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滿額折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被解釋的美:英語的方法和趣味(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得獎作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華東師範大學比較文學教授金雯關於語言和文學的感悟之作,分為“英語語言和文學的學習方法”、“讓英語生動起來”、“英語學習與人文素養”、“實用英文寫作”四部分。作者曾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和復旦大學,並以網名“莫水田”在微博、微信公號、豆瓣等平臺與英語愛好者分享語言學習心得。在書中,作者亦師亦友,諄諄善誘,傾囊分享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以及在文學、文化層面上的深度思考;此外,書中也有涉及英語論文、申請海外研究生、推薦信、求職信等實用寫作內容,可謂囊括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

作者簡介

金雯,美國西北大學英文系博士,曾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和復旦大學,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以網名“莫水田”在微博、微信公號、豆瓣等平臺與英語愛好者分享語言學習心得,深受好評。

名人/編輯推薦

金雯(莫水田)編舟渡海之作,致敬語言,致敬巴別塔。
未被解釋的美在我心裡激起一陣煩躁。――威廉·燕蔔遜

1、豆瓣、微博、微信公號上備受關注的英語達人莫水田首次出書漫談英語學習觀。七年來,莫水田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英語知識貼,統統收錄在書中,一本在手,英語不愁。
2、一本關於英語的微型百科全書,不教條,不枯燥。為你解答聽力、口語、語法、閱讀、寫作上的困惑,教你領略小說、詩歌、隨筆、音樂、廣播、電影背後的文學、文化奧秘和趣味。語言可以被解釋,美也可以被解釋。
3、一本可以生長的書。除了紙質內容,書中還列有22個二維碼,每個二維碼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藏:有趣好玩的視頻、寓意深刻的文章、精心收集的英語學習網站、豐富多樣的延伸閱讀書單,內容罕見,形式多樣,便於讀者一鍵掃描,隨時隨地閱讀。
4、開本和用紙考究,裝幀清新雅致,版式賞心悅目,方便閱讀和隨身攜帶。

說在前面的話
金雯(莫水田)

