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喚醒感官的大自然練習
滿額折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喚醒感官的大自然練習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5個大自然練習,開啟全新的生活察覺力──
如果每天的生活讓你感到千篇一律,
請走進大自然,喚醒你的感官能力!

孟加拉安達曼群島的翁紀族,依據飄入森林的花朵香氣來分辨時節的氣味。
萬一得在野外過夜,你不用會鑽木取火,但你必需認得什麼樣的植物最容易升火。
不小心被昆蟲螫了,別忘了羊蹄葉中有一種抗組織胺可能有助於舒緩刺痛感。
當人們運用科技導航獲得了精確路徑,或許也犧牲了找路的浪漫;下次迷路時,
別忘了我們擁有星星、月亮、太陽,時時刻刻都能得到指引。

大自然是最好的生活老師,十五個日常練習,從「好好呼吸」、「觀察藍天」開始,
幫助我們滌心淨慮,重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的感官能力,
甚或能因「重新體驗一個熟悉的地方」而感到驚喜,
讓我們看見自己的美好與生活的美好。

【15個】大自然練習
練習1:好好呼吸。
練習2:觀察周圍環境。
練習3:觀察藍天。
練習4、5:觀察太陽、月亮與方位的關係。
練習6、7:花十分鐘替一棵樹畫素描,並為這棵樹寫一個故事。
練習8:不用GPS,走一條曾未走過的路。
練習9:到戶外散步,寫下吸引你目光的事物。
練習10、11:走到外面,把聽到的所有事物寫下來,並從中推論環境的變化。
練習12、13:從一草一木尋找線索。
練習14:釐清影響我們「感覺」的因素。
練習15:重新體驗一個熟悉的地方。

 

 


▍人生學校 ▍The School of Life ▍

「人生學校」的全新系列自助書籍,帶領我們深入探討生命最為棘手的議題,內容充實、深具實用性且療癒人心。本套書也充分證明了「自助」二字並非膚淺無深度或過度理想性的代名詞。──人生學校創始人|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人生學校教導我們如何用更新穎的方式取得無價的人生智慧。──《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系列書籍致力於探索生命中的大哉問:「如何找到實現自我的工作?」「人類能否知曉過去?」「人際關係為何難以掌握?」「若是我們能改變世界,需要做出改變嗎?」人生學校的總部設立於倫敦,並在全球廣設分部,致力提供課程、療程、書籍及相關服務,試圖幫助學員開創更為圓滿的人生。雖然無法盡善盡美回答所有的問題,但期待能引導各位透過哲學、文學、心理學及視覺藝術等多元的人文思想,刺激啟發、滋養並撫慰人們的生命。

作者簡介

作者|特瑞斯坦‧古力|Tristan Gooley
作家、導航者、探險家,曾於五大洲擔任探險考察隊領隊、攀登歐、非、亞洲山脈、駕小船橫跨大洋,亦曾駕駛小型飛機前往非洲以及北極地區。目前在世的人中,唯有他曾獨自駕駛飛機以及駕船橫越太平洋,他也是英國皇家航海協會(Royal Institute of Navigation)以及皇家地理學會(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的一員。

著有《自然導航者》(The Natural Navigator)以及《自然探險家》(The Natural Explorer),曾替諸多刊物撰稿,包含《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及《地理雜誌》(Geographical Magazine)。

 

譯者|謝忍翾
 
師大翻譯所口譯組畢,譯有《聖堂的獻祭》、《我從死人那裡學來的把戲》、《從一杯可樂開始的帝國》、《背離親緣》、《黑色的故事》。喜歡舌尖上的文字,口齒生香。

許多人打著環保的旗幟希望你能對自然產生興趣,我跟他們不一樣,本書也並非出自這個目的。當然,每個人都希望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只要頭腦清醒的人都不想看到地球受到破壞無可挽回。
本書中我希望大家能親近自然,為的則是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再也沒有比這更划算的買賣了。若能與自然有深刻的接觸,在戶外度過的每分每秒,都會有更為有趣的體驗。另一方面親近自然會讓你變得更有意思也更有效率。我知道,這麼斷言真是大膽妄言,甚可說是自以為是,但我是認真的。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和人說話時,對方滿腦子都是生活現實的枝枝節節,讓你覺得話不投機。也許此人總愛談自己如何汲汲營營的累積財富?又或者他知道許多物品的價格,卻對「價值」一無所知?
某些人太過沉醉於自己對某個議題的高妙哲思,卻於對身處的真實世界視而不見,你是否覺得這些人真是無趣?一逮到你就大談開發中國家的問題,卻絲毫沒有注意到旁邊有個孩子正拿著一把鋒利的刀在玩耍。
與自然深交的樂趣,在於讓我們都能夠看見萬事萬物、一思一想及其所處的複雜網絡,能夠同時用務實和哲思的眼光來看待事物。就我所知,沒有其他事物能達成上述境界。看一株植物,可將其視為食物來源,也可視其為欣賞某個剎那的契機──二者可以同時並存。
大部分的人對於周遭的鳥鳴置若罔聞;一朵野花即便亮眼無比,他們也可能忽略;也看不出腳下的昆蟲何美之有。也許會聽到他們說:「想必只有選擇脫離社會的地理學家會覺得一塊石頭有趣。」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看法──要是這些人的日子能過得更有趣一些,他們會更快樂。
各位既然打開了本書來讀,觀點必定非同一般。你或早已知道,感覺與自然親近,有可能成為激動人心、意義非凡的體驗,又或者你渴望重新發掘天地與人之間失落的關係。
全然親近自然給每個人帶來的刺激,將能提升生命的層次,甚至改變我們對「自己是誰」的想法。

