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重構零售:新零售時代企業生存法則與經營實踐(簡體書)
滿額折

重構零售:新零售時代企業生存法則與經營實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價
:NT$ 312 元
優惠價
8727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馬雲說:“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就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將沒有電子商務,取而代之的是‘新零售’。線上線下和物流、大數據結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新零售!”

亞馬遜說:“Amazon Go的無須排隊、無須結帳、無須售貨、無收銀員才是未來新零售門店該有的樣子……”

VMC說:“新零售=傳統零售業務 新技術 新金融,VMC Anywhere新零售系統是*適合商品流通行業的新零售!”

新零售到底是什麼,未來的零售業又是何種形態?我們能否實現人貨場重構、消費場景無處不在?大數據、智能化能得到怎樣的運用,AR/VR又能帶來怎樣的虛實消費體驗?

新零售絕不是簡單的線上線下融合相通,在零售營銷的技術變革中,顧客洞察-身份識別、位置識別、個性化服務,構成了關鍵驅動要素。總之,本書將為你一一講解新零售的真正含義,以及如何用新思維、新模式、新方法來迎接新零售!

作者簡介

王曉鋒

上海六韜三略諮詢機構創始人,上海九逸科技有限公司CEO,曾任聯想零售執行委員會專家委員,常年從事零售研究與實踐。從2013年起相繼出版了《中國為什麼沒有優衣庫》《零售4.0時代,互聯網+零售》等書籍。同時,他及他的團隊也為諸多企業提供系統的諮詢服務,在新零售帶來了無限可能的機遇下,幫助傳統企業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上,賦予他們更多的思維和創新能力,謀求以通過商品、服務、渠道、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來重構零售競爭力。

在人類浩浩蕩蕩的千年發展歷史中,已經發生過三次工業革命。究其本質,都是社會生產效率革命性提升使然。這是趨勢,順者昌,逆者亡。而如今,我們正在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以互聯網產業化、智能化等為代表的技術革命。難以阻擋,無法回避。

2016年10月,馬雲提出的“新零售”像一場秋雨無聲潛入,讓很多人茫然、愕然。而就在傳統企業酣睡之際,零售業已經進入新產品、新體驗、新服務的全新發展階段,讓傳統企業原有的戰略與雄心在這個“新”字面前,不得不重新思量,重構戰略。

當我們還在討論Amazon Go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的時候,“零售行業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正在“現場直播”。

2017年6月初,“繽果盒子”無人收銀便利店登陸上海。

2017年7月初,阿裡巴巴首個名為“淘咖啡”的無人超市在杭州亮相。顧客進店,商品可以拿起就走,沒有收銀員,還無需掃碼支付,走出大門自動扣款……

由於沒有人工成本,無人超市的成本支出大約只有傳統超市的四分之一,生產效率獲得極大提高,這對傳統零售行業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這一切真的來了,比我們所有人想像的都要來得更快!

任正非曾經慨歎,世界上最難的改革是革自己的命!也正因如此,傳統製造業面對互聯網公司的“劍走偏鋒”,被打得傷痕累累。如今,那些轉變的製造企業都已經重新開花、結果。世界紛繁複雜,我們還在猶豫的時候,已經有人在路上了。面對變化,我們沒有選擇。正如馬雲所言,今天的世界是一個變化的世界,變化是每個人的機會。我們只有變化了,創新了,才有未來。

“山雨欲來風滿樓。”回顧往昔,誰能阻擋工業革命的隆隆“推土機”?今天依然如此,面對技術革命的到來,面對新零售形態的出現,我們必須調整,進化,升級。

 

零售進化,適者生存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新零售的世界裡,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對新零售的理解,不同的企業都從自己行業出發來各自詮釋新零售,每個零售人都有自己的標簽認知。而阿裡的種種舉動所展現出的新零售戰略意圖,更大的意義在於把“超市”這個高頻場景中的人群,變成互聯網意義上的“用戶”。這將給傳統零售商帶來新的啟示。

零售進化,適者生存。從傳統零售過渡到新零售需要一個週期演變,新舊交替、適者生存意味著零售業將會淘汰一部分“脫軌”的從業者,只有適應新節奏、掌握正確方向的企業才能脫穎而出。在這場零售升級中,消費升級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業態升級、場景升級、技術升級。實際上,這四個升級將是零售企業在未來必須面對、解決、提升和轉變的戰略問題。

 