我是一名語言和文學的研究者和熱愛者,以文字為工作和樂趣。我也是一名教師,喜歡與人交流,喜歡表達和創造。我是以文字為進出世界和心靈的口令,越過經驗邊界的一枚竹筏。
我為什麼會學習語言文學,這是我在美國西北大學開始讀博士的時候一個教授讓我們回答的問題。我說,因為文學是感性和理性能同時得以伸展的領域。回頭想來,當時隨口說的話或許是很有道理的。唯有感性,才能在文字中尋到聲色形神,會因字的瘦削淒清而冷,或因字的豐腴濃豔而熱,讀字如真實生命般有所拓展。與文字相處日久,便可從中悟出生命質材不唯草木,更有無所不在的文字。而唯有理性,才能在文字中找到深刻的思辨。分析和思辨並非人腦強加於文字的枷鎖,更是語言自身的結構特徵,是語言與世界相處的方式。語言觀照著這個世界,將同時發生的一千件事情用線性排列的字符來表示,就必須一件件事說,什麼說什麼不說,怎麼說,都大具奧妙,可見語言本身就是哲學,也需要用哲學家的頭腦來進行解讀。
我對語言文學的愛是無止境、不斷延展的,包括了文化和人類的許多支流,也包括不以字符為基礎的形象和聲音的語言。無限延展是知識人的最高樂趣之一。
但我還有一個同樣悠遠的樂趣,那就是與生活中和網上許許多多同學、朋友們在智識上和情感上進行互動交流。我自從2011年左右在豆瓣和新浪微博上建立賬戶以來,就經常發表點滴感想和知識,居然聚集起了許多認識或不認識的同道中人。
一開始只是因為覺得網上言論混雜,想要就有些問題做出獨特的解釋。後來個人賬戶人氣增加,就收到不少問題,逐漸開始回復。教學相長,回答別人的問題也推動自己的研究思考。我在美國讀書和教學期間,獨自一人思考比較多,而社交面突然開闊後發現學問沒有受損,反而進步更快。
這本書就是由此而來,是我本人對於語言和文學的感悟,也是與各路讀者朋友交流的成果。包含我對語言學習方法和文學與文化關聯的思考,也包括實用語言技巧和英語寫作訓練等內容。在對書中收錄文章進行修改的時候,我比往日更為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平日裡小文的價值。
我的求學和任教經歷讓我非常堅定地相信語言學習是困擾許多學生的一個問題。我大學畢業後出國,在美國西北大學攻讀英文博士學位,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英文系任教至2012年年底。2013年回國後,我先在復旦的英文系任職,後來去了華東師大的中文系比較文學教研室。在英文系和中文系的教學經歷也給了我很多啟示。中文系同學對語言不是那麼喜歡和重視,研究外國文學的時候習慣讀譯文。而外語學院同學因為要投入大量時間練習外語閱讀和寫作,在文學和文化上就容易興致闌珊,涉獵膚淺。
這就造成一種兩難。我覺得長時間投入語言學習是很有用的,但也因此不能限制自己的文化視野。反過來,在馳騁學海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到兩門精通的外語,達到能寫能說的熟練程度。語言學習中對方法的掌握至關重要,也是可以不斷總結琢磨的。
當然,我平日裡交流的大多數人並不在學院裡,將來也不準備在學院工作,但這樣的朋友也有很多會被語言和文學所吸引和感召,也希望讀到有深度有趣味獨出機杼的文章。
各路朋友的需求都是我平日寫作和修改的動力。我目前將大部分精力獻給學術寫作,儘量求精求新,但總有寫閒散時間可以用來滿足其他興趣,而且還有許多學生同行和朋友需要我寫些非學術的小文。
當然,我最高的動力還是把文字寫好,把文字講好。每天見證和拓展包括文字在內的人類能力之美,讓這個世界為美叫好。語言事大,必以虔心和素心待之。
用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來說明我的最高願望,那就是巴赫對自己藝術創作動力的概括:為了上帝的榮耀,也同時取悅我的鄰居。上帝的榮耀就是見證世界的奇跡,我不是基督徒,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是來給世界增色的,不論有多麼艱難,還是要留下點什麼。中國人說“篳門閨窬之人,敢晞天望之冀”,當然也是爭取最高榮耀的意思,這裡的“天”不一定要代表等級之高,也可以代表造詣之深,窮盡自然之潛能。我們生來是為了擴寬世界維度的,我們都想知道天空是什麼顏色的。
但話說回來,我還是很希望讀者――我在世間的友鄰們――可以喜愛書裡的小文章,並覺得它們有價值。請把收錄在這裡的文章看成是從過來人那裡得來的建議,不要全盤接受,也不要全然漠視,語言和文學的學習沒有普遍適用的方法,每個人要依據自己的習慣和條件制定學習方案,但有人指點和交流總是有益的事。我在這裡也要謝謝友鄰們,即使是我發的最晦澀艱深的微博和文章,也會收到不少有見地有信息量的回復。微博和微信成為我思想的演練場,這本書裡的許多內容都經由這個演練場,重新斟酌修改後寫成。
最後,要特別感激我的學生們,復旦英文系2011級和2012級的同學們,他們至今還與我有聯繫。還有華東師大中文系的同學們與校內外許多研究生和博士生。另外,要感謝網上經常提供建議和分享資源的同道們,如月弓城和譯鳴Babel等朋友。摯友范若恩和董伯韜對本書的文字和思路提過許多珍貴的建議。也要特別提及南京大學出版社上海分社社長黃昌朝,華師大出版社的編輯許靜、陳斌和喬健,他們都是好朋友好戰友,謝謝。
我對英語學習、語言文化的想法也隨時在改變和豐富,歡迎大家關注新浪微博“莫水田”賬號與微信公眾號及APP“池館燕語”,多提建議。

目次

目錄

說在前面的話

第一輯 低頭便見水中天:英語語言和文學的學習方法
如果不在英語環境中長大,如何學好英語
英語專業的良夜
如何跨越英語聽力障礙
英語閱讀的道與術
跟著影評練閱讀
來自陌生世界的你,請和我講話
英語口語的操練
中國學生和英語寫作――不要讓英語寫作使你變笨
寫作指導書整理
淺談翻譯原則:翻譯不好是因為母語不好嗎?
谷歌中譯英新版到底好用到什麼程度
被分析的美或許更美:文學研究的旨歸
文學研習入門的基本方法