目次

INTRODUCTION 【前言】
CHAPTER 1|嘗試新事物,帶來新體驗
CHAPTER 2|開始練習:重新喚醒感官
CHAPTER 3|開啟覺察力,感受自然的曆法
CHAPTER 4|在細微中發現自己與自然的新關聯

延伸閱讀

書摘/試閱

從練習呼吸開始
「人生就是『試試這個試試那個,看看行不行得通』。」
──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

生存主義者之間流行這麼一句話:人沒有空氣撐不過三分鐘,沒有溫度撐不過三小時,沒有水撐不過三天,沒有食物撐不過三星期。這種說法是從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底部由下往上望,也是很好的出發點。心理學家設了這麼一座迷你小山,待我們爬到半山腰時,已經面對了自身對於空氣、溫度、水、食物、導航技能以及醫療的需求。
「一股新鮮空氣」的說法早已是陳腔濫調的比喻,但就像所有的老調一樣,腐鏽的外表底下藏著一小塊金閃閃的真理。試過冥想的人就知道,呼……吸……然後再呼吸。有些人寫了一整本書談呼吸技巧,從演員到箭士等各領域的人也都將其視為一門藝術。
本章談的是用不同的方式行事,之所以要談,是因為這將有助於我們改變感知和思考的方式。我們必須要克服讀書時的惰性。本章提到的練習並不需要邊讀邊做,但如果不至少偶爾嘗試幾個的話,書中的概念就無法避開你事事懷疑的良好精神。記著這一點,以下是第一個練習:

【練習一】
請在室內閉上雙眼(閉眼前請先讀完本段)並深深、慢慢呼吸十次,鼻吸鼻吐。除非你現在重感冒,那麼這時生存主義者說人可以三分鐘不呼吸這件事就會變得非常有道理,不然應該會覺得這個練習很直接了當,甚至有點小題大作。
現在站到戶外去,重複此練習。呼吸十次,要深、要慢,只用鼻子。
比較上述體驗。

我沒法告訴你,你的兩次體驗相比到底如何,但我很確定兩者有所不同。沒有一模一樣的兩處棲地,這點從上述的簡單練習就能證明。
若覺得很難或無法完成練習,那你必定是個大忙人。說得更具體些,你的腦袋正忙著告訴你,你太忙了,所以呼吸這種事情不是什麼重要的練習。你的心正努力快速衝向馬斯洛金字塔頂端的應許之地,因此滿心認為真的沒有時間思考呼吸這件事。底已崩落,金字塔又何能穩固?若懷疑自己可能真是如此,不妨先試試另一個練習:拿個枕頭摀在臉上,看是能先摀個幾分鐘,還是先再次明白呼吸的重要性──開玩笑的,可別這麼做。尤其你若是個有氣喘的律師,千萬別這麼做。
你是否曾想過,自己的遠祖中曾有這麼一個人,他的頭頂漸禿,還有一套連維京人也相形見絀的暴力人生哲學,卻竟然比你更擅長呼吸?

