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啟蒙運動(簡體書)
79折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啟蒙運動(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9.8 元
定  價:NT$ 479 元
優惠價:79378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本書梳理了啟蒙運動發展的歷史線索和啟蒙運動時期那些燦若星辰的歷史人物和學派的科學和哲學邏輯,以及分析了因何基於“理性”的這些形而上學的各種理念,不僅奠定了當今世界的基本價值,也導致了工業革命的發生和世界歷史的重新洗牌。

★啟蒙運動對於現代歐洲乃至世界是如何塑造的?“專制”和“啟蒙”,這兩種似乎是相互對立的理念根植於18 世紀歐洲的政治土壤;歐洲各國的王位繼承戰威脅到了列強間的製衡,而爭奪貿易線路或商業利益致使衝突頻頻,從而促生了各國結盟,以及現代外交的發展;當今國際社會的一些基本要素也源自18 世紀,如服飾統一、時間管理、官僚政治,以及國際食品製度等方面。

★18 世紀的歐洲史儼然就是一部世界史,它對世界其他地區有著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地區。美國獨立戰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改革、奴隸貿易以及海地革命都與歐洲經濟和文化的擴張休戚相關。

★浸入式閱讀體驗。豐富的考古發現、古典文獻、建築以及各種文物真跡、復原圖、畫作、地圖等,直觀、全面、細節地呈現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化特質、藝術革新和社會生活風貌,如巴洛克和古典主義的音樂貢獻,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的《百科全書》,城市的生活方式,18世紀的時尚(如假髮的流行),報刊業及公共輿論的發展等內容。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有史以來規模宏大、前所未有的一次歷史叢書項目。100多年曆史文化內容的培育與積累!30種圖書的叢書規模前所未有,經過時間考驗的歷史內容的精髓。

★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等國際頂級學府中的歷史學家組成了編委,前沿、權威的歷史解讀和闡釋。真正以全球化視野觀照人類歷史與文明!編委分別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巴黎高等社會科學學院、斯坦福大學等高等學府與研究機構。

 ★ 極具視覺衝擊效果,擁有豐富的地圖、繪圖和歷史圖像資源——共計5000幅珍貴四色歷史圖片,來自世界著名博物館和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賴以成名的圖片庫——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艾爾米塔甚博物館;佛洛倫薩烏菲茲美術館;梵蒂岡美術館;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

★本書裝幀為四色精裝,雙封面採用燙金及燙銀工藝,高端質感,極富典藏價值!

 

啟蒙運動是一場政治文化運動,旨在徹底改革舊制度的意識形態結構,這場運動主導了 18 世紀的歐洲思想界。盧梭、伏爾泰、康德這些思想家們高舉理性的旗幟,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各種新式理念層出不窮,直至世紀末“人權宣言”將這些觀念推至頂峰。
本書仔細梳理了啟蒙運動發展的歷史線索和這一時期燦若星辰的思想家和學派的理論邏輯,觀照它們是如何塑造了現代世界的。這種對現代性的塑造,貫穿於整個18世紀歐洲史的多個維度――“開明專制”的政治理念的踐行,現代國際外交的形成,科學、文學和藝術團體的發展,還有諸如服飾統一、時間管理、官僚政治等當今國際社會的一些基本因素的形成。
另外,本書講解了這一時期歐洲的擴張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深刻影響,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地區。美國獨立戰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改革、奴隸貿易以及海地革命都與此密切相關。這使得18 世紀的歐洲史儼然就是一部世界史。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出品的,規模宏大的一組歷史叢書項目,是其100多年歷史文化內容的培育與積累,共有30種圖書。本套叢書內容由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地理學家、製圖家、攝影師、插畫家和編輯組成的多學科團隊精心創制。立足于歷史與文明的思索,以時間軸展開對世界各地文明及人類歷史發展變量的解讀和記錄。本系列書目如下――
《最初的法老》《埃及帝國》《古埃及的終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東的王國和帝國》《希臘的起源》《古典希臘》《雅典的陷落》《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從王政到共和》《羅馬:征服地中海》 《羅馬共和國的終結》《羅馬帝國的崛起》《羅馬帝國:黃金時代》《羅馬帝國:羅馬的陷落》《拜占庭的輝煌》《中世紀歐洲》《伊斯蘭的擴張》《基督教王國和十字軍東征》《通往東方的新路線》《中世紀的終結》《征服美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土耳其、俄羅斯帝國與明代中國》《絕對君權》 《大航海時代》《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19世紀的世界》《世界大戰》