第二輯 為人性僻耽佳句:讓英語生動起來
輕便才能運動: 動詞短語和短語動詞
出人意料的介詞
詭異的THE
劈裡啪啦、窸窸窣窣、滴滴答答:用語言表達聲音效果
看圖說話
說笑話需要天賦,但也可以訓練
如何寫好英文句子(一)
如何寫好英語句子(二)
在句子中如何安排主語
段落是如何構成的:以論述為中心
描寫的藝術:神奇動物、人臉和建築

第三輯 風流五百年:英語學習與人文素養
況味、情懷和留白――翻譯、思維和文化
金句:也論協商與獨立
我愛英語詞
從詞語看世界
細節與靈感:文學是如何發生的
詩歌的放縱和規矩
狄倫獲諾獎,文學死了嗎?

第四輯 辨才須滿七年期:實用英文寫作
如何申請海外博士項目
寫電郵的常用表達
推薦信怎麼寫
怎麼寫英文的論文摘要
文學類英文論文的寫作要義和思路
文學類英文論文的研究方法和序言格式
情感與形式:論小說閱讀訓練

附錄 求教職如何應對面試

尾聲

書摘/試閱

如果不在英語環境中長大,如何學好英語

金雯(莫水田)

經常有人問,學英語是否要從聽力開始?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侄子侄女從小就練習英語,都能說幾句簡單的英語。他們定期去上由外教主講的幼兒英語教學班,也借助電腦光盤和網上的視頻作為練習工具。事實證明,他們的聽力的確在閱讀能力之前就培養起來了。不過,他們聽英語的時間畢竟是太少了,一周幾小時完全不足以讓他們能流利地說英語。以後如果要進階,肯定還是要在字母和單詞之外,理順語法,加強閱讀和寫作。換作成人,或許從聽入門可能會更困難。聽力的確非常重要,英語必須要多聽,對口語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基於中國一般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以及我本人的經歷――我在這裡還是提出了以閱讀為核心,以閱讀來帶動寫、聽和說的學習模式。當然,這個論點不排除可能出現的很多例外,有很多人吸收信息的主要模式是聽,即使在中文語境中也是如此,對這部分人來說,大概應該以聽為英語學習的核心環節。
與讀與聽哪種學習方法為主相關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應該在學英語的時候完全跳入英語世界,儘量用雙語或英英詞典,多讀多看英文文章和著作,儘量說英語?總之,是否該與中文保持距離?一方面來說,這對十二三歲之前沒有機會在外國長期居住的中國學生來說是不可能的,一旦成年,中文成為我們思考的主要工具,即使這時候進入英語國家學習或工作,也已經走不出心中的中文世界了。母語是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對我們大腦的構造有著深刻的影響,我們理解另一種語言很難完全脫離中文基礎,翻譯式理解是必經之路。但這並不意味著就不可能具備“英語思維”了。很多人推崇的英語思維究竟意味著什麼呢?無外乎是對大腦的一種重塑,使我們可以用英語句式和習慣語來形成和表達想法,並且在大腦裡開始將客觀事物直接與另外一種語言對應,形成獨立於母語的另一套詞與物的回路。英文思維有時候很自然,比如看別人打噴嚏,不少人馬上會反應說“bless you” (保佑你),這種表達中文裡沒有,我們當然不會受中文干擾。用英語思維還有更複雜的例子,有些思想和思維方式我們先從外語中獲得,比如“identity is fluid”(身份是流動的),這個想法不是中文原生的,我們一般是在學英語時學到的,這樣的念頭也一定不需要從中文翻譯英文(反而是翻譯成中文比較難),由此構成典型的英語思維。