1. 消費升級——顧客知道要什麼,學會提需求,需求主導市場

如今,隨著中產消費者的不斷增加,消費者已經從價格敏感轉向注重體驗服務;同時,隨著新生代消費者的快速增加,購物已經從“需要”向“想要”方向發展。消費者開始注重品質,強調效率,要求體驗。企業只有在這方面做得足夠好,才能立足。

 

2. 業態升級——去邊界、共享經濟

“共享”正在橫掃全球。2017年7月17日,在盒馬鮮生的十裡堡店開業短短1個多月後,它在北京、上海兩地的三家新店同時開業。它是從“生鮮超市”行業經濟到以“本地生鮮超市 餐飲體驗 線上業務倉儲”三大功能為一體跨界經濟的轉型,是業態升級下誕生出的新物種。商業業態進化從提供產品的公司到提供服務的公司,解決方案的核心是共享。共享的核心是人的需求共享,例如滴滴共享的是人的出行,小豬短租共享的是人的住宿空間,納什空間共享的是人的辦公空間。

 

3. 場景升級——線下零售的場景正在被哄搶

在新零售時代,零售商將根據顧客需求和喜好定制個性化服務。用戶成為整個產品的主導者,在途中提供建議和意見,不但可以選擇,還可以自己參與設計;不是局限選擇,而是自我要求。用戶成為產品的參與者和設計者,參與到產品,甚至產業鏈之中,並匹配到相應的場景中。不同的入口,擁有不同生活方式的客戶。這不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希望的生活方式嗎?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你需要變革。

 

4. 技術升級——用新的交互方式來和顧客對話

上述的新零售模式,無不是新技術的應用。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技術升級不再是夢想,而是現實。其實,真實的商圈 虛擬的商圈會誕生很多新技術和顧客的交互,包括人臉識別、VR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機器人等。

 

升級是發展的必然,是一種正常的迭代。不管世界如何變化,商家的最終目的都是獲取客戶,留住客戶。零售進化的核心在於擁有用戶,“以產品為中心”的單渠道、多渠道零售模式,會被“以顧客為中心”的全渠道、多觸點的體驗模式所取代。就如:

l 優衣庫企業價值觀(第一條):永遠站在顧客的立場。

l 7 Eleven自創業以來一貫堅持:徹底站在顧客立場來思考和實踐。

l 耐克全球CEO馬克•帕克:永遠思考真實的用戶需求。

人類變革了世間一切,今天又輪到了變革自己!而變革的核心就是深度關注用戶,滿足用戶需求。更重要的是,應用新技術、新思維。

 

走向用戶,運用數據
以用戶為中心,首先得知道我們的客戶是誰?他們的需求是什麼?我們如何滿足他們?中國很多企業都說以客戶為中心,其實他們所謂的客戶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找到企業真正的客戶,並跳出價格戰的簡單思路,將單純產品購買轉化為一整套服務體驗,提升對消費者的價值,讓消費者行為不止于單次購買,而是轉化成重複享受服務的模式,這才是新零售。

 

走向用戶
今天的用戶需求,已經從單一需求發展到一整套組合方案,從單一的產品需求發展到為生活而消費。餓了麼提供的不僅是食品,還解決吃什麼、怎麼去吃的體驗和服務需求;摩拜單車滿足的不僅是用車的需求,還有想運動又不想買車,但又想騎車的需求;下廚房提供的是燒菜的解決方案。

 

運用數據
 

1. “大數據 科技”創新用戶連接,打造多元化用戶生態圈

NIKE用數據打造用戶連接器:每雙鞋都是一個移動渠道。NIKE通過數字運動平臺NIKE 實實在在瞭解用戶的運動習慣,包括運動頻率、運動時間及位置信息等數據,來優化每一步用戶體驗。包括:

l 線上社群+移動+可穿戴科技搜集消費者信息;

l 用戶標簽化+精准互動綁定用戶;

l 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聯動,增強體驗。

數據和社交兩者相互作用,讓用戶完成在NIKE+搭建的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生態平臺的沉澱,形成線上、線下互動消費,這正是精髓所在。

有了用戶,未來就有更多增值可能,我們擁有多少數據,就連接多少用戶。

 