作者簡介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888年1月13日,於美國華盛頓的宇宙俱樂部成立,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學會創辦了自己的會刊,這便是如今享譽全球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此外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還擁有國家地理頻道等包含電影、電視節目、圖書、網站等一系列跨媒體品牌,如今學會現已經成為全球大型的非盈利的教育與科學機構。

 

本叢書顧問編委: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劍橋大學文化史榮譽教授。

約翰·艾略特爵士(Sir John H. Elliott):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牛津大學榮譽教授、牛津奧里爾學院榮譽院士、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榮譽院士。

其餘編委都為來自全球著名學府的歷史學等相關學科專家。

 

名人/編輯推薦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系列視野寬廣,結合了不同時期和地域的歷史文化,堪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頗具雄心的作品之一。我對這套叢書充滿敬意,它首次為具有文化修養的讀者提供了基於理性和公正的歷史記述,從古老的歷史發端整體掌握世界歷史的機會。歷史解釋了我們的現在,書寫著我們的未來。歷史本身沒有意義,是歷史賦予時代意義。

——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年鑑學派第三代核心人物。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有三點令人印象深刻。一是舊題新作,看似老生常談的題目,卻在字裡行間透露出創新性解讀,因此,這本普及性讀物即便對專業法國史學者亦有重要參考價值。二是圖與文相得益彰,本書堪稱讀圖時代非常成功的嘗試之一。三是其全球化視野並不僅僅停留在方法論意義上,而是真正做到言之有物。

——孫一萍,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美國國家地理在歐洲推出的歷史叢書系列,在全球史領域頂尖學者的指導下,按歷史事件為主體,以時間流動為線索,從文明的起源到兩次世界大戰,從希臘羅馬的古典文明到蒙古帝國的擴張,以宏觀的視角重現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注重歷史事件的描述,強調人類文明的互動,語言通俗易懂,配以生動活潑的圖畫與解說,特別適合對全球史感興趣的廣大歷史愛好者學習使用。

——範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博士,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多尼亞校區歷史系副教授,《中國與亞洲歷史學刊》書評編輯。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篇幅適當,詳略適宜,歷史事件與物質文化並重,適合世界歷史與西方文化的愛好者閱讀。叢書圖文並茂,配有大量精彩圖片,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夏洞奇,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創辦的《國家地理》雜誌,因科學性、人文性與美學趣味性精妙結合而享譽全球。該學會如今已成為全球大型的非盈利教育與科學機構。它出品的“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是部規模宏大的歷史叢書項目。

該叢書,著眼對世界歷史文明的思索,融考古、地理、歷史、語言、製圖、攝影、繪畫諸多科學藝術門類為一體,旨在全球視野下,以時間為軸心,呈現世界各地文明及人類歷史的演變與發展、各民族相互聯繫依存的狀態、各國政治經濟的進步與動盪,力求建構成一軸立體的、動態的、形象的宏大又微觀的清明上河圖式的世界歷史景觀長卷。

——汪兆騫,著名文化學者、作家、編審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系列叢書視野廣闊,論述深入淺出,完整地呈現了不同地區、國家和人種之間的歷史。另外,這套叢書圖文並茂且通俗易懂,非常適合歷史愛好者和普通讀者閱讀。

——魏濤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歷史系 講師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美國史研究室 助理研究員

 

目次

概述

 

各國政治

18 世紀,國家集權制使得戰爭形式和軍費籌集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歐洲各國的王位繼承戰威脅到了列強間的製衡,而爭奪貿易線路或商業利益致使衝突頻頻,從而促生了各國結盟,以及現代外交的發展。

 

開明專制

從1740 年開始,大部分歐洲國家紛紛投入經濟、社會和行政體系的改革浪潮中,這些改革措施不僅僅旨在發展貿易、教育和科學,也是為了改善司法和財政體系。集權政府的改革新政深受啟蒙運動的影響,被稱為“開明專制”。

 

檔案 :宮廷和音樂的黃金時代

17 世紀是巴洛克晚期和古典主義時期,這兩種藝術流派促進了音樂向公眾開放,同時也有助於歌劇和交響樂的興起。

 

啟蒙時期

啟蒙運動是一場政治文化運動,旨在徹底改革舊制度的意識形態結構,這場運動主導了18 世紀的思想界。基於科學的進步,開明之士將理性作為前進的動力,他們渴望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里為更多人帶來幸福。

 

檔案 :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的 《百科全書》

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編撰的《百科全書》被譽為法國啟蒙時期的傑作,這部巨著無疑是史上偉大的集體成就之一。由於受到亞里士多德的影響,科學和技術之間以及理論知識和人工技術之間存在著長期的對抗,而狄德羅堅持將知識付諸實踐,以此終結了這種對抗。《百科全書》揭示了各領域內的行業工藝訣竅,使其成為普及性的知識。