當然,不可避免的是,大量事物和想法是有中文表達的,也是先通過中文被我們所認識的,表達這些事物和想法的時候,中文肯定會干擾英文,比如你見到名人,首先會想到“久仰大名”,然後再翻譯成“I’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這時候,翻譯思維和訓練就很必要了,不訓練就會出現中式英語或結巴的英語。所以,我以為學英語只能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大量閱讀英文,吸收英文中獨特的思想和表達,一方面好好學習操練翻譯,讓你表達慣常事物的時候能飛快將其從翻譯成英文,快到看不出痕跡,就好像英語思維一樣。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們不能在年幼時期去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居住幾年,以至於成年後要花這麼多時間彌補,不是很可惜嗎?或許吧,但福禍相依,小時候出國學習英語有可能因此會對母語能力產生負面影響,或者因為種種原因而在國內或國外出現不適應環境的情況。我也看到過一些事例,說明青少年時期的雙語生活和教育可能會使兩種語言都無法完全紮根,從根本上影響一個人的語言能力,當然這也是因人而異的。總之,無論什麼背景,對學外語來說都是有利有弊的。
我小時候跟著人民廣播電臺的英語節目學習,1980年代有不少好節目,音標和拼寫都從頭開始學,一邊學一邊念誦,聽和讀都接觸得比較多。高中時期發現自己對語法特別熱愛,自己也能總結出很多語法規律。大學畢業出國以後,長期進行英語學術寫作,這方面進步比較快,寫作訓練是英語學習中最為艱難的時期,在壓力和興趣的推動下根據範文不斷操練是必經之路。博士畢業後長期在美國授課,口語方面自然也大有提高。2013年回國後通過在公共平臺上發佈各類短文,終於可以對過去的一些經驗做出總結,也有空仔細思索英語作為技能和藝術的各種特點和規律。
如果問我學習外語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我覺得最根本的當然是興趣,自己想學的時候,或者因為迫切的需要動力增強的時候才可能學好。也需要一定的智能條件,基本的記憶能力,對語法規律的分析力和領悟力,對不同詞匯語義差別的理解力,對語言天然節奏和形式變化的敏感,大致就夠了。發音能力因人而異,但語音不准影響並不大,表達熟練地道要重要得多。
但列舉這些能力並不足以說明外語學習的根本前提。很多人漢語能力很強,就是不願意學外語,這其中有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對模仿和重複的拒斥。學外語必然需要模仿,語音語調的模仿,遣詞造句習慣的模仿,都不可避免,且要反復操練。擅長外語的人不一定在大腦構造上有何特殊之處,更可能是心性上比較擅於認同、模仿他人。這沒有什麼不好,模仿不等於迎合,也不是墨守成規,模仿恰恰可以是創新的前提,最好的語言學習或許就是以創新為目的的帶有敬意而又叛逆的模仿。陸谷孫老師曾經很喜歡荀子所說的“堅疆而不暴,柔從而不流”,這種個性不是依靠學習外語的過程才能形成,但外語愛好者很可能具備這樣外柔內剛的個性。
當然,本文的重心不是心性,而是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