2. 借助大數據做好供應鏈管理

看得到的資產都不是最值錢的,最有價值的是看不到的資產——用戶。

現在的錢(流通與零售服務)+未來的錢(大數據)=資產

零售產業服務正走向資本化。2016年4月,首旅集團通過現金及發行股份的方式將如家酒店集團私有化,以110億元購入如家酒店集團100%的股權。酒店每年的房租和人力成本都在漲,而客房的單價卻沒怎麼漲(2014年RevPAR,即每間可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僅為138元;2015年,如家酒店全年總營收約66.7億元,同比下降0.2%。而估值很大一部分是基於如家背後7000萬白領客戶數據的價值。

此外,面對龐大的數據池,我們必須應用新技術、新思維、新模式進行盤活,讓“用戶至上”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實打實地盤活,讓用戶產生黏性。

 

支付閉環
付完款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用戶,支付不僅僅是支付本身,它是交易最終形成的唯一標識。支付連接購買和售後環節,是一條讓陌生顧客成為用戶或變成粉絲的重要之路。移動支付嫁接一個大流量載體,有用戶量級才有粉絲量級。

如:微信支付優勢——用大數據+標簽分組等功能來實現用戶的管理。

l 用戶在掃二維碼時,設置二維碼不同參數,可對用戶進行自動分組;

l 根據用戶的客服諮詢、在線購買記錄,對用戶進行分組;

l 可與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打通,對用戶信息進行深度挖掘,可識別用戶的會員級別等。

支付不是目的,而是為了獲取用戶,獲取一定量級的用戶。平臺建好了,未來才有無限可能。盒馬鮮生就是以支付寶作為數據入口,讓流量變現。它讓實體店的用戶通過支付遷移到線上,後臺建立實名制會員體系,然後再通過配送服務閉環,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和商業價值。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先生曾表示:盒馬鮮生上海金橋店,通過一年半時間的發展,線上的訂單占比達到了70%。侯毅希望盒馬鮮生能夠做到線上訂單是實體店的10倍,也就是線上訂單占比超過90%。

有關數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突破50萬億元,這對於零售商來說是個好消息,也是個大機會。新零售下,用價值觀選品是未來消費需求的趨勢,而選擇什麼樣的產品就投射出什麼樣的價值觀。唯有專注給客戶創造價值,才會帶來財富,讓商品之外的人文、藝術、情感、社交的價值,根植于客戶的內心。

只有具備效率高、成本低等基因的零售店,才可能存活下來。我們沒有阿裡、京東、永輝等零售航母的規模優勢,但可以力求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做到最好,找到自己企業的優勢基因所在,把優勢做到極致,這樣才有機會延續自己的未來。如效率極致的盒馬鮮生、體驗極致的宜家家居、供應鏈極致的名創優品、服務極致的新加坡航空、科技極致的優衣庫、品質極致的日本千疋屋(開了180年的水果店)??它們用極致獲得空前的成功,在本書中會分析它們極致成功之處。

未來零售,極致者才能制勝!

只有做到極致,才能讓產品召喚用戶!

 