 

開明社會

歐洲社會通過數次航海探險和殖民地開發積累了大量財富,但也在18 世紀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動盪。歐洲的地理擴張和文化變遷得益於科學和技術進步,並由此走向工業社會,其間社會人口流動、城市及信貸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檔案 :報刊時代

18 世紀見證了讀者群體的擴大、文學品位的演變,以及新公共空間的應運而生,其中包括本地公共空間和可超越國界的紙媒空間。

 

歐洲的擴張

18 世紀的歐洲史儼然就是一部世界史,它對世界其他地區有著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地區。美國獨立戰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改革、奴隸貿易以及海地革命都與歐洲經濟和文化的擴張休戚相關。

 

附錄

歷史對比年表:歐洲, 美洲, 非洲、 亞洲和大洋洲

王朝列表

書摘/試閱

檔案: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的《百科全書》

 

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編撰的《百科全書》被譽為法國啟蒙時期的傑作,這部巨著無疑是史上偉大的集體成就之一。

 

1751 年至1772 年間, 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編撰的《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Encyclopé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étiers)承擔了傳播歐洲啟蒙思想的偉大事業。《百科全書》採用了超大的出版尺寸,即對開本,共計25000位署名者,其中大部分不是法國人。全書共17 卷超過70000 個詞條,另外又增刊了11 卷,內有2500 幅細緻的插圖。

從1777 年至1780 年,又出版了5 卷及2 卷新附錄。《百科全書》不僅僅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還是一部獲得前所未有商業效應的知識巨著。《百科全書》擁有100 多位合作者,他們學識淵博且極具專業水準,其中不乏法國偉大的學者—哲學家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財政大臣杜爾哥(Turgot)、霍爾巴赫男爵、作家馬蒙泰爾(Marmontel),以及重農論者和經濟學家魁奈,這些名人的參與促進了《百科全書》的銷量,僅30 年間累計銷售便超過25000 冊(這個銷售量在當時已經十分驚人了)。《百科全書》是出版界的一次巨大成就,此書之後一版再版,供不應求,以致還出現了盜版。

 

“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的編撰者遍布各行各業,詞條數量眾多,這都證明了《百科全書》的豐富性。卷帙浩繁的《百科全書》涉及了諸多領域,如農業、礦產業、建築業、植物學、商業貿易、天文學、機械工藝、冶金業、闡釋學、劍術、文藝批評、地理、語法、法律或法學……

幾位堪稱這個時代傑出的人士,如科學家兼探險家夏爾·瑪麗·德·拉孔達明(Charles Marie de La Condamine)致力於一些稍顯小眾的主題,比如番荔枝(annona cherimola,一種水果名)。而其他不太為人所知的作家,如哲學家路易·德·若古(Louis de Jaucourt),他寫了幾十篇關於自然、科學或宗教的文章。其他諸如“靈魂”、“經濟”或“動物”之類的詞條篇幅相當於一篇小論文,會涉及一些相關的問題,而其他許多詞條則按規定只有一兩句嚴謹的話。有些詞條就像真正的戰爭武器,用於傳播開明思想,但大部分涉及的主題都與職業、藝術以及工藝相關。狄德羅本人也表明,這部巨著“匯集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知識;闡述了這些知識的通用體系,這不僅僅是為了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人們,也是為了留給我們的後代;為了過去幾個世紀的努力不會成為今後的無用之功;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成為更有學識、更正直和更幸福的人,也為了我們死後無愧于人類這個種族”。

儘管大家都認為《百科全書》是科學史和思想史上偉大的集體成就之一,但是公眾並未一開始就認識到這部巨著的革命性。在某些情況下,嚴厲的批評主要針對其僵硬的結構,以及在意想不到的詞條中出現舊制度的特權,而讀者完全沒有料想到會在這些詞條中與其相遇。此外,在註釋和參考文獻中隱匿著對教會和國家的不敬,嘲諷其代表及機構。《百科全書》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知識來源,而且對當時撼動歐洲各國舊體制的社會緊張局勢擁有獨到的看法。《百科全書》涉及了一些關於抽象和復雜主題的理論知識,如幾何學和動力學;還有一些相近的主題,如法國植物區系、巴黎,或是藝術和工藝,它們構成了城市新網絡,宣告了工業革命的開始。