一、以輸出為核心的語言學習
判斷英語是否學得精深,核心標準是寫作能力,為了寫好必須多讀多聽,寫作好了,然後再多說,口語也能跟著提高。聽說讀寫能力互相牽制,但還是可以理出個先後次序的,簡單來說,在每一個學習層級上都是讀、聽、寫、說這個順序。過了一個層級再上一個新的,如此反復循環。當然,假如你只想能讀懂聽懂英語,事情就簡單多了。
學語言,一開始慢一點不要緊,貴在基礎牢固。閱讀的時候對語法和句式要花充分的時間琢磨,把英語學“正”,一知半解的話會很快遇到瓶頸。一時求快,卻可能阻斷未來提升的可能。
打基礎的過程其實不苦也不枯燥,語言的有趣自在喜歡語言的人心裡,而喜歡是沒有條件的。
接下來,我逐一解釋我認為的應該如何提高英語的基本技能。本文只是綜述,關於閱讀、聽力、寫作的方法還會在第一輯隨後的文章中詳細論述。
1. 發音
喜歡英語的人一般都喜歡大聲朗誦或小聲吟誦英語作品,這就要求首先熟悉掌握英語的基本聲音元素。每個字都有重音,重音搞清楚了,說出來別人就懂,再把基本的元音輔音發清楚就好。遇到一個生詞不知道怎麼念?現在很多電子詞典(歐陸、有道、必應等)都配有單詞發音功能,點擊播放就好了。朋友和學生還推薦了forvo.com和howjsay.com,都是在線的有聲詞庫。
其實網上有很多資源。希臘名字在英語裡怎麼念?古英語怎麼發音?愛爾蘭英語怎麼念?相關的音頻和視頻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很多。遇到好的英文音頻可以跟著大聲朗誦,多重複幾次。語音語調方面女生掌握起來一般比較輕鬆,但這並無定論,因人而異。
在美劇和英劇當然也有助於提高語音,不過效率比較低,不如看劇的時候多注重影視藝術,另外專門找語音教學音頻去練發音。美音、英音或其他英語口音都可以通過模仿學會,不過初學的時候最好先選定一種,堅持學一段時間,以後有機會再嘗試操練其他英語語音。
2. 詞匯
我初中的時候喜歡聽英語廣播,當時還有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的初級英語、中級英語這些教學節目,也會看看《新概念英語》的課本,還有經典英文小說的刪節版。現在可以練習英語閱讀和擴大詞匯量的方法更多了,很多人總結了有用的英語學習網站。不過這麼多網絡資源容易令人眼花繚亂,每個人按照平時自己的專業和興趣,每天鎖定幾個網站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歡看新聞文化類文章,就去aldaily.com, The Guardian, Economist, New Yorker等網站;喜歡體育新聞或者外國明星八卦,那麼就去slate.com, salon.com, buzzfeed這些門戶網站的娛樂體育版;或者也可以上ao3網站看同人小說。不論什麼題材的文章,能吸引你閱讀就好。閱讀的時候一般不要查閱太多生詞,能讀懂就好。每天查閱10來個生詞或短語就已經很多了,能記住1~5個就不錯了。查閱到的新詞匯、新短語最好記錄一下,以便回頭多多複習。現在的大多數電子詞典都有生詞本功能,可以隨時記錄你查閱過的生詞。遇到難點詞,可以停下來稍作研究。
不過增加詞匯量也不能只靠閱讀(除非你從小就在讀),要背專門的詞匯書(託福、GRE詞匯等),或者找特殊的分類詞典來幫助記憶。《韋氏詞根字典》(Merriam-Webster Vocabulay Builder)、World Power Made Easy、Verbal Advantage ―10 Easy Steps to a Powerful Vocabulary,都是很好的較為初級的詞匯書或詞典,外研社也已經引進。
偶爾遇到有些難度、用法和意義比較複雜的詞可以停下來看完整的詞典釋義,多找幾個例句,以加深理解。記得以前有人問過engage這個詞的用法,如果查閱詞典並整理例句,你會發現engage with 表示探討一個問題或與他人探討,engage in表示從事、進行某一行為,engage單獨用作及物動詞表示與比較被動的受眾進行互動。
研究單詞用法的時候,有時可以借助比較好的語料庫,比如說英國國家語料庫(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當代美式英語語料庫(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COCA )、時代語料庫(Times corpus)。在語料庫中輸入某詞,可以查到原汁原味的當代例句。
