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黑地之繪
滿額折

黑地之繪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9040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5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次,黑霧不在政界、不在遠離眾人之處,
它就在我們的心底、在深夜的私語聲中蠢蠢欲動……

用想像與真實交織的筆觸,直指人心最不敢面對的痛楚無奈
經典名著《日本之黑霧》先驅之作
日本亞馬遜書店五顆星最高評價

余小芳、林斯諺、既晴 專文導讀


韓戰正酣之際,在九州小倉爆發了一場被歷史湮沒的黑人士兵脫逃事件。
約兩百五十名黑人士兵在小倉街頭四處流竄,當局甚至出動了重兵來解決問題;
不過,幸運的是,在整場脫逃事件中,居然沒有發生什麼嚴重的暴行,
最多不過是黑人士兵喝醉了酒,對女性稍微性騷擾而已……?

三個月後,在專門處理戰死士兵屍體的處理場裡,出現了一個奇妙的男子。
這個男子兩眼無神,臉色蒼白,毫無生氣,每天只是盯著屍體,
當有人問起他在做什麼時,他只說:「我在找刺青。」

—是的,我在找尋那獨一無二的刺青。
只在那一晚出現、烙印在我眼底,宛如繡在黑色畫布上、展翅欲飛的鷲形刺青……

另收錄控訴美術評論界黑暗腐朽一面的〈真贗之森〉;
看似和睦真摯的一篇評傳中,卻暗藏恐怖機鋒的〈完美的評論〉;
身處廣告主與報社夾縫間,小人物無奈辛酸的〈空白的設計〉等八篇精彩短篇。

作者簡介

松本清張
出生於日本小倉市。童年家貧,於尋常高等小學(學制為四年,接近小學五年級至中學二年級)畢業後,因經濟因素而無法繼續求學,便進入電氣公司、印刷廠工作,開始接觸社會。與此同時,他因緣際會地接觸到夏目漱石、森鷗外、芥川龍之介、菊池寬等文學名家的作品,大受觸動,決定投入小說創作。

一九二九年,松本清張向文學同好借閱了《文藝戰線》、《戰旗》等左派文學雜誌,遭到檢舉,被小倉警局拘留偵訊了十幾天,並在非自願的情況下,遭警察搜索住家──這段受國家公權力騷擾的不快經驗,成為日後松本清張筆下的重要素材,也奠定了他關心社會、取材於社會、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基調。日後,他進入朝日新聞西部總社,四十一歲時,以《西鄉紙幣》獲得直木賞的提名;一九五三年,又以《某〈小倉日記〉傳》榮獲芥川賞;一九五七年,奪下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一九五八年,《點與線》一書發表,為推理小說界注入了所謂「社會派」的新風,「松本清張」這個名字,從此成為「社會派推理」的金字招牌,開創了日本推理小說的另一條道路。

松本清張畢生致力於寫作,極盡所能地將自己的心魂融於作品之中,而他作品的題材與背景也包羅萬象,橫跨古代到現代,範圍極其廣泛,無所不包。自四十歲起執筆,直至八十二歲逝世為止,作品不只等身,而《波之塔》、《空之城》、《黑色福音》(以上皆由新雨出版)等膾炙人口的小說,屢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至今,「松本清張」仍是書迷心中的社會派推理大師,屹立不搖。

李彧嘉

畢業於東吳大學。讀夏宇的詩,過悠閒的生活,喜歡新奇的事物。希望有一天能環遊世界,
並讀遍所有推理及恐怖小說。曾譯《永遠喜歡你》(新雨出版)。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
清張將「對他人微不足道、對自身極為重要的日常期待」放大撰寫,力透紙背地書寫小人物面對生活傾斜的焦慮和垂死掙扎,因貼近你我,自然感同身受。書中的角色或善良或邪惡,無論是在窮途末路時選擇放棄或奮力一擊,回歸原因,他們僅是想守護生活的小小堡壘而已。─—余小芳


對比現在最流行的作品,深深覺得松本清張薑是老的辣,刻畫人性的功力猶勝許多當紅作家,關注的深度跟廣度均讓人望塵莫及。每一個短篇都不長,文字也樸實至極,但不少作家用十幾萬字還製造不出這種威力。這大概就是松本清張魅力之所在。─—林斯諺