王曉鋒

2017年8月,上海

目次

第一章 新零售的號角吹響——新零售時代已經到來

零售物種大爆發 /3

新零售的黎明 /6

零售第一階段:有什麼買什麼 /7

零售第二階段:連鎖擴張 /7

零售第三階段:電商發展 /9

零售第四階段:開放與包容、多元與個性並存 /10

新零售時代:新時代的好零售 /11

新零售的畫布 /13

顧客是Ta,不是Ta們 /14

怎樣達到精准完美的服務水平? /15

如何躍過發展的壁壘? /16

經營深處的拷問,變與不變 /18

變 /18

順 /19

其實,人人心中都有一個零售店 /20

第二章 新零售方法論——未來零售將是智慧的新零售

新零售的本質 /24

仍屬零售本質範疇 /25

線上線下的一體化 /26

提升消費者極致體驗 /27

新零售vs傳統零售 /28

面對消費者 /29

面對業務經營 /31

新零售的新特徵 /33

全渠道 /33

大數據 /34

新支付 /36

新型體驗店 /38

智能物流 /39

新零售系統藍圖架構 /41

決策層 /41

管理層 /43

支撐層 /45

新零售的實現 /46

商業模式 /47

新零售系統 /48

運營服務 /49

新零售帶來的產業轉型升級 /51

產品個性化 /51

商品去庫存 /53

精准化營銷 /55

品牌大增值 /57

第三章 新零售生存法則——極致制勝,引爆新零售驅動因素

新零售下的7種極致法則 /61

效率極致 /61

服務極致 /64

體驗極致 /66

產品極致 /69

運營極致 /71

供應鏈極致 /73

品類極致 /76

極致化生存的3個絆腳石 /78

極致≠永無止境的低價 /78

極致≠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 /81

極致≠全品類獲勝 /82

消費主權時代的到來,極致化=做得更好 /85

消費的舊貌換新顏 /86

信息的傳達流轉 /93

渠道的四通八達 /98

模式的顛覆創新 /99

實體店極致化生存的手段與工具 /102

實體店互聯網基因的缺失 /102

互聯網化是實體零售轉型的必然選擇 /107

實體店互聯網化的手段 /109

極致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117

第四章 新零售經營核心——以用戶為中心構建購物場景

一切從洞察用戶開始 /122

“誰是顧客?” /123

“誰可能是顧客?” /123

“顧客的需求是什麼?” /124

新零售顧客關係經營之道 /125

社交零售:創新連接 /126

共享:打破邊界 /128

移動:位置模糊 /130

參與:消費者成為決策者 /132

有趣:花錢不僅為購物 /133

簡單:為效率付費 /135

個性: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 /136

新零售=滿足消費者潛在需求 /138

聚焦消費者 /139

給消費者自由 /143

把消費者變為粉絲 /144

渠道只有一個:消費者 /147

零售的根本在於成本、效率和用戶體驗 /151

成本制勝:實體零售的“互聯網+”歷程 /152

新零售:微營銷 /158

社交鏈接:微店 /168

效率是一切:24小時不打烊 /172

新零售實體店轉型目標:商品通、會員通、服務通 /181

會員社交,建立親密夥伴關係 /185

實體零售的極致用戶體驗 /192

實體零售的O2O之路:想說愛你不容易 /193

實體店延伸離店後的線上體驗 /202

從O2O到OSO:線上線下一致化體驗 /207

第五章 未來零售——智能零售時代正向我們走來

未來都是大數據公司 /222

消費者的數字記錄 /223

讓消費者成為決策者 /225

大數據時代的迷茫 /227

解決效率低下 /228

推動長期收入 /230

把實體店裝在“口袋”裡 /232

勿忘初心,零售本質的堅守 /233

商品 /233

服務 /234

效率 /235

致謝 /237

書摘/試閱

零售是一座橋樑,它搭建的基礎是消費者與零售商;零售是一個通道,零售商通過它向消費者傳遞美好的生活;零售還是一個願景,在這裡將構建一個理想中的生活藍圖。零售自誕生之日起,就與消費者的生活密不可分,只要有消費者的需求,零售就會永遠存在。

歷史的車輪不斷滾滾向前,周邊的人與事都發生了諸多變化,城市更加現代,生活更加便捷,通信更加方便,購物方式也更加多元。不知不覺中,零售隨著歷史的演進漸漸舊貌換新顏。零售的改變是被歷史進程裹挾著前行的,這裡有自覺也有不自覺,但每次改變,不管大與小、強與弱,都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消費者樂在其中,他們發現,零售與自己生活的融合度越來越高,零售變得無可替代。

零售是一種表達方式,是一種生活方式,抑或是一種基本法則?

零售是一個常見詞,提到它,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但卻少有人深究零售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在給出正式答案之前,我們還是先按照大眾的理解來分析一下零售的意義。

零售是零售商把商品與服務賣給消費者,消費者願意為此買單。零售需要有一個地方出售商品,不管是在一個看得見的地方還是在看不見的網絡上,它都需要一個依託,來進行展示和銷售。零售的含金量就是把商品與服務賣給那些認同它價值的人。

零售是簡單的,也是複雜的交易。簡單在於瞭解它不需要太深奧的道理,直白地說,就是賺取差價。這有點像買股票,低價入,高價出。低價購進的商品,通過零售商的努力,提升其內在價值,再流轉到消費者手中。以出售服務為內容的零售商看似是零成本的,但其隱含的成本其實很多,也很複雜。

零售的複雜在於,這麼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做得久的人卻並不多。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沃爾瑪僅有50餘年的歷史,而亞馬遜、阿裡這些後起之秀的歷史更是短暫。阿裡要做102年的企業,時間將證明一切。

零售是供應鏈條的最後一個環節,零售商與消費者的距離最近,零售與生活密切相關。

 