閱讀水平尚在提高的同學可以看看少兒讀物,雖然語言簡單,內容常常比較深邃,比如《夏洛的網》(Charlotte’s Web)、《綠山牆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綠野仙蹤》(Wonderful Wizard of Oz)、《愛麗絲漫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尤其是後兩本不可貌相,簡單而不平凡。關於經典文學作品,市場上有不少英語分級進階讀物,適合不同詞匯量水平的英語學習者按照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進行選擇。有許多專門設計給少年兒童的分級讀物,如“企鵝英語分級閱讀”(Penguin Readers)和“培生英語分級閱讀”(Pearson English Graded Readers);成人學習者可以自己給文學經典原版圖書分級,循序漸進地閱讀。Wordsworth, Signet, Bantam等原版書系都包含大多數重要的英語文學經典,也經常有網友為這些經典分級,並將結果公佈在網上,很容易查詢。水平高的同學也可以跟著比較靠譜的書單來通讀西方文學和思想史上的經典。書單很容易找,可以去美國著名高校網站找他們公開的通識課書單,哥倫比亞大學的Literature Humanities 和 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課的書單就可以在網上下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跟著這些書單閱讀。補充一句,到了大學階段,如果英語閱讀能力達到了比較高的水準,那就不必要在接觸原文為英語的作品時都讀原版,讀英語畢竟會大大減慢閱讀速度,限制閱讀量,為了兼顧閱讀量和英語閱讀能力的訓練,可以有選擇地讀原版書,也可以以中譯本為主,同時閱讀相對應的原版書中的重要篇章。
3. 語法
語法是一件優美的事,它不是強制性的規則,而是關於用詞和句型規律的理論。和所有理論一樣,以簡潔和與經驗相符為美,一般喜歡總結規律的人都喜歡語法。語言有著可以察覺和歸納的規律,有的相當微妙,需要比較高的天賦才能領會,但大多數語法規則一般學生都可以掌握,做到基本不犯語法錯誤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以前有友鄰推薦旋元佑的《語法俱樂部》,的確是一部生動簡明的語法入門書。比較經典的語法書包括《朗曼英語語法》(L.G.亞歷山大著)和《牛津實用英語語法》(約翰·伊斯特伍德著)等。語法書種類繁多,只要是清晰簡明、口碑較好的都可以用。但學習語法的關鍵不在於挑選語法書,而在於理解語法作為語言“身份”的重要地位。
所謂學習英語語法,搞清楚動詞怎麼用最重要。美國詩人龐德說過英語講究動詞,中文講究名詞,他的說法並不嚴謹,不過可以聊備一說。不同于中文,英語中同樣的動詞在表示過去的事、將來的事和已經完成的事時,字形會有所變化。動詞還有個語態問題,被動語態和虛擬語態也需要動詞進行變化,或者和助動詞進行搭配。另外,動詞可以加ing變成動名詞(就是說動詞也可以變成名詞),加ed變成過去分詞,它們各有什麼用途要弄明白。名詞要搞清楚什麼時候加冠詞a/an/the, 什麼時候不加冠詞。基本明白就好。
當然,最重要的語法問題是英語句子的結構,尤其是複雜的長句子。很多人閱讀緩慢就是因為對句型不熟悉,單詞看得懂,但不知道句子的意思。所謂長句,就是複合句,句子裡面套句子,裡面套著的句子就是從句,即從屬句。從句是英語不同于中文的一個核心之處,英語和許多其他歐洲語言都有拉丁語語法的痕跡,所以一個句子不能隨便寫。
中文可以說:“我覺得你應該告訴他,對你有好處。”英文不可以這麼鬆散,“對你有好處”這句話缺乏一個名詞做主語,改成英語就必須說“I think you should tell him, which can do you good.” Which所引導的就是從句(即結構上次要的句子),which在這個從句裡面擔任主語的角色,也代表前面“you should tell him”這個概念。
英文嚴格的語法(比如說每個從句都要用一個詞來引導)與中文的自由隨性之間反差明顯。英文寫多了,再寫中文也會變得僵硬,有翻譯腔。中文是可以隨時創造句型的,它綿延柔軟的特性會讓學英語時間長的人很不習慣。這裡我們舉一個中文句子的例子,來自張治老師的《蝸耕集》――我剛好在看的一本書。其中有一句(屬￿書中較短的句子):

