬克思和古德森(Marx & Goodson, 1976)所吸收:
在真正的科學生活中,理論通常是通過成為錯誤的理論而不是成為正確的理論來發揮作用的。換句話說,理論上的科學進步,與實驗一樣,往往建立在對大大小小的許多錯誤的連續糾正的基礎上。因此,那種理論必須正確才有用的流行觀點是不正確的。(p.249)
按波普爾的觀點,所有的科學理論最終都將是錯誤的,都將為更恰當的理論所取代;這只是個時間問題。因此,在波普爾看來,科學理論能夠達到的最高地位是它未被證偽。按照波普爾主義的觀點,科學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索過程,是探索越來越好的問題解決方案或對現象的解釋。佈雷特(Brett, 1912―1921/1965)很好地接受了這一觀點。
我們往往把科學看作是一種“知識體”,而知識的積累是始於“科學的方法”偶然發現。這是一種迷信。把科學描繪成有關世界的神話(這尚未發現是錯誤的),更契合思想史。(p.37)
這意味著波普爾相信非科學的理論(包括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那些理論)就是無用的嗎?絕對不是!他說:
從歷史來看,所有(或幾乎所有)的科學理論都起源於神話,並且……神話可能包含著科學理論的重要預示……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發現一種理論是非科學的,或者是“形而上學的”……不能因此就認為它是不重要的,或無關緊要的,或“無意義的”,或“荒謬的”。(1963/2002a, p.50)
波普爾把證偽當作是劃分科學理論與非科學理論之間的標準,但不是劃分理論的有用和無用之間的標準。心理學上的許多理論都無法做到波普爾的可證偽性檢驗,這要麼是因為它們用幾乎為所有觀察證實的一般術語表達的,要麼是因為它們進行了事後斷言,而不是事先斷言。這樣的理論缺乏科學嚴謹性,但人們仍然經常發現它們是有用的。
托馬斯·庫恩

托馬斯·庫恩

直到最近,人們還廣泛認為,科學方法保證了客觀性,科學以一種穩定的、漸進的方式產生知識。人們假設,世界是由可認識的“真理”構成,並且只要遵循科學程序,就會使科學系統地接近那些真理。換句話說,科學活動是由真理符合論指導的,該理論認為,“在評估科學定律或理論時,目標是確定它們是否與一個外在的、獨立于心理的世界相符合”(Kuhn, 2000a, p.95)。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 1922―1996)通過說明科學是高度主觀的事業,改變了科學的概念。

範式與常規科學 按照庫恩的觀點,在自然科學中,一門科學中的絕大多數成員共同分享著某個觀點。比如,在物理學或化學中,多數研究者共享一組有關其研究主題的假設或信念。庫恩把這種被廣泛接受的觀點稱為範式。庫恩把範式這一術語界定為“由某一既定[科學]共同體成員共同分享的信念、價值觀等的完整群集”(1996, p.175)。對接受某一範式的那些科學家而言,范式就成了他們考慮和分析其科學主題的方法。一旦接受了某種範式,那些接受範式的人的活動就成了對範式含義的探究。庫恩把這樣的活動稱為常規科學。常規科學為範式提供了庫恩所稱的“掃尾”工作(moppingup operation)。在遵循某一範式的同時,科學家深入地研究該範式所規定的問題,並在探究這些問題的同時利用該範式提供的技術。
庫恩把常規科學比作解謎(puzzle solving)。像謎一樣,常規科學的問題有一個確定的解決方法,並且有“既限制可接受的解決方法的性質,也限制獲得解決方法所需步驟的規則”(Kuhn, 1996, p.38)。庫恩並不認為常規科學和解謎活動包含了很多創造性:“也許常規的研究問題……其最為驚人的特徵是,它們要產生的主要的新奇事、概念或現象是多麼的少。”(1996, p.35)儘管範式限制了科學家考察的現象範圍,但它的確保證了某一現象得到徹底的研究:
通過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範圍的、相當深奧的問題上,范式迫使科學家深入細緻地去研究自然的某部分,若沒有範式,這些研究是難以想像的……在范式成功的那一時期,該專業領域將解決其成員本來幾乎難以想像到的、如果沒有對範式的承諾永遠也不會著手解決的問題。而且總是至少有部分成就證明是永久性的。(Kuhn, 1996, pp.24-25)
這是由範式指導的研究的積極的一面,但它也有消極的一面。儘管常規科學考慮到了對範式所重視的現象的徹底分析,但它使科學家對其他現象視而不見,忽略了那些也許能更好地解釋其正在研究的對象的內容。
掃尾工作是多數科學家在其整個生涯中所從事的。它們構成了我這裡所稱的常規科學。仔細地考察會發現,不管是在過去的,還是當代的實驗室裡,科學家所從事的事業似乎是試圖強迫自然進入已製成的、由範式提供的、相當固定的盒子裡。在常規科學中沒有要產生新現象的目標;事實上,那些不適合盒子的內容完全被忽視了。科學家的目標通常不僅不是要創造新理論,而且他們還經常無法容忍其他人創造的那些理論。相反,常規的科學研究是指向範式已經提供的那些現象和理論的清晰闡述。(Kuhn, 1996, p.24)
因此,範式決定了什麼構成了研究的問題,以及如何去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換句話說,範式指導了所有研究者的活動。但更為重要的是,研究者們開始在情緒上捲入其範式――他們通過自己在範式內的研究工作來界定自己的成就。范式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非常難以割捨。
科學如何改變 科學範式如何改變呢?按照庫恩的觀點,這不是非常容易的事。首先,必須持續觀察到當前已接受的範式所不能解釋的現象;這些稱之為反常。通常,單個科學家或一個小的科學家群體將首先提出替代觀點,它能解釋盛行的範式能說明的多數現象,同時也能解釋反常現象。庫恩指出,新範式通常會遇到很大的阻力,改信它的人是非常緩慢地獲得勝利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2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