零售物種大爆發
 

新零售的概念一經提出,與其有關的話題就從未停止過。在爭論的同時,更多的零售商投入實踐之中。當下的零售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活躍狀態,幾乎每天都能聽到新的資訊,也能看到新的零售實踐形式,許多零售商試圖用實踐的結果來回答什麼是新零售。新零售還未有一定之規,有的只是對創新的探求。

在線上與線下加速融合的當下,從概念的探討回歸到實踐的創新,新零售不是停留於文字表面的靜止,而是不斷前行、不斷添加新內容的實踐。

所以,對新零售的認知終歸要回歸到實踐之中。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層出不窮的新的零售形式讓人應接不暇。這些零售形式有從線上到線下的落地,也有橫空出世的創造,還有線下的探索。每種零售形式都被賦予了不同的理解與賣點,讓同行眼前一亮,讓消費者相見恨晚。

但這些新的零售形式的內容不管怎樣變化,其核心都是為了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與消費者更好的互動與體驗。這些對新的零售探索像開足馬力的馬達,轟隆隆地向前駛去。

家樂福關注於“鄰家業態”,在上海開出29家“Easy家樂福”後,在無錫開出第30家實體店。家樂福的這個新業態,更貼近于社區,SKU(庫存量單位)在4000左右,而面積在300~400平方米,給消費者提供了比便利店更為寬敞的空間。在新業態的探索上,家樂福把找到可持續盈利模式作為關鍵點,這是業態生存的基礎。

大潤發也在探索,近期在上海開出飛牛優鮮的第一家實體店,這是依託原有賣場基礎進行的改造,後期實體店會獨立運營。飛牛優鮮首先借助了大潤發的現有資源,線上與線下聯動,實現在配送範圍之內,1小時送到客戶手中。在這個比速度的時代,消費者的耐心被一點點消磨,只有更快,才有可能爭奪到機會。

永輝一改傳統的形象定位,頻頻試水新的業態形式,這樣的嘗試,無疑是在搶奪不同層次的消費者。BRAVOYH是永輝精緻超市品牌,主要以經營高端產品和時尚用品為主,這一定位與民生超市永輝已經有了天壤之別。除此之外,永輝還開出了“超級物種”。店如其名,在“超級物種”店內,一個個小物種,如健康有機生活館、生活廚坊、花坊、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外賣工坊、擇物工坊等組合成了一個大物種。商圈不同,“超級物種”裡的小物種組合方式也略有差異。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零售商過分依賴外來力量助力發展不同,“超級物種”全部是永輝的知識產權,這保證了一定時間內永輝在這個業態形式上擁有更多的自主權。與BRAVOYH相同的是,“超級物種”聚焦的也是高端客群。這兩種新興業態顯然與原來的永輝賣場有了很大區別。

老牌零售商也在摸索新的業態形式,可謂老樹開出新花。百聯集團於近期開出了RISO首店,這家實體店同樣無法用傳統的零售視角來解讀,百聯集團把它定義為新零售發現店,是集生鮮、餐飲、書店為一體的新的融合模式,這種前所未有的組合方式,不光給零售業帶來了想像空間,還讓消費者體驗到了各種看似的不可能的情景。在店內,顧客不用專門到收銀台排隊結帳,只要找到戴著特殊標識的員工就可以實現現場收銀,免去了排隊的煩惱。顧客用App下單,在配送範圍內1個小時就可送達。

各大零售商的業態探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所有零售商都顧及了消費者的跨渠道體驗,將線上與線下融為一體,實現了線上下單、線下快速配送。線上與線下的連接成為一項必備技能,如果缺失,根本無法與消費者達成共識;所有零售商都不約而同地強調了配送的及時性,承諾在配送範圍內可以快速到達。3公里商圈客戶,成為線上與線下爭奪的重點。這些大品牌零售商開出的小業態都把商圈壓縮到觸手可及的範圍。商圈的縮小,讓目標消費者更為集中,同時還能把零售商的運營效率發揮到極致。

不同之處在于,每個零售商的新業態都極具想像力,這考驗的是零售商的智慧,他們都在儘量地避免與競爭夥伴重合。這些新推出的實體店業態,每家零售商都有獨家秘籍,這表明他們不甘心與他人雷同,殘酷的競爭也不允許他們與別人雷同。