基督教信靈魂不滅,肉身在死後消亡,但丁所見乃是幻影,然而一連三次,則體現出情感的激動熱烈,又顯示出這種熱烈的徒然。(187-188)

這就是中文,雖為白話,古風不減。一連串短句組成一個長句,不需要專門的引導詞來引出各短句,只用逗號分隔,也不需要明確表達各短句關係的語言元素。萬能而氾濫的逗號就是白話文的可愛之處。如果把這句翻譯成英文,是不好辦的,必須按照主次因果關係等重新組織,可能還要分成兩三個句子。首先,要想清楚前面三個短句表達什麼關係,姑且算是弱因果的話,那麼可以這樣翻譯:In light of the Christian belief in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nd the inevitable decay of the physical body upon death, what Dante sees is nothing but a shadow.
接下來的內容只好另起一句,另起的時候要加個主語, 補充“幻影”一詞,“則體現出”開始的這段正好可以翻譯成從句。因此可以如是翻譯:And yet the shadow comes up thrice, which shows the intensity of Dante’s ardor and its futility.
總之,要真正掌握英文語法,得從根子上去理解。語法二字體現了漢語和英語之間的一個根本區別。為何中文沒有獨立發展出成文的語法,沒人說得清楚,但我們知道的是中國人對英語語法一下子就能理解,而且學多了連中文都看不順眼了,可見中國人的頭腦和英語語法是很兼容的。而且正因為有中文的背景,我們對英語語法會有更多跨文化的深刻見解。
所以,我以為精讀一篇英文文章的時候,可以想想裡面的每一句英文句子如何翻譯成中文,在中文裡該怎麼表達,這樣學習效果會比較好。我上課的時候也會讓學生自己找閱讀材料裡的重要句型(我們上中、高級英語課有份固定的教材,各位老師自己也會補充課外讀物),儘量它們在表達上和中文的差別。
不過有一點必須申明,語法是語言中散見的規律,並不是鐵律,也並不完全支配語句的形成,語言習慣也很重要。很多句子和短語符合語法,但不是從語法中推演出來的,符合語法的句子不一定符合語言習慣。所以切忌將學語言看成編程,覺得瞭解了語法就可以自己造句子,必須要大量閱讀英語文章或著作,潛移默化,才能寫出符合習慣又符合語法的好句子。

4. 聽力
等我們對英語的語音、語法和詞匯都掌握得比較好的時候,就可以多練聽力了。如果需要參加什麼考試,可以進行專門的培訓與複習,掌握考試技巧,不需要參加考試的學員可以去網上找有意思的英語視頻,一邊聽英語一邊瞭解外國歷史文化時事,比如可以用“VOA慢速英語”、“VOA常速英語”、“BBC英語教學頻道”和“BBC紀錄片”等關鍵詞搜索視頻。“每日英語聽力”、“可可英語”和“朗易思聽”等練聽力的手機App應用也比較有用,另外還有很多播客(Podcast)值得一聽,比如New Yorker: Fiction, World Book Club,A Good Read, Open Book, The Essay(BBC Radio)等。

二、讀了一百篇文章,還是不會寫
正當你覺得英語還蠻好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即使你堅持閱讀聆聽很長時間,到了一個時刻還是會痛苦不堪,覺得遇到了瓶頸。我高中的時候也特別苦惱,覺得英語這個東西再也無法繼續提高,閱讀沒問題,聽力還可以,但要寫出說出豐富的英語很難。
我這個痛苦多年以後才得以解決,英語的提高需要長期的積累和自我訓練。不管你是否出國留學,整體提高英語能力的方法就是不斷觀察思考母語人士的書面和口頭語言習慣,不斷操練,舉一反三。人在國內也可以慢慢提高,最後突破瓶頸。
沒有什麼專攻英語寫作或口語技能並在此語言輸出能力上獲得突破的可能。如果閱讀能力一般,寫作自然無法優秀,寫作一般,口語也會比較平庸,即便說話流利,其實也不過是說熟了幾句在特定場景內使用的話,不能推廣到其他場景。
推薦一個英語學者突破寫作能力瓶頸的方法:做長篇中譯英練習,以翻譯養寫作。具體來說,就是找一本優秀英語讀物(或短篇英文文章)的優秀中譯本,然後把譯本回翻成英文,譯完後與母語原版對照,尋找差距,思考不同點。
比如一開始可以使用《格林童話》英文版和中文版做翻譯練習。
我在復旦外文學院任教的時候曾讓班上學生用桑塔格的On Photographer和中譯本《論攝影》做這個練習,桑塔格的好處在於文字兼具學術深度和動人文采。也可以用門羅的小說作為練習,適合想學習文學性散文或故事寫作的同學。翻譯《逃離》和原文對照就可以。
對文學研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使用亞伯拉姆斯的《文學術語詞典》(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做回譯練習。這本書是中英對照版,用起來很方便。回譯幾個詞條之後就可以對文學術語和文學研究及評論的常用表達和句式有所瞭解。
根據自己的興趣,你還可以選擇任何中英對照的讀物來做這個練習,但要搞清楚你想鍛煉的文體,是論述文、隨筆、敘事文、還是小說,然後有針對性地練習。
除了回譯之外,還可以借用富蘭克林曾介紹過的辦法。那就是看到一篇好文章後,做筆記整理文章的主要脈絡和情緒轉折,過幾天根據筆記用自己的語言將文章重新撐開。寫完後與原文對照,分析自己在詞匯句型表達上的缺陷。沒人幫著改英文寫作的時候,用這個方法來自我訓練也是不錯的。
這樣的練習會讓你感受到切實的提高,若只是自己寫,進步不明顯,也不可能經常有名師來給我們反饋或指導。當然,在做回譯和重寫練習的同時也應該多寫英文習作,寫幾篇散文,寫幾篇論述文,寫作文前先找幾篇相關體裁和主題的範文來研習。範文找什麼,多問問人,不要病急亂投醫。