《百科全書》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社會動盪,映射了啟蒙時期法國社會思潮湧動。好奇心、理性的各種用途、理論化的知識和各類實驗形成了一個密集的網絡,其中也穿插著經濟問題、科學主題和社會關切。一方面,理論知識和技術實踐對於職業及工藝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各行會和社團之間致力於統一行業標準,由此形成了一個跨行業的文化聯合體,這對於當時法國社會的轉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即從一個基於等級體系的農業社會走向一個孕育中的工業社會。

雖然這部內容廣博的集體著作在結構方面仍有所欠缺,但它確實以自身歷史的化身為標誌,就像構思它的文化模式一樣。

 

從理論到技術

 

狄德羅想盡辦法去了解各行各業的工藝技術,儘管大部分相關資料已經遺失,但仍留有部分線索可讓人一探究竟。例如,狄德羅特意結識了精通絲織工藝的工人巴拉特(Barrat)、博納(Bonnet)和洛朗(Laurent),他們向狄德羅解釋了絲絨的製作手法。正是通過這種方式,狄德羅了解到了許多行業的工藝流程,如酒精蒸餾、針織品和印刷術;在雕塑藝術方面,狄德羅在凡爾賽結識了一位名叫路易· 雅克·古西爾(Louis-Jacques Goussier)的人,他給予了狄德羅很大的幫助。

雖然許多手工藝者在探尋行業競爭對手的秘密時受益良多,但是他們對於自己的工藝技術卻守口如瓶,生怕透露太多細節。狄德羅認為手工藝者的這種不信任是因為害怕捐稅,他說道:“藝匠,尤其是巴黎的藝匠,因為害怕捐稅顯得尤其謹慎……在他們眼中,任何一個懷著好奇心來詢問他們的人都可能是'包稅人'的密探。”然而,這種審慎的態度並不完全是因為同行之間的競爭,《百科全書》的出版人認為,這是無法將自身置於社會、人性和歷史潮流中的產物。

狄德羅在編撰詞條“百科全書”時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他對於這些人的憤怒:“思想狹隘,心靈蒙塵,對於人類的命運無動於衷,只專注於自己的小世界,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

在宗教思想領域,天主教會堅決反對《百科全書》,並於1752 年頒布條令禁止銷售該書;儘管1753 年《百科全書》重新出版,教會仍在1759 年將其列入禁書目錄(Index des livres interdits)。耶穌會士在《特雷烏報》上抱怨《百科全書》的出版,認為此書充斥著毫無用處的信息,讀者不得不“停下來去讀那些沒人感興趣的詞條”。由於長期受到經院式傳統的影響,這些批評堅稱,沒有人會對諸如法國戰車的製造工藝這樣奇怪的問題感興趣,不應該在書中花費大量篇幅去關注這些車輛的歷史。

狄德羅在《百科全書》第三卷開篇的“告讀者書”中對這些批評做出了回應。他借用了一個似乎不太具有像徵性的詞條,即第四卷中的“繩纜業”,以此表明“如果說在詳述製作工藝的過程中有所欠缺的話,那就是篇幅太短,其實整個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很重要但又很難描述清楚”。編撰者們非常想把哲學價值、科學內涵和社會意義都融於一部著作,尤其是和職業相關的領域,《百科全書》致力於把那些擁有工具但缺乏思想的人和擁有思想卻不會使用工具的人聯繫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百科全書運動早期是由一個傳統工藝美術協會推動的,該協會包括各行各業的從業者:數學家克萊羅(Clairaut)、鐘錶匠朱利安· 勒羅瓦(Julien Le Roy)、音樂家讓· 菲利普· 拉莫、旅行家夏爾· 瑪麗· 德· 拉孔達明和外科醫生安托萬· 路易等。這個存續長達10 年的協會,用達朗貝爾的原話說就是,想要“將機械藝術與科學融合,繼而可以從中有所收穫,正如鐘錶業之於天文學,眼鏡製造之於光學”。因此,不能將百科全書運動僅視作那個時代的一個特例。

正是編撰者的韌性,尤其是狄德羅,才終鑄就了這部啟蒙時期傑出的巨著之一。《百科全書》初源自一個流產的翻譯計劃,即以法蓮· 錢伯斯(Ephraïm Chambers)所著的《百科全書,或藝術和科學通用詞典》(Cyclopaedia; or, an Universal Dictionary of Arts and Sciences), 該詞典於1728年在倫敦出版,它是英國早期的百科全書類書籍,而當時的法國從未有過類似的著作。當初的翻譯計劃終成就了一部巨著,這部著作是一本探究科學、藝術和工藝的詞典,在出版之初就致力於普及手工業相關的所有知識;它基於這樣一種想法,即面對受限於宗教秩序和皇室特權的教育制度,讓哲學普惠大眾顯得十分緊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7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