業態探索最終探索的是效率與成本,緩行的零售商可能因為一時的遲疑而錯過最佳的發展機會。在發展的緊要關頭,機會的錯失將無法彌補。柯達在由膠捲成像到數碼相機的轉變進程中,因為遲疑而把最好的機會拱手讓人,從而走向了破產的命運;諾基亞自1996年開始,連續14年保持了手機行業的市場份額第一,但面對智能手機崛起,諾基亞未做出及時的轉變,終被蘋果和三星超越,最後不得不把手機業務賣給微軟,從此退出手機市場。

行業的轉變帶來機會的同時,也暗潮湧動。與風浪同行的人可能會獲得機會,但遠離風浪的人最終交出的必然是競爭資格,如果資格都失去了,還談什麼競爭?現實如此殘酷,這也讓各大零售商不敢停下腳步,就算付出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也要堅持探索;就算是一個試錯過程,也要不惜代價,堅持前行。

 

新零售的黎明
 

要瞭解一個國家,先瞭解他們的歷史;要瞭解一個行業,先瞭解它的背景。

零售業的發展緊跟時代的節拍。正處在變革中的零售業,每天都是“新”的。行業對零售的發展與演進有不同的論點,每家企業也有自己的理解與把握。要瞭解新零售,先要回顧與反思。

零售發展到今天,如果用數字梳理,大致走過了四個時代,每個時代都有鮮明的烙印。

 

零售第一階段:有什麼買什麼
大多數人,對1.0時代的印象極為模糊。翻開歷史,那時零售沒有形成體系與規模,都是單打獨鬥,零售形式單一,售賣方式傳統古老,單品還不像現在這樣極大豐富。零售商大多依附于體制而生存。因為沒有競爭,消費者的需求未被充分挖掘出來,緊俏的商品讓消費者趨之若鶩。

在1.0時代,零售僅是買與賣的代名詞。較為正規的零售商用三尺櫃檯隔開消費者與營業人員,雙方有距離地交流,營業人員不冷不熱,消費者也沒有太大熱情,完成簡單的交易後,零售商的使命基本結束。

許多人的記憶中還殘存著一些印象: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一物難求,大家都想盡辦法買一台電視機,誰家要是有了電視,那就成了鄰居們眼中的紅人。商品短缺讓零售成為毋庸置疑的賣方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根本得不到滿足。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零售市場鬥轉星移,消費者很快又要回了主動權。

 

零售第二階段:連鎖擴張
漸漸地,零售商開始以新姿態示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櫃檯的消失。撤掉櫃檯,消費者可以自由進出品牌區、超市,不再受遮擋物的干擾。營業人員也變得熱情,他們不再對消費者不冷不熱、冷眼相對,而是想盡辦法“討好”消費者,消費者由被動變為主動;商品不再供不應求,而是供大於求。於是,零售步入另一個軌道,買方市場來臨。

在收集零售2.0時代的資料時,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巧合,那就是“95、96、97元年”現象。在這三年裡,中國大地上成立了大量的零售實體,有國資發起的,也有個人創立的,還有國外零售品牌的湧入,現在耳熟能詳的零售品牌大多是在那時成立或進入中國市場的。步步高成立於1995年,永輝的前身也成立於1995年,胖東來同樣是在這一年開出了前身:望月樓胖子店,家樂福在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1996年,同樣誕生了許多零售商,人人樂和銀座都是在1996年開出了第一家實體店,在這一年,沃爾瑪和麥德龍進入中國市場。1997年仍很精彩,大潤發和銀泰分別在上海和北京成立。翻看這些集團的歷史就會發現,他們在成立後,並沒有滿足於現狀,都在兩三年內迅速開設了分店,由同城到異地,他們憑藉最初積累的經驗與人氣,跑馬圈地,漸漸擴大疆域。在他們的引領下,零售市場迎來了2.0時代。

從此,零售商不再單槍匹馬,而是樹立了集團化戰略策略,零售發展呈現連鎖化的態勢。零售商憑藉自身的資源優勢,迅速掌握了渠道的話語權。渠道為王,生產商除了傳統渠道之外並沒有另外的渠道可以銷售,必須完全仰仗於零售渠道的分銷。這真是傳統零售商的“黃金時代”。但是好景不長,劇情很快就發生了逆轉,傳統零售商不再是“唯一”。

 