縱覽這部短篇集,可以觀察到當一個作家在設法超越極限時,其故事取材的方向,必然源於親身體驗,而清張前半生波瀾曲折的四十年,正好是最充沛的靈感來源。─—既晴

推薦文
小說的真實、自傳的虛構——談松本清張的《黑地之繪》╱既晴

社會派大師松本清張,最早是以〈西鄉紙幣〉(1950)、〈某「小倉」日記傳〉(1952)等純文學作品聞名於世。不久,清張開始創作推理小說,首先發表〈監視〉(1955)、〈臉〉(1956)等短篇,接續《點與線》(1958)、《眼之壁》(1958)兩部長篇,奠定了他有別於傳統浪漫解謎、開創寫實推理浪潮的文壇地位。
此時,清張有感於自己年過四十,出道比起其他新秀更晚,必須把握時間積極寫作,決心挑戰個人創作速度的極限,因此應允了報章雜誌大量稿約,全力衝刺,但過度密集的撰稿工作,使清張次年就罹患書痙,其後九年,不得不請速記聽他口述故事,替他謄成初稿,自己再細部潤飾為完整的作品。然而,清張在這段時間的努力,確實達成了後人難以超越的紀錄,同時進行的長篇連載,竟然最高有十一部之譜!
本書《黑地之繪》(1965)所收錄的短篇,即是此一創作期的豐碩成果。事實上,縱覽這部短篇集,可以觀察到當一個作家在設法超越極限時,其故事取材的方向,必然源於親身體驗,而清張前半生波瀾曲折的四十年,正好是最充沛的靈感來源。
我們若將本作的各篇故事,與清張的背景做個對照,剛好可以察覺兩者互為表裡的微妙關係。不妨大膽地說,《黑地之繪》表面上是清張的創作,但細究他的生平,或許就會發現,本作亦可以視為一部小說化的隱性自傳。
清張的童年是在九州小倉市度過的。當時家境貧困,父親峰太郎曾做過許多底層工作,生活很不穩定。為求生計,清張從小倉市立板櫃尋常高等小學校(學制類似現在的國中)畢業後,無法繼續升學,即到川北電氣公司的小倉辦事處擔任雜役。清張熱愛閱讀,但收入微薄,買不起新書,只能在租書店借書,接觸了許多文學經典。至於父親,那時開設的小餐館生意不錯,為了不妨礙生意,他與祖母借住於附近的雜貨店二樓。發表於《別冊文藝春秋》的戀愛小說〈草笛〉(1960.9),正參考了這段時期的生活體驗。
後來,景氣轉壞,辦事處關閉,清張遭到裁員。他曾到當地《鎮西報》應徵,卻因學歷太低而不被錄用。他只好暫時去父親的小餐館幫忙,後來,他到市內的印刷廠當見習工,學習印刷製版,接觸了海報、文案、廣告等設計,愈來愈得心應手,學成後,終於開設了自己的印刷廠。他也與妻子直子相親結婚。刊登於《婦人朝日》的心理懸疑小說〈二樓〉(1958.1),靈感即是源自此時。
同年,朝日新聞九州分社遷到小倉,準備引進新的印刷技術,清張見機不可失,寫信向分公司社長自薦,爭取到廣告印刷合約。經過多年努力,清張不但進入朝日新聞當雇員、正式成為社員,最後更晉升為廣告部主任。這段上班族經歷,他寫進了兩篇社會寫實小說:發表於《日本》的〈報紙的利牙〉(1958.10)、連載於《新潮》的〈空白的設計〉(1959.4-5)之中。
而在兩篇犯罪小說——《日本》的〈逃亡之旅〉(1958.2)與《婦人公論》的〈確證〉(1961.1)裡,靈感取自當時的社會新聞,也不時可以見到清張關心人性、動機、社會現象的記者情懷。
經濟稍微寬裕後,清張培養出旅遊、歷史研究的興趣,經常四處探訪古蹟,也建立了獨特的「翻案」史觀。同月發表的《文藝春秋》的〈完美的評論〉(1958.6)與《別冊文藝春秋》的〈真贗之森〉(1958.6),即分別以評論、考古的角度,探究了日本美術史的問題。
一九五○年,韓戰爆發,美軍進駐小倉的城野駐地,小倉祇園祭的前夜,兩百五十餘名的美籍非裔士兵集體逃出營區,到處襲擊民宅。當晚,清張返家時經過城野,非常接近士兵的脫逃時點,但仍是到了次日,清張才聽聞整起事件。
數年後,成為知名小說家的清張,再次回到小倉,正式取材,完成了這篇〈黑地之繪〉(1958.3-4),發表於《新潮》。在本作中,清張不但將推理小說的邏輯解謎,化為對國家、社會陰謀的追蹤調查,融合報導、小說於一體,彰顯了長年任職報業的「記者之魂」,更成了日後《日本的黑霧》(1960)的先驅之作。

