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浙東漁歌與海洋文化研究以舟山為案例(簡體書)
滿額折

浙東漁歌與海洋文化研究以舟山為案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  價:NT$ 468 元
優惠價:8740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的研究對象,以舟山、寧波為主,尤其以舟山漁歌與海島文化為代表;同時涉獵廣義浙東范圍內的溫州、臺州等地區的漁歌與海洋文化。目前還沒有一本關于浙東漁歌研究的專著,筆者也未搜到全國其他沿海地區的漁歌研究專著,因此本書具有一定的獨創意義。以海洋文化視角為切入點,以浙東舟山漁歌為典型案例,同時結合敘事學的研究方法,從文學與文化兩個層面展開研究,能為同類歌謠的研究提供借鑒。
本書成果將豐富海洋文化內涵,鞏固海洋非遺成果,顯現海島地域特色和文化輻射影響力,或將促進海島旅游經濟的發展。

作者簡介

沈燕紅(1966—),女,浙江舟山人,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華東師范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海洋文化與文學、清代民國詞與詞學、高職教育。近年來,主持完成浙江省哲社規劃課題1項、浙江省教育廳科研課題2項、教育廳國內訪問學者課題1項、省教科規劃課題2項、省高職教育研究會課題2項、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課題1項、寧波市哲社規劃課題1項、市教育局課題1項、市教科規劃澡題2項等,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全國教科規劃課題、中國高教學會重點項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執筆省部級、廳市級課題多項;屢獲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浙江省教科研成果獎、寧波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寧波市教科研成果獎、校科研綜合先進獎、浙江省高校科研先進個人等;主編并出版《樂讀國學》等教材、讀本、手冊多本;在《浙江社會科學》等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和教育論文50余篇,多篇論文在全國和省、市級獲獎;最近發表《文藝報》理論版的論文:《<人間詞話>:中國詞學批評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標志》,被中國社會科學網、中華書局、中國孔子例、中國作家網、浙江作家網等多家重要媒體全文轉載。

目次

緒論

第一章 浙東漁歌的文化語境與研究現狀
第一節 海洋文化:緣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
第二節 漁歌:湖港漁歌與海洋漁歌
第三節 浙東漁歌的收集整理與研究現狀

第二章 浙東漁歌的地理生態和歷史淵源
第一節 東海魚倉:漁歌之鄉的地理生態
第二節 原始遺存:漁歌生發的文化溯源
第三節 賡續不斷:浙東漁歌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 浙東漁歌的海洋意涵與內容分類
第一節 漁歌的海洋意涵及分類
第二節 漁民號子的田野考察