零售第三階段:電商發展
電商的興起,讓零售市場不再是傳統零售商的一枝獨秀。電腦的普及、互聯網的發展,為電商成立打下了物質基礎。同樣是巧合,目前電商的兩大巨頭都在同一個年份涉足電子商務領域,淘寶於2003年上線,同一年京東商城因為“非典”的影響由線下轉向線上發展。兩大電商的上線,初時並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也未引起實體零售商的警惕。但是其影響力很快就顯現出來,漸漸地,線上開始搶佔線下的市場,雙方雖未呈勢均力敵之勢,但電商的威力已不能讓人小覷。

因為上網需要借助電腦等固定設備,這為購買帶來一定障礙,PC時代的網購還沒有現在那麼瘋狂。傳統零售商在電商的PC時代並未做出回擊之勢,只是像對待普通的新事物那樣,不屑、好奇,還有些無動於衷。

漸漸地,消費者的購物範圍開始擴大,消費者也在線上與線下不停地來回轉換;傳統生產商的銷售渠道也不再單一,而是有了更多的選擇。傳統零售商此時發現,他們的獨有優勢正在消失。

隨著售賣渠道的增多,消費者開始瘋狂地比價。他們潛在的價格敏感度被挖掘出來,誰的價格更低,他們就更願意到哪個渠道購物。電商憑藉價格的優勢建立了穩定的客流,更為意義深遠的是,他們培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消費者對網絡購物越來越信任和依賴,這為未來的競爭積累了更多資本。

此時傳統零售商依然渾然不覺,大多數零售商還沉浸在“黃金時代”的自鳴得意裡,未把消費者購物習慣潛移默化的轉變太當回事,從而錯過了研究消費者習慣轉變的最佳時期。

 

零售第四階段:開放與包容、多元與個性並存
這一階段,線上線下突然變得涇渭分明,線上零售的發展讓人不敢小覷,而線下的市場份額一步步被蠶食。線上的發展如果非要用一個標誌性事件來總結的話,可以把阿裡巴巴的“雙11”當成一面旗幟,這面旗幟是電商發展的一個縮影。從2009年初創到2016年,“雙11”走過了8個年頭,而這8年是電商崛起的一個重要時段。2009年天貓“雙11”的銷售額僅為5200萬元,2017年就達到了1682億元,幾何級數的增長速度讓人驚歎不已。

在這些數據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2012年“雙11”銷售額達到了191億元,首次突破百億。查看歷年“雙11”數據同比值,可以發現2012年是同比銷售增長最多的年份,達到了468%;而2012年還有一個數據也不容忽視,那就是移動支付的興起。移動支付數量達到了900萬筆,占到總銷售額的6%,與2011年同比增長426%。銷售增長與移動支付增長,兩個比值竟如此相近,說明消費者正在從PC端悄悄地向手機等移動設備端轉移。過了2012年,移動支付勢如破竹,一發不可收拾,到了2016年,無線端支付占到了“雙11”全天銷售額的近82%。如果說2012年是移動支付遷移的開始,那麼到了2016年,就基本完成了轉移。消費者從PC端一下躍到了無線端。

這是一次質的飛躍,消費者已然不是昨天的消費者。這看似是使用工具的轉移,但背後卻是消費者購物習慣、選購方式、需求滿足方式的變化。這些變化,讓消費者不再具有傳統零售模式下的消費習性。他們更善於使用工具,也更善於通過不同渠道滿足自己的購買欲望。消費者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心。風雲突變,傳統零售商仿佛是一夜之間才感知到“春光如此燦爛”,但大多傳統零售商根本無暇欣賞這春光如畫的美景,因為他們才想起前期忘記種樹了。春天沒有花賞,秋天沒有果吃,那如何“過冬”呢?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消費的主動權又交還給了消費者,電商在拼命地爭取流量,傳統零售商正在找回客流,消費者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有了流量和客流,就不怕沒有銷量,這是各方達成的共識。

這個階段是一個開放和包容的時代,零售商不再拘泥于線上或線下,線上與線下正在快速融合;也不再拘泥於某種形式,大到購物中心,小到一個人的微店,零售的舞臺更加多元,也更加精彩。

以上簡單梳理了零售的發展進程,這一路走來,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不管是商家還是一名普通的消費者,在回顧時才發現自己竟走了這麼遠的路,一路上的變化是如此之大。而正在經歷變化的零售商和消費者竟渾然不覺,真是“只緣身在此山中”。

從近乎原始的第一階段,到開放包容、個性多元的第四階段,再到今天提出“新零售”的概念,這是一部零售行業的進化簡史。在新零售時代,我們擁有了新的機遇點,同樣也會面臨新的挑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