目次

劃破黑霧的筆鋒——松本清張 譚端

小說的真實、自傳的虛構——談松本清張的《黑地之繪》 既晴
松本清張筆下的人性雕琢與庶民構圖:談《黑地之繪》 余小芳
批判社會、體察人性的精采短篇集 林斯諺

二樓
逃亡之旅
黑地之繪
完美的評論
真假之森
報紙的利牙
空白的設計
草笛
確證

閱讀松本清張 林景淵

書摘/試閱

從祭典開始的好幾天前開始,整個城市就到處都可以聽見太鼓的聲音。依照祭典的傳統習俗,祭典開始的好幾天前,每個町都會準備一座太鼓放在道路盡頭,讓演奏祭神樂的樂手鳴鼓。一方面,他們會把太鼓放在神轎上繞著市中心遊行,讓小孩子們能記住怎麼使用鼓棒;另一方面,太鼓的聲音如浪潮般在整個城市裡飄蕩,也把祭典前的氣氛帶向高潮。每年炎熱的七月十二、十三日是小倉的祇園祭。
愈接近祭典的日子,換成了年輕人從小孩手中接過鼓棒。從年輕人手中擊出的音色完全不一樣,澄明的音色為整個城市帶來生氣。鼓手大多是兩人左右,頭上綁著頭巾,脫掉上半身的浴衣,露出胸前的肌肉,在台上一邊跳舞一邊擊鼓。祭典當日,在市內的各町都有太鼓的表演競賽,對擊鼓技巧有自信的青年們,都在此盡情揮洒著汗水。比賽除了擊出幾曲祭神用的伴奏音樂,還要看在舞台上的動作神情等等,但事實上鼓聲只是重覆著單調的旋律。從頭到尾都是「咚咚叩、咚、咚、咚咚叩、咚、咚」的節奏,並沒有其它變化。但是,這樣的鼓聲在聽眾的耳裡,總能使人更加沉浸在祭典中人聲鼎沸的熱鬧氣氛裡。
祭典來臨的幾天前開始,太鼓的音色就這樣充斥著小倉的街道。在正午炎熱空氣中的鼓聲聽起來滯悶,但一到夜裡,就突然變得神清氣爽十分活潑。而且不只是在鎮上可以聽到擊鼓的聲音,就連距離兩里(註:日制單位,一里約四公里,此約八公里)以外的鄉間都可以聽見。從遠方所聽見的鼓聲,被距離濾過了眾人嘈雜的喧囂,只剩下單純、緩慢且籠罩著一種妖異感的調和音律。在遠處所聽見的鼓聲,反而比身處市中心更能感受到祭典的氣息。
城野營區僅離市區一里,原本是戰爭中日本陸軍的補給廠,美軍進駐後,現在依然被當作補給站來使用。營區佔地約兩萬坪,原本木造的灰色建築,如今改以白色的水泥牆代替,營區四周的圍牆上拉起了有刺的鐵網,還立了幾座裝有探照燈的警戒哨塔。大約有好幾百名美軍駐守於此,這裡主要是修補士兵的服裝和生產軍糧的所在地。常常可以見到載滿了包裝好的可口可樂的貨車,從拱形的正門開出來,駛向車站的方向。
然而,從七月初起,營區內士兵的人數開始暴增。人數增加後雖然會減少,但隨即又再度暴增。那是因為這些士兵不知從哪裡被火車載來,又馬上不知被載往何處,接著又從某處載來差不多的人數所造成的。一般的民眾都知道,他們所被載往的地方就是朝鮮,但他們卻不知道這些士兵是從哪些地方被載來這兒的。
這已經不知是第幾次減少之後的暴增了。七月十日的清晨,一群部隊正在營區內停留。這些士兵的人數多到大約要用五、六個火車車廂才能載滿,而且全數都擁有深黑色的皮膚。不幸的是,這裡只不過是為了要把他們送上韓戰前線,做為短暫停留休息的地方。更加不幸的是,這支全是黑人的部隊在此停留的第一天,也就是祭典的太鼓聲在全市響起的那一天。