第四章 浙東漁歌的敘事主題及表現特征
第一節 漁歌之敘事主題
第二節 漁歌的敘事表現特征

第五章 海島漁俗文化與浙東漁歌
第一節 漁歌與漁業生產習俗
第二節 漁歌與漁區生活民俗
第三節 漁歌與海島禮儀風俗

第六章 海洋信仰文化與浙東漁歌
第一節 海龍王信仰與龍的歌謠
第二節 觀音信仰與佛禪詩文
第三節 天后信仰與祭頌詩文

第七章 漁鎮漁港文化與浙東漁歌
第一節 漁歌印象與岱山東沙古漁鎮
第二節 漁歌印象與普陀沈家門漁港

主要參考文獻
致謝

書摘/試閱

《浙東漁歌與海洋文化研究:以舟山為案例》:
二、漁歌的賡續不斷
漁民號子是漁歌的早期形式,漁歌是捕魚勞動的產物。從漁歌與生產緊密相連的關系來看,浙東漁歌與傳統海上漁業捕撈、海上運輸業發展基本同步。舟山漁歌為浙東漁歌的源頭和代表,從舟山漁業、海洋運輸也與舟山漁歌的密切關聯上,可以見證浙東漁歌的發展歷程。
舟山海洋漁業生產,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定居舟山的先民已經在附近灘涂采蚌拾貝,捕魚捉蝦。西晉時的淺海灘涂漁業,已有“斷遏回浦,隔截曲限,隨潮進退,采蚌捕魚”的記載。早期海島漁村曾流傳:“捕魚不用漁船,雙腳不離涂灘”等古代灘涂漁業生產的漁謠。
據舟山《岱山縣志》記載,“公元3世紀,已用竹籪、布網等工具,圍捕、攔截魚蝦,單人不能進行時,一般以父子兄弟等家庭成員組成作業單位,形成家庭漁業。在沿岸捕撈及近海生產中,2-3人小木船作業,長期沿襲”。就這樣,簡單樸實的漁歌號子在父子兄弟的勞動合作中誕生了。
唐代中期,舟山沿海捕撈發展,船網增大,捕魚工具有了進化,海島居民以海為利,以漁為業。宋時已有長約10米,載重量3噸-4噸的漁船,漁業捕撈初具規模。舟山嵊泗境內大小洋山一帶洋面,已形成規模較大的黃魚汛漁場。因當時大黃魚的主要產地為洋山海域,故稱大黃魚汛為“洋山汛”。宋寶慶《四明志》記載了大黃魚的捕撈:“石首魚。三四月,業海人每以潮汛競往采之,日洋山魚,舟人連七郡出洋取之。”捕撈小黃魚時節為春季,因而小黃魚汛“名日捉春,不減洋山之勝”。宋時,伴隨著勞動節奏的漁民號子,已在大、小黃魚汛期到處傳唱了。
元大德《昌國洲志》載;元代,舟山居民增多,“三鄉十都,并各散在海洋,止是小小山島,并無膏腴田土,其間百姓,止靠捕魚為活。”至元大德三十年(1293)起,每逢魚汛,官府即派人往各漁船停泊港口,“迫令船戶,各驗船料大小,到鹽局買鹽腌制魚鲞”,因此漁鹽之名,知元時已漸發達。漁、鹽的漸趨發達,不止漁民號子,各種漁歌小調、漁謠漁諺都隨之產生、流傳。
明洪武十九年(1386),朝廷以倭寇侵擾為由,實行“清野之策而墟其地”,遷居民于大陸;直到明嘉靖四十年(1561)朝廷開禁,“沿海居民復來岱山捕魚、開荒定居”。清順治十四年(1657)又一次海禁,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弛禁。200余年海禁期間,“片板不得人海”,海島一度荒蕪,漁業生產中斷。作為與捕魚勞動密切關聯的漁歌號子也一度消失。
清康熙年間,由于大黃魚等魚群洄游逐漸變化改道,洋山大黃魚漁場轉移到岱衢洋。據《岱山縣志》載,展復后“清康熙年間,岱衢漁場形成,每年四五月黃魚汛,江、浙、閩諸省數千漁船集于東沙角、島斗岙一帶捕撈大黃魚”。岱山東沙鎮和衢山島斗鎮是岱衢洋的兩大重要漁鎮,每逢魚汛,大小船至數千,人至數十萬,停泊曬鲞,殆無虛地。島斗鎮的“衢港漁燈”和東沙鎮的“橫街魚市”,呈現兩大漁鎮的繁華,構成岱山“蓬萊十景”中最生動形象、最具生命力的詩篇。其時洋面上,船隊排列,長達十余里,白天檣桅如林,船旗獵獵,晚上漁燈高挑,星火閃爍;漁民們運魚過鮮,漁號聲聲,漁歌飄蕩,晝夜不歇。碼頭上,漁婦補網、烤網、劈魚、曬鲞,日夜忙碌。橫街上,魚行魚棧,店鋪林立,魚山人海,集市貿易,熱鬧非凡。正如清代詩人劉夢蘭所描繪的景象:“無數漁船一港收,漁燈點點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中洲”(《衢港漁燈》)和“丁沽港口海船回,小市橫街趁晚開,狂脫蓑衣尋野店,挈魚換酒醉翁來”(《橫街魚市》)。
1917年,在岱漁民8.27萬人,漁船達1.26萬艘。民國葉而良所寫七律《衢港漁燈》:“連檣漁艇亂如麻,海客娛情百倍賒。雷影動搖浮淺渚,星光錯雜舞橫叉。更深焰冷榔敲月,炬列輝騰浪蹴花。出岫岱云零落甚,翻教衢島擅繁華。”“漁艇亂如麻”和“錯雜舞橫叉”是說岱衢洋船之眾、魚之多,凸現捕魚過鮮的忙碌景象。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