三、口語和寫作都是輸出
寫作加強後,口語也會得益。英語口語就是即興版寫作,口語最好的人大概也只能發揮出寫作水平的六七分。一般剛開始講英語的時候,只能發揮出自己英語水平的二三分。這是因為把英語技能變成可以瞬間調用的語言習慣需要反復操練。
大多數時候,日常英語會話學起來相對容易,多記憶就可以。如果到了英語環境,淺層交流的話語也能較快掌握。(深層交流那就不只是語言問題了,而是文化儲備和文化心態的問題。)
更難也更重要的實際上是演說類的口語,也就是在公眾面前發言。這樣的口語必須在寫作提高的基礎上才會提高。
這裡我再強調一下個人見解:沒有單獨提高口語的方法,英語能力總體一般,寫不好英語的人單獨練英語口語也沒用。
公共演說如何操練?不能隨便想個題目然後開始說,沒用。還是要從寫作入手,給自己一個題目,經過思考後寫一個比較詳細的演說大綱,並利用平時課餘時間在腦海裡豐富大綱的內容。接下來還有一個步驟很重要,那就是模擬演說(mock presentation)。模擬演說前可以把大綱做成PPT,也可以寫在紙上,說的時候給自己規定好時間,中間即使有磕磕絆絆,也不要長時間停頓。為了提高虛擬演說的效果,也可以請一個溫和的朋友扮演聽眾。模擬演說對於提高正式演說能力的作用是很大的。鍛煉口語最好的方法不是即興發言,也不是照本宣讀,而是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臨場表演。
模擬演說的的時候也可以給自己錄音,講完後給自己回放。覺得什麼地方說得不好,就考慮一下如何提高,每次記下筆記,以求長期記憶。比如說你發現你老是說“suffer”這個詞,就可以想想有沒有其他詞語或短語可以代替。這樣長期積累的話,口語中能夠快速調用的詞匯就會更為豐富,每一次講演都會有所提高。在復旦上課的時候我就讓學生這樣操練口語,即使一個人在家也可以訓練自己。
時不時也可以去網上找一下經典的公共演說類視頻,不是看政治家背誦講稿,而是要找各類外國人訪談或公開講座類(很多講座不是宣讀文章,而是借助PPT講解問題)的視頻,很多網上優秀的英語公開課程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材料,老師上課就是在有準備的前提下進行發揮的最佳口語垯本。

學語言就是學一種新的文化和文化心態,學好的話外語和母語之間會產生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你的整個語言和文化觀都會改變。而且具體結果因人而異,無法預測。
以上就是我寫給喜歡英語的人們的私房話。閱讀、口語、聽力等側面之後還會詳細探討,此處只是“望斷前路”而已。

得獎作品

中國教育報2018年度最受教師喜愛的100本書90佳圖書、2019年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