為什麼要說這是不幸,或說是危險呢?身為日本人的一般市民是不會了解的,這個理由只有小倉憲兵隊司令官摩根上校才深知這個危險性。他曾對市府當局表示,希望當局能好好考慮是否該在祭典中鳴擊太鼓這件事。
市府當局也對上校的要求提出疑問。詢問的同時,當局也不忘強調這個自古就有的傳統祭典,也就是太鼓祇園祭,長期以來都是本地的地方特色,而太鼓在這個祭典中更是不可欠缺的部分。司令官面帶不悅地回答:「總之,太鼓的聲音會給他我們造成麻煩。」於是,市府當局又進一步問到會造成麻煩的理由是什麼?是否因為駐守當地的師團長迪恩少將要出任韓戰指揮官,並到韓國去指揮作戰的關係?還是因為北韓共軍此刻正在韓國步步進逼、戰況緊張,因此為了自肅,要停止太鼓的演奏?然而,上校卻只是搖了搖頭,表示這些理由都不對,但卻又不再明確地解釋真正的原因,只用曖昧的言詞帶過。因此當局就拒絕了這項要求,表示現在要是中止太鼓在祭典中出現,會使祭典黯然失色,而且市民們也對目前和朝鮮的戰況感到不安。為了安定人心,帶給人們勇氣,就更應該要用往年一樣的方式來舉行祭典。司令官聽了蹙眉不語。他現在實在無法將太鼓會造成危險的理由說出口─這個理由,我們稍後就會明白了。
黑人部隊在十日當天到達營區。他們的部隊從岐阜縣南下,馬上要面臨數日後被送往朝鮮與北韓共軍對戰的命運。他們早已預見自己黯淡的未來,也多能想像因戰爭所帶來的絕望而戰慄的畫面。北朝鮮軍大批的部隊以美軍無法抵擋之姿南下進攻。美軍在放棄了大田,退守至光州後,西南方也同時遭到追擊。他們就在釜山的北方像老鼠一樣被四處追趕。而這些黑人部隊就是計畫在此時加入戰場。這些黑人只知道離上戰場的時間,還有五天可以悠閒度日。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將來的命運,就是像沒入海裡的沙子一般,將被丟入與大批共軍激鬥的戰場。
十日當天的小倉,街道上到處可以聽見太鼓的聲音。在一里之外的營地裡所聽到的鼓聲更是優美。太鼓的音韻變得更加柔和,聽起來就像從遠方傳來的舞蹈樂。
這些心中充滿不安的黑人士兵們也豎起耳朵傾聽這個打擊樂的聲音。「咚咚叩、咚、咚、咚咚叩、咚、咚」,一再重覆的單調節奏,聽起來就好像一種有旋律的咒語。士兵們個個轉動著微凸的雙眼,厚重嘴唇半開地聽著。這個鼓聲,和住在古老叢林深處的原始民族在祭拜時跳舞所用的鼓聲很相似。如此說來,營區和市鎮之間被阻隔的暗處,也可以想成是陰暗的古老叢林吧。
在黑人士兵們的胸中所鬱積的絕望、恐懼和被壓抑的衝動,在鼓音的攪拌下,漸漸奇異地融合、發酵。鼓聲不只是帶來這樣的效果與刺激。從遠方傳來的鼓聲,和他們的祖先在儀式和狩獵時所敲的圓筒形或錐形的小鼓相似,這讓他們體內流動的先祖的血液,也跟著沉醉其中。
他們就這樣整整被困在兵營裡兩天,胸中懷著不安聽著太鼓的聲音。第二天,也就是市街差不多要正式開始祭典儀式的第一天,鼓聲也到達高潮。一股靜謐的騷動在黑人之間鼓譟著。他們所聽見的旋律,引起了擺動身體的慾望。他們的肩膀上上下下動著,自然揮舞著手掌,這是黑人無法被抑制、與生俱來的舞蹈本能。
黑人士兵們在恍惚間傾聽太鼓的聲音。愈是傾聽,他們愈發現那種單調、原始的音樂,漸漸混入了其他雜音,成了雜亂無章的高低音階。他們開始伸長了脖子,張大鼻孔,吐出紛亂濃重的氣息。