仔細觀察藍天

眼、耳、鼻、臉都告訴我們和天空有關的訊息。接收這些訊息,半個新世界便為之豁然開朗。風的方向、溫度、帶來的氣味都很容易判讀,也不必冒著失溫的風險。我們甚至可以更進一步,提醒自己還有某些過去數百年逐漸式微、但近來稍稍復興的技能存在。
回首歷史,三層玻璃、Goretex防水靴、中層保暖衣漸漸退去,人與自然之間的阻隔比現在要薄得多。沒有玻璃的透風石屋曾一度是當時最能遮風避雨之處,在那之前許多人家都是以草皮、以糞泥固定的茅草製成。難怪古代人對於判讀天空都有更敏銳的好奇心以及能力。古人對於世界的體驗有一半來自天空,而現代旅人頂多視其為一層淺淺的起伏變動。如此的察覺能力以及知識能在氣象諺語(weather lore)當中找到。氣象諺語能幫助我們預測天氣、預先準備,當中最有名的一句:「傍晚天色紅,牧人笑意濃。」(Red sky at
night, shepherd’s delight.)很多人都聽過,但很少有人經由經驗或理論知道,這句話到底是否可信──可以的。如果傍晚天空呈紅色,表示西方能見度很好,而北半球的天氣系統多半由西往東移動,因此接下來的天氣應該不錯。還有數百句類似的珠璣早已為大眾所遺忘。要和半個戶外世界建立關聯,這些諺語可以是有趣而又實用的新方法。
想和戶外世界建立關聯,在一段好天氣之後是不錯的時機──預測惡化要比預知改善容易得多。比起抬頭瞇著眼睛往灰壓壓、載著細雨的雲團縫隙裡瞧,天晴時能看到更多細微的天色。
高空若出現束狀雲,接著太陽、月亮或星星前出現薄霧,則天氣將轉壞,幾乎所有傳統文化都在民間傳說中織進了這個想法。這種薄薄一層、位於高空的霧狀雲稱為卷層雲(cirrostratus),會使光產生折射,在日、月周圍形成一圈光暈。北美印地安人祖尼族(Zuni)曾把這圈光暈解讀為帳篷:因為雨要來了,太陽於是躲進帳篷裡避雨。
而這句俗諺則一言以蔽之:「母馬尾、鯖魚麟,大船收帆去。」(Mare’s tails and mackerel scales make tall ships bring in their sails.) 形成「母馬尾」的是束狀、棉花糖絲一般的雲,稱為卷雲(cirrus)。藍天中若先有卷雲造訪,後有卷層雲蒞臨,這些雲便很有可能位於暖峰前沿,而暖鋒將帶來豐沛的雨量。

【練習三】
下次好天氣的那幾天,每天仔細觀察藍天幾次。找一找,高空有沒有一束束糖絲狀的卷雲以及霧狀的卷層雲,卷層雲在太陽及星星四周圍最為明顯,偶爾會形成光暈。但切勿直視太陽。

壞天氣要來之前總會有一些警告的跡象。晴天並非一按開關就瞬間轉為雨天,而是雲漸漸變多,風向也逐漸改變,而這樣漸進的過程很容易發現。
剛接觸時最好先作點弊,先聽聽可靠的當地預報說好天氣何時會轉壞。隨著時間逐漸接近,就加緊尋找轉壞的跡象。經過練習,就有可能不靠官方預報來獨立預測天氣。有時,利用比氣象學家的超級電腦早了數千年的技術,甚至可能預測出專業人士未能報出的改變。不論地點是颱風的山丘還是購物商場的外頭,從中獲得的成就感,和人為的收穫(比如賺錢或購物)頗不相同。

挖掘來自自然的材料
穿上仿皮草或是絲質保暖衣,對陰晴風雨保持敏感,就能維持整天溫暖舒適,但到了晚上,如果不再活動,則暴露在外的體驗也將隨之改變。若計畫在戶外好好待上一段時間,有必要找個遮風避雨之處,而我們似乎生來就能夠累積這方面的技能。
想像一下,你和戶外求生專家一起走了很久,沒想到居然得在戶外過夜。你沒背帳篷也沒有其他選擇,只帶了一把刀。若是那個戶外求生專家轉過身來對你說:「來蓋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吧!」你一聽,可能會覺得自己缺乏必要的技能,做不來。然而,如果換個說法:「來搭營地吧!」那些很小的時候用坐墊與樹枝等各式各樣東西胡亂玩耍的經驗很可能就會突然湧現。大部分的人一輩子都不會需要認真蓋個地方遮風避雨,但很少人到成年時還沒搭過某種營地。
人類需要遮風避雨之地,因此和能夠遮蔽、保暖的植物建立了深厚的關係。松樹可用來建造小木屋等房舍,十分有用,因此受人重視。
居所建好之後,疲憊的新屋主可能會坐在用當地的山毛櫸所做的家具上,抬起雙腿,然後用同一批矮林所生的炭火暖暖腳趾頭。
要感覺自身和自然及老祖宗間的聯繫,最快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最適合作為火絨的自然材料來生火。葡萄葉鐵線蓮(Clematis vitalba),俗稱「老人的鬍子」,又稱為「旅人之樂」,是一種毛茸茸的攀藤植物,夏末時會看到綠籬上點綴著這種植物。動手收集一些用來當成生火的火絨。(小心選擇地點,以免火燒林、火燒厝或者火燒身。)
倒不必做出古人鑽木取火的鑽弓(bow-drill),用火柴點燃火絨就可以了。重要的是這簡單動作所造成的連鎖反應。你取暖的火之所以生得起來,是因為你對環境有所了解,所以才能找到有效的火絨,而不是求助於會冒濃煙的火種,也並非像過去習慣的那樣,不斷對著一堆潮濕的樹葉和樹枝劃火柴卻怎麼也點不著,令人十分氣餒。我可以保證,以後你一定會對堅韌但不起眼的鐵線蓮另眼相看,它將不再混入綠籬的背景之中,反而會從中浮現,提醒著你倆溫暖的友誼。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