兵營周圍建有一道土牆,牆上拉起一張張由帶刺的鐵絲編成的柵欄。探照燈從哨塔照到地面上,形成一道光圈。但這些都無法阻礙平日士兵們自由跑出軍營。這是因為土牆裡到處埋有排水管,這些排水管可從軍營內的草地一路通到外面道路兩旁的水溝。這裡的排水管大的甚至可以容納一個體型高大的人從容地通過。士兵們一到傍晚,就會從排水管溜出兵營外去找女人過夜,直到隔天清晨再從原處回營。幸運的是,排水管的出入口剛好都是探照燈照不到的陰暗死角,所以他們行動起來也很自由。對體驗過日本舊軍隊嚴苛的軍紀和嚴格的內務管理的人來說,這是讓人完全無法理解的行為;但就那些連巡哨時肩上荷著槍,嘴裡也要叼根煙蹲坐一旁的懶惰美國大兵來說,像這種偷偷出營的舉動一點也不足為奇。這些排水管就有如士兵們夜晚的出入口。
七月的豔陽西沉,天空中綻開幾縷澄澈的藍色光線,過沒多久,光線也跟著消失,夜幕剎時來到。遠方太鼓的聲音隨著剛剛降臨的夜晚變得更加激烈。這樣的擊鼓聲,日本人是無法理解它的旋律不只滑過肌膚,而是會深深直擊體內血液的。黑人士兵們因此動搖不安,一直無法冷靜下來。他們已經聽著這如咒語般的音樂整整兩天了。
晚上九點,風吹攪著死水般溼熱的沉重空氣。士兵們的身影靜靜地聚在「出入口」的入口前。他們矮著身子,往土牆的陰影處緩緩向前走,一人接著一人,貼著管子內壁爬行。每走一步,管子就發出金屬撞擊的聲音。那不是他們靴子上的金屬鞋跟的聲音,而是更沉重的物體所發出的撞擊聲。那是他們身上的自動步槍的槍托,或是掛在腰間手槍所發出的聲音。這當然不是平常那些白人士兵零零星星、充滿活力的「外出」。
此時依然可以聽見太鼓的聲音。黑人士兵在排水管的入口處一邊排隊等著,一邊抖動肩膀,腳也跟著節奏在打拍子。可以看見他們寬廣的背上,盡是自動步槍和手榴彈。他們已全副武裝。想要逃離死亡的恐懼感,開始激發他們想要滿足原本被壓抑的慾望的原始生存本能。哨塔上的探照燈,朦朧的燈光照著土牆上的雜草、碎石子路和一部份的田地。但在那之外的陰暗處,黑人士兵們黑色的身影卻慢慢變多了。太鼓緩慢的音調,引出他們體內對於狩獵的渴望。這次的狩獵,是他們慘白的表情因絕望而被激起的陰暗歡愉。
兵營的位置靠近小倉市中心的南邊。東方約四百公尺處是山脈,西邊雖然有較低矮的丘陵地,和營地間卻是一片佔地很廣的平原。兵營北側靠近市區,其餘三面則是面對田地,其中也有幾個零散的聚落或小村子在這一帶。這裡面除了農家,也有一些是蓋在市郊的住宅區。夏天悶熱的夜裡,家家戶戶的燈光都從沒關上的遮雨窗裡透出來,在黑暗中一明一滅。
黑人士兵們就以這些燈火為目標前進。他們並不熟悉這裡的地理環境,就像不清楚自己數日後的命運會如何是一樣的。他們雖未被告知詳細情形,一樣也對對岸的戰況十分敏感。他們非常清楚,自己未來的生死和美軍的節節敗退是息息相關的。往後方退走和緊追在後的敵軍之間的間距,就是他們即將投入的戰場。在樹木被戰火燒燬、架著砲台的車子碎片散落一地的戰場上,四處都是他們自己的斷肢殘臂。這樣可怕的想像,多少都壓迫著他們內心的恐懼。然而距離這個現實卻是一百多個小時之後的事。有點像是向上天祈禱般,他們想要抹去自己每分每秒都意識到這個現實正一步步逼近的念頭。
很久很久以前,在非洲大陸深處居住的原住民所使用的鼓,都是用在祈神儀式上。這些黑人士兵們的祖先被做為開發美洲殖民地的勞動力、被帶離故鄉時,從白人那裡學會了要感謝神的恩典;而他們在不自由的奴隸生活中為了看見生命的希望所創作的靈魂樂,也潛藏著古老非洲原始的節奏─那是與向天父禱告完全不同的,如巫術咒語般的禱歌的節奏─
鼓聲依舊不停在遠方響著。那緩慢的、咒語般的音色,似乎在替這些黑人士兵們絕望的生命詠唱祈禱文。他們在道路上漫步,鞋底踏平了路上的野草,踐踏著稻田,以遠方那些人家的燈火為目標往前走。他們體內的血液在沸騰,極度渴望獵捕獵物。黑暗,就潛伏在這群狩獵者悄悄潛入的森林裡。
他們有些以五、六個人為一組,有些則是十五、六人一組。其中沒有半個白人士兵,不過有幾名黑人軍官級的人物混雜在內。他們來到兵營西南方的平原區,這一帶有數個村落散聚在這兒。我們無從得知這些帶著自動步槍,背著手榴彈的士兵們究竟分成多少組人馬,也沒有誰邀了誰,就這樣自然分成好幾組。他們以組別為單位各自展開行動,各小組之間沒有聯繫,也沒有發號施令的人。或者可以說,對戰爭的恐懼和魔術般的咒語,就是這兩百五十人的領導者。
當夜的天空晴朗無雲,天上的天蠍座稍稍移動了位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